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节日教案《好看的花灯》

《小班节日教案《好看的花灯》》属于幼儿园小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小班节日教案《好看的花灯》

1、小班节日教案《好看的花灯》

  好看的花灯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语言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灯,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造型、色彩和图案。

  2.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介绍自己的花灯的名称与特点,体验说一说、玩一玩的快乐。

  3.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4.通过花灯来对颜色感兴趣。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在假期中带幼儿观看花灯展。

  2.每个幼儿准备一个花灯。

  活动过程:

  1.欣赏、讲述各种各样的花灯。

  (1)自由地欣赏与交流。(引导幼儿从名称、形状、颜色和图案上进行欣赏。)

  (2)部分幼儿在集体中讲述。

  ★指导语:①我们很多小朋友带来的花灯都不一样,谁来说一说你的花灯是什么样子的呢?(提醒幼儿在介绍自己的花灯时,要注意说出自己的花灯的名称和特点。)

  (3)幼儿自由结伴再次欣赏并讲述。

  (4)交流:你还见过哪些美丽的花灯?在哪里见过的?

  (5)归纳、整理经验。(花灯是各种各样的,有不同的形状、颜色和图案,它们也和我们一样,有不同的名字。)

  2.游戏:《玩花灯》,幼儿自由结伴,互换花灯,边欣赏边玩,体验玩灯的乐趣。

2、小班节日教案《好看的花灯》

  好看的花灯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语言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灯,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造型、色彩和图案。

  2.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介绍自己的花灯的名称与特点,体验说一说、玩一玩的快乐。

  3.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4.通过花灯来对颜色感兴趣。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在假期中带幼儿观看花灯展。

  2.每个幼儿准备一个花灯。

  活动过程:

  1.欣赏、讲述各种各样的花灯。

  (1)自由地欣赏与交流。(引导幼儿从名称、形状、颜色和图案上进行欣赏。)

  (2)部分幼儿在集体中讲述。

  ★指导语:①我们很多小朋友带来的花灯都不一样,谁来说一说你的花灯是什么样子的呢?(提醒幼儿在介绍自己的花灯时,要注意说出自己的花灯的名称和特点。)

  (3)幼儿自由结伴再次欣赏并讲述。

  (4)交流:你还见过哪些美丽的花灯?在哪里见过的?

  (5)归纳、整理经验。(花灯是各种各样的,有不同的形状、颜色和图案,它们也和我们一样,有不同的名字。)

  2.游戏:《玩花灯》,幼儿自由结伴,互换花灯,边欣赏边玩,体验玩灯的乐趣。

3、小班节日教案《元宵闹花灯》

  活动目的:

  1.让幼儿在活动中相互交流,体验元宵节的民俗风情,感受生活的美。

  2.引导幼儿学习运用重叠折剪的技能制作花灯。

  3.让幼儿知道节日的时间。

  4.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各种花灯。

  2.《手工》幼儿用书、剪刀、胶水、针、线、花灯范例。

  教学流程:

  一、以"元宵闹花灯"为题,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花灯。

  师:你喜欢哪一盏花灯?为什么?(让幼儿互相交流感受)

  二、教师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激发幼儿制作花灯的兴趣。

  组织幼儿讨论:你想怎么制作花灯?(鼓励幼儿大胆讨论、交流,并说一说自己想出的制作花灯的方法)

  三、教师讲解制作花灯的步骤。

  教师按范例讲解制作花灯的步骤,重点强调沿虚线折时要用手将折痕按平,沿虚线剪制时几层纸张要捏紧。

  四、交代要求。

  1.折时要对齐、按平。

  2.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五、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教师全面巡视幼儿的制作情况。

  2.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完成作品,着重帮助他们沿虚线剪制时几层纸张要捏紧。(指导并观察幼儿重叠折剪的方法,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3.提醒幼儿折时要对齐、按平,并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

  4.将幼儿制作的花灯悬挂起来。

  六、幼儿互相欣赏、评价,结束。

  1.幼儿欣赏同伴制作的花灯,感受成功的喜悦和生活的美。

  2.组织幼儿评价同伴的作品,教师围绕"重叠折剪的技能"进行小结、评价,结束。

4、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好看的彩灯》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大小差异给一组(4以内)物体排序。

