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优秀教案一等奖》属于教案一等奖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优秀教案一等奖
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优秀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3.学习本文的场面描写和运用肖像、语言、动作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情感态度目标:
感悟人物的精神面貌,揣摩人物性格。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和结构。
2.学习本文的场面描写和抓住特征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的场面描写和抓住特征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查找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莫泊桑的有关资料,了解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有哪些。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星期天你们喜欢怎么度过呢?(学生纷纷发言后,教师小结)同学们有的喜欢看电视,有的喜欢串门,有的喜欢看书,有的喜欢和好朋友一起玩……今天,我们跟着法国作家莫泊桑到他的老师法国大文豪福楼拜家去看看,他是怎么过周末的。
板书课题
二.出示教学目标
大屏幕显示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3.学习本文的场面描写和运用肖像、语言、动作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4.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三. 整体感知
1.抽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并用笔在书上画出来。
2.教师出示问题:
A.画出时间、地点。
B.文中一共写了几个人?是怎样出场的?画出表示其出场顺序的词语。
C.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学生举手回答,相互指正、补充、完善,老师略做指点帮助明确。)
四.精读品味.
1.教师导学:同学们,在当时的巴黎,荟萃了许多的文学家、艺术家等,有各种沙龙,可为什么这些来自不同国度的文学大师喜欢到福楼拜家做客呢?请大家归纳一下原因,并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来回答。
(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朗读课文,并讨论问题,小组长做好笔记,每小组选一名代表班上发言。)
2.引导学生明确:是主人福楼拜的热情和博学。大屏幕显示:
热情——一。。。。。。就。。。。。。;总是亲自去开门;他分别送到前庭;单独讲一会话;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博学——第九自然段;。。。。。。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3.教师导学:有这样好的主人,你喜欢去做客吗?(学生回答:喜欢)因此,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下午七点,一直都有客人来, 以至于后来的客人只好到餐厅里去,人这么多,可我们读了却没有混乱的感觉,几个主要人物分得清清楚楚的,现在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描写他们的句子,读一读,归纳他们的性格特征,填写下表。
出示表格
肖像 语言 行动 性格
福楼拜
屠格涅夫
都德左拉
(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每小组派一名代表班上发言,相互补充完善。)
学生讨论时,教师巡堂点拨。
4.教师小结:作者在描写人物时,抓住了各自显著的特征,刻画人物惟妙惟肖,所以,我们读了以后并不觉得混乱,谁是谁很清楚。因此,我们在进行场面描写时,要善于把握住主要人物的显著特征,通过他的举止言行来刻画其形象。
五.拓展延伸
1.教师导学;上周学校举行了篮球比赛,现在请同学们选一场你最喜欢的比赛中最难忘的一个场面进行描写,模仿莫泊桑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肖像、语言、行动,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写好以后,先小组交流,每小组选一篇最好的班上交流。 要求:不能出现真名实姓,只能用甲乙丙丁或ABCD等作为代号,大家听了以
后知道是谁,让大家猜得越快越准为最佳。
2.学生交流后,教师适当点评。
六.作业设计
1,将刚才完成的片断整理好写在周记本上。
2.用“读一读,写一写”中的每个词造一个句子。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优秀教案的全部内容。
2、《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优秀教案
今天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是《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优秀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3.学习本文的场面描写和运用肖像、语言、动作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情感态度目标:
感悟人物的精神面貌,揣摩人物性格。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和结构。
2.学习本文的场面描写和抓住特征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的场面描写和抓住特征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查找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莫泊桑的有关资料,了解他们的代表作品分别有哪些。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星期天你们喜欢怎么度过呢?(学生纷纷发言后,教师小结)同学们有的喜欢看电视,有的喜欢串门,有的喜欢看书,有的喜欢和好朋友一起玩……今天,我们跟着法国作家莫泊桑到他的老师法国大文豪福楼拜家去看看,他是怎么过周末的。
板书课题
二.出示教学目标
大屏幕显示教学目标
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3.学习本文的场面描写和运用肖像、语言、动作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4.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三. 整体感知
1.抽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并用笔在书上画出来。
2.教师出示问题:
A.画出时间、地点。
B.文中一共写了几个人?是怎样出场的?画出表示其出场顺序的词语。
C.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学生举手回答,相互指正、补充、完善,老师略做指点帮助明确。)
四.精读品味.
