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20篇免费观看》属于故事大全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寓言故事输不起
从历史寻根,将输得起、输不起的故事重现,无非还原人性的尊严与光辉,可以对照那些狭隘自卑的文化瘘管而已。
最近有一个热词:伤不起。什么都伤不起。人的精神状态娇弱得像热带鱼玻璃拉拉,五脏六腑一碰一泡水。
根子何在?我以为伤不起的原发病灶是输不起。
从古到今,输不起情结深植于中国文化基因中,纠结在领导们脑子里。现代领导者的定义包括政府领导人、首长、企业老总、部门主管、社团主管、校长老师,甚至家长。因为输不起,所以无法接受批评、拒听反对意见、打压异己、逆我者亡。整个社会,每一个角落稍稍掌握一点权力的人,哪怕是保安,也大多输不起:不愿接受批评、不肯认输道歉、从不承认决策失败、不能欣赏对手优秀、闻过则怒、闻功则喜。一旦处于劣势,往往将对手抹黑、矮化、污名化;如果输者拥有权力,那么,权杖就被舞得山响。
朱棣还是燕王时,与刘伯温之子刘颢下棋,见局势不妙,发威说:卿不少让耶?刘颢正色道:可让处则让,不可让者不敢让也。朱棣一听,面色发青。这盘棋,朱棣输了。及至朱棣登位,刘颢站在明惠帝一边,明成祖召见,刘颢称疾不至,被捕入京,仍坚持原则毫不屈服,骂朱棣说:殿下百世后,逃不得一个篡字。朱棣将他下狱。刘颢不愿受戮,自缢而死。
下棋输不起,要别人让他;政治上输不起,把别人下狱。羞怒自卑至此,却还感叹:怎么就赢不了他呢?
雨夜读书,输不起的故事,喧嚷史册。拥有权力的人,或因无知,或因病态,为了维稳,不惜采用极致手段,鞭尸的伍子胥可算典型。鞭尸和奸尸的区别很大吗?一枚铜板的两面而已。
于是又有疑问输不起的根子,是什么?是自卑。
相对于输不起 的,是一种开阔的胸襟、气度、容忍、包涵、雅量、欣赏,这些素质在史册中偶而发光,却十分灿烂。
输得起的领导者,我以为首推秦穆公,他派遣三主将伐郑,在崤山之役被晋军伏击,全军覆没。主张出兵的由余自请治罪,秦穆公说:罪止寡人一身,与爱卿何干?他穿上素服哀悼阵亡将士,并亲去迎接被遣回的三主将,痛哭道:使众将军身受奇耻大辱,实寡人之罪也。承认失败,是何等了不起的胸襟。此所以跻身五霸也。
时光流转了几十年。楚庄王围攻宋城,大夫子反前去窥探宋军虚实,巧遇宋大夫华元也在窥探敌情。子反问华元:子之国何如?华元老实地说:惫矣,易子而食,析骸而炊之。子反又问为什么吐露军情?华元说: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子反闻言,大为感动,也向华元据实以告:勉之矣,吾军亦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子反回来向楚庄王报告经过,楚庄王责问他为何泄漏军机?他从容说: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无乎?楚王默然。
这段往事的核心是个诚,是子反的气度、楚庄王的包容。子反跳脱了你死我活的格局,从敌人的眼中看到了尊严,从而萌生雅量。楚庄王的默然,是种高蹈。如果他把子反训斥一顿,或治以泄漏军机之重罪,然后挥军猛攻,华元势必覆灭。果如此,五霸中还有楚庄王吗?
镜头转到另一战场,公元二世纪,北非海权国家迦太基的战神汉尼拔,在征战20年之后吞下了生平第一次战败的苦果,不得不与罗马将军西庇阿展开历史性的谈判。这次谈判,战胜者不骄,战败者不馁,彼此充满敬意,向罗马发动战争的是我,打了几次胜仗的也是我,因为命运的安排,我提出讲和,对象是你,使我感到非常光荣;同样的,对你而言,不也是一件很有名誉的事吗?两位将军没有伤不起,赢者获得了光荣,输者保留了尊严。
输得起,是一种高贵的君子风格。但并不是没有锅底的宽容。诸如南海诸岛的得失,事关国之安危,那不能输,个中是非,毋庸置辩。从历史寻根,将输得起、输不起的故事重现,无非还原人性的尊严与光辉,可以对照那些狭隘自卑的文化瘘管而已。
有时我想,社会大众是不是都有个共同死穴──输不起呢?
