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课教案《鸡妈妈和鸡宝宝》反思

《小班数学课教案《鸡妈妈和鸡宝宝》反思》属于幼儿园小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小班数学课教案《鸡妈妈和鸡宝宝》反思

1、小班数学课教案《鸡妈妈和鸡宝宝》反思

  设计思路:

  根据小班幼儿学习数的特点来看。孩子学数比较形象、直观。因此,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教师所提供的特定材料来感知“1”和“许多”,使幼儿在愉悦的气氛中感知数概念。并通过游戏“找蛋”“还蛋”来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游戏,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2、感知 “1”和“许多”。

  活动准备:

  1、老师扮鸡妈妈,幼儿扮小鸡。

  2、活动场地布置许多树、草(草内有若干鸡蛋和一只鸭蛋)。

  3、一幅《母鸡生蛋》图,鸭木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找蛋

  1、老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母鸡下蛋》。

  问:鸡宝宝你们听见了什么?

  2、师:哎呀,我生了好多好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帮我找一找。

  幼儿找蛋。

  二、还蛋

  1、引导幼儿发现其中有一只不同的蛋。

  2、师:这一只蛋怎么不一样的?和你们手里的蛋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它不是妈妈生的?会是谁生的?

  3、鸭妈妈找不到自己的蛋会怎样?

  4、请鸡宝宝把鸭蛋还给鸭妈妈。看看鸭窝里有没有鸡妈妈生的蛋。

  三、玩蛋

  1、玩蛋宝宝。(幼儿随意的在地上摆弄滚动)

  2、师:请鸡宝宝把蛋放到篮子里,你给我一个,你也给我一个-----。现在我的篮子里有多少蛋?(许多蛋)。

  四、画蛋

  1、师:咯咯嗒,咯咯嗒谁在生蛋呀?。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出示《母鸡生蛋》图)原来是这只鸡妈妈要生蛋了,看看它生了几只蛋?

  2、师:咯咯嗒,咯咯嗒它又要生蛋了,我们一起把它生的蛋画下来。

  3、教师和幼儿一起把画贴在墙上,请小朋友以后再来给鸡妈妈画蛋。

  活动反思:

  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让幼儿直接参与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了“1”和“许多”,引起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2、小班主题教案《鸡妈妈和鸡宝宝》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游戏,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2、感知 "1"和"许多"。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遵守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玩法。

活动准备:

  1、老师扮鸡妈妈,幼儿扮小鸡。

  2、活动场地布置许多树、草(草内有若干鸡蛋和一只鸭蛋)。

  3、一幅《母鸡生蛋》图,鸭木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找蛋

  1、老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母鸡下蛋》。

  问:鸡宝宝你们听见了什么?

  2、师:哎呀,我生了好多好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帮我找一找。

  幼儿找蛋。

  二、还蛋

  1、引导幼儿发现其中有一只不同的蛋。

  2、师:这一只蛋怎么不一样的?和你们手里的蛋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它不是妈妈生的?会是谁生的?

  3、鸭妈妈找不到自己的蛋会怎样?

  4、请鸡宝宝把鸭蛋还给鸭妈妈。看看鸭窝里有没有鸡妈妈生的蛋。

  三、玩蛋

  1、玩蛋宝宝。(幼儿随意的在地上摆弄滚动)

  2、师:请鸡宝宝把蛋放到篮子里,你给我一个,你也给我一个-----。现在我的篮子里有多少蛋?(许多蛋)。

  四、画蛋

  1、师:咯咯嗒,咯咯嗒谁在生蛋呀?(出示《母鸡生蛋》图)原来是这只鸡妈妈要生蛋了,看看它生了几只蛋?