1.教师导学:同学们,在当时的巴黎,荟萃了许多的文学家、艺术家等,有各种沙龙,可为什么这些来自不同国度的文学大师喜欢到福楼拜家做客呢?请大家归纳一下原因,并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来回答。
(学生分成四人小组朗读课文,并讨论问题,小组长做好笔记,每小组选一名代表班上发言。)
2.引导学生明确:是主人福楼拜的热情和博学。大屏幕显示:
热情——一。。。。。。就。。。。。。;总是亲自去开门;他分别送到前庭;单独讲一会话;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博学——第九自然段;。。。。。。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3.教师导学:有这样好的主人,你喜欢去做客吗?(学生回答:喜欢)因此,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下午七点,一直都有客人来, 以至于后来的客人只好到餐厅里去,人这么多,可我们读了却没有混乱的感觉,几个主要人物分得清清楚楚的,现在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描写他们的句子,读一读,归纳他们的性格特征,填写下表。
出示表格
肖像 语言 行动 性格
福楼拜
屠格涅夫
都德左拉
(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每小组派一名代表班上发言,相互补充完善。)
学生讨论时,教师巡堂点拨。
4.教师小结:作者在描写人物时,抓住了各自显著的特征,刻画人物惟妙惟肖,所以,我们读了以后并不觉得混乱,谁是谁很清楚。因此,我们在进行场面描写时,要善于把握住主要人物的显著特征,通过他的举止言行来刻画其形象。
五.拓展延伸
1.教师导学;上周学校举行了篮球比赛,现在请同学们选一场你最喜欢的比赛中最难忘的一个场面进行描写,模仿莫泊桑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肖像、语言、行动,刻画出人物的性格。写好以后,先小组交流,每小组选一篇最好的班上交流。 要求:不能出现真名实姓,只能用甲乙丙丁或ABCD等作为代号,大家听了以
后知道是谁,让大家猜得越快越准为最佳。
2.学生交流后,教师适当点评。
六.作业设计
1,将刚才完成的片断整理好写在周记本上。
2.用“读一读,写一写”中的每个词造一个句子。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优秀教案的全部内容。
3、《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
教学设想
作者凭着自己细致敏锐的观察和生动传神的笔墨,让一个个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面前。作者善于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特点,各有侧重地展开描写,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的特点,看看作者是如何抓住这些特点展开描写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过:“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同样的,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我们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时候,要表现出他们的不同之处,就必须抓住他们的特点。不少作家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描写人物,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作家莫泊桑刻画人物的一篇文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二、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指导学习“自读提示”。
2.学生速读课文,完成以下步骤。
(1)借助工具书,弄清生字、新词的字音、词义。
(2)标画出文中刻画的人物,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刻画的。
讨论、交流后明确:
(1)正音正字。
魅梧 戏谑 义愤填膺
(2)要求学生摘抄文中的优美词语和自己认为需要掌握的词语。
魅梧 简陋 戏谑 魅力
局促 义愤填膺 空前绝后
(3)文中刻画了四个人物:福楼拜、屠格涅夫、左拉、都德,从肖像、动作、语言等方面进行刻画。通过在叙述和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三、品读理解
学生细读课文,并选择其中一个人物的描写部分细细体会,准备复述。
指明学生复述,教师评价。
四、精读鉴赏
1。学生齐读“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部分,并思考:作者是如何刻画屠格涅夫的?
2。讨论、明确:
写屠格涅夫和福楼拜的见面,先写主客之间的友谊:热烈拥抱,然后加以评论,两位作家内在的思想和共同点,正是他们深厚友谊的基础。从而表现出两人的性格特征。
写屠格涅夫的动作、语言,则先描绘他“仰坐”,用“轻弱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然后加以评论:“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都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
3.讨论:这个部分刻画人物有什么特点?
明确:有人物一般性的行动、神态等描写,有对主客的共同描写。对屠格涅夫,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福楼拜的神情)。在描写中不断加进作者的感觉和评论。因而能由表面的行动、神态、语言描写深人到内在的思想。
五、比较阅读
学生阅读刻画左拉的部分,并比较:刻画屠格涅夫和刻画左拉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六、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一、二。
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利用工具书或课文注释,掌握生字词:捋,踝,博学多识,一拍即合,寻欢作乐,忘乎所以,义愤填膺。
2;通过独立查找资料,了解这篇课文主要涉及到的五位作家及其代表作,丰富文学常识的积累。这五位作家是:莫泊桑、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
3;认识作者通过恰当的描写,把人物性格特点突现出来的方法。
4;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二;教学重点:把握作者所描写的三位客人的外貌和性格特点。
三;预习作业:
1、仔细的阅读课文,在每一段前面标上序号。并且利用工具书查阅以下字词:捋,踝,博学多识,一拍即合,寻欢作乐,忘乎所以,义愤填膺。
2、利用各种途径查找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及作者莫泊桑的资料,主要找出他们各自的国籍和代表作。
3、描写自己班上的一位同学,要求描写出他们各自的外貌和性格特征。字数在100字左右。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3分钟)
