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我像小鸟》》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大班教案《我像小鸟》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 理解儿歌内容,学习仿编诗歌。
3、 学习词汇“飞飞,刨刨、跳跳、游游、跑跑、笑笑”
4、 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对小鸟的见解。
5、 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字卡、小动物图片、儿歌录音带
活动过程:
导入:
1、随着活泼快乐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跳舞进入教室。
2、今天天气真好,我们班上也来了许多小动物。(教师把小动物图片贴于黑板上,供幼儿观察)
进行:
一、观察图片,理解儿歌
1、 图片有哪些小动物?(根据幼儿回答,教师翻字卡,认识字宝宝)
识字游戏:请幼儿给小动物们找到的正确的名字,将字宝宝贴在相对应的动物图片上。
2、 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请小朋友们学一学?
3、 小动物们还有一首儿歌,让我们听一听(听的过程中,教 师指图提示)
4、 你听到了谁?在做什么?都学谁?
5、 一起跟录音表演儿歌。
二、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1、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
2、你们可以跟它学什么?
3、你能用和诗里一样的话说出来吗?
三、集体把自己编的儿歌表演一遍。
结束:教师带领幼儿学小鸟自由的飞向大自然。
2、大班教案《小鸟小鸟》
活动目标:
1、在理解歌曲内容的基础上学唱歌曲,唱准歌曲的长音、跳音及休止符。
2、体会小鸟在春游的快乐情绪,并能积极的投入与表现。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环境创设:
幼儿每人一个小鸟头饰。
重点与难点:
掌握3/4的节奏和“啦”的唱法。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活动
师:昨天你们去春游,在春游的时候看到了什么漂亮的风景?
师:春天的风景真美啊!小鸟也去春游了,听听他们看到了哪些漂亮的风景?
二、欣赏歌曲
1、小鸟在春游的时候也看到了很多漂亮的风景,不过小鸟不说,它要用唱歌的方法告诉你们,请你们听听好。
2、教师示范唱一遍
(1)小鸟去了哪些地方?(把孩子听到的东西按顺序表现出来)
(2)我们学着小鸟用好听的声音把漂亮的风景唱出来好吗?
(3)幼儿跟唱歌曲
提出要求:
(1)小鸟它要飞过很高的山冈去唱歌,所以我们要把歌声唱的高一点,这样在地面上的小朋友才能听到小鸟的歌声。
(2)引导幼儿注重“啦”的唱法:里面有长音、跳音、和休止符
三、小鸟在游玩
1、今天小鸟们看到这么多漂亮的风景,都非常的开心,他们唱着好听的歌,跳着美丽的舞继续去春游。我们也来做小鸟,比比看谁的歌声最动听,谁的舞姿最美丽好吗?
2、幼儿学做小鸟边唱边飞。
四、复习音乐游戏:套圈
要求幼儿自由结伴三人一组边唱边游戏。
3、大班教案《小鸟小鸟你真好》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演唱有领唱、齐唱的歌曲,享受与同伴合作演唱的快乐。
2、感知体验小鸟对老鸟的孝敬之情,懂得要敬爱长辈。
3、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歌曲内容图谱、演唱形式图谱若干;歌曲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听音辨音”
师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感受领唱、齐唱、间奏部分的音乐变化。
“小朋友天气冷吗?我们来运动运动好吗?
带领幼儿听音乐做飞翔与拥抱的动作一遍。
师:“小朋友们飞翔的动作做得很好,但是有一个动作没有做出来,你们知道是哪个动作吗?”
幼:拥抱的动作。
师:你知道什么时候该做抱的动作吗?我们再来一遍,看看谁的耳朵最灵。”
带领幼儿听音乐再做一遍
评:第一环节的“听音辨声”,能引导孩子去关注音乐的变化,又能让孩子熟悉音乐,起到良好的抛砖引玉的效果。
二、结合故事,熟悉理解歌词内容。
“在一棵大树上住着两只鸟,它们之间怎么样呢?让我们来听个故事。”
1、简单讲述自编故事“鸟妈妈与小鸟”,提问
“小鸟小时候鸟妈妈是怎样关心照顾它的?”
幼1:很细心地照顾。
幼2:鸟妈妈捉虫给小鸟吃。
幼3:还筑温暖的窝给小鸟住。
“鸟妈妈老的时候小鸟又是怎样做的?”
