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节气谚语》属于谚语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立春节气谚语
立春谚语
春打六九头,农民不用愁。(鄂鲁)
春打六九头,耕牛满地走。(苏)
春打五九尾,家家吃白米;春打六九头,家家买黄牛。(鲁豫)
春打五九尾,累得耕牛张开嘴。(鲁)
在头好,立春在尾暖得早;立春在中,播种在中。(桂)
春早不宜早,春迟不宜迟。(川)
夜立春,好年景;日立春,反年景。(浙)
春前十日暖,春后十日寒。(湘)
晴,暖一春;立春雨,冷。(赣)
立春暖,冷。(湘粤)
立春暖一日,惊蛰冷三天。(赣)
立春暖,回暖快。(吉)
立春冷。(新)
立春不冷寒。(桂)
立春寒,阴雨连绵四十天。(桂)
立春寒,一春暖;立春暖,一春寒。(桂)
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 ,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 雨,尤忌打雷。
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表 示六畜不安。
正月展春流:立春以后,潮汐海 流加大。
春天后母面:入春以后,气候会 阴晴冷暖无常。
春曝死鬼,夏雾做大水:春天降 雾会放晴,夏天降雾会雨涝成灾。
立春赶春气:立春之后万象回春 ,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 世人春天已降临。
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 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 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上元 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早春晚播田:立春日如在上年十 二月内谓之早春,若播种莫过早也不 过迟,按季节行事。
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立春晴,雨水均
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 清明
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
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 水迟。
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双春好 种田。
雨水
雨水连绵是丰年,农民不用力 耕田
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
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 天气温低则多雨,冬天气温低雨反而 少
惊蛰闻雷米似泥:惊蛰日打雷 ,表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 ,米价便宜。
二月二打雷,稻米较重捶:表 示节气无误,风调雨顺,稻丰收,米 价便宜。当天,如果春雷乍响,这一 年收成很好。
春分
春分,日暝封分:春分日昼夜 各为十二小时。
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种豆 :这是台湾北部的农业现象,南部则 比较早。
春分种芍药,到老不开花:芍 药夏日开花,春分种太慢了。
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日若下 雨,则病人少。
清明
三月初,寒死少年家:少年爱 美,才春天便急急穿单衣,常被突如 其来的寒冷冻坏。
天寒,春不寒;春雨,春不雨 :如果立春那一天天气寒冷,那么整 个春季的气候就不会再冷下去;如果 立春那一天下雨,那么春季的雨量就 会少。
春天孩子面:春季是介于寒冬 与盛夏之交,这时南方气候开始暖和 ,而北方还在寒冷中,南北温差很大 ,所以春天的天气变化无常。此时, 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方的暖流常常交汇 冲突,发生了气旋,天气便转为阴雨。 气旋过后,天又转晴,这好像小 孩子破涕为笑,故言“春天孩子面”。
注:更多内容请关注三联栏目
2、立春节气谚语
春打六九头,农民不用愁。(鄂、鲁)
春打六九头,耕牛满地走。(苏)
春打五九尾,家家吃白米;春打六九头,家家买黄牛。(鲁、豫)
春打五九尾,累得耕牛张开嘴。(鲁)
在头好,立春在尾暖得早;立春在中,播种在中。(桂)
春早不宜早,春迟不宜迟。(川)
夜立春,好年景;日立春,反年景。(浙)
春前十日暖,春后十日寒。(湘)
晴,暖一春;立春雨,冷。(赣)
立春暖,冷。(湘、粤)
立春暖一日,惊蛰冷三天。(赣)
立春暖,回暖快。(吉)
立春冷。(新)
立春不冷寒。(桂)
立春寒,阴雨连绵四十天。(桂)
立春寒,一春暖;立春暖,一春寒。(桂)
3、立春节气谚语多
“白露不种,寒露不收。”这应该是北方的说法,农作物不管是生长期多么短,最迟也需在白露播种。白露后,还有一个月的无霜期。这时候你不种,今年也就没收成了。这当然是过去的说法,现在即使是冬季也还在种大篷,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 处暑时候北方仍然是炎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十八盆就是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洗浴了,以免着凉。
