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文

《清明祭祖文》属于悼词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清明祭祖文

1、清明祭祖文

  这天是祭奠列祖列宗的清明节。清明祭祖扫墓是我华夏儿女缅怀先祖,慎柊追远,敦亲睦族,行孝尚德的优良传统。此刻,袁氏族人聚集于帮普寨,祭奠各位先祖及已逝去的亲人,寄托我们的哀思,尽情表达对先祖及亡故亲人的绻绻思念之情。哀思悠悠,悲情渺渺,抔土带愁,墓草含烟。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死者长已矣,生者永不息。先人已逝,长眠墓中,吊祭不至,精魂何依?

  一世祖袁公讳朝举、朝聘,大约于康熙初年自江右经湖北至川入黔,住波罗哨坉上。不久,移住朱曹堡,其地称为袁家角。举公殁后,葬波罗哨袁家坪。至今仍为土坟,坟草青青,颇为茂盛。公元一九八七年,族人重立墓碑以祭祀。聘公殁后,简葬于朱曹堡墓地。百余年后,由六世孙士成等于道光十一年(1831)修建坟茔,其坟背靠青山玄武,左右青龙白虎护持,前有明堂,地势开阔,是为聚气之所,屁佑子孙绵延不绝。嗣后,朝举公子孙由袁家角移居二湾河、马路场、帮普寨、马鞍山等处。二祖公子孙繁衍,家族兴旺,思考到支脉渐多,日久容易紊乱,辈分不清,于是阖族商议,互拟集成五言四韵八句,按字辈排列,以昭示后代子孙。字辈顺序如下:朝呈应占水,士登大学堂。英华隆黼黻,锦绣焕文章。帝德辉煌映,卿名继续长。明禋徵克享,兰桂永联芳。

  自二祖公辗转入黔安居,岁月悠悠,至今已历经近四百载。今我袁氏宗族,人丁兴旺。子孙至今已传至第十五代,今后必将生生不息,繁衍无穷,愈加昌盛发达。言有尽而情未了,呜呼哀哉,伏维尚飨!

2、清明祭文悼词

  清明时节雨纷纷……

  淋着细碎的小雨,踩着些许的泥泞,来到妈妈坟前……妈妈,女儿来看您了……

  点燃纸钱,泪水也不由自主地滑落……咫尺天涯,妈妈,女儿却再也看不到您,只能在您的坟前诉说我心中对您的思念……妈妈您在那边还好吗?那里一定很阴冷,记得多穿衣服,照顾好自己。

  您在世时,总是照顾我们的冷暖,而现在,我们想照顾您却再也不能如愿。妈妈,您现在身体好吗?腿还疼不疼?肩还酸不酸?您一生为了儿女操劳辛苦,我真想象以前那样,帮您捶捶腿揉揉肩。真想听您讲过去的故事,再为您唱一首<妈妈的吻><世上只有妈妈好>您一定会欣慰的笑,感动的流泪,感叹着做母亲的幸福,因为,您对儿女别无所求。

  妈妈,我知道您一定很想我,因为您常常走进我的梦里,不说话,就那么静静的看着我……妈妈,我多想和您聊聊天,诉说别后我对您的`思念。多想象小时候那样,躲在您的怀里撒娇,看您幸福的微笑。多想象上学时赖在床上不起,任凭您一次次“打”“骂”,然后又为我端来热乎乎的饭菜。

  但这一切都不再可能。您不说话,是怕打扰我,您总是悄无声息的从我梦中离开。每次我都好遗憾,但女儿知道,您是最爱女儿的。

  纸钱燃烧着,升起缕缕清烟。泪水模糊了双眼……再多的语言,诉不完女儿对母亲的思念。就让这缕缕青烟,带去我对母亲的祝福:祝您在天堂永远安宁,康健!