同学们,非常高兴我能够有机会在这样的一天,与你们跟着法国作家莫泊桑,一起到他的老师福楼拜家里,来认识他的几位客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它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的著名短篇小说家,请同学们看到课本第100页底下的注解,他的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除此之外他还创作了大量非常优秀的文学作品,我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还会经常遇到。在《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篇课文里,他为我们描绘了福楼拜与他的几位朋友聚会的场景。通过预习,我相信大家已经对课文有所了解。
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位大家描述一下这次聚会的过程?主要要抓住聚会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星期天在福楼拜家里依次来了三位作家: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
聚会的气氛如何——很融洽、很热烈。有谁参加?——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和福楼拜。现在请你再来简要的介绍一下这四位作家: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和福楼拜。主要介绍他们的国籍和代表作。
(二) 文学常识:(2分钟)
板书:福楼拜:法国,《包法利夫人》。
屠格涅夫:俄国,《父与子》、《前夜》。
都德:法国,《最后一课》。(已学)
左拉:法国,《小酒店》。
过渡:可见,这四位作家在文学创作上都有着巨大的成就,我认为只能用“文学巨匠”这四个字来形容他们。那么这些文学巨匠他们长的是怎样的呢?跟我们有什么不同呢?作者已经用他手中的笔为我们展现出来了。现在我们就重点来看一看福楼拜家里的三位客人。
(三)人物外貌描写的对比:(13分钟)
作者对这三位客人分别从肖像、语言和动作三个方面进行了描写。但是对不同人物的描写都各有侧重,侧重于描写他们最具特点的方面。抓住人物最具特点的方面进行描写是描写人物的一种重要方法。现在我们就用对比的方法来看一看他们各自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有什么不同。
1;先从肖像描写的角度来看: (文中的“—”标记)
文中对人物的肖像描写得最详细的是谁?——左拉。 这说明了在长像上,左拉最有
描写得最简单是谁?——屠格涅夫。只有“白皙的脸” 特点,最容易让人感知其形象。
对左拉的肖像,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描写?——身材、脸、头、头发、鼻子、胡须、眼睛、嘴唇。
作者对都德的肖像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写,他描写了哪些东西?——头、头发、眼睛、胡须。
同样是描写这些东西,作者的描写一样吗?我们来对比一下,看看作者在肖像描写上的过人之处。
头:(都)很小却很漂亮。(左)像古代意大利版画中的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却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的性格。
头发:(都)乌木色浓密卷发。(左)很短。
眼睛:(都)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过度近视,眼光模糊。
(左)黑色,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
胡须:(都)卷曲。(左)修得很短。
板书肖像描写的对比。
从这些精彩地对比中,我们看到的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栩栩如生的,可爱的人,作者画出的是两幅画像,两张面孔。大家回去之后不妨按照这样的对比画一画他们两个人的画像,再到课文的插图里去寻找他们各自的身影,看看画得像不像。
2;再从语言描写的角度来看: (文中的“()”标记)
在语言描写上作者对三位客人都没有具体地写谈话的内容,但却通过自己的概括和评价,生动地描绘了他们各自的声调和口才。他的这些概括和评价同样具有鲜明的对比,具体来看:
请大家看到课文的地3和4段,看看文中是如何描写屠格涅夫的语言。(注意他用的都是评价性的话语。)
屠格涅夫:(声调)犹豫,具有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说明他说话很形象、生动。
都德:(口吻)极具概括性,且具有南方风味和吸引人的讽刺口吻。
(调子)像唱歌。说明有节奏,有韵味。说明他的调子是跳动的,呈曲线。
左拉:(声音)平静、温和。呈现的是一条直线。
板书语言描写的对比。
作者这样的一种对人物语言的概括地、对比地描写能让我们产生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感觉。使他笔下的这幅人物画不但具有了形象,而且赋予了声音。作者笔下的人物还具有动态美,我们再来看看他是如何描写动作的:
3;在动作描写上,作者也是有详有略,哪一个人的动作、姿态最有特点,就用较多的笔墨来描写。我们仅仅从他们坐的姿态来看:(文中的“[ ]”)
屠格涅夫:“仰坐在沙发上”
坐姿 都德:“习惯用手捋着自己的胡子尖。”
左拉:“一进来就歪在一把沙发上”,“总是歪坐着,压着一条腿,用手抓着自己的脚踝,很细心的听大家讲。”
同样是描写坐姿,同样是坐在沙发上,屠格涅夫和左拉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个是仰坐,一个是歪坐,作者赋予了他们各自的动作,使得他笔下的人物又向我们靠近了一步。作者对动作的精彩描写还有很多,请同学们回去之后再多读几篇课文,把它们找出来,细细的体会。
板书坐姿描写的对比
过渡:以上我们对福楼拜家三位客人的外貌描写进行了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作者在人物描写上是独具匠心。他全方位地进行精彩的对比,形象生动的刻画了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的外貌特点。让我们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但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人物的外貌描写,他还把笔伸进了人物的心里,刻画了他们的性格特征。使这些人物在具有了形象的同时更具有了血肉。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们的性格。
(四),人物性格分析:
1;(4分钟)第一个来的是屠格涅夫,请同学们看到课文的第3和第4段,从中我们来归纳一下屠格涅夫的性格特点。
“屠格涅夫对他有一种很强烈……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狂热的理想,博学多识。
这里作者在描写屠格涅夫的性格中加入了自己的评价,用一小段议论给我们传达出了一个信息:由于屠格涅夫同福楼拜有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共同的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这就使得他们已经超出了“相互理解的愉快”,而是“心灵内在的欢乐”,这也使得我们对两位作家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现在请同学们整齐的朗读一下第3段,再体会一下这种议论对人物的描写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用这样的评价和议论对人物进行描写刻画在课文中多次出现,请大家课后能够将它们找出来,好好体会体会。
从第3和第4段对屠格涅夫的描写中,我们还能够归纳出他的哪些性格特征?
