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教案《认识国宝熊猫》反思

《小班社会教案《认识国宝熊猫》反思》属于幼儿园小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小班社会教案《认识国宝熊猫》反思

1、小班社会教案《认识国宝熊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

  (2)知道熊猫是生活在深山竹林里爱吃剑竹的动物。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幼儿去动物园看过大熊猫,与幼儿共同收集熊猫的玩具或照片,熊猫吃竹子的图片一张或录象带一盘。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师:小朋友很喜欢小动物,你们看,谁来了?(出示熊猫玩具)

  (1)提问:你们喜欢熊猫吗?为什么?

  (2)提问:熊猫是什么样子的?

  (3)提问:它生活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大熊猫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

  提问:你们知道大熊猫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叫国宝大熊猫)

  它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它是我国的特有的动物,很早就生活在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很少,我们都要爱护它。)

  3、教师用关爱的情感与幼儿共同小结:大熊猫形态可爱,动作有趣,性情温和,是我们喜爱的动物,它是我国特有的动物,可现在却越来越少,它的生存面临的危险很多,我们都要关心它。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2、小班社会教案《认识萝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萝卜(红萝卜、白萝卜、青萝卜等),能根据其外形特征的不同说出它们的名字。

  2、能根据萝卜的颜色、形状等特征由外到内有序地观察认识萝卜。

  3、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猜测。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准备3种不同的萝卜(胡萝卜、白萝卜、青萝卜)

  2、萝卜制品(如:萝卜干)

  3、记录表、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活动

  1、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谜语,请大家来猜一猜:“红公鸡,绿尾巴,钻到地底下,出来要人拔。”这是什么呢?猜一种很好吃的蔬菜。

  2、老师来告诉你们吧。(揭示谜底:胡萝卜。)

  二、观察认识萝卜的外形特征。

  1、出示食物(白萝卜):原来是萝卜呀!你认识萝卜吗?

  2、萝卜是什么样子的呢?它是什么颜色的?记录颜色

  3、你还见过什么样萝卜呢?

  4、出示:红萝卜、青萝卜

  5、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萝卜吗?

  6、这个萝卜叫什么名字?它是什么颜色的?长得什么样?记录颜色

  7、青萝卜:它叫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记录颜色

  三、引导幼儿观察萝卜的内部特征。

  1、如果吧萝卜切开,里面会是什么颜色的呢?

  2、幼儿猜测

  3、教师切开萝卜,幼儿观察。

  4、刚才老师是怎么切开的。

  5、白萝卜的里面是什么颜色的?

  6、(1)胡萝卜、白萝卜的肉又是怎么样的呢?

  7、你猜对了吗?

  8、小结:原来胡萝卜的皮和肉都是橘黄色的,白萝卜的皮和肉都是白色的,青萝卜的皮是绿色的,肉是白色的。

  四、品尝萝卜制品

  1、萝卜吃到嘴里是什么感觉?你喜欢吃什么萝卜呢?

  2、幼儿说一说。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以谜语导入活动,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也能让幼儿更积极的参加学习活动。在认识萝卜的过程中,我出示了实物的萝卜,白萝卜以教师组织幼儿集体观察记录,这也是给幼儿一些观察的方法。接着教师放手,给每一组准备2种萝卜,让幼儿自己来观察学习,并把自己的发现来告诉幼儿,这也符合了幼儿直观性思维。

3、小班优秀社会教案《认识国宝熊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

  (2)知道熊猫是生活在深山竹林里爱吃剑竹的动物。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幼儿去动物园看过大熊猫,与幼儿共同收集熊猫的玩具或照片,熊猫吃竹子的图片一张或录象带一盘。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师:小朋友很喜欢小动物,你们看,谁来了?(出示熊猫玩具)

  (1)提问:你们喜欢熊猫吗?为什么?

  (2)提问:熊猫是什么样子的?

