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幸福小区》反思》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中班教案《幸福小区》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有节奏地用说唱的方式介绍家里的住址或家人等。
2、学习用手脚交替的方式表现简单的节奏,体验成功的快乐。
3、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学会歌表演《幸福拍手歌》和《我家有几个人》。
2、红绿灯标志牌一块,小手小脚节奏谱若干条,录音磁带。
3、创设“幸福小区”的活动版面,内有“幸福小区”的字样和各种造型的房子若干间,每间房子里贴有幼儿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节奏游戏:我家的小区
1、师:我们都有一个自己的家,想不想知道老师的家住在什么小区?让我用好听的声音来告诉你们。
2、教师示范:有节奏地介绍自己家的小区。
X X X X | XX X X |
我家 住在xx小区。
3、个别幼儿练习,集体模仿。
师:“你们的家住在什么小区呢?谁能用好听的声音来介绍一下呢?”
二、节奏游戏:《小司机》
1、师:我们知道了许多朋友的地址,让我们当一回小司机,开上我们的小汽车,做客去好吗?马路上有许多红色信号灯,需要我们停下解密码,如果解对了就会变绿灯,就可以通行了。
2、鼓励幼儿自由结伴,两人或三人组成一辆小汽车。
3、幼儿扮演小司机,随音乐速度的快慢变换开车的速度,师随机出示信号灯,幼儿停下解密码(个别示范,集体模仿)
注:信号灯的出现是有易渐难。
三、节奏游戏:“幸福小区”——按门铃
1、师:前面有一个小区,小司机们!让我们把车停在停车场里。
2、师:这是什么小区?(引导幼儿认读“幸福小区”)
3、师:哎呀!多漂亮的房子,是谁的家呀?让我们来按按他们的门铃。
4、节奏游戏:按门铃。
个别幼儿选择一个家,师出示门铃的密码,幼儿解密码,其他幼儿模仿,密码正确了,门就打开,幼儿与主人见面(照片)。
5、说说唱唱:你家有几个人
幼儿集体问:你的家有几个人?(唱);主人答:我的家有X个人(唱);有爸爸、有妈妈……还有我这个小宝宝(说白)。
6、再请个别幼儿选择一个家进行游戏,游戏方法同上。
7、分散游戏:幼儿自由选择几个家,按照密码敲门铃,并和房子的主人进行说唱。
四、歌表演:《幸福拍手歌》。
1、 师小结:我们每个家里,都有爸爸妈妈和多人疼我们、爱我们,我们可真幸福呀!听!幸福的音乐响起来来,让我们一起幸福地跳起来吧。
2、师生在音乐伴奏下进行歌表演,幼儿自由选择和交换舞伴。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从幼儿的兴趣着手,利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音乐活动这一载体将“我家的小区”这一语言交流、分享活动整合于节奏游戏中,改变了单一的交流方式,对于这种尝试,孩子们很感新奇,他们积极主动,兴趣高涨。活动中,我为孩子们创设了一条情景的链条,通过三个节奏游戏有机自然的串联起来,孩子们在说说、唱唱、拍拍、跺跺、跳跳等全身心的运动中体验快乐,增强了能力,满足了交流分享和表现表达的需要。
2、中班教案《幸福的一家》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谈论自己父母的工作,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对自己的爱护。
2、引导幼儿围绕“幸福的一家”这一话题进行谈话,使幼儿乐意参与个别交谈与集体谈话活动。
3、培养幼儿爱家庭的情感,知道关心长辈,听大人的话。
4、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5、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幼儿爱家庭的情感,知道关心长辈,听大人的话。
引导幼儿围绕“幸福的一家”这一话题进行谈话,使幼儿乐意参与个别交谈与集体谈话活动。
活动准备
1.实物玩具:小兔。
2.每个幼儿一张“全家福”照片。
3.投影机、照相机(请一名老师帮忙拍照)磁带。
4.让幼儿回家了解父母的工作及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与平时在家主要做些什么事。
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引出谈话话题。
(1)放录音《世上只有妈妈好》,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做动作。
(2)请个别幼儿讲一讲“家里有谁”要求语句完整。
(师:A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好妈妈,除了妈妈“家里还有谁?”,谁能告诉老师?)