得罪大家了。敬请鄙视。
2、寓言故事驼背
一天,孔子从一片树林中经过时,见到一位驼背老人拿着一根竹竿正在捕捉树上的蝉。驼背老人捕起蝉十分熟练,就好像随手拾物一样容易。孔子不禁赞叹道:你捕蝉可有什么诀窍吗?
捕蝉的驼背老人说:我有诀窍呀。为了提高捕蝉的技艺,我在竹竿顶端叠上丸子,使丸子不跌落下来。经过苦练,直到摞上五个丸子而不掉下来,捕起蝉来,就像现在这样熟练了。我捕蝉时身体的姿势,就像树墩一样静止不动,我控制住我的手臂,就像枯干的树枝一样。尽管天地这么大,万物这么多,而我所知道和顾及的,只有蝉的双翼。我不旁顾他物,不因为其他的东西而转移了对蝉翼的注意力,怎么会捕捉不到蝉呢?
孔子听后,对他的弟子说:用心专一,就可以与神工相比。这就是驼背老人告诉我们的道理呀。
3、寓言故事适者生存
沙漠中的狐狸养了一窝小狐狸,小狐狸长到能独自捕食的时候,母狐狸把它们统统赶了出去。小狐狸恋家,不走。母狐狸就又咬又追。毫不留情,小狐狸中有一只瞎眼的,但是妈妈也没有给它特殊的照顾,照样把它赶得远远的,因为妈妈知道,没有谁能养它们一辈子,小狐狸们从这一天起便长大了,那只瞎眼的小狐狸也终于学会靠嗅觉来觅食。
管理启示:企业在培养业务骨干时也应在适当的培训后及时放手。独立承担责任是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因为商界同自然界一样: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4、寓言故事弱者的力量
狮子发现自己的洞边上住着一群黄蜂,黄蜂每天旁若无人地在狮子的领地飞进飞出。狮子觉得,自己作为百兽之王,整天跟一群这样的小家伙生活在一起,实在没有面子,便强烈要求黄蜂搬走,不然就要给它们一点颜色看看。
黄蜂对于狮子的忠告,全没放在心上,依然每天自由自在地在狮子的领地穿行。终于,狮子发怒了,一头撞向了黄蜂窝。黄蜂毫不示弱地向狮子扑去,并紧紧地叮在了狮子的身上。狮子痛得撒腿就跑,可是,怎么也甩不了黄蜂,最终被累死了。
一天,黄蜂发现自己的窝边住着一群蚂蚁,黄蜂无法容忍这些小东西生活在自己的眼皮底下。于是,强烈要求蚂蚁搬家。可是,蚂蚁根本就不把黄蜂放在眼里,依然自由自在地生活在黄蜂的窝边。
终于,黄蜂发怒了,黄蜂一头撞向了蚂蚁窝。顿时,蚂蚁纷纷出动,并紧紧地将黄蜂围住了,黄蜂动弹不得,最后成了蚂蚁的食物。
遇强不怕,是勇气,遇弱就欺,是愚昧。要知道,既然作为弱者的你能够战胜强者,那么,那些更加弱小者,同样也能战胜你。
5、寓言故事伯乐训马
马本来具有天生的素质,它的蹄子可以践踏霜雪,它的皮毛可以抵御风寒。它饿了吃草,渴了喝水,扬蹄奋起奔跑如飞好像腾云驾雾一样,这是自然赋于马的本性。宫殿般豪华的房屋和宽大的高台对于它来说都是无用的。
但是由于伯乐的出现,马的景况就完全改变了。伯乐曾因善于识别千里马而闻名于世,后又从事训练马的行当,不久又成了远近闻名的训马高手。
伯乐训马的办法很多,马只要到了他的手里就要采取了烙、饿、打、困的方法把马治服。所谓烙,就是为了把马的天生气势打下去,就用烧得火红火红的烙铁烙马,马被烙得遍体鳞伤,没了气力,然后修剪马毛,铲削马掌,烙上印号,这样经过训治,十分之二三的马就要死掉了;所谓饿,就是为了训练马的耐力,饿了不让马吃,渴了不让马喝;所谓打,就是为了调整马的奔跑速度和技巧,便时快时慢的控制它,用鞭子狠狠抽打,使马按照人的意图行进。所谓困,就是在马受了这些折磨以后,再把马关在马厩里,长期困乏它,经过伯乐的训治,马死一半以上。
庄子说:马在陆地上,吃草饮水;高兴时它们就摩擦颈项,表示亲爱;忿怒时,就背相对,互相踢蹋。马所晓得的已尽于此了。等到把驾马的横木加在马的身上,用遮眼的东西加在马的头上,使马的行止齐一,马方才知怎用眼睛斜看,不愿就范,曲颈不伸,欲脱其扼,甚至猛戾抵突,吐衔窃辔,而不驯服。所以使马晓得这些,失去了它们的本性,以致行动诡诈,近于盗贼的,都是伯乐训马造成的啊!