  (3)提问:它生活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大熊猫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

  提问:你们知道大熊猫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叫国宝大熊猫)

  它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它是我国的特有的动物,很早就生活在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很少,我们都要爱护它。)

  3、教师用关爱的情感与幼儿共同小结:大熊猫形态可爱,动作有趣,性情温和,是我们喜爱的动物,它是我国特有的动物,可现在却越来越少,它的生存面临的危险很多,我们都要关心它。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

4、小班社会教案《认识左右》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幼儿能以自身主体为中心区别左右。

  2、 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感知“左”、“右”的空间方位,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

  3、 与同伴交流,能比较准确地说出物体所在的“左”、“右”方位。

  4、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黑皮筋若干个 文具盒 铅笔 橡皮 黑板上画好的一双手

  活动过程:

  一、认识左右

  1、 老师背向幼儿举右手,请幼儿和老师举相同的手,告诉幼儿这就是右手。

  2、 给右手套上黑皮筋。

  3、 告诉幼儿有黑皮筋的手就是右手,提问幼儿:“平时喜欢用右手做什么?”(幼儿交流回答)

  4、 游戏:我说你做。同桌握右手;右手猜拳,赢的小朋友举右手。

  5、 告诉幼儿另一只手就是左手,请幼儿看一看自己的身体,左边有什么,(左眼、左脸左耳、左肩、左胳膊、左手、左腿、左脚),右边有什么。(同左)

  6、强化练习:区别左右。

  7、请小朋友看一看,摸一摸你左边的小朋友是谁,右边的小朋友是谁?

  8、游戏:点鼻子(老师说,幼儿用右手食指点出自己身体相应的部位)

  9、游戏:我说你做。(增加难度,老师发指令,幼儿做动作。口令由慢到快。(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左手摸右耳,右手放左肩,右手摸肚子,右手摸左脸,左腿放右腿上,头向左侧,右手放后面,闭左眼,耸右肩)

  二、以主体为中心区别左右

  1、 请小朋友出示自己的文具盒,拿出一支铅笔,一块橡皮。

  2、老师说幼儿摆。请小朋友把文具盒摆在中间,左边放橡皮,右边放铅笔。

  3、老师请小朋友自己把文具盒、铅笔、橡皮任意摆一个位置,然后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摆的。(表扬说得好的小朋友)

  小结:今天认识了左右,我们在生活中整理物品时,或站排时,要有秩序。回家看一看玩具架或书架,说一说什么左右。

  4、认识左右,大家都很高兴,让我们跟音乐一起把你的身体摆一摆。音乐《健康歌》。

  活动反思:

  左右是幼儿认识方位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整节课从幼儿实际出发,以游戏活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足之处就是预设有些不够充分,对孩子了解不够透彻,使得后面的教学环节显得有些急噪,个别地方处理的不很贴切。

5、小班下学期社会教案《熊猫的客人》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懂得到别人家做客时要有礼貌。

  2.能说出小白兔有礼貌,小黑熊没礼貌的主要事例。

  【活动准备】

  《熊猫的客人》课件(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活动过程】

  一、引发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出示熊猫图片提问:这是谁?今天熊猫要请好朋友到家里来做客,你们猜他会请谁?

  二、分段欣赏理解故事

  1.听故事第一段提问:熊猫家来了谁?它们两个谁有礼貌?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引导幼儿说出小白兔有礼貌,小黑熊没礼貌的主要事例。

  3.小结:小白兔真有礼貌,小黑熊没礼貌。

  4.提问:那你喜欢小白兔还是小黑熊?为什么?

  5.听第二段故事引导幼儿讨论:(.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如果你是小白兔,你会请小黑熊去你家做客吗?为什么?

  三、完整欣赏故事

  1.跟着课件认真倾听故事。

  2.学一学熊猫和小白兔之间有礼貌的对话。

  四、延伸

  1.讨论:如果你去熊猫家做客,你会怎么做?

  2.师:现在我们也去熊猫家做客吧!

  活动反思:

  故事里的熊猫如何接待小客人,小兔子和小黑熊这两位小客人形成鲜明的对比,孩子们从故事中得到结论"小黑熊真是没有礼貌,我们也都不喜欢小黑熊";孩子们从中学习到好朋友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帮助互相尊重,而不是蛮横无理;从故事延伸到生活中,孩子们自由讨论,说出了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需要我们讲文明懂礼貌,比如乘坐公交车时给有需要的人让座,见到老师阿姨长辈要问好等等,生活中到处都需要讲文明懂礼貌,这样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6、小班社会优秀教案《礼仪熊猫的客人》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懂得到别人家做客时要有礼貌。

  2、观察画面,说说小白兔有礼貌、小黑熊没礼貌的事例。

  3、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5、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1、出示熊猫图片导入

  小朋友,你们知道他是谁吗?今天熊猫要请好朋友到家里做客,会请哪些好朋友呢?谁来猜一猜。

  2、小白兔,来做客

  (1)小白兔敲门;点击PPT,敲门声(演示轻轻的敲门),是谁来了呀?小白兔;

  (2)小白兔打招呼;点击音效,“熊猫,你好!”熊猫回答“你好,请进来,请坐。”(强调礼貌用词“请”)

  幼儿练习用“请”说一句话。

  (3)小白兔喝水;突出双手捧着水杯;同样,(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小白兔双手接过杯子,说了“谢谢!”

