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弟弟看天空》》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大班教案《弟弟看天空》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儿歌,朗诵时注意声调与语气。
2.了解天空的秘密,对天空的东西感兴趣。
3.理解儿歌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电视机、电脑。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初步学会儿歌内容。朗诵时注意声调和语气。
教学方法与手段:
谈话导入法,示范演示法,游戏巩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
教学过程:
一、师幼谈话,导入活动。
1.谈话活动,调动幼儿实际生活经验,请个别幼儿来说一说。
师:你们喜欢看天空吗?夜晚的天空是什么样子的?
幼:个别幼儿回答教师的提问,说说自己平时看到的天空是什么样子。
2.小结:刚才大家都说了神秘的天空,看来大家都喜欢看天空。有一位弟弟也喜欢看天空,听听他发现了什么。
幼儿认真倾听教师小结,知道要认真安静倾听诗歌。
设计意图:一开始以谈话导入,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了解活动内容,为下面的诗歌学习做好铺垫。
二、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学习朗诵诗歌。
1.教师完整的朗诵诗歌,并进行提问。
师:你们听到了什么?
幼儿安静倾听教师完整朗诵诗歌。个别幼儿回答自己听到的内容。
2.结合幼儿的回答,展示相应的课件图片。
观看教师出示的图片,了解诗歌内容。
3.播放课件,教师示范朗诵。
师:那我们来边看图片边完整的听一遍诗歌。
边看图片边完整听一遍诗歌。
4.播放课件,帮助幼儿分句朗诵。
跟着教师一起分句学习朗诵。
5.教师带领幼儿完整朗诵。
师:那你们想不想念一下呢?那跟着我一句一句的来朗诵,好吗?
幼儿跟着教师完整的学习诗歌的朗诵。
6.教师带领幼儿分组进行诗歌的朗诵。
分组进行诗歌朗诵活动。
设计意图:倾听感受诗歌内容,让孩子初步熟悉诗歌的语词、语句,这在诗歌教 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环节,通过让幼儿倾听教师示范朗诵诗歌,帮组幼儿熟悉诗歌,并通过逐句学习,进而很好的掌握诗歌内容。
三、播放背景音乐,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1.教师用有感情的语气来念诗歌。
提问:你们觉得好听吗?和我们平时念的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幼儿倾听教师用有感情的语气朗诵诗歌。
2.请个别幼儿跟着音乐尝试来念一遍诗歌。
个别幼儿尝试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3.教师组织幼儿一起听着背景音乐,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幼儿跟着教师一起听着背景音乐,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设计意图: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是本次活动的其中一个目标,因此,在这个环节里,教师蔡永生示范、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诵,提高幼儿朗诵诗歌的能力。
四、创编诗歌,帮助幼儿了解更多天空的秘密。
1.引发幼儿想象天空中还有哪些秘密。
师:刚才在诗歌中有很多天空中的秘密。那还有哪些秘密呀?
幼儿回答教师的提问,说说天空的秘密。
2.请幼儿将创编的内容填进诗歌里。
师:那我们一起来把这些秘密说到诗歌里吧。
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创编诗歌。尝试将自己创编的诗歌念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通过最后的创编环节,帮助幼儿在熟悉诗歌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经验进行创编,提高幼儿的创编能力。
2.大班社会领域教案《与弟弟妹妹交朋友》
活动目标:
1、懂得自己长大了,应该学着关心和照顾弟弟妹妹。
2、以热情大方的态度帮助弟弟妹妹,萌发当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活动准备:
制作小礼物的材料、笔、纸等。
活动过程:
1、讨论怎样当哥哥姐姐。
(1)、小朋友刚上幼儿园,我们怎样当哥哥姐姐去帮助弟弟妹妹呢?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带他们参观幼儿园,一块玩,帮他们穿衣服、叠被子等。)(2)、遇到困难时怎么办?