  我会永远想您,给了我人生的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3、清明祭扫悼词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春风送花表哀思,青松滴翠寄深情。

  无限哀思无限情,清明时节祭英雄。

  今天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日子,一个缅怀先烈的日子。

  今天,我们宜宾学院文新学院学生会代表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来到宜宾革命烈士陵园,隆重开展祭扫烈士墓活动,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我们深情悼念曾经在这里战斗过,为了解放事业而永远倒下的革命烈士。

  烈士虽已长眠地下,但他们的精神将与青山共存,与日月争辉。

  长眠的英雄化作不朽,英雄的壮举载入史册。

  弹指一挥间,侧身回首已是百年。

  我们迈着沉重的步伐,怀着悲痛的心情,站在烈士墓前,心潮翻滚,思绪万千,仿佛先烈们在那腥风血雨的艰苦岁月里,英勇顽强,前仆后继,奋勇杀敌的场面再现眼前。

  我们看见无数革命先烈用浩然正气和崇高理想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现在,我宣布:宜宾学院文新学院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活动,现在开始!

  下面开始进行活动第一项:请学生代表XXX,致悼词。

  历史定格,英雄长眠。

  远逝的画面,依旧清晰可辨。

  时至今日,以深沉的悲痛,化作坚定的信念,美好的心愿,叠成朵朵百花,像一颗颗炽热的心,一曲曲英雄的赞歌,献给敬爱的先烈,告慰英雄的忠魂。

  下面进行活动第二项:请宜宾学院文新学院学生会代表们瞻仰革命英雄纪念碑,分批列队向革命烈士英雄纪念碑敬献白花。

  敬爱的革命先烈,我们一定要举起你们的旗帜,继承你们的遗志,实现你们的理想。

  您听,这是我们的心声和誓言。

  战争的年代造就了烈士们的坚强与勇敢,和平美好的环境为我们提供了学知识、长才能、成栋梁的机会。

  我们有信心,因为我们有榜样!我们是时代的幸运儿,我们深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懂得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

  我们要发扬奋发有为的甘农精神,描绘属于我们人文学子自己的蓝图,为家乡的建设、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学习,共创美好明天!

  下面进行活动的最后一项:全体立正,脱帽,默哀3分钟,默哀完毕。

  总结:死者长已矣,落日万人思。

  无数先烈对共产主义的执著追求、英勇牺牲,才换来了我们幸福美好的今天。

  正是因为他们的伟大,中国巨龙飞腾于九霄之外,华夏巨人屹立于民族之林。

  正是因为他们的牺牲,一个古老民族书写下新的乐章,一个泱泱大国崛起于世界的东方。

  我们缅怀英烈,就是要以革命先烈为榜样,以实际行动继承先烈的遗志,弘扬先烈们爱祖国和爱人民的高尚情怀,从今天起、从此刻起,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刻苦学习,努力成才,

  为创造出无愧于革命先烈,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光辉业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在我宣布,祭奠仪式到此结束。

  请同学们在瞻仰完毕后集合合影。

  注:纪念革命先烈活动是一项严肃庄重的活动请同学们注意纪律和活动文明,不准嬉戏打闹,大声讲话,活动过程中严禁玩手机,谢谢大家的合作。

4、清明节悼词

  奶奶!清明节到了,在遥远的天堂您还好吗?20多年了,想起您,还是那么温暖和牵挂。

  您离开的那年,我9岁,是一个心里盛满幻想的孩子,也记得关于您的很多很多的事情。您的生命里经历了战争,饥荒,贫穷,早年丧夫。

  听父亲说起,爷爷过世的时候,父亲刚刚八岁。

  在以后的很多年里,您一手拉扯着4个孩子长大。

  历经了多少的不为人知的酸甜苦辣,饱尝了多少人生世态炎凉。但在我记忆里,您是那么的乐观,慈祥,心灵手巧,您会剪纸,每当村子里的红白喜事,你都去给张罗,在那个时候的故乡的村子里,几乎每家每户的新房里的都贴着您的剪纸,喜鹊登梅,红双喜字,贴在屋顶四周的一串串的漂亮的花边。

  您会很多的儿歌童谣,会很多的谜语故事。

  我的记忆里还有很多您教给我的儿歌童谣,虽然那是用我们的方言——小白白鸡,钻苇苇,明年娶个新婶婶,会做鞋,会做袜。

  在您的儿歌和童谣里,度过了幸福而快乐的童年。

  记得您有哮喘,经常咳嗽,妈妈给您买山楂罐头,买冰糖,买鸭梨,买那些吃了可以让你舒服点的吃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妈妈不让我们吃,您在半夜咳嗽醒的时候,偷偷叫我起来和您一起吃,好几岁了我都一直和您一个被窝睡,至今还记得山楂罐头的味道,后来吃过很多次,但是小时候和您一起吃的那种味道永远的留在了童年的回忆里。

