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逝老人悼词14篇

《病逝老人悼词14篇》属于悼词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病逝老人悼词14篇

第1篇病逝老人悼词

各位亲朋好友、父老乡亲:

  今日,咱们怀着非常沉重和沉痛的心境,吊唁xxx。xxx因病意外于xx年xx月xx日xx时xx分与世长辞,享年xx岁。他的与世长辞,使咱们失掉了一位好xx,失掉了一位深受咱们敬爱的好xx,也是孩子们失掉了和颜悦色的好xx。

  xx是我国农民的典型代表。他的终身,是勤劳的终身。他终身酷爱土地,甘当老黄牛。他兢兢业业了一辈子,也静静奉献了一辈子,将劳作的汗水洒满大地。他从前身披蓑衣、脚踏草鞋,风里来雨里去,靠勤劳朴素的品质,维持着一家老小的生计,支撑起一个兴隆的家。他与千千万万一般老百姓相同,生命不息,斗争不止。

  xx虽然逝世了,但他那种兢兢业业、忘我作业的奉献精力;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派、忠厚老实的崇高道德,仍值得咱们学习和记取。

  xx安眠吧!

  咱们永远思念您!

第2篇病逝老人悼词

各位亲朋、各位宾客、父老乡亲:

  今日,咱们怀着沉痛的心境吊唁xx白叟意外病逝,并向她的遗体作最终离别。首要,请让我代表她的家族衷心肠感谢各位亲朋在百忙中抽出时刻不辞辛劳来到这儿参与白叟的吊唁活动。

  xx老太太生于1928年12月20日,一年前因为不小心摔倒致骨折留下后遗症,卧病在床,历尽病痛糟蹋于20xx年11月17日正午离开人世,享年86岁。白叟作为一位一般劳作妇人,虽然没有深邃的文化知识,也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作业,但他像千千万万劳作妇人相同,有着我国一般劳作妇人所具有的美德。白叟终身勤劳朴素。农家出世,深重的农活的磨练,造就了她健康的体魄。终身生育10个后代,素日里,育婴后代侍候公婆,家务劳作琐碎而深重,别的还要参与田间劳作,没天晚上地繁忙在田间地头,粗重的农活样样内行,比起那些男人也毫不逊色。她即是这么,对于家庭老是做的多,讨取的少。她日子节俭,乃至到对自个严苛的境地,有好吃的老是留给公婆和孩子,终年积月老是穿寒酸的衣服,很少增加一件衣衫。在家庭,上孝公婆,下爱后代,辛劳料理,静静无闻,兢兢业业。与邻里共处,宽以待人,与人为善,乐于助人。虽然自个家庭日子过得并不殷实,但左邻右舍遇到困难,都会主动帮一把,邻家婚丧嫁娶、老是热情帮助料理。对待街坊的白叟好像自个的白叟,对待街坊的孩子好像自个的孩子。因为她的仁慈真挚,与朋友叔伯、妯娌子侄都能友善共处,终身从来未与别人争过一句嘴,红过一次脸。乡村家庭大多是艰苦的,但白叟对待日子的情绪是达观刚强的。白叟阅历不少的社会改变及丧夫失子的家庭变故,阅历的挫糟蹋难不少,她都能达观面临,十二岁来到婆家,种菜挑水拉车磨面,很劳累,但她干的乐滋滋的,没有一点点的抱怨;年轻时,在生产队里,担任妇人队长,重活累活抢着干;在人生的最终两年,患病在床,日子难以自理,为了不给小辈添麻烦,体现出了罕见的刚强,量力而行的作业尽量自个做,有时不免摔跤,跌破身体,也不叫苦。

  白叟现在撒手人寰。六合含悲,山河共泣。后代想你,难见您音容笑貌;邻里念您,忆不完您慈善美德。言有尽,情无限,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说不完您给后代留下的贤德懿范,也难以表达亲人后代对您的殷切吊唁。

  愿您地下安眠!愿您地狱有灵,福佑后代

第3篇病逝老人悼词

尊敬的各位亲友、各位来宾:

  首先,我代表我的家人衷心感谢大家今天来到这里,与我们全家一起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追思过去,悼念我那为速记而奋斗一生的伟大的父亲——xxx。

  我的父亲19xx年出生于xxx省xx市,于20xx年xx月x日在xxx逝世,享年90岁。

  加老人生平事迹

  我父亲的一生是与xx相伴的一生,在他异常艰难的90岁人生里程中,xx是他一生的追求和精神支柱,他为xxxx作出了的贡献,写下了光辉的篇章,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作为父亲他博爱慈善,以其博大宽厚的`胸襟,培养教育每一个子女茁壮成长,人人都成为国家有用之材,而今x氏家族四世同堂的天伦盛况,是他老人家颐养天年的最大欢乐和福份!