“仰坐在一个沙发上,用一种轻轻……极大的趣味。” 有大(文学)家风范。
“他的谈话很少涉及……,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 专注(醉心)于文学。
“并非常流利的……普希金的诗句。” 博学。
板书:屠格涅夫:理想狂热,事业心强,博学多识等。
2;(2分钟)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第二位来的都德。作者是如何从对屠格涅夫的描写过渡到对都德的描写的呢?他用了哪一个词?——“过了一会儿”。
接下来我们再来归纳一下都德的性格特点。
“他一来就谈起巴黎,……一切人和一切事……” 善于言谈。
“他举止活跃,……南方人的特征。” 性格活跃、充满活力。
板书:都德:善于言谈,性格活跃。
3;(2分钟)最后一位来的客人是左拉。作者又是通过哪个词来进入对这个人的描写?——“接着来的”。
在第7和第8段中,作者写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
“他很少讲话,总是歪坐着,” 寡言
“当福楼拜的激情冲动……也很温和。” 温和
“虽然不漂亮,却表现出他聪慧和坚强的性格。” 聪慧、坚强。
板书:左拉:寡言,温和,聪慧,坚强。
4;(7分钟)作为主人的福楼拜,他又具有怎样的特征呢?请同学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课文的第9段。“渐渐地,人越来越多……”
“人越来越多,挤满了小客厅。新来的人只好到餐厅里去。”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来的人很多。我不禁要问:为什么每星期都有那么多人要到福楼拜家里作客呢?他究竟具有什么样的一种人格魅力,能够吸引那么多人呢? 请同学们前后左右之间进行简单地讨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要回到课文中去寻找作者的暗示。讨论3分钟。
讨论结果归结为:
好客:表现在第二段“立刻”,“他总是亲自去开门”。第十段“他分别送到前厅,单独讲一会儿话,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博学:第九段“……他可以用一句话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正因为主人的热情好客,客人们才愿意来,愿意每星期都来;更因为他的博学,使在他这里举行的聚会时常能够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是大家获得精神享受汲取精神粮食的绝好机会。
过渡:在这些性格描写中,画中的人物已经不再是静态的了,他们已经走出了画框,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不会感觉到他们是可望不可即的大作家,而是现实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人。是有血有肉有性格的人。到此我们真正领会了莫泊桑在人物描写上的杰出天才,他逐一抓住人物外貌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地描写他们的肖像、动作和语言,使人物活生生地展现出来。既生动逼真又微妙传神,立体感极强,仿佛我们也在其中,和文学巨匠们对视,聆听他们的交谈一样。这样的人物描写方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现在我们就来试着学习他的这种人物描写方法。
(四),课堂习作:(10分钟)
现在同学们把预习作业拿出来,我请一位同学把他所描写的人跟我们大家介绍一下。其他同学要仔细听他描述,想一想他介绍的是班上的谁?……
“这位同学能不能让我认识一下?”,“你对他的介绍满意不满意?”
“有谁能够对他的描写做适当的补充?”……
(对学生的发言适当点评,从以下几个方面:描写了哪些方面,运用了哪些手法,说话的语速、态度,语言的流畅程度。)
(五),结束语:(2分钟) 刚才同学们都能够积极的动脑筋,踊跃的发言。发言的这几位同学都能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述,他们运用了各种手法,将人物的外貌和性格,形象的表现了出来。但是在描写中仍然还有一些问题,如:……
我们学完了《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这篇课文,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欣赏其中的人物描写,而是学习他描写人物的方法,在作文练笔中为己所用,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六;作业: 学习莫泊桑描写人物的方法,对预习作业第4题中的人物描写进行修改,看看有什么不同。
七;板书: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莫泊桑 (法)
肖像 语言 动作 议论评价 性格
屠格涅夫: 脸 生动性
都德:身材、脸、鼻子、嘴唇 概括性
头、头发、眼睛、胡须 跳动性
左拉:头、头发、眼睛、胡须 温和性 寡言、温和、
聪慧、坚强
5、《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
教学目标 :
1、 能从人物的描写中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征
2、 学会从人物性格中体会到高尚的人格
3、 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教学难点 :
1、前面学生学到的是一个人物的描写,对于群体人物的描写较为陌生,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学会对群体人物的分析。
2、 知道应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
教学设计;
要体现新课标的理论,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思考问题。
教学步骤 :
一、 导入 课文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人物的描写,知道可以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今天我们来结识四位举世闻名的大作家。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被著名的法国文学家莫泊桑精彩逼真地记录在散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作者)
二、 检查预习作业
1、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这四位大作家都是谁呢?
