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领域教案《保护小树》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保护小树》》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大班社会领域教案《保护小树》

1、大班社会领域教案《保护小树》

活动目标:

  1、知道涂石灰水和用布条捆绑对树有防虫保暖的作用。

  2、学习涂石灰水和用布条捆绑等方法保护小树。

  3、有初步的爱护树木和保护树木的意识。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刷子、布条和石灰等。

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让幼儿讨论保护小树的方法。

  教师:秋天快要过去了,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我们小朋友渐渐的都穿上了棉花衣服。你们知道吗,幼儿园、马路上和公园里的小树,也觉得太冷了,有的小树身上还有许多害虫,这可怎么办呢?小朋友,请想想办法帮帮它们吧!

  2、教师引导幼儿想出各种办法,保护小树。

  教师:每天上幼儿园、星期天逛公园,你有没有注意到,马路上的小树有了什么变化呢?

  (树干刷了白色,用布条等将树干裹起来了。)

  教师将幼儿想出的好办法写在黑板上,最后,教师进行小结。

  用稻草绳或稻草将小树干裹起来,就就像给树干穿上了一件外衣,树干就暖和了;

  将石灰水涂在树干上,给树干穿上了白衣服,石灰水能杀死树上的害虫,还能保护小树,不被冻坏。

  3、教师组织幼儿给用幼儿园的树干捆布条和涂石灰水。

  教师:天冷了,我们怎样帮助幼儿园的小树呢?指导幼儿分组活动。

  指导幼儿用刷子涂石灰水,用绳子将树干捆起来,给倾斜的小树绑上木桩进行固定等。

  收拾工具,回班说说自己是怎样保护小树的,以及劳动的感受,教师进行简单地活动评价。

  4、组织幼儿讨论。

  教师:除了前面的具体做法外,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树木呢?

  通过讨论使幼儿知道:不踩小树苗;不在树枝上悬挂重物;不在树干上乱写乱画。

  启发幼儿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树木?树木有什么用?

  幼儿讲述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树木能使我们的城市更漂亮;树木能净化空气,使我们周围的空气变干净;树木可以防风沙、防泥石流;树木还可以造房子,做家具等;种植果树还能让人们一年四季都吃到水果,树木对人类的贡献真大呀!

2、大班社会领域教案《保护小树》

活动目标:

  1、知道涂石灰水和用布条捆绑对树有防虫保暖的作用。

  2、学习涂石灰水和用布条捆绑等方法保护小树。

  3、有初步的爱护树木和保护树木的意识。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5、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刷子、布条和石灰等。

活动过程:

  1、提出问题,让幼儿讨论保护小树的方法。

  教师:秋天快要过去了,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我们小朋友渐渐的都穿上了棉花衣服。你们知道吗,幼儿园、马路上和公园里的小树,也觉得太冷了,有的小树身上还有许多害虫,这可怎么办呢?小朋友,请想想办法帮帮它们吧!

  2、教师引导幼儿想出各种办法,保护小树。

  教师:每天上幼儿园、星期天逛公园,你有没有注意到,马路上的小树有了什么变化呢?

  (树干刷了白色,用布条等将树干裹起来了。)

  教师将幼儿想出的好办法写在黑板上,最后,教师进行小结。

  用稻草绳或稻草将小树干裹起来,就就像给树干穿上了一件外衣,树干就暖和了;

  将石灰水涂在树干上,给树干穿上了白衣服,石灰水能杀死树上的害虫,还能保护小树,不被冻坏。

  3、教师组织幼儿给用幼儿园的树干捆布条和涂石灰水。

  教师:天冷了,我们怎样帮助幼儿园的小树呢?指导幼儿分组活动。

  指导幼儿用刷子涂石灰水,用绳子将树干捆起来,给倾斜的小树绑上木桩进行固定等。

  收拾工具,回班说说自己是怎样保护小树的,以及劳动的感受,教师进行简单地活动评价。

  4、组织幼儿讨论。

  教师:除了前面的具体做法外,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树木呢?