2、制定帮助计划。幼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定帮助计划,用绘画的形式记录讨论结果,在全班交流。
3、实践活动。幼儿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开展与弟弟妹妹交朋友的活动,教师跟随幼儿,并提醒注意安全。
(1)、为刚入园的小朋友表演自己编排的节目,讲故事等。
(2)、我当小向导。带领弟弟妹妹参观幼儿园,引导他们辨认相应的标志,学习向工作人员问好。
(3)、我来帮助你,帮助小班小朋友学会根据标志取放物品等,叫小朋友入厕、盥洗的方法。
(4)、一起做游戏,邀请小班小朋友共同开展游戏活动。
3.大班音乐优质教案《弟弟问蓝天 》含反思
一、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感受诗歌意境,并能与作品中孩子的神思遐想产生共鸣。
3.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4.激发幼儿感受不同的艺术美,体验作画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图片:蓝天、月亮、星星、云朵、河流
2.经验准备:在天气晴朗的夜晚,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观察蓝天特别引导幼儿观察了解"银河",感受蓝天的神奇,引发幼儿产生联想。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难点:理解诗歌内容,学会有感情地朗读整首诗歌。
2.指导要点:通过图文、视听结合的方式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并通过分组轮换阅读的方式让幼儿学朗读整首诗歌。
四、活动过程
1.导入引题教师:你们知道蓝天里都有些什么吗?(调动幼儿已有经验进行讲述)
2.欣赏理解诗歌
(1)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一遍,让幼儿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提问:弟弟问蓝天,都问了谁?(启发幼儿说出月亮、星星、云朵、银河并出示相应的图片)
(2)结合背景图教师再次朗读诗歌,让幼儿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提问:弟弟对月亮说了什么?(引导幼儿用诗歌里的句子来说)以同样的方法提问"弟弟对星星(云朵、银河)说了什么?并学习相应的形容词"闪闪、轻轻、长长"。
(3)结合背景图,幼儿跟读整首诗歌。
提问:为什么说"月亮笑眯眯、星星眨眨眼"?
3.朗读诗歌
(1)跟读2-3遍。(教师要用自己的情绪去感染幼儿。)
(2)多种形式(如分组、轮流)朗读。(把幼儿分成月亮、云朵、星星、银河组分别读诗歌中的相应部分。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读。)
4.讨论
(1)蓝天里,除了有月亮、云朵、星星、银河外,还有些什么?(引导幼儿通过对蓝天产生更多的遐想,并能与作品中孩子的神思遐想产生共鸣。)
(2)你们会问蓝天什么问题呢?
(3)你喜欢诗歌里的小弟弟吗?为什么?
教师:蓝天里藏有好多的秘密,你们想知道答案吗,答案全部藏在书本里,你可以从书里获得很多很多的知识。
五、评价要素是否理解诗歌内容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六、活动建议
1、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方式,引导幼儿欣赏生动形象的诗歌画面,感知理解诗歌内容。
2、在日常活动中,鼓励幼儿阅读幼儿用书,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3、建议幼儿通过各种形式与一起帮弟弟找答案。
附儿歌:
弟弟问蓝天夜晚窗台前弟弟问蓝天:
高高的月亮,你离咱有多远?
轻轻的云朵,你会不会变雨点?
闪闪的星星,你为啥数不完?
长长的银河,你有没有大轮船?
月亮笑眯眯,星星眨眨眼,好像告诉小弟弟,答案藏在书里面。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紧紧结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从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入手,无论在幼儿知识储备方面,还是教师教具准备方面,各项工作做得细致完善,因而在活动进行时孩子们积极参与,理解诗歌内容,创造性思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能达到预定的教育教学目标。
4.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反思《淘气的雾弟弟》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感知雾的特征,以及雾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
2、通过实践游戏,亲自体验“雾茫茫看不清”的感觉。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重难点:
了解雾给日常生活带来的不便。
活动准备:
1、有关雾的图片。
2、一个半透明的保鲜袋做眼罩时用。
活动过程:
一:谈话并结合图片引导幼儿回忆雾天的特征。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猜它是什么?<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像云不似云, 像烟 不似烟, 风吹可飘动, 日出始散开”这是什么?
师:你见过雾吗?谁来说说雾天是什么样子的?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说说(通过观察图片中白茫茫的景象,使幼儿感受到雾天的特征:白茫茫、模模糊糊,看不清楚等)
(效果分析:以猜谜语的方式引出今天的主题“雾”根据已有的经验回忆雾是什么样的, 激起幼儿对雾的兴趣。)
二:比较晴天和雾天的不同。
师: 晴天和雾天有什么不同?(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回答)
师: 晴天时,马路上的汽车,天上的飞机是怎样行驶的?我们看出去的东西是怎样的?
师:雾天的时候,汽车和飞机会碰到什么烦恼?我们在雾天看东西有什么感觉?
师:你喜欢雾天吗?为什么?雾弟弟非常淘气,它经常溜到地上来玩,为什么说它很淘 气呢?现在我们来看看吧。
(效果分析:通过对雾知识的了解,让幼儿辨别晴天和雾天的不同,感知雾给日常生活 带来的不便。)
三:故事《淘淘气的雾弟弟》
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讨论雾弟弟做了哪些淘气事?