生: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
2、(出示有关几位作家简介的投影片)几位作家中我们最熟悉的是谁呀?为什么?你能给大家介绍这位作家吗?
福楼拜(1821-1880),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
屠格涅夫(18 1-1883),俄国作家,代表作有《父与子》等。
都德(1840-1897),法国作家,短篇小说代表作是《最后一课》。
左拉(1840-1902),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
三、整体感知课文
(指点投影片,简介莫泊桑)莫泊桑(1850-1893),法国文学家,他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创作成就以短篇小说最突出。他在创作上受福楼拜、左拉和屠格涅夫的影响较大。莫泊桑与福楼拜交往甚密,因此写下了这篇出色的散文
1、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生:(齐答)形散而神不散。
教师:在这篇文章中,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写星期天在福楼拜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没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但是四位大作家的形象却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作者是如何刻画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的。我们这节课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2、下面请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考虑这几位作家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作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1)我们先来看主人——福楼拜(板书:福楼拜)“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七点他一直都有客人来”,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回答:可见福楼拜朋友特别多,与他的交往都很密切。这也可以看出他在欧洲文坛上的地位很高。(意思对即可)
(2)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往往是通过对人物进行哪些描写表现出来的呢?
回答: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
(3)找一下描写福楼拜肖像、语言、行动的语句。
回答:肖像描写是“蓝色的大眼睛”“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语言描写有“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着一把军号”。“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一次思想的飞跃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块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4)从对福楼拜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博学善辩。(板书:博学善辩)
(5)找有关福楼拜动作描写的语句。
“门铃一响……他总是亲自去开门。”“渐渐地,人越来越多……这时只见福楼拜作着大方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内裙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最后,他的朋友们一个个地陆续走了。他分别送到前厅,最后再单独和每个人讲一小会儿,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6)福楼拜朋友这么多,可他是“分别送”、“单独和每个人讲”、“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这些短语说明什么呢?
把关键词语通过重读表现出来。
可见福楼拜是一个热情好客、开朗豪放的人。(板书:热情豪放)
(7)“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可见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关系怎么样?他们深厚友谊的基础是什么呢?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这一点呢?
“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和共同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个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8)找出作者对屠格涅夫的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
肖像描写的是“白的脸”。
语言描写是“用一种轻弱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那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谈话很少涉及日常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还来一些外文书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
动作描写是“仰坐在一个沙发上”。
(9)谁能用短语概括一下屠格涅夫的思想性格特征呢?
博学多识。老年持重。(板书:博学多识 老年持重)
(10)刚才我看到大家把关于都德、左拉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的语句都在书上勾画出来了,通过这些描写你们看这是两位具有什么思想性格特征的大作家呢?
都德活泼开朗,而且很幽默。
左拉不太爱说话,沉默寡言,但是坚毅聪慧。
教师总结:
这都不是一眼就能直接看出来的,因此作者的这种肖像描写已不是纯粹的客观描写,而是用议论来发表自己的主观感受了,并把自己对左拉的敬佩之情融入其中。纯客观的自然描写就只能是“肥胖的脸,近视眼”,而在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能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点对我们同学作文也很有启发。另外,为什么我们在读完课文之后就能说出四位作家不同的性格特征呢?因为作者莫泊桑抓住了四位作家的不同特点,从肖像、语言、行动等方面进行了描写,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三、 知识的拓展
我们做一个小练习:四位作家的思想性格特征我们现在都已经掌握了,假设此时四位大作家正在谈论着文学方面的事情,这时门铃响了,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莫泊桑,请你抓住这四位作家的不同的性格特征来想像一下此时这四位作家会用什么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来迎接莫泊桑的到来呢?同学们讨论一下。
6、《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
下面是由小编分享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精品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
2.学习作者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技巧。
(二)过程和方法:
1.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抓住人物特点、赋予人物个性。
2.体味遣词造句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的特点,增强语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作家的高尚情操、共同兴趣,体会友谊的温情。
二、教学重点: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即借助语言、动作、肖像等描写塑造人物性格。
三、教学难点:体味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预习课文,积累本课重点字词。
2、用表格归纳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的肖像、语言、行动和性格的特点。
(二)授新
1、导入
师: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凡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虽然,我们人类在语言、动作等方面有很多的共同点,但是我们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少作家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描写人物,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作家莫泊桑刻画人物的一篇文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2、积累生字
⑴师:我们已经布置了预习作业,要求同学们掌握“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下面我们各组选派代表到黑板上进行书写。
⑵生:书写生字
读一读,写一写:博学多识、一拍即合、寻欢作乐、忘乎所以、义愤填膺
补充:鉴赏、白皙、钦佩、滑稽、轮廓、滑稽、头颅
⑶全体同学订正
3、分析人物性格
⑴小组交流自己所列表格
⑵小组讨论,文章插图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你是如何判断出来的?(从文中找出依据)
生:张开两手,站着的人是福楼拜。依据是第九节:“这时只见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这里的动作描写很形象,能判断他是福楼拜。
生:左面第一个坐着的人是屠格涅夫,理由也是动作描写,在第四节:“屠格涅夫仰坐在一个沙发上”
生:第二个坐着的人是都德,依据是他的肖像。文章第六节:“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与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
生:第三个坐着的人是左拉。文章第七节写道:“他很少讲话,总是歪坐着,压着一条腿。”第八节写道:“在他那不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他的头发短,胡须短,而且近视。
生:老师,怎么多了一个人?
