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空间对应与计数》反思

《小班数学教案《空间对应与计数》反思》属于幼儿园小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小班数学教案《空间对应与计数》反思

1、小班数学教案《空间对应与计数》反思

  设计背景

  为了提高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及认知能力而设计本课题。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进行上、中、下的空间方位辨识。

  2、让幼儿理解符号的含义,按照符号的指示对简单的方位进行对应判断,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进行手口一致的点数和计数活动,理解数量的对应关系。

  活动准备

  1、 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杯子数个。

  2、三层的杯架。

  3、表示上、中、下的图示卡。

  活动过程

  一、 活动过程游戏导入

  1、 组织幼儿安静。

  2、 游戏:拍拍小手。(规则:教师说出上面、中间、下

  面等方位词,请幼儿在相应的地方拍拍小手)

  3、 小结游戏:你看,姚老师说“中间”,很多小朋友

  就不知道怎么办了,这样好了,如果你们听到姚老师说“中间”,你们就拍拍自己的小肚子好吗?

  4、 再次进行游戏,适当加快速度。<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

  小结过渡:小三班的小朋友反应可真快!姚老师喜欢和你们一起玩!不过今天姚老师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请小朋友帮忙,我们来看看是什么?

  二、 师生互动活动

  (一)出示杯架

  1、提问:这是什么?

  2、谁能帮我数数看这个杯架共有几层?(指名幼儿

  点数---教师指,幼儿集体点数)

  3、“姚老师觉得第几层第几层的叫有点太麻烦,我们直接把这个三层的杯架分为上面、中间、下面。”

  4、指名幼儿指出上面、中间、下面。

  (二)、1、杯架是用来做什么的?(要求幼儿用完整的一句话回答)

  2、师:“姚老师刚买回了一些新的杯子,正愁没有地方放呢,现在好了,可以把它们放在这。你们看,这些杯子都有些什么颜色?(红色、黄色、蓝色)

  3、谁能把这些杯子按颜色分开,然后把同一种颜色放在杯架的同一层上?

  4、教师示范放一种颜色的杯子。

  5、指名幼儿摆放并说说自己把杯子放在哪。(用上面、中间、下面表述)

  6、指名幼儿用:x色的杯子放在上面(中间、下面)。

  三、布题

  师:“我们的杯子摆好了,姚老师要请你们去数一数杯架的上面、中间、下面的杯子各有几个。“

  1、 出示“√”符号,提问:这个符号叫什么?

  2、 出示三层的表格。师:“等会儿这个‘√’跑到表

  格的上面(中间、下面),你们就去数杯架上面(中间、下面)的杯子。

  3、 教师分别出示表示上、中、下的图示卡,请幼儿根

  据图示卡的指示去点数杯子

  小结谈话:小朋友们数得真好!我们不但要学会数数,而且还要学会做记录。小朋友们请看:

  出示黑板布题:(黑板上半部分画有共三层的玩具架,在上中下层分别放有不同颜色的玩具车子数辆,下半部分是与书上形式相同的习题)

  1、 引导幼儿观图。

  2、 请幼儿看图示的指示去点数相应位置的玩具车。

  3、 教师提出练习要求:先看图示---再去数数---最后

  给相应数量的圆圈贴上颜色。

  4、 教师示范一题。

  5、 指名幼儿完成剩下两题。

  6、 交流反馈练习完成情况。

  四、完成书上的评价练习。

  教学反思

  1、在游戏中幼儿积极参与,能够分清上面、中间、下面,为下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2、 出示杯架,幼儿很清楚地了解上、中、下的概念。

  3、 在点数过程中,幼儿很认真,能够正确点数。

  4、本节课流程清晰,幼儿积极参与,能够掌握空间与数的对应。

2、小班数学教案《数物对应》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正确感知4以内的数量。

  2、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植物花(樱桃花,油菜花,桃花,梨花,小凳子)挂图;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师;“小朋友,春天到了,桃花开了,油菜花开了,樱桃花也开了!瞧,小蜜蜂嗡嗡嗡地飞来采花粉了,你们也想当小蜜蜂采花粉吗?”