幼1:捉虫给鸟妈妈吃。
幼2:不贪玩、不胡闹,关心妈妈。
“你喜欢这只小鸟吗?为什么?”
幼1:喜欢,因为这只小鸟爱妈妈。
幼2:喜欢,因为这只小鸟会捉虫给鸟妈妈吃。
师:我们一起来夸夸它“小鸟小鸟你真好”并出示汉字。
2、出示歌曲内容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并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图谱内容。
(评:在熟悉理解歌词内容环节中结合融入情感故事,旨在一开始便给歌曲注入情感因素,给孩子带来情感的感染,奠定学唱这首歌曲的情感基础,也更好地凸显情感目标。)
三、利用歌曲图谱,学习歌曲
“有一首好听的歌,名字也叫小鸟小鸟你真好,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1、倾听教师范唱。
第一遍清唱范唱,提问:“你听到歌曲中唱了什么?”
“我们再听一遍,仔细听听你刚才没听清的地方。”
师:知道苦恼是什么意思吗?鸟妈妈为什么苦恼?我们一起来做一做苦恼的样子?
第二遍手指图谱,再次清唱范唱。
(评:在教学中使用歌曲内容图谱,利用歌曲内容图谱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并学习演唱歌曲,为孩子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平台。)
第三遍听琴声范唱,师在演唱过程中遇到间奏部分时强调倾听的动作。
师:我在唱歌时为什么做一个听的动作?
幼:因为中间不要唱,要停下来。
师:对了,歌曲中间有间奏部分不要唱。
第四遍听琴声范唱,师在演唱过程中带领幼儿遇到间奏部分时做出倾听间奏的动作。
第五遍听琴声范唱,这首歌曲有几段?两段的结束句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跟唱。
教师借助图谱带领幼儿跟唱2—3遍。
四、学习歌曲中的领唱与齐唱
1、倾听歌曲磁带,学习歌曲中的领唱与齐唱。
第一遍倾听,提出问题“歌曲中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在唱吗?”
幼:有的时候一个人在唱,有的时候许多人在唱。
师:一个人在唱是叫领唱,许多人在唱时叫齐唱。(解释同时出示形式图谱。)
(评:一张嘴和多张嘴的形式图谱对孩子们理解领唱和齐唱起了重要的作用,活动中可灵活运用形式图谱,特别是对于孩子们不太理解的地方可通过举形式图谱引导孩子辨别。如:在引导幼儿倾听前奏、间奏部分时还可以运用耳朵图谱。)
第二遍倾听,提出问题“歌曲中什么时候是领唱、什么时候是齐唱?”
请幼儿听到齐唱部分用与同伴搭肩膀的动作来表示。
2、幼儿练习领唱与齐唱。
教师采用多种练习方式让幼儿练习演唱。如:“师幼合作”、“个别幼儿与集体合作”、“幼儿分组合作”等。
五、交流分享
1、鼓励幼儿说说应该怎样关心孝敬家中的长辈。
2、教育幼儿要像歌曲中的小鸟一样去关心孝敬家中的长辈。
活动反思:
“小鸟小鸟你真好”这一活动取材于福建省编教材,是一节“老课”了。若能通过我们的“一教三研”把一节平平常常的老课上得有新意、有创意,会不会更有益于指导我们平日的教学活动呢?这是我们选择这个活动的初衷。
这首歌曲中蕴涵的情感非常丰富,老鸟与小鸟之间互相关爱的感情尤其感人,因此,我在一研活动中紧紧抓住情感线,在熟悉理解歌词内容环节中结合融入情感故事,旨在一开始便给歌曲注入情感因素,给孩子带来情绪感染,奠定学唱这首歌曲的情感基础,也更好地凸显情感目标。但是,在幼儿学唱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学习歌词的过程,部分幼儿对歌词不熟悉。
同时,这首歌曲中的重难点很多,有领唱、齐唱,有前奏、间奏、尾奏,还有休止符……经过探讨,我们确定在一研中着重于学习领唱、齐唱,而对其他的难点忽略不计。因此,制定目标时也着重于这一点。为了让幼儿更容易掌握这一难点,我设计了一张嘴和多张嘴的形式图谱来表示领唱与齐唱。活动中,教师手指形式图谱引导孩子练习领唱和齐唱,给他们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作用。
因此,我认为在活动中可灵活运用形式图谱,特别是对于孩子们不太理解的地方可通过举形式图谱引导孩子辨别。如:在引导幼儿倾听前奏、间奏部分时还可以运用耳朵图谱。
回顾整个活动,我们欣喜地发现,我们已经摒弃了传统的“老师教、孩子被动学”的局面,我们提倡的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发孩子的情感共鸣,再给孩子提供相应的支持策略与平台,从而让孩子主动学习。但我也发现,在活动中孩子随机冒出的一些小细节我没有及时抓住加以放大,让一些很好的教育契机流失,因此,我们应加强自己把握教育契机的能力。
4、大班主题教案《我给小鸟安个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制作鸟窝、标志牌等各种活动,激发幼儿对鸟类的热爱,并知道小鸟是人类的好朋友。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及合作能力。