  您喜欢吸烟,那个时候我们那里叫旱烟,我和您学着给您卷烟卷。您喜欢和周围的奶奶们玩纸牌,小小的我经常安静的坐在你身边看,看累了,您就给我几毛钱,我费劲的爬过门槛,穿过家乡的小胡同去街上的小摊上买瓜子,买糖果。记得有一次您出去玩纸牌的时候,家乡下雹子,小小的我顶着家里大大的锅盖去接您回家,找到您的时候,我顶着锅盖的狼狈的样子惹的满屋子的人哈哈大笑,您一把把我揽在怀里叫我小人精,说我知道疼奶奶了。我给牙齿掉光的您嚼花生吃,就像小时候您一口口的喂我们的一样。

  在端午节的时候,您给我用花花绿绿的的布,缝一串串漂亮的小荷包挂在头上。

  母亲说,为了祈祷我长命百岁,在我满月的时候,您到村子里各家各户去要来五谷杂粮和布头,给我做“百家饭”,缝制“白家衣”。

  记忆里的第一吃饺子和包饺子,是您带着我到家乡的小土坡上,亲自采摘的春天苜蓿芽。

  看着您和面,和您一起包,那时候我不到7岁,还记我举着您教我包的第一个饺子向妈妈炫耀的场景。

  每当蒸馒头的时候,您会给我做小动物,两颗红豆眼睛的小兔子,满身是刺的小刺猬。

  这些和您相处的点点滴滴的场景,在以后的很多年里,我回想了一遍又一遍,每次回想起都是那么的温暖和幸福。

  您的身体不好,经常生病,那时候我们都小,爸爸常年在北京工作,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忙里忙外,洗衣做饭。

  您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经常眼里含着泪和母亲说:“丽他妈,你太累了,你就像一只大燕子,每天出去打食给我们这老燕子小燕子吃”。

  和母亲说到您的时候,母亲也是眼含热泪,说您知道疼她,体谅她。

  每到冬天的时候,您的哮喘就很厉害,卧床不起,妈妈一次次的叫大夫给您打针,在那个时候的故乡,大夫很少,您体谅大夫每天上门打针太辛苦,您就鼓励母亲,让她去大夫那里拿来针剂,自己给你打针。

  母亲说,她从来没有摸着针筒,帕扎疼您,都每次都是笑着说,不疼一点也不疼,打得挺好的,我老胳膊老腿的禁扎。

  那年的冬天您病的特别厉害,家里盖了新房子,您和妈妈一遍遍的说,等到屋子收拾好了,我们都能住新房子了,丽她妈,新房子的院子大,等开春了我身体好了,我给你看孩子,喂很多的鸡和鸭子。

  那一年的冬天您73岁,您经常和母亲和姑妈唠叨,说您的母亲还有姥姥也是73岁去世的,您害怕抗不过去那个冬天,就一遍遍的教给母亲和姑妈,那些丧葬里的风俗习惯。

  在您身体好的时候,故乡有老人去世的时候,那些人家总是请您过去操办的。

  我还记得你教给母亲和姑妈那些在葬礼上念叨的话:吃饺子,助脚力,吃点心,是仙丹,走完金山走银山。

  20多年过去了,那些葬礼上出殡时该念叨的话,那些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或许很多人都忘记了,但那一切在您去世的那年在我的年幼的生命里又重演了悲痛的一遍。

  您去的时候是一个冬天的夜晚,我痛哭着光着脚跑到大娘那边的哥嫂那边告诉他们您去世的消息。

  按照故乡的习俗,要在故乡的堂屋里停尸三天,以供村子里的父老乡亲瞻仰吊孝,作为与人世间最后的告别。

  小小的我整天的跪在你的身边,伸过您盖着的白布,去偷偷的握您冰凉的手,使劲的的握着,心里想着,要是我能把您的手握热了,您就可以醒来了,我还可以告诉父亲,母亲还有那些亲戚,奶奶又活了。