  通过讨论使幼儿知道:不踩小树苗;不在树枝上悬挂重物;不在树干上乱写乱画。

  启发幼儿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保护树木?树木有什么用?

  幼儿讲述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小结:树木能使我们的城市更漂亮;树木能净化空气,使我们周围的空气变干净;树木可以防风沙、防泥石流;树木还可以造房子,做家具等;种植果树还能让人们一年四季都吃到水果,树木对人类的贡献真大呀!

3、大班社会公开课教案《不开心的小树》含反思

【活动设计】

  在我们的幼儿园当中每个班级都有很多幼儿每天都过得开开心心,但也有个别孩子总是郁郁寡欢。一方面是性格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有些孩子体会不到冷落别人的感受,或是不会进行自我情绪调控。所以我根据主题进度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幼儿体验:不开心的人会受冷落,开朗的人会有更多朋友,我们要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不开心的小树》让幼儿体验不开心的人会受冷落,开朗的人会有更多朋友。

  2、学习用适当的方式转换自己的消极情绪。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脸谱:开心小树、不开心小树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表情小树引出课题。

  师:今天我们大1班来了两位客人,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它们的名字。

  出示表情小树,幼儿分别和开心小树、不开心小树打招呼。

  引题:今天,开心小树和不开心小树想和我们小朋友一起聊天、一起玩、一起动脑筋,你们欢迎吗?可是不开心小树最近老是不开心,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不开心小树和开心小树一起长在山坡上,风儿轻轻一吹……”(引入故事开头部分)

  二、引导幼儿尝试将消极情绪向积极情绪转换(师讲故事到“又小又黄的树叶,又细又瘦的树枝。”)

  1、为什么不开心小树会没有朋友呢?(因为它整天皱着眉头)

  请小朋友学一学不开心小树的样子,学一学开心小树的样子。

  朋友们都到哪里去了?

  小结:所以我们小朋友要做一个开心的人,开心的人有很多朋友,大家都喜欢他。不开心的人大家都不要理他。

  2、帮助小树转换情绪,让幼儿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师:谁愿意想想好办法让不开心小树开心起来?

  你们帮助小树,现在你们的感觉怎么样啊?

  其实帮助别人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3、自身情绪转换,初步学习自我情绪调节

  你平时有不开心的事情吗?怎样让自己的不开心的心情好起来?

  教师小结:不开心其实也不是一件坏事,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不开心的事,关键是你怎样把自己不开心的心情变成开心的心情。不开心时,可以独自呆一会儿,也可以跟别人说说自己不开心的原因,或者睡一觉,看看书,听听音乐等等这样很快就没事了。

  插入: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不开心的时候唱唱歌,跳跳舞,心情也会好起来的。

  三、“不开心”向“开心”转化。

  1、刚才我们在讨论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说的非常好,但有的小朋友不开心时就生气、板着脸、有的还会打人、吵闹。老师有个建议:我们一起来制定一张“开心”把表格,它贴在墙上,小朋友经常看到它,相互之间经常监督,不开心的心情就会慢慢少下去了。

  2、将幼儿的创作上墙,集体将表格的内容阅读一遍。

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真聪明,我们一起带着不开心小树到别的班级去,把我们今天想到的好办法告诉他们!

  附故事:不开心的小树

  山坡上有棵不开心的小树,它和很多开心小树长在一起,风儿轻轻地吹过,开心小树抖动树叶笑嘻嘻地说:“舒服舒服,真舒服。”天上下起雨,开心小树伸开树枝笑嘻嘻的说:“解渴解渴,真解渴。”小朋友们到树林里来玩,开心小树摇晃着脑袋,笑嘻嘻的说:欢迎,欢迎,欢迎小朋友。

  只有不开心小树天天皱着眉头,不开心,风儿吹来,它皱着眉头说,别碰我,讨厌。下雨了,它板着脸孔说:“又下雨了,真讨厌。”小朋友来玩,他嘟嘟嚷嚷的说:“吵死了,快走开。”它每天都不愉快,每天都开心不起来。

  不开心小树皱这眉头,板着脸,大家都不愿意去它那里,蚯蚓绕过不开心小树,去给开心小树松土,小鸟飞过不开心小树,到开心小树上面去做窝,唱歌。

  一棵棵开心小树每天都在长大,密密的绿叶,粗粗的树枝,不开心小树总是长不大,又小又黄的树叶,又细又瘦的树枝。

  “为啥大家都不喜欢我?”不开心小树着急起来。

  冬天的晚上,小雪花从天上飘下来,开心小树捧住小雪花,让他们落在自己的树叶上,树枝上,月光下的开心小树披满着雪花,真漂亮!

