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主题课程《我和老师一起玩》主题活动方案第2周

《小班主题课程《我和老师一起玩》主题活动方案第2周》属于幼儿园小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小班主题课程《我和老师一起玩》主题活动方案第2周

1、小班主题课程《我和老师一起玩》主题活动方案第2周

  区域活动

  角色扮演区

  ●我们的娃娃家

  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愉快地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开展娃娃家游戏。

  美工制作区

  ●娃娃的花窗帘

  学习用印章、纸团等印画,体验创作印章画的乐趣。

  ●刷刷乐

  学习用刷子来回涂色,感受和老师、同伴共同创作的快乐。

  拼插建构区

  ●小动物的房子

  探索使用较大的积木垒高或平铺的搭建方法。

  语言阅读区

  ●大家来看书

  在教师的陪伴下情绪愉快、专心地看书。

  科学发现区

  ●好玩的沙子

  探索沙子的特性,愿意使用玩沙工具挖挖铲铲,感受玩沙的快乐。

  益智游戏区

  ●喂小动物吃饭

  学习正确使用勺子的方法,锻炼小手的灵活性。

  集体活动

  1.亲亲宝贝(社会)

  2.★好爸爸志愿团活动《远离小细菌》(健康)

  户外活动

  1.体育活动:追泡泡

  2.户外游戏:老猫睡觉醒不了

  3.自主体育活动:见《自主体育活动参考表》

  1.结合《我上幼儿园啦》第 12-13 页,引导幼儿使用自己的毛巾、口杯,提醒幼儿用后放回原处。

  2.指导幼儿独立进餐、学习使用勺子,帮助幼儿吃完自己的饭菜。

  3.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接水方法并控制好接水的量,提醒情绪不稳定的幼儿多生活活动喝水。

  4.提醒幼儿有便意主动告诉老师,以便在老师的协助下及时如厕。

  5.午睡时播放摇篮曲,帮助幼儿逐步适应在老师的抚慰下独自入睡,并且醒后有良好的情绪,帮助幼儿穿好衣服。

  6.结合《我上幼儿园啦》第 8-9 页,带领幼儿学说儿歌《好宝宝》,帮助幼儿学习、掌握有礼貌地打招呼的方法。

  1.拍摄师幼一起活动的照片,布置成“我和老师一起玩”墙饰,帮助幼儿尽快环境创设和老师建立依恋关系。

  2.在玩具橱或玩具筐上张贴标志或图片,引导幼儿将玩具一一对应送回“家”。

  3.请幼儿带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到园,创设“玩具宠物区”。

  4.利用瓷砖墙或在墙上张贴大白纸,创设涂鸦墙。

  1.建议家长坚持每天送幼儿入园,并且不随意入园探视;有条件的家长可提前接幼儿离园,根据其在园的表现逐渐延长在园时间,以便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2.请家长引导幼儿说说在幼儿园的好朋友和发生的好玩的事,多赞美幼儿园的家园共育环境,帮助幼儿喜欢上幼儿园。

  3.请家长带幼儿与小区里同班级的幼儿玩要,增进彼此的感情。

  4.拍摄幼儿愉快游戏的照片,以橱窗、徼信等方式与家长分享。

  5.多关注幼儿喝水、进餐、大便的情况,离园时及时与家长沟通,便于家长了解幼儿在园表现、消除不安。

  角色扮演区☆我们的娃娃家☆

  活动准备:

  1.布娃娃、奶瓶、小推车、餐具、小宝宝的衣服等物品。

  2.张贴幼儿熟悉的家庭情境的照片。

  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愉快地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开展娃娃家游戏。

  2.启发幼儿回忆家中的生活片段,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引导幼儿简单模仿给娃娃洗澡、喂娃娃吃饭等活动。

  3.指导幼儿为娃娃穿衣服,学习粘魔术贴、摁摁扣以及系纽扣、拉拉链的方法。

  4.教师可扮演客人,到娃娃家做客,和幼儿共同游戏。

  美工制作区☆娃娃的花窗帘☆

  活动准备:青椒、藕、萝卜等制成的印章,纸团、布团,围裙、套袖、擦手布,颜料,“幼儿学习材料”—美术用纸第 1 页。

  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用印章、纸团等进行拓印,体验创作印章画的乐趣。

  2.活动前帮助幼儿穿戴围裙、套袖。

  3.引导幼儿观察美术用纸第 1 页,说说小朋友是怎样印画的,激发幼儿为娃娃印画窗帘的愿望。

  1. 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印章,学着小朋友的样子在美术用纸第 1 页的空白“窗帘”上进行拓印,提醒幼儿注意卫生。

  ☆刷刷乐☆

  活动准备:大纸箱子,刷子,3~4 种颜料,围裙、套袖、一次性塑料桌布等。

  玩法与建议:

  1.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尝试,指导幼儿用刷子在大纸箱上来回涂色。

  2.帮助幼儿穿戴围裙、套袖,扮成“小小粉刷匠”,尝试用刷子蘸颜料在纸箱上刷画,激发幼儿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

  3.引导幼儿体验、感受共同游戏、合作刷画的快乐。

  4.可将一次性塑料桌布铺在大纸箱下,防止弄脏地板。

  拼插建构区☆小动物的房子☆

  活动准备:简单的房子和小路的实物图片,搭建步骤示意图,动物形象的毛绒玩具大型泡沫积木、大插组玩具等。

  玩法与建议:

  1. 引导幼儿探索使用较大的积木垒高、平铺的方法。

  2.创设铺小路、给小动物盖房子、建停车场等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动手搭建。

  3.幼儿一起搭建,帮助幼儿积累垒高和平铺的经验。

  语言阅读区☆大家来看书☆

  活动准备:

  1.画面简单、形象突出的布书、硬纸板书、立体书等形式多样的不易撕破的图书,如《认识动物》、《交通工具》、《噼里啪啦系列》等。

  2.张贴介绍正确翻看图书方法的图片。

  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安静阅读,保持情绪稳定。

  2.可陪伴幼儿一起看书,示范、指导幼儿学会逐页翻书的方法,提示幼儿参照介绍正确翻看图书方法的图片看书,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

  3.鼓励幼儿边看书边讲述。

  科学发现区☆好玩的沙子☆

  活动准备:小铲子、筛子或纱布、小桶等玩沙工具。

  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探索、感知沙子细小、轻、不溶于水的特性,在挖挖铲铲中感受玩沙的快乐。

  2.指导幼儿先用筛子或纱布筛选出细沙,通过触摸、抓捏感受和体验沙粒细小的特点;再用吸管轻轻吹沙子,体验沙子轻的特点;最后把细沙倒入水桶中加水搅拌,观察、体验沙粒不溶于水的特点。

  3.可指导幼儿利用玩沙工具进行挖、铲、运等活动,提醒幼儿注意不要扬沙,防止沙子进到眼睛里。

  活动结束,提示幼儿一起收拾玩沙工具。

  益智游戏区☆喂小动物吃饭☆

  活动准备:

  1.勺子、不同材质的“食物”。

  2.用矿泉水瓶、餐巾纸盒等制作的大嘴巴动物。

  玩法与建议:

  1.指导幼儿学习正确使用勺子的方法,锻炼小手灵活性。

  2.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习性给小动物喂喜欢吃的食物。如:小猫吃鱼,小狗吃骨头,或者大猫吃大鱼,小猫吃小鱼。

  室内小型运动区☆一个跟着一个玩☆

  活动准备:小型滑梯、保龄球、摇摇马、小篮筐、软垫、球类等。

  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选择小型的运动器械,一个跟着一个有秩序地玩耍。

  2.指导幼儿学习各种游戏材料的玩法并初步了解轮流玩的规则。

  3.提醒幼儿一个跟着一个滑滑梯、滚保龄球、坐摇摇马、爬软垫、投篮等。

  4.鼓励幼儿情绪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和老师、小伙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2、小班主题活动教案《幼儿园托班第一周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1.稳定幼儿情绪,鼓励幼儿开开心心上幼儿园。

  2.熟悉环境,认识老师。

  3.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4.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准备:

  1、各种玩具,玩具汽车;

  2、熟悉幼儿姓名,了解幼儿个性。

活动重难点:

  通过游戏让幼儿了解幼儿园,喜欢幼儿园。

  幼儿天生好动,要讲究方法,吸引幼儿注意力。

活动过程:

  1、稳定幼儿情绪 ①开场白:我是嵇老师,今天很开心能认识这么多小朋友,我们幼儿园有很多玩具,大家想玩吗? ②对个别幼儿哭闹,教师耐心安慰,采取拥抱等方式培养与幼儿的感情。

  2、教育幼儿讲究卫生,特别带领幼儿认识厕所。老师说:看,这是厕所,是我们小朋友大小便的地方,有小朋友想大小便的时候告诉老师,老师带你们来这里,大家一起来的时候,不能推不能拥挤。

  3、熟悉幼儿,老师说:小朋友们能告诉老师你们的名字吗?

  4、总结:我们幼儿园有这么多小朋友,有这么多有趣的玩具,你们来幼儿园开心吗?

  下午活动:

  1、组织幼儿到草坪上玩耍。

  2、在幼儿玩的过程中引导幼儿互相交流。

  3、给幼儿介绍草坪上有许多玩具。

  4、表扬不哭的幼儿,鼓励幼儿明天高高兴兴来幼儿园。

  幼儿园托班第一周幼教活动方案(周二)

  上午活动:

  晨间活动:桌面玩具 晨间谈话:我上幼儿园托班

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一)

  活动目标:

  1、继续稳定幼儿情绪。 2、教育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如老师早、老师再见。

  活动准备:玩具若干 活动重点难点: 学会礼貌用语,知道大小便告诉老师。

  活动过程:

  1、稳定幼儿情绪,幼儿自由玩玩具,对个别哭闹幼儿哄哄抱抱。

  2、礼貌教育:小朋友造成起床的时候有没有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呢?教育幼儿要学会叫长辈,来幼儿园要学会叫老师,离开幼儿园要说老师再见。

  3、安全入厕: 上厕所要小心,注意大小便入池,不能推挤。

  4、教育幼儿认识自己的东西,入手帕,鞋子等,东西要轻轻拿轻轻放。

  下午活动:

  1. 组织幼儿到多功能厅。

  2. 介绍多功能厅的东西,激发幼儿的兴趣。

  3. 老师示范。

  4. 幼儿学玩。

  托班第一周幼教活动方案(周三)

  上午活动:

  晨间活动:桌面玩具 晨间谈话:幼儿卫生教育

高高兴兴上幼儿园(二)

  活动目标:

  1、礼貌教育。 2、训练幼儿坐姿。

  活动准备:各种玩具,铃鼓等。请一位大班的小朋友。

  重点难点:训练幼儿正确的坐姿和站姿。

  活动过程:

  1、稳定幼儿情绪,幼儿入座玩玩具。

  2、进行礼貌教育。 老师:今天XX小朋友真好,早晨来就主动说老师好并和妈妈说再见了,妈妈和老师都很开心,大家想不想和他学习啊。

  3、让幼儿知道点名 老师: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待会老师叫谁的名字,谁就说声到,让老师知道你来了,好吗?

