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课教案《白猫小警士》反思》属于幼儿园小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小班数学课教案《白猫小警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与比较,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分辨和排序。
2、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电脑课件,《黑猫警长》歌曲。
2、积木,粉红色、黄色、蓝色图形人手一份。
3、点卡、奖章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电话声响,引起幼儿兴趣,导入活动。
1、黑猫警长接到小兔报案电话,请白猫警士去小兔家观看现场。
2、教师和幼儿扮演白猫警士,一起帮助小兔。
二、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照片上的物品摆放规律,学习按物品的特征排序。
1、按规律将积木特征进行排序。
(红色高——黄色矮——红色高——黄色矮)
2、按规律将盘子进行排序。。屈,老师.教案.网出处。(蓝色圆形——粉红色三角形——黄色正方形——蓝色圆形——粉红色三角形——黄色正方形)
三、观察比较,按线索——纽扣的特征,寻找真正的小偷。
1、观看课件,现场留下一颗小偷的纽扣:圆形、红色、2个孔。
2、分别出示四个小偷,观察比较各自的衣服纽扣,找出真正的小偷。
四、为白猫警士颁发奖章。
1、请幼儿根据点数取相应奖章,如:四个点对应四个苹果。
2、幼儿互相检查。
五、听音乐《黑猫警长》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领域的活动来得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在发展。于是就要求老师在组织指导活动中要多花心思,这次活动进展得很顺利。
2、小班数学课教案《勤劳的小蜜蜂》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观察并发现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并能按一定的规律进行物体排列。
2、懂得根据需要拿取材料,用一个拿一个。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贴有红花、黄花排列规律的长条型纸若干;
2、红、黄、蓝笑脸花若干;
3、红、黄、绿苹果娃娃若干;
4、铃铛、小熊图案若干;
5、棉签、浆糊、吸管、穿珠若干,绳人手一根。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1、放音乐《蜜蜂做工》,师幼扮演小蜜蜂听音乐边唱边在花丛中飞舞,路上碰见小白兔(愁眉苦脸的)师:咦!小白兔,我们一起去跟她打个招呼。小白兔,你好!小白兔(配班老师)声音轻轻地向小朋友打个招呼。小白兔,你怎么不高兴啊?
小白兔说:我新开了一个超市,可是里面缺了项链和手链,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2、师:你们愿意帮助小兔吗?你们都愿意啊,真有爱心!那我们找个空位置坐下来看看小兔需要的项链和手链是什么样子的?
二、欣赏项链图案(一一、一二、间隔规律)
1、出示长纸条:项链上有什么?有些什么颜色的五角星?这些五角星是怎样排列的?
2、我们一起说一说项链上的五角星是怎样排列的。
原来五角星是红色、绿色一个隔着一个排队的。
3、出示贴有没贴完的项链图案。
你们看这条项链上是什么图案?它们是怎样排列的?这条项链还没做完,我们一起来帮它做完。看看后面应该排什么颜色的笑脸花了?(请一幼儿示范)
4、贴完后完整地说一说。
三、幼儿操作
1、师:我们先把这个本领学会了再去帮助小兔做项链,好吗?请你选一张小纸条,看看你的纸条是有什么图案排列出来的,并且说一说,接下来应该放什么图案,然后再贴上去。
2、幼儿操作,教师帮助幼儿读读花环规律正确地拿取自己需要的材料。
3、评价。一起读一读花环的排列规律,错的纠正。
你们的本领真的学会了,可以去帮小兔穿项链了,记住哦!先想一想你要用什么颜色的吸管一个隔着一个设计项链,然后在去拿,用一个拿一个!
