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腊八节的谚语有哪些》属于谚语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关于腊八节的谚语有哪些
腊八节谚语:
腊八腊八,冻掉下巴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腊八.腊八,有的,腊八,没有的,哈撒
腊八,祭灶,新年快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戴着新毡帽
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
腊八节顺口溜:
老婆老婆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2、腊八节谚语
腊八节谚语:
腊八腊八,冻掉下巴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腊八.腊八,有的,腊八,没有的,哈撒
腊八,祭灶,新年快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戴着新毡帽
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
3、关于端午节的谚语有哪些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山东)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宝山)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江浙)
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江浙)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4、腊八节谚语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
老北京俗语
意思是说到了腊七腊八,就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能把耐寒的寒鸦儿冻死。只要在这天早晨喝了腊八粥,就会一冬天不冻手脚。
寒鸦
俗名:白脖子老鸹、白颈子老鸹。
分类:雀形目、鸦科、鸦属
体形中等偏小,有一白色领圈、胸、腹等亦白色,余部全黑,易与其他鸦类区别。后颈、颈侧、上背及胸、腹部均苍白色,其余各部均黑色;头顶、后头以及翅上的内侧覆羽均带紫色亮辉,余羽均闪着绿蓝色反光。头侧和耳羽杂有白色细纹。鸣声很单调,较短促而尖锐,喧闹不堪。
5、有关于树的谚语有哪些
一、花在树上开,别忘地下根。
二、没有梧桐树,引不到凤凰来。
三、树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四、人怕没志,树怕没皮。
五、人起心发,树起根发。
六、人要心强,树要皮硬。
七、财多惹祸,树大招风。
八、炒豆出芽,铁树开花。
九、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十、八月桂花香又香,大树靠的根来养。
十一、背靠大树好乘凉。
十二、财多惹祸,树大招风
十三、炒豆出芽,铁树开花。
十四、吃桔子不忘洞庭山,乘风不忘栽树人。
十五、吃桔子不忘洞庭山,乘风不忘栽树人。
十六、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十七、好种出好苗,好树结好桃。
十八、花在树上开,别忘地下根。
十九、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二十、立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
二十一、没有梧桐树,引不到凤凰来。
二十二、人投人,鸟投林。
二十三、山大无柴,树大空心。
二十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小树不剪不长进。
二十五、十年栽树,百年歇凉。
二十六、什么藤结什么瓜,什么树开什么花。
二十七、树怕剥皮,人怕护短。.
二十八、西班牙:别想叫杨树结梨.
二十九、阿拉伯:不付诸行动的希望,犹如不结果实的大树.
三十、伊朗:不是每一根弯曲的树枝都能做弓.
三十一、广西情歌:不信你看芭蕉树,那样生得两样心.
三十二、英国:不要一见树皮,就对这样的树下起结论来.
三十三、欧洲:猜疑是爱情之树上的一把斧头
三十四、阿拉伯:参天大树,始于种子.
三十五、托富勒:参天的大栎是从一粒小树种长起的.
6、下雨谚语大全集_关于下雨的谚语有哪些
1.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2.亮一亮,下一丈.
3.天上鱼鳞云,地下雨淋淋.
4.云彩向南,大雨冲船,云彩向东,一阵大风.