  不开心小树也想让自己变得漂漂亮亮的,它使劲伸开树枝,张开树叶,去捧住小雪花,咦!不开心小树的眉头不皱了,脸也不板了,小雪花象蝴蝶一样飘过来打扮不开心小树,树上停满了,又停到它的脚下。

  天亮了,小朋友都出来玩,看见停满雪蝴蝶的银色小树最漂亮,大家都到那里去打雪仗,滚雪球,还在那里堆了一个最大最大的雪人,那么多小朋友都过来玩,玩的那么开心,不开心小树很快活。

  不开心小树再也不皱眉头了,板着脸,他也长起来,树叶变得绿绿的,树枝变得粗粗的,小鸟来做窝,蚯蚓来松土,大家都喜欢他。

  山坡上没有了皱着眉头、板着脸的不开心小树,都成了开心小树。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遵循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在新《纲要》和《指南》的引领下,让孩子们在看一看,想一想,听一听,说一说,画一画的宽松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避免了单一单板的言语说教,这是本次活动的亮点。而且在整个活动中我一直保持着快乐的情绪,感染着孩子们,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也一直在快乐的坏境中学习着。

  以故事为内容的社会活动很容易向语言活动转化,那么在活动中我始终抓住活动的目标,通过故事让孩子明白不开心的人会受冷落,开朗的人会有更多朋友。再让孩子通过看、想、听、说亲身感悟开心小树和不开心小树,最后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提升,让幼儿自由选择将不开心的事转换为开心的事并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让幼儿体会创作的乐趣和满足感。

  但在最后环节让幼儿提升心情转换经验的绘画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无从下手。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是前面“说”的不够多,没有扩散幼儿的生活经验,所以为后一个绘画环节的铺垫不够,导致绘画对孩子们来说比较抽象,这个问题将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予以注意和改进。

4、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怪小树》

教学目标:

  引导幼儿理解童话的主要情节及人物形象特点,初步学习归纳作品的主题。

  帮助幼儿体验关爱别人会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感。

  帮助幼儿感受美丽、灵巧、光秃秃等词汇。

  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教学准备:

  磁铁活动教具“怪小树”,小蚂蚁,各种形状的小树叶及桔子、苹果、枣子、梨。

  音乐磁带。

  电脑软盘。

教学过程:

  一、讨论:树叶有什么作用导入本课。

  二、分段分层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讨论,帮助幼儿初步感受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分段讲述故事。

  提问:

  1、只剩下一片小树叶的时候,小树是怎么想的?

  2、小树会救小蚂蚁吗?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现在小树变得怎么样了?

  4、这棵怪小树,怪在哪里?你喜欢吗?为什么?

  三、给故事起名字叫《怪小树》

  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第二次完整讲述故事,进一步引导幼儿熟悉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初步学会归纳主题。

  五、讨论:

  1、故事中为什么说小树是怪小树?

  2、大家想什么办法帮助小树?(小树是怎样变成怪小树的?)

  3、大家为什么都愿意帮助它呢?

  4、如果你来种怪小树,你希望怪小树上结出什么东西?回家以后把它画下来。

5、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怪小树》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童话的主要情节及人物形象特点,初步学习归纳作品的主题。

  2、帮助幼儿体验关爱别人会给自己带来快乐的情感。

  3、帮助幼儿感受美丽、灵巧、光秃秃等词汇。

  4、理解故事内容,能认真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5、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教学准备:

  1、磁铁活动教具“怪小树”,小蚂蚁,各种形状的小树叶及桔子、苹果、枣子、梨。

  2、音乐磁带。

  3、电脑软盘。

教学过程:

  一、讨论:树叶有什么作用导入本课。

  二、分段分层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讨论,帮助幼儿初步感受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分段讲述故事。

  提问:

  1、只剩下一片小树叶的时候,小树是怎么想的?