  4、学习站姿与坐姿。 让一名大班的幼儿练习站姿坐姿

  老师:请小朋友看这位姐姐是怎么站的,我们一起来学,两腿并拢,抬头看前方,挺胸。 如何坐?小手放在腿上,腿要并拢,要说话先举手。

  5、 幼儿入厕,强调不要乱跑。

  下午活动:

  1、 组织幼儿到操场玩大型游戏;

  2、教育幼儿不能乱跑;

  3、 老师示范玩滑滑梯,一个跟一个爬,不推不挤;

  4、 教育幼儿要互相谦让。

  托班第一周幼教活动方案(周四)

  上午活动:

  晨间活动:桌面玩具 晨间谈话:点名

幼儿园里真好玩

  活动目标:

  1、稳定情绪,参加活动。

  2、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

  活动重点,难点:知道老师说话时幼儿不能乱喊。

  活动过程:

  1、老师:我们幼儿园真好玩,老师带你们去玩一下。了解大班,中班哥哥姐姐是怎么上课的;

  2、回到教室,老师说:哥哥姐姐坐的时候要坐正,听老师说话,说话的时候要举手,并且说的都是普通话,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3、老师:你们喜欢老师吗?喜欢幼儿园吗?

  4、卫生教育:教育幼儿穿干净的衣服。

  下午活动:

  1、组织幼儿到饲养角;

  2、老师讲解饲养角里养的动物;

  3、 参观猪,讲解猪的用处。

  托班第一周幼教活动方案(周五)

  上午活动:

  晨间活动:桌面玩具 晨会:交流幼儿早晨入园情况。

我们的幼儿园

  活动目标:

  1、组织幼儿认识幼儿园的环境,通过参观活动场所,让幼儿了解幼儿园,激发幼儿喜欢上幼儿园的情感;

  2、继续巩固站与坐的正确姿势,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活动准备:玩具若干 活动重点:参观幼儿园。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参观: 老师:“我们幼儿园有许多小朋友,一楼是小班和中班的小朋友,二楼是大班的哥哥姐姐,这里是……,我们幼儿园真大真美,是不是?”

  2、参观活动场地: (1) 带领幼儿参观室外大型玩具,提醒幼儿玩的时候不推不挤; (2) 幼儿自由玩玩具,教师帮助胆小的幼儿玩玩具。

  3、复习站与坐的姿势

  4、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要求幼儿睡眠姿势正确,安静午睡,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5、 教师总结:老师:经过一星期的学习、生活,我们小朋友认识了老师、小朋友,学会了洗手、上厕所,会唱新歌了,还懂得了许多道理,希望下个星期每个小朋友能高高兴兴地上幼儿园,做个听话能干、懂礼貌讲卫生的好孩子,好吗?”

3、小班主题教案《小班第一周教育活动方案(周二)》

  小班第一周教育活动方案(周二)――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上午活动:

  晨间活动:学玩桌面玩具。

  晨会:(谈话)我是小班小朋友。

  活动之二:《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活动目标:

  1、 继续稳定幼儿的情绪,要求幼儿能愉快入园。

  2、 学习说简单的礼貌用语,如“老师早”、“老师再见”等。

  3、 学会正确的上厕所和洗手的方法。

  4、 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 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玩具若干。

  活动重、难点:

  学会正确上厕所和洗手的方法。

  活动过程:

  1、 稳定幼儿情绪:

  让幼儿自由玩桌面玩具,对于个别哭闹的幼儿抱抱、哄哄。

  2、 礼貌教育:

  师:“小朋友早晨起床的时候见到爸爸妈妈会主动喊爸爸妈妈吗?那么来到幼儿园也该喊‘老师早’,如果见到其他小朋友也应该说‘××小朋友早’,放学时也应该说什么?”

  幼儿学说礼貌用语“老师早”、“老师再见”。

  3、 学习正确入厕、洗手的方法:

  (1) 上厕所要小心,注意大小便入池,不能推也不能挤,按时按秩序入厕。

  (2) 洗手:“搓搓搓,搓搓搓,搓手心,搓手背,手心手背搓一搓,甩一甩,甩三下。”

  4、 幼儿学习认识自己的小椅子。

  教幼儿认识的位置,认识自己的小椅子,(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轻拿轻放。放学时将自己的小椅子放好后跟老师说再见。

  下午活动:

  活动之一:《认识我们的老师》

  活动目标:

  1. 稳定幼儿情绪,要求幼儿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2. 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老师激发爱幼儿园的情绪。

  活动准备:

  1. 各种桌面玩具。

  2. 熟悉每位幼儿的姓名,了解其个性。

  活动过程:

  1. 稳定幼儿情绪,使幼儿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2. 幼儿玩玩具,并了解一些玩具的名称。

  3. 引导幼儿观察班级环境。

  (1) 了解厕所位置。

  (2) 知道午睡室在哪,是干什么的?