3、培养幼儿爱鸟、护鸟的情感及初步的环保意识。
4、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5、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系列:
活动一:社会活动:鸟类大罢工
目标:
1、通过故事,引导幼儿了解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2、增强幼儿保护鸟类、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准备:
1、幼儿事先读过有关鸟类与环境的书或看过录像。
2、知道鸟的一些名字。
进程:
1、老师讲故事《鸟类大罢工》
2、通过提问,帮助他们了解内容。
3、让幼儿了解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1) 讨论:为什么我们要做小鸟的朋友,要爱护他们?小鸟对人类有哪些帮助?
(2) 老师小结。
4、组织幼儿谈谈如何保护小鸟。
讨论:我们应怎样爱护小鸟?为什么要爱护小鸟?
5、老师总结。
活动二:爱鸟行动
目标:
1、引导幼儿制作各种爱护小鸟的标志牌。
2、启发幼儿争做小小宣传员,向身边的人们宣传爱护小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及自我表现的能力。
准备:各种废旧纸、板、木棒、笔、剪刀、浆糊等材料。
进程:1、组织幼儿讨论:如何保护小鸟,用什么办法?
2、老师总结:我们可以做一些保护小鸟的标志牌,把它插在我们周围环境中,时时来提醒人们要保护小鸟。
3、讨论并设计:如何做,做什么样的标志牌?
老师提出要求:标志牌的内容要让人们一看就明白、就了解它的用意。
4、幼儿分组进行制作。
老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其中。
5、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作小小宣传员向他人宣传保护小鸟的重要性。
6、把作品布置到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去,并对身边的人进行宣传。
活动三:给小鸟们安个家
目标:1、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尝试为小鸟们制作鸟窝。
2、培养幼儿对鸟类的爱护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准备:1、一只小鸟。
2、各种盒子、纸、笔、浆糊、剪刀等材料。
进程;1、出示一只无家可归的可怜的小鸟,引出课题。
2、组织幼儿讨论;如何保护小鸟,爱护小鸟?
3、老师小结。
4、讨论、商量如何做。
5、幼儿自由结伴进行制作。
老师参与其中,给予指导。
6、欣赏、交流作品。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我们学习了“小鸟的家”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今后应怎么做?是的,小鸟是我们的朋友,让我们行动起来,爱护它,保护它,给它们创造一个美丽温暖的家。在本次活动中,我鼓励幼儿根据自己有关经验,大胆说出自己爱鸟护鸟的办法并积极参与制作鸟窝的活动,让孩子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社会领域的教育关键是增强情感体验,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体验、感受无家可归鸟的心情,从而引发孩子对鸟的同情心,萌发爱鸟护鸟的责任心。
5、大班教案《我像小鸟》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 理解儿歌内容,学习仿编诗歌。
3、 学习词汇“飞飞,刨刨、跳跳、游游、跑跑、笑笑”
4、 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对小鸟的见解。
5、 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字卡、小动物图片、儿歌录音带
活动过程:
导入:
1、随着活泼快乐的音乐,教师带领幼儿跳舞进入教室。
2、今天天气真好,我们班上也来了许多小动物。(教师把小动物图片贴于黑板上,供幼儿观察)
进行:
一、观察图片,理解儿歌
1、 图片有哪些小动物?(根据幼儿回答,教师翻字卡,认识字宝宝)
识字游戏:请幼儿给小动物们找到的正确的名字,将字宝宝贴在相对应的动物图片上。
2、 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请小朋友们学一学?
3、 小动物们还有一首儿歌,让我们听一听(听的过程中,教 师指图提示)
4、 你听到了谁?在做什么?都学谁?