  2.认识区分大小标记及箭头的含义。

  3.乐意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重点:

  能按大小的差异给一组(4以内)物体排序。

活动难点:

  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1.PPT。

  2.幼儿用书第11页《过节了》的操作材料,大小不同的彩灯等不干胶材料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欣赏彩灯。

  1.集体欣赏彩灯图片。

  师:过年时,你们看到彩灯了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彩灯的照片吧!(引导幼儿感受彩灯的多样和美丽)

  师:这些彩灯都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大小、颜色)

  师:看这是什么彩灯呀?(机器猫)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大小)

  2.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根据幼儿说到的大小不同及时出示大小标记。

  二、挂彩灯。

  1.师:今天我们就用这些彩灯来装饰墙壁,怎样挂才好看呢?

  引导幼儿讨论挂彩灯的方法,如从小到大挂、从大到小挂等。(出示不同的标记符号,点到相应的ppt上)

  2.尝试挂彩灯。

  师:谁来说说看你想怎么排?你按的是什么顺序的?

  3.加入大、小标记及箭头符号,认识箭头所表示的含义。

  请幼儿认一认“→”是什么符号?(箭头)代表什么意思?(从什么到什么的意思)大→小,表示什么意思?(从大到小)

  4.教师再出示一组彩灯,鼓励幼儿说出悬挂彩灯的新方法。师幼再次共同挂彩灯,并比较两组彩灯挂的方法的不同。(挂彩灯时,在不是放映的状态下,用鼠标来拖动摆放)

  师:还有什么方法?请一个小朋友来说说,说完告诉我们你是按什么顺序的?图示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三、“过节啦”。

  1.幼儿完成操作活动——“过节啦”。

  集体打开幼儿用书第11页《过节啦》,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师:过节了,我们一起来贴兔子灯吧!(引导幼儿在幼儿用书的不干胶上面取下大小不同的兔子灯,鼓励幼儿动脑筋按规律排列兔子灯。)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鼓励幼儿边黏贴兔子灯边讲述,如“小的、大的、最大的……”

  四、交流幼儿作品,体验活动的快乐。

  展示幼儿用书。

  师:兔子灯贴好了,真漂亮!谁愿意来说一说,你的兔子灯是怎么排列的呢?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帮助幼儿获得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物体的方法。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5、小班主题活动教案《好看的花灯》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的花灯,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造型、色彩和图案。

  2.尝试用较完整的语言介绍自己的花灯的名称与特点,体验说一说、玩一玩的快乐。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在假期中带幼儿观看花灯展。

  2.每个幼儿准备一个花灯。

  活动过程:

  1.欣赏、讲述各种各样的花灯。

  (1)自由地欣赏与交流。(引导幼儿从名称、形状、颜色和图案上进行欣赏。)

  (2)部分幼儿在集体中讲述。

  ★指导语:①我们很多小朋友带来的花灯都不一样,谁来说一说你的花灯是什么样子的呢?(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提醒幼儿在介绍自己的花灯时,要注意说出自己的花灯的名称和特点。)

  (3)幼儿自由结伴再次欣赏并讲述。

  (4)交流:你还见过哪些美丽的花灯?在哪里见过的?

  (5)归纳、整理经验。(花灯是各种各样的,有不同的形状、颜色和图案,它们也和我们一样,有不同的名字。)

  2.游戏:《玩花灯》,幼儿自由结伴,互换花灯,边欣赏边玩,体验玩灯的乐趣。

  活动反思:

  花灯是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是属于北方一带的,到正月十五有吃元宵赏花灯的习俗,南方就很少见,因此我们班的小朋友也不怎么了解。于是我就让幼儿看一看全国各地的各种各样的花灯。当孩子看到了漂亮的花灯,都赞叹不已。

