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让我们更健壮》教案一等奖》属于教案一等奖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二年级上《让我们更健壮》教案一等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了解“羽”字的演变过程。
2:能够正确地读写这些词语,并能准确掌握正确的词语搭配。
3:了解这些运动项目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积极参加育锻炼,并积累有关体育运动项目。
教学重点:
能准确地认读本课的生字。
教学准备:
识字教学课件和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言: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让我们更健壮》一课。
同学们你们看谁来了?(出示图片)对了,他们是唐僧师徒四人从西天取经回来要参加北京举行的2008年举行的奥运会,他们为了做好赛前准备工作,便来到了体育馆想锻炼一下身体,使自己更健壮,可是当他们刚要进去时,就被体育馆的馆长拦住了,馆长友善地说:“要想进去锻练,得过四关。”唐僧师徒四人挠头了,孙悟空真所谓机灵,他说:“请二年四班的学生帮我们闯四关怎么样?行不行呀?”学生说:“行!”
二、第一关:请同学们听好,你能说出一些体育运动吗?
生:滑雪、滑冰、跳远……
三、闯关成功,孙悟空高兴极了,他说同学们就是聪明。
第二关:老师这有一些体育运动图片,看同学们能不能知道是什么?(出示图片)(打羽毛球、打篮球、踢足球、打棒球、投标枪、掷铅球、学拳击、跳皮筋、练武术、玩单杠、溜旱冰。),看看你们不看图片能否正确读出来?再齐读,谁愿意当小老师上前面领着全班学生认读一下。
四、拿出自己准备的生字卡片,以前后桌为小组,认读生字。
1、同学们齐读。
2、开火车认读。
3、现在老师将这些生字宝宝头上的帽子摘下去,看你们还认不认识它们了?
第三关:看这些生字你能用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吗?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呀,真让我老孙佩服呀,那么同学们能记住它们了,你能给他们组词吗?
五、第四关:
1、把声调相同的字写在一起。
2、照样子,连一连。
六、同学们,你们太棒了,这时馆长宣布四关已过,现在唐僧师徒四人可以进入馆内锻炼身体了。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使身体更健壮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美观地在虚宫格中书写的8个生字。
2、认识1个部首。
3、正确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难点:
学会8个生字美观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开火车式认读卡片生字并组词。
二、指导书写:
1、观察例字,并说一说那个地方需要注意什么?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羽、球、杠。
3、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4、选出优秀的字,鼓励评价。
三、完成课后题:
1、看看,说说,涂色:说一说有哪些体育项目,然后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说话练习:创设情境:如:值日的时候,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2、二年级上《让我们更健壮》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了解“羽”字的演变过程。
2:能够正确地读写这些词语,并能准确掌握正确的词语搭配。
3:了解这些运动项目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积极参加育锻炼,并积累有关体育运动项目。
教学重点:
能准确地认读本课的生字。
教学准备:
识字教学课件和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言: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让我们更健壮》一课。
同学们你们看谁来了?(出示图片)对了,他们是唐僧师徒四人从西天取经回来要参加北京举行的2008年举行的奥运会,他们为了做好赛前准备工作,便来到了体育馆想锻炼一下身体,使自己更健壮,可是当他们刚要进去时,就被体育馆的馆长拦住了,馆长友善地说:“要想进去锻练,得过四关。”唐僧师徒四人挠头了,孙悟空真所谓机灵,他说:“请二年四班的学生帮我们闯四关怎么样?行不行呀?”学生说:“行!”
二、第一关:请同学们听好,你能说出一些体育运动吗?
生:滑雪、滑冰、跳远……
三、闯关成功,孙悟空高兴极了,他说同学们就是聪明。
第二关:老师这有一些体育运动图片,看同学们能不能知道是什么?(出示图片)(打羽毛球、打篮球、踢足球、打棒球、投标枪、掷铅球、学拳击、跳皮筋、练武术、玩单杠、溜旱冰。),看看你们不看图片能否正确读出来?再齐读,谁愿意当小老师上前面领着全班学生认读一下。
四、拿出自己准备的生字卡片,以前后桌为小组,认读生字。
1、同学们齐读。
2、开火车认读。
3、现在老师将这些生字宝宝头上的帽子摘下去,看你们还认不认识它们了?
第三关:看这些生字你能用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吗?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呀,真让我老孙佩服呀,那么同学们能记住它们了,你能给他们组词吗?
