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里起风更里住,更里不住吹倒树》属于谚语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更里起风更里住,更里不住吹倒树
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夜晚由于热力对流衰退空气渐趋稳定,不会有什么大风。不过有时从西面有低压槽移来,在它的影响下夜里可能刮大风。但是这种大风维持时间都不会很长久,随着低槽移走,空气又趋稳定,风力减小,所以说更里起风更里住。晚上出现大风不仅只有低压槽影响,北方冷空气大举南下时也会出现大风。
这种大风短时间停止不了,可以维持较长时间。这就是说,更里起风,如果不是很快停止,而是维持较长时间一直到白天还不停,那一般说来就不是低槽影响所造成的,而是北方冷空气大举南下而造成的,当冷空气主力到来时,风力将要迅速增大,因此有更里不住吹倒树之说。
2、开门风,关门住,关门不住吹倒树。早风晴,晚风雨
开门风,关门住,关门不住吹倒树。早风晴,晚风雨气象谚语。
白天刮风不像晚上刮风那样有明确的指示性意义。在稳定少变的情况下,晚上要么无风要么风力很小,如果晚上刮大风,一般都说明有新的天气系统即将移来影响本地,天气将要转坏。
白天则不一样。白天刮风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处于稳定天气系统控制下没有新的天气系统移来影响,只是由于白天地面增热快发生对流而刮起来的风。这种风有时也比较大;另一种情况则是新的天气系统移来而造成的大风。两种情况形成的风在白天是不容易很好地区别开来(如果配上云的观测可能会好区别些)。
但是有一点,如果是在稳定的天气系统控制下,仅仅是因为白天热力对流作用而造成的大风,不论其风力多大,太阳西沉后,也就是到晚上风都应该逐渐变小止息。如果白天刮大风到晚上没有停止趋势,就说明这种风不是热力对流作用而产生的,是新的天气系统移来,比如北方冷空气南下,台风北上,低槽东移等等而造成的。
随着天气系统主力移来风力将会大增。开门风,关门住,关门不住吹倒树就是说明这种情况。早风晴,晚风雨也是一样,单单是在白天刮风可能是稳定天气系统控制下好天气,晚上起风表明有新的天气系统影响,当新的天气移来时会造成阴雨天气。
3、月晕开门随见风狂,开门所向,风从何来。
晕的形成主要是卷层云上冰晶折射月光的结果,一般是在暖锋云系中形成的。暖锋云系前部先是卷层云,晕是完整的,它说明地面锋线离本地尚远,风雨不见立即就来。随着锋线慢慢靠近,卷层云遂渐为高层所代替,而卷层云则慢慢移到本地了,当锋线移来时系统的阴雨天气也会移来,而锋线附近由于气压变化较大,风力也一般较大。
这便是随见风狂之传说的缘由。开门的方向也是锋移来的方向,因此说风从何来要看开门所向。
4、黄梅里迷雾,雨在半路。
“黄梅天气”是指长江中下游流域在春夏交替之间,黄梅成熟季节里,此地域经常出现连阴雨天气,俗称为黄梅雨。产生这种雨是因为在春夏交替之间(4--5月份),北方冷空气势力虽然开始撤退,势力减弱,但是当时它还有相当一部分势力可以伸入到长江中下游流域。而南方暖空气势力开始增强,但也还不很强,暖空气势力也只能到达长江中下游流域。这样冷暖空气势力在长江中下游流域交绥,形成了江南静止锋天气。这个静止锋可以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也就是它造成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黄梅雨天气。
在黄梅雨天气里,有时由于冷空气势力稍强一些,将暖空气向南推动一些,这样一些地区可能暂时受锋后弱的冷高压控制天气转好。由于前些时候是静止锋天气降水使地面潮湿,温度也相对高些,现在突然转受弱冷高压控制,而冷空气温度是比较低的,天气又是比较晴朗的,这时在辐射冷却的作用下容易产生辐射雾(也有一部分是蒸汽雾),这样形成的雾并不能说明天气系统是比较稳定的,天气会晴好,它是在不稳定的天气系统里形成的一种雾。只要静止锋再度北抬又可能造成降水。另一种情况是暖空气势力有时稍强,将冷空气往北顶一些,这样就形成暖空气行经冷地表情况,容易产生暖锋后雾,当然一旦冷空气势力恢复,静止锋也将再度南压,天气又可转坏。
所以说黄梅里迷雾,雨在半路,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5、晓雾不收,晴天可求;雾收不起,细雨不止。
解释见“早雾晴,晚雾雨”,这里晓雾不收只是说雾很浓,太阳刚出来不会立即消散,而是要经一段时间的意思。
6、断虹见,风随见。断虹早见,风雨即见。
我们知道虹的形成与空气中雨滴有直接关系,雨滴越大越多,虹的色彩也越鲜艳、越窄,而空气中雨滴越小,虹的色彩也越暗淡,而虹也越宽大,随着雨滴的变小或雨滴变少虹都会慢慢地消失。所以说虹的色彩如果从鲜艳变为暗淡,宽度从狭窄变为宽大,都说明空气中雨滴由大逐渐变小,由多逐渐变少,空气可能逐渐转向稳定。但是这是对整条虹来讲,如果整条虹不是逐渐消失而是中间出现缺口,即消失一点乃至几点,这并不说明空气中雨滴变小或变少,而是说明空气中存在比较强的湍流、对流,使空气中的雨滴分布不均匀,或大或小,或多或少。
