《三年级下册《1、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教案一等奖》属于教案一等奖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三年级下册《1、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3、帮助学生会写“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11个生字,会认“淅、沥、沟、蹄、乳”5个生字,理解“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等词语。
教学重点:
课文的2-6自然段,感受春雨的声音美。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如: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2、课文的8-9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教学准备:
1、生词卡片。
2、课件。
3、搜集赞美春雨的词语、诗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帮助学生会写“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11个生字,会认“淅、沥、沟、蹄、乳”5个生字,初步理解“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等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提出不懂的问题。
3、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朗读题目,了解题目。
二、检查预习情况,帮助学生掌握生字新词。
1、出示文字投影片,检查并纠正带点字的读音:
跌下来、似的、播种、仰着脸
2、出示文字投影片,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沟、蹄、滑、密、撒、播、乳
3、重点指导“播、乳”字的书写,学生练习。
4、结合课文中的语句,理解词义:你推我挤、播种
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随机板书,理清文章的脉络。
四、质疑。梳理问题。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留待第二课时深入探讨。
(问题梳理:1、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2、“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五、作业:
1、写生字词、读书。
2、练习熟读课文,思考并试着解决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点:
课文的2-6自然段,感受春雨的声音美。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如: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2、课文的8-9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教学准备:
声像资料、文字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册教材的开篇之作。它和春天、和小雨有关,让浓浓的春意吹进我们的教室,让甘甜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吧!齐读课题。
(一)、进一步理解课题:
课题中一连用了三个“滴”字,春天的小雨给你什么感觉呢?该怎么读题呢?注意节奏和停顿,再次读题。
(二)回忆课文主要内容。这场雨已经下了很久了,我们和作者一起沐浴在春雨中去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吧。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交流感受,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体会描写春雨声音美的内容。
1、回忆哪些自然段写了雨的声音?这几个自然段都写雨的声音,听雨的地点有什么不同?
2、“屋前听雨”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春雨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说说听到了什么?
(2)捕捉表示声音的词,体会小雨滴发出声音的不同。
(3)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4)抓住“推、挤”感受小雨滴的欢快,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林中听雨”加深感受声音美,解决难点。
出示文字片:
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片森林就像一座音乐厅一样。
(1)第二自然段写雨的声音,这句话也写雨的声音,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
(2)想象:音乐厅里正在演奏什么曲目呢?
(3)练习朗读,欣赏声音美。
(4)指名读4-6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问题一:“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问题二: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问题一“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解疑步骤:
①教师带领学生初步认识标点符号:破折号。了解破折号的用法之一是表示声音延长的意思。
②出示字幕:
“嗵——嗵——嗵!”“冬——冬——冬!”
突然,吹来一阵风,树叶上的水珠通通跌下来了。“嗵嗵嗵!”“冬冬冬!”“啪啪啪!”
③对比指导表示声音的词语,体会破折号的作用。
④说说为什么有的时候读的舒缓,有的时候读的急促:
问题二: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解疑步骤:
①学生自己初步理解。
②结合生活实际和影视中看到的画面,说说什么时候敲鼓?鼓声一响,给你什么感觉?
③理解作者这样写表达的对小雨点喜爱的情感。
4、播放春雨飘落的画面,直观感受春雨之美。
5、配乐朗读声音美部分。
板书:声音美
(二)感受描写春雨形象美的内容。
1、听雨让我们感受到声音美,看雨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读一读,说一说。
2、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春雨的样子。
板书:样子美
(三)感受赞美春雨精神美的内容:
1、指名读8、9自然段,想想人们赞美春雨还有什么原因?
2、出示儿歌:《春雨》。读一读,感受万物盼望春雨的心情。
3、想一想,儿歌中的种子、花朵、麦苗和春雨有什么关系呢?
4、如果你就是春雨,听了生灵们渴望你到来的心声,你会怎么做的?
板书:精神美
(四)齐读最后一段,表达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三、总结全文
1、谁能结合板书说说春雨美在哪?
