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首月亮古诗二年级》属于诗词大全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人月圆·山中书事(元代-张可久)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màn)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niàng)酒,春水煎茶。
2、蝶恋花·两岸月桥花半吐(宋代-真德秀)
两岸月桥花半吐。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尽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入江南去。
先自冰霜真态度。何事枝头,点点胭(yān)脂(zhī)污。莫是东君嫌(xián)淡素。问花花又娇无语。
3、十六日湖塘上观月(明代-周玄)
玉露寒侵鳷鹊楼,桂花池馆恨悠悠。不妨歌舞留人醉,一夜清光减却秋。
4、对月和谷城县尹杨文载壁间韵(元代-宋褧)
凉月娟娟照满怀,流光如水共徘徊。持杯对影非吾事,但许帘栊彻夜开。
5、哭别月村(元代-黄庚)
交游惟子独相知,此老天胡不憖遗。
行辈凋零亡益友,文风寥落失儒师。
在生曾与传遗像,临死犹能寄别诗。
月落村空人不见,伤心千古隔幽期。
6、赠牛羊司范月豀(宋代-释文珦)
莫嫌司职小,先圣亦曾为。
蕃息更何事,萧閒且赋诗。
尔牲诚具止,尔牧自来思。
考牧宣王雅,应拈短笛吹。
7、逮子以今岁正月十六日之毗陵而以十二月十五日还舍铨试第二且得新雏以诗示之(宋代-曾几)
不见吾儿久,今朝慰眼前。分襟灯火夜,回棹雪霜天。
中鹄令人喜,将雏得我怜。一杯欢笑后,急急理尘编。
8、中秋夜家宴咏月(宋代-朱淑真)
九秋三五夕,此夕正秋中。天意一夜别,人心千古同。
清光消雾霭,皓色遍高空。愿把团圆盏,年年对兔宫。
9、二月二日即事(宋代-方岳)
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
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
无欢不必游花树,有病何须置药篮。
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
10、西江月(相山集题作别思)(宋代-王之道)
一霎轻云过雨,半稿新绿横舟。梅花池馆暗香浮。酒入朱唇红透。
有恨尤怜别恨,多愁不惯春愁。舞余何惜更迟留。肠断断肠更后。
11、诚斋待月(宋代-杨万里)
红稠碧秀晴山园,只有诚斋眼界宽。
月近竹梢偏不上,要人不看要人看。
12、卧病逾月请郡不许复直玉堂十一月一日锁院是(宋代-苏轼)
微霰疏疏点玉堂,词头夜下揽衣忙。
分光御烛星辰烂,拜赐宫壶雨露香。
醉眼有花书字大,老人无睡漏声长。
何时却逐桑榆暖,社酒寒灯乐未央。
13、看月 其二(清代-吴性诚)
夜静空庭倩月陪,冰壶朗澈照蓬莱。平生笑杀吴刚斧,仙桂高枝砍不来。
