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云儿见它让路》教案一等奖

《一年级上册《云儿见它让路》教案一等奖》属于教案一等奖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一年级上册《云儿见它让路》教案一等奖

1、一年级上册《云儿见它让路》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和8个会认字,认识“宝字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中讲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初步抓住特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课文中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初步抓住特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中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初步抓住特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和8个会认字,认识“宝字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中讲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初步抓住特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课文中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初步抓住特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中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初步抓住特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有一个谜语,想不想猜一猜?

一种花真奇怪,到了冬天开起来。

每年不留花种子,年年花开飘世界。

学生猜出的谜底是(雪花)。困

过渡:老师看你们对猜谜语挺感兴趣,谁能告诉老师猜谜语有什么好处?等学生说完后,老师接着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猜一猜。”

板书课题:9 猜一猜

同学们比一比谁最会动脑筋,最聪明。不先能猜到谜语的谜底,而且能摸到猜谜语的规律,今后能猜出更多的谜语。请同学们打开书89页这是一个谜语,想不想读一读。

二、借助拼音,读好课文。

1.借助拼音读谜语,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画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多读几遍。

2.自己借助拼音读谜语,注意读准字音。

3.同桌小伙伴互读,听听是不是把字音读准确了。

4.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三、理解句子,猜出谜语。

1.教师范读,学生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2.自己练习朗读,指名读。

3.理解句子,猜出谜语。

1)再读课文,找出谁见它怎么样?把“谁”用“—”线画出来。

教师板书:云儿

小树

禾苗

花儿

2)云儿见它怎样?小树见它怎样?禾苗见它怎样?花儿见它怎样?

教师板书:让路

招手

弯腰

点头

3)看图,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它是谁?猜出谜底。谜底是风。

4)让学生把“它”换成“风”读一读。

5)看图说一说:风来了,云儿,小树,禾苗,花儿会有什么变化?启发学生想象:云儿、小树、禾苗、花儿被风吹时的样子。

4.指导学生看板书练习背诵。

1)自己试背 2)同桌互背 3)齐背 4)指名背诵

四、扩展竟猜谜语活动,比比谁猜的谜底多。

板书:

11 云儿见它让路

云儿 让路

小树 招手

禾苗 弯腰

花儿 点头

2、一年级上册《云儿见它让路》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和8个会认字,认识“宝字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中讲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初步抓住特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课文中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初步抓住特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中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初步抓住特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和8个会认字,认识“宝字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中讲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初步抓住特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课文中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初步抓住特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中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初步抓住特点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有一个谜语,想不想猜一猜?

一种花真奇怪,到了冬天开起来。

每年不留花种子,年年花开飘世界。

学生猜出的谜底是(雪花)。困

过渡:老师看你们对猜谜语挺感兴趣,谁能告诉老师猜谜语有什么好处?等学生说完后,老师接着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猜一猜。”

板书课题:9 猜一猜

同学们比一比谁最会动脑筋,最聪明。不先能猜到谜语的谜底,而且能摸到猜谜语的规律,今后能猜出更多的谜语。请同学们打开书89页这是一个谜语,想不想读一读。

二、借助拼音,读好课文。

1.借助拼音读谜语,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的字。画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多读几遍。

2.自己借助拼音读谜语,注意读准字音。

3.同桌小伙伴互读,听听是不是把字音读准确了。

4.抽读生字和会认字的卡片。

三、理解句子,猜出谜语。

1.教师范读,学生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

2.自己练习朗读,指名读。

3.理解句子,猜出谜语。

1)再读课文,找出谁见它怎么样?把“谁”用“—”线画出来。

教师板书:云儿

小树

禾苗

花儿

2)云儿见它怎样?小树见它怎样?禾苗见它怎样?花儿见它怎样?