6、寓言故事蜘蛛和燕子
从前,有只毒蜘蛛,它心中对燕子满怀妒忌和憎恨,因为燕子经常吃掉 苍蝇。蜘蛛认为,苍蝇只是属于它一个人的。由于它对此总是耿耿于怀,便 一直存心想害燕子。
有一天,蜘蛛把网织在燕子经常进出的窗口,它指望燕子会落入自己的 网中,然后杀死它。一会儿,燕子像箭似地穿过窗户,一下把蜘蛛连网一起 带到屋顶上去了。
蜘蛛眼看自己活不成了,便说道:“唉,这真是自作自受,罪有应得! 现在我终于由于憎恨和嫉妒受到了应得的报应。我甚至连一只大苍蝇都无法 治服,竟妄想杀死一只鸟。我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终于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小故事大道理:谁都不该如此糊涂,妄自尊大,自不量力。他会明白:蠢事一桩。
7、寓言故事灵猿受窘
在原始的大森林间,到处都生长着高大挺拔、郁郁葱葱的乔木,如叶形椭圆的楠木、叶子对生的梓树、可防虫蛀的樟树、可做染料的栎(li)树等等。它们枝繁叶茂,遮天蔽日,令人望而生畏。
有一种善于飞腾、跳跃的灵猿,[欣赏雨季爱情故事网]生活,那就会变成另外一番景象了。那里尽是生有长刺的柘(zhe)树、满身棘刺的酸枣、味道酸苦的枳(zhi)树等等。在这些浑身长刺的灌木丛中,灵猿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它们无树可攀,无枝可跳,善于腾跃的本领无法施展,稍有行动,往往就会被繁枝利刺扎得疼痛难忍,真可谓是危机四伏。因此,它们只能小心谨慎地在林间东张西望,左顾右盼,战战兢兢地爬行,全身紧张得直打哆嗦,好不凄惶!
同样是这群灵猿,为什么在乔木林和灌木丛中的表现竟有天壤之别呢?这并不是由于灵猿的筋骨突然得了什么急病而变僵硬了,而只是因为它后来所处的环境,使它不能充分施展其攀援腾越的本领所造成的结果啊!
小故事大道理:将每个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是重要的!