师:雾天的时候,雾弟弟蒙上马路上的汽车,汽车会发生什么烦恼?(马路上的汽车看不 清楚)。
师:海上的轮船会不会碰到什么烦恼?(海上的轮船不知道往哪儿开?)
师:路上的行人碰到什么烦恼?(路上的行人都像黑夜里一样)最后是谁带走了雾弟 弟?(引导幼儿说出:“太阳来了,雾就消失”的道理)
师:从这些事上让我们感觉到了雾弟弟真的是非常的淘气,我们这个故事就叫《淘气的 雾弟弟》,现在我们一起来讲这个故事好吗?
四、教师小结:
是呀,雾给出行的人们带来很多的不方便,汽车要限速行使,飞机、船要停航,高速公 路要关闭等等,所以在雾天的时候我们要特别注意安全,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再次感知雾给我们带来的不便。
(效果分析:通过故事感知雾弟弟的“淘气”。并通过图片让幼儿再次观察雾天的情形,丰富幼儿的经验,由于雾弟弟的淘气给出行人们带来了许多的麻烦。)
五:游戏:雾天开车
在“路边”用小椅子设置一些障碍,幼儿分组戴上自制的眼罩,模拟“雾天开车”,游戏中如果碰到障碍就代表发生交通事故,停止游戏。
师:说说“雾天开车”是什么感觉?
(效果分析: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亲自体验雾茫茫看不清的感觉。)
活动反思:
在活动的过程中,我抓住机会更好地利用雾天的契机说说雾天行车的交通规则,同时在 整个过程中引导幼儿结合日常生活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进一步丰富了幼儿的经验。这个 活动幼儿很感兴趣,幼儿根据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雾完整的说出有雾天气带来的不方便; 通过故事更好的理解了雾天应注意的一些交通情况。在制作蒙眼罩时,幼儿的动手操作也体 现了出来,效果较好。
5.幼儿园音乐游戏《弟弟不听话》大班优质教案
【教材分析】
《弟弟不听话》这首歌曲,歌词风趣幽默,饶有儿歌情趣;曲调生动活泼,曲式浅简;节奏欢快,念唱结合,易学易唱,受到儿童们的欢迎喜爱。这首儿歌描绘了一位弟弟调皮捣乱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弟弟吃过饭以后,饭粒黏在脸上,连小鸡都追着他跑。大班幼儿自理能力强,但是经常性的丢三落四,饭后总是忘记清理桌子上的饭粒,本次活动以游戏性的歌唱形式告诉小朋友要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感知歌曲,理解歌词内容,初步了解游戏玩法和规则。
2.在游戏中,能较合拍地随歌曲节奏传米罐,关注米罐传递到的位置, 并能较协调地接住和传递米罐。
3.在边唱边玩传米罐的游戏中感受音乐的旋律,初步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4.学唱歌曲,掌握断顿、欢快和连贯、舒缓的不同演唱方法。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椅子摆成圆形,米罐,钢琴。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引起幼儿兴趣(上课前,椅子摆成圆形,教师将米罐放在自己的椅子下面)。
有个淘气的小弟弟,他做了件什么事?让我们来听一听。
2.教师清唱歌曲,幼儿倾听,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及歌词内容。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内容。
3.师幼共同玩传递游戏,熟悉游戏的玩法与规则。
(1)教师唱歌曲,幼儿练习传递的动作,初步熟悉节奏类型。唱“弟弟”时将手轻轻地拍在自己的腿上,唱“不听话呀”时将手放在右边同伴的腿上。
(2)教师演唱歌曲,师幼共同传米罐,进一步熟悉游戏的玩法。
(3)请幼儿反思练习接住米罐的方法。
(4)教师再次演唱歌曲,师幼再次传递米罐,验证接住米罐的方法。
4.分角色游戏。
(1)教师当大公鸡,在外面做公鸡的动作,幼儿传递米罐,最后传到米罐的幼儿就是小弟弟,教师追逐幼儿。
游戏规则:小弟弟如果及时跑回座位,则交换角色。如果小弟弟被追上,则由大公鸡指定下一个大公鸡。
(2)幼儿当大公鸡,继续游戏。
5.小结活动,共同演唱歌曲。
附:故事及最终游戏玩法
唱歌时,随乐句传递米罐,一名幼儿在外圈扮演大公鸡的角色。唱完歌曲后,最后拿到米罐的幼儿就是小弟弟,大公鸡追小弟弟。小弟弟如果及时跑回座位,则交换角色。如果小弟弟被追上,则由大公鸡指定下一个大公鸡。
6.大班美术《送给弟弟妹妹的礼物》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撕纸画的制作方法,尝试用纸进行撕、拼、贴等活动,发展手眼协调的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2.体验美术创作活动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活动准备:铅笔、(彩色纸、报纸)若干张、固体胶、范画一张、小朋友的照片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教师出示小朋友照片若干张,引导幼儿观察。
(2)你们看到了谁的照片?他们的发型是怎么样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是长的还是短的?衣服上有什么?他们做了什么动作呢?