B哪个能干的小朋友能拿着照片到上面来讲。)
教师利用实物投影,让幼儿看着照片讲,教师重复幼儿的话,练习说话的完整性。(有……有……还有)
(3)请其余小朋友拿照片,自由交谈“照片上有谁?”
师:大家一定也想说说自己的一家。好!拿好照片,给自己旁边的好朋友说说“照片上有谁?”
师:现在请小朋友把照片交给后面的大人,看谁最快。
(4)了解、丰富词汇“全家福”的含义。
刚才,小朋友们介绍的很好。谁知道一家人在一起拍的照片叫什么?(丰富词汇“全家福”幼儿学说)拿出一张全家福请幼儿说:“这是谁家的全家福?”
2.引导幼儿围绕话题交谈,集体讨论,要求声音响亮地表述。
(1)老师以小动物的语气回答问题,起示范作用。
师:看!老师请来了大家认识的客人小兔灰灰.。师:灰灰与大家打个招呼。大家好!小朋友怎么说?(幼儿回答)
师:它很能干,能大胆地说出爸爸妈妈的工作?
老师以小动物的语气回答问题:
听!小朋友我叫灰灰,我的爸爸在动物医院当医生,妈妈在银行当管理员。
(2)请幼儿回答提问。
小兔灰灰说:“小朋友们你们能告诉我,你们的爸爸妈妈是干什么工作的?”请幼儿回答。
小兔灰灰说:“小朋友们真能干。谁还能告诉我,你们的爸爸妈妈在家做些什么事?”请个别幼儿上台讲给大家听,对于讲得好的小朋友,可以让他抱抱亲亲小动物。
(3)段落性小结。
(师:现在老师要请一位非常能干的小朋友拿着自己的照片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家有谁?爸爸妈妈的工作是什么?他们经常在家做什么事?”)让幼儿注意倾听,把话说完整。
(师:“你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吗?”)
3.拓展谈话范围。
情感教育:引导幼儿对自己的家人说一句“甜甜话”。
(1)小结提问,引出话题
师:刚才小朋友说了自己爸爸妈妈的工作以及在家经常做的一些事情,还说非常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那其他小朋友喜欢爸爸妈妈吗?(幼儿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都很喜欢爸爸妈妈,因为他们给你们买好吃的,买爱玩的,帮你们做了许多事情,爸爸妈妈很爱我们,我们也很爱他们,希望他们天天开心,永远年轻、漂亮,对吗?,
(2)说一句甜甜的话。
师:爸爸妈妈今天他们就在我们的身后,让说一句甜甜的话让他们开心开心好吗?(幼儿回答)
师:大人们听了孩子的话是否很开心?
4.布置“全家福”专栏 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1)谈话引出师生一起合拍“全家福”
师:我们小(二)班就像一个幸福的大家庭。老师像你们的妈妈,你们也像老师的宝宝,小朋友之间就像兄弟姐妹(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我们亲亲热热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老师知道大家都很爱这个大家庭,希望能天天看见她们,现在老师有个好主意,让我们一起来拍一张“全家福”然后把这张大家庭的照片和自己小家庭的照片贴进老师画的别墅里,组成一个幸福的大家庭贴在教室走廊的墙壁上,让大家每天在进出教室时能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好不好?
2)拍照、粘贴幸福大家庭,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讲解粘贴方法:搬出别墅,每个窗户就是一间房间,我们拍完照后,请大人帮忙在塑料筐里拿四枚图钉,孩子拿着照片共同把照片贴进每一个窗户里。
放录音《我爱我家》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把自己的照片布置在一间房间里。
教学反思
“爱”的教育还将继续
1、就整体而言,活动主题的产生、扩展、延伸是成功的。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对家人的爱感受更深刻,也愿意付出自己的爱,从而培养了幼儿爱的情感,激发了幼儿感恩的心!