2、总结写法
文章着重写了春雨的声音美,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声音的世界,以后写文时可以学习作者的写法,写出的文章会更精彩。
3、再次朗读课题,结束学习。
四、布置作业
必做: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选做:摘录描写声音的词语,写在积累本上。
2、三年级下册《1、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教案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3、帮助学生会写“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11个生字,会认“淅、沥、沟、蹄、乳”5个生字,理解“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等词语。
教学重点:
课文的2-6自然段,感受春雨的声音美。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如: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2、课文的8-9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教学准备:
1、生词卡片。
2、课件。
3、搜集赞美春雨的词语、诗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帮助学生会写“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11个生字,会认“淅、沥、沟、蹄、乳”5个生字,初步理解“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等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提出不懂的问题。
3、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朗读题目,了解题目。
二、检查预习情况,帮助学生掌握生字新词。
1、出示文字投影片,检查并纠正带点字的读音:
跌下来、似的、播种、仰着脸
2、出示文字投影片,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沟、蹄、滑、密、撒、播、乳
3、重点指导“播、乳”字的书写,学生练习。
4、结合课文中的语句,理解词义:你推我挤、播种
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随机板书,理清文章的脉络。
四、质疑。梳理问题。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留待第二课时深入探讨。
(问题梳理:1、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2、“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五、作业:
1、写生字词、读书。
2、练习熟读课文,思考并试着解决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点:
课文的2-6自然段,感受春雨的声音美。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如: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2、课文的8-9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教学准备:
声像资料、文字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册教材的开篇之作。它和春天、和小雨有关,让浓浓的春意吹进我们的教室,让甘甜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吧!齐读课题。
(一)、进一步理解课题:
课题中一连用了三个“滴”字,春天的小雨给你什么感觉呢?该怎么读题呢?注意节奏和停顿,再次读题。
(二)回忆课文主要内容。这场雨已经下了很久了,我们和作者一起沐浴在春雨中去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吧。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交流感受,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体会描写春雨声音美的内容。
1、回忆哪些自然段写了雨的声音?这几个自然段都写雨的声音,听雨的地点有什么不同?
2、“屋前听雨”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春雨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说说听到了什么?
(2)捕捉表示声音的词,体会小雨滴发出声音的不同。
(3)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4)抓住“推、挤”感受小雨滴的欢快,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林中听雨”加深感受声音美,解决难点。
出示文字片:
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片森林就像一座音乐厅一样。
(1)第二自然段写雨的声音,这句话也写雨的声音,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
(2)想象:音乐厅里正在演奏什么曲目呢?
(3)练习朗读,欣赏声音美。
(4)指名读4-6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问题一:“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问题二: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问题一“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解疑步骤:
①教师带领学生初步认识标点符号:破折号。了解破折号的用法之一是表示声音延长的意思。
②出示字幕:
“嗵——嗵——嗵!”“冬——冬——冬!”
突然,吹来一阵风,树叶上的水珠通通跌下来了。“嗵嗵嗵!”“冬冬冬!”“啪啪啪!”
③对比指导表示声音的词语,体会破折号的作用。
④说说为什么有的时候读的舒缓,有的时候读的急促:
问题二: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解疑步骤:
①学生自己初步理解。
②结合生活实际和影视中看到的画面,说说什么时候敲鼓?鼓声一响,给你什么感觉?
③理解作者这样写表达的对小雨点喜爱的情感。
4、播放春雨飘落的画面,直观感受春雨之美。
5、配乐朗读声音美部分。
板书:声音美
(二)感受描写春雨形象美的内容。
1、听雨让我们感受到声音美,看雨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读一读,说一说。
2、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春雨的样子。
板书:样子美
(三)感受赞美春雨精神美的内容:
1、指名读8、9自然段,想想人们赞美春雨还有什么原因?
2、出示儿歌:《春雨》。读一读,感受万物盼望春雨的心情。
3、想一想,儿歌中的种子、花朵、麦苗和春雨有什么关系呢?
4、如果你就是春雨,听了生灵们渴望你到来的心声,你会怎么做的?
板书:精神美
(四)齐读最后一段,表达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三、总结全文
1、谁能结合板书说说春雨美在哪?