第4篇病逝老人悼词

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各位相邻: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xxx老人。

  xxx老人生于 年 月 日,她于 年 月 日 时许,因肺癌病医治无效,享年 岁。

  xxx老人,您不该走,您不该走得这样早!家庭离不了您,亲朋好友离不了您,众位乡邻离不了您。我们为失去您,而感到十分悲痛,非常难过。

  xxx老人从发病到去世,她始终与病魔作斗争,表现了十分顽强的毅力。同时,在她老人家有病和病重期间,各位亲朋好友和许多乡邻都不曾一次次地前来看望,促膝攀谈,开拓思想,宽温内心,极大地缓解了病情。她的老伴对她关怀备至,体贴入微,照顾周到,充分体现了老夫老妻无法替代的真情实意和深厚感情。儿子、儿媳、女儿、女婿等都十分孝顺,都能尽心尽力地关心和照顾老人,钱和东西都不在话下。在跟前的,把热乎乎的水和饭送到老人嘴边,不厌其烦,无微不至,把照顾老人当做应尽的义务和天职;不在跟前的,揪心牵挂,三天两头地来看望,努力尽一份孝心,走时难舍难离,依依不舍,千嘱咐,万安慰。老人虽然走了,但是她却是带着满意而去的。

  xxx老人一生辛勤劳苦。在家庭,尤其在农村家庭里,一个家庭主妇所受的苦,所受的罪,所承受的家庭压力是无法衡量和计算的。张连珍老人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家庭妇女代表,繁重的家务,繁忙的农活都渗透着她的许多心血和汗水,她对家庭的付出是难以置信的。她曾经疲惫地蹲在桑树地里站不起来,他曾经不止一次地趴在蚕筐上睡着,他还曾经昏倒在清除杂草的玉米地里。确实,xxx老人的'病与她的辛勤劳苦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超负荷的操劳,摧残了她的身体,夺走了她的生命。

  xxx老人是一个贤妻良母。一个家庭主妇,既要照顾工作的丈夫,又要关心孩子的生活成长,是多么不容易。老伴为了村里的工作整天在外,可家务和农忙活都是自己承担者,最大限度地理解和支持老伴。它有四个孩子,拉扯四个孩子是个什么概念,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孩子的衣、食、住、行、学等,样样都由她来操心,可是她千难万难都能挺过来。因此,个个孩子们都没有辜负她的期望。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事业有成。

  xxx老人一生实在善良。在家庭里,她尊老爱幼,善待家人,使家庭团结和睦,幸福美满。她与亲朋好友以诚相待,处理好了各种关系;她与邻为实、与邻为善,邻邦相助,有求必应,在人们的心目中,她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xxx老人的一生,是辛勤劳苦的一生,是艰苦朴素的一生,是实实在在的一生,是正直善良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她的去世,是家庭的一大损失,是亲朋好友的不幸,是众位乡邻的不幸。

  人走精神在,身去德音存。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艰苦奋斗,勤劳致富,文明发家,努力处理好与家人、与他人的各种关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参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实现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型农村目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最后,祝愿xxx老人一路走好!

第5篇病逝老人悼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长辈、各位亲朋好友,来宾们:

  今天我们全家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悼念敬爱的父亲逝世,并向他的遗体作最后的告别。首先,谨让我代表我的母亲、我的兄弟,代表我们全家,向今天参加追悼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亲朋好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不辞辛劳地来到这里和我们一起分担这份悲伤,向我爸爸作最后的告别。

  20xx年5月29日晚6时许,父亲不幸突发脑出血,经抢救无效,于次日凌晨0时在家中与世长辞,享年74岁。

  父亲的突然逝世,是我们家一个巨大的打击,如晴天霹雳般令人肝肠寸断,我们至今无法相信,一生坚强的父亲就这样永远离开了我们。爸爸逝世后,县外经贸局专门成立了治丧领导小组,外经贸局领导、父亲生前工作过的县供销社,托溪、芹洋、南阳供销社的领导;宁德市委宣传部、市文化与出版局、市公安局治安支队、市保安公司、柘荣县公安局、柘荣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寿宁县公安局、寿宁县文体局、各县(市、区)XX稽查队等许多单位的领导,父亲生前好友,各位亲朋好友及左邻右舍纷纷前来吊唁、慰问,或以各种方式表达哀悼,送来花篮、花圈、挽联不计其数。这不仅给父亲的在天之灵以莫大的安慰,也给了我母亲和全家无比的温暖,对此我们将永远铭记在心。在此,我们再一次向你们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向父亲急救和治丧期间伸出援手的街坊邻里、朋友、乡亲表示万分感谢。

  父亲是一位豁达而坚强的人,他出身贫寒,从小父母双亡。他总说是党的关怀和培养让他重生,是百家饭喂他成长。十八岁参加工作后,无不以感恩的心怀回报着社会。成家后,和母亲一起恩爱有加,共同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抚养我们兄弟长大成人,含辛茹苦却毫无怨言。当他在事业上遭遇不顺甚至蒙受不白之冤时,当他承受命运的不公,经历外贸改制导致生活陷入窘境时,他依然乐观、坚强地挺立,一步一步地度过生活难关。父亲从不喜欢给组织、别人添加麻烦,即便对我们子女,唯一的期望也是希望我们平安、幸福、工作顺利。他宁愿独自承受生活的艰辛和窘迫,也不愿意让我们为他分担一点,就连在生命的最后一天也不让我们照顾他一时半刻,匆匆离去。爸爸这将是怎样无法平息的伤痛啊!

