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7的组分成与分解》反思

《中班教案《7的组分成与分解》反思》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中班教案《7的组分成与分解》反思

1.中班教案《7的组分成与分解》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学习7的分解与组成,感知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有序性。

  2、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充分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

  3、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7的组成与分解。

  教学难点:7的组成与分解。

活动准备

  1、肯德基的图片、数字卡、分解号、幼儿用的填空纸

  2、颜色或图案不同的数字1—6的卡片。

  3、7的分和式记录表

活动过程

  1、情境创设

  (1)、 拍手游戏:教师采用问答的方式与幼儿一起复习6的组成。鼓励幼儿大胆拍手回答

  师 :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你的1球碰5球。

  2、学习7的组成和分解

  出示肯德基的食物图片,教师以卖食物导入。

  (1)、肯德基早晨做了7个汉堡,阿姨买走1个汉堡,剩6个,我们应该怎样来表示?7可以分成1和6。1和6组成7 。

  (2)、依次卖剩下的薯条,鸡腿、可乐、冰激凌、引导幼儿到前面贴出分解式(2和5、3和4、5和2、6和1)

  3.引导幼儿朗诵分解和合成式。鼓励幼儿大胆朗诵。

  4.教师出图例,幼儿操作

  鼓励幼儿大胆操作摆出分解和合成式。

  教师小结。

  引导幼儿归纳7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

  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1、教师发给每位幼儿一张数字卡片。

  2、找朋友。

  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手里拿数字卡片边唱边找自己的好朋友。

  5、 幼儿互相检查,找到的朋友对不对。

  6、 汇报。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教师从幼儿感兴趣的食物入手,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在活动中采取分组活动和作游戏的方法,有利于大班幼儿合作意识、协作能力的培养。在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让每一位幼儿都能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说的说,分的分,写的写,真正做到了让幼儿“玩中学,学中玩”。

2.中班教案《2、3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实物操作。学习3的分解组成,了解互换规律。

  2、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理解相邻数的关系。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1个小盒子、2个小口袋、3个苹果图。

活动过程:

  (一)3的分解。

  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题。

  教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都成熟了,果园里的叔叔给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摘了苹果,不过果园里的叔叔说要答对题目才可以“吃”。大家现在看看,你的小盒子里有几个苹果?

  (让幼儿边数边回答)

  2、教师:我们的爸爸妈妈工作辛苦了一天了,让我们把它放到2个口袋里带回家让他们尝一尝好吗?幼儿回答。

  教师:现在让我们看看每个口袋里能分几个?(让幼儿自己动手)

  3、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是怎样分苹果的。并引导幼儿理解3可以分解成2和1,1和2。

  (二)学习3的减法。

  1、教师请一位小朋友让他说说把果园叔叔给我们的3个苹果。(教案来源:快思教案网)其中一袋给爸爸,那妈妈的那一袋应该是几个?(让幼儿动手操作、数一数、说一说)

  2、引导幼儿根据分解式,学习3的减法算式。

  (3可以分成1和2,2和1,3—1=2,3可以分成2和1,1和2,3—2=1)

  3、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故事进行操作。

  (三)学习3的加法。

  1、教师:爸爸妈妈是爱我们的,爸爸的苹果和妈妈的苹果又放回了盒子里。宝宝们你们摸一摸现在的盒子里有几个苹果?(让幼儿动手操作、数一数、说一说)

  2、学习3的组成,让小朋友知道3是由1和2或2和1组成。1+2=3,2+1=33、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故事进行操作。

  (四)巩固练习(老师和小朋友互动)

  儿歌:3的分解组成小朋友问问你,3可以分成几和几?( )老师,我告诉您,3可以分成1和2,1和2合起来是3。3可以分成2和1,2和1合起来就是3。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学习规律,在轻松的游戏中,帮助幼儿通过充分的实物操作、建立和理解数及符号的意义,真正地掌握数的概念由此得出。活动中我选用了小盒子、苹果图和小口袋都是幼儿平常熟悉、喜欢玩的物品,既能让幼儿在活动中锻炼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又能把数学中数物的匹配练习融入其中,使数学活动更具有情趣性。有趣的游戏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和操作乐趣。

  在活动中我是介绍者和参与者,是幼儿的游戏伙伴。当幼儿活动中出现困难时,我有点急,反复的告诉幼儿。这时幼儿就显得没有信心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适时的加以引导、鼓励,倾听幼儿的讨论与表述。

  老师都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当我们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特别注意个体差异。

  小百科;分解即和差化积,其最后结果要分解到不能再分为止。

3.中班教案《7的组分成与分解》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通过合作交流学习7的分解与组成,感知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有序性。

  2、让幼儿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共同学习、充分体验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

  3、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7的组成与分解。

  教学难点:7的组成与分解。

活动准备

  1、肯德基的图片、数字卡、分解号、幼儿用的填空纸

  2、颜色或图案不同的数字1—6的卡片。

  3、7的分和式记录表

活动过程

  1、情境创设

  (1)、 拍手游戏:教师采用问答的方式与幼儿一起复习6的组成。鼓励幼儿大胆拍手回答

  师 :我的1球碰几球?

