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安全教案《应对各种危险》反思》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中班安全教案《应对各种危险》反思
设计意图:
安全教育工作是大家所重视的,但是安全教育活动设计却仍然不多见。在一次兴趣组活动中,和大班小朋友聊天的时候,问起:如果碰到坏人你该怎么办?孩子们的回答很出乎我的预料:孙悟空、奥特曼等动画明星成了很多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兼救星,这让我感到了身上的重担。偶然的机会,和他们又聊起《幼儿画报》里的故事,有个孩子介绍了“电梯里有只大熊”的故事,并且很认真地补充说:红袋鼠碰到坏人很勇敢的!于是就萌生了将此活动设计成一个安全教育活动的念头。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集体讨论活动,大胆地表述自己的看法,并在相互的交流中学会安静地倾听、获得启发。
2、通过看VCD、讨论等活动,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知道在单独情况下遇到一些陌生人时应该具有的警惕性行为。
3、在扮演等活动中感受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以及遇到危险时能够想办法应对的勇敢精神。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画报》图书若干册、配套赠送的VCD故事、幻灯 T课件、随机图片(如一个人在家、遇到过分热心的人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入
如果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遇到了陌生人,怎么办?
(幼儿都知道要警惕,不给陌生人开门等,给幼儿心理上作好的铺垫)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引申出:如果你和陌生人是在外面(如走廊上、草地上、公园里、电梯里等)遇到的,而你又是一个人,那会有什么危险?你会怎么办?
(出现问题情境)
二、欣赏与理解故事“电梯里有只大熊”
1、导语:有一只红袋鼠,他一个人乘坐电梯时,在电梯里碰到了一个陌生人,他会怎么办呢?
2、欣赏动画片
3、理解故事
(1)红袋鼠碰到了谁?(一只大熊,有着尖尖的牙齿和锋利的爪子)
(2)红袋鼠心里是怎么想的?(害怕大熊会绑架自己、或是吃掉自己、或是拐卖自己)
(3)他是怎么做的?(想办法救自己:让电梯每层都停下来,如果看到人就大声呼救)
(4)假如你也在场,你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将问题从动画片抛向幼儿自己)
(5)熊奶奶对红袋鼠说什么?(肯定自救的积极行为)
(6)你看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三、观看幻灯、讨论
1、出示几种场合:一人在家、陌生人给你吃东西等等,请幼儿讨论应该怎么办?
将一些正确、合理的方法用简单的动画表示出来。
2、分组讨论:请幼儿自由结伴,自选一种场景,将合适的做法画下来。
3、交流相互之间的发现:展示各组的画,相互介绍
四、活动延伸
1、两人结伴阅读故事“电梯里有只大熊”,回忆并讨论,说说红袋鼠还可以怎么做?如果你也在电梯里,你会怎么办?
2、故事表演:幼儿自己分配故事的角色,开展《电梯里有只大熊》的故事表演活动。鼓励幼儿进行创编,增加一些故事情境,或是将故事的场景、情节进行改编,从中获得相应的自救知识。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小班的教师,班上的孩子年龄幼小,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老师就要将工作做到最细微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积累,调整。我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方法,那时,幼儿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
2、中班安全教案《身边危险的火灾》含反思
活动目的:
1.知道几个常用的急救电话号码,并会正确拨打报急电话。
2.教育幼儿不玩火,掌握自救这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 播放几种急救车的警报声,请幼儿分辨,并说出这些急救车是干什么用的。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听几种声音,(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说一说它们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救护车是干什么用的?警车是干什么用的?消防车是干什么用的?