  2、师:咯咯嗒,咯咯嗒它又要生蛋了,我们一起把它生的蛋画下来。

  3、教师和幼儿一起把画贴在墙上,请小朋友以后再来给鸡妈妈画蛋。

活动反思:

  在本节活动中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其中,并且都能够正确的区分“1”个“许多”,但在活动设计中感知“许多”的环节有点弱,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本次的教训把过程设计的更合理!争取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自己有更完美的表现。

3、小班科学教案《鸡妈妈和鸡宝宝》含反思

设计思路

  根据小班幼儿学习数的特点来看。孩子学数比较形象、直观。因此,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教师所提供的特定材料来感知“1”和“许多”,使幼儿在愉悦的气氛中感知数概念。并通过游戏“找蛋”“还蛋”来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游戏,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2、感知 “1”和“许多”。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老师扮鸡妈妈,幼儿扮小鸡。

  2、活动场地布置许多树、草(草内有若干鸡蛋和一只鸭蛋)。

  3、一幅《母鸡生蛋》图,鸭木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找蛋

  1、老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母鸡下蛋》。

  问:鸡宝宝你们听见了什么?

  2、师:哎呀,我生了好多好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帮我找一找。

  幼儿找蛋。

  二、还蛋

  1、引导幼儿发现其中有一只不同的蛋。

  2、师:这一只蛋怎么不一样的?(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和你们手里的蛋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它不是妈妈生的?会是谁生的?

  3、鸭妈妈找不到自己的蛋会怎样?

  4、请鸡宝宝把鸭蛋还给鸭妈妈。看看鸭窝里有没有鸡妈妈生的蛋。

  三、玩蛋

  1、玩蛋宝宝。(幼儿随意的在地上摆弄滚动)

  2、师:请鸡宝宝把蛋放到篮子里,你给我一个,你也给我一个-----。现在我的篮子里有多少蛋?(许多蛋)。

  四、画蛋

  1、师:咯咯嗒,咯咯嗒谁在生蛋呀?(出示《母鸡生蛋》图)原来是这只鸡妈妈要生蛋了,看看它生了几只蛋?

  2、师:咯咯嗒,咯咯嗒它又要生蛋了,我们一起把它生的蛋画下来。

  3、教师和幼儿一起把画贴在墙上,请小朋友以后再来给鸡妈妈画蛋。

教学反思:

  在本节活动中幼儿都能积极的参与其中,并且都能够正确的区分“1”个“许多”,但在活动设计中感知“许多”的环节有点弱,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吸取本次的教训把过程设计的更合理!争取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自己有更完美的表现。

4、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鸡妈妈孵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能够进一步熟悉数字1、2、3。

  2.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鸡蛋、小筐、数字1、2、3,小鸡宝宝。

  活动过程:

  1.律动《小小蛋儿把门开》引起宝宝的兴趣。

  2.复习数字1、2、3。

  “今天有几个数字宝宝要来我们班做客,瞧!它们坐着小汽车来了!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几个数字宝宝呢?”

  “有数字1、数字2、数字3。”

  “这是数字1的家,这是数字2的家,这是数字3的家。”

  “现在数字宝宝要和我们小朋友一起来玩藏猫猫的游戏,哪个数字出现在小朋友的眼前,就请小朋友拍一下这个数字宝宝,然后告诉大家这是数字几。”

  3.通过情景游戏,让宝宝知道数与量的对应。

  (1)发挥宝宝主动性,帮助蛋宝宝找家。

  老师:“宝宝们,你们听是什么声音?”

  咯咯哒、咯咯哒、老母鸡真能干,又捉虫子又下蛋,哇!下了一个蛋!

  老师:“那一个蛋应该送到数字宝宝几的家呢?”

  宝宝:“送到数字‘1’的家。”

  老师:“那找一个宝宝来送吧”

  (请一个宝宝来送,并引导宝宝边送边说一个鸡蛋送到数字宝宝“1”的家)

  小结:一个鸡蛋到数字“1”的家,两个鸡蛋送到数字“2”的家,三个鸡蛋送数字“3”的家。

  (2)宝宝积极参与,进一步练习1-3数与量的对应。

  老师:“鸡妈妈要准备孵小鸡了,可是这么多蛋,自己可孵不过来,鸡妈妈呀想请大家来帮忙,哪些宝宝想来帮忙呢?

  (老师请三个宝宝上来孵小鸡,引导其他的宝宝来喊1、2、3加油—)

  老师:“鸡妈妈真能干,我们来看看这只鸡妈妈孵出来几只小鸡?”

  宝宝:“一只。”

  老师:“那一只小鸡应该送到数字宝宝几的家呢?”