8、寓言故事天真烂漫的故事
天真烂漫的故事来自故事会
南宋灭亡后,有个姓郑的文人改名思肖,表示不忘赵宋王朝。
元初,他作为南宋遗老,隐居在苏州城南报国寺中。他在报国寺四周种上庄稼、花草,特别爱种梅、兰、竹、菊。他能诗善画,尤其擅长画兰花,上门向他求画的人很多。县官很想得到一幅兰花,派人前来求画。郑思肖对来人说:“头可得,兰不可得!”自此,人们对郑思肖更加敬佩,求画的人越来越多。他常常当众挥笔,作画题诗,以赠友好。有一次,他画了一卷一丈多长的黑兰,画题是:“纯是君子,绝无小人!”他把这幅画挂在房里,供来访者欣赏。大家赞不绝口,都认为这幅画画得“天真烂漫,超出物表”。
成语“天真烂漫”原来形容纯真自然,不虚伪做作。现多指少年儿童心地单纯无邪。
9、寓言故事神话故事吴刚伐桂
神话传说中吴刚学仙有过,遭天帝惩罚到月宫砍伐桂树,其树随砍随合,所以必须不断砍伐。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天咫》。
又《山海经》中,吴刚又叫吴权,是西河人。炎帝之孙伯陵,趁吴刚离家三年学仙道,和吴刚的妻子私通,还生了三个儿子,还生了三个儿子,吴刚一怒之下杀了伯陵,因此惹怒太阳神炎帝,把吴刚发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
而吴刚的妻子对丈夫的遭遇亦感到内疚,命她的三个儿子飞上月亮,陪伴吴刚,一个变成「蟾蜍」,一个变成「兔」,一个不详。
10、寓言故事小白
一春天的一个下午。有只叫小白的狗,在寂静的马路上边走边嗅着土。狭窄的马路,夹着两道长长的树篱,枝条上已绿芽初萌,树篱中间,还稀稀落落开些樱花之类。小白沿着树篱,不觉拐进一条横街。刚拐过去,就吓得一惊,顿住了脚。
那也难怪。横街前面三四丈远的地方,有个穿号衣的宰狗的,把套索藏在身后,正盯住一只黑狗。而那黑狗却毫无察觉,只顾大嚼屠夫扔来的面包等物。可是,叫小白吃惊的,不光此也。倘是一只不相识的狗倒也罢了,如今让屠夫盯上的,竟是邻居家的阿黑。是那只每天早晨一见面,总要彼此嗅嗅鼻子,跟它顶顶要好的阿黑呀。
小白不禁想大喊一声:“阿黑,当心!”就在这工夫,屠夫朝小白恶狠狠地瞪了一眼。目露凶光,分明在威吓它——“你敢!你告诉,就先套住你!”吓得小白忘了叫。而且,何止是忘了叫!简直是惊魂丧胆,一刻也不敢呆了。小白眼睛觑着屠夫,开始一步步往后蹭。等到了树篱背后,屠夫的身影刚隐没,就撇下可怜的阿黑,一溜烟地逃之夭夭。
这工夫,想必套索飞了出去。只听见阿黑凄厉的嚎叫,连声传来。可是小白,慢说转回身去,脚下连停都没停。它跳过泥洼,踢开石子,钻过禁止通行的拦路绳,撞翻垃圾箱,头也不回,一个劲儿地逃。你瞧瞧!它跑下了坡道!哎哟,险些叫汽车轧着!小白一心想逃命,八成什么都不顾了。不,阿黑的悲鸣犹自在它耳边呜咽。
“呜,呜,救命呀!呜,呜,救命呀!”
二
小白上气不接下气,好歹回到主人家。钻过黑院墙下的狗洞,绕过仓房,就是狗窝所在的后院。小白像一阵风似的,奔进后院的草坪。跑到这里就不用怕给绳子套住了。尤其幸运的是,绿茸茸的草坪上,小姐和少爷正在扔球玩。看到这光景,小白那份高兴劲儿,就甭提了。它摇着尾巴,一步就窜了过去。
“小姐!少爷!我今儿遇见宰狗的啦。”小白气都没喘一口,仰头望着他俩说。
(小姐和少爷当然不懂狗话,所以只听见它汪汪叫)可是,今儿怎么回事?小姐和少爷都愣在那里,连脑袋也不来摸一下。小白觉得奇怪,又告诉他俩说:
“小姐!您知道宰狗的么?那家伙可凶哩。少爷!我倒是逃掉了,邻居家的阿黑却给逮住了。”
尽管如此,小姐和少爷只是面面相觑。而且,旋即说出的话简直莫名其妙:
“是哪儿的狗呀,春夫?”
“是哪儿的狗呢,姐姐?”
哪儿的狗?这回倒叫小白愣住了(小姐和少爷的话,小白完全听得懂。我们不懂狗话,就以为狗也不懂人话。其实不然。狗能学会耍把戏,就因为懂人话。我们听不懂狗话,所以,像暗中看物啦,辨别气味啦,狗教的这些本事,一样都学不会)。
“哪里是哪儿来的狗呀?就是我小白呀!”
可是,小姐仍然嫌恶地瞅着小白。
“会不会是隔壁阿黑的兄弟呢?”