听说是一个小朋友的家里发生火灾了,(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你们猜一猜,这位小朋友的家里是怎么起火的。
二、请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出示课件,请幼儿观看火灾的原因。
1、玩火
2 、 电器
3 、 吸烟
4、放鞭炮
四、出示课件,请幼儿观看自救常识。
1、拨打急救电话
2、马上开窗呼救
3、用衣服压住火苗
4、立即披上用水打湿的衣服和被子
五. 请幼儿在电脑上玩游戏,谁对谁不对。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活动反思:
幼儿对于安全的认识已不再局限于自己的身边的事物,能够根据主题的延伸拓展思路,观察的面较宽,让幼儿注意身边的危险事件,不做危险的事,要远离危险,保护自己。
3、中班优秀安全教案《应对各种危险》含反思
设计意图:
安全教育工作是大家所重视的,但是安全教育活动设计却仍然不多见。在一次兴趣组活动中,和大班小朋友聊天的时候,问起:如果碰到坏人你该怎么办?孩子们的回答很出乎我的预料:孙悟空、奥特曼等动画明星成了很多孩子心目中的英雄兼救星,这让我感到了身上的重担。偶然的机会,和他们又聊起《幼儿画报》里的故事,有个孩子介绍了“电梯里有只大熊”的故事,并且很认真地补充说:红袋鼠碰到坏人很勇敢的!于是就萌生了将此活动设计成一个安全教育活动的念头。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集体讨论活动,大胆地表述自己的看法,并在相互的交流中学会安静地倾听、获得启发。
2、通过看VCD、讨论等活动,了解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知道在单独情况下遇到一些陌生人时应该具有的警惕性行为。
3、在扮演等活动中感受自我保护的重要性以及遇到危险时能够想办法应对的勇敢精神。
4、教会幼儿做个胆大的孩子。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画报》图书若干册、配套赠送的VCD故事、幻灯 T课件、随机图片(如一个人在家、遇到过分热心的人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入
如果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遇到了陌生人,怎么办?
(幼儿都知道要警惕,不给陌生人开门等,给幼儿心理上作好的铺垫)
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引申出:如果你和陌生人是在外面(如走廊上、草地上、公园里、电梯里等)遇到的,而你又是一个人,那会有什么危险?你会怎么办?
(出现问题情境)
二、欣赏与理解故事“电梯里有只大熊”
1、导语:有一只红袋鼠,他一个人乘坐电梯时,在电梯里碰到了一个陌生人,他会怎么办呢?
2、欣赏动画片
3、理解故事
(1)红袋鼠碰到了谁?(一只大熊,有着尖尖的牙齿和锋利的爪子)
(2)红袋鼠心里是怎么想的?(害怕大熊会绑架自己、或是吃掉自己、或是拐卖自己)
(3)他是怎么做的?(想办法救自己:让电梯每层都停下来,如果看到人就大声呼救)
(4)假如你也在场,你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将问题从动画片抛向幼儿自己)
(5)熊奶奶对红袋鼠说什么?(肯定自救的积极行为)
(6)你看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
三、观看幻灯、讨论
1、出示几种场合:一人在家、陌生人给你吃东西等等,请幼儿讨论应该怎么办?
将一些正确、合理的方法用简单的动画表示出来。
2、分组讨论:请幼儿自由结伴,自选一种场景,将合适的做法画下来。
3、交流相互之间的发现:展示各组的画,相互介绍
四、活动延伸
1、两人结伴阅读故事“电梯里有只大熊”,回忆并讨论,说说红袋鼠还可以怎么做?如果你也在电梯里,你会怎么办?
2、故事表演:幼儿自己分配故事的角色,开展《电梯里有只大熊》的故事表演活动。鼓励幼儿进行创编,增加一些故事情境,或是将故事的场景、情节进行改编,从中获得相应的自救知识。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小班的教师,班上的孩子年龄幼小,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老师就要将工作做到最细微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积累,调整。我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方法,那时,幼儿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
4、中班安全优秀教案《厨房里的危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厨房里的危险有哪些,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2、学会保护自己,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套《安全伴我行》手册、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一),提问并引出主题。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厨房)
2、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是厨房?(有刀、铲、炉等物)
3、你家有厨房吗?(有)厨房在什么地方?
