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月亮的古诗60首二年级

《描写月亮的古诗60首二年级》属于诗词大全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描写月亮的古诗60首二年级

1、西江月·示儿曹以家事付之(宋代-辛弃疾)

万事云烟忽过,一身蒲(pú)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游宜睡。

早趁催科了纳,更量出入收支。乃翁(wēng)依旧管些儿,管竹管山管水。

2、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宋代-苏轼)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lín)。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3、渔家傲 其八 滇南月节(明代-杨慎)

八月滇南秋可爱。红芳碧树花仍在。园圃全无摇落态。

春莫赛。玫瑰彩缕金针繲。

屈指中秋餐沆瀣。遥岑远目天澄派。七宝合成银世界。

添爽快。凉砧敲月胜竿籁。

4、闰十二月二十七日喜雪四首(元代-宋褧)

积祸丘山重莫蠲,君恩如海听南迁。品流悬绝昌黎叟,一样蓝关马不前。

5、外甥吴缉字克熙洪武十二年二月客死于景陵时年二十八余哭之恸赋此以志余哀(元代-邓雅)

人生天壤间,脩短难一致。吾甥昔四人,今焉只存二。

缉也颇聪明,风骨亦殊异。总角事诗书,英年总材艺。

山林厌拘束,湖海多意气。辞亲远服贾,霜雪逼残岁。

昆弟争挽留,同侣复牵制。别去一月馀,还附手书至。

悲风忽重来,闻作景陵鬼。景陵在何方,西北数千里。

黯黯荆山云,茫茫汉江水。白骨埋黄沙,荒阡复谁祭。

吁嗟乎苍天,夺汝竟何意。恶草常蔓延,幽兰易凋悴。

我思平生情,悽怆裂肝肺。亲老子尚孩,相看祗垂泪。

汝父客岭南,归骨已无计。汝复没他乡,不鉴覆辙弊。

作诗招汝魂,仍以戒后世。

6、三月晦日偶成(宋代-蒋恢)

一年芳信雨消磨,负此吟怀奈若何。

倚槛忽惊新绿暗,扫轩更惜落红多。

春归惟有时禽觉,睡足从渠日影蹉。

闲里工夫闲受用,惜无闲客肯相过。

7、丙寅八月旦震兴尚早坐而假寐梦与客诵云藜羹(宋代-阳枋)

偻指寅年已半强,烦歊能几不定期凄凉。

风叶有声宵鸣廊,试拥衾紬眠藤床。

晓钲铮楼点长准,清梦了了哦诗章。

藜羹藿啜蔬园芳,黄花晚节凌秋霜。

起挑木火然心香,晴云收雨黄江流。

8、闰九月重九与父老小饮四绝(宋代-苏辙)

客主俱年六十余,紫萸黄菊映霜须。

山深瘴重多寒势,老大须将酒自扶。

9、西江月·令节无过七夕(宋代-郭应祥)

令节无过七夕,今年已隔三宵。奔驰五百里而遥。行止非人所料。月入尊罍楚楚,风生襟袖飘飘。不须抵死殢河桥。对月临风一笑。

10、偶阅夷坚志见梁郑公有九月梅化诗因复次韵(宋代-方岳)

秋容正待满林雪,春色因何到草堂。

地脉顿回消息早,天葩不作等閒香。

丹枫欲老已如许,黄菊同时未敢芳。

不等岁寒催鼎实,角声自与月平章。

11、九月十六日示内二首 其二(宋代-周紫芝)

小阁秋风冷,青灯病眼昏。酒重斟寿盏,儿喜有双亲。

书种吾家事,郎曹汝旧门。人生唯老健,馀合付乾坤。

12、二月二十八日祷雨龙湫(宋代-毛滂)

折腰五斗自难堪,每为斯人食不甘。

赤地黄埃迷泽国,老龙饮血亦分甘。

13、西江月(宋代-张先)

肃肃秺侯清慎,温温契苾知诗。能推测隐救民饥,况乃义方教子。

宪府两飞鹗荐,士林竟赋怀辞。天门正美可前知,入侍钩天从此。

14、中秋无月复次韵(宋代-范成大)

屋山从卷杜陵茅,门径慵芟仲蔚蒿。

澹澹白虹风晕壮,纷纷苍狗雨云高。

凌空累箸仙无术,半夜撞钟句谩豪。

枵腹题诗将底用?真成兔角与龟毛。

15、三月二十五日饮方校书园十绝(宋代-刘克庄)