14、月当头夜怀母示三弟(清代-王易)
寒宵病榻依兄弟,人海流波自送迎。已分东西终逆旅,偶持哀怨入孤鸣。
疏灯老屋林园梦,冷月晶霜上下清。共此乡心几千里,倚闾辛苦若为情。
15、闰二月廿八日同匏庵稚辛季友梅生迪庵嘿园午原游黑龙潭大觉寺(清代-陈宝琛)
花时自失岂关风,韶景何曾负秃翁。潭水有情还作碧,杏林如洗尚留红。
上方泉响诸天净,归路山光一雨功。春梦重重谁大觉?与君勘取不空空。
16、二月十日有事于先皇帝攒宫(清代-顾炎武)
青阳回轩邱,白日丽苍野。封如禹穴平,木类湘山赭。
不忍寝园荒,复来奠樽斝。彷佛见威神,云旗导风马。
当年国步蹙,实叹谋臣寡。空劳宵旰心,拜戎常不暇。
贼马与边烽,相将溃中夏。颓阳不东升,节士长喑哑。
及今擐甲兵,无复图宗社。飞章奏天庭,謇謇焉能舍。
华阴有王生,伏哭神床下。亮矣忠恳情,咨嗟传宦者。
遗臣日以希,有愿同谁写。
17、戊辰七月应召赴阙车中言怀二首 其二(明代-钱谦益)
寥廓高天一冥鸿,肯随乌鸟问雌雄!纷纷岂止容卿辈,碌碌何须笑乃公。
赤汗马应空冀北,白头豕自愧辽东。郊原无限停车思,落日披襟得远风。
18、城头月 月下(清代-陈维崧)
冰轮偏向城头挂,河汉寥寥夜。一片关山,千秋楚汉,万帐更齐打。
何如移向东湖舍,照豆棚瓜架。草响溪桥,水明山店,儿女追凉话。
19、点绛唇 二月八日夜泛射渎归作(明代-吴子孝)
花信风轻,为花日日芳游早。曲溪缭绕,归棹情多少。
月映清波,良夜春寒悄,长空皎。歌声缥缈,醉里愁如扫。
20、中秋夜玄云蔽月行(宋代-李新)
惆怅中秋不见月,太阴垂云兔藏窟。
我欲上天扫玄云,桂露团团渍冰阙。
中天放出千里光,层楼翠阁遥相望。
一盃盃重相劝,今年赏汝中秋愿。
上天高高末由到,玄云愈浓不可扫。
空庭蜡炬落寒花,宫裘想舞秋风老。
21、八月十六夜与宗哲纯甫翫月(宋代-强至)
结客城东楼,明月初出海。
渐如水精盘,天宇无寸霭。
清光如何买,厥价珠百琲。
中秋一夕过,已觉人意改。
冰轮纵迟迟,此夜复谁待。
老蟾益自张,吐辉增十倍。
把酒共月语,世态何足罪。
自有昭昭晖,千古万古在。
22、临江仙(次韵富季申九月菊未开)(宋代-李弥逊)
燕去莺来昏又晓,劳生莫负心期。菊花何必待开时。十分浮玉蚁,一拍贯珠词。
少借笔端烟雨力,不须露染风披。芳心微露定因谁。风流今太傅,萧洒古东篱。
23、乙卯十二月十四日夜宿东禅僧舍(宋代-韦骧)
簿书虽是不离身,一宿精庐兴味真。莫道后栏花未坼,夜来霜月岂惭春。
24、八月奉教作(唐代-李峤)
黄叶秋风起,苍葭晓露团。鹤鸣初警候,雁上欲凌寒。
月镜如开匣,云缨似缀冠。清尊对旻序,高宴有馀欢。
25、二月廿四日归海藏楼花已半残 其二(清代-郑孝胥)
梅泉诚善颂,惜此盖世翁。惜乎天不与,非穷亦非通。
举世如鸿毛,泰山在此穷。七十何所求,哀歌气填胸。
友朋稍见知,来往成奇踪。春秋归斯楼,八年更雨风。
置子鲁阳戈,行看日再中。
26、九月十五夜月下作三首 其一(清代-郑孝胥)
雾起江旋隐,云横月自华。何人念秋柳,疏影尚夭斜。
27、宣和七年九月二十三日睿谟殿赏橘曲燕诗(宋代-王安中)
赤伏符兴运,长生帝应期。骏功光祖考,大道仰君师。
