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欣赏教案《小花猫和小耗子》反思

《小班音乐欣赏教案《小花猫和小耗子》反思》属于幼儿园小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小班音乐欣赏教案《小花猫和小耗子》反思

1、小班音乐欣赏教案《小花猫和小耗子》反思

【活动目标】

  1、充分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2、积极参与游戏,跟随音乐大胆地表演动作。

  3、用自然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动作创编。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重难点分析】

  重点:能够熟练地进行游戏。

  难点:扮演的角色和动作要一致,按节奏做动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光盘《小花猫和小耗子》《小老鼠,上灯台》;小猫、老鼠的头饰若干。

  知识准备:听过并会唱《小老鼠上灯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幼儿围坐成圆圈,进行发声练习《我爱我的小猫》。

  二、展开。

  1、出示手偶小猫和小老鼠,激发幼儿兴趣,请幼儿欣赏手偶表演《小花猫和小耗子》。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表演一个节目吧,名字叫《小花猫和小耗子》教师操作手偶小猫、小老鼠,边做动作边范唱歌曲一遍。

  2、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1)请幼儿听录音欣赏歌曲1—2遍,学唱歌曲。

  (2)引导幼儿跟随教师打节奏学歌词,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尝试添加相应的动作。

  3、学习玩法,幼儿游戏。

  (1)引导幼儿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随音乐做动作。

  (2)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及规则,幼儿分角色戴头饰跟随音乐反复进行游戏,体验集体游戏的愉悦感。

  4、教师评价,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使幼儿充分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5、请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按节奏做动作。

  三、结束。

  在游戏中结束活动。

反思:

  《小花猫和小老鼠》是一首风趣、幽默的儿童歌曲,歌曲采用诙谐的曲调、形象的语言表现了小花猫和小老鼠淘气可爱的墨阳,符合儿童的生活视觉,附点节奏的反复使用增加了歌曲活泼的情趣。

  对于这课的导入我运用的是让孩子们先回忆另一个儿童故事《小老鼠上灯台》再引出今天小花猫和小老鼠又发生了一个新的故事,让我们学习一下。

  1、体验感知法

  因为这节课主题是小老鼠和小花猫发生的故事,接着我想让学生们更能好好体会到小老鼠的神态,于是想让他们多模仿小老鼠的样子,学一学小老鼠叫的声音,并且要知道小老鼠是胆小,所以它的声音要轻一点,便于后面演唱歌曲时要区分小老鼠和小花猫的强弱对比。

  2、合作学习法

  通过小组合作表演,分角色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新课教授

  先展示旋律节奏,让学生逐步会演唱,然后再出事整首歌曲的歌谱,最后在让他们轻声加入歌词演唱,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4、加入乐器

  歌曲中有休止符。所以在有休止符的地方我加入了乐器,一是为了提示学生休止符的出现,二是能让学生们更加感兴趣,积极地去听这个音乐。

  5、拓展

  在歌曲最后为学生送上一首钢琴曲《小狗圆舞曲》让学生们体验不同动物所带来的不同音乐特点。

  本节课学生们大部分很认真的在学习,但是极个别的同学有点调皮,我没有好好的管教,在今后的课堂中,应该关注每个学生上课时的动态,及时提醒,还一个就是整节课的流程还不是太流畅,应该多加练习,也多谢各位听课老师的指导及建议。

2、小班教案《小花猫》含反思

教育目标:

  1、知道歌曲名称,理解歌曲内容,并喜欢活泼可爱的小花猫。

  2、能听着歌曲学做小花猫。

  3、喜欢听老师歌曲。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一只小花猫和一只用灰黑卡纸剪的小老鼠。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今天小花猫也来上幼儿园了,我们怎样欢迎它?”