  二、游戏;学做蜜蜂采花粉。

  1、出示蜜蜂图片,让小朋友学做小蜜蜂。要求;两只小蜜蜂就是两个朋友手拉手,三只、四只分别是三个、四个手拉手,练习1至4数与量的关系。口令;一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左飞飞,右飞飞。两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左飞飞,右飞飞三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左飞飞,右飞飞,四只小蜜蜂呀!飞到花丛中,左飞飞,右飞飞。

  2、师:“小蜜蜂采了许多花蜜,要飞回家中酿花蜜了,我们来帮帮他们找找自己的家吧?”

  3、讲述游戏规则;操场上分别摆放的有一只、两只、三只、四只小凳。一只、两只、三只、四只小蜜蜂要分别找到相对应的凳子上坐下,不能找错,否则就找不到家了。

  4、放音乐,幼儿找相对应的小凳子。

  5、音乐停,检查小朋友找家的情况,从而巩固数物对应的知识。并对小朋友给予肯定与鼓励。

  三、活动小结。

  引导幼儿知道小蜜蜂又爱劳动又聪明,他们不仅采了很多花粉,还能准确地找回自己的家,我们要向小蜜蜂学习。

教学反思

  将数学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选择他们熟悉的情境进行游戏,他们很感兴趣。此次的教学活动进行的很顺利,也很完美。

3、小班数学教案《对应》含反思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较为感性的活动。一是以小动物盖房子,引出课题。引导幼儿学习一一对应,对于幼儿而言,通过对比的方法更容易发现两个物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活动中让幼儿做对应的操作。二是感知一一对应的关系,教师提供给幼儿诱发对应性的材料,如狗和骨头(即两种材料之间有内在联系)。容易使幼儿进行一一对应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形成了一一对应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课是幼儿园小班一节数学领域的课,幼儿对动物本身很感兴趣。所以本活动的主要是为幼儿提供观察、探索、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幼儿的兴趣转移到对活动中出现的一一对应的兴趣上,从而引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设计思路:

  一、情境导入 引出主题

  二、 出示图卡 师幼互动

  三、 趣味游戏 巩固知识

  四、 动手操作 活动延伸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2、在操作及游戏活动中,感受对应的关系。

  3、乐于参与集体游戏活动。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大象、牛、兔子、刺猬、猫、木头、小狗、骨头、点图卡。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引出主题

  1、出示"小狗"导入。

  师:今天小狗家要造房子,可是盖新房子要用很多的木头,(在黑板上出示木头随意排列),小狗自己搬不动怎么办呢?

  师:小狗请来了好多小伙伴来帮忙,让我们看看都有谁吧?(刺猬、小花猫、小兔子、牛、大象)

  小结:小狗请来了好多小伙伴来帮忙

  二、出示图卡 师幼互动

  1、师:小狗请来了力气最小的小刺猬来帮忙,一个刺猬一根木头,木头太多了,小刺猬太慢了

  2、师:小狗请来了二只小花猫来帮忙,二只小花猫二根木头,木头太多了,小花猫太慢了

  3、师:小狗又请来了三只小兔子来帮忙,三只小兔子三根木头,木头太多了,小兔子累坏了

  4、师:小狗又请来了四只牛来帮忙,四只牛四根木头,木头太多了,牛也累坏了

  5、师:小狗又请来了力气最大的大象来帮忙,五头大象五根木头,终于所有的木头都搬运完了,小狗的房子盖好了

  小结:好多小动物来帮忙,小狗的房子终于盖好了

  三、趣味游戏 巩固知识

  1、小狗家族邀请小伙伴吃骨头了,但是每一只小狗只能吃一个骨头

  2、教师出示一只小狗,请幼儿对应的拿一个狗骨头,出示二只小狗,请幼儿对应的拿二个狗骨头,出示三只小狗,请幼儿对应的拿三个狗骨头

  小结:小朋友真棒

  四、动手操作 活动延伸

  1、出示操作用具,讲解操作要求

  2、师:依次给小狗找到对应的骨头

  小结:小朋友真棒,每一只小狗都有自己的狗骨头了

教学反思:

  上完后,自我感觉良好,至少是按照自己的设计顺利的完成了!上完后才发现,还是自己的功底太薄,对这一数学思想的领悟远远不够。周主任说得非常有道理,一一对应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是解题时所运用的一种思路,不应当停留在生活中的一一对应,可以在数学中挖掘其更深层次的内涵。

4、小班教案《空间对应与计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进行上、中、下的空间方位辨识。

  2、让幼儿理解符号的含义,按照符号的指示对简单的方位进行对应判断,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重点难点

  进行手口一致的点数和计数活动,理解数量的对应关系。

活动准备

  1、 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杯子数个。

  2、三层的杯架。

  3、表示上、中、下的图示卡。

活动过程

  一、 活动过程游戏导入

  1、 组织幼儿安静。

  2、 游戏:拍拍小手。(规则:教师说出上面、中间、下

  面等方位词,请幼儿在相应的地方拍拍小手)

  3、 小结游戏:你看,姚老师说“中间”,很多小朋友

  就不知道怎么办了,这样好了,如果你们听到姚老师说“中间”,你们就拍拍自己的小肚子好吗?

  4、 再次进行游戏,适当加快速度。

  小结过渡:小三班的小朋友反应可真快!姚老师喜欢和你们一起玩!不过今天姚老师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请小朋友帮忙,我们来看看是什么?

  二、 师生互动活动

  (一)出示杯架

  1、提问:这是什么?

  2、谁能帮我数数看这个杯架共有几层?(指名幼儿

  点数---教师指,幼儿集体点数)

  3、“姚老师觉得第几层第几层的叫有点太麻烦,我们直接把这个三层的杯架分为上面、中间、下面。”

  4、指名幼儿指出上面、中间、下面。

  (二)、1、杯架是用来做什么的?(要求幼儿用完整的一句话回答)

  2、师:“姚老师刚买回了一些新的杯子,正愁没有地方放呢,现在好了,可以把它们放在这。你们看,这些杯子都有些什么颜色?(红色、黄色、蓝色)

  3、谁能把这些杯子按颜色分开,然后把同一种颜色放在杯架的同一层上?

  4、教师示范放一种颜色的杯子。

  5、指名幼儿摆放并说说自己把杯子放在哪。(用上面、中间、下面表述)

  6、指名幼儿用:x色的杯子放在上面(中间、下面)。

  三、布题

  师:“我们的杯子摆好了,姚老师要请你们去数一数杯架的上面、中间、下面的杯子各有几个。“

  1、 出示“√”符号,提问:这个符号叫什么?

  2、 出示三层的表格。师:“等会儿这个‘√’跑到表

  格的上面(中间、下面),你们就去数杯架上面(中间、下面)的杯子。

  3、 教师分别出示表示上、中、下的图示卡,请幼儿根

  据图示卡的指示去点数杯子

  小结谈话:小朋友们数得真好!我们不但要学会数数,而且还要学会做记录。小朋友们请看:

  出示黑板布题:(黑板上半部分画有共三层的玩具架,在上中下层分别放有不同颜色的玩具车子数辆,下半部分是与书上形式相同的习题)

  1、 引导幼儿观图。

  2、 请幼儿看图示的指示去点数相应位置的玩具车。

  3、 教师提出练习要求:先看图示---再去数数---最后

  给相应数量的圆圈贴上颜色。

  4、 教师示范一题。

  5、 指名幼儿完成剩下两题。

  6、 交流反馈练习完成情况。

  四、完成书上的评价练习。

教学反思

  1、在游戏中幼儿积极参与,能够分清上面、中间、下面,为下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2、 出示杯架,幼儿很清楚地了解上、中、下的概念。

  3、 在点数过程中,幼儿很认真,能够正确点数。

  4、本节课流程清晰,幼儿积极参与,能够掌握空间与数的对应。

5、小班优秀数学教案《图形对应》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的形式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能按要求正确分图形。

  2、体验游戏的快乐,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小兔、小猪、小熊图片各二张,各种图形饼干若干,画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车票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发幼儿兴趣。