  4. 表扬入园不哭的幼儿,鼓励幼儿每天都高兴地上幼儿园。

  活动活动之二:带幼儿到草坪上学玩玩具。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向幼儿提供了观察、比较的材料,幼儿通过亲手实验,自己观察、分析、比较,然后教师再帮助他们得出结论。这个过程犹如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为幼儿提供了积极观察和分析事物的机会,并使他们体会到"有所发现"的喜悦。

4、小班主题教案《小班第一周教育活动方案(周四)》含反思

  小班第一周教育活动方案(周四)――幼儿园里真好玩

  晨间活动:

  1、桌面玩具。

  2、晨会:点名。

  活动之二:《和哥哥姐姐一起玩》

  活动目标:

  1、懂得上课的基本规则,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参加活动。

  2、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3、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钢琴、录音机等。

  活动重点:

  懂得上课的基本规则。

  活动难点:

  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1、 师生问好!

  2、 组织幼儿参观。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看中班、大班的哥哥姐姐是怎样上课的?”

  (坐正仔细听老师讲,(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不插嘴,勇敢地举手发言)

  3、 谈话活动:

  师:“大班哥哥姐姐是怎样上课的?我们来学一学。”

  “小朋友喜欢上幼儿园吗?喜欢老师吗?为什么?”

  (提醒幼儿发言先举手,学习讲普通话。)

  4、 卫生教育:

  教育幼儿注意穿干净的衣服,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5、 教师总结:

  师:“大家要做个讲卫生、爱干净的好孩子。”

  下午活动:

  活动之一:《我会自己入厕》

  活动目标:

  1. 对幼儿进行常规训练,礼貌教育。

  2. 继续学习正确的上厕所和洗手的方法。继续培养幼儿正确的坐和站的姿势。

  活动准备:

  各种玩具、铃鼓

  活动过程:

  1、稳定幼儿的情绪。

  2、使用礼貌用语,师生互相问好。

  3、复习站与坐的姿势,提醒幼儿站的时候手放在裤子的旁边,要抬头挺胸。

  4、 教育幼儿玩玩具时不与同伴之间争抢玩具,要有好相处。

  活动之二:组织幼儿到图书室学看图书,重点教会翻阅图书的技能。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向幼儿提供了观察、比较的材料,幼儿通过亲手实验,自己观察、分析、比较,然后教师再帮助他们得出结论。这个过程犹如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为幼儿提供了积极观察和分析事物的机会,并使他们体会到"有所发现"的喜悦。

5、小班主题课程《宝宝爱上幼儿园》主题活动方案

  主题网:

  主题目标

  1.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在园情绪稳定愉快,喜欢参与教师和小朋友的活动,逐渐习惯和适应集体生活,在丰富有趣的游戏活动中, 体验幼儿园生活的快乐。

  2.熟悉自己的班级和老师,认识小伙伴,熟悉生活场所,能根据标志找到自己的口杯、毛巾等生活用品,用后能将物品放回原处。

  3.会大声地问好、打招呼,能用简单的语言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意愿;喜欢听故事、喜欢看书,学会一页一页翻阅图书,并爱护图书。

  4.在老师的鼓励、帮助下初步建立集体生活常规,学会自己进餐、擦嘴、喝水、如厕、洗手等生活技能,体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快乐。

  5.能在成人的引导下,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自由表现、表达, 体验涂鸦、撕贴和唱歌带来的快乐。

  6.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7.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主题实施策略:

  主题实施是以目标为根基,以游戏为内驱,以多形式的活动为载体,以社区、家庭资源的有效整合为助推,以适宜的实施策略激活、深化主题,丰富和完善主题课程,达成活动目标。

  2.课程组织形式

  主题的组织形式包括:集体教育活动、创造性游戏、个别化学习、户外体育游戏以及亲子活动、家长执教、社会调查等。主题实施中, 教师创设自由自主,宽松愉悦的游戏活动,不仅能更大限度的体验到多种游戏的乐趣,更通过绘本阅读的融入,开启儿童的智慧,增进对主题内容的认知,体验与老师、同伴相处的快乐。

  3.师幼互动策略

  主题实施中,我们强调“幼儿在前,教师在后;追随幼儿,教师同行;引发幼儿,师幼互长”的互动策略的实施。组织教育活动中, 强调“潜行中的弹性目标”,即建议并强调教育目标是潜在的、弹性的;在组织游戏活动中,强调“合作中的行为暗示”,即建立并强调游戏中师生关系是合作的伙伴,注重行为暗示的指导;在组织生活活动中,倡导“自由中的自我约束”,即建议并强调生活活动时自由、自主的,但是要通过规则的引领来促进内化自律。

6、小班上册主题课程《以美育人》主题活动方案设计

  一、指导思想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学习经验,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选自《中国幼儿园课程政策研究》)在这个定义中“和谐”是幼儿发展的核心内容。做为“和谐”的具体体现和内涵定义那就是“美”。马克思曾经说过这样了至理名言:“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追求的结晶”。在幼儿园课程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中就蕴含着许多被我们忽视了的艺术美、科学美、社会美、自然美,而这些“美”,对于幼儿来说,又是那么的自然、亲切和易于接受。