  宝宝:“送到数字‘1’的家。”

  (请宝宝来送,并引导宝宝边送边说一只小鸡送到数字‘1‘的家)

  小结:一只小鸡送到数字‘1’的家,两只小鸡送到数字‘2’的家,三只小鸡送到数字‘3’的家。

  (3)今天我们还给这群可爱的小鸡准备了玩具呢!。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快来看看都准备了哪些好玩的玩具呢?

  小结:一个玩具送给一只小鸡,两个玩具送给两只小鸡,三个玩具送给三只小鸡。

  4.放松环节

  鸡宝宝今天好开心,你们开心吗?我们一起带着鸡宝宝们一起出去玩玩吧!

  教学反思:

  整个过程的设计以“蛋”为主干线,贯穿整个活动过程,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我的教学目标。不足之处,没能对不积极参与游戏的个别幼儿给予鼓励。

5、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鸡妈妈和鸡宝宝》含反思

  设计思路:

  根据小班幼儿学习数的特点来看。孩子学数比较形象、直观。因此,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教师所提供的特定材料来感知“1”和“许多”,使幼儿在愉悦的气氛中感知数概念。并通过游戏“找蛋”“还蛋”来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游戏,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2、感知 “1”和“许多”。

  活动准备:

  1、老师扮鸡妈妈,幼儿扮小鸡。

  2、活动场地布置许多树、草(草内有若干鸡蛋和一只鸭蛋)。

  3、一幅《母鸡生蛋》图,鸭木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找蛋

  1、老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母鸡下蛋》。

  问:鸡宝宝你们听见了什么?

  2、师:哎呀,我生了好多好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帮我找一找。

  幼儿找蛋。

  二、还蛋

  1、引导幼儿发现其中有一只不同的蛋。

  2、师:这一只蛋怎么不一样的?和你们手里的蛋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它不是妈妈生的?会是谁生的?

  3、鸭妈妈找不到自己的蛋会怎样?

  4、请鸡宝宝把鸭蛋还给鸭妈妈。看看鸭窝里有没有鸡妈妈生的蛋。

  三、玩蛋

  1、玩蛋宝宝。(幼儿随意的在地上摆弄滚动)

  2、师:请鸡宝宝把蛋放到篮子里,你给我一个,你也给我一个-----。现在我的篮子里有多少蛋?(许多蛋)。

  四、画蛋

  1、师:咯咯嗒,咯咯嗒谁在生蛋呀?。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出示《母鸡生蛋》图)原来是这只鸡妈妈要生蛋了,看看它生了几只蛋?

  2、师:咯咯嗒,咯咯嗒它又要生蛋了,我们一起把它生的蛋画下来。

  3、教师和幼儿一起把画贴在墙上,请小朋友以后再来给鸡妈妈画蛋。

  活动反思:

  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让幼儿直接参与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了“1”和“许多”,引起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6、小班数学优秀教案《鸡妈妈和鸡宝宝》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游戏,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2、感知 “1”和“许多”。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质。

  活动准备:

  1、老师扮鸡妈妈,幼儿扮小鸡。

  2、活动场地布置许多树、草(草内有若干鸡蛋和一只鸭蛋)。

  3、一幅《母鸡生蛋》图,鸭木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找蛋

  1、老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母鸡下蛋》。

  问:鸡宝宝你们听见了什么?

  2、师:哎呀,我生了好多好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帮我找一找。

  幼儿找蛋。

  二、还蛋

  1、引导幼儿发现其中有一只不同的蛋。

  2、师:这一只蛋怎么不一样的?和你们手里的蛋有什么不同?"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颜色、大小)它不是妈妈生的?会是谁生的?

  3、鸭妈妈找不到自己的蛋会怎样?

  4、请鸡宝宝把鸭蛋还给鸭妈妈。看看鸭窝里有没有鸡妈妈生的蛋。

  三、玩蛋

  1、玩蛋宝宝。(幼儿随意的在地上摆弄滚动)

  2、师:请鸡宝宝把蛋放到篮子里,你给我一个,你也给我一个-----。现在我的篮子里有多少蛋?(许多蛋)。

  四、画蛋

  1、师:咯咯嗒,咯咯嗒谁在生蛋呀?(出示《母鸡生蛋》图)原来是这只鸡妈妈要生蛋了,看看它生了几只蛋?