5.细雨没久晴,大雨无久落
6.一日到暗,雨不断线,大雨明日见
7.天乌地黑无风发,大水落得阔
8.大水无雷,浸崩屋,
9.东闪空,西闪风,南闪火门开,北闪有雨来。
10.西班牙有句关于雨的谚语 六月雨千遍
11.蚂蚁搬家要下雨
12.朝虹雨,夕虹晴。
13.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14.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15.月色朦胧,不是起雨就是起风。
16.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17.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18.乌云拦东,不下雨也有风。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20.送月雨,后月无焦土。(月底下雨,占下月雨多。)
21.早落早好天,慢落遘半暝。(晨下雨,午后阴转晴。午后下雨,就会到半夜。)
22.八月八落雨,八个月无焦土。(八月八日下雨,占长雨。)
23.风台做了无回南,十日九日湿。(尚有多日下雨。)
24.四月芒种雨,五月无焦土。六月火烧埔。(芒种日下雨,五月多雨,六月久旱。)
25.麻雀滚土洗个澡,下雨日子远不了。
26.黄鼠堵洞口,下雨没多久。
27.灶烟不起,必定下雨。
28.天上勾勾云,地下雨淋淋。
29.处暑下雨烂谷箩。 农民谚语
30.立秋下雨万物收,处暑下雨万物丢。
31.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32.黑夜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33.立秋下雨,百日无霜。 时令节气谚语
34.夜里下雨白天晴,打的粮食没处盛。
35.刮风走小巷,下雨走大街。
36.刮风走小巷,下雨走大街。
37.刮风走小巷,下雨走大街。
38.立夏下雨,九场大水(浙)。
39.立夏日下雨,夏至少雨(闽)。
40.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云)。
41.闪电强又猛,有云不下雨;闪电弱又多,雨水马上多 雷电谚语
42.天寒,春不寒;春雨,春不雨:如果立春那一天天气寒冷,那么整个春季的气候就不会再冷下去;如果立春那一天下雨,那么春季的雨量就会少。 春天谚语
43.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日若下雨,则病人少。 清明 春天谚语
44.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
45.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上元日下雨,清明定放晴 春天谚语
46.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初一如下雨,初二则会放晴,初三若下雨则会落到十五。难估计。 春天谚语
47.立春落雨至清明:立春日若下雨,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春喜晴不喜雨,尤忌打雷。 春天谚语
48.老牛抬头朝天嗅,雨临头;马嘴朝天,大雨在前。 下雨谚语
49.头发响,风一场。 下雨谚语
50.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下雨谚语
51.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 下雨谚语
52.河里浮青苔,毕有大雨来。
53.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54.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55.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56.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57.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
58.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59.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60.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61.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62.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63.雨洒尘,饿死人。(河北)
64.淋了伏头,下到伏尾。(河北、山西宁武、河南嵩县)
65.雨洒中,一场空。(湖北)
66.饭时雨,下四指。(山东栖霞)
67.雨生蛋,落到明朝吃过饭。(江苏常熟)
68.落滴起泡定阵雨。(江苏常州)
69.一点雨似一个钉,落到明朝也不晴;一点雨似一个泡,落到明朝未得了。
70.一点一个泡,还有大雨未到。(湖南)
71.雨前麻花落勿大,雨后麻花落勿久。(江苏苏州)
72.雨前蒙蒙终不雨,雨后蒙蒙终不晴。(河北、陕西武功)
73.久雨见天星,明朝雨更猛。(同上)
74.夜睛无好天,明朝还要雨连绵。(广西郁林)
75.雨打早五更,雨伞不用撑。(浙江义乌)
76.早雨天晴,晚雨难晴。(江苏无锡、常熟、浙江义乌)
77.开门雨,关门睛。(江苏元锡)
78.开门雨涟涟,晴朗在午前。(江苏无锡)
79.晏雨不晴。(同上)
80.雨打五更,日晒水坑。(《田家五行》论雨)
81.早雨睛一日,晚雨到天明。(陕西武功)
82.早晨下雨,一天晴。(河北沧县、山东栖霞)
83.投瞑雨,天卖晴。(福建福州)
84.鸡鸣雨,下不长。(浙江象山)
85.早晨下雨当日睛,晚上下雨到天明。(山东)
86.雨打鸡鸣丑,雨伞勿离手;雨打黄昏戍,明朝燥嘻嘻。(南京)
87.雨打鸡啼卯,雨伞不离手。(浙江义乌)
88.老夫活到八十八,未见阵头东南发。(江苏苏州)
89.西南阵,单过也落三寸。(《田家五行》论云)
90.天东雨,隔堵墙;这边落雨,那边出太阳。(山西太原、安微全椒)
91.十里不同天。(江苏无锡)
92.夏雨隔牛背,秋雨隔灰堆。(浙江)
93.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94.久晴大雾必阴,久雨大雾必晴。
95.月色朦胧,不是起雨就是起风。
96.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97.有雨山戴帽,无雨山没腰。
98.朝虹雨,夕虹晴。 下雨谚语
99.蚂蚁搬家要下雨 下雨谚语
100.东闪空,西闪风,南闪火门开,北闪有雨来。
101.大水无雷,浸崩屋, 下雨谚语
102.天乌地黑无风发,大水落得阔,
103.一日到暗,雨不断线,大雨明日见,
104.细雨没久晴,大雨无久落,
105.云彩向南,大雨冲船,云彩向东,一阵大风.
