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游戏课教案《看谁运得多》反思

《中班游戏课教案《看谁运得多》反思》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中班游戏课教案《看谁运得多》反思

1、中班游戏课教案《看谁运得多》反思

  [游戏目标]

  1、练习推小车的技能。

  2、练习绕曲线走的技能。

  3、具有竞争意识。

  4、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5、提高幼儿的竞争能力,促进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游戏过程]

  1、教师示范推小车的动作,并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推得快。

  2、幼儿练习推小车绕曲线走的动作。

  3、幼儿分成三条队开始游戏:推着小车绕曲线走,到达终点后把粮食运回来,看谁运得多又快。

  [指导重点]

  1、听指令才开始出发灵活地绕曲线推小车。

  2、交换小车时要注意安全,减慢速度。

  3、指导幼儿绕曲线走时注意靠近线圈绕。

  [环境材料]

  三辆小车、若干线轴、沙包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2、中班游戏活动教案《看谁运得多》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游戏教案:

  看谁运得多

活动目标:

  1、练习推小车的技能

  2、练习绕曲线走的技能。

  3、具有竞争意识。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环境材料:

  三辆小车、若干线轴、沙包。

活动过程:

  1、教师示范推小车的动作,并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推得快。

  2、幼儿练习推小车绕曲线走的动作。

  3、幼儿分成三条队开始游戏:推着小车绕曲线走,到达终点后把粮食运回来,看谁运得多又快。

指导重点:

  1、听指令才开始出发灵活地绕曲线推小车。

  2、交换小车时要注意安全,减慢速度。

  3、指导幼儿绕曲线走时注意靠近线圈绕。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3、中班游戏教案《看谁接得好》含反思

  准备:幼儿掌握不同职业的特点

  玩法:

  5-6名幼儿参加。第一个幼儿说出一个职业名称。如:医生,第二个小朋友说:医生在看病,第三个幼儿说:医生在给小男孩看病,第四个小朋友说:医生在医院给小男孩看病-----后面的幼儿要比前一名幼儿说得更加丰富。没说出来的被淘汰,重新加入一位幼儿,游戏继续。幼儿还可以交换位置。

  【活动反思】

  准备充分;整堂课流程清晰,老师语言、要求简单明了,教师的示范准确,幼儿明白易懂;老师是孩子的玩伴,学习氛围愉悦;良好的同伴互助,孩子乐在其中;通过体育活动,发展了幼儿的能力,还激发了幼儿主动的学习,从而获得新经验的提升。

4、中班游戏课教案《看谁运得多》含反思

  [游戏目标]

  1、练习推小车的技能。

  2、练习绕曲线走的技能。

  3、具有竞争意识。

  4、体会集体合作游戏的快乐。

  5、提高幼儿的竞争能力,促进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游戏过程]

  1、教师示范推小车的动作,并引导幼儿讨论怎样才能推得快。

  2、幼儿练习推小车绕曲线走的动作。

  3、幼儿分成三条队开始游戏:推着小车绕曲线走,到达终点后把粮食运回来,看谁运得多又快。

  [指导重点]

  1、听指令才开始出发灵活地绕曲线推小车。

  2、交换小车时要注意安全,减慢速度。

  3、指导幼儿绕曲线走时注意靠近线圈绕。

  [环境材料]

  三辆小车、若干线轴、沙包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5、中班数学优质课教案《看谁夹得多》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感知10以内物体数量并比较多少。

  2、能正确运用数字记录每次所夹种子的数量。

  3、能大胆地讲述自己操作的过程与结果。

  4、愿意动手创作,体验欣赏创作活动的乐趣。

  5、能大胆选用自己喜爱的颜色作画。

  【活动准备】

  自制记录单,黑色水笔;提供3种种子(蚕豆、花生、玉米)每组摆放1种种子;人手一双筷子、1个小碗。

  【活动过程】

  1、以游戏的形式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我们要玩什么游戏吗?对,我们要玩“看谁夹得多”的游戏。用筷子夹哪些东西呢?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种子。

  2、感知10以内数量——幼儿第一次游戏。

  (1)提出游戏要求。

  师:今天我们不仅要看谁夹得多,还要看谁能准确地把自己夹了多少种子也记录下来。

  (2)教师出示记录单,并介绍游戏规则。

  师:你夹的是什么,就在记录单上找到相应的标记,然后在其下面的空格里用数字记录你一共夹了几颗。听到开始口令时才能夹,听到停止口令时就要放下筷子。

  (3)幼儿游戏。

  (4)幼儿交流。

  师:谁来介绍你夹了几颗什么?他夹的种子和记录的数字是一样多吗?谁比他夹的种子的数量多?