教师板书:让路

招手

弯腰

点头

3)看图,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它是谁?猜出谜底。谜底是风。

4)让学生把“它”换成“风”读一读。

5)看图说一说:风来了,云儿,小树,禾苗,花儿会有什么变化?启发学生想象:云儿、小树、禾苗、花儿被风吹时的样子。

4.指导学生看板书练习背诵。

1)自己试背 2)同桌互背 3)齐背 4)指名背诵

四、扩展竟猜谜语活动,比比谁猜的谜底多。

板书:

11 云儿见它让路

云儿 让路

小树 招手

禾苗 弯腰

花儿 点头

3、云儿见它让路教案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是基于激发学生兴趣而设计的。分为阅读和识字两部分。

阅读部分设计了“猜谜”、“解谜”和“编谜”三个环节,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潜力,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韵律美,从而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了学生语感,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识字部分设计了自学、汇报和书写三个环节,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激发了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两个月,学习汉字才一个月。当务之急是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中自主学习、汇报交流满足了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写字姿势八字诀和悠扬的古筝曲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云儿见它让路》是一篇识字课文。全文只有四句(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是一个谜语,谜底是风。只要动动脑筋多数学生都能猜出谜底。因此对文本进行拓展,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续编谜语是可行的。这样做可以达到“在阅读中积累词语,感受语言的优美”的阶段目标。

课前准备

仿照《幸运52》题卡制作的写有谜语的彩色卡片;多媒体演示文稿检测生字读音;Flash动画演示二个生字的笔顺;多媒体播放古筝曲《春江花月夜》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会读儿歌,了解谜语意思,认读12个字,会写两个生字;第二课时复习儿歌,认识一个偏旁,会用生字组词,会写另两个生字。本教学设计只写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读会写2个生字,认读8个字,会读5个词语。

2、能正确读儿歌,大体了解谜语的意思,能猜出谜底是风。

3、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4、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续编谜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学生感受到语文的韵律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猜谜

师:同学们看过中央电视台的《幸运52》吗?今天老师也做一回李咏,出几个题来考考小朋友们。和李咏一样,谁答对了我就把卡片送给谁。好不好?

(出谜语让学生猜:①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②一种花儿真奇怪,到了冬天开起来。无根无叶无人栽,一夜北风漫天开。③像轻纱又像烟,冬天早上升起来。眼前一片白茫茫,太阳一出就不见。④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并随着学生的回答板书:雨、雪、雾、风)

师:题目猜完了,我们也认识了四个字朋友。大家一起来读一读。(学生齐读)小朋友们,雨、雪、雾、风,这些都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最后一个谜语。(师范读课文)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猜谜语,使学生认识了几个生字。由于不是文本中的生字,所以不做过高要求,一部分有能力的学生认识即可,其他学生即使记不住,再次见到时也可能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样在最短的时间里尽最大量的扩大了学生识字量,了无痕迹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朗读儿歌——解谜

1、请小朋友们打开书自己读一遍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不认识的字拼拼音节。

2、指名读课文。同学进行评议。

3、示范读课文,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再练习读一读。

4、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文中的“它”指什么?刮风的时候,云儿、禾苗、小树、花儿各是什么样子的?

设计意图:通过读儿歌,提高了学生朗读能力。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儿歌意思即可,不用做过多解释。

(三)知识延伸——编谜

师:呼——起风了,风吹到云儿,云儿被吹散了;风吹到小树,小树的枝叶乱摆;风吹到禾苗,禾苗不停地弯腰;风吹到花儿,花儿一上一下地点头。小朋友们,难道风来了的时候就没吹到其他的东西吗?想一想,还有哪些东西在风中有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

(整理学生的发言,使其合辙押韵,并进行板书。参考答案:房门见它张开嘴,小草见它把舞跳,行人见它眯起眼,国旗见它呼呼飘,小鸟见它躲进窝,风筝见它冲云霄……上课时要引导学生仔细思考,若学生有创新想法要进行充分肯定。)

师:这个谜语可是你们自己编的。今天中午回家后,你们就把自己编的谜语说给家长听,看看他们能不能猜出来。

根据当天天气情况,激励学生把谜语内容再丰富一些。

设计意图:风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通过回忆能说出一些事物在风中的变化。教师在赞扬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同时,要整理学生的回答,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韵律美。并通过让学生自己编谜语增强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四)自学生字和认读字

学生按自学要求进行自学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多月的生字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些自学能力,要大胆反受让学生自学,才能真正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但要注意平时自学习惯的培养。