“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白露前后若有露水出现,说明天气湿润,不旱,晚稻将有好收成。到了秋分就见到好的收成了。
“滥了白露,天天走溜路”。白露下雨,一下就会连阴天。虽然不能以白露这天是否有雨水来作天气预报,但是,一般说白露节前后常有连阴雨;自此华南降雨多具有强度小、雨连绵的特点。这是古代农民的经验。这天气并不好。
“白露天气晴,谷米白如银。”白露多雨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特别是对晚稻抽穗扬花和棉桃爆桃是不利的,也影响中稻的收割和翻晒。
4、立春节气谚语
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更是干支历里新的干支纪年以及寅月的起始;到达时间点在公历每年2月3-5日(农历正月初一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15时。立春是汉族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从立春交节当日一直到立夏前这段期间,都被称为春天。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重大节日,叫春节(到民国后被易名)。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1.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2.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3.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4.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6.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7.一人心里没有计,三人肚里唱本戏。
8.立春晴,雨水匀。
9.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10.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11.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12.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13.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14.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15.人勤地不懒,人懒地起碱。
16.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
17.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
18.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19.船到不等客,季节不饶人。
20.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
21.增产措施千万条,不误农时最重要。
22.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23.要想庄稼好,一年四季早。
24.天变人不变,种田难增产。
25.种地不看天,瞎了莫埋怨。
26.种地不得时,必定讨苦吃。
27.种地不及时,囤里缺粮食。
28.看天看地种庄稼。
29.初一高粱初二黍,七谷八麦,九果十菜。
30.走亲访友拜年,莫忘讨论种田。
31.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
32.行下春风望夏雨。
33.春寒夏闷多雨,秋冷冬干多风。
34.春寒雨飕飕,夏寒雨断流。
5、立春节气谚语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一人心里没有计,三人肚里唱本戏。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人勤地不懒,人懒地起碱。
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
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船到不等客,季节不饶人。
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
增产措施千万条,不误农时最重要。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要想庄稼好,一年四季早。
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
行下春风望夏雨。
春寒夏闷多雨,秋冷冬干多风。
春寒雨飕飕,夏寒雨断流。
春寒有雨夏寒晴。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正月十五雪打灯,清明时节雨纷纷。
6、二十四节气谚语:冬至谚语