2、总结写法
文章着重写了春雨的声音美,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声音的世界,以后写文时可以学习作者的写法,写出的文章会更精彩。
3、再次朗读课题,结束学习。
四、布置作业
必做: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选做:摘录描写声音的词语,写在积累本上。
3、三年级语文下册《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教案
声音美 淅淅沥沥 滴滴答答 叮叮咚咚 热爱春雨
嗵嗵嗵!咚咚咚!啪啪啪! 热爱春天
形象美 细细的 密密的 随风飘洒 热爱大自然
精神美 催发春芽 滋润万物 品质美好。
【整体设计意图】在教学中,紧紧围绕春雨美吗?美在哪里?这一条主线进行教学。在教学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学生的学习方式从传统的接受学习向探究学习转变。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汇报交流,归纳出春雨美在声音,美在形象、美在精神。朱自清先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头。教学中始终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坚持以读为本,营造书声朗朗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主旨、神韵、风格,受到熏陶感染。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段落,熟读成诵,促进了语言的积累,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或积累来交流感悟,理解认识,让学生感受美 、欣赏美、爱美,为创造美奠定基础;也让学生知道人和自然是一体的,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珍爱环境,从而更加美好地生活。
【教学评析】这是一节很亲切的课。《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本身就是一篇意象丰富,语言极为优美的小文,文章充满了童真与童趣,充满了灵动之美。这篇教学设计和文章的风格很协调,无论是导入还是过渡的语言都很优美,让人觉得亲切舒服,注重了孩子们的心理感受。
这是一节很简约的课。整个教学设计紧紧围绕春雨美吗?美在哪里?这一条主线进行教学。这样简约型的课堂,老师往往能更加关注动态的生成,细细挖掘学生的思维,充分展示师生、生生的互动对话,让碰撞之花开得更加娇艳。而这样清晰明了的设计也会让学生在学的时候能抓住主线,学的清晰明了。
这是一节很扎实的课。整堂课教学一直在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课文的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文章的主旨、神韵、风格,受到熏陶感染,对语言文字的训练扎扎实实。整节课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好地结合了起来。
4、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册):《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教案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3、帮助学生会写“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11个生字,会认“淅、沥、沟、蹄、乳”5个生字,理解“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等词语。
教学重点:
课文的2-6自然段,感受春雨的声音美。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如: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2、课文的8-9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教学准备:
1、生词卡片。
2、课件。
3、搜集赞美春雨的词语、诗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帮助学生会写“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11个生字,会认“淅、沥、沟、蹄、乳”5个生字,初步理解“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等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提出不懂的问题。
3、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朗读题目,了解题目。
二、检查预习情况,帮助学生掌握生字新词。
1、出示文字投影片,检查并纠正带点字的读音:
跌下来、似的、播种、仰着脸
2、出示文字投影片,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沟、蹄、滑、密、撒、播、乳
3、重点指导“播、乳”字的书写,学生练习。
4、结合课文中的语句,理解词义:你推我挤、播种
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随机板书,理清文章的脉络。
四、质疑。梳理问题。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留待第二课时深入探讨。
(问题梳理:1、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2、“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五、作业:
1、写生字词、读书。
2、练习熟读课文,思考并试着解决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点:
课文的2-6自然段,感受春雨的声音美。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如: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2、课文的8-9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教学准备:
声像资料、文字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册教材的开篇之作。它和春天、和小雨有关,让浓浓的春意吹进我们的教室,让甘甜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吧!齐读课题。
(一)、进一步理解课题:
课题中一连用了三个“滴”字,春天的小雨给你什么感觉呢?该怎么读题呢?注意节奏和停顿,再次读题。
(二)回忆课文主要内容。这场雨已经下了很久了,我们和作者一起沐浴在春雨中去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吧。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交流感受,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体会描写春雨声音美的内容。
1、回忆哪些自然段写了雨的声音?这几个自然段都写雨的声音,听雨的地点有什么不同?
2、“屋前听雨”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春雨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说说听到了什么?
(2)捕捉表示声音的词,体会小雨滴发出声音的不同。
(3)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4)抓住“推、挤”感受小雨滴的欢快,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林中听雨”加深感受声音美,解决难点。
出示文字片:
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片森林就像一座音乐厅一样。
(1)第二自然段写雨的声音,这句话也写雨的声音,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
(2)想象:音乐厅里正在演奏什么曲目呢?
(3)练习朗读,欣赏声音美。
(4)指名读4-6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问题一:“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问题二: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问题一“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解疑步骤:
①教师带领学生初步认识标点符号:破折号。了解破折号的用法之一是表示声音延长的意思。
②出示字幕:
“嗵——嗵——嗵!”“冬——冬——冬!”
突然,吹来一阵风,树叶上的水珠通通跌下来了。“嗵嗵嗵!”“冬冬冬!”“啪啪啪!”
③对比指导表示声音的词语,体会破折号的作用。
④说说为什么有的时候读的舒缓,有的时候读的急促:
问题二: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解疑步骤:
①学生自己初步理解。
②结合生活实际和影视中看到的画面,说说什么时候敲鼓?鼓声一响,给你什么感觉?
③理解作者这样写表达的对小雨点喜爱的情感。
4、播放春雨飘落的画面,直观感受春雨之美。
5、配乐朗读声音美部分。
板书:声音美
(二)感受描写春雨形象美的内容。
1、听雨让我们感受到声音美,看雨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读一读,说一说。
2、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春雨的样子。
板书:样子美
(三)感受赞美春雨精神美的内容:
1、指名读8、9自然段,想想人们赞美春雨还有什么原因?
2、出示儿歌:《春雨》。读一读,感受万物盼望春雨的心情。
3、想一想,儿歌中的种子、花朵、麦苗和春雨有什么关系呢?
4、如果你就是春雨,听了生灵们渴望你到来的心声,你会怎么做的?
板书:精神美
(四)齐读最后一段,表达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三、总结全文
1、谁能结合板书说说春雨美在哪?