(五)交流汇报

1、同桌检查自学情况

2、指名汇报,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3、指名读词语(演示文稿显示)

设计意图:交流汇报给学生搭建了展示的平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指导书写

1、书空练习生字的笔顺

2、指名说一说写字的要求:身正、肩平、臂开、足安。并让学生按要求做好写字准备。

3、认真观察每一笔的位置,按笔顺描一描红字。

4、学生在古筝曲《春江花月夜》的乐曲声中书写生字。

5、展示学生作业进行评议。

设计意图:“身正、肩平、臂开、足安”八个字规范了学生的写字姿势,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舒缓、优雅的古筝曲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把字写好。

板书设计:

见它雨

云儿————————让路雪

小树————————招手雾

禾苗————————弯腰风

花儿————————点头

房门————————张开嘴

小草————————把舞跳

行人————————眯起眼

国旗————————呼呼飘

小鸟————————躲进窝

风筝————————冲云霄

附教学流程图

情景导入——猜谜

朗读儿歌——解谜

知识延伸——编谜

自学认读字和生字

交流汇报

指导书写

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第一中心小学

闫瑾

2007年5月

 

4、一年级上册语文《一朵云》优秀教案

《一朵云》教案1

《一朵云》是一首诗歌,全诗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中云化成雨的现象,诗歌语言优美,节奏很强,适于朗读、背诵。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觉诗歌音韵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利用听读、拼音等多种途径,认识生字10个,正确书写生字6个。

3.初步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识记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说云、初步感受云

师:小朋友们,你们留心观察过天空吗?天空中有些什么?

生:太阳、月亮、星星、白云……

师:你们见到的云是怎么样的呢?

生:像狮子、怪兽、棉花……

师:你们见到的云都有些什么颜色?

生:白云、乌云、彩云……

师:愿意把你们见到的云画下来吗?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画。

(二)画云,进一步感受云

1.师生作画(师版画)。

2.(投影)展示部分学生作品。

3.能把你的画讲给大家听吗?

4.学生讲述自己的作品。

(三)读云,有感情地赞美云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朵非常可爱的云(出示课文插图),她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小朋友你们知道她的愿望是什么吗?对了,她呀,想到地上来玩,想听山泉唱歌,想看海上的白帆。小朋友,你们能替她想个办法吗?(学生思考片刻纷纷举手)

2.这朵聪明的云研究用什么办法到地上来玩呢?你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3.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示:不认识的字看拼音或问同学,也可根据上下文猜测)。

4.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指读)。

5.学生小声地跟着录音读(指读)。

6.哪位小朋友会像录音机里的阿姨那样读呢?指名读,全班评议。

7.男、女生朗读比赛。

8.全班齐读。

(四)演云,深入感悟云

师:现在你们知道这朵云是用什么办法到地上来玩的吗?

生:云请风儿帮忙,变成千万雨点。

师:雨点落在哪些地方呢?那些地方有哪些变化?

生:落到江河大海,随着浪花翻卷,落到田野高原,染绿大地群山(多媒体演示此情景)。

1.你们喜欢这朵云吗?为什么?(学生答)

2.你们这么喜欢这朵云,能不能带着高兴、喜欢的心情来表演一下这朵云呢?

(1)小组排练。

(2)指名上台表演读、全班评议。

(3)全班齐读、齐演。

(五)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现在又到了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生字的时间了,你们想怎么学呢?(各组派代表说)

2.各小组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

3.反馈学习效果,你刚才学会了什么字?怎么学会的?