106.天上鱼鳞云,地下雨淋淋.
107.亮一亮,下一丈.
108.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109.白露下雨,路干即雨。
110.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
111.火烧乌云盖,大雨来得快(积雨云) 云从东南来,下雨不过响。
112.黑猪过河,大雨滂沱(大块碎雨云) 炮台云,雨淋淋(堡状高积云) 处暑不下雨,干到白露底。
113.蚂蚁垒窝要下雨。
114.东风下雨,西风晴。
7、关于动物的谚语和俗语_关于动物的谚语有哪些
(1)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2)落地凤凰不如鸡。
(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4)到处都有害群之马。
(5)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6)懒羊嫌毛重
(7)甘心做绵羊,必然喂豺狼。
(8)孤燕不报春。
(9)一燕不成夏。
(1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1)不能请羊管菜园,不能请狼管羊圈。
(12)和狼在一起,就会学狼叫。
(13)人对人是狼。(人心狠,人吃人)
(14)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15)到处都有害群之马
(16)笨鸟先飞早入林.
(17)爱屋及乌
(18)爱叫的狗不咬人
(19)狗见了叫的不一定都是贼(不要以貌取人)
(20)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
蜻蜓低飞要下雨。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又让马儿跑,又叫马儿不吃草。
心急马秆迟。
牛头不对马嘴。
走马看真珠。
马群奔驰靠头马。
马看牙板,树看年轮。
马屁拍在马腿上。
人是衣裳马是鞍。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龙生九子,子子不同
打蛇打七寸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风马牛不相及
挂羊头卖狗肉
羊毛出在羊身上
赊猪赊羊,无赊新娘
牛食如浇,羊食如烧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8、关于生活的谚语有哪些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宁为蛇头,不为龙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要衣裳,佛要金装。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十朵菊花九朵黄,十个女儿九像娘。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一壶难装两样酒,一树难开两样花。
一家不知一家,和尚不知道家。
树靠人修,人靠自修。
人要文化,山要绿化。
满瓶不响,半瓶咣当。
人怕没脸,树怕没皮。
恶人怕斗,恶狗怕揍。
瓜地挑瓜,挑得眼花。
若要公道,打个颠倒。
三等四靠,倒了锅灶。
赌博(方言音八)赌博,
越赌越没(方言音吗)。
不气不愁,活到白头。
人懒病多,身勤力大。
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脏生虱子懒生疮。
饥不暴食,渴不暴饮。
酒多伤身,气大伤人。
好饭莫饱,饭后莫跑。
残花没人戴,自夸没人爱。
饿了糠也甜,饱了肉也嫌 ;
小时偷针针,大了抽筋筋。
人越闲越懒,嘴越吃越馋。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不怕不识货,单怕货比货。
脑越用越灵,刀越用越明。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宁做蚂蚁腿,不做麻雀嘴。
坐卧不迎风,走路要挺胸。
看病不忌口,坏了医生手。
冷天冷在风里,穷人穷在债里。
吃了人的嘴软,拿了人的手软。
别看人的衣服,要看人的肺腑。
奉承你是害你,指教你是爱你。
若要精,人前听 ;若要会,先受罪。
树以结果出名,人以奉献出名。
勤快人产品多,懒馋人谣言多。
大吃大喝一时香,计划吃用日月长。
节约好比针挑土,浪费就像水推沙。
冻冻晒晒身体强,捂捂盖盖脸皮黄。
夏吃萝卜冬吃姜,胜过医生开药方。