五、第四关:
1、把声调相同的字写在一起。
2、照样子,连一连。
六、同学们,你们太棒了,这时馆长宣布四关已过,现在唐僧师徒四人可以进入馆内锻炼身体了。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使身体更健壮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美观地在虚宫格中书写的8个生字。
2、认识1个部首。
3、正确完成课后练习题。
教学难点:
学会8个生字美观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开火车式认读卡片生字并组词。
二、指导书写:
1、观察例字,并说一说那个地方需要注意什么?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羽、球、杠。
3、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
4、选出优秀的字,鼓励评价。
三、完成课后题:
1、看看,说说,涂色:说一说有哪些体育项目,然后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说话练习:创设情境:如:值日的时候,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
3、《让我们更健壮》年级语文上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和一个部首“丬”。
2、能正确的读写这些词语,并能准确的掌握词语的搭配。
3、了解这些运动项目的特点,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并积累有关体育项目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上体育课,你在体育课上都做些什么呢,无论我们
是跑步和还是做操,都是让我们的的身体更健壮
板书课题 《让我们更健壮》。
1、引出(壮),部首“丬”你还知道哪些带有这个偏旁的字。生组词。
出示(健壮)词,认读(健)学习“健”字。采用比较法,把“健”和“建”在字形和字义上作比较,扩词组词。
2、用(健壮)说一句话。
3、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字和一个部首“丬”。
(2)能正确的读写这些词语,并能准确的掌握词语的搭配。
4、出示自学提纲。
(1)观察课文插图,借助拼音正确读出每种体育运动。
(2)同桌相互合作识记生字。
二、自学探究5分钟
三、精讲提炼
1、同学们,你在文中都看到了哪些体育运动?你能正确读出来吗?
课件出示词语。
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多种形式认读词语。
去掉拼音你还认识吗。
2、接下就让我们走进体育世界,说一说你都认识了那些体育运动。
(1)出示打羽毛球。
读词语,认识羽和球,“羽”用字理识字来记,“球”用形声字来记打篮球。
用组词比较的方法区别“篮”和“蓝”打棒球。
师讲解棒球特点,学习“棒”木字族的字。
篮球、羽毛球、棒球、这三项运动在玩的时候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出(打)。通过观察,发现特点,学习生字“打”。理解字义、扩词。利用字谜感受形声字特点学习“球”。
(说一说你都见过什么球,女排球在世界夺得五连冠,足球至今还没有在奥运取得成绩。)
(2) 出示踢足球。
引导学生用优美的语言来说说图中画的是什么,学习“踢” 动作识记。
(3) 出示投标枪。
学习“投”和“标” 给“标”扩词。看图 坐一坐 看谁做的更像。
(4)出示掷铅球。
做动作理解。
(5)出示拳击。
告诉学生这是中国第一位拳击世界冠军邹市明,学习“击” 第三笔是竖。
(6)出示跳皮筋。
说说跳皮筋的乐趣,学习“筋” 筋疲力尽。
(7)出示练武术。
学习“术”。
(8)出示溜旱冰。
区别 “汗和旱、汉”。
我们战胜了干( ) 今天天气真热,我们留了许多( ) ( )族人真多。
(9)出示玩单杠。
学习“杠”。
四、复习巩固
同学们边看图就认识了这么多的字,如果离开图你还认识吗。
1、抽读生字卡片。
2、齐读词卡。
五、给生字分类。
按结构分类。
六、指导书写。
壮 球
4、《让我们玩得更好》教案(二年级上册)
综合学习活动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重视语文课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如设计球类游戏就要涉及到体育科、音乐科的知识;设计棋类游戏涉及到美术科的知识。因此实践是第一位的,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学生在活动中激发灵感,才思敏捷,教师要将他们设计的游戏真正应用到实践中,达到在玩中学的目的,让学生玩得更好。
教材分析:
在从课文中的字里行间尽领了玩的情趣之后,安排这样的综合学习活动,一定会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给同学们提供了不少范例。说说爱看哪些电视节目,爱做哪些游戏,我们一共会多少种游戏等等。目的是要说明玩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如何能玩得更有情趣、更健康,才是我们安排此次学习活动最终要追求的目标。因此,教师应该把着眼点放在此处,在开拓思维、发展语言的同时,为学生们的玩导航。要加强实践。综合学习活动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重视语文课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如设计球类游戏就要涉及到体育科、音乐科的知识;设计棋类游戏涉及到美术科的知识。因此实践是第一位的,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学生在活动中激发灵感,才思敏捷,教师要将他们设计的游戏真正应用到实践中,达到在玩中学的目的,让学生玩得更好。
教学目标:
1、愿意为综合学习活动做提前调查,明确调查的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查找资料的能力。)
2、积极思考,愿意创编符合学生自身年龄特点、健康向上的游戏活动。
3、能与人合作,积极自信地参与组内活动。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课间游戏的挂图。
(二)教学过程
1.“调查”。根据提示的四个调查方向,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小为单位进行调查,最后可以将数据汇总。
2.“讨论”。通过调查我们会发现什么?同学们都喜欢玩什么?哪些游戏不适合我们?为什么?怎么玩更有趣?