皇极三才建,春台四海熙。高高天辅德,荡荡物由仪。
政叶阴阳叙,恩均雨露施。机缄神不测,橐籥化无私。
黄道星循轨,璿玑日转规。农祥朝自正,膏泽夜还滋。
耕首天田稼,蚕先茧馆丝。云谁知帝力,初弗夺民时。
嘉种今仍降,来牟此独贻。上方轻赋敛,人益劝耘耔。
陆播颜宁汗,溪秧手任龟。雨旸常不过,高下两俱宜。
垄静无稂莠,场登足秬秠。地腴从再易,仓富必千斯。
已觉饶储偫,何妨饱滞遗。滴珠香社酿,舂玉滑晨炊。
廪廥连淮上,帆樯塞汴湄。人和通斔斛,家积等京坻。
岁事丰如此,天心喜可知。肃霜时既届,夷则律初吹。
坐弛输边粟,先共飨帝粢。遂蠲阳馆荐,将迓泰坛釐。
要与民同乐,还开宴示慈。紫清三境邃,玉府九重披。
仙掌擎宵露,宫楼上晓曦。明河临睥睨,魁斗下罘罳。
鳌负蓬莱殿,鲸喷太液池。隔城花隐隐,夹路竹猗猗。
帝所迷从向,壶中入并随。睿谟深宝构,延福表云楣。
象纬层霄逼,堪舆一气移。风帘珠的皪,霜瓦碧参差。
流步来清跸,飘香度赤墀。袍光明霁色,扇影弄凉飔。
御坐花巾拥,云韶紫袖垂。仙音锵杳眇,颢气变融怡。
师保周兼召,钧衡稷与夔。万几当暇豫,一笑奉畴咨。
介弟荣华鄂,多男茂本支。维城扶庆运,联璧秀英姿。
嘉橘争先睹,瑰橙复共持。琼浆封盎盎,金弹间累累。
禹服分三壤,湘江接九嶷。移根来上苑,荐瑞自柔祇。
托质依天咫,怀馨脱海涯。生成因道荫,造化岂人为。
严靓侔衣鞠,鲜浓类染栀。阳乌飞啄卵,崖蜜熟凝脾。
不数千头富,应容四老嬉。桃嗤西母献,萍辨楚人疑。
沆瀣漙凉叶,琅玕折晓枝。雾霏先噀鼻,香润已熏肌。
君赐来相续,皇恩厚不赀。觞行筵秩秩,乐阕漏迟迟。
户响铿铜兽,庭阴过玉螭。画廊寻宛转,杂佩步逶迤。
预许留关钥,重升促履綦。再中占汉日,八彩望尧眉。
器宝森罗列,虹辉粲陆离。截肪传盏斝,盈尺捧舟彝。
碧落天之秘,蓝田地所奇。连城宁复贵,旷代未尝窥。
冰莹玻瓈瓮,云承翡翠卮。万丝萦玛瑙,五色碾琉璃。
起立纷行缀,环观略等衰。欢悰溟渤隘,饮兴岱嵩卑。
御手飧频辍,宫瓶酒屡酾。翠钿来婉娈,珠袂列葳蕤。
阆苑花常烂,姑山物不疵。流莺歌缓缓,么凤舞僛僛。
别按新传曲,仍听绝妙词。共看宾醉止,那问夜何其。
莲炬光相属,星联弁欲攲。酡颜回紫闼,归路跃金羁。
讴咏声盈耳,铺张说解颐。肇从书契数,卓冠简编推。
天纪承轩后,河图受宓羲。文心仍翼翼,舜善益孳孳。
圣治宁人继,淳风邃古追。飞轮诸福至,投札九州驰。
震叠汤声赫,威怀武烈丕。款金符誓牧,篆鼓兆蒐岐。
神力天山箭,祥飙太一旗。燕云恢北落,灵夏慑西陲。
曩岁蒙推择,新邦往抚绥。宸篇丽云汉,儒服拥旌麾。
乘鄣逾千里,留屯阅再期。丹衷忘险阻,白首分捐糜。
井邑今安业,衣冠颇变夷。买牛从汉吏,牧马绝胡儿。
田熟营平老,兵休定远疲。钧天犹梦到,魏阙倏来思。
紫诏遄三节,红尘踏九逵。载前宣室席,复侍迩英帷。
饮御陪胥乐,勤归独念兹。喜沾鱼藻惠,许赋柏梁诗。
愧乏凌云笔,徒倾向日葵。扬休称万寿,永御太平基。
28、二月四日游大云寺分韵得三字佛龛多题名韦独(宋代-李薰)
野寺依绝壁,化身满诸龛。
后前莽难测,千亿纷相参。
妙斩谢斤斧,高楼轶烟岚。
旁行栗危栈,俯{左日右敢}惊深潭。
岁月浸荒老,苔藓争对函。
亦有好事者,增饬施朱蓝。
经营定自图,谍雅奚未暗。