  时隔很多年后,现在的我想起来那时候我的行为一点都不觉得荒唐,那是小时候的我对奶奶生生不舍的爱和留恋吧!您入殓的时候,母亲痛哭着把我抱到您的棺木前,和我说,丽阿,再看奶奶最后一眼吧,那个疼你的奶奶从此之后就再也看不到了,我掂着脚,最后看了躺在棺木你安详的你。

  随着棺木盖子的盖上,我才知道,那个爱我的奶奶,那个陪伴我9年的最亲的奶奶真的走了,从那时候,无论是生的还是死的容颜,只能在我的记忆里一遍遍的重演,从那一刻起,从此不见。

  在灵堂里,作为您最大的孙女我一遍遍的给来吊唁的亲戚叩头还礼,用这个中国乡村最古老的礼节来祭奠您,以至于在您去世后,村里的人们看到我的时候说,这是葬礼上给她奶奶叩头扣的特别好的孩子。

  在您去后的日子后,全家人都很怀念你,经常在梦到您。

  后来我们搬了新房子,在后来,我和父母搬离了故乡,到了另一个陌生的城市。

  但是无论距离有多么遥远,对您的爱,对您的思念永远都不会变。

5、清明祭祖文

  岁在戊子,时届清明。风和日丽,水秀山清。

  百里祭祖,东阳裔孙。肃立墓前,缅怀先人。

  远祖黄帝,百族共钦。知亲孝亲,泰伯南奔。

  三让至德,孔圣誉称。延陵季札,慕义怀仁。

  始祖吴芾,早掇科名。经济良材,孝廉嘉行。

  近贤远佞,修德正心。刚直善谏,力主抗金。

  屡更委任,竭忠尽诚。给事殿廷,食邑三千。

  髦年致仕,优游山林。褒谥康肃,朱熹撰铭。

  次子吴洪,定居南岑。历岁八百,宗族繁盛。

  翰墨奋藻,学子书英。奇才踵接,名家纷呈。

  流长有源,树高有本。今具薄奠,恭祭祖灵。

  不腆微仪,虔诚我心。始祖其鉴,伏维尚飨!

6、清明祭祖文

  时维西元贰零壹零年叁月廿柒日岁在庚寅年仲春月中浣之贰日,长子享春长媳爱珠,偕次子享蘴、五子享飞、次女玉珠;领仲孙李霖孙媳钦玲、季孙振华孙媳翩章;携贰曾孙燚、陆曾孙治蓉、曾孙女芮嘉,驱车千里,登山佰丈,谨以香火牲礼钱烛时蔬,致祭于吾祖李讳世梅老大人之灵前而由仲孙李霖奠以文告曰:

  时光无情,又届清明;如昨老者,久卧老坟。千日追思,一旦陈情;千里奔驰,三代扫坟;既隆且重,柳暗蕐明。

  三叩九拜,血酒嘉城;既循祖例,更有深情:祖非庸祖、孙非俗孙!树大本钜,独木成林;枝繁枽茂,只鳯成群。流派既多,异彩纷呈;莽原牧马,散易收难。形集何艰,归心论諻?!

  祖父遗愿,今已成真。子孙林立,叠添新丁。鵔业崇隆,门庭中兴;谨此拜告,敬请宽心!伏祈扶佑,月异日新!

  山髙路长,纸短情真。再拜顿首,改日再登!灵其必知,来格来歆!伏维尚飨!

7、清明祭祖文

  【清明节遥祭列祖文】

  伏以人本乎祖,犹如物本乎天,木本乎根,水本乎源。

  故而郊坛有制,王朝隆先配之文;

  宗祏荐馨,士庶重本支之报。

  是以尊祖祭祀,历久不衰,慎终追远,古今蔚然。

  后昆子孙,远离乡土,关山迢递,鲜少拜瞻。久违先茔,抔土未添,千里遥隔,愧仄汗颜。然恒念先人,难忘数典,未惶稍歇,神驰梦牵。列祖列宗,休有列焰,如圭如璋,如蕙如兰。惟我皇考,享厥天年,既近古稀,旋谢尘缘。助人为乐,排忧解难,成人之美,与人为善。仁厚为本,持己庄严,德行长存,口碑皆传。仰承燕翼,余庆绵延,以似以续,获庇安全。物换星移,时光流转,祖德宗功,虔挚铭感。