3.“组内推荐”。将自己喜欢别人却不会的游戏推荐给组内的其他同学。
4.“创编小游戏”。教师提出目标要求,组内同学合作完成,按照类别设计。如:棋类游戏、球类游戏、折纸类游戏、室内游戏、室外游戏等。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调查表格自己设计创编游戏的表格,鼓励新颖的设计,但要清晰简明。教师要引导学生说一说,不同类别的游戏有哪些不同的特点?自创的游戏是否都适合我们玩?如果不适合,该做哪些调整?
5.“评价”。评选出最有意思游戏、最富创意游戏、最适合室内游戏、最适合室外游戏等奖项,激发学生创编游戏的积极性。
6.“亲身实践”。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间与学生一同感受自创游戏的乐趣。
通过此次综合实践活动,不但在实践上锻炼了自己,而且身心上得到了愉悦,让学生在玩中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实践操作能力。
5、《让猫头鹰好好睡觉》教案(二年级语文上)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识字、读中悟文、读中体验情感、读中发挥想象,关注学习情感,让学生在良好的、愉快的状态中读、想、说、议,从而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思维。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体会不同的语言。
3.展示想象,把课文内容演一演,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练习读好人物的对话。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卡片
学生:搜集黄莺、猫头鹰等动物图片,认识这些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引入新课
1.质疑:谁让猫头鹰好好睡觉?什么时候睡觉?为什么要让它睡觉?
2.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1.自由朗读课文,勾出生字新词。
2.生字教学。
(1)认识生字。
特别要让学生读准翘舌音:“吵”;后鼻音:“醒”、“鹰”、“应”、“灵”。
(2)齐读生字,给生字口头组词。
(3)请学生观察生字,介绍自己的记字方法。教师点拨较难的字。
3.分段抽读课文,师生共评,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三、合作探研,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朗读第一段。
(1)学生汇报这一段的内容。
(2)抓住“一……就……”这个句子,体会小黄莺的活泼。
(3)指导学生带着高兴的感情朗读,突出小黄莺的活泼、群鸟的快乐。
2.齐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1)老黄莺为什么“急得轻声叫”?(老黄莺见群鸟欢唱,怕打扰猫头鹰睡觉,所以很“急”;为了不打扰猫头鹰睡觉,所以“轻声叫”)
(2)引导学生明确:一个“急”,一个“轻声叫”写出了老黄莺时时替他人着想的品质。
(3)指名朗读,要求读出老黄莺轻声又着急的语气。
3.自由练读第三段。
(1)自由练读时,加上动作,带上表情。
(2)抓住“哼了一声”、“就是要”、“带头”等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小黄莺顽皮、直率的性格。
(3)抽读,注意读出小黄莺因为不满意,坚持要闹醒猫头鹰的语气。
4.教师范读第四段。
(1)学生分组讨论,如果鸟儿们继续唱歌会产生什么后果?(利用学生搜集到的有关猫头鹰的资料进行交流,进一步了解猫头鹰的生活习性,了解它对人类的贡献)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白天,猫头鹰睡不好觉,晚上就不能值夜班,田鼠就会越来越多,庄稼就会遭到更大的破坏)
(3)引导学生明白白天睡觉的原因:猫头鹰晚上值夜班,消灭田鼠,保护庄稼。
5.学生自读课文5、6段。
(1)质疑:“小黄莺听了,连连点头:哦,我明白了!”它明白了什么?这时会想些什么?