  幼儿演示双手接物。

  3、小黑熊,来做客

  (1)小黑熊敲门;点击PPT,敲门声(演示粗鲁的敲门),谁又来了呢?小黑熊来了;

  (2)小黑熊没打招呼;直接坐在床上;小朋友,刚刚小白兔是怎么做的?

  (3)熊猫请小黑熊喝水;小黑熊看也不看,就说要搭积木。

  (4)小黑熊搭积木;熊猫请大家一起搭小桥,可是小黑熊要自己一个人搭房子。小朋友,你和好朋友一起玩积木时,是自己一个人拿所有的积木,还是大家一起合作和好朋友分享积木呢?

  (5)小黑熊犯错,小黑熊的房子倒了,碰到了熊猫和小白兔的小桥,(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这时小黑熊哈哈大笑起来。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4、客人回家了

  小黑熊回家时,什么都没说;而小白兔说了“熊猫,再见!明天请你到我家来玩!”熊猫客气的回答“我一定会去的!”

  5、幼儿回顾小白兔和小黑熊的表现

  (1)小白兔回家时,经过小黑熊的家,她在想要不要请小黑熊也来家里做客。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请小黑熊呢?

  (2)小朋友,你们喜欢小白兔还是小黑熊?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去别人的家里,敲门时要轻轻的,看到别人要打招呼,端茶送水要双手接,对帮助你的人要说谢谢,好东西要和好朋友一起分享,犯错了要说对不起。这样才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活动反思:

  故事里的熊猫如何接待小客人,小兔子和小黑熊这两位小客人形成鲜明的对比,孩子们从故事中得到结论"小黑熊真是没有礼貌,我们也都不喜欢小黑熊";孩子们从中学习到好朋友之间要互相谦让互相帮助互相尊重,而不是蛮横无理;从故事延伸到生活中,孩子们自由讨论,说出了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需要我们讲文明懂礼貌,比如乘坐公交车时给有需要的人让座,见到老师阿姨长辈要问好等等,生活中到处都需要讲文明懂礼貌,这样我们的社会也才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7、幼儿园小班社会教案反思《认识萝卜》

  活动目标:

  1、认识几种常见的萝卜(红萝卜、白萝卜、青萝卜等),能根据其外形特征的不同说出它们的名字。

  2、能根据萝卜的颜色、形状等特征由外到内有序地观察认识萝卜。

  3、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猜测。

  4、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6、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7、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请幼儿准备3种不同的萝卜(胡萝卜、白萝卜、青萝卜)

  2、萝卜制品(如:萝卜干)

  3、记录表、勾线笔。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活动

  1、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谜语,请大家来猜一猜:“红公鸡,绿尾巴,钻到地底下,出来要人拔。”这是什么呢?猜一种很好吃的蔬菜。

  2、老师来告诉你们吧。(揭示谜底:胡萝卜。)

  二、观察认识萝卜的外形特征。

  1、出示食物(白萝卜):原来是萝卜呀!你认识萝卜吗?

  2、萝卜是什么样子的呢?它是什么颜色的?记录颜色

  3、你还见过什么样萝卜呢?

  4、出示:红萝卜、青萝卜

  5、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些萝卜吗?

  6、这个萝卜叫什么名字?它是什么颜色的?长得什么样?记录颜色

  7、青萝卜:它叫什么?它是什么颜色的?记录颜色

  三、引导幼儿观察萝卜的内部特征。

  1、如果吧萝卜切开,里面会是什么颜色的呢?

  2、幼儿猜测

  3、教师切开萝卜,幼儿观察。

  4、刚才老师是怎么切开的。

  5、白萝卜的里面是什么颜色的?

  6、(1)胡萝卜、白萝卜的肉又是怎么样的呢?

  7、你猜对了吗?

