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去世悼词

《教师去世悼词》属于悼词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教师去世悼词

1、教师去世悼词

  各位亲属、生前好友、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在这里隆重悼念一位德高望重、深受师生好评的教育前辈——管复生老先生。管老先生生于1935年1月11日,1993年于永昌职中退休,这样一名人民的好教师,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辈,一个德高望重、倍受人们尊重的老同志,不幸因病于2006年8月6日辰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73岁。

  管老是本县城关镇人,他生于小镇,长在家乡。自幼聪明好学,孝敬父母;热爱劳动,吃苦耐劳。孩提时代,兄弟6人,姊妹2人,身为大哥的他就读于永昌云川小学时,便一边读书识字,一边帮助父母干家务活,同时还要照顾7个年幼的弟弟妹妹,稚嫩的肩膀,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是远近有名的乖孩子。一九五二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武威师范;在考学升学率极低的当年,能考入当时本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重点中师学校,他成为家乡人的骄傲。

  一九五三年武威师范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宁远堡小学工作,后调入红山窑小学任教。1957年—1969年在家自谋职业,1969年—1978年于东寨下乡务农,1978年落实政策后,重返教育系统工作,先后于东寨新二坝小学、下二坝小学、永昌职中工作,1993年退休。41年来,他爱岗敬业,爱校如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刻苦钻研每一篇文章,精心设计每一个教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为了学生,他焚膏继晷,呕心沥血;为了学生,他循循善诱,废寝忘食。特别是对经济困难的学生,他更是关怀备至,倾注爱心;经常是慷慨解囊,不计回报,真正实践着教书育人的诺言,深受学生的爱戴和社会的好评。许多经济困难的学生,在他的帮助下完成了学业,走上了成才之路。

  多年来,管老先生一直从事学校教学和后勤工作,曾担任东寨下二坝小学校长。令人难以忘怀的是,他担任学校校长期间,关爱学生,关心教职工,心里总“装着”学校和师生员工,记得有一次在评职称时,高级职称的名额已分配于他本人,但是他在评审会召开之前,又将个人已填好的职称评定表抽取出来,将名额主动让与年轻教师,在80年代职称名额极为紧缺的情况下,他的这一举动在老师们中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时隔如今,他的这一感人事迹仍是教育界的美谈,确实令我们现在的这些噍类汗颜自惭。真可谓高风亮节,大公无私,牺牲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他人缘良好,作风踏实;古道热肠,有求必应。同事们说,与老管搭档,轻松愉快,信心十足;与老管交往,醍醐灌顶,如坐春风。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耕耘着,为永昌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管老先生的.一生,是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他为人忠厚、襟怀坦白;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生活节俭,艰苦朴素;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他对子女从严管教,严格要求,又不失和蔼慈祥,四个儿子两个女儿个个遵纪守法,好学上进,现都以成家立业,颇有作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像他老人家那样尽职尽责,无私地奉献着,勤劳地耕耘着。他在病榻中始终关心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以顽强的毅力和病魔做斗争,在病危时告诫家人及子女,他去世后丧事从简,不要铺张浪费。

  祁连山肃然垂首,金川河低沉呜咽,杜鹃泣血,百灵哀鸣,晴空一声霹雳,噩耗猛然当头,不料管老先生溘然长辞,撒手西去。孔子风范,万世流芳,管老形像,永不泯灭,管老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作风,严于律已、为人师表的风范,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团结一心,为永昌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奋斗。他那语重心长、不知疲倦地教诲学生的师者风范依然浮现在弟子们的脑海里,他在饭桌上为孙子们搛菜的情景栩栩如生,校园内鲜花绿荫边仿佛飘来他那勤快的脚步声,门房内热情接待来访家长的一张笑脸时隐时现,操场上潇洒舞剑、老当益壮的晨练老人的身影似乎仍在闪现。但是,我们没有回天之术,也无再生之能,你终究走了,永远地走了。从此以后,教育界少了一名好老师,家庭里没了撑梁柱,社会上缺了一位好楷模。

  仙人已过蓬莱阁,德范犹香启后人。老人在这硕果飘香的金秋,离开了我们,他燃烧了自己,把殷殷的收获留给子孙,把光和热永远地留在了人间。管老先生,你放心地去吧!你的教诲学生们将铭心刻骨,你的遗志子孙们将一如既往地传承,你的处世风范同志们将毫不犹豫地追随效仿。

  管老,你放心地走吧!你安息吧!您将永远地活在我们心中!