2、总结写法
文章着重写了春雨的声音美,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声音的世界,以后写文时可以学习作者的写法,写出的文章会更精彩。
3、再次朗读课题,结束学习。
四、布置作业:
必做: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选做:摘录描写声音的词语,写在积累本上。
5、三年级语文《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篷、淅、沥、咚、絮”,积累词语“淅沥、音乐厅、花絮、发芽、品尝、凉丝丝、甜蜜蜜”,正确读好象声词。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小节。
3. 说说比喻和拟人的作用。
4. 体会作者喜爱春雨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 感受象声词的不同形式,并能正确读好。
2、 在品读中感受比喻和拟人的作用,体会作者喜爱春雨的感情。
课前准备:查找描写四季的雨的词句。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谈话说话,揭示课题
1. 第一课我们学了一首有关春天的诗,一起背背看。
2.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描写春雨的散文。出示课题:3.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3. 作者简介:陈木城 台湾彰化人,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二. 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
1. 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课文。
2. 自读课文,想一想:根据提示把课文分为两部分。
A. 春雨落在不同的物体上,发出不同的声音。
B. 雨中观雨,感受春雨,体会了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3.以小组形式学习生字新词
三.检查反馈
1.指名分节读课文
2.1-14节写了春雨落在不同的物体上,发出不同的声音。
15-20节写了雨中观雨,感受春雨,体会了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3. 出示生字新词,并理解
淅沥 音乐厅 嗵嗵嗵 花絮 凉丝丝 播种 甜蜜蜜
淅沥——象声词 花絮——比喻各种有趣的零碎新闻。
四.学习课文,朗读感受
轻声读1-14节,思考:小雨发出了哪些声音?为什么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1.丁丁东东 (篷顶的波浪板上、铁皮的屋顶上) 滴滴答答(树林的叶子上) 淅沥淅沥 (油加树上) 啪啦啪啦(相思树上) 哗啦啦(羊蹄甲树上、面包树上) 啪啪啪(小伞上)咚咚咚 嗵嗵嗵(地面上)
2.因为物体本身的质地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作者的象声词运用得非常准确。
4. 指导朗读
a. 把象声词读出来
b.体会比喻和拟人的作用,读出感情来(讲解不要出现术语,重在朗读)
1) 整座森林就像一座音乐厅一样。
2) ……好像就是一面鼓……
3) 于是,春天听到了雨的鼓声,醒来了。
4) ……品尝一下这大地的乳汁……
五.感情朗读全文
六.选择喜欢的句子或小节背一背
七.练习说话
1、用几句话说说春雨
2、说说四季的雨,要有其特点。
作业设计:抄写字词。摘录象声词。
板书设计:
3、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淅沥
嘀嗒
声音 哗啦
啪啦
春雨 演奏
6、三年级下册《春天的雨点》教案
导语:教学方法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的内容、本人的教学风格、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定,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为准。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春天的雨点》教案,欢迎各位参考借鉴!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读写“补课、褐力”等词语,理解“竭力、发誓”等词语的意思。
2、学会运用读书记号学习课文的方法,通过理解重点句从而理解课文。
3、能根据课后第3题的提示,给课文分段。
4、懂得学习要专心致志,感受教师对学生关心和爱护。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句的内涵
教学准备:
录音、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1、读题。
2、师:《春天的雨点》是一个发生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故事,请大家听一听课文录音,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什么事?
3、播放课文录音。 (示课件)
二、交代本堂课目标:(示课件)
1、学习生字、词语;
2、按“发现—补课—护送”的思路把课文分为3段;
3、用做读书记号的方法找出并读懂课文中写乌汉娜老师的句子。
4、完成部分作业。
三、教学生字、词语,分段
1、生字、词语。(示课件)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3、讨论分段。
四、学习课文中写课文中写乌汉娜老师的句子
1、师:同学们,你们在平时上课时有没有跟达丽玛类似的情况?当达丽玛走神以后,老师是怎样对待她的?你认为乌汉娜老师是怎样一个人?——(板书:关心爱护学生)下面我们分组学习先把课文读一遍,找出最能反映出乌汉娜老师关心学生的句子用“~~~~”划出,告诉组内的同学你为什么认为这是重点句。在共同讨论的基础上进行交流。
2、分学习小组朗读、讨论、分析重点词句。
五、汇报交流(抓住重点句进行探讨学习)
1、组内推选一个同学朗读重点句,选一位同学做说明理由,另两位同学进行补充。(示课件)
例:乌汉娜老师从42双眼睛里,发现了达丽玛的眼睛走了神。
①、找句子(我找的句子在77页第2自然段第1行)
②、读句子
③、想句子。说一说怎样理解“走神”“发现”这说明了什么呢?
