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律动教案《减肥记》》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大班音乐律动教案《减肥记》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的旋律,体验创编韵律操的快乐。
2.尝试根据音乐的节拍创编韵律操,用简单的图谱表征基本动作,学习合作表演。
3.有初步的保健意识,养成合理膳食、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活动准备:
图谱、画笔、音乐
1.情境创设:
(1)《再试一次》音乐;板凳舞律动音乐
(2)绘画图谱表及画笔
2.知识经验:幼儿会做板凳舞律动;幼儿接触过为简单的舞蹈动作勾画图谱。
活动过程:
1.体验不同性质的音乐,选择适合做韵律操的音乐。
(1)幼儿和配教教师一起表演音乐律动,欢迎唐老鸭。
(2)幼儿根据不同的音乐性质帮助唐老鸭选出适合做操的音乐。
2.通过语言、绘画、表演等多种形式创编韵律操。
(1)欣赏感受音乐,初步体验音乐欢快的特征,随音乐节奏自由创编动作。
(2)幼儿将创编的动作画在图谱上。
(3)分组合作创编,每组整理一套韵律操动作进行表演。
(4)精选幼儿创编的动作,组合一套完整的韵律操,集体表演。
3.尝试配上器械表演韵律操。
延伸活动:
(1)生活中注意合理饮食,加强锻炼。
(2)在表演区提供丰富材料,让幼儿在表演区进行装饰,并表演。
2、大班音乐律动教案《减肥记》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的旋律,体验创编韵律操的快乐。
2.尝试根据音乐的节拍创编韵律操,用简单的图谱表征基本动作,学习合作表演。
3.有初步的保健意识,养成合理膳食、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熟悉歌曲旋律,学唱新歌。
活动准备:
图谱、画笔、音乐
1.情境创设:
(1)《再试一次》音乐;板凳舞律动音乐
(2)绘画图谱表及画笔
2.知识经验:幼儿会做板凳舞律动;幼儿接触过为简单的舞蹈动作勾画图谱。
活动过程:
1.体验不同性质的音乐,选择适合做韵律操的音乐。
(1)幼儿和配教教师一起表演音乐律动,欢迎唐老鸭。
(2)幼儿根据不同的音乐性质帮助唐老鸭选出适合做操的音乐。
2.通过语言、绘画、表演等多种形式创编韵律操。
(1)欣赏感受音乐,初步体验音乐欢快的特征,随音乐节奏自由创编动作。
(2)幼儿将创编的动作画在图谱上。
(3)分组合作创编,每组整理一套韵律操动作进行表演。
(4)精选幼儿创编的动作,组合一套完整的韵律操,集体表演。
3.尝试配上器械表演韵律操。
延伸活动:
(1)生活中注意合理饮食,加强锻炼。
(2)在表演区提供丰富材料,让幼儿在表演区进行装饰,并表演。
3、大班音乐活动教案《唐老鸭减肥记》含反思
一、活动背景
艺术教育是一种健康积极的情感教育,它对人的情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幼儿来说,艺术教育是一种情感交流的方式,必须以优秀作品的美和情去感染、熏陶幼儿,而憨厚、滑稽的唐老鸭,是孩子们最喜爱的卡通形象之一,通过帮助唐老鸭减肥这一生活化、游戏化的情节能够让幼儿从生活经验和思维形式上引起共鸣。
教师以自己夸张、丰富的表情和情绪去感染幼儿,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乐于表现和帮助他人的情感。在创编韵律操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地运用绘画、语言、表演等形式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表现出来,并对幼儿的创造性表现给予及时的支持与发扬,发展幼儿的创造性体验、审美体验。教师为孩子们积极创设情境,充分发挥艺术的情感陶冶作用,像和风细雨的滋润,让每一个孩子都积极地投入到亲自然、亲社会、完善自我的活动中去。充分体验到愉悦的情绪,感受到心灵的舒畅,真正使艺术教育成为心灵的体操,让幼儿在感受乐曲的过程中体验创编的快乐,提高幼儿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的旋律,体验创编韵律操的快乐。
2、尝试根据音乐的节拍创编韵律操,用简单的图谱表征基本动作,学习合作表演。
3、有初步的保健意识,养成合理膳食、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三、活动准备:
1、情境创设:
(1)《再试一次》音乐;板凳舞律动音乐
(2)绘画图谱表及画笔
2、知识经验:幼儿会做板凳舞律动;幼儿接触过为简单的舞蹈动作勾画图谱。
四、活动过程:
(一)、体验不同性质的音乐,选择适合做韵律操的音乐。
1、幼儿和配教教师一起表演音乐律动,欢迎唐老鸭。
2、幼儿根据不同的音乐性质帮助唐老鸭选出适合做操的音乐。
(二)通过语言、绘画、表演等多种形式创编韵律操。