师:同学们猜猜这个人是谁?
生讨论后齐答:莫泊桑
⑶在插图上标注人物姓名
⑷分析人物性格
师:同学们对这几个人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能结合文章语句说说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吗?
学生从文筛选信息,进行概括:
福楼拜:热情奔放,容易激动,和蔼可亲,博学睿智
屠格涅夫:怀有狂热的理想,醉心于文学事业,博学多识
都德:生性活跃,健谈,厌恶腐朽的生活方式
左拉:温和少言,坚强,聪慧
4、体会写作特点
⑴理解作者描写每个人物时的侧重点:
福楼拜:动作(9节)
屠格涅夫:语言(4节)
都德:肖像、语言(5、6节)
左拉:肖像、动作(7、8节)
⑵概括写作方法:
肖像 突出
动作 习惯性
人物描写 语言 代表性 人物性格
神态 生动
心理 真切
(三)拓展延伸:
课堂练笔: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下你的同学,通过肖像、语言和动作描写体现他的性格。(学生写作进行交流)
(四)布置作业:
1、将练笔进行修改写作作业本上。
2、课下继续阅读莫泊桑的作品,体会其精妙而准确地语言特点。
以上就是小编分享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精品教案的全部内容。
7、《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优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积累词语并学会运用。
2.学习作者组织材料、安排结构的技巧。
(二)过程和方法:
1.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抓住人物特点、赋予人物个性。
2.体味遣词造句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的特点,增强语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理解作家的高尚情操、共同兴趣,体会友谊的温情。
二、教学重点: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即借助语言、动作、肖像等描写塑造人物性格。
三、教学难点:体味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预习课文,积累本课重点字词。
2、用表格归纳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的肖像、语言、行动和性格的特点。
(二)授新
1、导入
师: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凡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完全相同的东西”。虽然,我们人类在语言、动作等方面有很多的共同点,但是我们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不少作家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描写人物,使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作家莫泊桑刻画人物的一篇文章:《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2、积累生字
⑴师:我们已经布置了预习作业,要求同学们掌握“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下面我们各组选派代表到黑板上进行书写。
⑵生:书写生字
读一读,写一写:博学多识、一拍即合、寻欢作乐、忘乎所以、义愤填膺
补充:鉴赏、白皙、钦佩、滑稽、轮廓、滑稽、头颅
⑶全体同学订正
3、分析人物性格
⑴小组交流自己所列表格
⑵小组讨论,文章插图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你是如何判断出来的?(从文中找出依据)
生:张开两手,站着的人是福楼拜。依据是第九节:“这时只见福楼拜做着大幅度的动作(就像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的衣裤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这里的动作描写很形象,能判断他是福楼拜。
生:左面第一个坐着的人是屠格涅夫,理由也是动作描写,在第四节:“屠格涅夫仰坐在一个沙发上”
生:第二个坐着的人是都德,依据是他的肖像。文章第六节:“他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与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
生:第三个坐着的人是左拉。文章第七节写道:“他很少讲话,总是歪坐着,压着一条腿。”第八节写道:“在他那不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他的头发短,胡须短,而且近视。
生:老师,怎么多了一个人?
师:同学们猜猜这个人是谁?
生讨论后齐答:莫泊桑
⑶在插图上标注人物姓名
⑷分析人物性格
师:同学们对这几个人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你能结合文章语句说说他们都是什么样的人吗?