2、去世悼词

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

  又是一年春草绿,刚刚送走悲情伤感的清明节,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深深悼念可敬可爱的张绍文老大人。张绍文老人是我的舅父,是我尊敬的长辈,在我的心目中,他老人家平易近人,热爱生活,家庭和睦,意志坚强,他与人为善,团结邻里,服务乡亲,深得村里人的敬重和赞扬。夫唱妇随,父慈子孝,为家人树立了好榜样。是一位好丈夫,一位好父亲,一位好兄长。然而,就在前天,这位老人,带着对亲人的不舍和牵挂,永远地离开了大家,享年八十岁。

  大妹张志军、二妹张银凤、小妹张翠玉三人听闻兄长与世长辞,悲伤之情无以言表,大妹、小妹抛下一切,急忙从深圳、长沙赶回,只为见大哥最后一面。痛哭流涕,苍天动容!大哥在,外家在,如今大哥二哥都已乘鹤西去不复返,今后只能空对镜框,徒增思念。

  遥想当年,父亲早逝,长兄如父,视妹如珍宝,疼爱有加,兄妹情深,天可以鉴!“望云路断亲何在,空余血泪洒新坟”。想想再也看不到昔日慈祥的面容,再也听不到平时熟悉的声音,从此阴阳相隔,天各一方,怎不让相濡以沫的老伴悲痛欲绝?怎不让日日牵挂的儿孙伤心不已?怎不让一起长大,享受庇护的姊妹们黯然落泪?今夜,三姊妹为他们的大哥长歌一曲,号歌一宿,送大哥最后一程,并许下约定:来世再作兄妹!

3、去世悼词

各位亲友,各位同学、同事、朋友、各位来宾:

  青山无语、九天寒彻、亲人落泪,朋友伤怀。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悲痛的心情来这里缅怀我们共同的朋友—肖春东夫妇!作为肖春乐和龙桂荣生前的同学、朋友及同事代表、我更是为他俩英年早逝。

  深感悲痛和惋惜,50岁的鲜活生命因一场突如其来的交通车祸瞬间即逝,叹生命如此脆弱,叹苍天何等残酷,真是天妒英才,令人扼腕痛惜!各位亲属们:此时此刻,我们的心和你们一样在流血,和你们一样的难过和悲伤。

  肖、龙两位同学为什么连句告别的话都没有留下,就一匆匆走了?现在多少好同学和你的学生都来看你,都来为你送行了!这是我们今生今世最大的遗憾!你俩真的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生养你们的父母兄妹,离开了你魂牵梦萦、关爱有佳的女儿。

  离开了想你们念你们的亲人朋友师生同学,离开了你们用热血耕耘的土地和职守敬爱的工作岗位。烟雨凄寒,万里名花凝血泪;音容宛在,清溪流水是哀声。深秋冷月枫叶犹泣,万里云空鹤自飞。

  肖龙夫妇你们还记得当年我们在大王山中学一起读书学习,一块玩耍,无忧无虑,大学毕业后又到回矿山教学的日子吗,学生们朗朗读书声伴着我们的青春成长,可现在这一切都成了美好回忆。

  记得几年前的同学在江西抚州聚会,大家族拥着你责问怎么大男人干起了计划生育工作,回首往事,你俩对朋友们的关心和帮助,对朋友的慷慨相助,真诚相待,所有的往事都历历在目,所有的一切都让我们对你充满了怀念,让我们不后悔有你们这样的好同学好朋友好师长!

  你们平凡的一生,为社会为国家作出了无私的贡献,但你们心里的苦从不向老同学们诉说,你俩就这么突然的走了,我们仿佛还像在梦里一样,谁都不敢去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这是个事实。

  你俩走得太快了,我们再也见不到你们那纯洁的面容,真挚的微笑和充满活力的身影,再也不能和你俩面对面地谈心了,我们不明白生活为什么这样不公?我们多么希望你们能好好活着,哪怕几年见上一面也行。就是到现在,我们仍无法相信也不能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永远不能!