西舍鸣笳索赋诗,东家拽石请书碑。

眼中除却壶山外,多是新知少旧知。

16、诚斋待月(宋代-杨万里)

红稠碧秀晴山园,只有诚斋眼界宽。

月近竹梢偏不上,要人不看要人看。

17、七月十七晚行湖塘雷雨大作(宋代-陆游)

电火雷车下九关,我行暮出郊原间。

鬅鬙暗树类奇鬼,突兀黑云如壤山。

江潮默应鳗岫溢,铁锁自脱梅梁还。

今夕虚檐泻悬瀑,预知高枕听淙潺。

18、术家言予今岁畏四孟月而秋尤甚自初秋小疾屡(宋代-陆游)

一生强半卧穷阎,粝饭藜羹似蜜甜。

耄齿觉衰嗟已晚,孟秋属疾信如占。

危途本自难安步,恶石何妨更痛砭。

坚忍莫为秋雨叹,牵萝犹足补茅苫。

19、独酌试药玉滑盏,有怀诸君子。明日望夜,月庭佳景不可失,作诗招之(宋代-苏轼)

镕铅煮白石,作玉真自欺。琢削为酒杯,规摹定州瓷。

荷心虽浅狭,镜面良渺弥。持此寿佳客,到手不容辞。

曹侯天下平,定国岂其师。一饮至数石,温克颇似之。

风流越王孙,诗酒屡出奇。喜我有此客,玉杯不徒施。

请君诘欧、陈,问疾来何迟。呼儿扫月榭,扶病及良时。

20、题海好问西湖霜月轩(元代-蓝仁)

华轩南敞对湖船,有客弦歌夜不眠。枫落吴江霜正肃,潮生沧海月初圆。

自吟肺腑寒光入,欲赴襟期爽气连。门外梅花凡几树,杖藜蹋影访逋仙。

21、九月廿五日郢中遇雪(明代-皇甫汸)

岁闰生寒早,秋深遂雪飞。云连荆树密,日绕汉江微。

园或疑梁是,溪将作剡非。但令闻妙曲,讵惜和人稀。

22、绮罗香 二月九日送客作(清代-王易)

碧草人迷,青衫尘满,乡梦迢迢初觉。送客旗亭,几度自嗟离索。

记欢会、去日空过,道珍重、流霞低酌。怪年时、驿路荒寒,行人何事愿飘泊。

他乡无奈滞迹,堪叹客边风紧,罗衣愁薄。古道云封,辜负谢鲲丘壑。

又今朝,数到离怀,怎禁住、泪随声落。待归来、挨过黄昏,倚阑听画角。

23、人月圆·碧纱低映秦娥面(宋代-双渐)

碧纱低映秦娥面,咫尺暗香浓。瑶池春晚,长天共恨,烟锁芙蓉。夭桃再赏,流莺声巧,不待春工。樽前潜想,樱桃破处,得似香红。

24、壬子八九月读书题词十五首 其一 曹子建集(清代-曾习经)

雅怨兼深见性情,交亲不薄涕纵横。君王故有忧生叹,未觉中和始可经。

25、吴雁舟黄少溪同年将由苏扬溯江而归即席饯赋己丑七月 其三(清代-曾广钧)

叔度风流世孰知,偶随朝列又支离。乞官颇类张平子,报最差同陆浚仪。

壬子惊开尊八会,乙庚神遁法三奇。垂虹桥下闻箫地,念我缁尘染素丝。

26、水龙吟 题吴东壁大洋泛月图(清代-厉鹗)

凭谁画就沧溟,影连南极摇空碧。茫茫何在,云帆吹送,高秋今夕。

蛇种城遥,鳀人国杳,水天无迹。正银涛上涌,冰丸倒射,应笑岸临风帻。

为问乘槎此客。挹长庚、几经沦谪。一官寄耳,乾坤奇处,肯教轻掷。

身到清虚,胸呑云梦,旧闻嫌窄。看蛮童起舞,澄辉零乱,泻莲花白。

27、十二月十九日奉先妣藁葬(清代-顾炎武)

娄县百里内,胡兵过如织。土人每夜行,冬深月初黑。

扶柩巳南来,幸至先人域。合葬亦其时,仓卒未可得。

停车就道右,予也闻日食。魂魄依祖考,即此幽宫侧。

三年卜天道,墓槚茂以直。黾勉臣子心,有怀亦焉极。

悲风下高原,父老为哀恻。其旁可万家,此意无人识。

28、后秋兴八首自壬寅七月至癸卯五月,讹言繁兴,鼠忧泣血,感恸而作,犹冀其言之或不诬也 其五(明代-钱谦益)