1、欣赏感受音乐,初步体验音乐欢快的特征,随音乐节奏自由创编动作。
2、幼儿将创编的动作画在图谱上。
3、分组合作创编,每组整理一套韵律操动作进行表演。
4、精选幼儿创编的动作,组合一套完整的韵律操,集体表演。
(三)、尝试配上器械表演韵律操。
五、延伸活动:
1、生活中注意合理饮食,加强锻炼。
2、在表演区提供丰富材料,让幼儿在表演区进行装饰,并表演。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积极参与,喜欢表现。本次活动讲了“唐老鸭减肥记”这样一个故事。重点是让孩子们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唐老鸭减肥前胖胖的样子,减肥时卖力地运动,减肥后变苗条了,摆出优美的动作这样几个环节。活动中,孩子们非常积极地参与表演,活动中情绪高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由孩子们的听而引出表演,而不是生硬地该怎么表演,该怎么做动作。每一环节,我都是由听音乐引出,根据孩子们自身对音乐的理解进行表演,令我高兴的是孩子们的理解都是比较正确的。
4、大班音乐律动教案《小黄鸭减肥》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音乐VCD和借助图谱提示,欢快自由地学习韵律操《小黄鸭减肥》。
2、在韵律活动中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肢体动作的协调性和韵律性
3、感受乐曲欢快、活泼、幽默、诙谐的情趣。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小黄鸭减肥》、律动VCD《小黄鸭减肥》自制PPT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学小黄鸭叫声情景导入
师:"听,是谁来了?"(小鸭)
这只小黄鸭呀是马戏团的一位演员,本来它想来为我们小朋友表演节目的,可是最近它发胖了,胖得连路都快走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啊?大家给它想想办法吧。
二、音乐感受:
1、师幼交流讨论让小黄鸭减肥的方法
师:"小黄鸭走路也走不动了,也不能表演节目,这可怎么办呢?'
幼:"做运动减肥"
师:"做哪些运动呢?"
2、我们来教教小黄鸭吧(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有节奏地表现各种运动的姿态(拍球、跑步、跳绳、踢毽子等)
三、学习律动《小黄鸭减肥》
师:"谢谢你们的帮忙,出了那么多的点子,小黄鸭最终把这些运动的动作整合起来编成了一套减肥操,这套减肥操可有用了,大家想看看小黄鸭的减肥操是怎么跳的吗?
1、幼儿欣赏律动
2、教师引导幼儿说说做做VCD中的动作
师:"小黄鸭是怎么跳的?它好像在做什么运动"
3、欣赏律动第二遍:
师:老师也好想学做这套小黄鸭的减肥操,你们想学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减肥操里一共有几个动作,每个动作做了几遍
4、利用PPT图谱学习记忆律动中的动作
师:你看到减肥操里有哪几个动作呢?(教师播放PPT)这个动作做了几遍?我们也来学一学吧
师:你最喜欢哪个动作?大家也来试一试吧
师:你觉得那个动作有点难?谁会做这个动作的?大家都来试一试吧
师小结提升:原来这个减肥操一共有5个动作,每个动作做四遍
5、完整练习:
让我们跟着小黄鸭一起来做减肥操吧!
5、大班上学期音乐教案《加菲猫减肥记》
【活动目标】
1、创编故事情节,帮助幼儿感受理解乐曲ABA三段式的结构特点。
2、合拍地学胖猫慢走、瘦猫快走,体验乐曲的变化。
3、知道肥胖会给人的活动带来不便,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健身运动表现中,感受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音乐《瑞典狂想曲》、PPT图片(胖猫、瘦猫)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出示胖猫图,幼儿观察讲述。
师:你们认识它是谁吗?(它的名字叫加菲,我们都叫它加菲猫)
你们看它长得怎么样?(胖胖的)
你从哪里看出来它胖了?(用动作表示大肚子)
二、进行部分。
故事激趣,引入课题。
(1)完整欣赏音乐。
故事:加菲是一只又贪吃又贪睡的猫。它每天吃了就睡睡了就吃,又不做运动,结果怎么样?就越来越胖,肚子也越来越大。它走一小段路,就累得满头大汗。(快思 www.banzhuren.cn)它拍着自己的肚皮说:真的太胖了!我要减肥了!它开始每天坚持锻炼身体,最后终于减肥成功了!你们听,它来了!
师:你听了刚才的音乐后有什么感受?你想到了什么?
问:在刚才的音乐中你们听出来加菲什么时候在走路,什么时候在锻炼,什么时候减肥成功了吗?让我们再来仔细听一遍,好吗?
再次完整欣赏感受。
问:听出来了吗?让我们分段来感受一下吧!