这样就会出现断虹现象,说明空气中不但有成云致雨的大雨滴存在,而且也存在使水汽、雨滴成云致雨的动力、条件,大气层结处于不稳定状况,特别是上午出现断虹,随着热力影响,对流将会加强,很有可能发展成积雨云而下雨,因此便有“断虹早见,风雨即见”之说。
7、急云易晴,慢雨不开。云随风急,风雨瞬时息。
夏天人们经常碰到黑沉沉的乌云像排山一样压来,倾刻间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一会儿雨过天晴,彩虹飞挂又是一个晴朗天空。这就是农谚所说的“云随风雨急,风雨瞬时息。”和“急雨易晴”的现象。造成这样天气一般都是地方性热雷雨,因为这种积雨云范围不大,会很快移过本地或通过狂风暴雨、雷鸣电闪,能量消耗殆尽云便趋于消散。因此很快出现雨过天晴的情形。
这种雨来势猛,下得急,消得也快,这是一种带局部性的小范围天气现象。另一种是第二型冷锋前的雷阵雨天气。由于第二型冷峰前进速度快,迫使前面暖空气作垂直上升运动发展而成积雨云。这种积雨云长度长可遍及整条锋线附近,但宽度不宽,而且冷锋又前进很快,所以也是一扫而过,即转入冷锋后部高压控制,天气转好。
慢雨不开指的是另一种情况,雨来势不猛也不大,但持续时间很久,有时一下就是几天,所以说“慢雨不开。”它多数是形成于锋面附近。在锋面附近范围宽广的两个性质不同的气团相交汇,交汇区范围也很广、很宽。暖气团沿着冷气团斜面爬升,造成范围又大厚度又厚的云层,由于上升气团是被整层抬升,所以多数情况下形成层状云。因而下起雨来阵性不是很强,多数是间歇性或连续性的雨。由于范围大因此下起雨来时间就比较长,要等整个系统移过,锋区移走天气才会转好。有时因而两大气团势均力敌互不退让而造成静止锋天气,锋面停止在一个地方徘徊不定,那么下雨时间就会更长了。
8、久雨见星光,明朝雨更狂;明星照湿地,天亮依旧雨。
在连阴雨的天气里,晚上有时会云层展开,露出蓝天看见星星,这到底是天气转好的象征还是继续下雨的预兆呢?农谚告诉我们见星光只是暂时现象,雨仍然是要继续下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春秋季节,连阴雨天气多数是静止锋造成的。一则静止锋上的云层不是完全一样的厚薄均匀的,是有时厚有时薄,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云层厚水汽充沛移来时会下雨,等到薄的云移来时,可能雨就会稍歇一会儿。连阴雨天气雨总是下下停停,也正是这个原因。晚上当薄薄云层移来时,透过云层也有可能会看见星光,因此不能说它就意味着天气要好转。另一方面在久雨的天气里,空气非常潮湿也很不稳定。晚上地面开始散热,尽管天上有厚厚的云层盖住,妨碍辐射冷却的正常进行,起着一定的保暖作用。但是近地层空气还是要降温变冷的,只不过比晴朗无云的时候变冷得慢一些,温度也下降不了许多。
这时候(云层以下)情况正好相反,它由于得到地面辐射上来热量的补充,温度下降很慢,甚至不下降,于是空气就变得上暖下冷,头轻脚重,空气就渐趋稳定,出现了暂时的稳定现象。挨近地面的空气就不再继续上升给上层云里补充水汽,供其蒸发消耗发展之用。这们在云层较薄的地方就可能再现破绽,露出青天,看见星光造成暂时好天气。但是这只不过是夜里暂时现象,第二天太阳出来地面继续增温,空气又变得上凉下暖,头重脚轻空气又重新归于不稳定,低层空气又开始上升补充云里水汽,原来空气就很潮湿,云里水汽含量本来就比较多,再一补充给继续下雨又造成一个良好条件,连阴雨就有可能继续下去,所以说“明星照湿地,下雨不歇气”基本上还是可以信赖的。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说晚上确实因锋面移过本地,云层开始变薄抬高消散而出现星光,那就与上述情况大不一样,可能就是晴天的征兆了。
9、开门风,关门住,关门不住吹倒树
气象谚语:开门风,关门住,关门不住吹倒树是说白天刮风不像晚上刮风那样有明确的指示性意义。在稳定少变的情况下,晚上要么无风要么风力很小,如果晚上刮大风,一般都说明有新的天气系统即将移来影响本地,天气将要转坏。白天则不一样。白天刮风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处于稳定天气系统控制下没有新的天气系统移来影响,只是由于白天地面增热快发生对流而刮起来的风。这种风有时也比较大;另一种情况则是新的天气系统移来而造成的大风。
两种情况形成的风在白天是不容易很好地区别开来(如果配上云的观测可能会好区别些)。但是有一点,如果是在稳定的天气系统控制下,仅仅是因为白天热力对流作用而造成的大风,不论其风力多大,太阳西沉后,也就是到晚上风都应该逐渐变小止息。如果白天刮大风到晚上没有停止趋势,就说明这种风不是热力对流作用而产生的,是新的天气系统移来,比如北方冷空气南下,台风北上,低槽东移等等而造成的。随着天气系统主力移来风力将会大增。
开门风,关门住,关门不住吹倒树就是说明这种情况。早风晴,晚风雨也是一样,单单是在白天刮风可能是稳定天气系统控制下好天气,晚上起风表明有新的天气系统影响,当新的天气移来时会造成阴雨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