2.欣赏作品,了解撕纸画的制作过程 。
(1)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
今天老师把小朋友的照片变成了一幅画,这些画和我们平常见到的画有什么不一样?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引导幼儿观察讲述,这张画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
教师示范撕贴画的制作方法。
3.幼儿撕贴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作品欣赏并请幼儿把自己制作的方脸人送给弟弟妹妹。
活动延伸
请幼儿用撕贴画的技巧制作其他的美术作品。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手工活动,目的是引导幼儿乐意用绘画、折纸、剪贴等多种方法制作小礼物送给小班弟弟妹妹,从而产生做哥哥姐姐的自豪感。
这节活动形式比较多,因此活动中第一环节我通过提问来激发幼儿制作礼物的愿望,并让幼儿一起讨论制作礼物的方法和材料,幼儿在讨论过程中积极性很高,能踊跃发表自己想制作礼物的方法和材料,有了第一环节的讨论,所以在制作礼物的过程中幼儿既能开动脑筋又能比较认真地完成作业。在整个活动中我时时体现以幼儿为中心,引导他们去充分发挥想象,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幼儿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
活动中每个幼儿都能积极参与活动,认真地进行制作,幼儿制作的礼物形式比较多,对于交代的要求基本上都能做到,每个幼儿都很快完成了一幅作品,有些幼儿想象很丰富,还给画面装饰、美化。
最后一个环节是送礼物给小班弟弟妹妹,并与他们一起做游戏,孩子们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了活动的乐趣。通过今天的送礼物活动,使我对我班小朋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我眼里他们是非常的了不起,每一位小朋友都很棒。尤其是我们做好礼物去送给小二班的小朋友的时候,个个小朋友都能大胆地与小班的幼儿交往,有好几位幼儿做了好几样礼物分别送给小二班的小朋友。让小朋友真正体验了我是班级小主人。
7.幼儿园绘本制作《我弟弟我妹妹》大班游戏教案
【材料】
笔、水彩笔、毛笔、油画棒、水粉纸、刮画纸、彩纸、粘贴布等绘画材料。
【玩法与指导建议】
1.指导幼儿大胆创作,引导幼儿可以借鉴提供的参考图片进行单幅创意命题绘画。
2.引导幼儿创作叙事性连环画,可以在欣赏绘本《我妈妈》的基础上,了解描绘人物绘本的风格和特点,记录下弟弟妹妹的趣事或是弟妹和自己玩耍时发生的故事。
3.重点引导幼儿注意画面的。
4.提醒幼儿及时整理、收放活动材料,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5.鼓励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将绘画作品装订成册,并将装订好的绘本《我弟弟》《我妹妹》投放到语言阅读区,供幼儿欣赏讲述。
8.教案大班美术《送给弟弟妹妹的礼物》
活动目标:
1.了解撕纸画的制作方法,尝试用纸进行撕、拼、贴等活动,发展手眼协调的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2.体验美术创作活动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铅笔、(彩色纸、报纸)若干张、固体胶、范画一张、小朋友的照片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教师出示小朋友照片若干张,引导幼儿观察。
(2)你们看到了谁的照片?他们的发型是怎么样的?衣服是什么颜色的?是长的还是短的?衣服上有什么?他们做了什么动作呢?
2.欣赏作品,了解撕纸画的制作过程 。
(1)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观察。
今天老师把小朋友的照片变成了一幅画,这些画和我们平常见到的画有什么不一样?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引导幼儿观察讲述,这张画是用什么方法做出来的。
教师示范撕贴画的制作方法。
3.幼儿撕贴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4.作品欣赏并请幼儿把自己制作的方脸人送给弟弟妹妹。
活动延伸
请幼儿用撕贴画的技巧制作其他的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