梦回犹傍五溪山,历井扪参吐雾间。却指帝星临楚分,如闻王气满吴关。

地翻黑水才伸足,天转青城始破颜。辛苦苍梧旧留守,忠魂常领百僚班。

29、后秋兴八首中秋夜,江村无月而作 其六(明代-钱谦益)

银轮祗在屋西头,一掌偏能障好秋。剪纸不消人世暗,拨灰难扫月宫愁。

黑云有垒迷乌鹊,金水无波洗白鸥。最是三分明月夜,二分应不属扬州。

30、七月六日韩孟郁招同龚安冶韩煦仲集梅花岭 其二(明代-区怀瑞)

竹西歌吹路,花逐宝城空。一片新秋色,平山落照中。

曝书他日兴,拂简此时同。莫负层台上,凄清起夕风。

31、水月清华亭(明代-袁华)

昼锦堂中结小亭,方池如鉴照檐楹。山河影落鲛宫迥,蘋藻光涵兔魄明。

神女凌波遗玉佩,素娥飞辔下瑶笙。一尘隔断人间世,独倚高明爽气清。

32、癸未八月滥竽礼闱文衡同事杨维新先生有诗见及用韵和之 其一(明代-童轩)

重帘阒寂似深闺,黔技何堪一试蹄。多士昂藏将得隽,五经模印细分题。

龙蛇夜阵戈声肃,风露秋堂烛影低。明日春官奏桃李,榜花联采灿文奎。

33、丙午秋八月朔沃泉裕斋二宪伯命酒矩洲奉谢二绝句 其一(明代-黄衷)

飞盖亲劳折简来,绮樽遥傍野堂开。十年病骨容扶掖,散弄幽樊燕雀回。

34、夜与诸公饮大雄殿前庭银杏下得月有作(明代-王世贞)

平楚苍然暝未开,暂依高树共徘徊。一珠陡自中天涌,万象纷从下界来。

35、月重轮行(明代-王世贞)

缭绕霞虹,太清之府。烛龙者,何煌煌,炯若虞帝华瞳。

飞鞅不周,以方羲驭。陛下皇后坐宫中,各百千万岁。

36、月出(元代-范梈)

清枫起夕阴,明月出高岑。达识衰荣理,深齐去住心。

夏虫先振砌,昏鹤未休林。不有询奇字,应谁载酒寻?

37、黄池月中共酌得池字(宋代-梅尧臣)

将归谢公郡,喜见阮家儿。

但对月和水,那能酒似池。

衰形疑镜照,葆鬓怯霜吹。

宿雁不堪托,乡人知未知。

38、甲寅九月末雨至十月二十三日得晴闻是日六飞(宋代-郑刚中)

蜜雨重阴一月馀,似闻虏马又长驱。

怪来林外升晴日,已奏江边报捷书。

39、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于省记为韵语以记之舟中马上随得随书不复叙次 其十三(宋代-魏了翁)

海邦气候异中州,襆被来时八月秋。满枕松声眠月露,夜深仍与被为仇。

40、三月三日诏宴定昆池宫(唐代-张说)

凤皇楼下对天泉,鹦鹉洲中匝管弦。旧识平阳佳丽地,今逢上巳盛明年。

舟将水动千寻日,幕共林横两岸烟。不降玉人观禊饮,谁令醉舞拂宾筵。

41、三月三日定昆池奉和萧令得潭字韵(唐代-张说)

暮春三月日重三,春水桃花满禊潭。

广乐逶迤天上下,仙舟摇衍镜中酣。

42、三月三日诏宴定昆池宫庄赋得筵字(唐代-张说)

凤凰楼下对天泉,鹦鹉洲中匝管弦。旧识平阳佳丽地,

今逢上巳盛明年。舟将水动千寻日,幕共林横两岸烟。

不降玉人观禊饮,谁令醉舞拂宾筵。

43、奉和太常王卿酬中书李舍人中书寓直春夜对月见寄(唐代-卢纶)

露如轻雨月如霜,不见星河见雁行。虚晕入池波自泛,

满轮当苑桂多香。春台几望黄龙阙,云路宁分白玉郎。

是夜巴歌应金石,岂殊萤影对清光。

44、踰月苦旱忽得邑宰喜雨诗用韵二首(宋代-林希逸)