  父亲一生清清白白、勤勤恳恳,为人正直,与人为善,无论在小公社、供销系统还是外贸公司的哪个岗位,四十多年如一日,做工作他严于律己、克己奉公,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总是为他人着想;他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工作四十多年仍家徒四壁;做同事他更象一位知心朋友,做领导他更象一位慈爱的兄长,做邻居他更象一位常来常往的亲戚。他的真诚和友善,他的仁爱和品德赢得了领导、群众、朋友和邻里的普遍尊重和赞誉。

  父亲和我们永别了,他静静地离去,那么的安详、那么宁静,却给我们留下揪心的痛苦和无限的怀念。但是他对亲人和朋友的真挚情感、对人生的豁达乐观、对生活的执着追求、对爱情的忠贞不二,将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同辉。

  凝望父亲的遗容,爸爸,您就象一轮明月长明在我心灵的夜空,象一盏不灭的航灯,照亮我人生的航程。有了您的指引,我们做人、做事,为人夫、为人父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爸爸,您放心走吧,我们会竭尽全力孝顺母亲,让她安享晚年;我们会牢记您的教诲,清清白白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扎扎实实工作;我们会继承您的优良家风和品德,教育好您的孙子、孙女让他们成人成才,回报社会,以告慰您在天之灵。爸爸,安息吧,安息吧。儿子只求您下辈子还做我们的爸爸。

  最后,我代表母亲和家人,再次向出席追悼会的领导、亲戚、朋友和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6篇病逝老人悼词

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好友:

  你们好!

  首先,我代表我父亲、代表我的姐妹、代表我们全家,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为我们的母亲大人送行,感谢那些远在外地的亲友专程前来与我们的母亲告别。感谢大家多年来对我们家、对我们的母亲的关照和爱护,我谨代表我们全家向大家致以最诚挚的谢意。(鞠躬)

  我们的母亲大人龚xx,19xx年农历2月14日生于湖南省xx县,今年9月19日凌晨1时40分因病在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治疗抢救无效,遗憾地离我们而去,享年75岁。

  母亲出身于一个小手工业家庭,弟妹众多,家境维艰,作为长女,虽然成绩优异,但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毅然放弃了上高中考大学的机会,初中毕业就考取了免费就读的武汉电信学校,以门门全优的成绩毕业,1958年分配在长沙市电信局工作。从工作开始,母亲都坚持每月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半承担了双方父母汇款的责任,始终不曾间断过,一汇就是二十多年,直到祖母和外祖母去世,所有的弟妹成家才停止,在老家被街坊邻居称赞为孝女,万里挑一的孝子。

  母亲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唯一的责任就是相夫教子。在您心中只有丈夫和子女,全然没有您自己;不管日子过得多艰难,您从来都是省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为了丈夫的事业,您能牺牲自己的才华甘当贤内助;作为妻子,您深爱丈夫,疾病相扶,患难与共;您无微不至的关爱、教育和呵护儿女,您用一生的言行指导我们认真办事、踏实为人;您不仅赐予我们血肉之躯,更教会我们堂堂正正做人;您为儿女进步而快乐,为儿女成长而喝彩。作为祖母,你对孙辈也倾注了无限的爱和关怀。儿孙们能有今日的成就,应当全部归功于您所赐。

  母亲是个天资聪慧、心灵手巧、勤奋好学的人。母亲先后在邮电系统和工业企业从事过电讯、绘图,话务、保管、统计、采购、会计等工作,也曾下放车间当工人,在儿女的印象中,母亲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都是最出色的,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公私分明,被领导和同事们称为女强人。母亲绘制的图比得上当今电脑绘制的图;母亲自装的电子管收音机,性能丝毫不比市场购买的差;母亲能用同样的粉笔书画出与众不同的黑板报,每次拿第一;母亲练就自成一体的毛笔大字,在家乡,至今还有一座大桥上的题字出自母亲的手。退休来深圳后,从一个从来没有涉足财务工作的门外汉,短短几年就当上了财务经理岗位,一干就是十年,让专业人士都刮目相看。在生命的最后五年中,母亲终于得闲练习自己一生钟爱的绘画技艺,通过钻研和学习,能将水果画得青翠欲滴,能将动物画得活灵活现,毕生追求自己的理想,并把理想转化为现实。母亲是儿女的榜样。

  妈妈,现在正是儿女子孙报效您的养育之恩的时候,您却突然离我们而去,而且走得那样匆忙、那样快,真叫我们猝不及防、难以接受!妈妈,您为什么要走啊?您不是还要参加孙子的婚礼等着抱重孙子吗?妈妈,我一直想对您说我爱您,可是我还没有来得及说,您就这样走了,这叫我们怎么能够接受!现在我要当着各位亲友的面大声地说一声:妈妈,我爱您!

  妈妈,您看到眼前的这幅对联了吗:“慈母风范留美善、教子为公有永生”,这是我们儿女对您的评价,相信在座了解您的各位亲友也会同意我们的评价,妈妈您做了一世好人,做了一世好女人,您对得起认识您的每一个人,您坦坦荡荡地走吧,如果有来世,我们还要做您的子女。

  妈妈,您放心地走吧,我们一定会依从您的教诲,团结一心,努力进取,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我们兄弟姐妹会好好照顾父亲,我们决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以实际行动报答您的养育之恩。

  最后,我们全家再次感谢前来参加追悼会和对我们母亲逝世表示悼念的各位领导和亲友,感谢大家对我们全家的关心和帮助。

第7篇病逝老人悼词

沉痛悼念xx我们的好同学:

  寒风瑟瑟,秋去冬来,四季更替着就像生命在轮回,我们的xx走了,无情的病魔夺去了你的生命,你只有四十六岁啊!你本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但你竟然陨落在这样一个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时候,我们真的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

  7年了,疾病折磨着你,你却一路坚强的走来,你的坚韧和顽强的毅力、认真和谨慎的态度,让我们永远难忘。

  你自信的笑声、你豪迈的话语让我们记忆犹新,你带着激情和梦想,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却又带着无限的遗憾离我们而去。