  上有高堂健在,下有爱女未成事业,人间最痛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

  肖龙俩位同学你们实在是不能也不应该走的,家中的顶梁柱轰然倒塌,只会给这个昔日幸福的家庭,甚至你俩的家族留下肝肠寸断,只会给朋友留下无尽哀思,此刻,只闻亲友呜咽念断魂,只见纸钱明烛照天烧!

  忆往昔峥嵘岁月踌。你俩此去便成千古,叫人情何以堪,亲何以对?慨叹人生苦短,生死有命。为什么车祸如此绝情?如日中天、风华正茂的生命何等灿烂,何等珍贵啊!叩问苍天,为什么现实如此残酷?人生七十方开始,年仅五十岁,还可以创造多少奇迹,实现多少梦想,分享多少幸福天年啊

  斯人已去,音容宛在。然昨日谈笑一如梦,今朝生死两茫茫。肖龙俩位同学在天之灵,可知想你爱你的父母和女儿之悲,可知思你念你的老师、同学、学生,老朋友、老同事为你神伤肠挽,长歌当哭!?

  四海呜咽,云水愁涌,此去黄泉,愿你俩一路好走!,我们全体同学对你的家人、你的女儿,我们会尽各自的能力去关心他们,你放心的走吧!

  永别了,,我们永远怀念你!愿同志安息!

4、教师去世悼词

  “青山垂首,苍天呜咽。”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这里深切悼念教书育人的楷模、辛勤耕耘的园丁,我们汪岭小学的教师、老党员XXX。在此,我谨代表XX小学全体师生对XXX的不幸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家属致以诚挚的问候!

  XXX生于公元xx年9月3日,xx年9月—xx年9月就读于平利县教师进修学校,1986年9月—1987年9月在岚河区双龙中学任教,xx年9月—9月在岚河区火石初级中学任教,xx年9月至1994年9月在八里中学任教,1994年9月至96年9月在张滩区文教办工作,96年9月至98年9月在公正乡政府工作,xx年9月至20xx年9月在汪岭小学任教,20xx年9月至今在张滩镇人民政府工作。20xx年1月25日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58岁。

  XXX的一生,是谦和的一生,也是正直的一生、也是为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他从事教育工作30余年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师德高尚,生活简朴、亲切和蔼。几十年来,各方面都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和学习中,他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扎实的教学功底深受学生欢迎,得到同行好评。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XXX突然离我们而去,我们无法抑制心中的悲痛,深切的感到我们失去了一位爱岗敬业的好;儿们失去了一位可亲可敬的严父;亲友们也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但他的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模范,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自强不息。

  “想见风范空有影,欲闻教诲杳无声。”XXX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音容笑貌将长留我们心中,他含辛茹苦养大的儿们也一定会牢记父亲的教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做出更大的贡献。他的崇高品德,他的无私奉献,他的敬业风范将成为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成为我们永远的精神动力。

  安息吧!XXX。

5、教师去世悼词

  在这个翠柏凝春、天人同悲的日子里,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一齐来到这里送别我们的一位挚友、一位朝夕相处的老师、一位英年早逝的教育界的精英xx。

  此时此刻,亲人掩面,朋友伤怀,老师哽咽。在此,请允许我代表xx小学的全体师生及xx镇全体教育界的同仁。

  xx的亲属致以亲切的慰问!

  我们无法相信,我们也不能相信这一沉重的事实。教室里他那活泼生动的话语,操场上他那舞动身躯的英姿,办公室他那奋笔疾书的身影……无一不浮现在我们眼前,曾经如此鲜活的他,怎么说走就走了呢?老天真是不长眼啊!