  我们把这些“美”发掘出来,作为我园园本课程的建构点、内容选择的立足点、组织实施的切入点、课程评价始点与终点,将能有效的激发幼儿在愉悦的心境下积极主动的求真(知识、技能、方法)、立善(价值、态度、行为)创美(鉴赏、体验、创造),从而达到 “以美促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

  鉴于此,我园以《规程》、《纲要》和《指南》精神为依据,在课程中突出了“以美育人”的思想,从五个方面立意: 一是教育对象体现全面和谐发展之美;二是教育目标体现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求之美;三是教育内容体现体智德美各领域的相互渗透之美、符合幼儿兴趣需求之美、促进幼儿求真、立善、创美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之美;四是教育途径通过以儿童发展为本,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之美、活动中幼儿的自主参与主动建构之美、温馨和美的教育环境之美、一日活动的自主有序之美、互动和谐的人际关系之美、家园社区的合作共育之美;五是教育评价采用赏识的眼光评价之美、用探究的态度研究之美、用科学的方法解决之美。

  “以美育人”打造美的教育,是我园课程理念的核心要素,是整个课程的灵魂。我们在近几年的 探索研究中,紧紧围绕这个核心,以科研课题为媒介,在文明礼仪实践研究、好爸爸爱心志愿团、创意美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将其中优秀的成果吸纳传承到课程中。厚植文化土壤,涵养美育文化,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我园“以美立园、以美施教、以美育人”,让美润泽孩子童年的教育理念,更扎实有效,特色更加鲜明,为孩子美好人生的第一块基石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架构

  基于以上理论和指导思想,我园确立了“以美育人”课程方案的建构实施原则:

  (一)课程理念的先导性。

  我园园本课程依据《规程》《纲要》《指南》的先进理念,在遵照《规程》精神和《纲要》提出的课程目标、内容要求、组织形式和评价要求;理解把握《指南》提出的具体各领域目标的基础上,以幼儿发展为本,满足每个幼儿对安全与健康、关爱与尊重的基本需要,并为幼儿提供平等的学习与发展机会;课程与幼儿阶段的学习特点与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学习;课程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个体差异,体现个别化教育。

  (二)课程目标的全面性、导向性。

  学前教育是实现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教育目标的确定对课程方案的建构和幼儿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导向性的作用。因此我们在确定总目标和教育目标时,本着严谨科学的态度,认真分析了目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认真分析了社会发展对人的需求,从全面发展的角度确定了我园“以美育人”教育的总目标:培养健康活泼、文明合作、勇敢自信、求真创美的具有初步责任感的新时代儿童;为儿童未来生存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进而确定了“以美育人”的教育目标:

  以美健体——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培养幼儿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和机智勇敢的精神。

  以美促德——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形成文明自信的生活态度和责任感; 初步了解并遵守共同生活所必需的规则。发展幼儿社会认知能力,培养健康积极的社会性情感,认识并体验人与人之间关爱、协作的重要和快乐。

  以美启智——激发幼儿发现探索自然及与周围事物的兴趣及求知欲,初步养成幼儿善于运用感官和动手的习惯;培养幼儿初步的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引导幼儿运用语言与非语言方式创造性的表达对生活的认识与体验。

  教育目标在考虑了儿童现有的经验水平和潜在的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的基础上,有按照领域细化成为具体的课程目标,并尽可能的关注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全体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教师在这一 目标体系指引下,认真分析幼儿的原有发展水平和能力,确定适合不同孩子的活动目标,并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三)课程内容的适宜性。

  1.课程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求和兴趣点。

  学前儿童处在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的思维是感性的直观的。对幼儿来说,最有效的学习就是他们感兴趣的学习,最有效的学习内容就是符合他们身心发展需求的、可以感知的、具体形象的内容。

  2.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浅显易懂的。

  幼儿学习内容主要源自儿童周围的现实生活。幼儿园课程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越近,越能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幼儿的学习也就越有效。现实生活是多层次的,复杂的,生活中有有益的经验,也有无益的或有害的经验。我们必须对生活进行过滤,围绕儿童的生活、儿童的经验,儿童渴望探索、发现和理解的周围的人、事、物确定课程内容(活动主题及具体活动内容)。这些内容的呈现形式不是以知识的逻辑组织起来的严格的学科,而应是以生活的逻辑组织起来的多样化的、感性化的、趣味化的活动。是随着生活情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

  3.课程内容选择的多元化与本土化并重。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我们的世界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地球村概念的形成,使得教育的国界和种族的分界线变得模糊起来,在这样的一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优质的早期教育课程理就应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海纳世界多元文化起积极的作用。椐此,我们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中有优秀经典的中外儿童文学作品、有反映中华传统文化的国粹精华、有体现我国、我市地方特点、民族风情和文化的内容,其目的是为了让幼儿获得初步的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社会、不同文化的差异性经验。

  4.课程内容选择中主题活动与领域活动的平衡与整合。

  整合在学前儿童学习和发展中的作用与意义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纲要》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幼儿园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强调“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将“整合”作为一条主线清晰地贯穿于所有的教育活动中。我们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中提出,幼儿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发展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虽然目标的确定是分离的,但目标的实现过程却是整合的。同一个活动中可能实现了不同领域的多个目标。同一个目标也可能在多个活动中实现。基于此我们围绕幼儿生活的核心经验选择主题、设计活动,分析每一个活动可能对幼儿产生的多方面发展作用,找出幼儿发展有所缺失的领域与目标,选择适宜的活动,平衡领域的发展。

