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游戏教案《赶马人》反思》属于幼儿园小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小班游戏教案《赶马人》反思
游戏目标
1、训练幼儿跑步。
2、增加幼儿体力。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游戏准备
赶马人和小马的头饰。
游戏玩法
1、教师先和孩子做热身活动,活动孩子们全身的各个部位。
2、老师要教大家一个新游戏的玩法,出示头饰,这就是游戏中的两个角色,这两个角色是什么啊?[.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我们今天的游戏就是和马有关系,你们想不想玩啊?
3、今天玩的游戏名叫《赶马人》,下面老师就把这个游戏的玩法讲给大家听。
4、我们把班上的人数分成两半,有一半扮演小马,另一半就扮演赶马人。
5、游戏开始:听教师口令做动作,教师说:“小马,小马,快快跑,得儿——驾!”
6、扮演小马的孩子们就像前跑去,赶马人在后面模仿赶马动作,向小马前进方向跑去。
7、教师说:“吁时。”孩子们要慢慢的停下来,孩子们互换角色,游戏继续开始。
8、教师也可以请其他教师来一起做示范,这个游戏的玩法。
9、分配头饰戴好,那我们来玩游戏吧!要听好老师的口令。
10、游戏结束后,教师总结本次游戏进行的情况。
游戏结束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让幼儿锻炼身体,热爱运动.
看看幼儿投球姿势是否正确,并给予指导。
2、小班体育游戏教案《赶小猪》含反思
一、活动内容:赶小猪
二、活动目标:
1.练习持物控球跑,提高控制能力。
2.学习用棍将球赶到指定地点,保持身体平衡。
3.通过赶小猪的情境,产生对体育游戏的兴趣。
4.能够努力完成任务,培养耐心、细心、不怕困难的品质。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5.发展身体协调性。
6.幼儿能自主结队进行游戏,学会与他人协作,提高团结协作能力。
三、活动准备:
皮球、小棍、小椅子若干张。
四、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手持小棍,听音乐做全身运动。
准备活动--队列练习。
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走成大皮球,并会听口令练习"稍息、立正、齐步走、立定"等。
2.幼儿每人领一头小猪(皮球),用球拍赶着小猪去散步。
3.启发幼儿想象,赶着小猪去郊游,边讲边练。
4.小猪去郊游:
(1)介绍郊游的行程,走过一条小路,穿过一片树林,绕过小山。
(2)幼儿一个跟着一个赶猪经过行程。
教师要随时提醒幼儿不要让球滚掉,如过滚走,要马上追回来。继续赶。
5.送小猪回家。
游戏活动--赶小猪。
老师交代游戏名称和玩法。
教师示范赶小猪的动作。
幼儿人手一根棍子和一只"小猪",分散练习和探索"赶小猪"的方法,老师巡回指导和观察。
老师让幼儿说说"我是怎么赶的",请个别幼儿示范。
幼儿六路纵队站好,只有第一排幼儿拿球和棍。第一排将"小猪"赶到指定的终点,再赶回来,交给第二排的幼儿,然后排到队尾后面。幼儿依次游戏,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小猪"最听话,哪一组的速度最快。
6.小结游戏情况,并请幼儿将"小猪"和棍子收好。
活动反思:
许多幼儿都能顺利完成任务,教师要随时提醒幼儿不要让球滚掉,如过滚走,要马上追回来。继续赶。另外,教师还可在幼儿游戏熟练后增加难度,将羽毛拍换成纸棒。
3、小班主题教案《我上小班啦》含反思
活动目标
⒈知道自已上幼儿园了,对幼儿园产生安全感和亲切感,接受本班教师和小朋友,逐步适应集体生活,能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
⒉初步适应集体生活,逐步形成基本常规,如在集体中能听教师,听同伴讲话,愿意自已进餐,入睡,学会洗手,入厕等。