(2)欣赏A段音乐。
a、减肥前的加菲走路是什么样子的呢?集体听音乐探索表现胖加菲的动作:慢慢走,慢慢走。(要求表现出胖加菲摇摇摆摆,笨重的样子。)节奏为:XX|XX|
b、孙老师做了一张图谱,请小朋友们看看胖加菲减肥前是怎样的再次欣赏A段音乐,讲解图谱。
c、集体跟随图谱进行表演。
(3)探索B段动作,倾听B段音乐。
a、师:加菲猫胖得连路都走不动了,它心里可着急了,怎么办呢?(运动)那它会做哪些运动呢?
b、师:小朋友们帮加菲猫想想看可以做什么动作锻炼身体?幼儿自由回答表现。
c、师:你们能随着音乐的节奏把锻炼身体的动作做出来吗?试试看好吗?欣赏B段音乐,要求幼儿跟随音乐节奏探索锻炼身体的动作。
d、教师进行点评,再次欣赏音乐,结合音乐的节奏,根据图谱上幼儿自己创编的动作进行集体表演。
(4)探索C段结尾动作
a、出示瘦猫图,激发幼儿兴趣。
师:加菲猫经过了锻炼以后,它的肚子就慢慢的小了下去。你们看,现在的加菲猫变得怎么样了?走起路来会怎么样?
b、欣赏A段结尾音乐,幼儿探索表现减肥后加菲猫的动作(又轻又快)快快走,快快走。节奏为:XXXX|XXXX|
c、减肥后的加菲猫参加了“动物狂欢节”,还表演了舞蹈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好吗?教师表进行表演。加菲跳得怎么样?你们想学吗?
d、出示图谱,和孩子们探索动作。欣赏音乐,进行表演。
三、结束部分。
1、完整表演。
2、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该怎么做?
3、小朋友们今天为了帮加菲猫减肥已经很辛苦了,让我们一起去休息一下吧!
6、大班音乐教案《唐老鸭减肥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情节,帮助幼儿感受理解音乐三段体的变化过程。
2、初步学会合拍地做胖鸭走、瘦鸭走及做运动的动作。
3、感受音乐活动中带来的快乐,知道肥胖会给人们的活动带来不方便,我们应提倡合理饮食,运动健身。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音乐(瑞典狂想曲前半段)图片(胖鸭、瘦鸭)运动图谱
活动过程:
一、出示胖鸭图片,幼儿观察讲述:谁来了?他长得怎么样?你怎么看出它很胖?(用动作表示)
二、故事导入课题,探索A段动作。
1、教师讲述唐老鸭的故事,重点讲述肥胖给唐老鸭带来不方便:上楼很吃力、小动物们笑话它、医生告诉他肥胖会带来很多疾病、跑步比赛得到倒数第一名。
2、探索胖鸭走路动作,个别模仿→教师总结→全体模仿。
3、合音乐节奏表演第一段动作。
三、探索B段动作
1、倾听音乐,让幼儿说说象在干什么?
2、引出运动主题,探索运动的方式和动作,教师用简图的方式记录。
3、带领幼儿按顺序把运动动作喊节奏做一遍。
4、试着合音乐节奏做运动动作。(选择有代表性的动作)
四、探索C段动作
1、出示瘦鸭图,激发幼儿兴趣。通过故事激发幼儿表演欲望,带领幼儿探索瘦鸭走与胖鸭走动作的区别。
2、用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做瘦鸭跑步动作。
3、随音乐做瘦鸭奔跑动作。(注意提醒幼儿跑步时与别人共享空间)
五、完整表演
1、幼儿完整欣赏音乐,感受节奏快慢的区别。
2、带领幼儿根据设计的情节来合节奏表演动作。
注意让幼儿在结束的地方摆造型表示庆祝跑步得第一的心情。
3、重复表演1-2次(幼儿可以邀请客人老师一起参与运动)。
六、教师小结"通过故事,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我们平时该怎样做呢?"
1、注意饮食:少吃零食、多吃水果蔬菜,不挑食。
2、注意运动健身。
3、祝愿每个孩子都是健康的、快乐的。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积极参与,喜欢表现。本次活动讲了“唐老鸭减肥记”这样一个故事。重点是让孩子们通过肢体动作来表现唐老鸭减肥前胖胖的样子,减肥时卖力地运动,减肥后变苗条了,摆出优美的动作这样几个环节。活动中,孩子们非常积极地参与表演,活动中情绪高涨。活动中充分体现了由孩子们的听而引出表演,而不是生硬地该怎么表演,该怎么做动作。每一环节,我都是由听音乐引出,根据孩子们自身对音乐的理解进行表演,令我高兴的是孩子们的理解都是比较正确的。
7、音乐律动活动《海草舞》大班音乐游戏教案反思
设计意图:
音乐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创造力。如何选择活动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至关重要。《指南》、《纲要》中指出:“儿童的自我评价开始从个别性评价向多面性评价发展,例如;大班儿童在评价自己时会说:“我会唱歌跳舞,但画画不行。” “该年龄段的儿童开始有了合作意识。他们会选择自己喜欢的玩伴,也能与三五个小朋友一起开展合作性游戏。他们逐渐明白公平的原则和需要服从集体约定的意见,也能向其他伙伴介绍、解释游戏规则。比如,在小舞台表演游戏中几个小朋友能一起分配角色、道具,能以语言、动作等进行表现,并有一定的合作水平。”
《海草舞》是我们班孩子最喜欢的一首歌,在这首歌曲中,孩子们会随之起舞,感受快乐。因此,我设计了本次律动活动。
活动目标:
1、在熟悉音乐旋律的基础上,通过多种不同肢体动作来表现乐曲。
2、能够按规则跟随乐曲节拍进行模仿和创编舞蹈动作。
3、感受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教具:音乐《海草舞》、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发兴趣。
1.今天我请小朋友们到音乐王国去做客。
2.音乐王国里住着美丽的仙子,还有许多好玩的游戏,一起去看看吧!