  同时,教师们在内容选择中既要考虑主题活动的内容,又要考虑幼儿的现有水平和各领域发展要求,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幼儿的经验的积累和视野的拓展”。努力把握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和每个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使幼儿获得最基本的感性经验,得到最基本的发展,形成对幼儿的全面综合的影响。

7、小班主题课程《我和老师一起玩》主题活动方案第2周

  区域活动

  角色扮演区

  ●我们的娃娃家

  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愉快地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开展娃娃家游戏。

  美工制作区

  ●娃娃的花窗帘

  学习用印章、纸团等印画,体验创作印章画的乐趣。

  ●刷刷乐

  学习用刷子来回涂色,感受和老师、同伴共同创作的快乐。

  拼插建构区

  ●小动物的房子

  探索使用较大的积木垒高或平铺的搭建方法。

  语言阅读区

  ●大家来看书

  在教师的陪伴下情绪愉快、专心地看书。

  科学发现区

  ●好玩的沙子

  探索沙子的特性,愿意使用玩沙工具挖挖铲铲,感受玩沙的快乐。

  益智游戏区

  ●喂小动物吃饭

  学习正确使用勺子的方法,锻炼小手的灵活性。

  集体活动

  1.亲亲宝贝(社会)

  2.★好爸爸志愿团活动《远离小细菌》(健康)

  户外活动

  1.体育活动:追泡泡

  2.户外游戏:老猫睡觉醒不了

  3.自主体育活动:见《自主体育活动参考表》

  1.结合《我上幼儿园啦》第 12-13 页,引导幼儿使用自己的毛巾、口杯,提醒幼儿用后放回原处。

  2.指导幼儿独立进餐、学习使用勺子,帮助幼儿吃完自己的饭菜。

  3.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接水方法并控制好接水的量,提醒情绪不稳定的幼儿多生活活动喝水。

  4.提醒幼儿有便意主动告诉老师,以便在老师的协助下及时如厕。

  5.午睡时播放摇篮曲,帮助幼儿逐步适应在老师的抚慰下独自入睡,并且醒后有良好的情绪,帮助幼儿穿好衣服。

  6.结合《我上幼儿园啦》第 8-9 页,带领幼儿学说儿歌《好宝宝》,帮助幼儿学习、掌握有礼貌地打招呼的方法。

  1.拍摄师幼一起活动的照片,布置成“我和老师一起玩”墙饰,帮助幼儿尽快环境创设和老师建立依恋关系。

  2.在玩具橱或玩具筐上张贴标志或图片,引导幼儿将玩具一一对应送回“家”。

  3.请幼儿带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到园,创设“玩具宠物区”。

  4.利用瓷砖墙或在墙上张贴大白纸,创设涂鸦墙。

  1.建议家长坚持每天送幼儿入园,并且不随意入园探视;有条件的家长可提前接幼儿离园,根据其在园的表现逐渐延长在园时间,以便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

  2.请家长引导幼儿说说在幼儿园的好朋友和发生的好玩的事,多赞美幼儿园的家园共育环境,帮助幼儿喜欢上幼儿园。

  3.请家长带幼儿与小区里同班级的幼儿玩要,增进彼此的感情。

  4.拍摄幼儿愉快游戏的照片,以橱窗、徼信等方式与家长分享。

  5.多关注幼儿喝水、进餐、大便的情况,离园时及时与家长沟通,便于家长了解幼儿在园表现、消除不安。

  角色扮演区☆我们的娃娃家☆

  活动准备:

  1.布娃娃、奶瓶、小推车、餐具、小宝宝的衣服等物品。

  2.张贴幼儿熟悉的家庭情境的照片。

  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愉快地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开展娃娃家游戏。

  2.启发幼儿回忆家中的生活片段,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引导幼儿简单模仿给娃娃洗澡、喂娃娃吃饭等活动。

  3.指导幼儿为娃娃穿衣服,学习粘魔术贴、摁摁扣以及系纽扣、拉拉链的方法。

  4.教师可扮演客人,到娃娃家做客,和幼儿共同游戏。

  美工制作区☆娃娃的花窗帘☆

  活动准备:青椒、藕、萝卜等制成的印章,纸团、布团,围裙、套袖、擦手布,颜料,“幼儿学习材料”—美术用纸第 1 页。

  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用印章、纸团等进行拓印,体验创作印章画的乐趣。

  2.活动前帮助幼儿穿戴围裙、套袖。

  3.引导幼儿观察美术用纸第 1 页,说说小朋友是怎样印画的,激发幼儿为娃娃印画窗帘的愿望。

  1. 请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印章,学着小朋友的样子在美术用纸第 1 页的空白“窗帘”上进行拓印,提醒幼儿注意卫生。

  ☆刷刷乐☆

  活动准备:大纸箱子,刷子,3~4 种颜料,围裙、套袖、一次性塑料桌布等。

  玩法与建议:

  1.鼓励幼儿大胆动手尝试,指导幼儿用刷子在大纸箱上来回涂色。

  2.帮助幼儿穿戴围裙、套袖,扮成“小小粉刷匠”,尝试用刷子蘸颜料在纸箱上刷画,激发幼儿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

  3.引导幼儿体验、感受共同游戏、合作刷画的快乐。

  4.可将一次性塑料桌布铺在大纸箱下,防止弄脏地板。

  拼插建构区☆小动物的房子☆

  活动准备:简单的房子和小路的实物图片,搭建步骤示意图,动物形象的毛绒玩具大型泡沫积木、大插组玩具等。

  玩法与建议:

  1. 引导幼儿探索使用较大的积木垒高、平铺的方法。

  2.创设铺小路、给小动物盖房子、建停车场等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动手搭建。

  3.幼儿一起搭建,帮助幼儿积累垒高和平铺的经验。

  语言阅读区☆大家来看书☆

  活动准备:

  1.画面简单、形象突出的布书、硬纸板书、立体书等形式多样的不易撕破的图书,如《认识动物》、《交通工具》、《噼里啪啦系列》等。

  2.张贴介绍正确翻看图书方法的图片。

  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安静阅读,保持情绪稳定。

  2.可陪伴幼儿一起看书,示范、指导幼儿学会逐页翻书的方法,提示幼儿参照介绍正确翻看图书方法的图片看书,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

  3.鼓励幼儿边看书边讲述。

  科学发现区☆好玩的沙子☆

  活动准备:小铲子、筛子或纱布、小桶等玩沙工具。

  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探索、感知沙子细小、轻、不溶于水的特性,在挖挖铲铲中感受玩沙的快乐。

  2.指导幼儿先用筛子或纱布筛选出细沙,通过触摸、抓捏感受和体验沙粒细小的特点;再用吸管轻轻吹沙子,体验沙子轻的特点;最后把细沙倒入水桶中加水搅拌,观察、体验沙粒不溶于水的特点。

  3.可指导幼儿利用玩沙工具进行挖、铲、运等活动,提醒幼儿注意不要扬沙,防止沙子进到眼睛里。

  活动结束,提示幼儿一起收拾玩沙工具。

  益智游戏区☆喂小动物吃饭☆

  活动准备:

  1.勺子、不同材质的“食物”。

  2.用矿泉水瓶、餐巾纸盒等制作的大嘴巴动物。

  玩法与建议:

  1.指导幼儿学习正确使用勺子的方法,锻炼小手灵活性。

  2.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习性给小动物喂喜欢吃的食物。如:小猫吃鱼,小狗吃骨头,或者大猫吃大鱼,小猫吃小鱼。

  室内小型运动区☆一个跟着一个玩☆

  活动准备:小型滑梯、保龄球、摇摇马、小篮筐、软垫、球类等。

  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选择小型的运动器械,一个跟着一个有秩序地玩耍。

  2.指导幼儿学习各种游戏材料的玩法并初步了解轮流玩的规则。

  3.提醒幼儿一个跟着一个滑滑梯、滚保龄球、坐摇摇马、爬软垫、投篮等。

  4.鼓励幼儿情绪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和老师、小伙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8、小班主题课程《宝宝爱上幼儿园》我的超人老师活动方案

  我的超人老师

  语言阅读区

  我的超人老师

  材料

  绘本《我的超人老师》

  玩法与建议

  1.教师与幼儿共同阅读时,引导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幼儿进行互动。

  2.教师与幼儿情景再现,引导幼儿感受老师的本领大,激发幼儿对老师的依赖,同时感受老师对自己无处不在的关爱。

  3.激发幼儿主动复述故事的欲望,培养幼儿高自控性和高兴奋性。

  4.乐意观看表演,感受游戏的乐趣。

  有声故事我爱我的老师

  材料

  视频读物(有关幼儿园老师的有声读物)

  玩法

  1.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绘本读物,在教师的引导下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大胆表达。

  2.根据操作卡片上的线索,在书中寻找答案。

  指导建议

  1.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绘本内容,运用提示语言,帮助幼儿简单的讲述内容。

  2.观察幼儿听音频操作卡片的过程,从中了解幼儿对绘本内容的掌握。

  角色扮演区

  我是超人小老师

  材料

  提供老师、爸爸、妈妈的服饰,玩具娃娃、玩具橱

  玩法与建议

  1.启发幼儿回忆幼儿园里的生活片段,丰富幼儿的游戏经验。

  2.引导幼儿学做超人老师简单模仿上课、做操等活动。

  3.指导幼儿学超人老师为娃娃穿衣服,学习粘魔术贴、摁摁扣以及系纽扣、拉拉链的方法。

  拼插建构区

  我是小超人-送积木回家

  材料

  塑料积木、纸砖、玩具橱上与积木相应的图示

  玩法与建议

  1.游戏“小积木找家”:

  带幼儿熟认识不同形状的积木并指导幼儿将小积木送回家。

  2.投放提示图和对应的标志引导幼儿物归原处。

  音乐表现区

  我是小超人-才艺秀

  材料

  1.碰铃、沙锤、铃鼓、三角铁等乐器。

  2.故事图片、相关道具、服饰,提供小表演台、所学歌曲音乐。

  玩法与建议

  1.能尝试与老师、同伴一起进行表演。

  2.教师示范表演节目时用自己的动作及表情作为要求。

  3.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乐曲,如:拍肩、拍手、拍腿等拍打出节奏,并尝试用乐器给乐曲配伴奏,合理配乐器,表现欢快的节奏特点。