  1、今天除了有很多客人老师来我们班做客外,还有几个朋友来做客。我们一起来是谁吧

  2、出示图片,说一说:说说它叫什么名字?并请幼儿像小动物问好。

  噢,原来是小兔子,小熊,小猪来啦。

  3、小动物来做客,你们拿什么好东西来招待他们呢?你们带了吗,没有老师这准备了一些饼干,我们一起来分给他们吧!(通过教具吸引幼儿的眼球,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提出问题,认识图形。

  1、你们看,老师准备了一盘饼干。(教师出示一盘有各种图形的饼干)

  2、师:咦,你们看看这盘子里的饼干是一样的吗?它们都有哪些不同?(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3、师:你们知道为什么不一样吗?因为小兔子说他喜欢吃三角形的饼干,小熊喜欢吃圆形的饼干,小猪喜欢吃正方形的饼干。(边说边在小动物的旁边贴一个相应图形的饼干)

  三、分一分

  1、请个别幼儿来说一说。

  师:现在老师已经告诉你们小动物们喜欢吃什么样的饼干了,老师要考考你们,看你们记住了没有。

  2、分一分:请个别幼儿来分一分说一说。边分边说。

  3、请幼儿集体来分一分。

  4、一起看一看有没有送错的饼干。(通过认一认环节幼儿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并说出不同图形的名称。让幼儿进行初步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不同特征特征。分一分环节,通过幼儿亲身体验。在分和说的过程中幼儿进一步认识区别不同的图形。)

  四、到小动物家做客

  师:小动物们今天都得到了自己喜欢吃的饼干,他们很开心。为了表示感谢,邀请小朋友到它们家去玩。不过,小动物们说家离这儿很远,需要乘火车去。你们看他们给我们寄来了火车票,这些火车票可有趣啦!上面都画有不同的图形,和小动物的照片。看,这张火车票上有什么图形?是谁的照片呢?是小兔子,上面还有他喜欢吃的三角形饼干图形。这张呢?唐老师说去谁家的时候你们就要拿出到他们家的火车票。

  1、去小兔子家做客。

  幼儿拿出相应的车票,老师看幼儿是否拿错了。小兔子拿出了它最喜欢的三角形饼干分给小朋友。谢谢小兔子。我们去小熊家吧。给小兔子再见。

  2、去小熊家做客。同上

  3、去小猪家做客。

  4、我们再开着火车到别的地方去玩吧。

  结束活动:

  这一环节起到一个加强巩固的作用,通过游戏让幼儿加深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也保持住了幼儿高涨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体验游戏快乐的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对书写活动的兴趣。

  活动反思:

  《图形分类》是要求幼儿能够按形状、颜色特征进行图形分类与排队的一次活动,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活动的兴趣,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用帮图形宝宝排队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在组织形式上,我采用集体活动、游戏活动、小组操作。在活动中,幼儿的的思维很活跃,能把自己的发现主动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我通过个别回答和集体回答提高表达的机会,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得到发展。

6、小班数学教案《空间对应与计数》含反思

  设计背景

  为了提高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及认知能力而设计本课题。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进行上、中、下的空间方位辨识。

  2、让幼儿理解符号的含义,按照符号的指示对简单的方位进行对应判断,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进行手口一致的点数和计数活动,理解数量的对应关系。

  活动准备

  1、 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杯子数个。

  2、三层的杯架。

  3、表示上、中、下的图示卡。

  活动过程

  一、 活动过程游戏导入

  1、 组织幼儿安静。

  2、 游戏:拍拍小手。(规则:教师说出上面、中间、下

  面等方位词,请幼儿在相应的地方拍拍小手)

  3、 小结游戏:你看,姚老师说“中间”,很多小朋友

  就不知道怎么办了,这样好了,如果你们听到姚老师说“中间”,你们就拍拍自己的小肚子好吗?

  4、 再次进行游戏,适当加快速度。<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

  小结过渡:小三班的小朋友反应可真快!姚老师喜欢和你们一起玩!不过今天姚老师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请小朋友帮忙,我们来看看是什么?

