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教案《车轮转转转》反思

《小班科学教案《车轮转转转》反思》属于幼儿园小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小班科学教案《车轮转转转》反思

1、小班科学教案《车轮转转转》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圆形物体的趣味性。

  2.知道圆形物体可以转动。

  3.能用语言描述圆形物体的特征。

  重、难点

  重点:知道圆形的物体可以滚动。

  难点:能描述圆形物体的特征。

  活动准备

  1.课件《车轮转转转》。

  2.圆形物品若干(和幼儿人数相等)分别放到两个筐里。

  3.方形物品一个。

  4.《找圆形》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滚滚玩玩,初步感知圆形。

  出示圆形物品,幼儿玩一玩,尝试滚动。

  1.指导语:看看,宿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啦?想知道吗?哇,好多好玩的玩具(出示圆形玩具)。想不想玩?好,请大家来拿玩具,试试可以怎么玩?我看谁的玩法最多。(让幼儿自由探索玩)

  2.提问:请一个小朋友说一说刚才是怎么玩的?(滚着玩的)

  小结:噢,原来可以在地下滚动着玩(教师示范)。(banzhuren)来,孩子们,试试你们的玩具,看看能不能在地下滚着玩。来,拿到手里看看能滚动吗?

  3.出示方形物品,了解方形物品和圆形物品的区别。

  指导语:快看快看,宿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玩具,谁来试一下,它能不能滚动起来?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试一试。(不能滚动)刚才的玩具能滚动起来,为什么这个玩具滚不起来呢?

  小结:因为这个玩具是圆圆的,没有角,可以滚动;这个玩具是方方的,有角,不可以滚动。

  噢!孩子们听,是谁的声音?(熊妈妈的声音:快来帮帮我呀!)原来是熊妈妈呀!(出示熊妈妈图片)熊妈妈到底怎么了,我们来看看。

  二、讲述故事,感知圆形。

  1.演示课件。

  提问;车子为什么转不起来?(轮子是方形的)那方形是什么样子的?(有角)

  小结:轮子是方形的,有角,所以不能转动。

  师:那怎么办呢?小朋友们帮他想想办法。咱们让熊爸爸帮着换个轮子吧!来,咱们一起喊出熊爸爸吧!“熊爸爸快快来,熊爸爸快快来,快快帮我们换轮子。”

  2.继续故事。

  小结:刚开始车轮是方形的,有角,所以转不起来。后来换成圆形轮子,圆圆的,没有角,所以就转起来了。现在,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说一说,一开始为什么走不动,后来又为什么走动了呢?

  4. 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可以滚动的物体?(请两到三名幼儿回答)

  三、游戏“分类”,进一步感知圆形物体特征。

  指导语:熊爸爸熊妈妈邀请咱们班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做客,你们想不想去?好,那我们要给熊爸爸和熊妈妈准备一份礼物。现在请小朋友们从筐子里挑一件圆形的,可以滚动的玩具作为礼物送给他们。来,拿着你们的礼物来宿老师这里排队了,拿出你们的圆形的、会滚动的礼物,让我看看。哇,你们好厉害,都找对了。好了,孩子们,跟客人老师再见吧!我们要出发喽!

  活动反思:

  幼儿的探索和发现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选择探索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可直接控制,而应以尊重和支持,引导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所以,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一定的环境来鼓励幼儿积极探索。

2、小班教案《快乐转转转》含反思

活动目标

  一、初步探索身体会转动的部位,学习随着音乐做动作。

  二、感受音乐的节奏快与慢的变化,以及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三、尝试学习、仿编律动。

  四、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五、在感受歌曲《快乐转转转》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孩子学会跟节奏转动身体,学习跟音乐做动作。

  难点:让孩子学会自己跟音乐编动作。

活动准备

  歌曲《快乐转转转》的VCD碟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

  (一)教师:你们平时锻炼身体吗?锻炼身体有什么好方法呢?