连日非无数点飞,滨溪底见响舂机。甘霖君已吟成卷,炎赫吾方汗湿衣。

雷邑未能均泽施,龙君可要逐方祈。笺天更仗伊谁力,外史臣惭似蚁微。

45、月峰寺忆理公(唐代-欧阳衮)

共来江海上,清论一宵同。禅榻浑依旧,心期浩已空。

惊春花落树,闻梵涧摇风。二谛欣咨启,还应梦寐通。

46、八月灯夕寄游越施秀才(唐代-徐凝)

四天净色寒如水,八月清辉冷似霜。

想得越人今夜见,孟家珠在镜中央。

47、二月廿日贡院中作(明代-顾清)

今日不乐是何辰,千花万花明上春。洞庭明月湘江水,望望风帆思故人。

48、八月四日定斋侍御过我小轩索观古刻左传及圣教序诸帖留咏次韵荅之(明代-边贡)

舸屋亲劳柱史登,履痕新破石苔层。疏帘不为看山捲,曲几还留听雨凭。

左传癖成怜晋客,右军书在感唐僧。停杯剧论怀千古,坐对流云思转凝。

49、延月轩(明代-边贡)

松上有海鹤,松下有泉石。轩中几格明,轩外狐兔迹。

延览兴遐情,半窗山月白。

50、查城十五夜对月五首 其一(明代-何景明)

中秋看月色,移席近前楹。河汉三更没,关山万里明。

风烟依独戍,砧杵闭空城。此夜高堂上,多应念远征。

51、以露雾风烟月晴雨江山雪为题咏梅十首 其五(元代-周巽)

东阁赋停云,寒梢上新月。惜别花又开,关山路难越。

52、瑞鹤仙 月照洞庭(元代-长筌子)

素秋天似水,更夜色呈鲜,物华殊丽。山堂兴无际。见团圆月照,洞庭深邃。清风匝地,但处处、昭彰德被。遍恒沙朗射晴空,千古秀凝青桂。高贵。随形应现,鉴物无私,碧霄呈瑞。孤然爽异。辉法界,显灵慧。放清光万道,入户穿窗,皎皎昏蒙普济。愿凡夫,早悟圆明,尽知此理。

53、西江月(芍药)(宋代-李处全)

婥々妆楼红袖,亭亭将阃青油。东皇天巧世无俦。定有司花妙手。

十里香风晓霁,千家绮陌春游。竹西路转古扬州。歌吹只应如旧。

54、次韵寄题李氏月心精舍(宋代-徐瑞)

坎阳为心亦为月,妙质一点何玲珑。

君看灵光湛止水,塾与明镜行秋空。

万古娟娟不改色,百年忽忽俱成翁。

盈虚如彼莫消长,试参此语将无同。

55、记九月二十五夜梦中作(宋代-林亦之)

药圃幽人径,桃源处士居。

岁时虽屡改,踪迹尚如初。

56、故人宅对月(明代-王天性)

金樽开北海,华月吐东峰。魄到中天满,光分万里同。

近人瑶佩湿,映酒玉杯空。窈窕今宵宴,明年何处逢。

57、三月八日百五节林敬舆携酒约盛元仁戴帅初方(宋代-方回)

生长西湖死葬湖,兴言舟子与农夫。

全家衣食凭摇櫓,历世儿孙学荷锄。

布衲劣兼蓑笠有,虀汤恐并酱醯无。

金盘玉筋环歌舞,午哄昏空一任渠。

58、月轩(元代-徐贲)

蟾蜍飞去老不死,清光夜涌沧波起。桂花露湿泣古香,广寒一色铺秋水。

洞房深开云母屏,梦骑白凤游青冥。冰轮碾碎山河影,姮娥含羞舞不整。

窃得灵丹玉兔愁,归卧芙蓉碧烟冷。

59、满江红 八月十三张向华席上作(近现代-章士钊)

剪取吴淞,期荡尽、虾鱼踪迹。谁不道、饥餐渴饮,精忠无斁。

千万斯年亡国恨,一千四百横戈日。莫伤怀、行戍未归休,风云急。

大小战,铁军力。江海意,张公惜。只传杯马上,笑谈今夕。

一片图存乾净土,三年制泪潇湘客。叹书生、橐笔兀无聊,看山色。

60、浣溪沙 八月七日美芳来(近现代-章士钊)

一夜风催候雁来。依微山色接天涯。月低天晓与君偕。

前岁厓门伤远道,今朝桂海堪清埃。几多人事重徘徊。

61、月菊(清代-薛幼芸)