  往事依稀,泪眼朦胧。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对他的思念。

  xx生于xx年xx月xx日,xx年毕业于xx师专(现xx学院)同年被分配到马口镇马口中学任教,其后又调入窑新中学,xx年调入xx小学,担任教务主任至今。

  对工作:他充满激情,工作勤恳,任劳任怨,大公无私。

  对老师:他不存欺心,平易近人,谦虚谨慎,和蔼可亲。

  对学生:他充满爱心,教书育人,爱生如子,德艺双馨。

  对妻:他饱含深情,寸草春晖,舔犊情深,相敬如宾。

  对父母:他倾注孝心,箪食豆羹,仁义慈孝,常怀感恩。

  树欲宁兮,风不止,子欲养兮,亲不待。长生百年岂足,哀哉天降不幸,竟然撒手长去,留下满目凄清,xx走了,带着对美好人生的无限眷恋,永远地走了。从此,儿失去了一个慈爱的父亲,妻子失去了一个温情的丈夫,父母失去了一个孝顺的儿子,学生失去了一个敬爱的老师,我们失去了一个好伙伴,马口教育失去了一个才德兼备的好教师,高风传乡里,亮节启后人。他音容虽逝,但德泽永存。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作丹心照汗青。xx43个年轮的人生之路是所有相知、相识人永远的遗憾、永远的伤痛。但是他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工作的敬业、对老人的孝敬、对家庭的负责、对儿的关爱、对朋友的坦诚,则永远铭记在亲朋好友的心中。青山永在,英名长留,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样一位平凡而又伟大的人。

  事业未捷身先逝,常使英雄泪沾襟,此时此刻,xx中心初中的领导为你送行来了,xx小学的老师们为你送行来了,兄弟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为你送行来了,你的亲人为你送行来了,你的朋友和同学为你送行来了!

  长歌当哭,逝者逝亦,生者善之。xx,你就安心的去吧,要相信,你的儿一定更坚强,亲友一定更和谐。

  天堂路远,愿君一路平安。

6、教师去世悼词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在这里举行追悼会,悼念光荣的人民教师——XXX,悼念德高望重、深受师生好评的教育工作者,我们的好战友——XXX老师。首先,我代表XXXX全体师生,对xx的不幸逝世表示深切地哀悼。对xx的家属表示亲切地慰问,并请节哀顺变!

  xx出生xx年9月19日,xx年7月开始从x事教育教学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此扎根乡村教育,默默奉献一生。从参加工作以来,xx先后在XX小学、XX小学、XXX小学等学校任教,20xx年,调入XXXX工作。可以说,xx走遍了XX的山山水水,桃李满天下,把知识和希望撒向学生的心田,培养了一代代人才。由于长期高负荷劳动,xx积劳成疾,于20xx年4月15日因病去世,与世长辞,享年60岁。

  xx在四十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他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教育事业上,深深扎根于农村教育,踏踏实实工作,勤勤恳恳育人,赢得了广大师生及家长的赞誉。先后获得了“XX省优秀教师”、“XX市优秀教师”、“XX市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称号。20xx年4月,经学校研究,决定推荐xx参评“XX最可爱的乡村教师”,也就是在4月15日这一天,xx的参评材料刚刚上报教育局,xx却离我们而去了。

  培育桃李四十载,鞠躬尽瘁六十春。xx离我们而去了,但他的生前事迹却令我们追念不己。在他四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他 爱岗敬业,爱校如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刻苦钻研,精心设计每 个教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为了学生,他披肝沥胆,呕心沥血;为了学生,他循循善诱,废寝忘食。特别是对学习困难、调皮捣蛋的学困生,他更是关怀备至,总是用亲切的话语和灿烂的笑容温暖他们的心灵,用阳光雨露般的爱照耀滋润他们的心田,使他们转变为积极上进的好学生,走上了成才之路。

  xx关心年轻教师,他总是以宽大的胸怀和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对业务能力有限的新教师,他给予切实的帮助和鼓励。他人缘好,作风正派,古道热肠,有求必应。同事们都说,与xx搭档,轻松愉快,信心十足;与xx交往,醍醐灌顶,如沐春风。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耕耘着,为XX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他为人忠厚、襟怀坦荡: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生活节俭,艰苦朴素:家庭和睦,团结邻里。他对儿们从严要求,又不失和蔼慈祥,使儿们健康成长,成为了遵纪守法,好学上进的好青年。他尊重爱人,夫妻和睦,工作之余,回到家中,共同承担家务,照管儿孙。xx是妻子的好丈夫、是儿们的好父亲,是孙儿们的好爷爷。