  幼儿:你的1球碰5球。

  2、学习7的组成和分解

  出示肯德基的食物图片,教师以卖食物导入。

  (1)、肯德基早晨做了7个汉堡,阿姨买走1个汉堡,剩6个,我们应该怎样来表示?7可以分成1和6。1和6组成7 。

  (2)、依次卖剩下的薯条,鸡腿、可乐、冰激凌、引导幼儿到前面贴出分解式(2和5、3和4、5和2、6和1)

  3.引导幼儿朗诵分解和合成式。鼓励幼儿大胆朗诵。

  4.教师出图例,幼儿操作

  鼓励幼儿大胆操作摆出分解和合成式。

  教师小结。

  引导幼儿归纳7的分解方法有多少种?

  游戏:我的朋友在哪里

  1、教师发给每位幼儿一张数字卡片。

  2、找朋友。

  音乐《我的朋友在哪里》,幼儿手里拿数字卡片边唱边找自己的好朋友。

  5、 幼儿互相检查,找到的朋友对不对。

  6、 汇报。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教师从幼儿感兴趣的食物入手,结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在活动中采取分组活动和作游戏的方法,有利于大班幼儿合作意识、协作能力的培养。在活动中幼儿的积极性很高,让每一位幼儿都能真正参与到活动中来,说的说,分的分,写的写,真正做到了让幼儿“玩中学,学中玩”。

4.中班数学教案《2的分解与组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在操作中认识2的分解与组合。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 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

活动准备:

  1. 制做玩具灭火器两个。

  2. 与幼儿数量相同的多类玩具,每类两个。

  3. 小黑板、数字卡2数字卡1 多个。

活动过程:

  1. 出示玩具灭火器,向幼儿提问:

  这是什么工具,什么会人使用它?

  共有几个玩具灭火器,并请幼儿找出相应的数字卡 2。

  2. 认识 2 的分解。把两个玩具灭火器分给两名幼儿,向幼儿提问每人手中有几个玩具灭火器,并让两位幼儿分别取 1 个数字卡 1 ,引导幼儿明白两个灭火器分给两个小朋友就是每人 1 个,也就是 2 这个数可以分成 1 和 1 。老师在黑板上贴出 2 的组成形式(即 2 分为 1 和 1)。

  3. 认识 2 的组合。请两位幼儿把玩具灭火器和数字卡还给老师,引导幼儿明白两个小朋友的灭火器合起来又成了两个灭火器,1 和1 合起来就是 2 ,老师在黑板上贴出 2 的组合方式(即 1 和 1 合成 2 )。

  4. 请幼儿说出刚才的过程,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 2 的分解与组合。

  5. 给每个幼儿发两个玩具和相应的数字卡 2、1,让幼儿操作 2 的分解与组合,老师进行指导。

活动评价:

  1.理解 2 的分解与组合。

  2.能利用玩具进行 2 的分解与组合操作。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感知2的分解组成,掌握2的1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活动围绕着教师分花进行,每个教师都分到1朵花,在第一次给教师分花并记录的过程中,找出了“2”的一种分法,并告诉幼儿分解符号。这是孩子们第一次尝试记录,对没有掌握好的在下一个环节中我会多给予关注。两位老师把花贴到黑板上,并演示和的过程,在第二次给记录和花的过程中,掌握了有序的进行记录“2”的分解组成,记录每次分花的结果。

5.中班数学游戏教案《2、3的分解与组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实物操作。学习3的分解组成,了解互换规律。

  2、培养幼儿的理解能力。

  3、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理解相邻数的关系。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1个小盒子、2个小口袋、3个苹果图。

活动过程:

  (一)3的分解。

  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题。

  教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苹果都成熟了,果园里的叔叔给我们每一位小朋友都摘了苹果,不过果园里的叔叔说要答对题目才可以“吃”。大家现在看看,你的小盒子里有几个苹果?

  (让幼儿边数边回答)

  2、教师:我们的爸爸妈妈工作辛苦了一天了,让我们把它放到2个口袋里带回家让他们尝一尝好吗?幼儿回答。

  教师:现在让我们看看每个口袋里能分几个?(让幼儿自己动手)

  3、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是怎样分苹果的。并引导幼儿理解3可以分解成2和1,1和2。

  (二)学习3的减法。

  1、教师请一位小朋友让他说说把果园叔叔给我们的3个苹果。其中一袋给爸爸,那妈妈的那一袋应该是几个?(让幼儿动手操作、数一数、说一说)

  2、引导幼儿根据分解式,学习3的减法算式。

  (3可以分成1和2,2和1,3—1=2,3可以分成2和1,1和2,3—2=1)

