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体育游戏教案《铃儿响叮当》反思》属于幼儿园小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小班体育游戏教案《铃儿响叮当》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辩听小铃声音信号的方向进行快速跑。
2、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乐器小铃一副。
2、场地四角放有四块遮挡物(上面画着大树、房子、花、篱笆等不同图样的内容,长宽能遮挡住一名成人蹲下不被发现)。
3、录音机,磁带《一只小铃铛》。
活动过程:
一、跟着铃声走一走。
教师将小铃放在背后敲击引发托儿兴趣。
教师:“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如不认识,可以拿出来给托儿看,告诉托儿其名称。
教师带领托儿先用声音模仿小铃的声音,再跟着铃声走一走。
二、“找小铃”游戏
介绍游戏
“教师:“小铃还想和你们玩一个找小铃的游戏!你们要用耳朵仔细听:小铃到底躲在哪里?”
玩法:托儿蹲在操场中间,闭上眼睛,配班教师手持小铃躲于纸板背后,敲击小铃。托儿寻声而找,站在自己认为正确的纸板前,等小铃出来。 。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你们看操场上有四个幅画,你听到声音后认为小铃在哪个幅画后面,就站在那幅画面前等,小铃会出来给你们看的。”提醒托儿不要拥挤。
游戏进行2-3遍
教师注意提醒托儿轻轻跑,避免跌倒。
三、在《一只小铃铛》音乐声中,托儿和小铃一起唱着歌,放松四肢。
活动延伸:
区域:在音乐律动区提供小铃铛若干副,供托儿课间或自选活动时间摆弄。另提供一些其他打击乐器,如:铃鼓、沙球等,让托儿比较其音色的不同。
户外活动:可以用小铃作活动开始、结束的信号。 -
美工区:提供小铃的轮廓,供托儿拓印、涂色。
发现区:提供各种不同功用的铃的图片、实物等,让托儿找找“小铃在哪里?”如:圣诞卡上、圣诞老人手上、小狗脖子上、钟上等。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游戏锻炼了幼儿跑、跳、钻、爬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竞争意识和遵守规则的习惯,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教育性。
2、小班音乐教案《铃儿响叮当》
活动目标
幼儿能听懂教师的英语指令,根据铃儿响叮当音乐做相关的舞蹈动作。
幼儿初步学习三人集团舞,体会舞蹈的快乐。
感受不断交换舞伴的快乐情绪。
在铃儿响叮当活动听、说英语。
活动准备
铃儿响叮当音乐;1、2、3标志;事物:铃铛;5片雪花;
幼儿比较熟悉该音乐
已会跳基本舞步
三步一踏,跑跳步。
活动过程
一、通过雪花游戏引出活动主题
1、雪花加法游戏
2、雪花的颜色
雪花想和大家一起跳舞了。
二、 分步初步学习集体舞
1、 感受音乐节奏
(1)第一遍听音乐。
(2)三人一组自由跳舞。
2、 激发幼儿主动学习集体舞中的动作
(1)幼儿观看大屏幕三位幼儿表演的集体舞。
(2)讨论他们是怎样跳的。
(3)再次观看,注意观看钻过门洞的部分。
(4)教师通过唱英文歌和分解的PPT总结舞蹈跳法。
1-4小节;左脚起步,向左三步一踏,向右三步一踏,反复两次。
5 小节;拉着的手高举。3号幼儿小跑步合拍地钻过1、2号举起的“门洞”。在一小节音乐内完成钻门洞动作,并逐渐回原位。
6 小节;2号幼儿随着3号幼儿也钻这个‘门洞’。
7 小节:1号幼儿仍高举右手,同时向右后自转一周。
8 小节;三人拉成圆形。
9-10小节:三人同时逆时针方向做跑跳步。
11-12小节;幼儿双手左侧拍手同时跺左脚各八次。
13-16小节:动作同9-10小节,方向相反。
3、学习集体舞中的难点部分
“钻门洞”
小猫想知道是怎样钻过门洞的。
(1)两个孩子和老师一起戴上标志1、2、3示范,老师的标志是2.