2、将主题活动与环境创设结合起来,这一点也不错。但由于舍不得剪掉孩子们的作品,没有将所有幼儿的作品都上墙,只选了其中的一部分,对墙饰的整体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3、虽然,老师得到的信息反馈都不错,但也有部分幼儿和家长的配合欠佳。家长一味地宠爱、娇惯孩子,付出全部的爱,孩子只一味地接受爱,还蛮横不讲道理------由于还存在这些现象,因此,我们关于“幸福的一家”的主题活动不能只是一时,还要坚持下去,力争对每一个孩子都起到“爱”的教育作用。
3、中班教案《幸福小区》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能有节奏地用说唱的方式介绍家里的住址或家人等。
2、学习用手脚交替的方式表现简单的节奏,体验成功的快乐。
3、启发幼儿按照原歌词的结构,创编新歌词并演唱。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幼儿事先学会歌表演《幸福拍手歌》和《我家有几个人》。
2、红绿灯标志牌一块,小手小脚节奏谱若干条,录音磁带。
3、创设“幸福小区”的活动版面,内有“幸福小区”的字样和各种造型的房子若干间,每间房子里贴有幼儿的照片。
活动过程:
一、节奏游戏:我家的小区
1、师:我们都有一个自己的家,想不想知道老师的家住在什么小区?让我用好听的声音来告诉你们。
2、教师示范:有节奏地介绍自己家的小区。
X X X X | XX X X |
我家 住在xx小区。
3、个别幼儿练习,集体模仿。
师:“你们的家住在什么小区呢?谁能用好听的声音来介绍一下呢?”
二、节奏游戏:《小司机》
1、师:我们知道了许多朋友的地址,让我们当一回小司机,开上我们的小汽车,做客去好吗?马路上有许多红色信号灯,需要我们停下解密码,如果解对了就会变绿灯,就可以通行了。
2、鼓励幼儿自由结伴,两人或三人组成一辆小汽车。
3、幼儿扮演小司机,随音乐速度的快慢变换开车的速度,师随机出示信号灯,幼儿停下解密码(个别示范,集体模仿)
注:信号灯的出现是有易渐难。
三、节奏游戏:“幸福小区”——按门铃
1、师:前面有一个小区,小司机们!让我们把车停在停车场里。
2、师:这是什么小区?(引导幼儿认读“幸福小区”)
3、师:哎呀!多漂亮的房子,是谁的家呀?让我们来按按他们的门铃。
4、节奏游戏:按门铃。
个别幼儿选择一个家,师出示门铃的密码,幼儿解密码,其他幼儿模仿,密码正确了,门就打开,幼儿与主人见面(照片)。
5、说说唱唱:你家有几个人
幼儿集体问:你的家有几个人?(唱);主人答:我的家有X个人(唱);有爸爸、有妈妈……还有我这个小宝宝(说白)。
6、再请个别幼儿选择一个家进行游戏,游戏方法同上。
7、分散游戏:幼儿自由选择几个家,按照密码敲门铃,并和房子的主人进行说唱。
四、歌表演:《幸福拍手歌》。
1、 师小结:我们每个家里,都有爸爸妈妈和多人疼我们、爱我们,我们可真幸福呀!听!幸福的音乐响起来来,让我们一起幸福地跳起来吧。
2、师生在音乐伴奏下进行歌表演,幼儿自由选择和交换舞伴。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从幼儿的兴趣着手,利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音乐活动这一载体将“我家的小区”这一语言交流、分享活动整合于节奏游戏中,改变了单一的交流方式,对于这种尝试,孩子们很感新奇,他们积极主动,兴趣高涨。活动中,我为孩子们创设了一条情景的链条,通过三个节奏游戏有机自然的串联起来,孩子们在说说、唱唱、拍拍、跺跺、跳跳等全身心的运动中体验快乐,增强了能力,满足了交流分享和表现表达的需要。
4、中班幼儿社会教案《未来小区》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一些常见的公用设施,知道它们给大家带来的好处,是我们不说话的“朋友”。
2、激发对公用设施的喜爱和爱护之情。
3、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自制多媒体课件《不说话的朋友》
2、准备《未来小区》的画板、各种公用设施的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1、利用多媒体课件,引起幼儿兴趣。(课件1)
2、参观文化广场的公用设施,交流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课件2)提问:你看到有哪些东西是为我们服务的?
(二)认识路灯和健身器材的作用,萌发爱护公用设施的意识。
1、认识路灯的作用。(课件3)
2、讨论:路灯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朋友呢?