  二、 师生互动活动

  (一)出示杯架

  1、提问:这是什么?

  2、谁能帮我数数看这个杯架共有几层?(指名幼儿

  点数---教师指,幼儿集体点数)

  3、“姚老师觉得第几层第几层的叫有点太麻烦,我们直接把这个三层的杯架分为上面、中间、下面。”

  4、指名幼儿指出上面、中间、下面。

  (二)、1、杯架是用来做什么的?(要求幼儿用完整的一句话回答)

  2、师:“姚老师刚买回了一些新的杯子,正愁没有地方放呢,现在好了,可以把它们放在这。你们看,这些杯子都有些什么颜色?(红色、黄色、蓝色)

  3、谁能把这些杯子按颜色分开,然后把同一种颜色放在杯架的同一层上?

  4、教师示范放一种颜色的杯子。

  5、指名幼儿摆放并说说自己把杯子放在哪。(用上面、中间、下面表述)

  6、指名幼儿用:x色的杯子放在上面(中间、下面)。

  三、布题

  师:“我们的杯子摆好了,姚老师要请你们去数一数杯架的上面、中间、下面的杯子各有几个。“

  1、 出示“√”符号,提问:这个符号叫什么?

  2、 出示三层的表格。师:“等会儿这个‘√’跑到表

  格的上面(中间、下面),你们就去数杯架上面(中间、下面)的杯子。

  3、 教师分别出示表示上、中、下的图示卡,请幼儿根

  据图示卡的指示去点数杯子

  小结谈话:小朋友们数得真好!我们不但要学会数数,而且还要学会做记录。小朋友们请看:

  出示黑板布题:(黑板上半部分画有共三层的玩具架,在上中下层分别放有不同颜色的玩具车子数辆,下半部分是与书上形式相同的习题)

  1、 引导幼儿观图。

  2、 请幼儿看图示的指示去点数相应位置的玩具车。

  3、 教师提出练习要求:先看图示---再去数数---最后

  给相应数量的圆圈贴上颜色。

  4、 教师示范一题。

  5、 指名幼儿完成剩下两题。

  6、 交流反馈练习完成情况。

  四、完成书上的评价练习。

  教学反思

  1、在游戏中幼儿积极参与,能够分清上面、中间、下面,为下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2、 出示杯架,幼儿很清楚地了解上、中、下的概念。

  3、 在点数过程中,幼儿很认真,能够正确点数。

  4、本节课流程清晰,幼儿积极参与,能够掌握空间与数的对应。

7、小班数学教案《数字与实物的对应》含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数字7、8。

  2、会点数。

  3、数字与实物的对应。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标有数字7、8的两个篮子

  实物若干:草莓7个、小西瓜8个、香蕉3个、橘子6个、沙果7个

  教学过程

  一、认识数字:7、8

  请幼儿说一说,7像什么?8像什么?(7像镰刀割青草,8像麻花拧一圈)。

  二、点数

  教师在黑板上画苹果,请幼儿进行点数。然后提问:黑板上一共有多少个苹果?(黑板上一共有7个苹果)[教师要提醒幼儿说完整话],我们应该用数字几来表示?(应该用数字7来表示)

  同样的方法,进行数字8的教学。

  三、游戏:找篮子

  1、出示分别标有数字7、8的两个篮子。教师:“我这有标有数字7、8的两个篮子,我想请小朋友帮个忙,帮我把桌上的水果放进篮子里。[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请小朋友想一想:哪些水果可以放进标有数字7的篮子里?哪些水果可以放进标有数字8的篮子里?(水果的数量要和篮子里的数字一样多)

  请个别幼儿将水果放进篮子里。然后请全班幼儿做小经理,检查水果放得是否正确。

  2、讨论:桌上为什么有一些水果没有放在篮子里?(水果的数量和篮子上的数字不一样)

  教学延伸

  将之前学过的数字也加到游戏中,复习并巩固。

  教学反思

  将数学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中去,选择他们熟悉的情境进行游戏,他们很感兴趣。此次的教学活动进行的很顺利,也很完美。