4、小结:厨房里有这么多东西,小孩子个子矮,应少到厨房里去玩,为什么呢?因为厨房中隐藏了很多种危险。
二、知道:第一种危险:厨房中刀具的危险。
1、出示刀:玩具刀与真刀的对比。轻和重、大和小的对比。
2、提问:厨房里的刀是拿来做什么的?如果小朋友去厨房玩刀,刀不小心落在自己的脚上,会怎样?
3、出示图(二):一个小孩玩厨房里的刀,刀落地,差点落在幼儿脚上,真危险。让幼儿看图和感知一下真刀,让其明白:厨房里的真刀不能玩,如果不小心落在地上,脚上都会受伤,还会砸着脚趾,很危险!
三、第二种危险:厨房燃气炉的危险
1、让个别幼儿找出燃气炉玩具,让小朋友想想厨房中燃气炉有危险吗?有哪些危险?
2、出示图(三):一个小孩在厨房里自己去开燃气炉,爆出了火光,射在小孩脸上。
3、师:小朋友自己不能开燃气炉,因年龄小,掌握不好开关,燃气泄漏会中毒,还会引发燃气爆炸的。
四、第三种危险:炒菜时油爆在脸上,眼睛里的危险。
1、出示图(四),让幼儿观察后讲出:妈妈在炒菜,个子矮、年龄小的孩子不能靠近锅边,快思教案网油爆在脸上、眼睛里,小朋友哭了。
2、知炒菜的油爆在脸、眼上,会烧伤、会瞎眼等。
五、第四种危险:用热水瓶自己倒水,从炉子上取放的危险。
1、出地图(五):一小女孩手抱开水瓶自己去厨房倒炉子上的开水。
2、让小朋友说出图中的危险。
3、师:烧开的水或刚做好的饭菜温度高,不小心碰倒了会被烫伤的。
六、要避免这些危险,有什么办法?(远离厨房,不一个人在厨房里玩……)
七、看《安全伴我行》手册,让小朋友一边看一边讲
活动反思: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安全教育作为幼儿园长期的教育内容,仅仅是靠这几个活动是不够的,他们更需要的是与日常生活能够有机的相结合和渗透。通过这些与日常生活的内容有机的结合,不仅仅可以避免一些意外伤害与不幸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为幼儿安全行为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像这节课,让他们当心厨房里的安全问题,首先是让大家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厨房里有哪一些东西,你觉得哪一些是危险的东西。孩子们都说得非常好,这也说明了,现在的家长,对安全问题的重视性,家长的积极配合让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更好的开展,让孩子们对危险的东西不是惧怕,而是如果碰到这样的事情不会因为无知从而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所以,让我们勇敢的面对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并能够迎刃而解。
5、中班安全公开课教案《危险地方》含反思
目标:
让幼儿知道,哪些地方是不安全的,易发生危险;教育幼儿远离危险的地方;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准备:
绘画纸和笔;搜集一些安全教育事例。
过程:
1、向幼儿介绍一些有关幼儿到不安全的地方游玩,发生伤害的事例,引起幼儿对安全问题的关心。
2、组织幼儿互相交流,共同讨论,总结出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危险。
3、教师将结果画出来,贴在本班活动室内,或装订成册,放在图书角供幼儿随时观看。
4、寻找本班或本园存在危险的地方,贴上标签,提醒大家注意。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建议:
宣传不宜过分,不要使幼儿感到任何地方都是不安全的。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小班的教师,班上的孩子年龄幼小,缺乏保护自己的能力,老师就要将工作做到最细微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学习,积累,调整。我想,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们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好方法,那时,幼儿的安全问题不会再成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
6、中班安全教案《小心!危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体验活动的乐趣。
2、丰富幼儿安全保护经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使幼儿懂得危险物品容易给人带来危害,学会简单的自救方法。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生活物品若干(包括有危险因素的物品,如:打火机、插座、电线、风扇、热水器、小刀等)
活动重点与难点:
活动重点: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简单的自救方法。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了解哪些物品容易给人带来危害,学会简单的自救方法。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了解这些物品在生活中的应用。
2、请幼儿结伴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有危险?!来自快思老师教案.!为什么?教师指导幼儿结合经验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
3、幼儿分组操作活动:从图片中找出有危险的物品,向本组小朋友介绍自己图片的内容,并说出如果乱动这些物品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4、请幼儿分组讨论:如果发生意外,应采取自救自护的方法,了解学习意外事故的自救方法。