4.归纳识字法,识字有哪些办法呢?(学生:读拼音、问同学、听读、看图识字……)

5.(出示字卡)谁有办法帮大家记住这些字?(学生热烈发言)

(六)进行识字游戏

1.现在我们来做识字游戏

(1)开火车识字(比比哪列火车开得好)。

(2)小组自主游戏(翻牌、摆字卡,找朋友等)。

2.认识了这些生字,你们现在读课文一定能读得更棒(齐读课文)。

(七)指导书写:云、听、雨、点、万、田

《一朵云》教案2

教学目标:

1.读熟《一朵云》并成诵,感悟诗歌的音韵美。

2.运用多种学习方法识记生字8个。

3.掌握新笔画撇折,学习书写“云”字。

4.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对诗歌音韵美的感悟力和识字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声母卡片、生字卡片、云朵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几天我们认识了许多声母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吗?当你见到他们时要用宏亮的声音读出来,发音要准确。

(出示声母卡片)

二、创设情境,观察板书,激发兴趣。

导:蓝蓝的天空中飘浮着许多洁白的云朵,他们有的互相追逐着,有的正在听太阳公公讲故事。可是有一朵云,却躲在角落里发呆。

画:一朵云彩的简笔画。

问:你们猜猜它在想什么呢?(要求讲一句完整的话)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到诗歌中去看看这朵云在想什么。

板书:一朵云

三、初读诗歌,认识八个生字,培养识字能力。

(一)指名优秀学生读题目,再指名反复读课题,巩固对“朵”字读音的记忆。

你怎么认识“朵”字的?

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利用拼音;向老师、同学请教。)

(二)自读课文,在不认识的字下面画点。

(四)能读课文的同学齐读课文,其余同学用手指指读课文,注意听生字的读音。

(五)尝试指读课文,鼓励学生大声读。

(六)同桌合作,检查课文。

1.同桌轮流读课文,订正读不准的字。

2.同桌齐读课文,检查课文读得是否正确。

(七)全班交流,比一比哪两个同学合作的好。

四、有针对性地识字。

1.四人小组读生字表,选代表带读生字拼音。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自己读一遍,读一读认识的字,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识字、记字)

3.指名读生字,说说又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住的?

4.用生字组词。(出示字卡)(接龙游戏)

5.游戏:摘云朵

指名到黑板上摘取一片云朵,认一认背面的字,然后当小老师带读手中的生字。

五、熟读成诵,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巩固识字。

1.熟读诗歌,尝试用手打拍节读诗歌。

六、指导“云”字的书写。

1.课件出示:

明确笔顺:“云”字真神奇,一笔横,二笔横,三笔撇折,四笔点,四笔写成“云”。

2.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在书写“云”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边书空“云”字边说说笔顺。

4.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七、评价。

同学评议这节课的表现,老师总结(表扬、鼓励为主)

八、作业。

你想给自己留一项什么作业?

5、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朵云》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朵云》是新世纪(版)课标实验教材第一册中的一首诗歌,全诗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中云化成雨的现象,诗歌语言优美,节奏很强,适于朗读、背诵。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觉诗歌音韵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利用听读、拼音等多种途径,认识生字10个,正确书写生字6个。
3.初步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识记本课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说云、初步感受云
师:小朋友们,你们留心观察过天空吗?天空中有些什么?
生:太阳、月亮、星星、白云……
师:你们见到的云是怎么样的呢?
生:像狮子、怪兽、棉花……
师:你们见到的云都有些什么颜色?
生:白云、乌云、彩云……
师:愿意把你们见到的云画下来吗?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画。
(二)画云,进一步感受云
1.师生作画(师版画)。
2.(投影)展示部分学生作品。
3.能把你的画讲给大家听吗?
4.学生讲述自己的作品。
(三)读云,有感情地赞美云
1.今天,我们要认识一朵非常可爱的云(出示课文插图),她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小朋友你们知道她的愿望是什么吗?对了,她呀,想到地上来玩,想听山泉唱歌,想看海上的白帆。小朋友,你们能替她想个办法吗?(学生思考片刻纷纷举手)
2.这朵聪明的云研究用什么办法到地上来玩呢?你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3.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示:不认识的字看拼音或问同学,也可根据上下文猜测)。
4.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指读)。
5.学生小声地跟着录音读(指读)。
6.哪位小朋友会像录音机里的阿姨那样读呢?指名读,全班评议。
7.男、女生朗读比赛。
8.全班齐读。
(四)演云,深入感悟云
师:现在你们知道这朵云是用什么办法到地上来玩的吗?
生:云请风儿帮忙,变成千万雨点。
师:雨点落在哪些地方呢?那些地方有哪些变化?
生:落到江河大海,随着浪花翻卷,落到田野高原,染绿大地群山(多媒体演示此情景)。
1.你们喜欢这朵云吗?为什么?(学生答)
2.你们这么喜欢这朵云,能不能带着高兴、喜欢的心情来表演一下这朵云呢?
(1)小组排练。
(2)指名上台表演读、全班评议。
(3)全班齐读、齐演。
(五)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1.现在又到了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生字的时间了,你们想怎么学呢?(各组派代表说)
2.各小组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
3.反馈学习效果,你刚才学会了什么字?怎么学会的?
4.归纳识字法,识字有哪些办法呢?(学生:读拼音、问同学、听读、看图识字……)
5.(出示字卡)谁有办法帮大家记住这些字?(学生热烈发言)
(六)进行识字游戏
1.现在我们来做识字游戏
(1)开火车识字(比比哪列火车开得好)。
(2)小组自主游戏(翻牌、摆字卡,找朋友等)。
2.认识了这些生字,你们现在读课文一定能读得更棒(齐读课文)。
(七)指导书写:云、听、雨、点、万、田。