5、 一起跟录音表演儿歌。
二、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1、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
2、你们可以跟它学什么?
3、你能用和诗里一样的话说出来吗?
三、集体把自己编的儿歌表演一遍。
结束:教师带领幼儿学小鸟自由的飞向大自然。
6、大班教案《留住小鸟》
活动目标
1.欣赏和理解儿歌《留住小鸟》。
2.了解植树节的来历和意义,树木对环境的作用。
3.了解保护树木的途径、爱惜树木。
4.领会故事儿歌的寓意和哲理。
5.通过视听讲结合的互动方式,发展连贯表述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请幼儿搜集树的资料或图片。
2.关于我国林木资源缺乏或森林火灾的新闻片断。
活动过程
一、欣赏和理解儿歌《留住小鸟》
1、教师朗诵儿歌《留住小鸟》。
2、讨论:小猫和小狗用什么办法留小鸟?为什么没有留住小鸟?小兔子用什么办法留小鸟?为什么留住小鸟了?小鸟为什么喜欢树?
3.教师:你喜欢树吗?你为什么喜欢树?你喜欢什么树?
二、分享和讨论植树节的资料
1、教师请幼儿展示和分享自己搜集的树的资料或图片。
2、教师请幼儿讨论树的作用、好处。
3、教师介绍植树节的来历,意义,分享林木资源缺乏或者森林火灾的新闻片断。
4、教师请幼儿讨论保护树木的办法。
三、以植树为主题分组绘画。
1、教师请一组幼儿把讨论的保护树木的办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2、教师请一组幼儿设计宣传植树节、植树造林的宣传画。
延伸活动
组织幼儿踏青观察春天的树木。
附: 儿歌:留住小鸟
小鸟飞进小狗的院子里,
小狗想留住小鸟,为它搭了一间漂亮的积木房子。
小鸟看见了,扑扇着翅膀飞走了。
小鸟飞进小猫的院子里,
小猫想留住小鸟,为它编了一只精美的小笼子。
小鸟看见了,扑扇着翅膀又飞走了。
小鸟飞进小兔的院子里。
小兔想留住小鸟,为它栽了一棵小树苗。
小树苗慢慢的长大了,长出了许多绿叶。
小鸟扑扇着翅膀说:“谢谢!谢谢!”
小狗和小猫明白了:树是鸟儿的家,有树才能留住小鸟。
瞧,他们拿起铁锹去种树啦!
7、大班音乐教案《小鸟小鸟》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韵律活动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种集体音乐活动,但韵律活动动作多、难度 大,幼儿较难掌握。本课的设计 (听听-----说说----玩玩---- 演演几个环节)紧紧围绕兴趣是学习的基本动力,让幼儿感受、熟悉、理解、表现音乐。针对幼儿爱听故事的特点,我尝试利用故事和音乐匹配,让幼儿对音乐的内容和结构有初步的印象。并根据音乐设计了一份图谱,让幼儿听音乐,看图谱,做身势,让幼儿在动动玩玩中感受、理解音乐,享受音乐活动的快乐,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活动目标
1.在感受音乐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用富有个性的动作表现作品的故事情节、角色和音乐变化。
2.能随音乐合拍地表演,体验神气、高兴、害怕三种情绪,享受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活动前引导幼儿欣赏故事《有趣的生日晚会》。
2.物质准备:《狮王进行曲》录音磁带、录音机、狮王头像一个、披(绿巾一条、小号4个、小鼓4个、鼓锤8根、大鼓一付、地毯一条、孔雀、长颈鹿、眼睛蛇等各种小动物头饰人手一个。图谱一份。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故事情节,创编神气、害怕、高兴三种个性化动
师:昨天老师给你们讲了什么故事?
幼儿:有趣的生日晚会。
师:谁过生日?