3、了解健身器材及其作用。(课件4)小结:所有这些东西对我们都很有用,给予我们很大帮助。可真像我们的朋友。这些朋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公用设施”。
(三)引导幼儿回顾自己熟悉或曾经使用过的公用设施,进一步累积知识经验。
1、幼儿讨论,说说自己认识的公用设施。
2、欣赏各种公用设施。(课件5)
(四)我为小区请“朋友”。
1、展示“未来小区”画板,激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请幼儿为小区请朋友。幼儿操作,自由交流。
活动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继续探索更多的公用设施,并和同伴一起分享。
2、在美工区设计未来的公用设施。
教学反思:
从执教的情况来看,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组织语言还有待加强,如何让孩子对你的提问或是小结能更好的明白、理解,是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5、中班社会下学期教案《我们的新小区》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积极探索的欲望,提高观察能力,培养乐于同伙伴互相合作共同创作的精神。
2、初步培养幼儿爱家园的情感,懂得爱护周围的环境。
活动准备:
1、课前已对小区作过调查,了解小区内的设施。
2、三张已规划好的小区图版面。
3、各种盒子、双面胶、固体胶、纸、橡皮泥、树枝、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赏有关小区的录象。
2、请小朋友把自己居住的小区介绍给别人,说说小区有些什么设施。
3、教师小结
二、基本部分
1、提出新任务:让我们也来建造一个美丽的小区。"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
示范网络图:你会在小区里建造些什么。
2、三张小区规划图,让幼儿分组进行讨论后请一幼儿讲解他们的设计方案。
3、示范制作,讲解重点。
4、提出要求:请幼儿注意卫生和安全,幼儿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合作。
5、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1、请幼儿介绍制作好的小区。
2、住进新小区后,我们应注意些什么?
活动反思:
通过此项活动,幼儿开始关注周边环境的变化。同时幼儿也感受到了现代生活的方便与便捷。
6、中班美术教案《可爱的小区》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利用简单的汉字组合和有目的地选色,涂画自己想象中的房屋。
2、关注周围的居民小区,体会大家友好地居住在一起的快乐。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 观察画面:两幢房屋、四幢房屋、有许多房屋的小区、添加红色屋顶的小区、添加黑色屋顶的小区。
2、黄色、绿色、粉色色纸,勾线笔,各种彩棒。
活动过程
一、欣赏讨论
1、(演示人字)这是人字。
2、(演示口字)这是口字。
3、(演示两条竖直线)这是两条腿,这个人正唱着歌儿向前走,他是来造房的。
4、(演示屋顶)他把一根长长的木头扛在肩膀上,哎呀,太重了,赶快找根结实点的木头来顶住吧。他砌好了墙,不一会儿房子就造好了……数一数房子上的“口”,说一说住着几口人。
5、(观察两幢房子的画面)旁边搬来了一户新邻居。找一找房子上有没有“人”字,住了几口人。新老邻居互相打招呼:“欢迎欢迎!”“你好你好!”
6、(观察四幢房子的画面)又搬来一户新邻居,这幢房子的“人”在哪里?和刚才两幢房子有什么不一样?
7、(观察完整画面)小区里住满了人,但是房顶没刷颜色。幼儿讨论给房顶刷什么颜色,有的说用蓝色,有的说用黄色,有的说用绿色。最后,经过讨论,大家说:“还是用一种颜色比较好,其他好看的颜色留给别的小区吧。”
8、(观察添加红色屋顶的小区画面)哇,屋顶都刷上了红色,看上去又漂亮又整洁。红色像什么?<来.源快思教.案网>为小区命名,比如“太阳小区”。
9、(观察添加黑色屋顶的小区画面)我们走到另外一个小区,找找这个小区的“人”字在哪里。屋顶都是黑色的,就像我们的眼睛和头发,这个小区可以叫什么名字呢?(如黑珍珠、大熊猫等)
二、创作表现
1、我们也来做建筑工人。走到工地上,“人”在哪里?能把“人”字和“口”字变成房子吗?