粉本胜龙眠,白描通画禅。青娥真耐冷,著意斗婵娟。

62、慧聚僧神济善医能知人死生於数岁或数月之前(宋代-马先觉)

端的西来了世缘,有身宁肯自谋安。

殷勤疗病肱三折,去住无心指一弹。

贝叶翻余清磬在,梵音飘断暮钟残。

只今双树婆娑影,空鏁灵山片月寒。

63、八声甘州 上元夜无月(清代-沈曾植)

碧翁翁倦眼是慵开,云尾憺愁余。倩剑锋抉破,常娥唤醒,翻自踌躇。

江汉交流北渚,暗水动潜虚。不是骑鲸客,跋浪长鱼。

梦去音尘千里,问上都灯市,绛蜡何如。老南浮羁客。

三十六鳞疏。岁华新心情非旧,听邻娃笑语转更初。

花南漏,丁丁遥夜,窗掩灯孤。

64、八月十八日观潮(清代-宋实颖)

头白灯明急管催,高楼晴槛倚江开。潮声夜静千帆转,断岸风回万马来。

吴越山川供醉眼,古今天地独登台。九秋萧瑟谁堪赋,滚滚词人庾信哀。

65、七月八日潞河舟中别长安诸子(明代-盛鸣世)

天汉龙初返,星桥鹊乍分。

隔河收片雨,宿浦有残云。

复作孤舟别,兼悲一叶闻。

相看此时恨,不独在离群。

66、癸巳三月十六日终南道士李君过论仙旨甲午此日范山人以服食书至一首(明代-黄省曾)

去辰逢羽客,今日剖丹书。两岁皆祥及,三春有庆馀。

意芳寻玉草,心辔总霞车。揽此松乔思,仙谣一步虚。

67、七月六日喜雨(明代-文徵明)

一雨萧然万瓦鸣,好风如水坐来生。江声入夜惊围屋,秋色明朝定满城。

郊外共知农事足,里中争说长官清。野人何以酬佳兴,自汲新泉破茗烹。

68、至正丙申端月避寇竹州冈梁家 其一(元代-黎伯元)

始识通村坞,因寻遁世人。园庐幽背郭,翁媪喜迎宾。

耕凿家随足,过从俗尚淳。囊衣来避寇,终夕话酸辛。

69、二月游禅林寺(元代-揭祐民)

溪桃二月逗残红,唤醒寻春到倦翁。骑马度桥观日瀑,支筇转岭听松风。

才通麦气兼花气,政想农功比吏功。安得细民如庶物,离离生意满西东。

70、九月(宋代-王炎)

僻远无来客,尪羸厌久生。拥炉便独坐,扶杖懒徐行。

中岁失怙恃,晚年无弟兄。绝知来日短,万事可忘情。

71、西江月(宋代-张矩)

春事三分之二,落花庭院轻寒。翠屏围梦宝熏残。

窗外流莺声乱。

睡起犹支雪腕,觉来慵整云鬟。闲拈乐府凭阑干。

宿酒才醒一半。

72、三月八日发舟后作(宋代-赵蕃)

沙步行初改,津亭望且遥。

青山出图画,白鹭立风标。

境熟诗难就,愁深酒易消。

云归还漠漠,雨静复萧萧。

73、八月十二夜至十六夜皆无月赋诗三首(宋代-赵蕃)

月向中秋俟,阴从一夕愆。

望中孤老眼,暗里耸吟肩。

灯婢深留照,桃笙冷废眠。

思兮在何许,有梦隔山川。

74、八月十四日留监牧张伫职方赏月(宋代-韩琦)

待月清商欲半前,欣留嘉客启疏筵。采萧方释三秋咏,应历从亏一荚圆。

密讶云藏台面柳,静看珠出水中天。银蟾影里金樽倒,乐过陶琴不上弦。

75、中秋月二首 其一(宋代-韩琦)

自古中秋月,风骚昨意难。几人亭醉笔,终夕凭危栏。

海际掀鲸目,云端擢露盘。一年相别恨,并与此时看。

76、中秋月(唐代-李洞)

四十五秋宵,月分千里毫。冷沉中岳短,光溢太行高。

不寐清人眼,移栖湿鹤毛。露华台上别,吟望十年劳。

77、虞美人·淡云笼月松溪路(宋代-周邦彦)

淡云笼月松溪路。长记分携处。梦魂连夜绕松溪。此夜相逢恰似、梦中时。海山陡觉风光好。莫惜金尊倒。柳花吹雪燕飞忙。生怕扁舟归去、断人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