④、证明,说理由。从“发现”一词可以看出乌汉娜是个怎样的老师。
指导朗读。
2、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分析、朗读重点句子。
六、总结
七、作业
1、抄写生字
2、完成课堂作业1、2、3
板书设计:
春天的雨点
乌汉娜 →关心爱护 → 达丽玛
发现 → 补课 → 护送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说说乌汉娜是个怎样的老师?
2、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二、感悟达丽玛的品质
1、朗读全文。
2、在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达丽玛是个怎样的孩子?”(知错就改)
3、用“~~~”划出最能看出达丽玛知错就改的句子进行研究、感悟、交流。
例:①放学后,孩子们背着书包蹦蹦跳跳地回家去,达丽玛低着头走进了办公室。
a. 从什么地方看出达丽玛知错了?
b. 达丽玛低着头走进办公室,她心里在想些什么?
c. 指导朗读。
②达丽玛望着老师亲切的面容,心里发誓:上课再也不能让心跑向大草原了。她把老师讲的每一句话都印在心里。
a. “发誓”什么意思?
b. 达丽玛的誓言是什么?
c. 你从达丽玛的誓言中感悟到什么?
d. 说说自己在什么时候发过什么誓?
e. 指导朗读。
③她只听到老师沙哑的嗓音,只看到老师发干的嘴唇,哪注意到隆隆的春雷声!
a. 句式改变,给句子个说法。
b. 达丽玛只看见,没有看见。
c. 从这句中感悟到什么?
d. 指导朗读。
三、领悟题意
1、课题中“春天的雨点”在课文的结尾出现了几次?
2、怎样来理解“春天的雨点”?
3、为什么说春天的雨点会落在达丽玛的心里?
(感受老师的爱犹如春雨一般,滋润着孩子的心里,使新一代茁壮成长)
四、指导全文有感情地朗读
五、小结
六、作业
1、熟课文。
2、完成课后作业4、5、6题。
7、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3.帮助学生会写“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11个生字,会认“淅、沥、沟、蹄、乳”5个生字,理解“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等词语。
学习重难点
1、课文的2—6自然段,感受春雨的声音美。
2.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如: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3.课文的8—9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自主学习法
合作学习法读书感悟法
教具准备
1.生词卡片。
2.搜集赞美春雨的词语、诗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朗读题目,了解题目。
二、检查预习情况,帮助学生掌握生字新词。
1.出示文字投影片,检查并纠正带点字的读音:
跌下来、似的、播种、仰着脸
2.出示文字投影片,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沟、蹄、滑、密、撒、播、乳
3.重点指导“播、乳”字的书写,学生练习。
4.结合课文中的语句,理解词义:你推我挤、播种
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随机板书,理清文章的脉络。
四、质疑。梳理问题。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留待第二课时深入探讨。
问题梳理:
1.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2.“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五、作业:
1.写生字词、读书。
2.练习熟读课文,思考并试着解决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册教材的开篇之作。它和春天、和小雨有关,让浓浓的春意吹进我们的教室,让甘甜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吧!齐读课题。
(一)进一步理解课题:
课题中一连用了三个“滴”字,春天的小雨给你什么感觉呢?该怎么读题呢?注意节奏和停顿,再次读题。
(二)回忆课文主要内容。这场雨已经下了很久了,我们和作者一起沐浴在春雨中去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吧。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交流感受,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体会描写春雨声音美的内容。
1.回忆哪些自然段写了雨的声音?这几个自然段都写雨的声音,听雨的地点有什么不同?
2.“屋前听雨”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春雨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说说听到了什么?
(2)捕捉表示声音的词,体会小雨滴发出声音的不同。
(3)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4)抓住“推、挤”感受小雨滴的欢快,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林中听雨”加深感受声音美,解决难点。
出示文字片:
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片森林就像一座音乐厅一样。
(1)第二自然段写雨的声音,这句话也写雨的声音,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
(2)想象:音乐厅里正在演奏什么曲目呢?
(3)练习朗读,欣赏声音美。
(4)指名读4-6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问题一:“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问题二: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问题一“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解疑步骤:
①教师带领学生初步认识标点符号:破折号。了解破折号的用法之一是表示声音延长的意思。
②出示字幕:
“嗵——嗵——嗵!”“冬——冬——冬!”
突然,吹来一阵风,树叶上的水珠通通跌下来了。“嗵嗵嗵!”“冬冬冬!”“啪啪啪!”
③对比指导表示声音的词语,体会破折号的作用。
④说说为什么有的时候读的舒缓,有的时候读的急促:
问题二: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解疑步骤:
①学生自己初步理解。
②结合生活实际和影视中看到的画面,说说什么时候敲鼓?鼓声一响,给你什么感觉?