  2、小树会救小蚂蚁吗?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现在小树变得怎么样了?

  4、这棵怪小树,怪在哪里?你喜欢吗?为什么?

  三、给故事起名字叫《怪小树》

  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第二次完整讲述故事,进一步引导幼儿熟悉故事,理解故事情节,初步学会归纳主题。

  五、讨论:

  1、故事中为什么说小树是怪小树?

  2、大家想什么办法帮助小树?

  (小树是怎样变成怪小树的?)

  3、大家为什么都愿意帮助它呢?

  4、如果你来种怪小树,你希望怪小树上结出什么东西?回家以后把它画下来。

6、大班社会优秀教案《不开心小树》含反思

  教学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不开心会受冷落,开朗的人会有更多朋友。

  2、学习调节自己的不良情绪。

  3、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4、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环境与材料:

  1、《幸福拍手歌》的录音带。

  2、教学挂图

  一次备课

  1、看画册

  引导幼儿看画册〈不开心小树〉,让幼儿说一说图上是什么内容。

  2、听故事

  教师讲故事,幼儿倾听。

  提问:

  你喜欢不开心小树吗?为什么?

  下雨了,不开心小树又怎么说?

  说?不开心小树又是怎样说?

  小朋友到树林里玩,不开心小树怎么

  鸟儿们为什么后来都到不开心小树上唱歌、做窝了?

  3、表演故事

  教师故事,幼儿表演。

  幼儿分成开心小树和不开心小树两组,表演对话内容。

  4、讨论

  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开心的事情和不开心的事情。

  集体讨论:怎样让不开心的事情变得开心起来。

  5、体验快乐

  播放〈幸福拍手歌〉,体验开心快乐。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遵循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在新《纲要》和《指南》的引领下,让孩子们在看一看,想一想,听一听,说一说,画一画的宽松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避免了单一单板的言语说教,这是本次活动的亮点。而且在整个活动中我一直保持着快乐的情绪,感染着孩子们,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也一直在快乐的坏境中学习着。

  以故事为内容的社会活动很容易向语言活动转化,那么在活动中我始终抓住活动的目标,通过故事让孩子明白不开心的人会受冷落,开朗的人会有更多朋友。再让孩子通过看、想、听、说亲身感悟开心小树和不开心小树,最后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提升,让幼儿自由选择将不开心的事转换为开心的事并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让幼儿体会创作的乐趣和满足感。

  但在最后环节让幼儿提升心情转换经验的绘画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无从下手。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是前面“说”的不够多,没有扩散幼儿的生活经验,所以为后一个绘画环节的铺垫不够,导致绘画对孩子们来说比较抽象,这个问题将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予以注意和改进。

7、大班语言故事教案《小树丫丫礼物》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中悲痛、伤心、感激的不同情感。

  2、学习用不同的语气有感情地讲述故事。

  3、在感知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角色特点。

  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动准备:

  金色小树叶一片,音乐磁带,自制配套图片,投影仪。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猜教师掌中物,激发学习兴趣。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件小小的礼物,就在我的手掌中,你们猜猜是什么呢?;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幼儿猜猜,教师:(亮出小树叶)看,这是什么?金色的小树叶怎么会是礼物呢?

  2、欣赏故事引导幼儿理解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1)、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

  (2)、引导幼儿讨论故事内容。

  幼儿讨论回答,教师进行小结。

  (3)、引导幼儿将音乐与故事情节匹配。

  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说说两段音乐的不同,引导幼儿讨论选择怎样的音乐。教师配上音乐讲故事。

  3、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学习讲述故事。

  引导幼儿讨论:前半段小树丫丫受伤了用怎样的声音讲,后半段小树丫丫得救了该用怎样的声音讲。

  幼儿随音乐讲故事。

  4、总结谈话。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是如何帮助别人的,帮助别人后自己的心情如何?