  复习拍手动作。

  “拍拍手和小花猫打打招呼吧!”(学做拍手点头动作)。

  2、复习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我们来唱首歌告诉小花猫,幼儿园里真快乐。”

  齐唱歌曲。

  边唱边表演。

  3、欣赏歌曲《小花猫》。

  ①教师边唱歌曲边表演教具。(右手拿着小花猫,左手拿着小老鼠并放在身后,边唱边按词意表演,唱到最后一句时,“小老鼠”放在小花猫的身体下面,表示被它吃完了。)

  ②教师边演示教具,边引导幼儿回忆歌词。如:教师说“咪--咪”,幼儿接“小花猫”;教师说“跑来跑去看见”,幼儿接“小老鼠”等。

  教师再次边演唱歌曲边演示教具。

  ③教师演唱歌曲,边和幼儿一起用双手按词意表演。(右手握空拳,翘起大拇指和小拇指扮“小花猫”,左手握空拳,伸出大拇指和食指相碰扮“小老鼠”。)

  ④教师演唱歌曲,边与幼儿一起学做可爱的小花猫叫、走路、吃老鼠等动作,最后拍拍肚子表示吃完了。

  ⑤知道歌曲名称,并集体说1~2遍。

  4.和小花猫到院子里去看看有没有老鼠,在乐曲伴奏下出教室。

活动反思:

  这次音乐活动,我带领幼儿在游戏中带动幼儿学习歌曲,用玩偶表演表现歌曲内容,同时培养了一种积极愉快的情绪。在游戏中,幼儿的兴趣十分高涨,特别在道具“老鼠”出现时,环境氛围的创设达到了非常融洽、逼真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游戏,学习唱歌的积极性。本次活动游戏和歌唱融为一体,老师的引导与幼儿的主动相得益彰,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3、小班教案《咪咪小花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歌曲名称,理解歌曲内容,并喜欢活泼可爱的小花猫。

  2、能听着歌曲学做小花猫。

  3、喜欢听老师歌曲。

  4、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5、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活动准备:

  一只小花猫和一只用灰黑卡纸剪的小老鼠。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今天小花猫也来上幼儿园了,我们怎样欢迎它?”

  复习拍手动作。

  “拍拍手和小花猫打打招呼吧!”(学做拍手点头动作)。

  2、复习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我们来唱首歌告诉小花猫,幼儿园里真快乐。”

  齐唱歌曲。

  边唱边表演。

  3、欣赏歌曲《咪咪小花猫》。

  ①教师边唱歌曲边表演教具。(右手拿着小花猫,左手拿着小老鼠并放在身后,边唱边按词意表演,唱到最后一句时,“小老鼠”放在小花猫的身体下面,表示被它吃完了。)

  ②教师边演示教具,边引导幼儿回忆歌词。如:教师说“咪咪”,幼儿接“小花猫”;教师说“跑来跑去看见”,幼儿接“小老鼠”等。

  教师再次边演唱歌曲边演示教具。

  ③教师演唱歌曲,边和幼儿一起用双手按词意表演。(右手握空拳,翘起大拇指和小拇指扮“小花猫”,左手握空拳,伸出大拇指和食指相碰扮“小老鼠”。)

  ④教师演唱歌曲,边与幼儿一起学做可爱的小花猫叫、走路、吃老鼠等动作,最后拍拍肚子表示吃完了。

  ⑤知道歌曲名称,并集体说1~2遍。

  4.和小花猫到院子里去看看有没有老鼠,在乐曲伴奏下出教室。

活动反思:

  这次音乐活动,我带领幼儿在游戏中带动幼儿学习歌曲,用玩偶表演表现歌曲内容,同时培养了一种积极愉快的情绪。在游戏中,幼儿的兴趣十分高涨,特别在道具“老鼠”出现时,环境氛围的创设达到了非常融洽、逼真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游戏,学习唱歌的积极性。本次活动游戏和歌唱融为一体,老师的引导与幼儿的主动相得益彰,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4、小班音乐欣赏教案《小花猫和小耗子》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充分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2、积极参与游戏,跟随音乐大胆地表演动作。

  3、用自然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尝试动作创编。

  4、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重难点分析】

  重点:能够熟练地进行游戏。

  难点:扮演的角色和动作要一致,按节奏做动作。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音乐光盘《小花猫和小耗子》《小老鼠,上灯台》;小猫、老鼠的头饰若干。

  知识准备:听过并会唱《小老鼠上灯台》。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幼儿围坐成圆圈,进行发声练习《我爱我的小猫》。

  二、展开。

  1、出示手偶小猫和小老鼠,激发幼儿兴趣,请幼儿欣赏手偶表演《小花猫和小耗子》。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表演一个节目吧,名字叫《小花猫和小耗子》教师操作手偶小猫、小老鼠,边做动作边范唱歌曲一遍。