⒊乐意用纸和笔大胆涂鸦,喜欢和大家一起唱歌,跟着音乐做动作。
⒋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会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和跑,愿意做模仿操。
⒌能按物体的某外部特征(颜色特征)进行分类,初步学会实物与相应标记匹配。
活动安排
第一周
1.宝宝有礼貌(社会)
2.点点爱上幼儿园(语言)
3.小手真干净(健康)
4.参观大班的画展(美术)
5.拍手点头(音乐)
活动目标
⒈知道自已上幼儿园了,对幼儿园产生安全感和亲切感,接受本班教师和小朋友,逐步适应集体生活,能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
⒉初步适应集体生活,逐步形成基本常规,如在集体中能听教师,听同伴讲话,愿意自已进餐,入睡,学会洗手,入厕等。
⒊乐意用纸和笔大胆涂鸦,喜欢和大家一起唱歌,跟着音乐做动作。
⒋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会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和跑,愿意做模仿操。
⒌能按物体的某外部特征(颜色特征)进行分类,初步学会实物与相应标记匹配。
活动安排
第二周
1.保健老师,你好(社会)
2.我能,我会(语言)
3.玩具找家(科学)
4.神气的画笔(美术)
5.亲亲(音乐)
活动目标
⒈知道自已上幼儿园了,对幼儿园产生安全感和亲切感,接受本班教师和小朋友,逐步适应集体生活,能高高兴兴的上幼儿园。
⒉初步适应集体生活,逐步形成基本常规,如在集体中能听教师,听同伴讲话,愿意自已进餐,入睡,学会洗手,入厕等。
⒊乐意用纸和笔大胆涂鸦,喜欢和大家一起唱歌,跟着音乐做动作。
⒋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会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和跑,愿意做模仿操。
⒌能按物体的某外部特征(颜色特征)进行分类,初步学会实物与相应标记匹配。
活动安排
第三周
1.我是xx组小朋友(社会)
2.开火车(美术)
3.你是我的好朋友(语言)
4.我上幼儿园(音乐)
5.我要上厕所(健康)
1、早上送孩子入园时,孩子会拼命挣扎,(个别孩子),情形很让家长心疼,其实,等家长一走,孩子也就"既来之则安之"了,但是,家长会一天都心神不定,满脑子里是泪流满面的孩子,这是一种煎熬,也是一种磨练,孩子终将要离开父母独自飞翔,孩子入园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所以家长不必心神不宁,应该泰然处之。
2、下午接孩子时会出现几种情况:高高兴兴,悲喜交加,放声大哭等,对孩子的种种表现家长都应该把它视为正常,毕竟孩子离开家长在陌生环境里和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生活了一天,不容易,特别是看到家长会放声大哭的小朋友,家长可能会有误解:老师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4、小班优秀游戏教案《赶马人》含反思
游戏目标
1、训练幼儿跑步。
2、增加幼儿体力。
3、遵守游戏规则,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及控制性活动带来的快乐。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游戏准备
赶马人和小马的头饰。
游戏玩法
1、教师先和孩子做热身活动,活动孩子们全身的各个部位。
2、老师要教大家一个新游戏的玩法,出示头饰,这就是游戏中的两个角色,这两个角色是什么啊?我们今天的游戏就是和马有关系,你们想不想玩啊?
3、今天玩的游戏名叫《赶马人》,下面老师就把这个游戏的玩法讲给大家听。
4、我们把班上的人数分成两半,有一半扮演小马,另一半就扮演赶马人。
5、游戏开始:听教师口令做动作,教师说:“小马,小马,快快跑,得儿——驾!”