四、自己设计项链、手链、
1、拓展经验,请幼儿穿一条有规律的项链或手链。
2、与同伴相互欣赏,交流项链的排列规律。
五、播放音乐,将项链或手链送给小白兔。
教学反思:
数学活动对于小朋友来说是个很愉快的课程,因为整节活动中游戏的时间多,而且小朋友动手操作的机会比较多,但是要让孩子们能真正的理解这节教学活动的内容,并做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却不是那么容易。
3、小班优秀数学教案《白猫小警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与比较,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分辨和排序。
2、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3、体验帮助别人并获得成功的快乐。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1、电脑课件,《黑猫警长》歌曲。
2、积木,粉红色、黄色、蓝色图形人手一份。
3、点卡、奖章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电话声响,引起幼儿兴趣,导入活动。
1、黑猫警长接到小兔报案电话,请白猫警士去小兔家观看现场。
2、教师和幼儿扮演白猫警士,一起帮助小兔。
二、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照片上的物品摆放规律,学习按物品的特征排序。
1、按规律将积木特征进行排序。
(红色高——黄色矮——红色高——黄色矮)
2、按规律将盘子进行排序。(蓝色圆形——粉红色三角形——黄色正方形——蓝色圆形——粉红色三角形——黄色正方形)
三、观察比较,按线索——纽扣的特征,寻找真正的小偷。
1、观看课件,现场留下一颗小偷的纽扣:圆形、红色、2个孔。
2、分别出示四个小偷,观察比较各自的衣服纽扣,找出真正的小偷。
四、为白猫警士颁发奖章。
1、请幼儿根据点数取相应奖章,如:四个点对应四个苹果。
2、幼儿互相检查。
五、听音乐《黑猫警长》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领域的活动来得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在发展。于是就要求老师在组织指导活动中要多花心思,这次活动进展得很顺利。
4、小班数学课教案及反思《树宝宝穿衣服》含反思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在幼儿教育活动中,要利用身边的事物让幼儿去发现问题,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去探究、去思索、去想象、去表现……”。树叶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秋天的树叶也是最美的。因此,在活动中我选用树叶,通过让幼儿给树宝宝穿衣服的活动,让幼儿学习有规律的排列树叶,使幼儿体验到用树叶装饰物品的美感。
【活动目标】
1、学习按ABAB模式排列树叶。(重点)
2、体验用树叶装饰物品的美感。
3、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难点】能正确按ABAB模式排列树叶。
【活动准备】
1、捡拾大小相近的树叶若干。
2、幼儿人手一个纸盒和塑料筐。
3、教师装饰的纸盒范例,树叶装饰像框。
【活动过程】
一、出示树叶收藏盒,引起幼儿兴趣。
1、以变变变的形式教师出示自己设计的宝盒,请幼儿猜猜里面藏着什么?
师:小朋友吴老师给你们变一个宝盒出来,看(出示宝盒)。这个宝盒漂不漂亮?
2、观察树叶宝盒外面的装饰。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漂亮的盒子上面有几种树叶?它们是怎样排队的?(一片绿叶、一片红叶)
3、看树叶宝盒。
师:那你们猜猜里面会有什么?猜到告诉老师。(教案来源:快思教案网)让我们打开盒子,看看里面有什么。噢,原来这个宝盒里面藏着的就是(盒子外面装饰的)树叶。
4、出示树叶像框范例,请幼儿看看树叶是怎么排队的。
5、小结:原来树叶的排列很有意思,两种叶子交替排列。一片大叶子,一片小叶子或者一片绿叶子、一片红叶子。
二、树宝宝穿衣服
1、出示树宝宝纸盒
师: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小朋友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可森林里的树宝宝却冷的发抖,因为它们没衣服穿。我们一起帮它们做件衣服吧!
2、教师示范,一边排列,一边引导幼儿说出叶子的颜色。下一个应该排什么?(一片绿叶、一片红叶……)
师:请小朋友把自己小椅子后面的筐子放桌子上来,里面有一些绿色的和红色的叶子,现在我们按照“一片绿叶子,一片红叶子”的规律帮树宝宝做衣服。
3、幼儿操作
师:看看自己手里拿的是什么颜色的树叶,下一个又该换什么颜色了。想好了再动手粘上去。
4、教师巡回指导,对能力弱的小朋友给予帮助。
三、美化教室
树宝宝们穿上漂亮的新衣服都开心的笑了,我们一起送它们回家吧!(巧手区)
四、活动延伸
把树宝宝陈列在巧手区,供幼儿区域活动操作。(幼儿可以在盒子的其它3个空面进行有规律的瓶盖印画、涂色等)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我以“变变变”的形式出示自己设计的宝盒,请幼儿猜猜里面藏着什么,打开盒子,一起看看里面收藏的树叶。出示一些不同的树叶交替装饰的范例,请幼儿看看树叶是怎样排队的。幼儿通过观看教师操作发现两种叶子交替排列,产生兴趣。我让幼儿按照一片绿叶子,一片红叶子或一片大叶子,一片小叶子的规律动手来排列。在活动中幼儿都很有兴趣积极主动的动手操作。
不足之处:由于上课经验不足,有几个环节在课前准备中很熟,可幼儿一乱,就忘记强调了!