③理解作者这样写表达的对小雨点喜爱的情感。
4.播放春雨飘落的画面,直观感受春雨之美。
5.配乐朗读声音美部分。
板书:声音美
(二)感受描写春雨形象美的内容。
1.听雨让我们感受到声音美,看雨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读一读,说一说。
2.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春雨的样子。
板书:样子美
(三)感受赞美春雨精神美的内容:
1.指名读8、9自然段,想想人们赞美春雨还有什么原因?
2.出示儿歌:《春雨》。读一读,感受万物盼望春雨的心情。
3.想一想,儿歌中的种子、花朵、麦苗和春雨有什么关系呢?
4.如果你就是春雨,听了生灵们渴望你到来的心声,你会怎么做的?
板书:精神美
(四)齐读最后一段,表达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三、总结全文
1.谁能结合板书说说春雨美在哪?
2.总结写法
文章着重写了春雨的声音美,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声音的世界,以后写文时可以学习作者的写法,写出的文章会更精彩。
3.再次朗读课题,结束学习。
四、布置作业:
必做: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选做:摘录描写声音的词语,写在积累本上。
8、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3、帮助学生会写“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11个生字,会认“淅、沥、沟、蹄、乳”5个生字,理解“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等词语。
教学重点:
课文的2-6自然段,感受春雨的声音美。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如: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2、课文的8-9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教学准备:
1、生词卡片。
2、课件。
3、搜集赞美春雨的词语、诗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帮助学生会写“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11个生字,会认“淅、沥、沟、蹄、乳”5个生字,初步理解“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等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提出不懂的问题。
3、练习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朗读题目,了解题目。
二、检查预习情况,帮助学生掌握生字新词。
1、出示文字投影片,检查并纠正带点字的读音:
跌下来、似的、播种、仰着脸
2、出示文字投影片,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沟、蹄、滑、密、撒、播、乳
3、重点指导“播、乳”字的书写,学生练习。
4、结合课文中的语句,理解词义:你推我挤、播种
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随机板书,理清文章的脉络。
四、质疑。梳理问题。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留待第二课时深入探讨。
(问题梳理:1、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2、“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五、作业:
1、写生字词、读书。
2、练习熟读课文,思考并试着解决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的大自然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学重点:
课文的2-6自然段,感受春雨的声音美。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如: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2、课文的8-9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教学准备:
声像资料、文字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册教材的开篇之作。它和春天、和小雨有关,让浓浓的春意吹进我们的教室,让甘甜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吧!齐读课题。
(一)、进一步理解课题:
课题中一连用了三个“滴”字,春天的小雨给你什么感觉呢?该怎么读题呢?注意节奏和停顿,再次读题。
(二)回忆课文主要内容。这场雨已经下了很久了,我们和作者一起沐浴在春雨中去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吧。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交流感受,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体会描写春雨声音美的内容。
1、回忆哪些自然段写了雨的声音?这几个自然段都写雨的声音,听雨的地点有什么不同?
2、“屋前听雨”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春雨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说说听到了什么?
(2)捕捉表示声音的词,体会小雨滴发出声音的不同。
(3)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4)抓住“推、挤”感受小雨滴的欢快,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林中听雨”加深感受声音美,解决难点。
出示文字片:
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片森林就像一座音乐厅一样。
(1)第二自然段写雨的声音,这句话也写雨的声音,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
(2)想象:音乐厅里正在演奏什么曲目呢?
(3)练习朗读,欣赏声音美。
(4)指名读4-6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问题一:“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问题二: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问题一“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解疑步骤:
①教师带领学生初步认识标点符号:破折号。了解破折号的用法之一是表示声音延长的意思。
②出示字幕:
“嗵——嗵——嗵!”“冬——冬——冬!”
突然,吹来一阵风,树叶上的水珠通通跌下来了。“嗵嗵嗵!”“冬冬冬!”“啪啪啪!”
③对比指导表示声音的词语,体会破折号的作用。
④说说为什么有的时候读的舒缓,有的时候读的急促:
问题二: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解疑步骤:
①学生自己初步理解。
②结合生活实际和影视中看到的画面,说说什么时候敲鼓?鼓声一响,给你什么感觉?
③理解作者这样写表达的对小雨点喜爱的情感。
4、播放春雨飘落的画面,直观感受春雨之美。
5、配乐朗读声音美部分。
板书:声音美
(二)感受描写春雨形象美的内容。
1、听雨让我们感受到声音美,看雨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读一读,说一说。
2、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春雨的样子。
板书:样子美
(三)感受赞美春雨精神美的内容:
1、指名读8、9自然段,想想人们赞美春雨还有什么原因?