  教师是一个活动的支持者,孩子的引导者,观察者,要善于发现、捕捉孩子的经验、信息,适当的对孩子进行引导、启发,使活动得以有效地开展。

6、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好看的彩灯》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大小差异给一组(4以内)物体排序。

  2.认识区分大小标记及箭头的含义。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

  能按大小的差异给一组(4以内)物体排序。

  活动难点:

  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1.PPT。

  2.幼儿用书第11页《过节了》的操作材料,大小不同的彩灯等不干胶材料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欣赏彩灯。

  1.集体欣赏彩灯图片。

  师:过年时,你们看到彩灯了吗?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彩灯的照片吧!(引导幼儿感受彩灯的多样和美丽)

  师:这些彩灯都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大小、颜色)

  师:看这是什么彩灯呀?(机器猫)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大小)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根据幼儿说到的大小不同及时出示大小标记。

  二、挂彩灯。

  1.师:今天我们就用这些彩灯来装饰墙壁,怎样挂才好看呢?

  引导幼儿讨论挂彩灯的方法,如从小到大挂、从大到小挂等。(出示不同的标记符号,点到相应的ppt上)

  2.尝试挂彩灯。

  师:谁来说说看你想怎么排?你按的是什么顺序的?

  3.加入大、小标记及箭头符号,认识箭头所表示的含义。

  请幼儿认一认“→”是什么符号?(箭头)代表什么意思?(从什么到什么的意思)大→小,表示什么意思?(从大到小)

  4.教师再出示一组彩灯,鼓励幼儿说出悬挂彩灯的新方法。师幼再次共同挂彩灯,并比较两组彩灯挂的方法的不同。(挂彩灯时,在不是放映的状态下,用鼠标来拖动摆放)

  师:还有什么方法?请一个小朋友来说说,说完告诉我们你是按什么顺序的?"来;自.屈;老师;教.案;图示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三、“过节啦”。

  1.幼儿完成操作活动——“过节啦”。

  集体打开幼儿用书第11页《过节啦》,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师:过节了,我们一起来贴兔子灯吧!(引导幼儿在幼儿用书的不干胶上面取下大小不同的兔子灯,鼓励幼儿动脑筋按规律排列兔子灯。)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鼓励幼儿边黏贴兔子灯边讲述,如“小的、大的、最大的……”

  四、交流幼儿作品,体验活动的快乐。

  展示幼儿用书。

  师:兔子灯贴好了,真漂亮!谁愿意来说一说,你的兔子灯是怎么排列的呢?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帮助幼儿获得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物体的方法。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7、小班安全教案《安全活动小班教案》

  活动目的:

  1、通过阅读幼儿用书,知道家用电器工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能根据教师的提问从安全角度思考回答问题。

  3、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

  1、各种常用的家用电器图片。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出示电器的图片引出活动。

  2、幼儿观看挂图尝试自己讲述图中的内容,了解电器工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1)观察第一幅图,知道工作中的电风扇很危险,不能随便触碰。

  教师:

  ①请小朋友看第一幅图,图中的人在干什么?

  ②电风扇工作时会有危险吗?为什么?

  ③电风扇的插头拔下来,电风扇就怎么样了?

  教师小结:妈妈告诉小朋友,工作中的电风扇很危险,不能碰她们。

  2)观察第二幅图,知道不能趴在洗衣机边上,否则会发生危险。

  教师:

  ①洗衣机在干什么?这位小朋友想干什么?

  ②这是妈妈会对小朋友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妈妈告诉小朋友洗衣机工作的时候,不能趴在洗衣机边上,因为这样容易发生危险。妈妈为什么这么说?趴在洗衣机边上,会发生什么危险?

  3)观察第三幅图,知道工作汇总的电熨斗很烫,不能随便碰触。

  教师:

  ①妈妈在干什么?

  ②妈妈用电熨斗熨衣服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小结:妈妈告诉我们,工作中的电熨斗很烫,不能用手碰。

  3、幼儿阅读家用电器图,了解其他家用电器工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师:

  (1)涂上还有那些家用电器?他们有什么用?

  (2)这些电器在工作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3)小朋友家里还有那些电器?说一说他们的安全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