(2)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明白小黄莺明事理,理解了猫头鹰。所以动员小伙伴们飞到远一些的地方去唱。
四、拓展活动,参与实践
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语气。
五、自主揣摸,识记字形
1.注意观察,“吵”、“挥”、“消”这3个字在书写上的特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重点指导“晨”、“班”两个字。“晨”上下结构,上窄下宽;“班”字写紧凑,其中竖撇写在竖中线上,教师边讲边范写。
3.识记字形。
(1)利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字:
一+火=灭一+白=百京+尤=就口+少=吵
日+辰=晨扌+军=挥氵+肖=消
(2)写“灭”字时,引导学生想象将一层东西压在火上,火就会熄灭。
4.完成课后作业。
6、一年级上十二周教案:《画》《字与拼音五》《大家都说普通话》
一年级 第十二周教案
一、 周学习内容:《画》《字与拼音五》《大家都说普通话》
二、 周学习重难点:
1. 生字:认识生字16个,会写13个,学习一个多音字“少”,两个新笔画“撇点”和“竖弯“。
2.积累:(1)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
(2)拼音与汉字相对照,进一步巩固汉语拼音。
(3)背会《画》《 大家都说普通话》。
3.作文:《妈妈,你看》看图讲故事的口头训练
三、 周学科融合:把认识方位和识字相结合,利用插图认识前后左右的方向位置。
四、 周学情分析:本单元以复习拼音为主,在学生学习拼音后,练习拼读音节,继续学习看拼音识字的方法,巩固所学知识,从而培养动口、动脑以及相互合作的能力。
课题《画》 授课时间:周﹍﹍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教
材
分析 本课有一幅山水画和一首五言谜语诗。画上有山、水、花、鸟,给人鸟语花香、山水相衬的美感。课文扣住“画”这个谜底,抓住画的特征展开描述。图文对照,能使学生有滋有味的循图读文,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
学法 教师导法 吟诵、情景陶冶、解释等
学生学法 朗读、表演等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2.积累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知道“远--近”、“有--无”、“来--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生字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4个字。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借助拼音读古诗,让学生明白这首诗写的是一幅山水画。
2.细读感悟点:反复诵读,体会感情。
3.能力训练点: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正确、流利的朗读、背诵古诗。
4.拓展延伸点:课外收集谜语,开展猜谜语活动。
板书设计 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课后反思
课题《字与拼音五》 授课时间:周﹍﹍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教
材
分析 这是拼音教学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复习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继续练习拼读音节,并利用拼音学习生字,巩固学过的汉字,掌握看拼音识字的方法。 (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
学法 教师导法 摆卡法、游戏穿插法
学生学法 跟读法、摆卡法、自主学习法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复习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能读准音、分清形,。
2.积累目标:(1)能熟练背诵、默写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2)掌握看拼音识字的方法,用儿歌巩固拼读规则。
3.生字目标:会认10个字,会写5个字,掌握一个多音字和两个新笔画“撇点”“竖弯”。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复习23个声母、24个韵母、16个整体认读音节。
2.细读感悟点:教学第65页、67页69页的练习题,巩固拼音。
3.能力训练点:教学儿歌《东西南北》,学习生字、新笔画。
4.拓展延伸点:收集反义词。
板书设计 东--西 ※ 南--北
前--后 ※ 左--右
大--小 ※ 多--少
男--女 ※ 老--少
课后反思
课题《大家都说普通话》 授课时间:周﹍﹍
整 体 设 计 个 性 设 计
教
材
分析
这首儿歌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形式切入主题,语言亲切,趣味盎然。最后点明了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说好普通话的强烈愿望。 (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
学法 教师导法 吟诵、情景陶冶
学生学法 跟读、拼读、自主学习法
学习目标 1.理解目标: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和运用普通话的意识,从而激发学生说好普通话的强烈愿望。
2.积累目标:指导学生了解儿歌内容,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并背诵。
3.生字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4个。
学习重点 1.初读感知点:指导学生朗读儿歌,了解儿歌内容。
2.细读感悟点:(1)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2)同桌合作,检查课文。(3)学习生字。(4)抽读字卡。(5)表演朗读。
3.能力训练点: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尝试背诵课文。
4.拓展延伸点:当家庭普通话推广员。教你的家人读这首儿歌,再说说为什么大家都要说普通话。
板书设计 风 鸟
有的像……有的像……
大家都说普通话
课后反思
7、小学语文二年级片段教案:《放小鸟》案例评析: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教例】一年级《放小鸟》(苏教版)
(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学生已经体会到小鸟的可爱和小鸟不吃不喝时“我”的着急心情。)
师:就在“我”很着急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什么?