幼儿:狮子王。
师:狮子是森林之王,它长得怎样?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可以表现狮子神气的样子?(引导幼儿表现“神气”)
师:小动物听到狮子王的吼叫心里觉得怎样?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可以让人觉得你很害怕?(引导幼儿表现“吼叫”和“害怕”)
师:狮子王告诉小动物今天是自己生日,不吃小动物了,小动物觉得怎样?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可以让人觉得你很高兴?(引导幼儿表现“高兴”)
2.完整欣赏音乐,根据故事情节理解音乐性质,使音乐内容和故事内容匹配。
(1)教师配乐讲述故事,初步了解音乐内容。
(2)出示图谱,了解音乐内容与结构。
提问:什么地方象乐队在演奏?什么地方象狮子在走路?什么地方象狮子在吼叫?什么地方象小动物在表演?引导幼儿根据图谱了解乐曲可以分成四部分(迎接、走路、吼叫、表演)。
(3)看图谱做声势练习。
引导幼儿根据图谱上的图象用动作表示做声势练习(乐器—哒哒哒、鼓—1234567、脚步—走路、吼叫、舞蹈—拍手)。
3.分段欣赏,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和音乐性质创编动作。
(1)引导幼儿创编各种乐队表演动作。
提问:乐队用什么乐器演奏?狮子王要出来了心情觉得怎样?怎样表现兴奋与激动?(幼儿创造性的表现出弹钢琴、敲鼓、吹笛、弹手风琴等动作欢迎狮子王的到来)
(2)引导幼儿用动作来表现狮王走路。
提问:谁来了?你是怎样听出来的?(要求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用动作和表情表现狮子王威风凛凛的摸样)
(3)引导幼儿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狮王吼叫和小动物害怕动作。
提问:你们听这是狮子王在干什么?什么样的吼叫会使人害怕?(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狮子王的吼叫一声比一声洪亮,小动物一次比一次害怕,大家来试试在动作和表情上怎样区分和变化?(引导小朋友自由讨论和比较创编出狮王四种由弱到强的吼叫,用不同幅度的动作表现不同程度的害怕。)
(4)引导幼儿把自己想象成某种小动物,创编不同的舞蹈动作。
提问:狮子王过生日不吃小动物,大家都觉得很高兴,想象一下你是什么小动物会怎样表现高兴的情绪?(幼儿纷纷表演了孔雀展翅、眼镜蛇在扭动、大象猴子在舞蹈等等)。
4.学习随音乐合拍地表演。
(1)完整欣赏,边听边用动作来讲述这个故事,将动作和音乐匹配起来
(2)幼儿扮演角色表演,要求幼儿注意表情,不和别人碰撞。(不断提醒幼儿把刚才的感受和创造表现出来)
5.音乐游戏
(1)引导幼儿讨论游戏玩法。
提问:当狮子王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忍不住又大吼一声小动物会怎样?(“又都跑了”、“吓得一动不动”“晕到了”“躲起来”等)。
(2)请一幼儿扮演狮子王其他幼儿自由选择角色游戏,鼓励大胆、大方表演。
教学反思
1.在感受音乐性质的基础上,学习用富有个性的动作表现作品的故事情节、角色和音乐变化。
2.能随音乐合拍地表演,体验神气、高兴、害怕三种情绪,享受情节表演带来的乐趣。
8、大班主题教案活动《我给小鸟安个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让幼儿制作鸟窝、标志牌等各种活动,激发幼儿对鸟类的热爱,并知道小鸟是人类的好朋友。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及合作能力。
3、培养幼儿爱鸟、护鸟的情感及初步的环保意识。
4、培养幼儿关心动物的情感。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系列:
活动一:社会活动:鸟类大罢工
目标:
1、通过故事,引导幼儿了解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2、增强幼儿保护鸟类、爱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准备:
1、幼儿事先读过有关鸟类与环境的书或看过录像。
2、知道鸟的一些名字。
进程:
1、老师讲故事《鸟类大罢工》
2、通过提问,帮助他们了解内容。
3、让幼儿了解鸟类与人类的关系。
(1)讨论:为什么我们要做小鸟的朋友,要爱护他们?小鸟对人类有哪些帮助?
(2)老师小结。
4、组织幼儿谈谈如何保护小鸟。
讨论:我们应怎样爱护小鸟?为什么要爱护小鸟?
5、老师总结。
活动二:爱鸟行动
目标:
1、引导幼儿制作各种爱护小鸟的标志牌。
2、启发幼儿争做小小宣传员,向身边的人们宣传爱护小鸟、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及自我表现的能力。
准备:各种废旧纸、板、木棒、笔、剪刀、浆糊等材料。
进程:
1、组织幼儿讨论:如何保护小鸟,用什么办法?
2、老师总结:我们可以做一些保护小鸟的标志牌,把它插在我们周围环境中,时时来提醒人们要保护小鸟。
3、讨论并设计:如何做,做什么样的标志牌?