2、建筑材料又多又重,这次是用这个肩膀扛木头,下次换个肩膀扛,还可以当个大力士两个肩膀一起扛。
3、房子造好了。房子里住的人有的多,有的少,你开窗,我开窗,大家说说话多好呀。
4、小区里的人一起商量选用什么颜色刷屋顶,然后为屋顶刷上选定的颜色。
三、分享交流
1、将屋顶颜色相同的作品放在一起构成一个小区。
2、按颜色找一找今天建成了几个小区。
3、按颜色为小区命名,如绿叶小区、蓝天小区等。
活动延伸
将幼儿创作的各色“小区”拼接起来,为“小区”增添绿化和其他设施等。
反思:
幼儿在活动中大部分能够参与进来,个别有自主创新意识,还能够做出别的作品。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根据他们不同的性格设计出不同的应对方案。促进幼儿最大限度的发展。
7、中班数学教案《森林小区里的商店》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体验1-5数序的序列感,理解1-5数的实际意义。
2. 能尝试与同伴商量,体验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场景布置
2. 货架(图片) 各种货物(水果、文具、玩具、鞋、帽……)数量分别为1-5 数字卡片
3. 各色串链(分别贴有数字1-5)
4. 店牌、门牌
活动过程:
一、 布置货架(探索、体验有序摆放的序列感)
1. 我们的森林小区要开商店,我们可以开什么店呢?
2. [出示各种货物及货架]请幼儿两两结伴,把货物放入货架。放好货物后清点货物、贴上卡片。
3. 幼儿尝试摆放货物。
幼儿可能出现的情况:
1) 随意放(引导幼儿体验这样放很乱,买东西不方便
2) 先将货物分类,把相同的摆放在同一格里。
4. (以狮子经理的口气)提示:要把最少的货物放在最高一层;怎样让货物看上去整齐?。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引导幼儿按序摆放)
5. 观察:引导幼儿感受到摆放整齐的货物看上去象楼梯一样,下面一层总比上面一层多1个(件、只……),上面一层总比下面一层少1个(件、只……)
二、 编门牌号码(运用数序经验)
1. 森林小区的商店布置好了,可是森林里有这么多家商店,邮递员送信、送报纸可不方便了,他送信都是按照门牌号码来送的,可现在怎么送呀?(启发幼儿为商店编门牌号码)
2. 随意编------发现号码有重复或漏掉。
3. 这里有8家店该怎么编呢?(引导幼儿运用数序知识编号后,尝试用接着数的办法为剩下的店编。)
三、 布置商店(巩固)
1. 狮子经理送来了礼物,不过我们还要动手来做一做。
2. 请幼儿穿彩链。(引导幼儿注意彩链上的数字)
幼儿可能出现:
1) 将同色彩链按数序穿。
2) 将彩色彩链按数序穿。
3) 按间隔色、按数序穿。
4) 选择半成品:缺少一个补上去。
3.把穿好的彩链布置在商店门口。
活动反思:
对于幼儿来说,如果只重视数学知识的学习,很容易导致枯燥和乏味。常言道:兴趣是第一位教师,并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根据《指南》的精神,数学活动应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主,为幼儿日后学习数学创造有利条件,为幼儿终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我认为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是主要。
8、中班主题《爱护小区绿化》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爱护小区里的花草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了解树木的多种用途,培养思维力,想象力。
3、初步形成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6、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7、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活动准备:
1、小鸟与树的课件,准备一首柔缓的音乐;立体的树一棵,各类废旧品;带领幼儿参观小区里的花草树木。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 、小朋友,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地方,请看,(伴随优美的音乐,展示课件。)在一片美丽的小树林里,住着许多快乐的小鸟……
小朋友,你们看看这是什么?(小树)哪个小朋友能告诉老师和小朋友,树有什么好处?(能乘凉、小鸟可以住在树上……)所以我们应该保护小树。
2、引出树,这颗树怎么了,(倒在地上),哎呀!它的旁边有什么呀?(纸屑、瓜皮、饮料罐……)
到处是人们扔掉的废品,小树被污染了,小鸟会来吗?我们该怎么办呢?(不乱扔垃圾,给他们浇水施肥,冬天穿上衣服,防止冻伤)
二、观看课件——树木的用途,加强保护意识。
1、你的小区里有树木吗?有小鸟去吗? 树木能净化空气、美化小区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和风沙弥漫,防止水灾,保持生态平衡,调节气温,防风遮阳,小区中不能没有树木。
三、教师带领幼儿到小区看美丽的树。
春天来了,树木抽出了嫩嫩的枝,长出了绿绿的叶,小朋友,让我们象小鸟一样,飞到小区里,飞到大自然中去看看它们吧!