  2、理解歌词,学唱歌曲。

  (1)请幼儿听录音欣赏歌曲1—2遍,学唱歌曲。

  (2)引导幼儿跟随教师打节奏学歌词,在理解歌词内容的基础上,尝试添加相应的动作。

  3、学习玩法,幼儿游戏。

  (1)引导幼儿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随音乐做动作。

  (2)教师讲解游戏玩法及规则,幼儿分角色戴头饰跟随音乐反复进行游戏,体验集体游戏的愉悦感。

  4、教师评价,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使幼儿充分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5、请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按节奏做动作。

  三、结束。

  在游戏中结束活动。

反思:

  《小花猫和小老鼠》是一首风趣、幽默的儿童歌曲,歌曲采用诙谐的曲调、形象的语言表现了小花猫和小老鼠淘气可爱的墨阳,符合儿童的生活视觉,附点节奏的反复使用增加了歌曲活泼的情趣。

  对于这课的导入我运用的是让孩子们先回忆另一个儿童故事《小老鼠上灯台》再引出今天小花猫和小老鼠又发生了一个新的故事,让我们学习一下。

  1、体验感知法

  因为这节课主题是小老鼠和小花猫发生的故事,接着我想让学生们更能好好体会到小老鼠的神态,于是想让他们多模仿小老鼠的样子,学一学小老鼠叫的声音,并且要知道小老鼠是胆小,所以它的声音要轻一点,便于后面演唱歌曲时要区分小老鼠和小花猫的强弱对比。

  2、合作学习法

  通过小组合作表演,分角色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3、新课教授

  先展示旋律节奏,让学生逐步会演唱,然后再出事整首歌曲的歌谱,最后在让他们轻声加入歌词演唱,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4、加入乐器

  歌曲中有休止符。所以在有休止符的地方我加入了乐器,一是为了提示学生休止符的出现,二是能让学生们更加感兴趣,积极地去听这个音乐。

  5、拓展

  在歌曲最后为学生送上一首钢琴曲《小狗圆舞曲》让学生们体验不同动物所带来的不同音乐特点。

  本节课学生们大部分很认真的在学习,但是极个别的同学有点调皮,我没有好好的管教,在今后的课堂中,应该关注每个学生上课时的动态,及时提醒,还一个就是整节课的流程还不是太流畅,应该多加练习,也多谢各位听课老师的指导及建议。

5、小班音乐游戏活动教案《小花猫和小老鼠》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并学会歌曲《小花猫和小老鼠》,理解歌曲内容。

  2、在游戏中能表现小老鼠得意、高兴、神气、害怕的动作。

  3、体验音乐活动的趣味。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小老鼠和小花猫的手偶各一个,故事《小花猫和小老鼠》,图谱。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发声练习:《问好歌》。

  2、韵律活动:《手腕转动》。

  二、讲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听故事,说一说。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小客人,你们瞧是谁呀?(出示手偶小老鼠)我们来请小老鼠自我介绍一下,让我们认识它。(我是一只小老鼠,瞪着小眼珠,支着两只小牙长着八字胡)小老鼠说了什么呀?

  2、教师范唱,学一学小老鼠。

  师:这只小老鼠现在要悄悄地出了门(边讲故事边玩手偶),准备去偷东西。它东看看,西瞧瞧,见没有小花猫,很得意,高兴地唱起了歌。

  提问:

  (1)小老鼠出来偷东西,见没有小花猫它就得意地唱起了歌,它是怎样唱的呀?

  (2)小老鼠出来偷东西,没有看见小花猫,你觉得它的心情是怎样呀?

  (3)我们也一起来学一学小老鼠,唱一唱它的歌,好吗?(跟师齐唱第一段)

  3、猜测小花猫的动作,想一想

  师:正当小老鼠高高兴兴地唱歌还乐滋滋地偷吃东西时,喵喵喵机智的小花猫不知从什么地方跳了出来(出示手偶小花猫)咦,谁来了呀?小老鼠一见吓得连滚带爬地跑回了家。

  提问:

  1、小老鼠最怕谁?听到猫的叫声,小老鼠会怎么样?这时小老鼠心里感觉怎样?