老师提出要求:标志牌的内容要让人们一看就明白、就了解它的用意。
4、幼儿分组进行制作。
老师巡回指导,并参与其中。
5、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作小小宣传员向他人宣传保护小鸟的重要性。
6、把作品布置到我们周围的环境中去,并对身边的人进行宣传。
活动三:给小鸟们安个家
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尝试为小鸟们制作鸟窝。
2、培养幼儿对鸟类的爱护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准备:
1、一只小鸟。
2、各种盒子、纸、笔、浆糊、剪刀等材料。
进程;
1、出示一只无家可归的可怜的小鸟,引出课题。
2、组织幼儿讨论;如何保护小鸟,爱护小鸟?
3、老师小结。
4、讨论、商量如何做。
5、幼儿自由结伴进行制作。
老师参与其中,给予指导。
6、欣赏、交流作品。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我们学习了“小鸟的家”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今后应怎么做?是的,小鸟是我们的朋友,让我们行动起来,爱护它,保护它,给它们创造一个美丽温暖的家。在本次活动中,我鼓励幼儿根据自己有关经验,大胆说出自己爱鸟护鸟的办法并积极参与制作鸟窝的活动,让孩子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社会领域的教育关键是增强情感体验,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体验、感受无家可归鸟的心情,从而引发孩子对鸟的同情心,萌发爱鸟护鸟的责任心。
9、大班美术优秀教案《小鸟一家》
活动目标:
1、学习剪纸,卷贴的技能。
2、萌发幼儿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重难点:
重点是让幼儿学习卷贴。难点是卷贴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看课件,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小朋友,你知道小鸟怎么了?"来;自.屈;老师;教.案;(找不到爸爸妈妈)"小朋友想不想帮小鸟找到爸爸妈妈"(想)"那我们一起为小鸟们找爸爸妈妈吧!"(好)
二、教师讲解示范。
重点讲解卷贴的方法。
三、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鸟头卷贴嘴巴的方向。(活动时伴有轻音乐)
四、请小朋友将"鸟爸爸妈妈"送回家。
五、教师小结:为了给小鸟一个安全的家,请小朋友们要爱护、保护环境,关爱小动物。请幼儿将垃圾捡起来送入垃圾筐。
六、活动结束,幼儿听音乐《小鸟飞》出活动室。
10、大班音乐教案《小鸟小鸟你真好》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演唱有领唱、齐唱的歌曲,享受与同伴合作演唱的快乐。
2、感知体验小鸟对老鸟的孝敬之情,懂得要敬爱长辈。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歌曲内容图谱、演唱形式图谱若干;歌曲磁带、录音机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听音辨音”
师带领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动作,感受领唱、齐唱、间奏部分的音乐变化。
“小朋友天气冷吗?我们来运动运动好吗?
带领幼儿听音乐做飞翔与拥抱的动作一遍。
师:“小朋友们飞翔的动作做得很好,但是有一个动作没有做出来,你们知道是哪个动作吗?”
幼:拥抱的动作。
师:你知道什么时候该做抱的动作吗?我们再来一遍,看看谁的耳朵最灵。”
带领幼儿听音乐再做一遍
评:第一环节的“听音辨声”,能引导孩子去关注音乐的变化,又能让孩子熟悉音乐,起到良好的抛砖引玉的效果。
二、结合故事,熟悉理解歌词内容。
“在一棵大树上住着两只鸟,它们之间怎么样呢?让我们来听个故事。”
1、简单讲述自编故事“鸟妈妈与小鸟”,提问
“小鸟小时候鸟妈妈是怎样关心照顾它的?”
幼1:很细心地照顾。
幼2:鸟妈妈捉虫给小鸟吃。
幼3:还筑温暖的窝给小鸟住。
“鸟妈妈老的时候小鸟又是怎样做的?”
幼1:捉虫给鸟妈妈吃。
幼2:不贪玩、不胡闹,关心妈妈。
“你喜欢这只小鸟吗?为什么?”
幼1:喜欢,因为这只小鸟爱妈妈。
幼2:喜欢,因为这只小鸟会捉虫给鸟妈妈吃。
师:我们一起来夸夸它“小鸟小鸟你真好”并出示汉字。
2、出示歌曲内容图谱引导幼儿观察并用简短的语言讲述图谱内容。
(评:在熟悉理解歌词内容环节中结合融入情感故事,旨在一开始便给歌曲注入情感因素,给孩子带来情感的感染,奠定学唱这首歌曲的情感基础,也更好地凸显情感目标。)
三、利用歌曲图谱,学习歌曲
“有一首好听的歌,名字也叫小鸟小鸟你真好,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1、倾听教师范唱。
第一遍清唱范唱,提问:“你听到歌曲中唱了什么?”