四、向幼儿讲述爱护树木的重要性。
爱护树木,不但是爱护了小鸟的家,更是爱护了我们自己的家,小朋友,你们说对吗?!
活动延伸:
用自己的双手画一份爱护树木画,发放与小区里的各位叔叔阿姨。
活动反思:
这节环保教育课已建立起幼儿对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的责任感,并有了初步地环保意识;了解到了绿化的好处。在整堂课中大部分幼儿表现活跃,发言积极;但少数幼儿表现不够主动,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对这部分孩子多给予引导和培养。
9、教案中班主题教案《幸福拍手歌》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我班95%的幼儿年龄平均在4岁半以上, 班额大,男女各占半,根据这一时期的幼儿思维活跃,好动、爱表现的特点和本月的主题,特设计了《幸福拍手歌》这项活动。根据新课改提出的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培养幼儿同伴间的合作、协调交流的能力,挖掘幼儿的创造性。为幼儿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这一理念。与本园引进的奥尔夫教学相结合,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挥自己的潜力,相互配合,展示自己,提高创造力,充满自信。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幸福拍手歌》,感受歌曲的活泼快乐的情绪,感知音乐中的节拍变化。
(2)训练幼儿的肢体反应能力,增强幼儿人际交往互动能力。
(3)在参与活动中引导幼儿集体合作意识编创歌词和对舞蹈动作的创编能力。
(4)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6)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7)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音乐作品欢快的情绪,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这种情绪,创编歌词及动作。
活动准备
歌曲范唱和伴奏、课件、电脑、多功能大屏、提前熟悉音乐。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一、图画导入:(课件1、2、)
老师:“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感受一下什么是幸福?(展示课件1),这位小朋友说:“爸爸把他举得高高的,她觉得特别幸福”。这位小朋友又说:“妈妈亲她的时候,她觉得特别幸福。”(展示课件2)“小朋友你觉得什么时候你最幸福呢?”1、幼儿自由回答, 2、幼儿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
基本部分:
二、欣赏歌曲:
1、|×× ×︳×× ×︳(教师拍手打节奏性)小朋友你们听,有几位小朋友说:他们也像你们一样,感受到了很多幸福,可他们用什么动作来表达幸福的呢?让我们来看看。放动画音乐一遍。
1、谁来给大家说说他们用什么动作表达幸福的?幼:(拍拍手、跺跺脚、打打肩)
(过渡语)他们真聪明,小朋友谁来跟他们比一比,想一个和他们不一样的动作来表达幸福。
2、个人创编动作,教师配进歌词。
(过渡语)歌曲中的小朋友也把自己的动作变成了一首歌,让我们来听听,做做他们的动作。
3、再听音乐,听着音乐跟老师一起进行坐立上肢活动。(拍拍手、跺跺脚、打打肩膀、)
(过渡语)小朋友想不想和他们比一比,和好朋友一起把动作编成歌词边唱边跳。
4、小组合作,把幼儿分成几组编创动作与歌词(教师适时指导)
结束部分:
各组展示、评价。
延伸部分:
让我们把幸福也带给关心我们的爸爸妈妈,做个文明礼貌的孩子。给他们倒杯水,捶捶背,拿双拖鞋受到爸爸妈妈帮助的时候多说几句‘谢谢’,上学离开时会说‘再见’,我们就要离开大教室了。对在座的老师说什么?幼儿齐声:“再见”。
教学反思
《幸福拍手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儿童歌曲。感受音乐作品欢快的情绪,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这种情绪,创编歌词及动作是本次活动的重难点。为了使孩子对这首曲子感受深刻, 我采用了传统教学和奥尔夫教学的融合.因为奥尔夫教学采用的教学方式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的。并且注重有肢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曲式的变化,通过课后反思,我认为在教学时不能简单枯燥的给幼儿讲何谓连续附点,而是要求孩子用肢体来感受连续附点使歌曲充满活泼、欢快、跳跃的情绪。所以改变了理论分析式教学模式,而以让幼儿用肢体愉快体验式教学,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编。我班幼儿本来就喜欢扎堆,我设计让他们四五个为一组,互相配合交流,正符合他们的心理,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对歌词和动作进行创编和延伸,幼儿一下子变得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起来,孩子通过合作、创编来再现歌曲形象,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