(1)发生火灾时迅速撤离现场并大声呼救,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弯腰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2)烫伤时可先用冷水冲一会儿,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盖在上面不动,再请成人帮助去医院治疗。
(3)误服药物及时告诉大人。
(4)小刀划破了皮肤,应请成人正确包扎。
5、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自由讨论:还有哪些地方不安全?我们应该怎样做等。
活动反思
这一活动认识标记,讲安全,与传统的教学方式有所不同:通过游戏形式来组织活动,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通过设计标记,在操作过程中认真积极地思索,通过讨论能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看到的想到的,或向老师提出自己感到困惑不解的问题,幼儿主动参与 活动的情况在每个孩子身上表现不可能一样,因此,教师要关于观察,了解每个孩子,根据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能上能下导他们主动参与活动。
7、中班安全教案《遇到危险怎么办》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增强自护意识。
2、教会幼儿一些必要的自护方法,并能进行必要的自我保护。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5、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1、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图片、影碟片等相关资料;
2、影碟机;
3、奖品;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生活中的危险真不少”引入课题,,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二)组织幼儿观看四个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前半段:
1、小孩独自在家时,突然发现小偷进屋偷东西;
2、小孩独自在家时,有陌生人敲门;
3、小孩独自在家时,家里突然着火了;
4、小孩独自在家时,突然发生了食物中毒、受伤、生病的事件;
(三)组织幼儿自由讨论:遇到上述的四种危险时,怎么办?
(四)师生谈话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想出各种正确有效的办法。
(五)组织幼儿观看四个安全教育小故事的后半段:
1、发现有小偷时,可悄悄的溜出门去报警或找邻居帮忙等;
2、有陌生人敲门时,不可随便打开门,可打电话告诉大人等;
3、家里着火了,先打开门逃生再求助,无法逃生时要先打电话告诉大人、打电话报警等;
4、发生食物中毒等事件时赶紧打电话告诉大人等;
(六)师生共同小结影蝶片中传授的办法和小朋友及教师想到的办法,教师要一边小结一边出示相应的图片或资料强化幼儿的记忆。
(七)活动小结:
1、教师再列举一些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并介绍其应变与防护的办法;
2、教育幼儿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能发生危险,只有不去做危险的事,并在面对危险时能够保护自己才能避免灾难的发生;
(八)活动延伸:
激励幼儿在平日生活中多注意观察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在自主寻求自护办法后,与大人共同商讨自护的办法。
活动反思:
活动能围绕幼儿们需要的、感兴趣的、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且在生活中随时都可能发生的安全自护问题来有目的的开展活动,使幼儿能充份调动所有的智慧去滩索、去发现,并有效的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且活动取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具有很强的真实性与实用性。 整个活动不是停留在简单的说教上,而是帮幼儿设计情景,进行角色换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授之于渔,使幼儿能真切的体察真情实境,有效的提高自护意识。
在活动中教师能给予幼儿充足的、自由的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创设有利于并能推进活动开展的教育氛围。从活动的效果来看,活动完成了预期的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了预期的成效,是一次成功的安全教育活动。
8、中班安全教案《厨房里的危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幼儿了解厨房里的危险有哪些,并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
2、学会保护自己,避免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一套《安全伴我行》手册、图片。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一),提问并引出主题。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厨房)
2、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是厨房?(有刀、铲、炉等物)
3、你家有厨房吗?(有)厨房在什么地方?