6、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朵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读熟《一朵云》并成诵,感悟诗歌的音韵美。
2.运用多种学习方法识记生字8个。
3.掌握新笔画撇折,学习书写“云”字。
4.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对诗歌音韵美的感悟力和识字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声母卡片、生字卡片、云朵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几天我们认识了许多声母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吗?当你见到他们时要用宏亮的声音读出来,发音要准确。
(出示声母卡片)
二、创设情境,观察板书,激发兴趣。
导:蓝蓝的天空中飘浮着许多洁白的云朵,他们有的互相追逐着,有的正在听太阳公公讲故事。可是有一朵云,却躲在角落里发呆。
画:一朵云彩的简笔画。
问:你们猜猜它在想什么呢?(要求讲一句完整的话)
过渡:下面,我们就一起到诗歌中去看看这朵云在想什么。
板书:一朵云
三、初读诗歌,认识八个生字,培养识字能力。
(一)指名优秀学生读题目,再指名反复读课题,巩固对“朵”字读音的记忆。
你怎么认识“朵”字的?
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利用拼音;向老师、同学请教。)
(二)自读课文,在不认识的字下面画点。
(三)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
(点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采取对自己有效的方法记忆字形。)
(四)能读课文的同学齐读课文,其余同学用手指指读课文,注意听生字的读音。
(五)尝试指读课文,鼓励学生大声读。
(六)同桌合作,检查课文。
1.同桌轮流读课文,订正读不准的字。
2.同桌齐读课文,检查课文读得是否正确。
3.同桌练习合作读课文。(接读、齐读、轮流读等形式。)
(点评:从学习的起步阶段就注意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很好。)
(七)全班交流,比一比哪两个同学合作的好。
四、有针对性地识字。
1.四人小组读生字表,选代表带读生字拼音。
2.课件出示本课生字,自己读一遍,读一读认识的字,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识字、记字)
3.指名读生字,说说又记住了哪个字,怎么记住的?
4.用生字组词。(出示字卡)(接龙游戏)
5.游戏:摘云朵
指名到黑板上摘取一片云朵,认一认背面的字,然后当小老师带读手中的生字。
五、熟读成诵,感受诗歌的节奏美,巩固识字。
1.熟读诗歌,尝试用手打拍节读诗歌。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4.鼓励学生加上动作表演诗歌。
(点评:采用打拍节、加动作表演,使学生感受诗歌的音韵美,教学方式生动、活泼。)
六、指导“云”字的书写。
1.课件出示:
明确笔顺:“云”字真神奇,一笔横,二笔横,三笔撇折,四笔点,四笔写成“云”。
2.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在书写“云”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边书空“云”字边说说笔顺。
4.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七、评价
同学评议这节课的表现,老师总结(表扬、鼓励为主)
八、作业
你想给自己留一项什么作业?