生:这时,“我”看到了窗外飞来一只鸟。
师:请小朋友们看图,请你做个翻译家,告诉我们:笼子里的小鸟在说什么?
生:笼子里的小鸟会说:“妈妈,你快跑!这个小孩要来抓你了!”
生:笼子里的小鸟可能在说:“妈妈,妈妈,你快来救救我呀!”
生:笼子里的小鸟在说:“妈妈,妈妈,你快来救救我呀!我以后再也不乱跑了。”
生:笼子里的小鸟会说:“妈妈,妈妈,我好想你啊。我还以为永远见不到你了。”
……
师:那么,窗外的那只鸟又会说些什么呢?
生:窗外的那只鸟会说:“孩子,你怎么会在这儿呢?”
生:窗外的那只鸟会说:“孩子,我找了你好久好久了。你怎么在这儿呀?”
生:窗外的那只鸟还会说:“孩子,妈妈找你找了好多地方。原来,你被人抓住了。妈妈不是告诉你不要乱跑吗?你就是的听话!”
师:这一自然段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
生:这一自然段应该用焦急的语气来读,要读出这两只鸟焦急的心情。
(学生练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师:于是,“我”决定怎么做?请大家一起读第三自然段。
(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请小朋友们看图,这时,小鸟离开了笼子,到了什么地方?
生:这时,小鸟离开了笼子,飞上了蓝天,飞向了它的妈妈。
师:那么,小鸟会对“我”说些什么话呢?
生:小鸟会对“我”说:“谢谢你!”
生:小鸟会对“我”说:“小朋友,谢谢你放了我。”
师:这时,小朋友高兴不高兴呢?
生:(齐答)高兴!
师:那么,“我”会对小鸟说些什么话呢?
生:“我”会说“小鸟,我不留你了,你要和妈妈好好地生活。”
生:“我”会说:“小鸟,你要多多保重啊!”
生:“我”会说:“小鸟,以后我不照顾你了,你要好好听妈妈的话。”
师:“我”放飞了小鸟,小鸟高兴,“我”也高兴,请大家用高兴的语气一起读第三自然段。
生:(齐读第三自然段)
师:小朋友们,课文中的“我”非常喜欢小鸟,为什么还把小鸟放了?
生:因为小朋友是一个好人,所以他把小鸟放了。
生:因为不放小鸟,小鸟会饿死的,所以小朋友把小鸟放了。
生:因为小鸟离不开妈妈,想和妈妈在一起,所以小朋友要把小鸟放了。
……
师:小朋友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生:对。因为不放小鸟,“我”、小鸟和小鸟的妈妈都不会高兴的。
生:对。因为小鸟是我们的好朋友。
生:对。因为小鸟要吃害虫,我们要保护鸟类。
……
师:是啊,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去保护它们,爱护它们,不应该把它们关起来。
【评析】
1、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焰。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一个人一旦对某一事情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那他作出的努力会达到惊人的程度。上述教例,充分反映了师生之间的“平等、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学习积极,每个学生都想当一回翻译家,各抒已见,畅所欲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有点燃了学生心灵上的兴趣之火,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2、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着力训练学生的思维与语言。
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戈曾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儿童的想象力是最活跃,教师给学生插上那一双双想象的翅膀,在知识蓝天中展翅高飞。教师让学生当翻译家,充分引导学生看图后通过自己的直观感受去思、去说,给予他们思维与说话的机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名动物语言的翻译家,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流畅。上述教例,教师着力训练学生的想象力,而学生在这不断参与语言实践的过程中,思维将与语言得到同步地发展,想到什么说什么,并且能把所想的内容清楚地说出来。
3、思想教育水到渠成。
本文通过叙写小作者放小鸟的经过以及当时的心情,从而使学生清楚地感受到课文中的小作者非常喜欢小鸟,但他为了小鸟生活地更加幸福快乐,毅然把小鸟放了。与此同时,他的这一举动使自己高兴,小鸟高兴,小鸟的妈妈也高兴,说明我们不能只想着自己,也要想想别人。对于学生来说,从这篇课文中悟出了一个道理:鸟类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保护鸟类;对于教师来说,思想教育水到渠成,作品让学生受到了熏陶、感染与教育。
8、二年级下册《让我们荡起双桨》教案
本课是一首儿童歌曲的歌词。它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课余时间荡舟北海、尽情欢乐的动人情景,抒发了少年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真挚感情。全诗共分三小节。全诗语言活泼流畅,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亲切感人。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唱歌曲。
2、认识本课10个生字。
3、感受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美好,懂得珍惜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唱歌曲。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
教学难点:
感受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和美好,要珍惜幸福生活。
教学准备:
课件、歌曲、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请同学们先和老师一起看屏幕,屏幕里的景色美吗?看着美丽的景色,老师还想给大家防首歌。我们一边欣赏美丽的景色,一边听好听的歌。 好吗?