“也许是阿黑的兄弟吧”。少爷摆弄着球棒,深思熟虑地回答说,“瞧这家伙也浑身黢黑嘛”。
小白顿感毛骨悚然。浑身黢黑!哪儿会呢。小白从小就白如牛奶。然而,此刻一看前爪,不,不止前爪。胸脯、肚子、后爪、修长有致的尾巴,全像锅底一样黢黑。浑身黢黑!浑身黢黑!小白疯了似的,又跳又蹦,兜着圈子拼命狂吠。
“哎呀,这怎么办?春夫,这准是一只疯狗。”
小姐站在那里,几乎要哭出来。但是,少爷倒很勇敢。小白左肩上猛地挨了一球棒。说时迟那时快,第二棒又朝头顶抡将下来。小白棒下逃生,赶紧朝来的方向逃去。这次不像方才那样,只跑上一二百米。草坪尽头,棕榈树下,有个白漆狗窝。小白来到狗窝前,回头看着小主人。
“小姐!少爷!我就是那只小白呀。变得再黑,也还是小白呀”。
11、寓言故事诺言
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鸟儿坐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就向南方飞去了。
春天又来了。原野上、森林里的雪都融化了。鸟儿又回到这里,来找她的好朋友—树。
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树,不见了,只剩下树根留在那里。
“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鸟儿问树根。
树根回答:“伐木工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鸟儿向山谷里飞去。
山谷里有个很大的工厂,锯木头的声音“沙—沙—”地响着。
鸟儿落在工厂的大门上。她问大门说:“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门回答说:“树嘛,在厂子里被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村子里卖掉了。”
鸟儿向村子里飞去。
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个小女孩。鸟儿问小女孩:“小姑娘,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儿,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然后飞走了。
12、寓言故事以牙还牙
我们主任比较刻薄,这天到办公室查岗,发现小江正盯着电脑屏幕上一组照片出神,主任咳嗽一声,问:“这是谁的照片啊?”小江想关闭相册已经来不及了,只好实话实说:“主任,这是我儿子的生日照。”主任立即沉下脸道:“现在你已经违反了两项纪律:第一,上班时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偷看儿子的相片;第二,你用的电脑是单位的财产,而你却用来存放儿子的照片,这是严重的公物私用行为,需要深刻检讨!”
晚上,主任挨个给我们打电话,说明天上级领导来检查,要每人写一份工作汇报,要点及注意事项他一会儿发到我们的邮箱里。第二天一早,我们都将打印好的汇报稿交给主任,只有小江什么都没写,还像没事人似的,我们不由替他捏了一把汗。主任看了看小江,气呼呼地问:“你的汇报材料呢?”小江说:“没写。”主任将手里的材料往桌上一摔,质问小江为什么敢把他的话当作耳边风。
小江不紧不慢地说:“主任,这事实在怪不得我,原因有二:第一,我老婆说下班后我属于家庭,理应洗菜、做饭、洗衣、拖地,不得在家里做与家庭无关的事;第二,家里的电脑是我们家私有财产,老婆说了,不得利用家里的电脑做工作上的事情,这是严重的私物公用行为!”主任张了张嘴,半天没说出话来。
13、寓言故事上帝的恩赐
很久很久以前,上帝把地球上的动物们召集到一起开会。会议快结束时,上帝指了指自己脚下一个看起来有点笨重的东西说:“我这里有一样礼物想赐给各位。如果你们谁喜欢,就可以把它拾起来放在背上。不过先提醒大家,一旦谁背上它,就永远也取不下来了。”
动物们听到有礼物可以领,都十分开心。他们争先恐后地挤到上帝面前,可没想到礼物居然是放在地上的那个怪东西,不禁面面相觑,打起了退堂鼓,心里想:把这个家伙放到背上,搞不好连走路都会累得半死!更可怕的是,一旦背上它,这负担就永远也没有尽头了。
就这样,动物们犹豫了一阵之后,又都回到了自己的座位。这时候,一只小鸟走了出来。它看了看地上的礼物,心里想:上帝从来没有欺骗和亏待过我们。眼前这个东西看起来虽然笨重,但它也是上帝的恩赐呀,应该不会有什么麻烦的。
于是,小鸟捡起地上的东西,背在背上。没想到,这个礼物一接触它的后背就长了上去!在其它动物惊诧的注视下,小鸟试着扇动它,结果不但没感觉到沉重,反而慢慢地学会了飞行!