独木做不成梁,块砖垒不成墙。
跟上好人学好人,跟上巫婆会跳神。
相敬相让吃不了,争争抢抢不够吃。
为人不做亏天事,半夜不怕鬼叫门。
吃一堑,长一智。
人穷只怕志气短。
前人栽树后人凉。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
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不见高山,那知平地。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严以责己,宽以待人。
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算算用用,一世勿穷。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
养儿防老,积谷防荒。
远亲不如近邻好。
鳑鲏鱼也要留三寸肚肠。
天下呒难事,只怕有心人。
人望高处走,水向低处流。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相骂无好言,相打无好拳。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绣花针。
家有良田千顷,不如一技随身。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遗子千金,莫如教子一经(书)。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根篱笆三根桩。
万事开端从岁首,一年之计在春头。
日里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牛马。
吃饭勿忘种田人,喝水要想掘井人。
烟是虚空酒是痨,饭是根本肉长膘。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牵牛要牵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里。
好有好报,恶有恶报,若是勿报,时辰勿到。
9、关于腊八节的谚语有哪些
腊八节谚语:
腊八腊八,冻掉下巴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腊八.腊八,有的,腊八,没有的,哈撒
腊八,祭灶,新年快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戴着新毡帽
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
腊八节顺口溜:
老婆老婆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10、关于清明节的谚语大全_清明节谚语
今天小编给大家收集了这篇
清明蛾子谷雨蚕。(山东)
清明鱼开口,白露鱼闭嘴。
霜降配羊,清明分娩。
清明笋出,谷雨笋长。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清明昨天寒食节。
清明发芽,谷雨采茶。
懵懵懂懂,清明下种。
稻怕寒露一夜霜,麦怕清明连放雨。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清明前后一场雨,豌豆麦子中了举。
春分早、谷雨迟,清明种薯正当时。
清明谷雨两逢,浸种耕田莫迟延。
清明忙种粟,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鸟来全。
清明麦吐穗,谷雨浸种忙;立夏鹅毛住,小满打麦子。
清明节气的风对未来天气及年成好坏也有一定预示,农民极为关心,因此,在民间流传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谚语。比如:
清明南风,夏水较多;清明北风,夏水较少(闽)
清明一吹西北风,当年天旱黄风多(宁)
清明北风十天寒,春霜结束在眼前(冀)
清明刮动土,要刮四十五(苏)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以上这篇以上这篇
11、腊八节谚语
腊八节是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
腊八腊八,冻掉下巴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腊八.腊八,有的,腊八,没有的,哈撒
腊八,祭灶,新年快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妈子吃着桂花糕,老头子戴着新毡帽
吃过腊八饭就把年来办!