二、学看图谱,练习舞蹈。
1.走啊走,我们来到了钢琴城。
2.出示图谱,幼儿练习。
提问:(1)这个图谱是什么意思?你能看懂吗?
(2)谁能用动作来试一试?
3. 随机出示图谱,幼儿迅速做出相应动作。
4. 组合图谱,学习舞蹈。
提问:(1)这些动作,组合起来会怎么样呢?
(2)我们跟着音乐来试一试吧。
(3)你发现这些图谱会怎样?是什么意思?
5.幼儿尝试跟随图谱舞蹈。
三、观看视频,尝试编舞。
1.钢琴城可真有趣啊!我们继续往前走吧!(来到吉他城)
2.观看视频,集体创编。
吉他城里会有什么好玩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提问:(1)视频中的老师做了几个动作,每个动作做了几次?
(2)你们想不想试一试自己编动作来跳一跳?
3. 交代要求:
(1)请小朋友分成3组,创编动作并记录。
(2)记录好后,小组尝试舞蹈。
4.幼儿分组,尝试创编舞蹈。
5.幼儿跟随音乐表演。
四、完整表演,结束活动。
1.音乐王国里还有一个最奇妙的竖琴城。让我们来看看竖琴城里有些什么吧!
2.竖琴城里的仙女是什么意思?你看懂了吗?
3.幼儿完整表演《海草舞》。
反思:
这是一节很有趣的音乐课,我利用抖音中的乐曲《海草舞》让幼儿学习,在活动中幼儿十分感兴趣,利用幼儿熟悉的歌曲进行学习舞蹈动作,小朋友们都很愿意小组合作创编新的动作。在活动中,我突出了重难点,图谱简单易懂,幼儿也可以跟着一起创编,整个过程设计的是循序渐进的,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在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节奏,自己创编动作。
在活动中,我也发现了一些情况,1.降低难度,内容过多;2.可以把律动的动作再拎一下,创编和看视频2个环节可以互换一下,这样难易的体现更有层次性。3.孩子的前期经验不足,律动活动没有很好的挖掘舞蹈动作的元素,整个活动内容也多,孩子总体掌握情况不是特别好。
8、音乐律动《采茶舞曲》大班教案《采茶姑娘心向党》反思
通过学习采茶的音乐律动,让幼儿学习采茶的舞蹈基本动作。
活动目标:
1.丰富有关采茶的知识经验,熟悉采茶音乐的旋律和结构,感受体验民歌特点,学习采茶的舞蹈基本动作。
2.根据故事情节,创编不同节奏及方位,以及不同姿态、幅度的采茶动作。
3.自己调整动作幅度,在不与其他人碰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用目光和体态与其他人交流。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音乐、江南人民采茶图片
活动过程:
1.江南人民采茶图片,了解采茶的基本动作。
(1)师:小朋友,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
(2)他们是怎么采茶的?请你们学学他们的采茶动作。
2.学习律动《采茶》。
(1)教师示范引导幼儿学习采茶动作基本动作:大拇指与食指相捏。要领:左边采一片放进小篮子,右边采一片放进小篮子; 连采集片放进来,连采集片放进来; 拨开树枝采一片放进来,拨开树枝采一片放进来; 太多了,两只手一块采了放进来。
(2)幼儿练习,教师清唱。
3.幼儿随乐自由表演。
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表演
附:曲谱
教学反思:
在活动开始时,出示的采茶的图片,让幼儿仔细观看是如何采茶的,观察茶树的特点。那如何用舞蹈动作表现采茶呢,这儿我做了一个夸张的动作,左手抱篮子,右手采茶,眼睛到处乱看,故意把采到的茶放篮子外面,惹得孩子们哈哈大笑。同时又巧妙的让幼儿注意:放茶时眼睛要看好,不要把茶叶放。在篮子外面。孩子们表演的很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