4、小结:厨房里有这么多东西,小孩子个子矮,应少到厨房里去玩,为什么呢?因为厨房中隐藏了很多种危险。
三、知道:第一种危险:厨房中刀具的危险。
1、出示刀:玩具刀与真刀的对比。轻和重、大和小的对比。
2、提问:厨房里的刀是拿来做什么的?如果小朋友去厨房玩刀,刀不小心落在自己的脚上,会怎样?(本文.来源:快思.教案网)
3、出示图(二):一个小孩玩厨房里的刀,刀落地,差点落在幼儿脚上,真危险。让幼儿看图和感知一下真刀,让其明白:厨房里的真刀不能玩,如果不小心落在地上,脚上都会受伤,还会砸着脚趾,很危险!
四、第二种危险:厨房燃气炉的危险
1、让个别幼儿找出燃气炉玩具,让小朋友想想厨房中燃气炉有危险吗?有哪些危险?
2、出示图(三):一个小孩在厨房里自己去开燃气炉,爆出了火光,射在小孩脸上。
3、师:小朋友自己不能开燃气炉,因年龄小,掌握不好开关,燃气泄漏会中毒,还会引发燃气爆炸的。
五、第三种危险:炒菜时油爆在脸上,眼睛里的危险。
1、出示图(四),让幼儿观察后讲出:妈妈在炒菜,个子矮、年龄小的孩子不能靠近锅边,油爆在脸上、眼睛里,小朋友哭了。
2、知炒菜的油爆在脸、眼上,会烧伤、会瞎眼等。
六、第四种危险:用热水瓶自己倒水,从炉子上取放的危险。
1、出地图(五):一小女孩手抱开水瓶自己去厨房倒炉子上的开水。
2、让小朋友说出图中的危险。
3、师:烧开的水或刚做好的饭菜温度高,不小心碰倒了会被烫伤的。
七、要避免这些危险,有什么办法?(远离厨房,不一个人在厨房里玩……)
八、看《安全伴我行》手册,让小朋友一边看一边讲出厨房中有哪些危险,并把看到的故事说给小朋友们听,幼儿一起交流。
活动延伸:
回家到厨房里看看还会有哪些危险,和爸爸妈妈一起交流避免危险的办法。
活动反思: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安全教育作为幼儿园长期的教育内容,仅仅是靠这几个活动是不够的,他们更需要的是与日常生活能够有机的相结合和渗透。通过这些与日常生活的内容有机的结合,不仅仅可以避免一些意外伤害与不幸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为幼儿安全行为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像这节课,让他们当心厨房里的安全问题,首先是让大家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厨房里有哪一些东西,你觉得哪一些是危险的东西。孩子们都说得非常好,这也说明了,现在的家长,对安全问题的重视性,家长的积极配合让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能够更好的开展,让孩子们对危险的东西不是惧怕,而是如果碰到这样的事情不会因为无知从而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所以,让我们勇敢的面对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并能够迎刃而解。
9、中班安全教案《身边的危险事情》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危险无处不在。
2、培养幼儿建立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录像
活动过程:
1、谈话与讨论:
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家中的危险有哪些,除了家中的危险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危险存在着,你知道的危险有哪些?
文一涛:在班里,不能跑,要不然会摔倒。在美工区,使用剪刀的时候如果不好好用,就会扎着别的小朋友。
何东健:在盥洗室洗手时打闹就会磕着小朋友
芩小楠:上下楼梯时不推不挤,不在楼梯上嬉戏玩耍,手抓扶手,不跑不跳。“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
周敏:不带任何东西进入睡房,进入睡房时,不在床上玩耍乱跳。
教师:你们说了许多现象都是在教师中发生的,有谁知道在其他地方小朋友身边的危险还有哪些?
徐逢毅:在户外活动时,如果拿玩具不好好玩,就会伤着小朋友
廖令:户外活动时,有的小朋友在大滑梯上推小朋友,就会把小朋友推倒,或者踩到小朋友。
林浩泽:在沙池玩时,不拿沙子撒在小朋友的头上眼睛或者耳朵里。
王春草:在写字时,不能用笔戳小朋友。
2、看录像
教师:提问录像中告诉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避免事故的发生?