  2、师:咯咯嗒,咯咯嗒它又要生蛋了,我们一起把它生的蛋画下来。

  3、教师和幼儿一起把画贴在墙上,请小朋友以后再来给鸡妈妈画蛋。

  活动反思:

  整个过程的设计以“蛋”为主干线,贯穿整个活动过程,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我的教学目标。不足之处,没能对不积极参与游戏的个别幼儿给予鼓励。

7、小班主题教案《鸡妈妈和鸡宝宝》反思

  主题活动:鸡妈妈和鸡宝宝

  活动目的:

  1、知道母鸡会下蛋、孵小鸡。

  2、巩固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物体。

  3、体验在游戏中学习的快乐。

  4、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准备:

  1、母鸡生蛋的视频,小鸡破壳而出的视频或图片。

  2、小鸡图片若干,大点数卡两套。

  3、分别画有1条虫、2条虫、3条虫的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1、鸡妈妈下蛋。

  (1)模拟母鸡下蛋的声音,引导幼儿自由交流:这是谁在叫?鸡妈妈在做什么?

  (2)组织幼儿观看母鸡下蛋的视频,指导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出鸡妈妈下了几个蛋。

  (3)引导幼儿操作《点数鸡蛋》,教师巡回指导。

  2、帮助找小鸡。

  (1)幼儿观看小鸡破壳而出的视频。

  教师:一天天过去了,我们来看鸡妈妈在做什么?鸡蛋有什么变化呢?

  (2)组织幼儿到贴有小鸡图片的草丛中与同伴一起玩"找小鸡"游戏,并交代游戏规则。

  (3)幼儿分享交流:我找到了X只小鸡。我在图卡上贴了X个圆点。

  3、捉小虫喂鸡。

  (1)将小虫的图片随意洒落在地上,引导幼儿玩游戏"捉小虫"。

  教师:小朋友们帮鸡妈妈找到了小鸡宝宝,鸡妈妈真高兴,现在她还想请大家帮忙,捉些小虫送给饿了的小鸡宝宝吃。

  (2)幼儿动手捉"草地上"的小虫,鼓励幼儿说自己捉到了几条虫。

  (3)引导幼儿将捉到的小虫送给鸡宝宝吃,要求一只小鸡吃一条小虫,两条小虫的卡给两只小鸡吃。

  活动延伸:

  1、音乐区:学唱《老母鸡》。

  2、美工区:涂色,添画"鸡的一家"。

  教学反思:

  这一话题,孩子们比较感兴趣,都愿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

8、小班数学优秀教案:鸡妈妈和鸡宝宝反思

  设计思路

  根据小班幼儿学习数的特点来看。孩子学数比较形象、直观。因此,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教师所提供的特定材料来感知“1”和“许多”,使幼儿在愉悦的气氛中感知数概念。并通过游戏“找蛋”“还蛋”来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游戏,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2、感知 “1”和“许多”。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老师扮鸡妈妈,幼儿扮小鸡。

  2、活动场地布置许多树、草(草内有若干鸡蛋和一只鸭蛋)。

  3、一幅《母鸡生蛋》图,鸭木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找蛋

  1、老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母鸡下蛋》。

  问:鸡宝宝你们听见了什么?

  2、师:哎呀,我生了好多好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帮我找一找。

  幼儿找蛋。

  二、还蛋

  1、引导幼儿发现其中有一只不同的蛋。

  2、师:这一只蛋怎么不一样的?和你们手里的蛋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它不是妈妈生的?会是谁生的?

  3、鸭妈妈找不到自己的蛋会怎样?

  4、请鸡宝宝把鸭蛋还给鸭妈妈。看看鸭窝里有没有鸡妈妈生的蛋。

  三、玩蛋

  1、玩蛋宝宝。(幼儿随意的在地上摆弄滚动)

  2、师:请鸡宝宝把蛋放到篮子里,你给我一个,你也给我一个-----。现在我的篮子里有多少蛋?(许多蛋)。

  四、画蛋

  1、师:咯咯嗒,咯咯嗒谁在生蛋呀?(出示《母鸡生蛋》图)原来是这只鸡妈妈要生蛋了,看看它生了几只蛋?