6、扮演小马的孩子们就像前跑去,赶马人在后面模仿赶马动作,向小马前进方向跑去。
7、教师说:“吁时。”孩子们要慢慢的停下来,孩子们互换角色,游戏继续开始。
8、教师也可以请其他教师来一起做示范,这个游戏的玩法。
9、分配头饰戴好,那我们来玩游戏吧!要听好老师的口令。
10、游戏结束后,教师总结本次游戏进行的情况。
四、游戏结束
教学反思:
游戏是最适宜于促进幼儿主体性和个性化教育的形式,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将理念转化为行为,注重在活动中观察、捕捉幼儿的兴趣,把握时机及时引导,促使孩子们更深入进行游戏,让孩子在健康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发展。
5、小班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赶小猪》
活动目标
1.探索球的多种玩法。
2.培养幼儿大胆参与游戏的情感,体验游戏的快乐。
3.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准确性。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自主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活动准备
纸球、金箍棒、绳子、呼啦圈若干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二、基本部分:
(一)探讨球的多种玩法
1.幼儿自主探索、尝试球的玩法。教师注意观察孩子们的玩法,并随时给以指导。
2.请幼儿展示自己与其他幼儿不同的玩法,让幼儿相互交流,相互模仿。
3.刚才,宝宝们的玩法还真多,有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来玩的,[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有借助辅助材料来玩的,你们都很棒!请宝宝选择自己喜欢的辅助材料再玩一次。
4.刚才,宝宝们都玩的很好,今天,唐老师和宝宝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赶小猪》。
(二)场地与游戏介绍
1.请幼儿进入场地,安排幼儿站好位置。
2.教师讲解场地:起点线前的拱门(相距2米)做“小猪的家”。
3.教师讲解玩法:
4.提出游戏要求:
(1)用辅助材料赶小猪。
(2)不能用小手碰球。
(3)谁先把小猪赶进家门的谁赢。
5.分组进行《赶小猪》比赛。
6.全体幼儿进行《赶小猪》比赛。
三、游戏结束,放松运动,整理场地。
教学反思
对于小班来说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了,所以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设计了这一游戏:《赶小猪》。总的来说孩子们还是比较有兴趣的。但是,由于这是一节公开课,我太紧张放不开,老是担心孩子们不理解,达不到预期效果,所以语言难免啰嗦了些。在游戏材料的准备上也太随意。
6、小班游戏教案《赶马人》含反思
游戏目标
1、训练幼儿跑步。
2、增加幼儿体力。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游戏准备
赶马人和小马的头饰。
游戏玩法
1、教师先和孩子做热身活动,活动孩子们全身的各个部位。
2、老师要教大家一个新游戏的玩法,出示头饰,这就是游戏中的两个角色,这两个角色是什么啊?[.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我们今天的游戏就是和马有关系,你们想不想玩啊?
3、今天玩的游戏名叫《赶马人》,下面老师就把这个游戏的玩法讲给大家听。
4、我们把班上的人数分成两半,有一半扮演小马,另一半就扮演赶马人。
5、游戏开始:听教师口令做动作,教师说:“小马,小马,快快跑,得儿——驾!”
6、扮演小马的孩子们就像前跑去,赶马人在后面模仿赶马动作,向小马前进方向跑去。
7、教师说:“吁时。”孩子们要慢慢的停下来,孩子们互换角色,游戏继续开始。
8、教师也可以请其他教师来一起做示范,这个游戏的玩法。
9、分配头饰戴好,那我们来玩游戏吧!要听好老师的口令。
10、游戏结束后,教师总结本次游戏进行的情况。
游戏结束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让幼儿锻炼身体,热爱运动.
看看幼儿投球姿势是否正确,并给予指导。
7、小班音乐《彼得与狼》反思小班幼儿简单公开课教案
活动目标
1、听辨乐曲中表现不同角色的音色,初步想象故事情节,能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2、尝试用道具表现音乐故事,体验合作表演音乐故事的趣味性。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6、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7、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1、配有故事的音乐。
2、蜡笔、纸。
3、大森林的PPT。
4、对乐器有二定的了解。
活动过程
(一)欣赏音乐故事
1、初步欣赏
T:在遥远的大森林里发生了一件大事,你们听听里面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出示大森林PPT,完整欣赏音乐,引导幼儿想象。)
2、再次欣赏
T:听到里面有谁?
3、找音色
T:有哪些乐器代表这些人和动物?
(出示乐器PPT了解名称,引导幼儿将角色和音色配对。)
(二)初步表演音乐故事
1、做故事角色的道具
(在了解故事里不同音色代表不同角色基础上,和老师一起制作角色道具,如头饰、面具、指偶等。)
2、观摩老师表演
看老师用与幼儿一同制作的道具进行表演,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
3、分组分角色表演
幼儿分为三四组,每组中都包含完整的故事角色(彼得、狼、爷爷、小鸟等),自主挑选角色道具,与同伴一起听音乐故事参与表演。
活动反思
达尔克洛兹说:“欣赏是艺术中最令人神往和欣慰的,我们可以在其中体验人类创造音乐的共同情感。”它既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力,又能够丰富幼儿对音乐的联想力和想象力,还能增强幼儿对情感的体验能力及音乐直觉能力,从而培养幼儿的音乐兴趣、开阔音乐视野、丰富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