(2)三个小朋友示范。
(3)幼儿分成两组戴上数字标志练习钻门洞。一半练习,一半唱英语歌曲。
(4)选择跳得好得好的幼儿再次示范,强调钻门洞和自转。
(5)幼儿集体跳一次,教师扮作圣诞老人帮助还没有会的幼儿。
(6)交换数字标志再次练习。
4、跟着较慢的音乐完整地跳舞
(1)集体跟老师完整地跟着较慢的音乐跳舞。
(2)交换舞伴完整地跳舞。
5、 合着正常速度的音乐跳舞
三、 游戏结束
铃儿在那里
幼儿闭上眼睛,听铃声在哪里。(前、后、左、右)
出去和铃儿一起玩吧。
3、小班体育活动教案《铃儿响叮当》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原地向上跳,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培养弹跳能力及协调能力。
2、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团结、谦让。
活动准备:场地上悬挂一排小串铃,高度为超过幼儿头顶10厘米左右。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带领幼儿走成大圆圈
“走走走,向前走,我们跟着老师走,走走走,向前走,走成一个大皮球。”
二、展开
1、热身游戏:玩“大皮球”
教师站在大圆圈中间做拍球人,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
儿歌为:“大皮球,真正好,拍一拍,跳一跳。拍的轻,跳得低,拍的重,跳得高,拍拍拍,跳跳跳。”
幼儿根据歌词有节奏地做双脚向上跳的动作。
当老师说:“皮球漏气啦!”幼儿发出“哧,哧”声并起立。当老师说;“皮球滚掉了!”幼儿四散跑。
当老师说:“皮球回来啦!”幼儿回原地围成大皮球。
2、 教师教授新游戏。
(1)教师介绍游戏 “铃儿响叮当”。
幼儿四散站在悬挂的串铃下,老师交待游戏玩法:原地双脚向上跳起,用头去顶小串铃,
铃儿就会发出叮当的响声。
(2)请个别幼儿示范一次。
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双腿曲膝登地跳起的动作。
(3)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参加幼儿游戏。
(4)教师小结:针对幼儿的游戏情况,简单小结,教育幼儿游戏时要团结、谦让,避免相互拥挤。
3、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索。
提高串铃的高度,引导幼儿探索,想办法触碰高低不同的串铃。
三、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小鸟飞”。幼儿随音乐自由的做鸟飞,理羽毛等动作。
4、小班教案《铃儿响叮当》
活动目标:
1、尝试分辨出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铃声,知道其用途,初步发挥幼儿合理的想像能力。
2、欣赏并初步学习儿歌"铃儿响叮当"。
3、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各种铃声)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倾听铃声,导入活动
1、媒体展示(闹钟),引起兴趣。
2、师: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它可能会告诉我们什么事情呢?
二、想想讲讲,经验交流
1、提问:在平时的生活中,你听到过哪些铃声?它有什么用呢?(提示:会告诉我们什么?)
2、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
3、讨论:如果没有这些铃声行不行?为什么?
三、欣赏儿歌,学习朗诵
1、师示范朗诵儿歌。
问:你听到儿歌中有哪些铃声?
2、幼儿跟老师一起朗诵儿歌。
3、幼儿跟老师一起表演儿歌。
5、小班优质语言教案《铃儿响叮当》含反思
活动名称:铃儿响叮当(儿歌)
活动目标:
1、尝试分辨出日常生活中各种不同的铃声,知道其用途,初步发挥幼儿合理的想像能力。
2、欣赏并初步学习儿歌"铃儿响叮当"。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课件(各种铃声)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倾听铃声,导入活动
1、媒体展示(闹钟),引起兴趣。
2、师:听听这是什么声音?它可能会告诉我们什么事情呢?
二、想想讲讲,经验交流
1、提问:在平时的生活中,你听到过哪些铃声?它有什么用呢?(提示:会告诉我们什么?)
2、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
3、讨论:如果没有这些铃声行不行?为什么?
三、欣赏儿歌,学习朗诵
1、师示范朗诵儿歌。
问:你听到儿歌中有哪些铃声?
2、幼儿跟老师一起朗诵儿歌。
3、幼儿跟老师一起表演儿歌。
活动反思:
活动内容浅显易懂,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生动形象的活动教具以及动画课件很好地吸引了每个幼儿,让他们始终保持聆听、观看和积极参与的热情。
6、小班语言优秀教案《铃儿响叮当》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知道自己有小手和小脚,了解它们的简单用途。
2、能感受儿歌的韵律,根据自己的理解,学者改编儿歌。
3、通过表述,能说完整话。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让幼儿了解自己小手小脚的简单用途。
难点: 教育幼儿能简单的仿编诗歌。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帮助幼儿收集在家里拍的照片。
2、幼儿印的小手和小脚
活动过程
1、找一找:
幼儿看看自己印的小手和小脚。 ——“找一找,哪个小手和小脚是你自己的?”