  xx一生热爱教育,团结,关心学生。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我,积极钻研业务,以强烈的爱心和优良的业务能力,赢得了学校师生和家长们的好评,这样一位人民的好教师,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辈,一位德高望重、倍受尊重的,却没有来得及放下肩上沉重的担子,惜别了一生热爱的事业,因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杜鹃泣血,百灵哀鸣,晴空一声霹雳,噩耗猛然当头,xx溘然长辞,撒手西去。带着对儿孙们的深切挂念,带着对妻子的无限眷念,带着对学校、对同事、对学生的无比依恋,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xx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的风范,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他那语重心长、不知疲倦地教诲学生的师者风范依然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他在退休之年,即使两鬓染霜、仍不遗余力地奋斗在教学一线岗位上,他的敬业风范将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成为我们不断进步的精神动力。

  xx终究走了,永远地走了。从此以后,学生们少了一位好老师,们少了一位好同事,乡亲们少了一位好邻居……疾风劲吹,山水含悲。xx,明天,您将和青山相伴,与黄土相依,与日月共存。

  xx的一生,是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

  xx一路走好!

  xx永垂不朽,师魂永垂不朽!

  xx,安息吧!

7、青年教师去世悼词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亲朋好友: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为上海教育界德高望重的前辈、市教委教研室原副主任、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陈钟樑先生送行。

  在此,我谨代表市教委教研室,对钟樑先生的离去表示深切的悼念,对钟樑先生的家属表示亲切的慰问,顺请节哀顺变!同时,向今天参加追悼会的所有领导、来宾和钟樑先生的亲朋好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我相信,钟樑先生地下有知,也一定会为大家的到来感到欣慰!

  陈钟樑先生祖籍广东番禺,1937年9月15日生于上海,1959年大学毕业走上教育岗位,曾担任上海市光明中学语文教师,黄浦区教育学院语文教研员,上海市光明中学副校长,市教委教研室教研员,教研室副主任。

  几十年来,钟樑先生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辛勤耕耘,努力进取,以他崇高的职业精神和精湛的专业能力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受到他所在单位、他的同事、他的无数弟子、学生的高度评价。

  为此,钟樑先生于1981年被评为上海市优秀人民教师,1994年被评为上海市特级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

  1998年,钟樑先生退休了,但实际上是退而不休,始终奔走于大江南北,沉浸于学校课堂。

  上课,评课,讲座,指导,撰文,著书,为我们的语文教育事业呕心沥血,硕果累累。

  为此,20xx年,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授予他终身成就奖。

  直到前几天,古稀之年的钟樑先生,还在指导青年教师。

  我们常欣慰于钟樑先生的康健,敬重于钟樑先生的执着,钦佩于钟樑先生的渊博,感念于钟樑先生的乐观,我们以为,钟樑先生还将陪伴我们许久。

  然而,就在三天之前,钟樑先生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于公元20xx年1月5日上午10点25分与世长辞。

  他的家人痛失了一位好丈夫,一位好父亲,(一位好爷爷);我们痛失了一位好同事,一位好师长;我国语文教育界痛失了一位好老师,一位好战士!

  钟樑先生是一位求索者,他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又十分重视理论学习与研究,因而,无论在实践探索还是理论建构上,他都有突出的贡献。

  钟樑先生曾提出一个观点,认为20世纪的中国,人们对语文教育的认识经历了两次转变:第一次是20世纪初,从“文学型教育”转变为“文字——语言型教育”;第二次是改革开放后十多年,从“文字——语言型教育”转变为“语言——思维型教育”。

  他进而指出:“人们没有理由不期待着语文教育的第三次更为壮观的转变,转变为‘语言——人的发展’,以此设计语文教育的课程与教材、教法与学法、测试与评价等等方面,促使语文教育全方位的改革。”他的题为《期待:语文教育的第三次转变》的文章虽然不长,但是闪烁着求索者耀眼的思想火花。