款识或可辨,上下试与探。
远徵固寂寞,近取才二三。
开元韦庶子,剖符剑之南。
咄嗟檀施开,至今为美谈。
墨卿少羁窭,节旄晚毵毵。
乐和盛家法,图垢犹包含。
郑氏虽世儒,蛮祸竟莫戡。
旧相粤冀级,经从各停骖。
翰林宠则多,御史德岂惭。
数公方盛壮,厥声实訏覃。
纷华竟安在,人寿无彭聃。
彼石尚云朽,吾生谅何堪。
华前一笑粲,现此优波昙。
稽首识归处,径欲投佩簪。
蠢蠢谁汝缚,窃食如春蚕。
祓除偶辰巳,风景清且酣。
相引着胜地,佛日况可贪。
敢夸一醉富,庶解忧心惔。
因歌以记之,放笔书僧庵。
29、戊寅七夕同诸子酌松风阁分赋六首是月霖雨经旬 其三 得风字(明代-何吾驺)
亦知一夕百年同,暝夜何从简女红。为语穿针诸姊妹,楼前容易五更风。
30、二月晦日怀林处士(宋代-连文凤)
相思忽成梦,久不到茶窝。
飞去羽毛短,别来风雨多。
杏花一夜发,春事二分过。
百尺龙潭上,知君意若何。
31、九月一日有作(宋代-张耒)
怳怳日光薄,萧萧风叶吟。
今辰九月朔,秋物半侵寻。
赖有堂下菊,芬芳散浮金。
感兹摇落际,采撷慰孤斟。
木落见南山,池清照疏林。
翩翩短羽健,杳杳潜鳞深。
落漠苦无趣,屡空阻抽簪。
晴明蹑吾屐,晚岁多重阴。
32、目痛一月未愈自和前九首(宋代-刘克庄)
朱颜无药能驻,白发缘愁许长。
昏昏枉读万卷,蹙蹙起瞻四方。
33、癸酉八月同百丈中禅师温汤作小诗呈九仙舜公(宋代-黄庭坚)
九仙沤和汤,浴此二水牯。
主人无施心,冷暖各得所。
道途开十方,瓢杓汲万古。
欲问源从来,大雄山有虎。
34、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唐代-解琬)
瑞塔临初地,金舆幸上方。空边有清净,觉处无馨香。
雨霁微尘敛,风秋定水凉。兹辰采仙菊,荐寿庆重阳。
35、九月九日勤政楼下观百僚献寿(唐代-王涯)
御气黄花节,临轩紫陌头。早阳生彩仗,霁色入仙楼。
献寿皆鹓鹭,瞻天尽冕旒。菊樽过九日,凤历肇千秋。
乐奏薰风起,杯酣瑞影收。年年歌舞度,此地庆皇休。
36、八月十五日夜半云开然后玩月因书一时之景寄呈乐天(唐代-刘禹锡)
半夜碧云收,中天素月流。开城邀好客,置酒赏清秋。
影透衣香润,光凝歌黛愁。斜辉犹可玩,移宴上西楼。
37、三月三十日题慈恩寺(唐代-白居易)
慈恩春色今朝尽,尽日裴回倚寺门。
惆怅春归留不得,紫藤花下渐黄昏。
38、中秋月(唐代-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谁人陇外久征戍,
何处庭前新别离。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39、庚寅八月六日忆母(明代-彭而述)
遗恨行舟阻太行,难堪此日又潇湘。安东未遂怜温峤,《党锢》无名耻范滂。
万里依人空作客,十年遇主尚为郎。萧骚短鬓经秋日,雁杳江城忆故乡。
40、二月十五日赵君实南山别墅俟主客俱不至(宋代-方回)
篱落梅残野菜青,田间閒看鹤梳翎。
主人不到客且去,细雨南山暗画屏。
41、自淮梱代归领累偕亲友游虎丘偶成数语以纪岁月时淳祐庚戌七月廿五日(宋代-丘岳)
一目四苍莽,突然见林丘。飞来灵鹫峰,幻出蓬莱洲。