而那些放弃翅膀的动物们,看着这个神奇的礼物,后悔也来不及了。
14、寓言故事秃头之美
不知是什么原因,虎大王得了脱发的毛病,头上的毛发先是一根一根地掉,接着便成缕地谢,后来竟成片地脱落,一发不可收。不消多日虎大王那只圆圆的大脑袋就变成了光闪闪的大灯泡,难看极了。虎大王为此十分苦恼,它想,自己身为百兽之尊,竟然患了如此不雅、有碍美观的怪病,真不知何时造孽了。
虎大王变成了秃头,在动物世界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动物们议论纷纷,许多动物认为这是不祥之兆。只有狐狸在暗地里露出得意之笑。很快,狐狸也变成了秃头,那秃头的亮度几乎和虎大王的一样。这个消息很快传到了虎大王耳中,虎大王心想,真是老天有眼,真的还有与自己同病相怜的。于是它赶紧召见狐狸。虎大王问:“狐狸,你怎么变成秃头了。”狐狸不假思索的答道:“虎大王,秃头乃山神赐予动物的福气,山神首先把福气赐给了虎大王,托虎大王的福,我也变成秃头了,这是虎大王赐的福。”它还说:“动物的秃头最美丽了,不懂得美的动物是看不出秃头之美的。”
虎大王听了狐狸的话,心花怒放,心里的乌云一扫而光。它立即从大王椅上走下来,扶起跪在地上的狐狸,说:“你真是我的知音啊,你有什么要求,你尽管说,我一定会答应你的。”狐狸说:“我崇拜虎大王,我想帮助虎大王治理动物王国。”虎大王寻思片刻说:“那你是动物王国的二头领了。”
狐狸升迁的消息迅速在动物王国中传开了,动物们似乎悟到了秃头的产生的吉祥作用。于是一股秃头风在动物王国中越刮越猛。山羊为变成秃头磨掉了长长的角,孔雀剪掉那美丽的头饰,兔子束起了耳朵……不久动物王国里的动物全都变成秃头了。由于秃鹫家族秃头最干净利索还被虎大王赐予文明动物家族称号。
从此,动物王国中再也找不到不秃头的动物了,动物王国成了秃头王国,大家站在一起光闪闪的,一模一样。
15、寓言故事南街和北街
有一个小镇,总共只有一条街。一条街,两排房,街心一条线,将小镇一分为二,人们习惯地称南边的叫南街,北边的叫北街。
如果你碰巧来到小镇,走上街头,看到街上奇特的景观,你一定会大惑不解。你看:北街许多人正穿着棉衣棉裤,眯着眼睛,晒太阳;南街许多人却一个个汗衫短裤,抹着汗水,摇蒲扇。
北街人骂:“这鬼天气,滴水成冰呢!”
南街人也骂:“这鬼天气,热得死人呢!”
北街人围在火炉边吃热火锅,“哈滋哈滋”,吃得头上冒汗。
南街人围在圆桌边吃冰西瓜,“阿呜阿呜”,吃得津津有味。
南街人眼巴巴看着北街人吃火锅,心里很羡慕,吸啦着口水,想:“热火锅,热火锅,吃起来真带劲啊!”
北街人眼巴巴看着南街人吃西瓜,心里也很羡慕,滴答着口水,说:“冰西瓜,冰西瓜,吃起来多过瘾啊!”
原来,这是一条泾渭分明、对比强烈的界街,以中线为界,北街人过的是隆冬,南街人过的是盛夏。
一条街道,两个季节,在这儿竟得到奇妙与和谐的统一。
如果你不相信,请沿着街心那条线,由东向西走过去,你的左半个身子热乎乎的,右半个身子冷冰冰的。走完全程折回来,由西向东走,哈,热乎乎的左半个身子变得冷冰冰了,冷冰冰的右半个身子变得热乎乎了。
北街人常常瞧不起南街人。夏天有什么好?穿那么一点点衣服,露胳膊露腿的。尤其女孩,鞋底越来越高,衣服越穿越少,像什么样子?也不嫌燥得慌。蚊子、苍蝇、臭虫全出来了,嘤嘤嘤,嗡嗡嗡,吵得人睡不好觉。不干活也一身臭汗。用空调,多费电哪!