冬至谚语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这天之后,太阳又逐渐北移。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关于冬至的谚语
根据冬至的阴、晴、冷、暖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
1、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
2、阴过冬至晴过年。(浙)
3、冬至阴天,来年春旱。(鲁)
4、晴冬至,年必雨。(鄂)
5、冬至晴,春节阴。(辽)
6、冬至晴,明年阴雨多。(桂)
7、冬至晴一天,春节雨雪连。(皖)
8、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9、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10、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鲁、湘)
11、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湘、粤)
12、冬至不冷,夏至不热。(湘)
13、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桂)
14、冬至暖,烤火到小满。(桂)
根据冬至的风、霜、雨、雪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
1、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晋)
2、冬至强北风,注意防霜冻。(湘、桂、云)
3、冬至无雪刮大风,来年六月雨水多。(藏)
4、冬至没打霜,夏至干长江。(湘)
5、冬至打霜来年旱(湘)。
6、冬至有霜,腊雪有望。(浙)
7、冬至有霜年有雪。(苏、鄂、川)
8、冬至无雨一冬晴。(皖、鲁、川)
9、冬至无雨,来年夏至旱。(桂)
10、冬至无雨过年雨,冬至下雨过年晴。(赣)
11、冬至毛毛雨,夏至涨大水。(湘)
12、冬至雨??,小寒见霜冻。(湘、桂)
13、一年雨水看冬至。(浙)
14、冬至有雨雨水多,冬至无雨雨水少。(粤)
15、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纷步难行。(苏)
16、冬至有雪来年旱,冬至有风冷半冬。(晋、鲁)
17、冬至有雪,九九有雪。(陕)
18、冬至下场雪,夏至水满江。(湘)
根据“冬至日”在月头、月中、月尾的位置,预示未来天气的谚语
1、冬至在月头,要冷在年底;冬至在月尾,要冷在正月;冬至在月中,无雪也没霜。
2、冬至在月头,无被不用愁;冬至在月尾,大雪起纷飞。(贵)
3、冬至头,天气暖;冬至中,天气冷;冬至尾,冷得迟。(桂)
4、冬至在月中,无雪又无霜;冬至在月底,寒冷正二月。(苏)
5、冬在头,冷在节气前;冬在中,冷在节气中;冬在尾,冷在节气尾。(桂)
6、冬至在头,冻死老牛;冬至在中,单衣过冬;冬至在尾,没有火炉后悔。(甘)
注:更多内容请关注三联栏目
7、二十四节气谚语:谷雨谚语
谷雨谚语
谷雨麦挑旗,立夏麦头齐。
谷雨麦怀胎,立夏长胡须。
谷雨打苞,立夏龇牙,小满半截仁,芒种见麦茬。
冰雹打麦不要怕,一棵麦子扩俩杈;加肥加水勤松土,十八天上就赶母。
风生火龙(红蜘蛛)雾生疸(锈病)。
连续阴雨不停,小麦易生锈病。
锄麦地皮干,麦子不上疸。
条锈成条叶锈乱,秆锈是个大紫斑。
谷雨种棉家家忙。
棉花种在谷雨前,开得利索苗儿全。
谷雨有雨棉花肥。
谷雨有雨好种棉。
谷雨种棉花,能长好疙
过了谷雨种花生。
沙山花生土山粮。
高地芝麻洼地豆。
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
红薯没有巧,只要插秧早。
红薯种得迟,薯似羊胡须。
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
宁叫秧等地,不叫地等秧。
早黍晚麦不归家,从来不收晚地瓜。
一年甘薯半年粮。
地瓜块根长,深翻才能长。
要有红薯吃,土要挖一尺。
山岭薄地栽地瓜,高粱丰收在涝洼。
薄地地瓜旱地谷,涝洼地里种秫秫。
洼地种地瓜,十年九年瞎。
谷喜岭,稻喜洼,地瓜最喜高地沙。
做瓦靠坯,红薯靠灰。
一棵红薯一把灰,结得红薯一大堆。
红薯上皮粪,沟溜长跑根。
春薯栽炕秧,夏薯插剪秧。
横栽番薯竖栽葱。
地瓜栽壮秧,不栽嫩芽芽。
深栽茄子浅栽烟,想吃红薯地皮沾。
干打垄,湿插苗。
一壶水,浇五棵,地干也能保成活。
窝瓜喜阳不喜阴。
水稻水稻,无水无稻。
高田种麦,低田种稻。
娘无奶,儿不长;田无水,稻秧黄。
春风不吹花不开,田里无水秧难栽。
山上有树好造屋,塘里有水好种谷。
水满塘,谷满仓,修塘等于修谷仓。
靠天公,禾苗抽白一场空。
整秧田,不用问,田平如镜,泥烂如羹。
稻收塘泥麦收粪。
一季塘泥二季肥。
春天里的泥,秋天里的米。
一担栏肥换担谷,加上塘泥肥更足。
稻子最喜安窝肥。
要想谷满仓,首先培壮秧。
十成稻子五成秧。
肥田不如壮秧,秧好一半谷。
插秧早,不如养秧老;养秧老,不如春耕早。
田等秧,谷满仓;秧等田,丰收难。
谷雨下秧,大致无妨。
苞米下种谷雨天。
谷雨天,忙种烟。
地蛋要长大,刀口要朝下。
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杨叶哗啦,快种西瓜。
三月种瓜结蛋蛋,四月种瓜扯蔓蔓。
谷雨前结蛋,谷雨后拉蔓。
家有闲地,种芝麻黍稷。
麦出七日直,棉出七日屈。
种好管好,丰收牢靠;只种不管,打破金碗。
锄梦花,促棉发。
及时锄梦花,有利棉根扎。
谷锄马耳豆锄瓣,苗未出土就锄棉。
谷锄针,豆锄瓣。
棉花播下就锄地,增温保墒地通气。
稻怕枯心,树怕剥皮。
谷怕钻心虫。