  (二)教师与幼儿共同探索身体各个会动的部位。

  二、欣赏儿歌《身体健康好宝宝》

  (一)教师将儿歌完整的念一遍,幼儿认真听。

  (二)幼儿跟着教师分句学习儿歌。

  (三)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完整的朗诵儿歌。

  三、律动:《快乐转转转》

  教师根据歌词自由编动作,请幼儿学习律动。

  四、幼儿跟音乐表演律动(要求动作整齐而有活力)

  五、幼儿听音乐自由仿编动作

  六、请幼儿上台自编自演,教师评价。

  七、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快乐转转转》是小班的一节律动课,针对孩子爱跳爱闹的天性,我设计了这节活泼可爱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律动课,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孩子探索身体会转的部位,学习随着音乐做动作。让孩子尝试学习仿编律动。在本课中,我首先让孩子自己探索身体会转的部位,孩子们会通过动作尝试发现我们的脖子、腰、手腕、膝盖等等都会转动,转起来让我们觉得很舒服快乐,这样首先让孩子体验跟音乐做动作的快乐。接着我让孩子学习儿歌《爱运动,身体好》当孩子学会儿歌后就让孩子根据儿歌内容做动作,例如:爱运动,身体好,做早操,蹦蹦跳,头转转,肩绕绕,手拍拍,脚踏踏,屁股再来扭一扭…….

  最后让孩子听音乐做运动,首先老师教,孩子们学习,等动作熟练了,孩子们可以自己创编动作来表演,让孩子感觉运动带给我们的快乐,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在整个活动中,我以孩子为主体,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别差异,既激发了孩子爱运动的积极性,又让孩子在运动中学到技能,在个别孩子不会动作时我给予了耐心的帮助,让孩子有了信心,在孩子表演结束后我给与了他们评价和奖励,总之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还不错,师生配合得非常好,达到了我想要的教学目标。如果让我重新再上一次这节课,我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上台来展示自己,最后让他们自由发挥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或者可以提前通知几位家长来现场,最后来一次亲子健身操赛,这样或许教学效果更好。

3、小班体育教案《风车转转转》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锻炼听口令走、跑交替的能力。

  2.尝试四人之间合作游戏。

  3.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准备:

  跳绳若干。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四人一组自由组合,没组两根跳绳。

  2.将两根跳绳中间处交叉起来,搭成十字,放在地上。

  3.组织幼儿各自站在一端。听到老师说“风来了”后,一起拿起跳绳的一端走起来,风车转动。“风变大了”,幼儿跑起来,风车快快的转起来。“风停了”,幼儿放下跳绳,蹲下不动。

  4.活动可重复进行。

教学反思:

  我所设计的这次活动能适应大部分小班幼儿,从整体上来看,这个活动是比较成功的,幼儿的兴趣得到了很好地激发,在活动过程中也体验到了操作的乐趣,活动结束后更加体验到助人为乐的成就感。

4、小班游戏教案《手指转转转》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够知道手指可以变化出许多东西,并能从中感受到变化的快乐。

  2、通过亲子游戏,培养幼儿与家长的感情。

  3、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活动准备】

  牙刷、叉子(实物);兔子、小花猫、老虎(玩具)、小苹果。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爸爸抱着宝宝坐在垫子上,妈妈坐在宝宝的对面,妈妈的身后藏着实物。

  二、活动开展:

  1、妈妈伸出手指,念着儿歌:一根手指一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小牙刷,刷刷刷(妈妈从身后拿出小牙刷,做刷牙的动作;爸爸轻轻地抓着宝宝的手,用一根手指跟妈妈做同样的动作)

  2、妈妈伸出两根手指念着儿歌:两根手指两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小白兔,跳跳跳(妈妈从身后拿出玩具小兔子,爸爸抓着宝宝的手放在宝宝的头上,做小兔子跳的动作)

  3、依次内推:三根手指、四根手指、五根手指变化出小叉子、小花猫和大老虎。

  4、妈妈把玩具放在宝宝的前面,妈妈念着儿歌让宝宝选出相对应的物品(爸爸帮忙)

  5、爸爸把玩具放在一旁爸爸妈妈和宝宝围成圆圈,爸爸和妈妈念儿歌,爸爸妈妈宝宝做儿歌里的动作。

  三、活动结束:

  1、妈妈说着儿歌,宝宝独立完成儿歌里面的动作。

  2、宝宝做对动作,爸爸给宝宝一个小红苹果做为奖励。爸爸和妈妈都把大拇指送给宝宝。

手指游戏儿歌:

  一根手指一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小牙刷,刷刷刷;

  两根手指两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小白兔,跳跳跳;

  三根手指三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小叉子,叉一叉;

  四根手指四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小花猫,喵喵喵;

  五根手指五根手指转转转,变成大老虎,阿呜叫。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5、小班优质科学教案《车轮转转转》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圆形物体的趣味性。