学生从文筛选信息,进行概括:
福楼拜:热情奔放,容易激动,和蔼可亲,博学睿智
屠格涅夫:怀有狂热的理想,醉心于文学事业,博学多识
都德:生性活跃,健谈,厌恶腐朽的生活方式
左拉:温和少言,坚强,聪慧
4、体会写作特点
⑴理解作者描写每个人物时的侧重点:
福楼拜:动作(9节)
屠格涅夫:语言(4节)
都德:肖像、语言(5、6节)
左拉:肖像、动作(7、8节)
⑵概括写作方法:
肖像 突出
动作 习惯性
人物描写 语言 代表性 人物性格
神态 生动
心理 真切
(三)拓展延伸:
课堂练笔: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下你的同学,通过肖像、语言和动作描写体现他的性格。(学生写作进行交流)
(四)布置作业:
1、将练笔进行修改写作作业本上。
2、课下继续阅读莫泊桑的作品,体会其精妙而准确地语言特点。
8、14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
教学目标:
1.能从人物的描写中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征
2.学会从人物性格中体会到高尚的人格
3.了解在叙述、描写中插入抒情、议论的写法。
教学难点:
1.前面学生学到的是一个人物的描写,对于群体人物的描写较为陌生,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学会对群体人物的分析。
2.知道应抓住人物思想性格特征进行描写;
教学设计;
要体现新课标的理论,让学生在合作与探究中思考问题。
教学步骤:
一 导入课文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人物的描写,知道可以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刻画人物的性格,今天我们来结识四位举世闻名的大作家。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被著名的法国文学家莫泊桑精彩逼真地记录在散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作者)
二 检查预习作业
1.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这篇课文了,这四位大作家都是谁呢?
生: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和左拉。
2.(出示有关几位作家简介的投影片)几位作家中我们最熟悉的是谁呀?为什么?你能给大家介绍这位作家吗?
福楼拜(1821-1880),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包法利夫人》等。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作家,代表作有《父与子》等。
都德(1840-1897),法国作家,短篇小说代表作是《最后一课》。
左拉(1840-1902),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小酒店》等。
三 整体感知课文
(指点投影片,简介莫泊桑)莫泊桑(1850-1893),法国文学家,他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创作成就以短篇小说最突出。他在创作上受福楼拜、左拉和屠格涅夫的影响较大。莫泊桑与福楼拜交往甚密,因此写下了这篇出色的散文。
1.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生:(齐答)形散而神不散。
教师:在这篇文章中,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写星期天在福楼拜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没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但是四位大作家的形象却被刻画得栩栩如生。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作者是如何刻画这四位大作家的形象的。我们这节课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2.下面请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考虑这几位作家分别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作者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1)我们先来看主人──福楼拜(板书:福楼拜)“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七点他一直都有客人来”,这说明什么问题呢?
回答:可见福楼拜朋友特别多,与他的交往都很密切。这也可以看出他在欧洲文坛上的地位很高。(意思对即可)
(2)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往往是通过对人物进行哪些描写表现出来的呢?
回答: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
(3)找一下描写福楼拜肖像、语言、行动的语句。
回答:肖像描写是“蓝色的大眼睛”“古高卢斗士式的大胡须”。语言描写有“他的嗓音特别洪亮,仿佛在他那古高卢士式的大胡须下面,吹响着一把军号”。“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一次思想的飞跃纵观几个世纪,并从中找出两个类同的事实或两段类似的格言,再加以比较。于是,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块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4)从对福楼拜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福楼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博学善辩。(板书:博学善辩)
(5)找有关福楼拜动作描写的语句。
“门铃一响……他总是亲自去开门。”“渐渐地,人越来越多……这时只见福楼拜作着大方的动作(就像他要飞起来似的),从这个人面前一步跨到那个人面前,带动得他内裙鼓起来,像一条渔船上的风帆。”“最后,他的朋友们一个个地陆续走了。他分别送到前厅,最后再单独和每个人讲一小会儿,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6)福楼拜朋友这么多,可他是“分别送”、“单独和每个人讲”、“紧紧握握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这些短语说明什么呢?
把关键词语通过重读表现出来。
可见福楼拜是一个热情好客、开朗豪放的人。(板书:热情豪放)
(7)“第一个来到的往往是伊万.屠格涅夫。”可见屠格涅夫与福楼拜的关系怎么样?他们深厚友谊的基础是什么呢?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这一点呢?
“他们相同的思想、哲学观点和才能;共同的趣味、生活和梦想;相同的文学主张、狂热的理想和共同鉴赏能力与博学多识使他们两个常常是一拍即合,一见面,两人都不约而同地感到一种与其说是相互理解的愉快,倒不如说是心灵内在的欢乐。”
(8)找出作者对屠格涅夫的肖像、语言、动作的描写。
肖像描写的是“白的脸”。
语言描写是“用一种轻弱并有点犹豫的声调慢慢地讲着;但是不管什么事情一经他的嘴讲出,就那带上非凡的魅力和极大的趣味……谈话很少涉及日常琐事,总是围绕着文学史方面的事件。屠格涅夫也常常还来一些外文书籍,并非常流利地翻译一些歌德和普希金的诗句。”
动作描写是“仰坐在一个沙发上”。
(9)谁能用短语概括一下屠格涅夫的思想性格特征呢?