  我们无法相信,你竟然抛下我们这些爱你的兄弟,疼你的亲人,飘然而去。

  qq里再也没有了你的信息闪烁、再也没有了你色彩斑斓的世界,球场上我们再也看不到你轻盈的身影,聚餐桌上我们再也听不到你滔滔的话语,你的离去让我们兄弟留下无限的悲伤。

  我们知道,你爱自由,爱那片终会属于你的蓝天。

  你是振翅的雄鹰,迫不及待的追逐属于你的蔚蓝,可是,你竟不跟我们说声再见吗,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走了,留下一群茫然若失的人们。

  我们并不奢望什么,只愿你能像那漫天的蒲公英,哪天倦了,寻一处润土,觅一丝阴凉,把生命的种子撒向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本不相信天堂,我们本不相信上帝,可是,现在,我们信了,天堂就是你去的地方,那里炫美如画,那里美不胜收!我们为你祈祷:上帝,无所不能的上帝啊!请你保佑我们的兄弟,保佑他,在那个世界里,永远幸福!永远快乐!

  xx,祝褔你一路走好!

  爱你的同学们

  公元20xx年11月16日

第8篇病逝老人悼词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

  在这个翠柏凝春、天人同悲的日子里,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情绪一齐来到那里送别我们的一位挚友、一位朝夕相处的同事、一位英年早逝的教育界的精英xx同学。

  此时此刻,亲人掩面,朋友伤怀,同事哽咽。

  在此,请允许我代表xx小学的全体师生及xx镇全体教育界的同仁向华文同学的亲属致以亲切的慰问!

  我们无法坚信,我们也不能坚信这一沉重的事实。

  教室里他那活泼生动的话语,操场上他那舞动身躯的英姿,办公室他那奋笔疾书的身影……无一不浮此刻我们眼前,以前如此鲜活的他,怎样说走就走了呢?老天真是不长眼啊!

  往事依稀,泪眼朦胧。

  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对他的思念。

  xx同学生于19xx年xx月xx日,20xx年毕业于xx师专(现xx学院)同年被分配到xx镇马口中学任教,其后又调入x新中学,xx年调入xx小学,担任教务主任至今。

  对工作:他充满激情,工作勤恳,任劳任怨,大公无私。

  对同事:他不存欺心,平易近人,谦虚谨慎,和蔼可亲。

  对学生:他充满爱心,教书育人,爱生如子,德艺双馨。

  对妻女:他饱含深情,寸草春晖,舔犊情深,相敬如宾。

  对父母:他倾注孝心,箪食豆羹,仁义慈孝,常怀感恩。

  树欲宁兮,风不止,子欲养兮,亲不待。

  长生百年岂足,哀哉天降不幸,竟然撒手长去,留下满目凄清,xx同学走了,带着对完美人生的无限眷恋,永远地走了。

  从此,女儿失去了一个慈爱的父亲,妻子失去了一个温情的丈夫,父母失去了一个孝顺的儿子,学生失去了一个敬爱的老师,我们失去了一个好伙伴,马口教育失去了一个才德兼备的好教师,高风传乡里,亮节启后人。

  他音容虽逝,但德泽永存。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作丹心照汗青。

  xx同学43个年轮的人生之路是所有相知、相识人永远的遗憾、永远的伤痛。

  但是他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工作的敬业、对老人的孝敬、对家庭的负责、对女儿的关爱、对朋友的坦诚,则永远铭记在亲朋好友的心中。

  青山永在,英名长留,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样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人。

  事业未捷身先逝,常使英雄泪沾襟,此时此刻,xx中心初中的领导为你送行来了,xx小学的同事们为你送行来了,兄弟学校的领导和同事为你送行来了,你的亲人为你送行来了,你的朋友和同学为你送行来了!

  长歌当哭,逝者逝亦,生者善之。

  xx同学,你就安心的去吧,要坚信,你的女儿必须更坚强,亲友必须更和谐。

  天堂路远,愿君一路平安。

第9篇病逝老人悼词

  甘惜分 生于xxxx年,四川邻水人,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中国新闻学界泰斗,中国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奠基人。

  20xx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双喜临门:一喜是学院迎来60岁生日;二喜是学院资深教授甘惜分先生迎来百岁寿辰。

  因为要研究人大新闻学院学术刊物《新闻学论集》的缘故,笔者有幸专门采访了甘老。甘老家住北京平安大道的铁狮子胡同1号,这里曾经是段祺瑞执政府的旧址,新中国成立后曾经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的宿舍。那天,我刚叩开门,甘老就笑呵呵地迎上来,一个劲儿地招呼我落座。未及坐定,甘老已经翻开《新闻学论集》第1辑的扉页了。

  甘老是《新闻学论集》的创办者与第一任主编,他之所以要创办刊物,就是为了“痛击‘新闻无学论’”。翻开《新闻学论集》那泛黄的纸页,我们不难领略甘老上下求索的孜孜努力与拳拳心意。他在第1辑上发表了《什么是新闻——关于新闻的定义》,在第2辑上发表了《关于新闻工作的客观规律问题》,在第3辑上发表了《对新闻理论几点分歧意见的.看法》……其文煌煌,其意昭昭,洋洋洒洒,难计其数。

  办《新闻学论集》最大的障碍是缺少经费。没有经费怎么办?只能靠学生们到处去“募捐”,用现在的流行语说就是“拉赞助”。当时提供赞助的单位主要是各大报社。即便如此,经费还是不足。《新闻学论集》本打算出季刊,不行;出半年刊,还是不能保证;最后基本上一年才出一本。面对重重困难,甘老却毫不犹豫地挑起了重任。