南街人总也瞧不起北街人。冬天有什么好?那么厚的衣服,又笨重又难看,早上穿,晚上脱,不嫌累得慌呀!脸上、手上、脚上,全生出冻疮来了,又肿又痒,太不值得啦。晚上起来小便,哆哆嗦嗦,哪愿钻出热被窝呵!生火盆,哼,小心二氧化碳中毒!
听见南街那边蝉儿叫,北街的孩子常常愣了神。蝉儿叫得多欢呀!你看南街的孩子,用竹竿系上丝网,成群结队地到树林里捕蝉,玩得真开心呀!孩子们屏住气,小心翼翼不出声,轻轻悄悄将网儿凑过去,猛地一按,哈,逮住了,是个“响儿”。用火柴盒儿装起来,做成一个BP机。小三儿,有事你呼我。玩累了,出汗了,一个个下饺子似地跳进后街的小河里,“卟嗵卟嗵”,泥鳅般钻上钻下,鸭子似的游过来,游过去,直到眼睛像兔子似的发红,身子像缎子似的发亮,直到夕阳坠入山谷,街上升起袅袅炊烟,妈妈在岸边喊破了嗓子,这才恋恋不舍地告别小河走回家去。
看见北街这边下雪儿,南街的孩子常常傻了眼。雪儿下得可真大呀!你看北街的孩子,在雪地里滚雪球、堆雪人、打雪仗,欢乐的笑声,震得街檐上的冰溜儿直晃悠,道旁树上的积雪,“簌簌”地往下掉。那个大头雪人真好玩,黑煤球做眼睛,胡萝卜做鼻子,大嘴巴一下扯到两边耳根旁,嘻嘻!
玩够了,笑够了,他们穿上溜冰鞋,一溜飞驰,来到后街的小河(其实是一条河,绕镇一周的环城河)溜冰。河里早已结上厚厚的冰。南街的孩子们,你牵着我的手,我扶着你的肩,三个一群,五个一阵,像燕子似的绕来绕去,像风筝似的飘来飘去。他们还玩出了层出不穷的新花样,金鸡独立呀,大鹏展翅呀,旋转360度呀,孩子们玩儿得一个个忘了自己姓什名谁啦!
当然,更多的时候,南街人和北街人互相帮忙,友好相处。
南街人几乎不必用冰箱,饭菜怕馊,新鲜水果怕变味,只需往对街一丢,“小柱子,帮我冰镇冰镇,远亲不如近邻嘛。”
16、寓言故事聪明的鱼
在一座桥下面,一条鱼和一只乌龟盯着从水面垂下的诱饵,鱼说:“我有办法把鱼饵吃到肚里而平安无事!”
乌龟不信,鱼于是咬住诱饵,一边挣扎,一边拉住渔线,直到把渔线拉直为止。
然后这条鱼朝桥墩方向游回来,绕着桥墩上的木桩游了几圈,突然用力一拉,渔线被拉断了!
过了一会儿,鱼又再一次做了这样的表演,依然把诱饵吃完而安然无恙。
乌龟佩服地说:“你可真厉害,连人的诡计都可以识破!”
鱼不屑地说:“这有什么,人类几千年都用同一种方法来对付我们,却不知我们也会吸取经验!”
寓意:
不要总是用老眼光看待人或事物,我们需要不断地从众多的经验中吸取教训并加以改善,有些方法过时了,就应该从新的角度去考虑,要考虑到人和事物的灵活多变性,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17、寓言故事丧失的权力
一个农民养了一群鸡,每天把他们放到院子里,并拿出大把大把的粮食喂他们,鸡吃的饱饱的,悠闲地散步,或者互相追逐。树上的乌鸦羡慕不已,有时偷偷飞下来,混在他们中间,捡拾地上的谷粒,但是只要农民看见了,就会拿起棍子,怒气冲冲得把她哄走。于是,她对那些鸡说:“你我都是禽类,为什么主人对你们那么好,对我却毫不客气?”那些鸡说:“我们并不是白吃他的食物,是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的,我们每天为他生蛋,主人用我们的蛋换回家里的日用品,彼此是一种合作关系”
乌鸦听了,终于明白了。
有一天,她看到农民独自站在院子里,飞了下来,谦卑的对那位农民说:“这位大哥,能否允许我像您的鸡一样,为您服务呢?”