“我们再听一遍,仔细听听你刚才没听清的地方。”
师:知道苦恼是什么意思吗?鸟妈妈为什么苦恼?我们一起来做一做苦恼的样子?
第二遍手指图谱,再次清唱范唱。
(评:在教学中使用歌曲内容图谱,利用歌曲内容图谱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并学习演唱歌曲,为孩子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平台。)
第三遍听琴声范唱,师在演唱过程中遇到间奏部分时强调倾听的动作。
师:我在唱歌时为什么做一个听的动作?
幼:因为中间不要唱,要停下来。
师:对了,歌曲中间有间奏部分不要唱。
第四遍听琴声范唱,师在演唱过程中带领幼儿遇到间奏部分时做出倾听间奏的动作。
第五遍听琴声范唱,这首歌曲有几段?两段的结束句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跟唱。
教师借助图谱带领幼儿跟唱2—3遍。
四、学习歌曲中的领唱与齐唱
1、倾听歌曲磁带,学习歌曲中的领唱与齐唱。
第一遍倾听,提出问题“歌曲中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人在唱吗?”
幼:有的时候一个人在唱,有的时候许多人在唱。
师:一个人在唱是叫领唱,许多人在唱时叫齐唱。(解释同时出示形式图谱。)
(评:一张嘴和多张嘴的形式图谱对孩子们理解领唱和齐唱起了重要的作用,活动中可灵活运用形式图谱,特别是对于孩子们不太理解的地方可通过举形式图谱引导孩子辨别。如:在引导幼儿倾听前奏、间奏部分时还可以运用耳朵图谱。)
第二遍倾听,提出问题“歌曲中什么时候是领唱、什么时候是齐唱?”
请幼儿听到齐唱部分用与同伴搭肩膀的动作来表示。
2、幼儿练习领唱与齐唱。
教师采用多种练习方式让幼儿练习演唱。如:“师幼合作”、“个别幼儿与集体合作”、“幼儿分组合作”等。
五、交流分享
1、鼓励幼儿说说应该怎样关心孝敬家中的长辈。
2、教育幼儿要像歌曲中的小鸟一样去关心孝敬家中的长辈。
活动反思:
“小鸟小鸟你真好”这一活动取材于福建省编教材,是一节“老课”了。若能通过我们的“一教三研”把一节平平常常的老课上得有新意、有创意,会不会更有益于指导我们平日的教学活动呢?这是我们选择这个活动的初衷。
这首歌曲中蕴涵的情感非常丰富,老鸟与小鸟之间互相关爱的感情尤其感人,因此,我在一研活动中紧紧抓住情感线,在熟悉理解歌词内容环节中结合融入情感故事,旨在一开始便给歌曲注入情感因素,给孩子带来情绪感染,奠定学唱这首歌曲的情感基础,也更好地凸显情感目标。但是,在幼儿学唱过程中,教师忽略了学习歌词的过程,部分幼儿对歌词不熟悉。
同时,这首歌曲中的重难点很多,有领唱、齐唱,有前奏、间奏、尾奏,还有休止符……经过探讨,我们确定在一研中着重于学习领唱、齐唱,而对其他的难点忽略不计。<.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因此,制定目标时也着重于这一点。为了让幼儿更容易掌握这一难点,我设计了一张嘴和多张嘴的形式图谱来表示领唱与齐唱。活动中,教师手指形式图谱引导孩子练习领唱和齐唱,给他们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支持作用。
因此,我认为在活动中可灵活运用形式图谱,特别是对于孩子们不太理解的地方可通过举形式图谱引导孩子辨别。如:在引导幼儿倾听前奏、间奏部分时还可以运用耳朵图谱。
回顾整个活动,我们欣喜地发现,我们已经摒弃了传统的“老师教、孩子被动学”的局面,我们提倡的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发孩子的情感共鸣,再给孩子提供相应的支持策略与平台,从而让孩子主动学习。但我也发现,在活动中孩子随机冒出的一些小细节我没有及时抓住加以放大,让一些很好的教育契机流失,因此,我们应加强自己把握教育契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