2、出示儿歌:《春雨》。读一读,感受万物盼望春雨的心情。
3、想一想,儿歌中的种子、花朵、麦苗和春雨有什么关系呢?
4、如果你就是春雨,听了生灵们渴望你到来的心声,你会怎么做的?
板书:精神美
(四)齐读最后一段,表达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三、总结全文
1、谁能结合板书说说春雨美在哪?
2、总结写法
文章着重写了春雨的声音美,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声音的世界,以后写文时可以学习作者的写法,写出的文章会更精彩。
3、再次朗读课题,结束学习。
四、布置作业:
必做: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选做:摘录描写声音的词语,写在积累本上。
9、课文:春天的小雨滴滴滴教案(优质版)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感受春雨的美好、无私,培养学生热爱春雨、热爱春天、热爱美好大自然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3、帮助学生会写沟、推、蹄、脉、滑、跌、密、撒、播、尝、乳11个生字,会认淅、沥、沟、蹄、乳5个生字,理解你推我挤、演奏、播种、仰着、品尝等词语。 教学重点:
课文的2-6自然段,感受春雨的声音美。
教学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情感。如: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2、课文的8-9自然段,感受春雨的精神美。
教学准备: 1、生词卡片。 2、课件。 3、搜集赞美春雨的词语、诗句。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朗读题目,了解题目。
二、检查预习情况,帮助学生掌握生字新词。
1、出示文字投影片,检查并纠正带点字的读音: 跌下来、似的、播种、仰着脸
2、出示文字投影片,指导学生记住字形: 沟、蹄、滑、密、撒、播、乳
3、重点指导播、乳字的书写,学生练习。
4、结合课文中的语句,理解词义:你推我挤、播种
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随机板书,理清文章的脉络。
四、质疑。梳理问题。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留待第二课时深入探讨。
(问题梳理:1、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2、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五、作业:
1、写生字词、读书。
2、练习熟读课文,思考并试着解决提出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册教材的开篇之作。它和春天、和小雨有关,让浓浓的春意吹进我们的教室,让甘甜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吧!齐读课题。 (一)、进一步理解课题:
课题中一连用了三个滴字,春天的小雨给你什么感觉呢?该怎么读题呢?注意节奏和停顿,再次读题。 (二)回忆课文主要内容。这场雨已经下了很久了,我们和作者一起沐浴在春雨中去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吧。同学们读一读课文,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交流感受,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体会描写春雨声音美的内容。
1、回忆哪些自然段写了雨的声音?这几个自然段都写雨的声音,听雨的地点有什么不同?
2、屋前听雨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春雨发出了不同的声音,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说说听到了什么?
(2)捕捉表示声音的词,体会小雨滴发出声音的不同。
(3)理解同样是从天而落的雨,为什么会发出不一样的声响?
(4)抓住推、挤感受小雨滴的欢快,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林中听雨加深感受声音美,解决难点。 出示文字片:
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片森林就像一座音乐厅一样。 (1)第二自然段写雨的声音,这句话也写雨的声音,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 (2)想象:音乐厅里正在演奏什么曲目呢? (3)练习朗读,欣赏声音美。
(4)指名读4-6自然段,提出不懂的问题
(问题一:冬冬冬之间的横线什么意思?
问题二: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 解疑步骤:
①教师带领学生初步认识标点符号:破折号。了解破折号的用法之一是表示声音延长的意思。 ②出示字幕:
嗵嗵嗵!冬冬冬!
突然,吹来一阵风,树叶上的水珠通通跌下来了。嗵嗵嗵!冬冬冬!啪啪啪! ③对比指导表示声音的词语,体会破折号的作用。 ④说说为什么有的时候读的舒缓,有的时候读的急促:
问题二:为什么说地球就是一面鼓,小雨滴们要把地球敲响?解疑步骤: ①学生自己初步理解。
②结合生活实际和影视中看到的画面,说说什么时候敲鼓?鼓声一响,给你什么感觉? ③理解作者这样写表达的对小雨点喜爱的情感。
4、播放春雨飘落的画面,直观感受春雨之美。
5、配乐朗读声音美部分。
板书:声音美
(二)感受描写春雨形象美的内容。
1、听雨让我们感受到声音美,看雨又能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呢?读一读,说一说。 2、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春雨的样子。 板书:样子美
(三)感受赞美春雨精神美的内容:
1、指名读8、9自然段,想想人们赞美春雨还有什么原因?
2、出示儿歌:《春雨》。读一读,感受万物盼望春雨的心情。
3、想一想,儿歌中的种子、花朵、麦苗和春雨有什么关系呢?
4、如果你就是春雨,听了生灵们渴望你到来的心声,你会怎么做的? 板书:精神美
(四)齐读最后一段,表达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三、总结全文
1、谁能结合板书说说春雨美在哪?