8、小班数学详案教案《空间对应与计数》含反思

  设计背景

  为了提高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及认知能力而设计本课题。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进行上、中、下的空间方位辨识。

  2、让幼儿理解符号的含义,按照符号的指示对简单的方位进行对应判断,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进行手口一致的点数和计数活动,理解数量的对应关系。

  活动准备

  1、 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杯子数个。

  2、三层的杯架。

  3、表示上、中、下的图示卡。

  活动过程

  一、 活动过程游戏导入

  1、 组织幼儿安静。

  2、 游戏:拍拍小手。(规则:教师说出上面、中间、下

  面等方位词,请幼儿在相应的地方拍拍小手)

  3、 小结游戏:你看,姚老师说“中间”,很多小朋友

  就不知道怎么办了,这样好了,如果你们听到姚老师说“中间”,你们就拍拍自己的小肚子好吗?

  4、 再次进行游戏,适当加快速度。

  小结过渡:小三班的小朋友反应可真快!姚老师喜欢和你们一起玩!不过今天姚老师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请小朋友帮忙,我们来看看是什么?

  二、 师生互动活动

  (一)出示杯架

  1、提问:这是什么?

  2、谁能帮我数数看这个杯架共有几层?(指名幼儿

  点数---教师指,幼儿集体点数)

  3、“姚老师觉得第几层第几层的叫有点太麻烦,我们直接把这个三层的杯架分为上面、中间、下面。”

  4、指名幼儿指出上面、中间、下面。

  (二)、1、杯架是用来做什么的?(要求幼儿用完整的一句话回答)

  2、师:“姚老师刚买回了一些新的杯子,正愁没有地方放呢,现在好了,可以把它们放在这。你们看,这些杯子都有些什么颜色?(红色、黄色、蓝色)

  3、谁能把这些杯子按颜色分开,然后把同一种颜色放在杯架的同一层上?

  4、教师示范放一种颜色的杯子。

  5、指名幼儿摆放并说说自己把杯子放在哪。(用上面、中间、下面表述)

  6、指名幼儿用:x色的杯子放在上面(中间、下面)。

  三、布题

  师:“我们的杯子摆好了,姚老师要请你们去数一数杯架的上面、中间、下面的杯子各有几个。“

  1、 出示“√”符号,提问:这个符号叫什么?

  2、 出示三层的表格。师:“等会儿这个‘√’跑到表

  格的上面(中间、下面),你们就去数杯架上面(中间、下面)的杯子。

  3、 教师分别出示表示上、中、下的图示卡,请幼儿根

  据图示卡的指示去点数杯子

  小结谈话:小朋友们数得真好!我们不但要学会数数,(.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而且还要学会做记录。小朋友们请看:

  出示黑板布题:(黑板上半部分画有共三层的玩具架,在上中下层分别放有不同颜色的玩具车子数辆,下半部分是与书上形式相同的习题)

  1、 引导幼儿观图。

  2、 请幼儿看图示的指示去点数相应位置的玩具车。

  3、 教师提出练习要求:先看图示---再去数数---最后

  给相应数量的圆圈贴上颜色。

  4、 教师示范一题。

  5、 指名幼儿完成剩下两题。

  6、 交流反馈练习完成情况。

  四、完成书上的评价练习。

  教学反思

  1、在游戏中幼儿积极参与,能够分清上面、中间、下面,为下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2、 出示杯架,幼儿很清楚地了解上、中、下的概念。

  3、 在点数过程中,幼儿很认真,能够正确点数。

  4、本节课流程清晰,幼儿积极参与,能够掌握空间与数的对应。

9、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图形对应》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的形式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能按要求正确分图形。

  2、体验游戏的快乐,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小兔、小猪、小熊图片各二张,各种图形饼干若干,画有(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车票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题,激发幼儿兴趣。

  1、今天除了有很多客人老师来我们班做客外,还有几个朋友来做客。。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我们一起来是谁吧2、出示图片,说一说:说说它叫什么名字?并请幼儿像小动物问好。