  缠当寒食,又届清明,柳陌烟新,春日载阳。恭奉祖讳,列祖遗像,谨置祀案,祭于正堂。布列珍馐,瓜豆鲜黄,敬陈醴酒,有飶其香。篆烟袅袅,烛光轻飏;梵乐和奏,钟磐笙簧。遥祭列祖,神追宵汉,执事有恪,不敢迨遑。子孙罗拜,诵表焚香;小大稽首,济济跄跄。静聆录音,严君如在,教诲谆谆,响彻耳旁。激励子孙,奋志图强,顶天立地,慨而以慷。嘉言惠语,铭心难忘;云天鹤影,思泪盈眶。

  祈我先祖,窀穸迎祥,云礽延庆,遗泽久长。启佑后人,福荫千秋,偕松楸而并茂;贻庥百世,绵瓜瓞以克昌。敢求降祉,惠我无疆。

  列祖显考,灵其来格,鉴此微忱,伏维。

  尚飨!

  乙亥年三月六日清明节

8、清明祭祖文

  戊子年春,清明时节,正值炎黄子孙慎终追远、寻根求源,崇敬先辈、祭祀列祖的传统节日。我们一行十数人,乃拉平屯张姓十二世孙和十三世孙、弄晚屯张姓六世孙和七世孙,现谨具清香牲礼,集于先祖墓前,焚香祈祷,躬身叩祭于列祖列宗,曰:

  张姓望族,根系炎黄。得姓始祖,黄帝五子。发明弓箭,姓张名挥。历数千年,源远流长。人丁兴旺,枝繁叶茂。清河堂号,遍布九洲。列祖列宗,德泽八方。拉平张氏,始祖应武。德胜生人,东兰哨目。籍居拉平,张姓一屯。经传七世,及于卜凤。迁居弄晚,耕读传家。八世云光,九世永伦。十世世高,吾辈祖父。传十一世,祖杰俊伟。一百余年,世事沧桑。寒来暑往,风风雨雨。生生不息,瓜瓞绵延。代代忠正,世世贤良。祖德东风,扑面拂心。托祖福祉,泽被后昆。孜孜勤勉,家业有成。永赐吉祥,家和业兴。夫能妻贤,子孝孙贤。有品有德,安康平生。天赐好运,佑启后人。思祖春晖,日月同光。念祖深恩,山高水长。怀祖厚德,万古流芳。尊宗敬祖,坚持发扬。亲宗睦族,永世不忘。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奋发图强,光宗耀祖。祖墓灵前,祭以上文。诉之思念,致之虔诚。教化子孙,传承美德。

  谨此。

9、清明祭祖文

  这天是祭奠列祖列宗的清明节。清明祭祖扫墓是我华夏儿女缅怀先祖,慎柊追远,敦亲睦族,行孝尚德的优良传统。此刻,袁氏族人聚集于帮普寨,祭奠各位先祖及已逝去的亲人,寄托我们的哀思,尽情表达对先祖及亡故亲人的绻绻思念之情。哀思悠悠,悲情渺渺,抔土带愁,墓草含烟。人世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死者长已矣,生者永不息。先人已逝,长眠墓中,吊祭不至,精魂何依?

  一世祖袁公讳朝举、朝聘,大约于康熙初年自江右经湖北至川入黔,住波罗哨坉上。不久,移住朱曹堡,其地称为袁家角。举公殁后,葬波罗哨袁家坪。至今仍为土坟,坟草青青,颇为茂盛。公元一九八七年,族人重立墓碑以祭祀。聘公殁后,简葬于朱曹堡墓地。百余年后,由六世孙士成等于道光十一年(1831)修建坟茔,其坟背靠青山玄武,左右青龙白虎护持,前有明堂,地势开阔,是为聚气之所,屁佑子孙绵延不绝。嗣后,朝举公子孙由袁家角移居二湾河、马路场、帮普寨、马鞍山等处。二祖公子孙繁衍,家族兴旺,思考到支脉渐多,日久容易紊乱,辈分不清,于是阖族商议,互拟集成五言四韵八句,按字辈排列,以昭示后代子孙。字辈顺序如下:朝呈应占水,士登大学堂。英华隆黼黻,锦绣焕文章。帝德辉煌映,卿名继续长。明禋徵克享,兰桂永联芳。

  自二祖公辗转入黔安居,岁月悠悠,至今已历经近四百载。今我袁氏宗族,人丁兴旺。子孙至今已传至第十五代,今后必将生生不息,繁衍无穷,愈加昌盛发达。言有尽而情未了,呜呼哀哉,伏维尚飨!