师:这首歌美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一学,让我们荡起双桨,这篇课文,这首歌。(板书: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看到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尽情想象:迷人的环境,美丽的季节,放松的身心,欢乐的时光,欢声笑语……同学们会想到什么?
生:海面、划船、双桨、蓝天
师:同学们,刚才的歌曲好听吗?
生:好听。
师:你想学吗?
生:想。
师:谁知道,要想学会一首歌,你得先学什么?谁知道?
生:调、曲子、歌词
师:对拉。歌词。同学们,这首歌这么好听,我们又想把它学会。走,我们现在就去快乐读书屋。(板书:快乐读书屋)请同学们轻轻的把书打开到19页。
二、指导阅读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尽量看汉字读,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读。
生:初读课文。
师:同学们爱读课文的过程中,一定有不认识的字吧?
生:没有、有。
师:老师想问问,当你遇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
生:我是看拼音认识的、我是先圈画出来。在看拼音。
师:大家说的办法都不错,现在就请同学们在读一边课文,圈画出来我们认识的字。开始吧!
生:读课文,圈画生字。
师:同学们圈画的字,你们都认识了吗?(认识啦)好,现在老师就考考你。(出示小黑板)
师:快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生字卡片)
生:生字卡片。
师:同学们猜猜,老师想用卡片和大家玩点什么?
生:开火车。
师:现在我们已经把不认识的字都认识了,同学们在读时就应该,更流利、更有感情对吗?请你试着有感情的读一读。
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到课文中,找一找你们不懂的地方,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听听别人的看法。
生:小组合作交流。全班汇报。
师:接下来。我们要举行个小竞赛,过的优胜的小组,每人得到一朵掉红花。要求:同学们在小组里选一名同学参加比赛。
生:轮流到黑板前表演。
师:请大家一起课文。
师:下组合作试背歌词。
三、学唱歌曲(课件演示)
四、教师总结
快乐的生活用云伴随着同学们,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永远荡起快乐的双桨,就让我们在着美妙的音乐中走出快乐读书屋,结束这党课。好,下课。(播放歌曲)
9、语文三年级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二课时教案
导语: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让我们荡起双桨》第二课时教案,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生词,学会书写四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生活的幸福,认识到要好好珍惜幸福生活。
重点难点:
1、学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
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课文
1、教师质疑:课文诗歌有三节,分别写了些什么?是怎样写的?你会用怎样的感情来读?为什么?
2、小组选择你喜欢的一节探究学习。教师听学生汇报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评价。
3、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相机指导感情朗读。
提示:这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词,分为三个小节,每节的结构基本一致,内容浅显易懂,但是在引导学生读的过程中,也应当让学生了解作者的表达顺序。作者在描写景物是按照从远到近,从静到动的顺序来写的,先写远处的白塔、绿树、红墙,后写水中的鱼儿。同时在写鱼儿的时候,作者还运用了拟人的描写手法。最后一节是写小伙伴的质疑“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可以在学生的自我感悟中的出答案。歌词中有一个句子反复出现了三次,“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每一次出现的语言环境是不同的,所以朗读的情感也应该不一样,第一次是被美丽的风景陶醉,可以读的轻柔一些;第二次是面对活泼的小鱼,可以读的轻快一些,最后一次出现在感受幸福生活的快乐,语音可以适当的提高,读出愉悦欢快的感受。
4、学生感情朗读全文。
5、练习背诵课文。
6、指名背诵课文。
三、书写生字。
1、自由认记“洒、做、课、排”,想想怎样记住这些字。
2、重点指导“洒”,右边是“西”。
3、学生自由练写,老师巡视。
四、作业设计
1、用下面的部首组成本课学习的生字。
2、扩词。
浪()()()周()()()
凉()()()课()()()
排()()()洒()()()
3、区别组词。
浪()轻()做()课()
很()青()作()棵()
4、学唱这首歌
板书设计:
让我们荡起双桨
海面:白塔
四周:绿树、红墙
水中:鱼儿
谁给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