博学多识。老年持重。(板书:博学多识 老年持重)
(10)刚才我看到大家把关于都德、左拉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的语句都在书上勾画出来了,通过这些描写你们看这是两位具有什么思想性格特征的大作家呢?
都德活泼开朗,而且很幽默。
左拉不太爱说话,沉默寡言,但是坚毅聪慧。
教师总结:
这都不是一眼就能直接看出来的,因此作者的这种肖像描写已不是纯粹的客观描写,而是用议论来发表自己的主观感受了,并把自己对左拉的敬佩之情融入其中。纯客观的自然描写就只能是“肥胖的脸,近视眼”,而在描写中插入议论抒情,能把人物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更加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一点对我们同学作文也很有启发。另外,为什么我们在读完课文之后就能说出四位作家不同的性格特征呢?因为作者莫泊桑抓住了四位作家的不同特点,从肖像、语言、行动等方面进行了描写,把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三 知识的拓展
我们做一个小练习:四位作家的思想性格特征我们现在都已经掌握了,假设此时四位大作家正在谈论着文学方面的事情,这时门铃响了,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莫泊桑,请你抓住这四位作家的不同的性格特征来想像一下此时这四位作家会用什么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来迎接莫泊桑的到来呢?同学们讨论一下。
9、《福楼拜家的星期天》短教案
教学目标
1. 查字典,看注释,读准每个字的音,掌握重点词语。
2. 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学习本文抓住特征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叙述详略得当。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学习运用语言、行动、外貌描写人物性格的写法。
课前准备
查字典,看注释,熟读课文;查找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莫泊桑的有关资料,了解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什么?
第一课时
一. 整体感悟
1.导入
星期天,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休息的日子,这一天,人们或者读书睡觉,或者逛街游游玩,或者走亲访友……你在家里都做些什么?今天让我们一起到法国大作家福楼拜家中,感受以下《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2.师生共同读课文,老师正字正音。
3.学生带着下列问题自由读课文。
a.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b.核心人物是谁?依次出场的是谁?出场的标志性词语是那些?
c.简要概括本文内容。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明确:
a. 时间——星期天;地点——福楼拜家,六层楼的一个单身宿舍。
b. 核心人物是福楼拜。依次出场的是——屠格涅夫、都德、左拉。出场的标志性词语是——第一个,过了一会儿,接着,渐渐地(学生在书上标记出)
c.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客人们都会到这里来聚会。课文着重写了四位著名作家相会时的言语、行动,展现了每个人的性格特点。
屠格涅夫——睿智、深沉、平和、不乏激情荡漾。
都德——机智、善谈、举止活跃、性情活泼。
左拉——朴实、固执、聪慧、坚强、沉默寡言。
二. 研读与赏析
1.福楼拜家每到星期天从中午一点到下午七点,一直都有客人来。以至与新来的人只好到餐厅里去。是什么原因吸引着众多的客人前往呢?找出原句读一读,并说说那些词语用得好。
全班讨论明确:
好客:表现在——一…就…;总是亲自去开门;他分别送到前庭;单独讲一会儿话;紧紧握住对方的手;再热情地大笑着用手拍打几下对方的肩头。
博学:第九自然段;…他可以用一句很明了很深刻的话结束一场辩论…;…就像两块同样的石头碰到一起一样,一束启蒙的火花从他的话语里迸发出来。
正因为主人热情好客,所以客人们愿意来,更因为主人公博学睿智,“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客人们怎会失去这汲取精神食粮的绝好机会呢?
作者是怎样描写其他三位作家的呢?这些描写又分别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性格特征?你知道他们有那些作品吗?
2. 学生在书上勾画出刻画这些作家的语言、行动、外貌描写的句子,读一读,并总结初步其性格特征。
全班讨论总结明确:
屠格涅夫:俄国作家,怀有狂热的理想,醉心文学事业,博学多才。作品有《长夜》、《父与子》等。
都德:生性活泼,健谈。作品有《最后一课》等。
左拉:沉默寡言,性格温和,聪明而坚强。作品有《萌芽》、《娜娜》等。
三. 体验与反思
1. 作者莫泊桑的文学导师是福楼拜,莫泊桑以其《羊脂球》闻名于世。假设在这个星期天里,四位文学巨匠都在,这时莫泊桑来了,四人会谈些什么?表情如何?莫泊桑又会说什么?他会有什么表情?
2. 延伸作业 :
将上文整理在作业 本上,识记“读一读,写一写”的内容。
课外阅读五位作家的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下节课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