农民看了看眼前的乌鸦,对她说道:“当然愿意,可是您会下蛋吗?”
乌鸦说道:“当然,这是禽类的本分”说着,她蹲下身体,生下了一个蛋。
农民仔细看了看,除了体型比较小,其他一切正常,他想:尽管蛋比较小,但乌鸦的身体也不大,吃的肯定不多,于是他答应了,乌鸦转身向鸡群走去,农民叫住了她,对她说:“你得到了一些权力,也必须放弃一些权利,”
乌鸦有些不解:“我要放弃那些权力?”
“您不能再飞回树上了,必须完全吃住在家里”
乌鸦想:“这正是我所希望的,还有什么疑虑?”她痛快地答应了。
农民拿来了一把剪刀,把乌鸦翅膀上的羽毛全剪下来了,随手把她丢进了鸡群里。
乌鸦终于像其他的鸡一样,安心的在院子里进食了。
但是事情并不像她想象的那样简单,她的同伴起初对她还算客气,但越来越不把她看在眼里,那些鸡认为不是他们的同类,经常欺负她,抢她的食物,啄她的脑袋,最让她痛苦的,是她没有朋友,那些鸡根本就不愿和她往来,她想回到原来的社会,但是已经无法飞行,每天度日如年。
18、寓言故事得意忘形的老虎
从前有一个农夫,他的地在一片芦苇地的旁边。那芦苇地里常常有野兽出没,他担心自己的庄稼被野兽毁坏了,就总是拿着弓箭到庄稼地和芦苇地交界的地方去来回巡视。
这一天,农夫又来到田边看护庄稼。一天下来,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平平安安地到了黄昏时分。农夫见还安全,又感到确实有些累了,就坐在芦苇地边休息。
忽然,他发现苇丛中的芦花纷纷扬起,在空中飘来飘去。他不禁感到十分疑惑:“奇怪,我并没有靠在芦苇上摇晃它,这会儿也没有一丝风,芦花怎么会飞起来的呢?也许是苇丛中来了什么野兽在活动吧。”
这么想着,农夫提高了警惕,站起身来一个劲地向苇丛中张望,观察是什么东西隐蔽在那里。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看清原来是一只老虎,只见它蹦蹦跳跳的,时而摇摇脑袋,时而晃晃尾巴,看上去好像高兴得不得了。
老虎为什么这么撒欢呢?农夫想了想,认为它一定是捕捉到什么猎物了。老虎得意得简直忘了形,完全忘了注意周围会有什么危险,屡次从苇丛中跳起,将自己的身体暴露在农夫的视线里。
农夫悄悄藏好,用弓箭瞄准了老虎现身的地方,趁它又一次跃起,脱离了苇丛的隐蔽的时候,就一箭射过去,老虎立刻发出一声凄厉的叫声,扑倒在苇丛里。
农夫过去一看,老虎前胸插着箭,身下还枕着一只死獐子。
老虎捕到了獐子高兴万分,却没料到中箭而死,真可谓是乐极生悲。人生在世,应该谨慎从事,不要被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以致于丧失了对危险的警惕,否则,就会埋上灾祸的隐患。
19、寓言故事苍蝇与蜜
房里有蜜漏流出来,许多苍蝇便飞去饱餐起来。蜂蜜太甜美了,他们舍不得走。然而,就在这时他们的脚被蜜粘住,再也飞不起来了。他们后悔不已,嗡嗡乱叫:“我们真不幸,因贪图一时的享受而丧了命。”对于许多人来说,贪婪是许多灾祸的根源。
20、寓言故事白松与荆棘
白松与荆棘互相争吵。白松自傲地说:“我质地优良,躯干粗壮,既可以做庙宇的屋顶,又可建造船只,你能做什么呢?”荆棘说:“如果你一想到劈你的斧头和锯你的锯子,你恐怕还是愿意做荆棘吧。”这故事是说,平淡无奇的生活也许比富有离奇的生活更无痛苦和危险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