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套娃真好玩》

《小班教案《套娃真好玩》》属于幼儿园小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小班教案《套娃真好玩》

1、小班教案《套娃真好玩》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探索大小不一的娃娃能套在一起变成1个的秘密。

  2.在看看、比比、套套的过程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体验成功 的快乐。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4.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活动准备:

  第一次操作人手一只套娃(3个);托盘做好标记。

活动过程:

  一、认识套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出示套娃介绍,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师:套娃们来到我们班,不过他们还没有装好,请宝宝装一装,再看一看、数一数你有几个可爱的套娃

  2.幼儿介绍自己的套娃

  师:宝宝有几个娃娃呀?

  都有3个娃娃!他们是什么颜色的呢?可爱吗?(喜欢吗?)

  师:我发现3个娃娃还有不一样呢?(有的怎样,有的呢?)

  3.教师小结,并介绍娃娃的名字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吧:她叫小小,抱抱你的小小,小小长的小,排在第一个;她叫中中,摸摸中中的头,中中排在第二个;她叫大大,大大最谦让了,排在最后一个,跟大大打个招呼(大大你好)

  二、在游戏中探索大小不一的娃娃能套在一起变成1个的秘密

  1.引出探索主题

  师:套娃有一个越变越少的秘密,3个能变成2个,还能变成1个呢!想玩吗?听着音乐,在这个套娃舞台(手势)(这是什么?)上变,音乐停,我们就放下手里的套娃,好吗?〔这个环节看幼儿是否能停下来听讲〕

  2.放音乐,幼儿操作

  3.鼓励幼儿交流

  (1)师:你变成了几个娃娃呢?(先变2个的来交流、再变 1个的交流)

  (2)师:谁也把3个娃娃变成2个的,请举手。

  (3)师:还有不一样的吗?xx你变成了几个娃娃?真厉害变成了1个,给大家表演表演!

  (4)幼儿演示

  引导幼儿发现提问:仔细看谁藏起来?小小藏在哪里呢?谁又藏起来了(中中、和小小,2个都藏起来,藏在谁的肚子里了)?看!刚才的3个娃娃变成了1个娃娃呀,真棒!

  4、教师小结

  师:原来小的藏在最里面,大的留在最外面,我们也来试试让3个变成1好吗?(放音乐)

  5、幼儿3个变1个

  师:成功了吗?真棒!

  6.探索5个变1个的秘密

  (1)出示最大和最小

  师:看,又来两位朋友,一个叫最大,还有一个叫最小,他们也想玩变魔术,想想怎样把最小、小小、中中、大大、最大,一共几个娃娃呀,5个变成1个呢?

  (2)幼儿探索,教师观察发现幼儿的困难(如果 全部成功就直接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你是怎么把5个娃娃变成1个的呢?〔如果有两种方法分别介绍〕)

  (3)教师引导幼儿把自己的困难表述

  (4)教师借助ppt,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师:我们可以把最小的装在小小的肚子里,再把他们装到中中的肚子里,再一起装到大大的肚子里,最后把他们一起装到最大的肚子里。这样5个娃娃就变成了1个娃娃了,魔术就变好了!

  三、结束语

  套娃好玩吗?我们把套娃带到班里给其他小朋友也玩玩,好吗?

2、小班教案《小套娃》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大小明显的三个物体。

  2、会用排序卡进行大小排序游戏。

  3、体验操作学具的快乐。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套娃玩具。

  2、幼儿操作学具:排序卡,大小不同的床、碗、杯子图片。

  3、幼儿用书第2册第24—25页。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玩具套娃,学习比较大小。

  (1)“变魔术”变出套娃,激发幼儿兴趣。

  (2)观察玩具套娃,想一想,比一比三个娃娃的大小,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娃娃。

  2、指导幼儿练习用排序卡进行排队游戏。

  (1)认识排序卡,玩排序游戏。

  这个带有小红旗和方向箭头的操作卡就是排序卡。

  (2)请用排序卡给三个小娃娃排队。(从大到小,再从小到大)

  3、请幼儿分组利用学具玩排序游戏,利用排序卡给娃娃的床(碗、杯子)排排队

3、小班教案《套娃真好玩》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探索大小不一的娃娃能套在一起变成1个的秘密。

  2.在看看、比比、套套的过程中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体验成功 的快乐。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4.尝试用线条记录实验结果,并能用恰当的词汇进行描述。

活动准备:

  第一次操作人手一只套娃(3个);托盘做好标记。

活动过程:

  一、认识套娃,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出示套娃介绍,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师:套娃们来到我们班,不过他们还没有装好,请宝宝装一装,再看一看、数一数你有几个可爱的套娃

  2.幼儿介绍自己的套娃

  师:宝宝有几个娃娃呀?