  钟樑先生是一位播种者。

  他严于律己,宽于待人,用自己整个生命留下了一座师魂的无字碑。

  他用自己的心血作灯油,点亮过多少在蒙昧中摸索探路者的明灯;他用他那个并不伟岸的身躯作柱樑,为多少学生撑起了一方明净蔚蓝的天空。

  他数十年如一日,无论作为教师还是教研员,始终不忘三尺讲台,不忘春风化雨,启迪心智;51年教师路,风雨兼程,培育桃李,他描绘了一段精彩人生。

  钟樑先生是一位引领者。

  他始终关心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成长。

  在青年教师眼中,他是一位声名卓著的学者,是一位心静如水的老人,还是一位纯真俏皮的老顽童,他以他的睿智与博学,和蔼与低调,诙谐与真实,引领并陪伴着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著名特级教师、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东方教育中心副主任、华东师大、上海师大、华中师大、四川师大等多所院校客座教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香港国际教育交流中心研究员,众多的“头衔”正是人们对他作为引领者的认可与信任。

  “死者长已矣,托体同山阿。”我们相信,逝去的只是一个鲜活的生命,留下的将是一种不朽的精神。

  那就是全身心投入教书育人工作,情系民族教育的需求、孜孜不倦求学上进的职业精神,是诚心待人、热情助人、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他既做授业的经师,又做处世的人师。

  正像人们常常感慨,我们没有办法把握生命的长度,但是,钟樑先生却用自己的努力增加了生命的厚度。

  安息吧,钟樑先生,愿一路走好!

8、小学老师去世悼词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在这里隆重悼念一位德高望重、深受师生好评的教育前辈——管复生老先生。

  管老先生生于1935年1月11日,1993年于永昌职中退休,这样一名人民的好教师,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辈,一个德高望重、倍受人们尊重的老同志,不幸因病于20xx年8月6日辰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73岁。

  管老是本县城关镇人,他生于小镇,长在家乡。

  自幼聪明好学,孝敬父母;热爱劳动,吃苦耐劳。

  孩提时代,兄弟6人,姊妹2人,身为大哥的他就读于永昌云川小学时,便一边读书识字,一边帮助父母干家务活,同时还要照顾7个年幼的弟弟妹妹,稚嫩的肩膀,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是远近有名的乖孩子。

  一九五二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取武威师范;在考学升学率极低的当年,能考入当时本地区唯一的一所高等重点中师学校,他成为家乡人的骄傲。

  一九五三年武威师范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宁远堡小学工作,后调入红山窑小学任教。

  1957年—1969年在家自谋职业,1969年—1978年于东寨下乡务农,1978年落实政策后,重返教育系统工作,先后于东寨新二坝小学、下二坝小学、永昌职中工作,1993年退休。

  41年来,他爱岗敬业,爱校如家;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刻苦钻研每一篇文章,精心设计每一个教案,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为了学生,他焚膏继晷,呕心沥血;为了学生,他循循善诱,废寝忘食。

  特别是对经济困难的学生,他更是关怀备至,倾注爱心;经常是慷慨解囊,不计回报,真正实践着教书育人的诺言,深受学生的爱戴和社会的好评。

  许多经济困难的学生,在他的帮助下完成了学业,走上了成才之路。

  多年来,管老先生一直从事学校教学和后勤工作,曾担任东寨下二坝小学校长。

  令人难以忘怀的是,他担任学校校长期间,关爱学生,关心教职工,心里总“装着”学校和师生员工,记得有一次在评职称时,高级职称的名额已分配于他本人,但是他在评审会召开之前,又将个人已填好的职称评定表抽取出来,将名额主动让与年轻教师,在80年代职称名额极为紧缺的情况下,他的这一举动在老师们中间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时隔如今,他的这一感人事迹仍是教育界的美谈,确实令我们现在的这些噍类汗颜自惭。

  真可谓高风亮节,大公无私,牺牲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他人缘良好,作风踏实;古道热肠,有求必应。

  同事们说,与老管搭档,轻松愉快,信心十足;与老管交往,醍醐灌顶,如坐春风。

  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耕耘着,为永昌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管老先生的一生,是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