浮图高崒嵂,石径通深幽。生公讲经台,曾闻石点头。
剑池杳无底,脩绠汲寒流。千古诧奇传,兹事还是不。
我来秋向深,良苗匝平畴。忧国愿年丰,一稔销百忧。
42、长亭怨慢·九月晦日(清代-黄之隽)
听船外、晚钟敲处。似唤秋光,夜深归去。人不如秋,飘零犹在蓼花渚。
水昏烟暝,知合傍、何时住。两桨木兰舟,已载尽、鱼风雀雨。
无语。看阿城一片,断送乱鸦枯树。悲哉宋玉,耐多少、薄寒羁旅。
秋黏骨肉渐教深,记念著、黄花情绪。尽此夜无眠,拖转西风一缕。
43、院试寓郡城独坐对月无聊中叠韵成此五首 其四(清代-周馨桂)
顺时力不足,好古兴犹来。且发终宵愤,重燃旧日灰。
吾侪当报国,举世正需才。经训菑畬在,殷勤辟草莱。
44、九月一日登泰山(明代-陈圭)
岱宗秋日气高寒,绝顶西风自整冠。岩畔进香何处客,山巅封禅几时坛。
眼空寰海三千界,路入青冥十八盘。薄暮故人劳载酒,翠微银烛整馀欢。
45、东林寺逢安大行小范游天池不得偕往是夕至九江承徐刺史见招对月次韵寄慨时四月八日也(明代-唐伯元)
若为邂逅惜芳辰,指点峰头月色新。对眼忽疑天有路,逢君况是玉为人。
虎溪别去多应笑,马上看来几处真。不有风流贤刺史,清光今夜共谁论。
46、宿资福寺步月谒思范亭(明代-吴与弼)
亭子何年没,荆榛老衲开。群公不日复,诸杰四时来。
景行秋乘月,吟诗夜步苔。会心香妙处,何必泥衔杯。
47、壬戌九月十八日白湖镇遇风舟危甚赋此纪事(明代-郑岳)
阳逻下接白湖镇,十里舟行惟一瞬。狂飙奄忽自西来,波浪簸空天地震。
我舟荡漾载浮沈,须臾柁折难复进。百尺巨桅忽中断,舟人惶扰争奔遁。
抱扶老母附岸登,雨注泥深风益劲。回头试盼左右舟,漂没中流鱼腹殉。
白湖巡官忽驰至,肩舆羸马聊借乘。前村茅屋渔父家,扫地焚香候门径。
闾阎老稚讶官至,奔走逻拜重相庆。细烧榾柮燎衣巾,炊黍蒸藜颇充馑。
雨声淅沥洒茅檐,目睫不交对馀烬。大块噫气岂适然,兀坐冥搜毛骨振。
晏起科头尚徵咎,况乃吾生事多衅。操存黤昧鬼先窥,举错乖张人或病。
揽衣晨起当空拜,悔悟从今当益慎。春秋纪异不纪祥,儆示古今垂大训。
48、九月到白石先妣茔所(宋代-王炎)
不瞻宰木过三年,霜露凄凉倍怆然。
马鬣但惊荒宿草,龟趺未办表新阡。
平生钟釜空遗恨,旧物桮棬半不传。
鸿雁差池风雨急,吞声清泪彻黄泉。
49、长桥月夕(宋代-武衍)
捲来沧海黄银浪,飞出层云白玉团。千古垂虹奇绝处,独凭三百赤阑干。
50、三月二十四日出城(宋代-张九成)
数日雨不止,今晨晴已还。
江头看濁浪,窗外见青山。
白鹭投前浦,轻舟漾远滩。
樽中有余酒,一酌注颓颜。
51、二十夜起对月怀斯远成父 其三(宋代-赵蕃)
昨朝执热扇慵挥,今夕凉生寝益衣。想见山房听风竹,怅余何日定成归。
52、闰月二十日离玉山八月到馀干易舟又二日抵鄱阳城追集途中所作得诗十有二首 其六(宋代-赵蕃)
借石谁为主,叫应呼莫应。楼高才隐约,树远更崚嶒。
挂席凡三过,停桡欠一登。扁舟向何许,漂泊傍渔罾。
53、秋夜观月(宋代-陆游)
谁琢天边白玉盘,亭亭破雾上高寒。
山房无客儿贪睡,常恨清光独自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