  都有3个娃娃!他们是什么颜色的呢?可爱吗?(喜欢吗?)

  师:我发现3个娃娃还有不一样呢?(有的怎样,有的呢?)

  3.教师小结,并介绍娃娃的名字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吧:她叫小小,抱抱你的小小,小小长的小,排在第一个;她叫中中,摸摸中中的头,中中排在第二个;她叫大大,大大最谦让了,排在最后一个,跟大大打个招呼(大大你好)

  二、在游戏中探索大小不一的娃娃能套在一起变成1个的秘密

  1.引出探索主题

  师:套娃有一个越变越少的秘密,3个能变成2个,还能变成1个呢!想玩吗?听着音乐,在这个套娃舞台(手势)(这是什么?)上变,音乐停,我们就放下手里的套娃,好吗?〔这个环节看幼儿是否能停下来听讲〕

  2.放音乐,幼儿操作

  3.鼓励幼儿交流

  (1)师:你变成了几个娃娃呢?(先变2个的来交流、再变 1个的交流)

  (2)师:谁也把3个娃娃变成2个的,请举手。

  (3)师:还有不一样的吗?xx你变成了几个娃娃?真厉害变成了1个,给大家表演表演!

  (4)幼儿演示

  引导幼儿发现提问:仔细看谁藏起来?小小藏在哪里呢?谁又藏起来了(中中、和小小,2个都藏起来,藏在谁的肚子里了)?看!刚才的3个娃娃变成了1个娃娃呀,真棒!

  4、教师小结

  师:原来小的藏在最里面,大的留在最外面,我们也来试试让3个变成1好吗?(放音乐)

  5、幼儿3个变1个

  师:成功了吗?真棒!

  6.探索5个变1个的秘密

  (1)出示最大和最小

  师:看,又来两位朋友,一个叫最大,还有一个叫最小,他们也想玩变魔术,想想怎样把最小、小小、中中、大大、最大,一共几个娃娃呀,5个变成1个呢?

  (2)幼儿探索,教师观察发现幼儿的困难(如果 全部成功就直接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方法:你是怎么把5个娃娃变成1个的呢?〔如果有两种方法分别介绍〕)

  (3)教师引导幼儿把自己的困难表述

  (4)教师借助ppt,帮助幼儿理清思路

  师:我们可以把最小的装在小小的肚子里,再把他们装到中中的肚子里,再一起装到大大的肚子里,最后把他们一起装到最大的肚子里。这样5个娃娃就变成了1个娃娃了,魔术就变好了!

  三、结束语

  套娃好玩吗?我们把套娃带到班里给其他小朋友也玩玩,好吗?

4、小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小套娃》含反思

【设计意图】

  爱玩玩具是孩子的天性,玩玩具不仅满足幼儿的需要,吸引幼儿,还可以寓教于乐,让幼儿用小套娃这个非常感兴趣的玩具进行区别大小、排序,孩子非常喜欢。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大小明显的三个物体。

  2、会用排序的进行大小排序游戏。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小套娃玩具。

  2、幼儿操作学具,排序卡,大小不同的床、碗、杯子图片。

【活动过程】

  1、今天我们小朋友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跟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那我们应该怎样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你们好!)

  2、“今天,老师要变一个魔术,小朋友可要睁大眼睛仔细看呀”教师出示套娃。

  3、提问:“现在是一个套娃,看好了老师把它变成了几个套娃?”