  甘老还特别提到了另外一本书,即由甘老一人执笔完成的《新闻理论基础》。这本书曾经发行20万册,成为全国许多高等新闻院校的新闻理论教材。该书虽然最终成书出版于xxxx年7月,但它的写作时间是xxxx年4月到7月,时值盛夏——据甘老回忆,写书过程也算得上是“挥汗如雨”了。

  专心写书,凝神编刊,千辛万苦,所为何故?甘老于1954年调入北京大学任教,1958年转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早在那时,他就感到新闻学方面“看不到书”,书不仅少且浅薄。甘老说:“既然看不到书,只能我们自己来开辟道路!”如果说痛击“新闻无学论”是甘老的第一个贡献,那“新闻学中国化”就是甘老的第二个贡献。甘老曾说:“我要用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观点研究中国的新闻学,一定要把新闻学中国化,而不是照搬他国。我相信,只要钻得进去,就可以摸索出规律来,从小到大,由浅入深。”

  20xx年,《光明日报》“走进大家”专栏曾刊登对甘老的专访文章,简要而精当地介绍了甘老的思想与事业,同时刊登了甘老亲笔题写的书法:“知识不老化,思维不僵化,文风不套化。”这的确是甘老一以贯之的治学思想: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长期照搬的,没有什么东西能够保证永远正确,要始终辩证地、客观地、发展地看待问题。谈到这里,甘老又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他早年的学习经历:“我自己其实没学过新闻学,但我从小读报纸杂志,主要读上海以邹韬奋为首的报人办的东西。当时,我看报看得很多,不过可没想过成为大学的新闻学老师!”

  是呵,这就是命运的安排——甘老自己年轻时没学过新闻学,后来却一辈子沉浸在新闻学的研究之中;甘老从没想过来人大新闻系当老师,结果一来就是半个世纪。几十年风风雨雨,甘老就像一棵大树,深深扎根于新闻学教书育人的前沿。如今,他已是桃李满天下,可谓后继有人了。

  回眸甘老“挥汗如雨”的1980年,几十年光阴悄然逝去。当年的学术启蒙刊物现在已成了“过刊”,它们在资料室里沉睡,又会被谁叩醒?然而,一个人不能没有记忆,否则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从何而来,到何处去。一个学科也是如此,不能没有自己的历史。就新闻学理论而言,如果没有甘老等老一辈新闻学者的“挥汗如雨”,怎会有当时的新竹破土?又怎会有如今的花团锦簇?甘惜分先生用他的汗水浇灌了一方苗圃。如今,稼穑依旧,耕耘依旧,只是一代一代不断接力而已。今天祖国的新闻事业已经不能与甘老时代的情况同日而语,它已经从一个豆芽长成一棵茁壮的小树。然而,后继者不能也不应该忘怀前行者的功绩,就像长江、黄河之水难以忘怀它们的源头一样。

第10篇病逝老人悼词

  寒风瑟瑟,秋去冬来,四季更替着就像生命在轮回,我们的xx走了,无情的病魔夺去了你的生命,你只有四十六岁啊!你本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但你竟然陨落在这样一个风华正茂,踌躇满志的时候,我们真的不敢相信这样的事实!

  7年了,疾病折磨着你,你却一路坚强的走来,你的坚韧和顽强的毅力、认真和谨慎的态度,让我们永远难忘。

  你自信的笑声、你豪迈的话语让我们记忆犹新,你带着激情和梦想,带着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却又带着无限的遗憾离我们而去。

  我们无法相信,你竟然抛下我们这些爱你的兄弟,疼你的亲人,飘然而去。

  qq里再也没有了你的信息闪烁、再也没有了你色彩斑斓的世界,球场上我们再也看不到你轻盈的身影,聚餐桌上我们再也听不到你滔滔的话语,你的离去让我们兄弟留下无限的悲伤。

  我们知道,你爱自由,爱那片终会属于你的蓝天。

  你是振翅的雄鹰,迫不及待的追逐属于你的蔚蓝,可是,你竟不跟我们说声再见吗,就这么悄无声息的走了,留下一群茫然若失的人们。

  我们并不奢望什么,只愿你能像那漫天的蒲公英,哪天倦了,寻一处润土,觅一丝阴凉,把生命的种子撒向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我们本不相信天堂,我们本不相信上帝,可是,现在,我们信了,天堂就是你去的地方,那里炫美如画,那里美不胜收!我们为你祈祷:上帝,无所不能的上帝啊!请你保佑我们的兄弟,保佑他,在那个世界里,永远幸福!永远快乐!

  xxx,祝褔你一路走好!

第11篇病逝老人悼词

尊敬的谭路的亲朋好友:

  在这个悲痛欲绝的时刻,请允许我代表谭路生前的同学和朋友用我们泣血的心声告诉他饱经风霜的父母和热爱他的兄弟姐妹们,亲属们:此时此刻,我们的心和你们一样在流血,和你们一样的难过和悲伤。

  谭路,你为什么连句告别的话都没有留下,就一个人匆匆走了?你睁开眼睛再看我们一眼吧!多少好朋友都来看你,都来为你送行了!可是我们来晚了,我们来得太晚了!记得我们得知你生病的时候,我们心里默默地为你祝福,都盼望你能早日康复,再和你把酒言欢。

  可是这一次,你走得太快了,深深地期盼竟成了永别。

  我们再也见不到你那纯洁的面容,真挚的微笑和充满活力的身影,再也不能和你面对面地谈心了,我们不明白生活为什么这样不公?我们多么希望你能好好活着,哪怕一年见上一面也行。

  就是到了今天,面对你安详的遗容,我们仍无法相信也不能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永远不能!