王玉燕:在外边玩的时候,不能离开爸爸妈妈,不跟陌生人走。
3、讨论
教师:除了录像中和小朋友说到的危险你还知道哪些地方存在着危险? (幼儿讨论)
李经林:小朋友不能在马路上面玩,路上车多,容易发生危险事件。
陈秋迎:小朋友不能动开水,容易烫伤。
苏惠:大马路上有活动的井盖,小朋友走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安全,以免掉进去。
冯昌胜:在户外散步时,注意昆虫,比如蜜蜂,毛毛虫。
4、教师提问:怎样做可以远离这些危险?
吴英浩:听老师,爸爸妈妈的话,不去不应该去的地方,不去没人的地方、
冯志琪:我见到有的地方有标记,告诉人们要注意危险。
教师:那我们就一起行动,找一找,我们身边都有哪些安全的标记,来提醒人们注意安全幼儿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知道哪些是应该作与不应该做,但是幼儿的了解范围较狭窄,还需进一步引导幼儿,使幼儿的认识领域进一步加宽。
通过看录像,拓宽了幼儿理解与见识。
活动反思:
幼儿对于安全的认识已不再局限于自己的身边的事物,能够根据主题的延伸拓展思路,观察的面较宽,让幼儿注意身边的危险事件,不做危险的事,要远离危险,保护自己。
10、中班安全教案《不靠近危险物品》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2、教育幼儿不玩、不靠近危险物品。
3、了解一些简单的安全常识。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挂图3幅
活动过程:
一、教师分别出示3幅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并讲述图上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做的对吗?
二、引导幼儿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或事情是危险的?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后,总结出:尖锐的器具、火、电、煤气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危险的。(教案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
三、寻找危险的物品
将幼儿分成5人一组,分别到洗手间、各个区角及角落、睡眠室、院子里等地方寻找可能会对自己造成危险的物品或玩具等,找到后记录下来,与大家一起交流,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危险的预见能力。
渗透方式:
在一日活动中随时发现危险物品或事情,及时提醒幼儿注意。
家长工作:
请家长经常提醒幼儿家中有哪些危险物品小朋友不能玩和触摸,如:剪刀、缝衣针、电器、煤气开关等等,给小朋友讲一些安全常识。
活动反思:
通过这类活动能够培养幼儿对物品作用的熟悉,也能够让幼儿在看图和听老师讲解的途中学习到危险的概念,懂得什么东西能够玩什么东西不能玩。在幼儿安全教育中必不可少。但是在此类教学活动中,并不能把所有的危险和有危险的物品都让孩子们掌握,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思想上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尤为重要。
11、中班安全教案《小心危险》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体验活动的乐趣。
2、丰富幼儿安全保护经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使幼儿懂得危险物品容易给人带来危害,学会简单的自救方法。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生活物品若干(包括有危险因素的物品,如:打火机、插座、电线、风扇、热水器、小刀等)
活动重点与难点:
活动重点: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学会简单的自救方法。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了解哪些物品容易给人带来危害,学会简单的自救方法。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了解这些物品在生活中的应用。
2、请幼儿结伴讨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品有危险?为什么?(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教师指导幼儿结合经验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
3、幼儿分组操作活动:从图片中找出有危险的物品,向本组小朋友介绍自己图片的内容,并说出如果乱动这些物品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4、请幼儿分组讨论:如果发生意外,应采取自救自护的方法,了解学习意外事故的自救方法。
(1)发生火灾时迅速撤离现场并大声呼救,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弯腰撤离到安全的地方。
(2)烫伤时可先用冷水冲一会儿,然后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盖在上面不动,再请成人帮助去医院治疗。
(3)误服药物及时告诉大人。
(4)小刀划破了皮肤,应请成人正确包扎。
5、请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自由讨论:还有哪些地方不安全?我们应该怎样做等。
活动反思:
幼儿对于安全的认识已不再局限于自己的身边的事物,能够根据主题的延伸拓展思路,观察的面较宽,让幼儿注意身边的危险事件,不做危险的事,要远离危险,保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