2、总结写法
文章着重写了春雨的声音美,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声音的世界,以后写文时可以学习作者的写法,写出的文章会更精彩。
3、再次朗读课题,结束学习。
四、布置作业:
必做: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选做:摘录描写声音的词语,写在积累本上。
五、 教学反思:
10、二年级下册《2、我最喜欢春天》教案
《我最喜欢春天》是一篇文质精美的写景文章,通俗易懂,学生比较喜欢。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在春天里,太阳、风儿、花儿、小雨、小动物等景物的特点。文章层次清楚,句式整齐,十分适合低年级阅读。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学习10个生字;重点学会、写好生字“勤”,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3、能结合上下文并展开想像说出“整个大地,像铺上了无边的绿色锦缎。”是什么样的,句子的意思。
4、使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从而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流利,最好能读出感情,随文识字。
教学难点:
能结合上下文并展开想像说出“整个大地,像铺上了无边的绿色锦缎。”是什么样的,句子的意思。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
2、能结合上下文展开想象说出句子的意思。
3、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导入:春天到了,在你们眼中春天是什么样儿的?我们的周围有什么变化呢?你看(出示课件:欣赏春天的画面。)
今天我们学习第二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要读出我的感受来。
“喜”是生字朋友,和老师学生自。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多美的春天啊,请你用最美的声音朗读课文。读后标出自然段。
2、检查词语认读情况。多美的画面,春姐姐还给我们带来特别优美的文字,你想读吗?(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自己的小伙伴。)
yàn jǐn duàn qín fēng qīng tíng xī lì
焰 锦 缎 勤 蜂 蜻 蜓 淅 沥
3、你们读的这么认真,肯定见到这些朋友了,你能准确的说出它们的名字吗?课件出示:
(1)火焰红的像火焰。
(2)锦缎绿色锦缎
整个大地,像铺上了无边的绿色锦缎。
(3)勤劳蜜蜂蜻蜓
春天里,勤劳的小蜜蜂忙着采蜜。
春天里,美丽的小蜻蜓忙着捉虫。
引导:你能把它们的勤劳和美丽读出来吗?
(4)绿油油各色各样
引导:这是描写什么的词语?你见过哪些绿油油的东西?你知道什么是各色各样的?
4、这些朋友也喜欢春天,让它们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吧!自己读课文。
5、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你想读给谁听?就读给你的小伙伴听吧!(自由读给小伙伴听。)
三、细读课文:
1、“我为什么喜欢春天?”请你不出声音地读课文,找到你的理由。
2、反馈:学生画的词要给予肯定。
3、集体汇报,说说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1)太阳、风儿、花儿、春雨:
a、指名读。
b、指导朗读:读下面的词语和句子。
明亮 温暖
特别明亮 特别温暖
春天里的花儿各色各样:红的,黄的,蓝的,白的。
春天里的花儿各色各样:红的像火焰,黄的像金子,蓝的像海水,白的像雪花。
各色各样什么意思?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c、你有什么问题吗?(“整个大地,像铺上了无边的绿色锦缎”是什么样的?)
(指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绿色锦缎”,然后再让他们结合生活实际想象春雨滋润下的大地,到处都是绿油油的,小草、树木、禾苗长得十分茂盛,再结合曾学过的“无边的稻田”帮助学生理解大地披上绿衣的景象。也可以利用教材上的图片,给学生感性的认识。)
d、自己再读1——6自然段。把你对春天的喜爱用朗读表达出来。
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配乐读,看看谁能把春天的美读出来。
(2)春天的小动物:
春天来了,小动物们也按耐不住自己了,都忙着飞了出来,你看,勤劳的小蜜蜂和小蜻蜓来了!
带着感情自己读7——8自然段。
4、看到这样美丽而又充满生机的春天,我太喜欢了!齐读最后3个自然段,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说“我”就是春天的花朵、春天的小鸟。)
春天预示着开始,而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快乐的成长就像是春天的小鸟。
5、再读课文,还有问题吗?
四、快乐阅读十分钟:
在我们的阅读乐园中给我们准备了许多这样的小文章,去读一读吧!拓展延伸(5分钟)
五、快乐打写十分钟:
1、春天里的花儿各色各样,选几种一下来。(树也可以)
2、想一想,春天下的雨和夏天下的雨一样吗?写一写春雨吧。
3、你喜欢春天的什么?也仿照课文的样子介绍给大家吧!(课件)
六、总结:(1分钟)
今天。我们游览了春天,你对春天有了哪些新感受?(学生谈收获)
七、布置作业:(1分钟)
1、你最喜欢哪句话、最喜欢哪个自然段,把它背一背!
2、仿照给出的句式写一写你最喜欢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