  任何言词在此时都显得苍白无力。

  但是谭路,你醒一醒,我们一定要让你知道你的.同学是多么的敬重你,热爱你,因为你是个不平凡的人。

  你的一生就象一束阳光,照亮了你周围的世界。

  在多少朋友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你都伸出了热情的双手,给予了无私的帮助。

  失去了你,我们的生活无论如何都不会是原样,因为我们的心已经被这个噩耗带来的巨大悲痛压出无法平复的裂痕。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生前的你是多么的朴实无华,平易近人和谦虚谨慎,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的音容笑貌,不会忘记你的正直无私,不会忘记你的纯洁无暇,不会忘记你高尚人格和优秀品质。

  让我们再看你一眼,把你的形象永远记在心间,让我们最后一次告诉你:你的精神不死,你的浩气长存!

  谭路同学,你的不幸早逝,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学、好同志、好朋友、好亲人,悲哀充满胸膛,催人泪下,痛苦压抑心头,无以言表。

  在此谨以众多老同学的名义,将这份无尽的哀思之意与深沉的怀念之情奉献于你的灵前!哭你,送你,愿你一路走好,一路走好!安息吧!我们最亲爱的谭路同学,我们将永远怀念你,相信在来世,在天国的花园里,我们一定会再次重逢!

第12篇病逝老人悼词

  各位来宾、各位亲友:

  今天,我们以十分沉痛的心情相聚在一起,缅怀张绪凤老人的懿行美德,依依不舍地送别她老人家踏上天国的路程!

  张绪凤老人于2013年11月22日零时25分不幸因病辞世,享年82岁。

  张绪凤老人出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身经新旧两个社会,是在贫穷落后、劳累奔波中度过来的。她没上过一天学,可她勤劳、坚强、善良的品质深深地影响着她的子女、亲友和周围的父老乡亲。

  张绪凤老人命运苦难多舛。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她养育了八个子女,无微不至地呵护和疼爱他们,历经了数不尽的磨难与艰辛。

  张绪凤老人能干好强,一生的勤劳是她最大的本分。种地再累,她从来不叫一声苦;家里再穷,她也从来不叫一声难。农村改革前,她像队里男人一样。无论是水利灭螺、堤防加固,还是开沟挖渠、建桥修路,无论是耕田使牛、抛籽育苗,还是旱地里种棉花麦子、水田里种油菜稻子,什么农活她都能干。“农业学大寨”的年代,她多次被评为“劳动模范”、“积极分子”。她的事迹,被文艺宣传队编成文艺节目在大队演唱。农村改革后,她以一个农村女性微弱的肩膀,承担着七亩多 “责任田”的耕种和繁重的家务。在水旱夹杂的地区,农时季节的矛盾显得十分忙人,起早摸黑成了他的家常便饭。

  张绪凤老人心灵手巧,一手针线活做得十分精美。每年寒冬腊月时节,她就开始着手给子女们缝做布鞋。在她的身上,最能体现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母亲情怀。她不仅一手针线活做得精美,家常饭菜更是她的绝活。她的每一道家常小菜都做得清香四溢,味美可口。她自制的豆瓣酱、南风盐菜、卤豆腐、榨辣椒、萝卜丁子等等,更是一道道回味无穷的美味佳肴。

  张绪凤老人心地善良。她不仅是家里的贤妻良母,也是地方有名的好媳妇、好嫂子、好妯娌、好婆婆、好邻居。她一生为人朴实善良,从不计较别人什么。她把婆媳关系处理得像母女一样。她把姑嫂关系处理得那么有缘、那么亲近,始终有“长嫂当母”的感觉。她在儿媳心里,永远是最受尊敬的婆婆。她温和的'性格铸就了她的人格魅力。她和村组里的乡邻们关系处理得总是那么融洽、那么和谐。

  对张绪凤老人的美行高德,我们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尽。她和所有母亲一样,履行了一个女人的社会责任,生儿育女,但她突出自己的言行,对儿女们精心教养;她所做的事情都是那么平凡,但她把全身心的爱献给了儿女,献给了她所有的亲人,献给了她的家庭;她一生有那么多苦难和艰辛,但她从来没有任何抱怨。

  苍天俯首,寒风悲呼,哀乐低迴。敬爱的张绪凤老人和我们永诀了。此时此刻,我们有千言万语要向她老人家倾诉:张绪凤老人,您安息吧!您的儿女们永远深爱您!我们全村的父老乡亲永远怀念您!

  张绪凤老人永垂不朽!

第13篇病逝老人悼词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老人病逝悼词范文,可供读者参考。

  篇一:老人病逝悼词

  各位亲朋好友、父老乡亲: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重和悲痛的心情,悼念xxx同志。xxx同志因病不幸于___年___月___日___时___分与世长辞,享年___岁。他的与世长辞,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___,失去了一位深受大家爱戴的好____,也是孩子们失去了和蔼可亲的好____。

  xx是中国农民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他终身热爱土地,甘当老黄牛。他勤勤恳恳了一辈子,也默默奉献了一辈子,将劳动的汗水洒满大地。他曾经身披蓑衣、脚踏草鞋,风里来雨里去,靠勤劳朴实的品格,维持着一家老小的生计,支撑起一个兴旺的家。他与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一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xx虽然逝世了,但他那种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派、忠厚老实的高尚品德,仍值得我们学习和记取。

  xx安息吧

  我们永远怀念您!