不怕棉儿小,就怕蝼蛄咬。
棉田多锄地温升,棉苗病害能减轻。
谷雨到立夏,就把小苗挖。
栽树不紧管,成活难保险。
光栽不护,坝光山秃。
人怕伤心,树怕伤皮。
骡马莫往树上拴,霎时树皮啃一片。
剩树皮一窄条,加强管理死不了。
横毁树皮一整圈,不过几天就打蔫。
果树花过多,酌情向下捋。
要想水果挂得好,还得蜜蜂把花咬。
开花过密,适当疏掉,全部保留,空耗养料。
果树开了花,就怕虫糟蹋,提前喷遍药,先治金龟甲。
鲤鱼鲫鱼产卵,认真育肥细管。
谷雨节到莫怠慢,抓紧栽种苇藕芡。
管好一塘鱼,能抵十亩粮。
谷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
谷雨前后见家吉(鱼)。
门前垂柳院中花,墙边扁豆瓜满架;圈满牲畜塘满鱼,门鸡鸭叫嘎嘎;葡萄蔓子搭凉棚,“珍珠”、“玛瑙”头上挂。
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
芍药打头,牡丹修脚。
月季花落只去蒂,花朵随开无停滞。
清明麻,谷雨花,立夏栽稻点芝麻
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立夏正相宜
谷雨节到莫怠慢,抓紧栽种苇藕芡
谷雨前后栽地瓜,最好不要过立夏
谷雨栽上红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
棉花种在谷雨前,开得利索苗儿全
清明高粱谷雨花,立夏谷子小满薯
清明高粱接种谷,谷雨棉花再种薯
注:更多内容请关注三联栏目
8、二十四节气谚语:惊蛰谚语
惊蛰谚语
惊蛰,古称“启蛰”,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3个节气 。在每年二月初一前后(公历3月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动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雷打惊蛰前,四十九天不见天
雷打惊蛰前,高山好种田
惊蛰闻雷米如泥 惊蛰雷鸣,成堆谷米。
惊蛰不耙地,好比蒸馍走了气。
未到惊蛰雷先鸣,必有四十五天阴。
冷惊蜇,暖春分。 惊蜇刮北风,从头另过冬。
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
惊蛰一犁土,春分地气通。
过了惊蛰节,春耕不停歇。
惊蛰闻雷,谷米贱似泥。
二月莫把棉衣撤,三月还下桃花雪。
惊蛰有雨并闪雷,麦积场中如土堆。
二月打雷麦成堆。
惊蛰地气通。
惊蛰断凌丝。
地化通,见大葱。
九尽杨花开,春种早安排。
九九八十一,家里做饭地里吃。
九九加一九,遍地耕牛走。
冻土化开,快种大麦。
大地化,快种葵花和蓖麻。
大麦豌豆不出九。
豌豆出了九,开花不结纽儿。
种蒜不出九,出九长独头。
惊蛰地化通,锄麦莫放松。
麦锄三遍无有沟,豆锄三遍圆溜溜。
麦子锄三遍,麦缝像条线。
麦子锄三遍,等着吃白面。
麦子锄三遍,皮薄多出面。
惊蛰不耙地,好像蒸锅跑了气。
地化通,赶快耕。
到了惊蛰节,耕地不能歇。
注:更多内容请关注三联栏目
9、关于春天的谚语:立春谚语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一人心里没有计,三人肚里唱本戏。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人勤地不懒,人懒地起碱。
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
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船到不等客,季节不饶人。
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
增产措施千万条,不误农时最重要。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要想庄稼好,一年四季早。
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
行下春风望夏雨。
春寒夏闷多雨,秋冷冬干多风。
春寒雨飕飕,夏寒雨断流。
10、立春节气谚语大全
1.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2.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3.年逢双春雨水多,年逢无春好种田。
4.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5.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6.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7.一人心里没有计,三人肚里唱本戏。
8.立春晴,雨水匀。
9.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10.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11.雨淋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12.水淋春牛头,农夫百日忧。
13.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14.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15.人勤地不懒,人懒地起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