老婆老婆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炖羊肉,
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早先有户农家,就老俩口守着一个儿子。老头是个勤快人,整天泡在地里,早出晚归,精耕细作,调理的几亩农田年年五谷丰登。老婆是个勤俭人,院子里修整的瓜棚遮天,园菜铺地,一日三餐,精打细算,家境虽不富裕,但一年四季吃穿不愁。老俩口不但勤劳节俭,还心地善良,碰上谁家揭不开锅,常常拿些米粮接济人家,度过难关。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他们的儿子已经十七八了。虽说大小伙子长的五大三粗,身强力壮,可是跟他爹娘不一样,懒得出奇。这也是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娇惯坏了。长大了还是胡吃闷睡,游游逛逛,什么活也不干。
一天,老汉摸摸花白胡子,感到自己老了,对儿子说:爹娘只能养你小,不能养你老。要吃饭,得流汗。你往后学学种庄稼过日子吧。儿子哼哼两声,这耳朵进,那耳朵出,照旧溜溜达达,胡吃闷睡。
不久,老俩口给儿子娶了媳妇。原想儿子成了家,小俩口该合计怎么干活过日子了。哪知这个媳妇跟儿子一样,也是好吃懒做,横草不拿,日头不落睡,日出三竿起,不动针线,不进灶房,倒了油瓶也不扶。
一天,老婆梳着满头白发,自知土已埋到了脖子,就把满心的话说给媳妇: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要想日子过得好,勤俭是个宝。儿媳妇把这话当成耳边风,一句也不往心里放。
过了几年,老俩口身患重病,卧床不起,把小俩口叫到床前,嘱咐再三:要想日子过的富,鸡叫三遍离床铺。男当勤耕作,女应多织布...话没说完,老俩口一起去世了。
小俩口托乡亲埋葬了两位老人,看看囤里粮缸米、柜里棉花箱里衣。男人说:有吃有喝不用愁,何必下地晒日头。女人说:夏有单衣冬有棉,何必纺织到日偏。小俩口一唱一和,早把两位老人的遗嘱忘到脑后了。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几亩田地成了荒草园。家里柴米油盐、衣被鞋袜,一天少似一天。小俩口还不着急。只要有口吃的,就懒的动手。又是花开花落,秋去冬来。地里颗粒无收,家里吃穿已尽。小俩口断顿了,邻居们看在去世的老人面上,东家给块馍,西家端碗汤。小俩口还在想:讨饭也能度时光。
进了腊月,天越来越冷。到了初八这天,天寒地冻,滴水成冰。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叫花。小俩口屋里没火,身上衣单,肚里没食,蜷缩在凉炕席上筛糠。可四只眼睛还满屋搜寻着。突然发现炕缝里有几粒米豆子,就用手一粒粒扣出来;又发现地缝里还有米粒,也都挖出来。这可是救命稻草啊,他俩东捡西凑的弄了一把,放进锅里。把炕上的铺草塞进灶膛,就这样熬了一锅杂七烩八的粥。有小米、玉米、黄豆、小豆、高粱、干菜叶...凡能充饥的都放了进去。煮熟后一人一碗,悲悲切切地吃起来了。这时两人想起二位老人的教诲,后悔没有早听进去,现在已经晚了。
正在小俩口悲切之时,一阵大风刮来,由于这房子年久失修,早已破烂不堪,被风一吹,呼啦一声,房倒屋塌,小俩口被压在底下。等邻居赶来挖出来时,都已经死了,身边还放着半碗杂豆粥。从此以后,乡亲们每到腊月初八这天,家家熬一锅杂米粥让孩子们吃,并给孩子讲这杂米粥的故事,来教育他们。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一直传到现代。形成了腊月初八吃杂米粥的习俗。因这粥是腊月初八吃,所以就叫腊八粥。
以上这篇 搞笑谜语,脑筋急转弯,祝福语,每日惊喜不断,尽在谜语网!可通过扫描本站微信二维码或者添加微信号:miyu_88,即可进行体验!
12、谚语腊七腊八冻死寒鸦是什么意思
老北京俗语
意思是说到了腊七腊八,就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能把耐寒的寒鸦儿冻死。只要在这天早晨喝了腊八粥,就会一冬天不冻手脚。
俗名:白脖子老鸹、白颈子老鸹。
分类:雀形目、鸦科、鸦属
体形中等偏小,有一白色领圈、胸、腹等亦白色,余部全黑,易与其他鸦类区别。后颈、颈侧、上背及胸、腹部均苍白色,其余各部均黑色;头顶、后头以及翅上的内侧覆羽均带紫色亮辉,余羽均闪着绿蓝色反光。头侧和耳羽杂有白色细纹。鸣声很单调,较短促而尖锐,喧闹不堪。
腊八节(the laba Rice Porridge Festival)来源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原来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成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说文》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戍日曾是腊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何故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 “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 “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为了纪念而始兴“佛成道节”。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的仪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