5、小班数学课教案《送小花种》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借助送花种的游戏情景,能够正确区分4种颜色和1-4数量的不同,并进行一一对应的分放花种;
2、通过观察、讲解、动手操作方式,尝试看简单图卡进行5以内的数物匹配,并用自己语言表述;
3、乐意参与活动,运用完成任务形式,感受生活数学的乐趣,体验成功收获的快乐。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活动准备:
废旧水彩笔帽、彩色卡纸、废旧绿色小草坪、小兔木偶、音乐
活动过程:
一、送花种一:能够正确说出颜色名称,并按颜色进行一一对应送花种;
1、仔细的看一看、说一说,每个人都有什么颜色的小种子吧。
2、拿出第一个口袋:那你能再说清楚:你手里的红色种子有几个吗?
3、边说边送小花种:
4、教师小结:那让我们站起来围着小花园欣赏一下我们刚才撒下来到小花种子吧,替小兔检查一下对不对吧
二、送花种二:能够正确说出自己手中花种的1-4的数量,并按数量一一对应送花种;
1、打开第二个口袋,取出颜色相同、数量不同的小种子数一数,
2、分别放在点子瓶里(平面图粘贴)
3、小结:边说边贴在大图上
三、买花种三:能够正确区分花色和数量的不同,尝试看简单的图示进行数物匹配,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1、打开第三个口袋,取出任务卡:3红+2黄;
2、教师和幼儿讨论:任务卡上图示是什么意思?
3、幼儿分别拿自己任务卡涂色完成任务。
4、小结:验证、纠错(老师检验得到礼物)
四、完成买花种的任务卡:拿着任务卡和礼物跟随音乐出教室,结束。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6、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小动物排队》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学习将两种实物进行A-或AA-B的方式排序,并能讲述排列的规律。
2.初步尝试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有规律地排序,喜欢排序活动。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蝴蝶、蜜蜂磁性教具。
2.每个幼儿一份动物图片学具。
活动过程:
1.在教师的引导下,复习A-B方式的排序规律,为动物排队。
(1)出示图,教师:蝴蝶和蜜蜂出来排队了,我们来看一看它们是怎么排队的?
(引导幼儿说出谁站在前面,谁站后面的A―B的排序规律)
(2)师:谁能来接着排啊?
(幼儿操作)
2.学习A-或AA-B排序的规律为动物对应排队。
(1)(出示A--A-形式排序)让幼儿感知并发现规律,引导幼儿用语言说出排序的规律。
师:谁排在前面,有几只?谁排在后面,又有几只呢?它后面是谁啊,有几只?
(2)与A-B对齐排,并引导幼儿比较
(点数1,2)
(3)让幼儿接着排
3.启发幼儿想出另一种排序方式。
(1)(请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能上来操作)
师:小蝴蝶和小蜜蜂还想用一种新的方法排队,谁来帮帮它们啊,还能怎么排呢?
(2)教师小结,“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并引导幼儿与AA-B的规律比较。
教师:大家看看现在又是怎么排的啦?
(让幼儿发现并说出规律)
(3)请幼儿接着排。
4.幼儿操作学具,教师指导。
师:碟子里的小动物也要按照刚才的排队方法排队,每一队从小红旗开始,你们去帮助小动物们正确的排队,好吗?
5.活动结束,教师小结。
教师:大家看看现在又是怎么排的啦?
(让幼儿发现并说出规律)
(3)请幼儿接着排。
4.幼儿操作学具,教师指导。
师:碟子里的小动物也要按照刚才的排队方法排队,每一队从小红旗开始,你们去帮助小动物们正确的排队,好吗?