  噢,原来是小兔子,小熊,小猪来啦。

  3、小动物来做客,你们拿什么好东西来招待他们呢? 你们带了吗,没有老师这准备了一些饼干,我们一起来分给他们吧!(通过教具吸引幼儿的眼球,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二、提出问题,认识图形。

  1、你们看,老师准备了一盘饼干。(教师出示一盘有各种图形的饼干)2、师:咦,你们看看这盘子里的饼干是一样的吗?它们都有哪些不同?(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3、师:你们知道为什么不一样吗?因为小兔子说他喜欢吃三角形的饼干,小熊喜欢吃圆形的饼干,小猪喜欢吃正方形的饼干。(边说边在小动物的旁边贴一个相应图形的饼干)

  三、分一分1、请个别幼儿来说一说。

  师:现在老师已经告诉你们小动物们喜欢吃什么样的饼干了,老师要考考你们,看你们记住了没有。

  2、分一分:请个别幼儿来分一分说一说。边分边说。

  3、请幼儿集体来分一分。

  4、一起看一看有没有送错的饼干。(通过认一认环节幼儿认识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并说出不同图形的名称。让幼儿进行初步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不同特征特征。分一分环节,通过幼儿亲身体验。在分和说的过程中幼儿进一步认识区别不同的图形。)

  四、到小动物家做客师:小动物们今天都得到了自己喜欢吃的饼干,他们很开心。为了表示感谢,邀请小朋友到它们家去玩。不过,小动物们说家离这儿很远,需要乘火车去。你们看他们给我们寄来了火车票,这些火车票可有趣啦!上面都画有不同的图形,和小动物的照片。看,这张火车票上有什么图形?是谁的照片呢?是小兔子,上面还有他喜欢吃的三角形饼干图形。这张呢?唐老师说去谁家的时候你们就要拿出到他们家的火车票。

  1、去小兔子家做客。

  幼儿拿出相应的车票,老师看幼儿是否拿错了。小兔子拿出了它最喜欢的三角形饼干分给小朋友。谢谢小兔子。我们去小熊家吧。给小兔子再见。

  2、去小熊家做客。同上3、去小猪家做客。

  4、我们再开着火车到别的地方去玩吧。

  结束活动:

  这一环节起到一个加强巩固的作用,通过游戏让幼儿加深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也保持住了幼儿高涨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体验游戏快乐的同时也激发了幼儿对书写活动的兴趣。

  活动反思:

  《图形分类》是要求幼儿能够按形状、颜色特征进行图形分类与排队的一次活动,为了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活动的兴趣,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用帮图形宝宝排队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在组织形式上,我采用集体活动、游戏活动、小组操作。在活动中,幼儿的的思维很活跃,能把自己的发现主动的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在活动中我通过个别回答和集体回答提高表达的机会,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能得到发展。

10、小班数学教案《5以内物体计数》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练习点数1----5,能正确地手口一致点读5以内的量。

  2、乐于参与操作活动,能边操作边讲述。

  活动准备:

  白板、操作纸、“圣诞”音乐、圣诞帽一个、幼儿礼物盒15个、大礼物1个、

  1---5种实物

  活动过程:

  一、情景创设----以“圣诞老人送礼物”形式引发兴趣。

  师:圣诞节快到啦,圣诞老人给我们准备了一份大礼物,我们一起去找一找?。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教师与幼儿听音乐寻找礼物)

  1、教师神秘出示大礼物,带领幼儿点数1---5。

  师:猜猜是什么礼物呢?(1个玩具、2条围巾、、、、、、、)

  2、请个别幼儿上来点数礼物。

  3、小结

  二、幼儿找礼物

  师:圣诞老人还给每个小朋友也准备了一份礼物,我们一起去找找,找到了先在座位上坐好。

  1、(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幼儿每人找一份礼物上位坐好。

  2、教师带领幼儿点数礼物1—3,(4和5)请幼儿自己手口一致点数。

  师:看看,圣诞老人给你的礼物盒子装是什么?请拿出(1个桔子、2颗红枣、、、、、)

  3、教师引导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并大声数出来。

  4、我们把礼物收好,放在椅子旁边,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三、好玩的游乐场

  师:圣诞老人带你们去儿童乐园,看看儿童乐园有什么玩具?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并大胆手口一致点数。