2、学念儿歌“小手和小脚”
教师念儿歌,边念边做动作。 ——“你有几只小手?”
“小手会做什么?”
“小手会洗脸,会梳头,它的本领怎么样?”
教师将小手的这一段在念一遍。 ——“你有几只小脚?”
“小脚会做什么?”
“小脚会走路,会跑步,它的本领怎么样?”
教师将小脚的一段在念一遍。
师生一起念儿歌,边念边做动作。
3、改编儿歌:
教师带领幼儿看照片。"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 ——“照片上的你在干什么?”
“你的小手还有什么本领?”
教师根据幼儿说的小脚的本领,改编儿歌内容,并与幼儿一起念。
活动反思:
语言活动《小手和小脚》目标是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通过故事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小手和小脚,并能常识简单的看图说话活动。本次活动中以语言领域为重心,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为了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故事内容,对活动更加有兴趣使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更高,在设计教学环节中我利用多种方式的运用,利用电子图片、实物、手偶和视频等多种方式,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很高。
孩子能真切感知到自己的小手和小脚的重要性,理解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在尝试看图讲故事的环节,我利用图片和手偶引导幼儿并给予提示,让幼儿大胆尝试简单的讲述故事内容,在活动中部分幼儿由于胆小还不太敢于大胆的尝试讲故事,因此我将故事的挂图和手偶投放到阅读区,让幼儿大胆尝试自己看图讲故事,教师给予个别指导。
7、小班体育游戏教案《铃儿响叮当》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根据辩听小铃声音信号的方向进行快速跑。
2、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乐器小铃一副。
2、场地四角放有四块遮挡物(上面画着大树、房子、花、篱笆等不同图样的内容,长宽能遮挡住一名成人蹲下不被发现)。
3、录音机,磁带《一只小铃铛》。
活动过程:
一、跟着铃声走一走。
教师将小铃放在背后敲击引发托儿兴趣。
教师:“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如不认识,可以拿出来给托儿看,告诉托儿其名称。
教师带领托儿先用声音模仿小铃的声音,再跟着铃声走一走。
二、“找小铃”游戏
介绍游戏
“教师:“小铃还想和你们玩一个找小铃的游戏!你们要用耳朵仔细听:小铃到底躲在哪里?”
玩法:托儿蹲在操场中间,闭上眼睛,配班教师手持小铃躲于纸板背后,敲击小铃。托儿寻声而找,站在自己认为正确的纸板前,等小铃出来。 。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你们看操场上有四个幅画,你听到声音后认为小铃在哪个幅画后面,就站在那幅画面前等,小铃会出来给你们看的。”提醒托儿不要拥挤。
游戏进行2-3遍
教师注意提醒托儿轻轻跑,避免跌倒。
三、在《一只小铃铛》音乐声中,托儿和小铃一起唱着歌,放松四肢。
活动延伸:
区域:在音乐律动区提供小铃铛若干副,供托儿课间或自选活动时间摆弄。另提供一些其他打击乐器,如:铃鼓、沙球等,让托儿比较其音色的不同。
户外活动:可以用小铃作活动开始、结束的信号。 -
美工区:提供小铃的轮廓,供托儿拓印、涂色。
发现区:提供各种不同功用的铃的图片、实物等,让托儿找找“小铃在哪里?”如:圣诞卡上、圣诞老人手上、小狗脖子上、钟上等。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游戏锻炼了幼儿跑、跳、钻、爬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竞争意识和遵守规则的习惯,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教育性。
8、小班健康优秀教案《铃儿响叮当》含反思
目标:
1.初步练习拖物跑的能力。
2.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准备:
响铃绳若干。(在每根绳上结一个响铃)
过程:
1.听《铃儿响叮当》的音乐做动作,;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如走走、跑跑、下蹲等。
2.幼儿手持响铃绳,拖着响铃四散跑,注意不要撞到别人。
3.幼儿每人拖着响铃绳边听音乐,边一个跟着一个走,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来,通过游戏锻炼了幼儿跑、跳、钻、爬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竞争意识和遵守规则的习惯,体现了活动的趣味性、教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