  活动反思:

  活动围绕“礼物”这个问题展开叙述,幼儿对“礼物”很感兴趣,发言也很积极。《礼物》这个语言活动主要是要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合适的礼物能带给别人快乐。通过赠送礼物,懂得关心别人。另外还要训练幼儿的说话能力,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动选材接近生活,符合大班小朋友学习。在这次活动中我准备得比较充分,我相信只有准备充分,才能把一堂语言课上好。总体来说,幼儿表演得还是很不错的。我想,以后对故事内容熟悉了他们一定会表演得更好。

8、大班社会教案《不开心的小树》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不开心的小树》让幼儿体验不开心的人会受冷落,开朗的人会有更多朋友。

  2、学习用适当的方式转换自己的消极情绪。

  3、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脸谱:开心小树、不开心小树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表情小树引出课题。

  师:今天我们大1班来了两位客人,请小朋友们猜一猜它们的名字。

  出示表情小树,幼儿分别和开心小树、不开心小树打招呼。

  引题:今天,开心小树和不开心小树想和我们小朋友一起聊天、一起玩、一起动脑筋,你们欢迎吗?可是不开心小树最近老是不开心,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不开心小树和开心小树一起长在山坡上,风儿轻轻一吹……”(引入故事开头部分)

  二、引导幼儿尝试将消极情绪向积极情绪转换(师讲故事到“又小又黄的树叶,又细又瘦的树枝。”)

  1、为什么不开心小树会没有朋友呢?(因为它整天皱着眉头)

  请小朋友学一学不开心小树的样子,学一学开心小树的样子。

  朋友们都到哪里去了?

  小结:所以我们小朋友要做一个开心的人,开心的人有很多朋友,大家都喜欢他。不开心的人大家都不要理他。

  2、帮助小树转换情绪,让幼儿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师:谁愿意想想好办法让不开心小树开心起来?

  你们帮助小树,现在你们的感觉怎么样啊?

  其实帮助别人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3、自身情绪转换,初步学习自我情绪调节

  你平时有不开心的事情吗?怎样让自己的不开心的心情好起来?

  教师小结:不开心其实也不是一件坏事,我们生活当中有很多不开心的事,关键是你怎样把自己不开心的心情变成开心的心情。不开心时,可以独自呆一会儿,也可以跟别人说说自己不开心的原因,或者睡一觉,看看书,听听音乐等等这样很快就没事了。

  插入:小朋友们,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不开心的时候唱唱歌,跳跳舞,心情也会好起来的。

  三、“不开心”向“开心”转化。

  1、刚才我们在讨论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说的非常好,但有的小朋友不开心时就生气、板着脸、有的还会打人、吵闹。老师有个建议:我们一起来制定一张“开心”把表格,它贴在墙上,小朋友经常看到它,相互之间经常监督,不开心的心情就会慢慢少下去了。

  2、将幼儿的创作上墙,集体将表格的内容阅读一遍。

  结束活动:

  师:小朋友真聪明,我们一起带着不开心小树到别的班级去,把我们今天想到的好办法告诉他们!

附故事:不开心的小树

  山坡上有棵不开心的小树,它和很多开心小树长在一起,风儿轻轻地吹过,开心小树抖动树叶笑嘻嘻地说:“舒服舒服,真舒服。”天上下起雨,开心小树伸开树枝笑嘻嘻的说:“解渴解渴,真解渴。”小朋友们到树林里来玩,开心小树摇晃着脑袋,笑嘻嘻的说:欢迎,欢迎,欢迎小朋友。

  只有不开心小树天天皱着眉头,不开心,风儿吹来,它皱着眉头说,别碰我,讨厌。下雨了,它板着脸孔说:“又下雨了,真讨厌。”小朋友来玩,他嘟嘟嚷嚷的说:“吵死了,快走开。”它每天都不愉快,每天都开心不起来。

  不开心小树皱这眉头,板着脸,大家都不愿意去它那里,蚯蚓绕过不开心小树,去给开心小树松土,小鸟飞过不开心小树,到开心小树上面去做窝,唱歌。

  一棵棵开心小树每天都在长大,密密的绿叶,粗粗的树枝,不开心小树总是长不大,又小又黄的树叶,又细又瘦的树枝。

  “为啥大家都不喜欢我?”不开心小树着急起来。

  冬天的晚上,小雪花从天上飘下来,开心小树捧住小雪花,让他们落在自己的树叶上,树枝上,月光下的开心小树披满着雪花,真漂亮!