  4、“老师变了几个套娃呢,我们来数数看”

  5、引导幼儿说出有三个套娃,并用数字3表示,给套娃排队。

  6、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开始是一个套娃,现在是3个套娃,你们猜猜是怎么变出来的

  7、小结:刚才我们看到的这3个套娃,有一个最大的,1个比较大的,1个最小的,因为他们大小不一样,所以小的套娃可以套到大的套娃里,一个一个套起来,就变成一个了。

  8、小朋友喜欢听故事吗?好,老师就讲一个好听的故事。小兔家里有爸爸妈妈,小兔宝宝,小兔爸爸长得高高的、大大的,每天,有最大的碗吃饭,在最大的床上睡觉,小兔妈妈用比较大的碗吃饭,睡在比较大的床上,小兔宝宝用最小的碗吃饭,睡在最小的床上,可是今天,小兔一家为庆祝小兔生日,在蛋糕店定了一个蛋糕,蛋糕师傅在蛋糕里加上了他们爱吃的酒心巧克力糖,小兔一家感觉太好吃了,不知不觉就醉了,这下可糟了,爸爸妈妈还有小兔宝宝都分不出自己的碗和自己的床了,小朋友想不想帮助小兔一家呀?

  9、让小朋友摆一摆床和碗,从最大的到最小的摆成一排,看看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哪个是兔爸爸的,哪个是兔妈妈的,哪个是兔宝宝的。

  10、小兔一家急死了,我们快帮他们送回家吧!送的时候你可以告诉兔爸爸,最大的碗是你的,最大的床是你的……

  11、我们都来检查一下,大家都送对了没有。

  12、小兔一家非常感谢小朋友,他们谢谢小朋友,我们应该怎么说呢?

  13、饮料瓶娃娃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喜欢帮助人,也来到了我们班,我们给小娃娃排排队吧!(按从大到小的顺序)

  14、结束放音乐,我们小班的小朋友帮助了小兔一家和饮料瓶娃娃,他们可高兴了,想和我们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呢。

  幼儿跟音乐模仿很大的动物大象来了,我们来学一下比较大的动物小兔子来了,小动物小鸟来了。

教学反思:

  在执教的过程中缺少激情,数学本身就是枯燥的,那在教孩子新知识的时候,就需要老师以自己的激情带动孩子的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这方面也要注意。

5、小班科学游戏教案《小套娃》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大小明显的三个物体。

  2、会用排序卡进行大小排序游戏。

  3、体验操作学具的快乐。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套娃玩具。

  2、幼儿操作学具:排序卡,大小不同的床、碗、杯子图片。

  3、幼儿用书第2册第24—25页。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玩具套娃,学习比较大小。

  (1)“变魔术”变出套娃,激发幼儿兴趣。

  (2)观察玩具套娃,想一想,比一比三个娃娃的大小,(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娃娃。

  2、指导幼儿练习用排序卡进行排队游戏。

  (1)认识排序卡,玩排序游戏。

  这个带有小红旗和方向箭头的操作卡就是排序卡。

  (2)请用排序卡给三个小娃娃排队。(从大到小,再从小到大)

  3、请幼儿分组利用学具玩排序游戏,利用排序卡给娃娃的床(碗、杯子)排排队

  活动反思:

  科学活动《小手摸到了什么》,重点是引导幼儿触摸不同材质的物品,尝试表达自己触摸的感觉。知识经验方面,为了更好为活动作准备,小精灵儿童网站我们将一些常见的词语,如“冷热、软硬、粗糙、光滑” 等词汇介绍给幼儿,活动前,我收集了许多生活中具有冷热、软硬、粗糙、光滑等不同特征的东西。这些准备工作,为幼儿探索提供了条件,也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在活动中,我以百宝箱的出示引起幼儿兴趣,并提问引发幼儿猜测“这是一个神奇的白宝兴,里面有许多的宝贝,猜猜会有什么呢?”“怎样才能知道百宝箱里藏了什么东西?”引出幼儿用小手摸一摸的行为,鼓励幼儿大胆触摸。并且一触摸就能很好的说出来。在出示冷热武平时,幼儿能迅速说出自己摸到的冷热的东西,我发现幼儿对于冷热的生活经验比较丰富,因此,没有做过多的讲解,只是将幼儿的一些经验进行了提升。而对于软硬的东西,在幼儿触摸过这些东西以后,我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但是还有部分幼儿不知道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述。因此,我重点进行了介绍,而且边示范边向幼儿讲解软硬的不同“软的东西我们用手摆弄可以让它变形,而硬的东西我们用手怎么摆弄它都不会变形”,边说边把软硬的词语教给幼儿。为了检验我的方法是否有效,我又出示了几种物品,请幼儿去摸,然后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幼儿按照老师的样子去触摸东西,一会幼儿就说出了哪些是硬的的,哪些是软的,通过这种方法,幼儿很快就分清了软和硬。在介绍粗糙和光滑的时候,发现幼儿对粗糙的东西的认识经验比较少,摸完以后也是说不出,因此,我向有介绍了粗糙和光滑东西的特点,如:“粗糙的东西,手摸在上面给人不舒服的感觉,而光滑的东西摸上去,手就很舒服,有种滑滑的感觉。”为了丰富幼儿这方面的经验,我还准备了许多具有这些特征的物品,让幼儿去触摸,给幼儿更多感受的机会,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不足:

  在活动室里摸一摸,由于人数较多,可以改为游戏时个别幼儿分组进行。便于老师指导和观察,而更利于幼儿扩大探索的空间。对于刚刚进入小班的幼儿来说,在科学探索方面,幼儿的知识经验还不丰富,语言表达能力也欠缺,对一些科学活动的操作规则缺少经验。这些都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活动中注意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不断完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6、小班数学教案《小套娃》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区别大小明显的三个物体。

  2. 会用排序卡进行大小排序游戏。

  3. 体验操作学具的快乐。

  4. 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 套娃玩具。

  2. 幼儿操作学具:排序卡,大小不同的杯子、碗、床图片。

  活动过程:

  1. 引导幼儿观察玩具套娃,学习比较大小。

  (1) 用变魔术的方式变出套娃,教师语言要有吸引力,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兴趣。

  (2) 让幼儿自己观察三个玩具套娃,说出这三个套娃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幼儿自己说。(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教师引导幼儿找出哪个套娃是小的?哪个套娃是大的?找出最大的套娃和最小的套娃,提醒幼儿把话说完整。这是最大的套娃,这是最小的套娃。

  2.指导幼儿练习用排序卡进行排队游戏。

  (1) 认识排序卡,玩排序游戏。

  引导幼儿认识排序卡,这个带有小红旗和方向箭头的操作卡就是排序卡,幼儿能正确使用。

  (2) 用排序卡给三个套娃排队。

  让幼儿从小到大排,从大到小排。

  3. 请幼儿分组利用学具玩排序游戏,利用排序卡给套娃的床、杯子、碗进行排队。

  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

  针对操作与认识好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没有得到表扬的幼儿。

7、小班安全教案《安全活动小班教案》

  活动目的:

  1、通过阅读幼儿用书,知道家用电器工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能根据教师的提问从安全角度思考回答问题。

  3、初步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活动准备:

  1、各种常用的家用电器图片。

  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出示电器的图片引出活动。

  2、幼儿观看挂图尝试自己讲述图中的内容,了解电器工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1)观察第一幅图,知道工作中的电风扇很危险,不能随便触碰。

  教师:

  ①请小朋友看第一幅图,图中的人在干什么?

  ②电风扇工作时会有危险吗?为什么?

  ③电风扇的插头拔下来,电风扇就怎么样了?

  教师小结:妈妈告诉小朋友,工作中的电风扇很危险,不能碰她们。

  2)观察第二幅图,知道不能趴在洗衣机边上,否则会发生危险。

  教师:

  ①洗衣机在干什么?这位小朋友想干什么?

  ②这是妈妈会对小朋友说些什么?

  教师小结:妈妈告诉小朋友洗衣机工作的时候,不能趴在洗衣机边上,因为这样容易发生危险。妈妈为什么这么说?趴在洗衣机边上,会发生什么危险?

  3)观察第三幅图,知道工作汇总的电熨斗很烫,不能随便碰触。

  教师:

  ①妈妈在干什么?

  ②妈妈用电熨斗熨衣服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教师小结:妈妈告诉我们,工作中的电熨斗很烫,不能用手碰。

  3、幼儿阅读家用电器图,了解其他家用电器工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教师:

  (1)涂上还有那些家用电器?他们有什么用?

  (2)这些电器在工作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3)小朋友家里还有那些电器?说一说他们的安全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