  8、小结:原来胡萝卜的皮和肉都是橘黄色的,白萝卜的皮和肉都是白色的,青萝卜的皮是绿色的,肉是白色的。

  四、品尝萝卜制品

  1、萝卜吃到嘴里是什么感觉?你喜欢吃什么萝卜呢?

  2、幼儿说一说。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中,以谜语导入活动,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也能让幼儿更积极的参加学习活动。在认识萝卜的过程中,我出示了实物的萝卜,白萝卜以教师组织幼儿集体观察记录,这也是给幼儿一些观察的方法。接着教师放手,给每一组准备2种萝卜,让幼儿自己来观察学习,并把自己的发现来告诉幼儿,这也符合了幼儿直观性思维。

8、小班社会活动《认识新年》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新年即将来临,在新的一年里,自己会有许多变化,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

  2、乐意对周围人表达自己的祝福。

  3、学习一些表达的方法。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7、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1、了解去年和今年自己的身高体重情况以及带若干件已经穿小的衣物。

  2、每人都已收到一张来自于父母或老师或同伴的贺卡,并将其布置成一个"贺卡展"。

  3、做贺卡用的厚纸和一些用来装饰的彩纸。

  活动过程:

  1、快乐激发:

  ①、准备自己的身高体重卡,让幼儿了解并记录自己今年与去年的身高体重的变化。

  ②、向同伴介绍自己穿小的衣物,获得自己已经长大了的感性经验。

  2、快乐认知:

  ①、说说我们在长大。可以先说说自己在长大。在幼儿说出自己身高体重的变化后,说说哪里可以证明自己在长大,如"我的裤子短了"、"我的鞋子小了",甚至可以让幼儿来穿套一下小了的衣物,和同伴共享长大的喜悦。

  ②、可以说说别人在长大。说说同伴身体的长大和能力的"长大"。

  ③、记录现在的情况,记录现在的情况,等明年再来看看我们的变化。老师可以用大张的白纸,刻画孩子的身高;幼儿的手、脚沾上颜料,印画在纸上,并保存好记录,来年再用。

  ④、给亲人写信,如妈妈、奶奶等等,以增进孩子与成人的交流,或者画画,画上自己在新一年里的愿望。

  ⑤、老师引导幼儿讨论写信格式,幼儿介绍自己信的内容,老师应尽量引导幼儿讲述清楚自己的愿望。

  3、快乐获益:

  ①、在新的一年里,自己会有许多变化,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

  ②、能够对周围人表达自己的祝福。

  ③、学会了一些表达的方法。

  4、快乐拓展:

  ①、做贺卡,引导幼儿欣赏"贺卡展",谈谈自己喜欢哪一张贺卡。

  ②、幼儿动手做卡并送贺卡。

  活动反思

  在本次孩子们的参与是积极的,情绪是热烈的。幼儿大胆地交流以往过年的经验,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过年的习俗,渲染了新年的气氛。在新年环境和新颖教具的影响下孩子们热情高涨。最后环节我们是歌表演,进一步增添了节日的气氛。

9、学前小班科学教案:认识国宝熊猫反思

  熊猫可是我们的国宝,通过此教案,让宝宝来了解我们的国宝。

  活动准备:

  与幼儿共同收集熊猫的玩具或照片,熊猫吃竹子的图片一张或录象带一盘。

  活动目标:

  (1)知道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

  (2)知道熊猫是生活在深山竹林里爱吃剑竹的动物。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能用较清楚的语言讲述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熊猫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教师:小朋友很喜欢小动物,你们看,谁来了?(出示熊猫玩具)

  (1)提问:你们喜欢熊猫吗?为什么?

  (2)提问:熊猫是什么样子的?

  (3)提问:它生活在哪里?它喜欢吃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大熊猫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

  提问:

  你们知道大熊猫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什么?(叫国宝大熊猫)

  它为什么是我国的国宝?(它是我国的特有的动物,很早就生活在我们国家,现在已经很少,我们都要爱护它。)

  3、教师用关爱的情感与幼儿共同小结:大熊猫形态可爱,动作有趣,性情温和,是我们喜爱的动物,它是我国特有的动物,可现在却越来越少,它的生存面临的危险很多,我们都要关心它。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也存在着不足:孩子的语言表达不够成熟,缺乏连贯性;孩子们安静倾听同伴发言的习惯仍需加强等等。总之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们会注意这些方面的引导与教育,争取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