10、清明祭祖文

  文/萧兆钧

  粤稽我族,绵绵绳绳。黄帝之后,商汤裔孙。

  微子封宋,殷祀以承。大心护国,萧地受姓。

  何公开汉,万世功勋。九代封侯,户列簪缨。

  望之佐汉,社稷儒臣。才德拔萃,麒麟留名。

  子孙竞秀,望起兰陵。成开齐业,一代廉君。

  衍辟梁基,文灿若星,领袖文坛,太子昭明。

  旷世文选,位臻六经。雄哉吾祖,巍巍昆仑。

  崇功峻德,泽衍云礽。八叶流芳,万代家声。

  泱泱天潢,齐梁派孙。宗功祖德,福祉盈门。

  螽斯其羽,振振诜诜。咸怀先祖,顿首隆恩。

  慎终追远,孝以为本。兹逢清明,公祭祖魂。

  云兮缭兮,在天之灵。拳拳祈意,凝于斯文。

  阖族稽首,香火永明。肃虔其祀,惟冀鉴歆。

  戊子清明虎城萧氏第三届清明大会,何公七十世孙萧兆钧虔撰

11、清明祭祖文

  维公元二○○X年四月五日,岁在丙戌,节届清明,春意融融,万象更新。仝氏儿女,会聚佳处,扫墓立碑,焚香叩拜,彰祖宗之功德,表后世之虔敬,继往开来,泽被子孙。恭祭我祖曰:

  赫赫始祖,功德何隆!

  仝公文瑞,源自辽东,霸气名字

  元朝重臣,兵部尚书,

  镇守潼关,昼夜征战,

  殚精竭虑,力挽狂澜,

  天妒英才,群小掣肘,

  告病全身,隐居雎邑,

  及明定鼎,屡下征召,

  忠烈坚贞,不事二主,

  饮鸩而亡,宁死不屈,

  乃遣六子,迁离四方,

  存种保族,声名远播。

  自福新公,徙郓创业,

  勤俭继世,耕读传家,

  绵延悠长,风流葆昌,

  历廿余世,六百载矣。

  人丁繁众,代有英豪,

  秉承祖训,至诚至忠,

  吃苦耐劳,勤恳奋进,

  驱除鞑虏,保家卫国,

  功勋卓著,天地共鉴。

  世纪更新,中华振兴,

  改革开放,再振雄风,

  以人为本,民安国泰,

  科学发展,人和政通,

  小康大同,神人同享。

  追昔抚今,族风犹在,

  彪炳国史,宗法百代,

  当今盛世,吾辈兴甚,

  精勇有为,浩气长存,

  立此神碑,永祚家邦。

  山岳巍巍,河海荡荡,

  缅怀祖德,万世弗忘!

  大礼告成,伏惟尚飨。

  二十二世孙**沐手拜撰

  二○○X年三月三十日

12、清明祭祖文

  岁在甲午,届时清明;莹前跪拜,扫墓酹觞。

  张姓望族,根系炎黄;皇帝五子,威震八方。

  发明弓箭,赐张名挥;历数前年,源远流长。

  百忍堂号,播洒九州;枝繁叶茂,人丁兴旺。

  张庄张氏,始祖盛桓;供职金陵,护驾安庄。

  六百余载,世事沧桑;列祖列宗,德泽四方。

  同祖同根,同愿同向;血浓于水,四海共襄。

  治家重教,正家重礼;代代忠孝,世世贤良;

  诚信悠长,仁和葆昌;友善勤俭,不卑不亢

  秉承祖志,续写华章;倡树新风,流彩溢光。

  思祖春晖,日月同光;念祖深恩,山高水长。

  怀祖厚德,万古流芳;尊宗敬祖,继往弘扬。

  山岳巍巍,江河荡荡,彪炳千秋,永祚家邦;

  缅怀祖德,万世弗忘;掬诚告典,伏祈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