  4.指导幼儿自由结伴,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合理分工,体验打击乐表演的乐趣。

  5.可以边演奏乐器边演唱歌曲。

  美工制作区

  装扮我的超人老师

  材料

  彩色纸、笔、胶棒、剪刀、果壳等辅助材料。

  玩法与建议

  1.创设“装扮我的超人老师”情景,引导幼儿撕贴装饰自己老师的服装、发型等。

  2.引导幼儿体验、感受共同游戏,共同撕贴快乐,激发幼儿参与艺术活动的兴趣。

  3.活动中指导幼儿大胆尝试,撕出的形状越特别,越能凸显老师的特点。

  益智游戏区

  我是小超人-喂喂小动物

  材料

  1.勺子、不同材质的“食物”。

  2.用矿泉水瓶、餐巾纸盒等制作的大嘴巴动物。

  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习性给小动物喂喜欢吃的食物。如:小猫吃鱼,小狗吃骨头,或者大猫吃大鱼,小猫吃小鱼。

  2.投放小动物与爱吃食物之间的提示图。

  宠物区

  我是小超人的好朋友

  材料

  1.创设温馨、相对私密的宠物区域,软垫、纱幔等。

  2.幼儿自己从家带来的宠物毛绒玩具等。

  玩法与建议

  1.引导情绪不稳定的幼儿跟自己带来的小宠物说说话、抱一抱、玩一玩,缓解焦虑。

  2.引导幼儿介绍自己的小宠物,“它叫什么名字?”“你为什么喜欢它?”“我们和它一起玩吧!”

9、小班主题活动《我上幼儿园啦》方案:爸爸妈妈陪我玩

  ☆爸爸、妈妈读故事☆

  活动准备:

  1.图画书《鳄鱼爱上幼儿园》、《妈妈我能行》、《鼠小弟系列》、《小熊宝宝系列》、

  《小白系列》、《小兔汤姆系列》等。色彩鲜艳、形象可爱、内容有趣、贴近幼儿生活的绘本。

  2.在书的封面上和书橱的相应位置粘贴一一对应的标志。

  3.形象可爱的动物手偶、布袋偶。玩法与建议:

  1.指导家长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

  2.鼓励幼儿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到语言区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书。

  3.家长与幼儿共同阅读时,请家长引导幼儿根据图书的封面和画面猜想故事内容,也可针对简单问题与幼儿进行互动。

  4.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操作手偶、布袋偶等,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

  5.阅读后,提醒家长引导幼儿根据封面上的标志将图书摆放到书橱原来的位置。

  角色扮演区

  ☆和爸爸、妈妈一起过家家☆ 活动准备:

  1.活动场地:创设 2-3 个娃娃家,还可创设小动物的家,如小兔的家、小猫咪的家等。

  2.娃娃家中的物品:灶台、锅、铲等炊具,水壶、碗、碟等餐具,仿真水果,小桌子、小床、布娃娃、电话、澡盆、奶瓶等。小动物的家可根据小动物的特点添加相应的食物。3.爸爸、妈妈、宝宝等角色的标志牌,眼镜、领带、丝巾、围裙等装扮材料。

  4.张贴家庭成员在家活动的照片,呈现爸爸、妈妈做饭、洗衣服、照顾孩子、陪孩子玩等场景。

  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观察娃娃家的餐具、炊具等,激发幼儿与爸爸、妈妈一起在娃娃家里玩游戏的愿望。

  2.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娃娃家,引导家长与幼儿协商进行角色分配。如:娃娃家里有爸爸、妈妈、宝宝,今天你想扮演什么角色呢?

  3.引导家长和幼儿一起设计简单的游戏情节。

  如:为宝宝做饭,一起吃饭,哄娃娃睡觉,给娃娃洗澡……

  4.提示家长用问题引导幼儿参与游戏。

  如:今天是星期天,我们可以做什么事情呢?宝宝哭了,可能是饿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5.游戏结束后,提醒家长和幼儿一起把玩具、材料放回原处。

  拼插建构区

  ☆和爸爸、妈妈一起拼搭☆ 活动准备:

  大型海绵积木、木质彩色积木等搭建材料,干净的鹅卵石,奶粉筒、纸盒、奶箱等垒高材料。

  玩法与建议:

  1.引导幼儿认识各种搭建材料,引发幼儿拼摆、垒高的兴趣。

  2.请家长与幼儿一起操作、摆弄各种建构材料,开展垒高、拼小路、搭房子等活动。

  3.引导家长与幼儿一起开展搭建活动,用鹅卵石铺小路并走一走;用奶粉筒纸盒、奶箱等垒高,数数垒了几层,比比谁垒得高;用积木搭自己喜欢的房子。

  4.鼓励幼儿与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小伙伴一起搭建。

  5.搭建活动结束后,提醒家长和幼儿一起将材料分类摆放整齐。

  室内体育游戏区

  ☆和爸爸、妈妈一起玩☆ 活动准备:

  1.数量适宜的摇马、钻筒,百变组合室内运动器械,沙包、飞盘等。

  2.将各种器械、玩具的具体操作方法、玩法以照片配文字的形式张贴在区域内,方便家长对幼儿进行了指导。

  玩法与建议:

  1.指导家长陪幼儿玩室内体育器械,进行钻爬、平衡、跳跃、投掷等练习。

  2.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器械开展游戏,调动幼儿的情绪,使其愉快游戏,引导幼儿体验玩体育器械的快乐。

  3.引导家长和幼儿一起开展多种游戏。如:幼儿正爬、倒爬钻筒,家长滚动钻筒;一起走平衡木、跳圈,相互投沙包、扔飞盘。

  4.提醒家长在游戏中注意保护幼儿的安全,鼓励幼儿与同伴一起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