  2、如果你是小花猫,你会感觉怎么样?(神气、得意、高兴……)

  3、这下小花猫可神气了,就唱起了歌。(师示范清唱第二段,出示图谱)

  4、幼儿一起跟老师齐唱第二段歌曲。

  三、学唱歌曲

  1、教师完整示范唱一遍

  师:老师把刚刚小花猫的歌和小老鼠的歌合起来,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叫《小花猫和小老鼠》。

  2、幼儿学唱两遍

  师:好不好听?那我们也一起来学一学怎么样?要把小老鼠和小花猫得意、高兴、害怕的表情表现出来。

  3、幼儿分角色演唱

  四、小花猫和小老鼠游戏

  1、老师当小花猫,全体幼儿当小老鼠,唱第一段时小老鼠自由走动去头东西吃,小花猫躲好唱完歌跳出来后,小老鼠再很快的跑回家。

  2、请一位幼儿当小花猫,同上游戏。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6、小班音乐优秀教案《小花猫和小老鼠》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诙谐、有趣的风格。

  2、初步了解间奏,能在唱歌的过程中等待和正确地表现间奏的动作。

  3、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4、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5、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纸偶(老鼠)

  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发兴趣出示纸偶:"吱吱吱,吱吱吱"谁来了?(小老鼠)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只小老鼠长的什么样?

  (二)学唱

  1.学唱歌曲第一段

  (1)谁来说说这只小老鼠长得什么样?(边根据幼儿回答,边出示图谱)念三遍,中间可以请小朋友指图谱

  (2)呀!原来这只小老鼠想出来干什么?(偷东西吃)有没有被老鼠发现?(没有)他心里肯定怎么样?(很高兴、很神气)边做动作边唱(3遍)

  2、学唱歌曲第二段

  (1)小老鼠最怕谁呀?(小花猫)

  (2)听到小花猫的叫声小老鼠会怎样?(念三遍)

  (3)刚才小老鼠还很神气的,一眨眼功夫却灰溜溜的逃走了,可真滑稽呀!(唱三遍)

  (三)初步感受间奏

  (1)刚才我们唱了谁和谁的歌?(小老鼠和小花猫)下面我们把俩段连起来唱一唱。

  (2)刚才老师除了唱歌还刚什么了?(跳舞)那 老师是在唱完什么的时候开始跳舞的呢?

  对,这里是给小朋友休息一下,为唱小花猫作准备的,这里小朋友也可以做自己喜欢的动作!我们把这一段叫作间奏(幼儿说一边)

  (3)全体幼儿齐唱一遍,间奏时小朋友做自己喜欢的动作

  (四)延伸活动

  我们一起到草地上玩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活动反思:

  这次音乐活动,我带领幼儿在游戏中带动幼儿学习歌曲,用玩偶表演表现歌曲内容,同时培养了一种积极愉快的情绪。在游戏中,幼儿的兴趣十分高涨,特别在道具“老鼠”出现时,环境氛围的创设达到了非常融洽、逼真的效果,充分调动了幼儿参与游戏,学习唱歌的积极性。本次活动游戏和歌唱融为一体,老师的引导与幼儿的主动相得益彰,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7、小班音乐优秀教案《老花猫和小花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跟着音乐学会游戏。

  2、了解猫的一些特征。

  3、复习游戏“小鱼,小鱼哪里游”。

  4、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5、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猫的头饰、地毯、课前幼儿学会歌曲“老花猫和小花猫”。

【活动过程】

  1、律动:“猪八戒"

  2、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样东西(闭上你们的小眼睛,听——喵喵喵)小朋友,这是什么动物的声音呀?对了,这是猫叫的声音出示头饰“猫”,老师要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学学“它”的叫声,我们一起来学学小猫叫好吗?幼儿学会叫了以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在地毯上做猫的一些动作,如:爬、伸懒腰、滚、玩皮球等。幼儿可以地毯上充分的发挥。

  3、复习歌曲:幼儿与教师一起边唱边跳“老花猫和小花猫”

  4、游戏:老花猫和小花猫

  规则:幼儿与老师一起唱前段,教师当猫妈妈,唱到歌词:“找个地主躲躲好,妈妈就来找时“幼儿蹲下去,猫妈妈找小猫,当妈妈找到小猫以后,其它的小猫都站起来,叫喵喵喵(告诉猫妈妈你在什么地方躲着的)