  2、师:咯咯嗒,咯咯嗒它又要生蛋了,我们一起把它生的蛋画下来。

  3、教师和幼儿一起把画贴在墙上,请小朋友以后再来给鸡妈妈画蛋。

  活动反思:

  整个过程的设计以“蛋”为主干线,贯穿整个活动过程,激起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我的教学目标。不足之处,没能对不积极参与游戏的个别幼儿给予鼓励。

9、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与教学反思:鸡妈妈和鸡宝宝

  思路

  根据小班幼儿学习数的特点来看。孩子学数比较形象、直观。因此,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让幼儿通过教师所提供的特定材料来感知“1”和“许多”,使幼儿在愉悦的气氛中感知数概念。并通过游戏“找蛋”“还蛋”来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游戏,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2、感知 “1”和“许多”。

  3、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老师扮鸡妈妈,幼儿扮小鸡。

  2、活动场地布置许多树、草(草内有若干鸡蛋和一只鸭蛋)。

  3、一幅《母鸡生蛋》图,鸭木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找蛋

  1、老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母鸡下蛋》。

  问:鸡宝宝你们听见了什么?

  2、师:哎呀,我生了好多好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帮我找一找。

  幼儿找蛋。

  二、还蛋

  1、引导幼儿发现其中有一只不同的蛋。

  2、师:这一只蛋怎么不一样的?和你们手里的蛋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它不是妈妈生的?会是谁生的?

  3、鸭妈妈找不到自己的蛋会怎样?

  4、请鸡宝宝把鸭蛋还给鸭妈妈。看看鸭窝里有没有鸡妈妈生的蛋。

  三、玩蛋

  1、玩蛋宝宝。(幼儿随意的在地上摆弄滚动)

  2、师:请鸡宝宝把蛋放到篮子里,你给我一个,你也给我一个-----。现在我的篮子里有多少蛋?(许多蛋)。

  四、画蛋

  1、师:咯咯嗒,咯咯嗒谁在生蛋呀?(出示《母鸡生蛋》图)原来是这只鸡妈妈要生蛋了,看看它生了几只蛋?

  2、师:咯咯嗒,咯咯嗒它又要生蛋了,我们一起把它生的蛋画下来。

  3、教师和幼儿一起把画贴在墙上,请小朋友以后再来给鸡妈妈画蛋。

  活动反思:

  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让幼儿直接参与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了“1”和“许多”,引起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10、小班数学活动优秀教案:鸡妈妈和鸡宝宝反思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游戏,感受帮助别人的快乐。

  2、感知 “1”和“许多”。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1、老师扮鸡妈妈,幼儿扮小鸡。

  2、活动场地布置许多树、草(草内有若干鸡蛋和一只鸭蛋)。

  3、一幅《母鸡生蛋》图,鸭木偶一个。

  活动过程:

  一、找蛋

  1、老师和幼儿一起唱歌曲《母鸡下蛋》。

  问:鸡宝宝你们听见了什么?

  2、师:哎呀,我生了好多好多的蛋不知道掉到哪里去了,请你们帮我找一找。

  幼儿找蛋。

  二、还蛋

  1、引导幼儿发现其中有一只不同的蛋。

  2、师:这一只蛋怎么不一样的?和你们手里的蛋有什么不同?(颜色、大小)它不是妈妈生的?会是谁生的?

  3、鸭妈妈找不到自己的蛋会怎样?

  4、请鸡宝宝把鸭蛋还给鸭妈妈。看看鸭窝里有没有鸡妈妈生的蛋。

  三、玩蛋

  1、玩蛋宝宝。(幼儿随意的在地上摆弄滚动)

  2、师:请鸡宝宝把蛋放到篮子里,你给我一个,你也给我一个-----。现在我的篮子里有多少蛋?(许多蛋)。

  四、画蛋

  1、师:咯咯嗒,咯咯嗒谁在生蛋呀?(出示《母鸡生蛋》图)原来是这只鸡妈妈要生蛋了,看看它生了几只蛋?

  2、师:咯咯嗒,咯咯嗒它又要生蛋了,我们一起把它生的蛋画下来。

  3、教师和幼儿一起把画贴在墙上,请小朋友以后再来给鸡妈妈画蛋。

  活动反思:

  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让幼儿直接参与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了“1”和“许多”,引起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