  2.知道圆形物体可以转动。

  3.能用语言描述圆形物体的特征。

  重、难点

  重点:知道圆形的物体可以滚动。

  难点:能描述圆形物体的特征。

  活动准备

  1.课件《车轮转转转》。

  2.圆形物品若干(和幼儿人数相等)分别放到两个筐里。

  3.方形物品一个。

  4.《找圆形》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滚滚玩玩,初步感知圆形。

  出示圆形物品,幼儿玩一玩,尝试滚动。

  1.指导语:看看,宿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啦?想知道吗?哇,好多好玩的玩具(出示圆形玩具)。想不想玩?好,请大家来拿玩具,试试可以怎么玩?我看谁的玩法最多。(让幼儿自由探索玩)

  2.提问:请一个小朋友说一说刚才是怎么玩的?(滚着玩的)

  小结:噢,原来可以在地下滚动着玩(教师示范)。(banzhuren)来,孩子们,试试你们的玩具,看看能不能在地下滚着玩。来,拿到手里看看能滚动吗?

  3.出示方形物品,了解方形物品和圆形物品的区别。

  指导语:快看快看,宿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玩具,谁来试一下,它能不能滚动起来?请一位小朋友上来试一试。(不能滚动)刚才的玩具能滚动起来,为什么这个玩具滚不起来呢?

  小结:因为这个玩具是圆圆的,没有角,可以滚动;这个玩具是方方的,有角,不可以滚动。

  噢!孩子们听,是谁的声音?(熊妈妈的声音:快来帮帮我呀!)原来是熊妈妈呀!(出示熊妈妈图片)熊妈妈到底怎么了,我们来看看。

  二、讲述故事,感知圆形。

  1.演示课件。

  提问;车子为什么转不起来?(轮子是方形的)那方形是什么样子的?(有角)

  小结:轮子是方形的,有角,所以不能转动。

  师:那怎么办呢?小朋友们帮他想想办法。咱们让熊爸爸帮着换个轮子吧!来,咱们一起喊出熊爸爸吧!“熊爸爸快快来,熊爸爸快快来,快快帮我们换轮子。”

  2.继续故事。

  小结:刚开始车轮是方形的,有角,所以转不起来。后来换成圆形轮子,圆圆的,没有角,所以就转起来了。现在,我请一个小朋友来说一说,一开始为什么走不动,后来又为什么走动了呢?

  4. 提问: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可以滚动的物体?(请两到三名幼儿回答)

  三、游戏“分类”,进一步感知圆形物体特征。

  指导语:熊爸爸熊妈妈邀请咱们班小朋友到他家里去做客,你们想不想去?好,那我们要给熊爸爸和熊妈妈准备一份礼物。现在请小朋友们从筐子里挑一件圆形的,可以滚动的玩具作为礼物送给他们。来,拿着你们的礼物来宿老师这里排队了,拿出你们的圆形的、会滚动的礼物,让我看看。哇,你们好厉害,都找对了。好了,孩子们,跟客人老师再见吧!我们要出发喽!

  活动反思:

  幼儿的探索和发现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选择探索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可直接控制,而应以尊重和支持,引导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所以,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一定的环境来鼓励幼儿积极探索。

6、小班音乐教案《洗衣机转转转》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熟悉音乐的旋律,能拥有节奏的走和扭动身体表现洗衣机工作的状态。

  2.乐意参与活动,并能快乐的与同伴合作游戏。

  3.鼓励幼儿大胆仿编儿歌,根据儿歌内容用恰当的动作表现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洗衣机转转转》教师教学资源。

  2.《我爱洗澡》音乐CD。

  3.标记图三幅:在洗衣机中放衣服,用洗衣机洗衣服几甩干衣服,人手一个标记。

  活动过程:

  .谈话引出。

  “今天小朋友身上穿的衣服真干净,谁洗的?”

  “妈妈是怎么洗的?除了用手洗,还能用什么洗衣服?”

  “你知道洗衣机是怎么洗衣服的吗?”

  “洗衣机到底是怎么把衣服洗干净的呢?我们一起来看段视频吧。”

  2.观看洗衣机工作的视频,创编洗衣机的洗衣过程。

  (1)创编放衣服的动作。

  “用洗衣机洗衣服先要把衣服放进洗衣机,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创编衣服浮起来的动作。

  “在放水的时候衣服会怎么样呢?谁来做做衣服浮起来的动作?”

  (3)创编衣服转动的动作。

  请个别幼儿回忆并说说刚才视频中洗衣机洗衣服的过程。<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

  “谁来学一学洗衣机里的衣服是怎么转动的?”