7、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朵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10个生字,学写6个生字。
2、 培养学生朗读的能力和运用多种方法识字的能力。
3、 了解有关的自然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1、 字词卡片
2、 学生搜集的有关“云、雨”等自然现象的资料。
教学流程:
一、 导入
1、 讲故事
2、 猜谜语。
二、 初读课文
1、 自读课文,指读。标出不认识的字。
2、 找出你喜欢的句子或词语多读几遍。
三、 识字
1、 指名读课文。师生评价。
2、 超级小考官。同桌互相考考看。
3、 找朋友。
4、 读字卡,快速抢答。
四、 诵读课文
1、 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听老师读。
2、 生评价师读。适时点拨这首诗的节拍,指导学生朗读。
3、 小组练读,指名读、评读。
4、 伴着音乐再自己读一读。
五、 表演
小朋友们读得真好,你们都变成了一朵云了。哪一朵云愿意上来呢?(发头饰)
那就请愿意表演的小朋友们站起来表演,愿意读的站起来读。
六、 写字
1、 指名读,说说你有什么方法记住这几个字?
2、 指导书写
认识新笔画撇折。
七、 练习
1、 看拼音写词语
2、 朗读课文给伙伴听

8、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朵云》教学设计

一、教材: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注·提”教科书第九册27. 一朵云。
二、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无牵无挂、维护、拯救”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佳句。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以物喻人、借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3 、体会课本中丰富的想像,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4 、学习作者爱宇宙、爱人类、为宇宙和人类奉献爱心,努力做事的美好品质。
三、课时:2 课时
四、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重生活故事,作者借一朵小小的白云之口,讲了自己为宇宙、为人类做的几件好事,表达了作者愿为宇宙和人类奉献爱心,努力服务的美好愿望。本课想像丰富、语言生动形象,所写的几件趣事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有关云的科学知识也比较浅显易懂,学生喜欢读,也容易读懂,所以本课采用“读、画、思、谈”相互结合的教学方式。
五、教学步骤:
1. 导入
同学们对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很熟悉,以拟人化为主体的文章,会给人以生动、有趣的感觉,今天我们要阅读的“一朵云”这篇文章,作者给白云人一样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道出了作者的心声,下面我们就共同欣赏这篇文章。
2. 读一读:
a. 轻声课,把文章读流畅,把不懂的词句子,挑出来请教其它同学或查字典。
b. 默读,想一想,在作者的想像中,“一朵云”都做了什么有趣的事?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交流。
学生答:第一件是为在大道上顶着夏日匆匆赶路的人遮住太阳,让他在炎热中获得一丝凉意。
第二件是为一块干涸的土地降下雨水,滋润土地和庄稼。
第三件是因为大河流域暴雨成灾而停止下雨,让阳光直射大地。
第四件是为画家的画添上一笔色彩。
第五件是变幻形状和一对小兄妹痛快地玩耍。
第六件是来到一座有名的山,为游人组成云海奇景,供游人观赏,满足人们的愿望。
第七件是到了夜晚,变成薄纱一般的云雾,轻轻飘过星群和月亮,为那皓月当空的夜晚增添一份诗意。(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学生语感,并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
3. 画一画:
这七件趣事中你喜欢哪一件,请用简笔画的形式画出来,我们共同合作完成一组连环画。
4. 谈一谈:
a. 画完后,向同学说一说你为什么想画这幅、能体现作者怎样的情怀?
学生回答:我画的是第二件事,这里作者写道:“大地龟裂,庄稼耷拉着脑袋,叶片枯萎蜷曲,农民焦争地抬着头望天祈求”我就是农民的孩子,我了解农民的辛苦,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就祈求一年能风调雨顺,获得大丰收。从这里,我也看出作者是我们农民的朋友,作者有一颗善良的心,他具有奉献精神。
b. 谈一谈,假如你是一朵云,你还想做什么有趣的事呢?
生1 、如果我是一朵云,我会到处寻找干旱的地方,找到后就降雨;如果我是一朵去,我还会到处寻找烦闷的伙伴,给他们讲故事,下雪,让他们露出笑脸。
生2 、假如我是一朵云,一朵小小的云,我会穿着美现的花衣裳,在蓝天、在大海、在高原、在世界每一个角落飞翔,让每个人都能看到这朵穿着五彩衣的白云。
假如我是一朵云,一朵小小的云,我会变成棉被给哪些孤苦伶仃,沿街乞讨的人用,这样,他们夜晚睡觉的时候就不会感到冷了,更不会像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样在大年夜里被冻死。
假如我是一朵云,一朵小小的云,我会下一场大雨,让干涸的土地变得湿润,让干枯的河流恢复它往日的容颜。
假如我是一朵云,一朵小小的云,,我会为那皓月当空的夜晚添增一份诗意……
啊!我是一朵自豪而又快乐的云。
生3 、假如我是一朵白云,我会在圣诞节那天让圣诞老人把我捏成许多小礼物送给小朋友们,祝他们圣诞快乐。
生4 、假如我是一朵云,我会来到寒冷的冬天,唤来无数的同伴抖擞着身躯,无数的雪花漫天飞舞,小朋友们看前雪花纷纷的散落下来,他们打雪仗、堆雪人、高兴地欢呼着。
生5 、假如我是一朵云,我会投向宇宙的怀抱,在那里建一个工厂,厂名叫“五朵软床加工厂”我会创造出世间质量最好的,最美丽的床。床架子是用乌云做的,床单是用朵朵棉花似的白云制成的,枕头是用火烧云做的,而且我还向彩虹姐姐借了几件衣裳来,剪成条,缝在枕边……做好后宇宙的居民都来买,地球妈妈要了最软的一个,月亮姐姐要了一个最美的,太阳公公要了最结实的一个,每当夜晚来临时,大家都睡在我制造的床上
……
同学们的想像真丰富呀,老师好像也变成了一朵白云,要为人类做好多事情。希望我们大家都成为有理想的云,有爱心的云。