  他为人忠厚、襟怀坦白;谦虚谨慎、平易近人;生活节俭,艰苦朴素;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他对子女从严管教,严格要求,又不失和蔼慈祥,四个儿子两个女儿个个遵纪守法,好学上进,现都以成家立业,颇有作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像他老人家那样尽职尽责,无私地奉献着,勤劳地耕耘着。

  他在病榻中始终关心着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以顽强的毅力和病魔做斗争,在病危时告诫家人及子女,他去世后丧事从简,不要铺张浪费。

  祁连山肃然垂首,金川河低沉呜咽,杜鹃泣血,百灵哀鸣,晴空一声霹雳,噩耗猛然当头,不料管老先生溘然长辞,撒手西去。

  孔子风范,万世流芳,管老形像,永不泯灭,管老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那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脚踏实地、一丝不苟的作风,严于律已、为人师表的风范,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我们一定要化悲痛为力量,团结一心,为永昌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而努力奋斗。

  他那语重心长、不知疲倦地教诲学生的师者风范依然浮现在弟子们的脑海里,他在饭桌上为孙子们搛菜的情景栩栩如生,校园内鲜花绿荫边仿佛飘来他那勤快的脚步声,门房内热情接待来访家长的一张笑脸时隐时现,操场上潇洒舞剑、老当益壮的.晨练老人的身影似乎仍在闪现。

  但是,我们没有回天之术,也无再生之能,你终究走了,永远地走了。

  从此以后,教育界少了一名好老师,家庭里没了撑梁柱,社会上缺了一位好楷模。

  仙人已过蓬莱阁,德范犹香启后人。

  老人在这硕果飘香的金秋,离开了我们,他燃烧了自己,把殷殷的收获留给子孙,把光和热永远地留在了人间。

  管老先生,你放心地去吧!你的教诲学生们将铭心刻骨,你的遗志子孙们将一如既往地传承,你的处世风范同志们将毫不犹豫地追随效仿。

  管老,你放心地走吧!你安息吧!您将永远地活在我们心中!

9、小学老师去世悼词

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好友:

  今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在此举行告别仪式,深切悼念我们的辛勤耕耘的好园丁——**小学退休教师**同志。

  在此,我谨代表**办全体师生,对*老师不幸逝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向其家属致以诚挚问候。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心情也十分沉重。

  因为*老师的去世,使我们又失去了一位好战友,好老师,好同志。

  *老师1944年9月2日生于**。

  1951年至1957年在小学学习,1957年至1963年在**中学学习,获高中学历。

  1963年7月在**小学担任民办教师,1966年因家庭成份原因被辞退,1978年平反昭雪重回学校,依然在**小学(即后来的**小学)任教。

  1982至1987年任**小学校长,1988年8月经省中函学习获中师学历。

  1993年被评为**办优秀班主任,1994年被评聘为小学一级教师,1995年获市教育局颁发"30年教龄荣誉证书",1996年被评为**办优秀教师,1997年转为公办教师,1998年调动到**办黔峰小学工作,20xx年12月1日光荣退休,20xx年6月2日因病逝世,享年64岁。

  *老师的一生,是谦和的一生,也是伟大的一生。

  在人民教师这一神圣岗位上,他勤勤恳恳,他踏踏实实,他师德高尚,他启迪灵魂。

  "片片丹心为学子,一心一意育英才"。

  麒麟山作证,座座山头留下了他战斗的足迹,赤水河作证,滔滔江水流淌过多少欢声笑语。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丁老师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也是战斗的一生。

  身体的疾病没能让他屈服,命运的坎坷让他更加坚强。

  多少次,他拖着瘦弱的身体行走在山间小路,多少次,心脏的疼痛让他大汗淋漓。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位坚强的战士用将近40年的春秋之笔,书写下桃李遍天下的辉煌,也为**教坛留下一座永远的丰碑。

  "想见风范空有影,欲闻教诲杳无声。

  "*老师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音容笑貌将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老师虽然走了,但更多的人已经接过了他手中的枪。

  丁老师虽然走了,但他含辛茹苦养大的四位女儿已继承父志,成长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材。

  生命已然逝去,但战斗的精神永存。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强不息、甘于奉献是他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让我们踏着*老师的足迹,像他那样勤恳工作,像他那样踏实做人,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