  复习游戏:小鱼小鱼哪里游

  教师接着说:“哎呀,我的肚子可真饿呀,孩子们你们的肚子饿了吗?我们去找找吃的吧,(进行游戏)现在我们把小手拉起来,我们请几位愿意的小朋友当作小鱼,请一位教师当“鱼妈妈”其它的当作猫,我带着小猫来到小河边,手拉手做成一个鱼网,游戏开始:念儿歌:小猫说:“小鱼小鱼哪里游戏,你要游到哪里去?小鱼说:“我要游戏到外面去”

  小猫说:“想要出去不容易”(此时,小猫全都蹲下去,小鱼就开始向外游。小鱼游出去时,不能从小猫的手上跳过去,只能从小猫的手下边钻出去)最后,小猫拉成圆圈一起往圈内走,(表示收鱼网)一起把鱼捞上岸,大家一起分享吃鱼。游戏结束。

  5、结束部分:

  猫妈妈说:“孩子们,吃饱了没有?(如幼儿说没有吃饱,教师可再进行一次游戏,如幼儿说吃饱了,妈妈就说我也吃饱了)现在我们也回家吧!(幼儿走出教室)

附:

  1=C  2/4

  53|53|1-|53|53|1-|66|66|53|5-|66

  许多 小花 猫  喵  喵  叫  今天 我们 真高 兴  要和

  一只 老花 猫  喵  喵  叫  我的 小猫 在哪 里  一会

  66|53|5-|12|34|55|6-|54|32|1-||

  妈妈 做游 戏  找个 地方 躲躲 好  妈妈 就来 找

  妈妈 就来 找  找呀 找呀 找找 找  小猫 找到 了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8、小班音乐优质课教案《老花猫和小花猫》含反思

  活动目的:

  1、幼儿能够跟着音乐学会游戏

  2、了解猫的一些特征

  3、复习游戏“小鱼,小鱼哪里游”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猫的头饰、地毯、课前幼儿学会歌曲“老花猫和小花猫”

  活动过程:

  1、律动:“猪八戒"

  2、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一样东西(闭上你们的小眼睛,听——喵喵喵)小朋友,这是什么动物的声音呀?“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对了,这是猫叫的声音出示头饰“猫”,老师要请我们班的小朋友学学“它”的叫声,我们一起来学学小猫叫好吗?幼儿学会叫了以后,教师可引导幼儿在地毯上做猫的一些动作,如:爬、伸懒腰、滚、玩皮球等。幼儿可以地毯上充分的发挥。

  3、复习歌曲:幼儿与教师一起边唱边跳“老花猫和小花猫”

  4、游戏:老花猫和小花猫规则:幼儿与老师一起唱前段,教师当猫妈妈,唱到歌词:“找个地主躲躲好,妈妈就来找时“幼儿蹲下去,猫妈妈找小猫,当妈妈找到小猫以后,其它的小猫都站起来,叫喵喵喵(告诉猫妈妈你在什么地方躲着的)复习游戏:小鱼小鱼哪里游教师接着说:“哎呀,我的肚子可真饿呀,孩子们你们的肚子饿了吗?我们去找找吃的吧,(进行游戏)现在我们把小手拉起来,我们请几位愿意的小朋友当作小鱼,请一位教师当“鱼妈妈”其它的当作猫,我带着小猫来到小河边,手拉手做成一个鱼网,游戏开始:念儿歌:小猫说:“小鱼小鱼哪里游戏,你要游到哪里去?小鱼说:“我要游戏到外面去”

  小猫说:“想要出去不容易”(此时,小猫全都蹲下去,小鱼就开始向外游。小鱼游出去时,不能从小猫的手上跳过去,只能从小猫的手下边钻出去)最后,小猫拉成圆圈一起往圈内走,(表示收鱼网)一起把鱼捞上岸,大家一起分享吃鱼。游戏结束。

  5、结束部份:猫妈妈说:“孩子们,吃饱了没有?(如幼儿说没有吃饱,教师可再进行一次游戏,如幼儿说吃饱了,妈妈就说我也吃饱了)现在我们也回家吧!!!!(幼儿走出教室)

  附:

  1=C2/4

  53|53|1-|53|53|1-|66|66|53|5-|66

  许多小花猫喵喵叫今天我们真高兴要和

  一只老花猫喵喵叫我的小猫在哪里一会

  66|53|5-|12|34|55|6-|54|32|1-||

  妈妈做游戏找个地方躲躲好妈妈就来找

  妈妈就来找找呀找呀找找找小猫找到了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