  教师总结提取幼儿创编的动作,如“上下起伏、头部转动,身体转动、手转动、脚转动、屁股转动等,带领幼儿练习有节奏地做动作。

  (4)学习创编甩干的过程。

  “衣服洗干净了接着要甩干,甩干时衣服是怎样的?”

  幼儿根据手上的标记,学习按一个方向跑或转,教师提醒幼儿与同伴保持距离,不要让“衣服”缠在一起。

  3.完整欣赏乐曲,用图示让幼儿感受乐曲的结构。

  教师播放乐曲,按顺序出示三幅标记图,使幼儿初步感受乐曲A1、B、A2的变化。

  4.幼儿听音乐完整练习做动作。

  全体幼儿跟随音乐完整表演洗衣机“放——洗——甩”的过程。练习2-3遍。

  5.活动结束。

  “衣服”洗好了,让我们到外面去晒一晒吧。

  活动反思:

  通过分析这次音乐活动的观察和倾听行为,我认为我的这次活动没有能够做到充分的观察和倾听,因此有许多幼儿没有表达机会,也有的幼儿没有掌握音乐节奏,这是今后应当注意的地方。

  在活动中,首先引领幼儿回忆。出示挂图,帮助幼儿梳理已有的生活经验。当我问幼儿“我们用什么洗衣服”的时候,幼儿的回答热情很高涨,但是我只是叫了个别幼儿回答问题,有许多幼儿没有回答机会。如果我让幼儿之间相互讨论一下效果会更好。在我让幼儿用动作告诉大家怎样洗衣服的时候,也是只是让个别幼儿做动作,在这个问题提出之后也可以让幼儿相互之间讨论一下。

7、小班音乐教案《快乐转转转》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爱跳爱闹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中班的早操里有一段音乐是《健康歌》,孩子们特别喜欢这一段健身操,特别喜欢里面的“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扭扭身体唱唱跳跳让他们开心极了,所以这一次的公开课我特意选了一个律动《快乐转转转》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音乐中学习各种旋转的动作。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活动目标

  1、初步探索身体会转动的部位,学习随着音乐做动作。

  2、感受音乐的节奏快与慢的变化,以及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3、尝试学习、仿编律动。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孩子学会跟节奏转动身体,学习跟音乐做动作。

  难点:让孩子学会自己跟音乐编动作。

  活动准备

  歌曲《快乐转转转》的VCD碟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教师:你们平时锻炼身体吗?锻炼身体有什么好方法呢?

  (2)教师与幼儿共同探索身体各个会动的部位。

  二、欣赏儿歌《身体健康好宝宝》

  (1)教师将儿歌完整的念一遍,幼儿认真听。

  (2)幼儿跟着教师分句学习儿歌。

  (3)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完整的朗诵儿歌。

  三、律动:《快乐转转转》

  教师根据歌词自由编动作,请幼儿学习律动。

  四、幼儿跟音乐表演律动(要求动作整齐而有活力)

  五、幼儿听音乐自由仿编动作

  六、请幼儿上台自编自演,教师评价。(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

  七、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快乐转转转》是小班的一节律动课,针对孩子爱跳爱闹的天性,我设计了这节活泼可爱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律动课,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孩子探索身体会转的部位,学习随着音乐做动作。让孩子尝试学习仿编律动。在本课中,我首先让孩子自己探索身体会转的部位,孩子们会通过动作尝试发现我们的脖子、腰、手腕、膝盖等等都会转动,转起来让我们觉得很舒服快乐,这样首先让孩子体验跟音乐做动作的快乐。接着我让孩子学习儿歌《爱运动,身体好》当孩子学会儿歌后就让孩子根据儿歌内容做动作,例如:爱运动,身体好,做早操,蹦蹦跳,头转转,肩绕绕,手拍拍,脚踏踏,屁股再来扭一扭…….

  最后让孩子听音乐做运动,首先老师教,孩子们学习,等动作熟练了,孩子们可以自己创编动作来表演,让孩子感觉运动带给我们的快乐,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在整个活动中,我以孩子为主体,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别差异,既激发了孩子爱运动的积极性,又让孩子在运动中学到技能,在个别孩子不会动作时我给予了耐心的帮助,让孩子有了信心,在孩子表演结束后我给与了他们评价和奖励,总之这节课的教学效果还不错,师生配合得非常好,达到了我想要的教学目标。如果让我重新再上一次这节课,我要让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上台来展示自己,最后让他们自由发挥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或者可以提前通知几位家长来现场,最后来一次亲子健身操赛,这样或许教学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