  不开心小树也想让自己变得漂漂亮亮的,它使劲伸开树枝,张开树叶,去捧住小雪花,咦!不开心小树的眉头不皱了,脸也不板了,小雪花象蝴蝶一样飘过来打扮不开心小树,树上停满了,又停到它的脚下。

  天亮了,小朋友都出来玩,看见停满雪蝴蝶的银色小树最漂亮,大家都到那里去打雪仗,滚雪球,还在那里堆了一个最大最大的雪人,那么多小朋友都过来玩,玩的那么开心,不开心小树很快活。

  不开心小树再也不皱眉头了,板着脸,他也长起来,树叶变得绿绿的,树枝变得粗粗的,小鸟来做窝,蚯蚓来松土,大家都喜欢他。

  山坡上没有了皱着眉头、板着脸的不开心小树,都成了开心小树。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遵循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在新《纲要》和《指南》的引领下,让孩子们在看一看,想一想,听一听,说一说,画一画的宽松氛围中掌握活动的重点,避免了单一单板的言语说教,这是本次活动的亮点。而且在整个活动中我一直保持着快乐的情绪,感染着孩子们,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也一直在快乐的坏境中学习着。

  以故事为内容的社会活动很容易向语言活动转化,那么在活动中我始终抓住活动的目标,通过故事让孩子明白不开心的人会受冷落,开朗的人会有更多朋友。再让孩子通过看、想、听、说亲身感悟开心小树和不开心小树,最后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提升,让幼儿自由选择将不开心的事转换为开心的事并用绘画形式表现出来,让幼儿体会创作的乐趣和满足感。

  但在最后环节让幼儿提升心情转换经验的绘画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无从下手。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是前面“说”的不够多,没有扩散幼儿的生活经验,所以为后一个绘画环节的铺垫不够,导致绘画对孩子们来说比较抽象,这个问题将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予以注意和改进。

9、幼儿园关于春天的主题社会领域教案大班社会《我眼中的春天》反思

  活动名称:我眼中的春天

  年龄段和领域:大班社会领域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有目的感知春天来到时动植物的变化。

  2.学习运用各种方式记录和表征自己的观察结果,并主动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3.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好,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5.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活动重点:幼儿通过看、听、闻,感知春天到来时动植物的变化。

  活动难点:幼儿运用各种方式记录和表征自己的观察结果,并能与同伴交流分享。

  活动准备

  1.幼儿与家长有春游的经历。

  2.歌曲《春天在哪里》:教学课件:记录表格: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表演歌曲《春天在哪里》,请幼儿说一说歌曲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

  幼儿自由发言,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小结:春天有红的花,绿的草,还有会唱歌的小黄鹂。

  (二)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春天来到时动植物的变化。

  1.课件出示表征表格,教师分析表格内容。小组讨论并表征。

  2.小组之间讨论交流,并用绘画的方式表征自己眼中的春天。

  3.小组分享交流。

  小结:小朋友看到大树找出了绿叶,各种花都开了,而且还能闻到花香。小燕子叽叽喳喳的声音真好听。

  (三)激发幼儿与同伴一起春游的欲望,增进小朋友之间的友谊。师:小朋友,你们眼中的春天真是太美了,老师的眼前呈现出一片美景,那你们想不想出去春游?(想)那你们快约上你们的小伙伴一起出发吧,出发前你们一起说一说你们的春游计划吧。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继续观察、记录春天的变化,将不同时间段的观察结果进行对比,感知春天的变化过程。

  活动反思:

  通过一系列以幼儿为主的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学会用观察的方法、敏锐的眼睛去感知和发现春天的变化、人们的活动、生物生长的变化等,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增强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