  篇二:老人病逝悼词

  各位亲友、各位来宾、父老乡亲:

  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xx老人不幸病逝,并向她的遗体作最后告别。首先,请让我代表她的家属衷心地感谢各位亲友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不辞辛劳来到这里参加老人的悼念活动。

  xx老太太生于1928年12月20日,一年前由于不慎摔倒致骨折留下后遗症,卧病在床,历尽病痛折磨于2013年11月17日中午离开人世,享年86岁。老人作为一位普通劳动妇女,虽然没有高深的文化知识,也没有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但他像千千万万劳动妇女一样,有着中国普通劳动妇女所具有的美德。老人一生勤劳朴实。农家出生,繁重的农活的磨练,造就了她健康的体魄。一生生育10个子女,平日里,抚育子女侍候公婆,家务劳动琐碎而繁重,另外还要参加田间劳动,没天黑夜地忙碌在田间地头,粗重的农活样样在行,比起那些男子也毫不逊色。她就是这样,对于家庭总是做的多,索取的少。她生活节俭,甚至到对自己苛刻的地步,有好吃的总是留给公婆和孩子,常年积月总是穿破旧的衣服,很少添置一件衣衫。在家庭,上孝公婆,下爱子孙,辛劳操持,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与邻里相处,宽以待人,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尽管自己家庭日子过得并不富裕,但左邻右舍遇到困难,都会主动帮一把,邻家婚丧嫁娶、总是热情帮忙操持。对待邻居的老人如同自己的老人,对待邻居的孩子如同自己的孩子。由于她的善良真诚,与兄弟叔伯、妯娌子侄都能和睦相处,一生从来未与别人争过一句嘴,红过一次脸。农村家庭大多是艰苦的,但老人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乐观坚强的。老人经历不少的社会变化及丧夫失子的家庭变故,经历的挫折磨难不少,她都能乐观面对,十二岁来到婆家,种菜挑水拉车磨面,很劳累,但她干的乐呵呵的,没有丝毫的埋怨;年轻时,在生产队里,担任妇女队长,重活累活抢着干;在人生的最后两年,患病在床,生活难以自理,为了不给小辈添麻烦,表现出了少有的坚强,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自己做,有时难免摔跤,跌破身体,也不叫苦。

  老人如今撒手人寰。天地含悲,山河共泣。子孙想你,难见您音容笑貌;邻里念您,忆不完您慈善美德。言有尽,情无限,千言万语,万语千言,说不完您给子孙留下的贤德懿范,也难以表达亲人子孙对您的深切悼念。

  愿您地下安息!愿您天堂有灵,福佑子孙!

  篇三:老人病逝悼词

  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各位相邻: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xxx老人。 xxx老人生于xx年xx月xx日,她于xx年 月 日 时许,因肺癌病医治无效,享年xx岁。

  xxx老人,您不该走,您不该走得这样早!家庭离不了您,亲朋好友离不了您,众位乡邻离不了您。我们为失去您,而感到十分悲痛,非常难过。

  xxx老人从发病到去世,她始终与病魔作斗争,表现了十分顽强的毅力。同时,在她老人家有病和病重期间,各位亲朋好友和许多乡邻都不曾一次次地前来看望,促膝攀谈,开拓思想,宽温内心,极大地缓解了病情。她的老伴对她关怀备至,体贴入微,照顾周到,充分体现了老夫老妻无法替代的真情实意和深厚感情。儿子、儿媳、女儿、女婿等都十分孝顺,都能尽心尽力地关心和照顾老人,钱和东西都不在话下。在跟前的,把热乎乎的水和饭送到老人嘴边,不厌其烦,无微不至,把照顾老人当做应尽的义务和天职;不在跟前的,揪心牵挂,三天两头地来看望,努力尽一份孝心,走时难舍难离,依依不舍,千嘱咐,万安慰。老人虽然走了,但是她却是带着满意而去的。

  xxx老人一生辛勤劳苦。在家庭,尤其在农村家庭里,一个家庭主妇所受的苦,所受的罪,所承受的家庭压力是无法衡量和计算的。张连珍老人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家庭妇女代表,繁重的家务,繁忙的农活都渗透着她的许多心血和汗水,她对家庭的付出是难以置信的。她曾经疲惫地蹲在桑树地里站不起来,他曾经不止一次地趴在蚕筐上睡着,他还曾经昏倒在清除杂草的玉米地里。确实,xxx老人的病与她的辛勤劳苦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超负荷的操劳,摧残了她的身体,夺走了她的生命。

  xxx老人是一个贤妻良母。一个家庭主妇,既要照顾工作的丈 夫,又要关心孩子的生活成长,是多么不容易。老伴为了村里的工作整天在外,可家务和农忙活都是自己承担者,最大限度地理解和支持老伴。它有四个孩子,拉扯四个孩子是个什么概念,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孩子的衣、食、住、行、学等,样样都由她来操心,可是她千难万难都能挺过来。因此,个个孩子们都没有辜负她的期望。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事业有成。

  xxx老人一生实在善良。在家庭里,她尊老爱幼,善待家人,使家庭团结和睦,幸福美满。她与亲朋好友以诚相待,处理好了各种关系;她与邻为实、与邻为善,邻邦相助,有求必应,在人们的心目中,她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xxx老人的一生,是辛勤劳苦的一生,是艰苦朴素的一生,是实实在在的一生,是正直善良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她的去世,是家庭的一大损失,是亲朋好友的不幸,是众位乡邻的不幸。

  人走精神在,身去德音存。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艰苦奋斗,勤劳致富,文明发家,努力处理好与家人、与他人的各种关系,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参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实现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型农村目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最后,祝愿xxx老人一路走好! 谢谢大家!