  (1架滑梯、2辆汽车、3架秋千、4架木马、5只Didi鼠)

  2、圣诞老人要送点点糖,一架滑梯一颗糖、2、、、、

  (教师重点交代棉签点印泥的用法,)

  四、听音乐,幼儿操作

  1、交待操作要求

  教师巡视幼儿操作。

  2、个别指导

  3、展示幼儿作品

  4、教师总结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是想通过用简单易懂的方法教会幼儿感知5以内的点数,进一步帮助幼儿对1-5数字的理解,同时也给孩子独立动手操作练习的机会。但这节课下来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在课堂中没有灵活准确运用量词,自己对数学语言组织还有所欠缺,自己的语言有点零乱,啰嗦,也没有激情的教学语言,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必须改进的地方。

11、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对应》反思

  设计意图:

  本次活动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较为感性的活动。一是以小动物盖房子,引出课题。引导幼儿学习一一对应,对于幼儿而言,通过对比的方法更容易发现两个物品之间的对应关系,所以在活动中让幼儿做对应的操作。二是感知一一对应的关系,教师提供给幼儿诱发对应性的材料,如狗和骨头(即两种材料之间有内在联系)。容易使幼儿进行一一对应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形成了一一对应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课是幼儿园小班一节数学领域的课,幼儿对动物本身很感兴趣。所以本活动的主要是为幼儿提供观察、探索、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幼儿的兴趣转移到对活动中出现的一一对应的兴趣上,从而引发进一步探索的愿望。

  设计思路:

  一、情境导入 引出主题

  二、 出示图卡 师幼互动

  三、 趣味游戏 巩固知识

  四、 动手操作 活动延伸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物体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

  2、在操作及游戏活动中,感受对应的关系。

  3、乐于参与集体游戏活动。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6、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7、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活动准备:

  大象、牛、兔子、刺猬、猫、木头、小狗、骨头、点图卡。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引出主题

  1、出示"小狗"导入。

  师:今天小狗家要造房子,可是盖新房子要用很多的木头,(在黑板上出示木头随意排列),小狗自己搬不动怎么办呢?

  师:小狗请来了好多小伙伴来帮忙,让我们看看都有谁吧?(刺猬、小花猫、小兔子、牛、大象)

  小结:小狗请来了好多小伙伴来帮忙

  二、出示图卡 师幼互动

  1、师:小狗请来了力气最小的小刺猬来帮忙,一个刺猬一根木头,木头太多了,小刺猬太慢了

  2、师:小狗请来了二只小花猫来帮忙,二只小花猫二根木头,木头太多了,小花猫太慢了

  3、师:小狗又请来了三只小兔子来帮忙,三只小兔子三根木头,木头太多了,小兔子累坏了

  4、师:小狗又请来了四只牛来帮忙,四只牛四根木头,木头太多了,牛也累坏了

  5、师:小狗又请来了力气最大的大象来帮忙,五头大象五根木头,终于所有的木头都搬运完了,小狗的房子盖好了

  小结:好多小动物来帮忙,小狗的房子终于盖好了

  三、趣味游戏 巩固知识

  1、小狗家族邀请小伙伴吃骨头了,但是每一只小狗只能吃一个骨头

  2、教师出示一只小狗,请幼儿对应的拿一个狗骨头,出示二只小狗,请幼儿对应的拿二个狗骨头,出示三只小狗,请幼儿对应的拿三个狗骨头

  小结:小朋友真棒

  四、动手操作 活动延伸

  1、出示操作用具,讲解操作要求

  2、师:依次给小狗找到对应的骨头

  小结:小朋友真棒,每一只小狗都有自己的狗骨头了

  教学反思:

  上完后,自我感觉良好,至少是按照自己的设计顺利的完成了!上完后才发现,还是自己的功底太薄,对这一数学思想的领悟远远不够。周主任说得非常有道理,一一对应更重要的是一种思想,是解题时所运用的一种思路,不应当停留在生活中的一一对应,可以在数学中挖掘其更深层次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