5.活动结束,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数学来源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与现实,数学过程应该是帮助幼儿把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教育活动的内容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7、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小动物摘苹果》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能给苹果手口一致点数,并能按颜色、大小分类摆放。
2、能用语言表达出苹果的特征,用身体语言表达出大和小。
3、在游戏中能礼貌待人,学会分享。
活动准备
1、大的红苹果15个 ,小的红苹果15个; 大的绿苹果15个,小的绿苹果15个大的红箩筐1个,小的红箩筐1个。
2、大的绿箩筐1个;小的绿箩筐1个。
3、小刺猬的头饰1个。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T: 我是程老师,小朋友们好!今天我来跟你们一起做游戏好不好啊。但是我有一个好朋友也想跟你们一起玩,好不好啊?我请你猜猜他是谁?他的身体小小的,背上都是刺。是谁啊?(小刺猬)。我们鼓鼓掌欢迎欢迎。
2、摘苹果
T: 马上就要过冬了,小刺猬要准备过冬的食物了。我们前面有个苹果园,我们一起帮小刺猬摘苹果,你们愿意吗?”
3、数苹果
T: 我摘了很多苹果!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吧!先数我摘的苹果。看看我是怎么数的(一个一个放在椅子上数,示范手口一致点数)一共摘了4个苹果。
你们也来数数看。待会小刺猬会来问你的。(老师个别指导)
T: 请你告诉别的小朋友,你摘了几个苹果。(请几位幼儿上来数数看。)
T: 现在再来数数我摘的苹果。数的时候我们要用到我们的手指宝宝,我们把我们摘的苹果放在椅子下面。(把苹果贴在黑板上)
4、 区分苹果的种类并分类摆放
T: 那你们看看这四个苹果长的哪里不一样吗?(引导幼儿说颜色和形状不一样)原来这两个是红苹果。这两个是绿苹果。那这两个红苹果有什么不一样吗?一个是大大的,一个是小小的。(拿出大大的红苹果)那这个苹果的名字叫“大大的红苹果”(用身体语言来表示大大的。)(同样出示另外三个苹果,把四个苹果放在手上。
T: 我们把摘到的苹果放在箩筐里送给小刺猬吧。我们来看看这些箩筐是什么样子的。(有大大的红箩筐,小小的红箩筐,大大的绿箩筐,小小的绿箩筐)
T: (出示大大的红苹果)那这个苹果该放在哪里呢?(请幼儿上来放苹果,同样出示另外三个苹果,让幼儿来放放看)你们真聪明!那我请小朋友把你们的苹果来放一放。;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先请一个小朋友来放,然后再请小朋友来放)
T: 我请四个小朋友来检查一下,小朋友放的对不对?
5、 结束活动
T: 有了这么多的苹果,小刺猬不愁冬天没的吃了,他真开心,他说“我们一起唱首歌吧!”
活动反思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幼儿课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的课程观和知识观也告诉我们:"幼儿不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是建构和发现知识,不是知识的旁观者,而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和创造者,而且幼儿的这种角色不是教师仁慈地赐予的,而是他们作为学习者天然具有的。"在幼儿数学教育领域中,让幼儿真正做到"学会应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解决身边生动的实际问题,而不是把他们作为一种知识储备或是教条。"需要我们从观念到行为做一次深刻的反思,要使幼儿园的数学教育真正做到有效甚至高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到。
8、小班数学优质课教案《白猫小警士》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与比较,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分辨和排序。
2、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
3、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电脑课件,《黑猫警长》歌曲。
2、积木,粉红色、黄色、蓝色图形人手一份。
3、点卡、奖章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电话声响,引起幼儿兴趣,导入活动。
1、黑猫警长接到小兔报案电话,请白猫警士去小兔家观看现场。
2、教师和幼儿扮演白猫警士,一起帮助小兔。
二、观看课件,引导幼儿观察照片上的物品摆放规律,学习按物品的特征排序。
1、按规律将积木特征进行排序。
(红色高——黄色矮——红色高——黄色矮)
2、按规律将盘子进行排序。。屈,老师.教案.网出处。(蓝色圆形——粉红色三角形——黄色正方形——蓝色圆形——粉红色三角形——黄色正方形)
三、观察比较,按线索——纽扣的特征,寻找真正的小偷。
1、观看课件,现场留下一颗小偷的纽扣:圆形、红色、2个孔。
2、分别出示四个小偷,观察比较各自的衣服纽扣,找出真正的小偷。
四、为白猫警士颁发奖章。
1、请幼儿根据点数取相应奖章,如:四个点对应四个苹果。
2、幼儿互相检查。
五、听音乐《黑猫警长》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领域的活动来得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在发展。于是就要求老师在组织指导活动中要多花心思,这次活动进展得很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