第14篇病逝老人悼词

  老人逝世悼词不会写么?以下是CN人才网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老人逝世悼词供大家参考。

  老人逝世悼词(一)

  各位父老乡亲、各位亲朋好友、各位来宾:

  白沙垂首,伊洛呜咽!

  这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情绪深切悼念我的爷爷——一位和善的大好人,他于--年去世,享年--岁。

  爷爷的突然离去给我们大家带来了一种无法言说的心痛。正因之前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一向那么健康,几乎连个感冒都没有的老人怎样会突然离去?

  他与人为善、乐于助人、襟怀坦白,平易近人,生活节俭,艰苦朴素,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他对我们从严管教,严格要求,他在病榻中始终以顽强的毅力和病魔做斗争。

  我爷爷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也是艰苦奋斗、经受磨砺的一生,更是善良正直、勤俭节约的一生。虽然他不爱言辞,不爱张扬,却在人们心中树起一座丰碑。

  理应享受完美生活的时候,无情的病魔却夺取了他的生命,怎不令人扼腕叹息,悲痛欲绝!

  爷爷我多么期望能和你再在一齐说说话、聊聊天,而您这次没有再听我们的话,没有再多等待些日子,没有再给我一次证明自己的机会!这次您拒绝的'是那么的干脆!

  如果能够重来,我们必须去多陪陪你,和你说说话,让你不再感到寂寞!

  如果能够重来,我们必须不会经常惹你老人家生气,让你笑容常挂脸上!

  如果能够重来,我们必须会每一天做好吃的东西给你,让你享受天伦之乐!

  在孙子们眼里,你是英雄,是骄傲。在你的教导下,孙子们个个知书达理,人人为社会出力。

  我们还记得在爷爷最后的日子,最后的冷暖,最后的目光,默默地,停留在窗外的四季中,停留在过去的风景里。爷爷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是你的音容笑貌常存,你的善良正直勤俭节约影响这我们,你的高风亮节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阴晴圆缺月,生死离别情。寂寞坟冢前,何人能相陪。仰天空悲切,无泪报春晖,百年浪迹后,再来孝前缘。

  安息吧!爷爷!

  一路走好,爷爷!我们永远想念你!

  老人逝世悼词(二)

  各位亲友,村民们: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来到这里,深情缅怀这位跨越世纪的百岁老人XXX。面对老人的故去,我们晚辈的心情皆无比悲痛!

  XXX出生于XXXX年X月,我们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吴婆婆。她经受过百年风雨的洗礼,为我村开长寿先河。如今这位饱经风霜而子孙满堂的老人,因年事已高而于XXXX年X月XX日驾鹤西去,享年101岁。

  吴婆婆老人家的故去,不仅是亲人的一大损失,也是我村的一大损失。我们失去了这样一位受人敬仰的长辈:与人为善、辛勤劳作、生活俭朴、乐于助人。老人虽然已经故去了,但我们会记住她,不会忘记她曾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活过的日子。

  XXX生在中国动荡的时期,经历了社会的几度变迁,生前她曾自豪地跟我们说起过她当年来我们村时只有三十几户人家。如今我们村已发展到百十户几百人口的村寨,见证了我们村的发展历程,让年轻人了解过去。

  吴婆婆对乡亲们十分照顾。她经常迎着风雨为乡里邻居治病;忙上忙下辛勤操劳于晨间为乡亲们送出可口的佳肴;乡亲们有困难时,她绝对会第一个过去帮忙。她的品德让我们敬仰,她的功绩我们永不会忘!

  吴婆婆除了对乡亲们的照顾十分周到之外,对家庭更是尽心尽力。一路走来,吴婆婆与其丈夫吴爷爷始终相濡以沫。吴婆婆一生勤俭持家,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把贫寒的家庭操持得体体面面,不仅孩子们都很听话,而且在她的支持下,丈夫得以全力扑在工作上,取得非常好的成绩,获得劳模称号。

  晚年,两位老人精神依旧很好,日常生活都能自己料理,只是腿脚有些不方便,吴爷爷每天都要看报纸和电视,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吴婆婆依然能够穿针引线,做针线活。这个最初只有两个人的家,现在已经从一株小树苗长成了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儿子、儿媳、女儿、女婿,加上孙辈、重孙辈,四代同堂已有30余口人。后辈们对老人都十分孝顺,老人的日子过得也十分舒心。吴婆婆度过了这样一个安心的晚年,是她早年辛苦的回报,是一生的福气,也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如今,她带着对家人的不舍,和乡亲们的牵挂永远的离开了,将我们的思念永远地带进了另一个世界,也将那份永远无法释怀的哀和痛留在了我们的心底。从今以后,吴婆婆的音容笑貌就只能从她为数不多的照片中,从我们饱含思念的记忆中重温了。

  高山俯首,为您送行。我们为您送上山头,愿老人家一路走好,一路走好,走好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