  3、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故事进行操作。

  (三)学习3的加法。

  1、教师:爸爸妈妈是爱我们的,爸爸的苹果和妈妈的苹果又放回了盒子里。宝宝们你们摸一摸现在的盒子里有几个苹果?(让幼儿动手操作、数一数、说一说)

  2、学习3的组成,让小朋友知道3是由1和2或2和1组成。1+2=3,2+1=33、引导幼儿根据教师的故事进行操作。

  (四)巩固练习(老师和小朋友互动)

  儿歌:3的分解组成小朋友问问你,3可以分成几和几?( )老师,我告诉您,3可以分成1和2,1和2合起来是3。3可以分成2和1,2和1合起来就是3。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和学习规律,在轻松的游戏中,帮助幼儿通过充分的实物操作、建立和理解数及符号的意义,真正地掌握数的概念由此得出。活动中我选用了小盒子、苹果图和小口袋都是幼儿平常熟悉、喜欢玩的物品,既能让幼儿在活动中锻炼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又能把数学中数物的匹配练习融入其中,使数学活动更具有情趣性。有趣的游戏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和操作乐趣。

  在活动中我是介绍者和参与者,是幼儿的游戏伙伴。当幼儿活动中出现困难时,我有点急,反复的告诉幼儿。这时幼儿就显得没有信心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适时的加以引导、鼓励,倾听幼儿的讨论与表述。

  老师都应该有一颗宽容的心,当我们在面向全体幼儿的同时,特别注意个体差异。

6.中班数学优秀教案《2的分解与组合》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在操作中认识2的分解与组合。

  2.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3. 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4. 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 制做玩具灭火器两个。

  2. 与幼儿数量相同的多类玩具,每类两个。

  3. 小黑板、数字卡2、数字卡1 多个。

  活动过程

  1. 出示玩具灭火器,向幼儿提问:

  这是什么工具,什么会人使用它?

  共有几个玩具灭火器,并请幼儿找出相应的数字卡2。

  2. 认识2 的分解。把两个玩具灭火器分给两名幼儿,向幼儿提问每人手中有几个玩具灭火器,并让两位幼儿分别取 1 个数字卡 1 ,引导幼儿明白两个灭火器分给两个小朋友就是每人 1 个,也就是 2 这个数可以分成 1 和 1 。老师在黑板上贴出 2 的组成形式(即 2 分为 1 和 1)。

  3. 认识2 的组合。“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请两位幼儿把玩具灭火器和数字卡还给老师,引导幼儿明白两个小朋友的灭火器合起来又成了两个灭火器,1 和1 合起来就是 2 ,老师在黑板上贴出 2 的组合方式(即 1 和 1 合成 2 )。

  4. 请幼儿说出刚才的过程,引导幼儿进一步理解2 的分解与组合。

  5. 给每个幼儿发两个玩具和相应的数字卡2、1,让幼儿操作2 的分解与组合,老师进行指导。

  活动评价

  1.理解2 的分解与组合。

  2.能利用玩具进行2 的分解与组合操作。

  活动反思

  活动的设计根据新《纲要》精神,要求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解决和合作的能力。数的组成和分解是数概念教育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尝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然后记录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寻找分解和组成的规律,让幼儿在玩中学,以达到活动目标与幼儿兴趣最优化的结合。感知2的分解组成,掌握2的1种分法,在感知数的分解组成的基础上,掌握数组成的递增、递减规律、互相交换的规律。

7.中班数学活动教案《8的组成与分解》含反思

  活动意图: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结合低幼个性特点开展了此次活动《8的组成与分解》,激发幼儿的思维,激起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巩固8的分解与组成,为计算打基础。

  2、培养幼儿分析、判断、推理能力。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演示板、数启操作盒(雪花片)白纸、铅笔。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有序地取智慧盒入座。

  二、回忆8的组成

  1、碰球游戏,碰数字8

  1球碰几球?

  1球碰7球。

  3球碰几球?

  3球碰5球……

  2、游戏复习8的组成。

  三、学习8的分解与组成

  1、 出示数启演示板,利用演示板的方格,分别将两种颜色进行摆放。

  2、 根据不同的分法,将它们念一念。

  3、在黑板上写出相应的算式,以此类推。

  4、 公园里有8只小兔,被大象请走了3只,剩下来还有几只小兔?

  5、 这道题先告诉我们什么?后告诉我们什么?要我们算什么?<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用分解怎么去分?8可以分成3和5 请个别幼儿列式:8 3 5 以此类推。

  6、观察8的分解与组成示意图,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递增、递减、互补、互换的关系。

  四、幼儿操作,提升经验

  幼儿开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尝试在白纸上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列出正确的算式。

  活动反思:

  幼儿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上幼儿唱“主角”,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把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幼儿进行思考、探究、交流,关注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思维等方面。活动穿插游戏或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活动氛围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