9、二年级语文上册二年级语文上册《一株紫丁香》的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3、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朗读体会课文。

2、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导入

1、投影“紫丁香”的图片,提问:

有谁认识这株植物?

2、有些同学悄悄地在他们老师的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这株紫丁香代表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诗歌《一株紫丁香》。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四人小组进行轮读,找出不明白的地方,一起研究。

3、交流:

读了课文后你了解了什么?

三、识字

1、同学拿出自身的生字卡片,自主认读。

2、同桌交流读,互听,并正音。

3、开火车检查生字读音。去掉拼音再来一遍。

4、汇报记忆方法,把你记生字的好方法说给同学听。

5、猜字谜:

舌头尝出甘蔗味(甜)。

一人站在大树旁(休)。

四、朗读

1、教师范读,听后说说感受。

2、小组练读,用自身喜欢的方式来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分小节检查朗读情况。

4、朗读展示:

读自身喜欢的小节,相机引导评议。

五、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休、伸、甜、院、除、息、困

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形特点,教师提示书写注意事项。

3、教师范写。

4、同学练习,教师检查同学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效果。

5、实物投影仪展示同学写的字,进行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开汽车”游戏。

师:汽车汽车开起来。

生:汽车开到我这里,我为汽车加点油。

二、朗读课文

1、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谈感受。

2、同学练读,指导同学读出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3、教师引读。

4、同学选读,喜欢哪个小节就用自身喜爱的方式读哪个小节?

5、配乐朗读全诗,把对老师的爱表示出来。

三、朗读感悟

1、小组内再读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

“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

2、指读第三小节,引导同学:

“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这一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或者联想到什么?

3、假如让你去陪老师你会为老师做点什么?

4、同学选读,选自身最喜欢的小节来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5、小组挑战读,看哪一组读得最有感情,能使老师感动。

6、全班包括对老师的深情朗读全文。

四、说说背背

1、说出你想对老师说的话。(学习自由说)现在就让紫丁香为我们做这一切吧!

2、看着画面自身练习背诵。

3、扮演背诵。

五、写字指导

1、写“甜、歌、牵、困”四个字。

2、观察教师范写,点评。

3、同学练习。同桌展示。互提建议。

六、拓展活动

1、学唱一首歌颂老师的歌曲,要求自主读歌词。

2、交流自身积累的赞美老师的词语、名言、诗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