  (5)教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不仅数对了,而且也记对了。

  3、比较10以内数量的多少——幼儿第二次游戏。

  (1)提出第二次游戏前的要求。

  (2)幼儿游戏。

  (3)幼儿交流。

  4、怎样夹得多——幼儿第三次游戏。

  师:每人想一想,怎样夹才能让自己夹得更多?这次夹完后不但要记录你夹了几颗种子,还要比一比在自己的三次记录中,哪一次夹得最多,请你在下面的格子中对最多的一次做上标记。

  活动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6、中班游戏课教案《谁的点子多》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寻找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探讨联系朋友的多种方式。

  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4、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5、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狗点点、小猫咪咪的头饰;写信的卡纸、彩笔;剪刀、胶水、彩纸、废旧彩色画书;玩具:电话、手机、各类玩具车;拼插用的积木。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

  师:今天中班来了两个好朋友,他们听说我们中班的小朋友特别喜欢动脑筋想办法,特意带来一个问题,请你们帮忙解决。小朋友来猜猜它们是谁?

  教师分别学小狗叫的样子和小猫捋胡子的样子,幼儿猜出后,教师出示小狗点点和小猫咪咪的头饰。

  2、教师向幼儿交代问题,引导幼儿展开讨论,初步探讨联系小白兔的方法。

  师:点点和咪咪要到小白兔家过生日,他们用什么办法联系小白兔呢?小朋友,你来给它们想个办法好吗?

  幼儿动脑筋,为点点和咪咪想出联系的办法.(幼:打电话、发短信、写信、飞鸽送信、上网发邮件、坐车去、骑马去等)?

  3、教师引导幼儿分层次进行扩散思维活动。

  (1)如果点点和咪咪想亲自去小白兔家,乘什么交通工具去联系呢?

  幼儿讨论乘什么交通工具去小白兔家联系的方式。(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如:乘火车、坐公交车、坐飞机、骑摩托车、骑电动车、骑马、跑步等等。

  教师指导用语:你这个办法不错,还会想到什么办法呢?

  (2)如果点点和咪咪不想亲自去小白兔家,它们又怎样进行联系呢?

  幼儿讨论:打电话、写信、飞鸽传书、发短信等等。

  教师指导:你还有什么新方法吗?为什么会想到这个方法?

  4、幼儿自己选择材料分组进行实践活动。

  (1)选择利用交通工具去小白兔家进行联系的为一组。幼儿自己选择材料,或用积木拼插交通工具,或用彩笔画出交通工具,或用其他方式,鼓励幼儿进行合作。

  (2)选择写信的方式联系小白兔的为一组。幼儿自选卡纸、彩笔、剪刀、彩纸、废旧画书、胶水等材料,用图画、符号或粘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来联系小白兔,鼓励幼儿合作进行创作。

  (3)选择打电话、发短信的方式联系小白兔的为一组。幼儿自选材料进行操作活动,积木拼插、绘画的方式制作出电话,幼儿之间进行打电话的游戏。

  (4)选择其他方式跟小白兔联系的为一组。有不同意见的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操作活动。

  5、幼儿展示自己的创新思维活动。

  幼儿之间互相展示,互相说;每组一个代表说说本组的情况。

  教师指导用语:你是用什么方式联系小白兔的?跟大家说说你的办法!把你的信念给大家听听!你粘贴的内容是什么?说出来,让大家分享一下!

  6、结束部分:

  教师小结: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与众不同的好办法,点点和咪咪真是太高兴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会遇到好多的事情,只要我们积极动脑筋,就会想出好办法。

  幼儿跟点点和咪咪再见,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

  课堂环节紧凑,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下享受,由于在游戏过程中,我讲游戏规则不到位,导致幼儿在游戏过程有的捣乱,气氛太过度的活跃,导致我控制不住场面。今后我要加强本班的游戏规则的培养,是幼儿愉快、友好的分享游戏乐趣。

7、中班体育游戏优质课教案《蚂蚁运粮》含反思

  游戏目标:

  1、通过游戏发展幼儿手膝着地爬,尤其是单臂匍匐向前的动作灵敏性,协调性。

  2、巩固发展幼儿咎,平衡等基本动作,培养幼儿协作配合的能力,发扬团结互助品德。

  游戏准备:

  1、蚂蚁头饰30个,垫子三组,平衡木3条,钻栏3个。

  2、“粮食”背袋若干,音乐磁带一盒,场地布置

  游戏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幼儿听节奏走圆圈做跷跷板游戏。

  2、律动“蚂蚁搬豆”

  (二)基本部分:

  1、学习找粮食途中各种本领,教师示范爬行动作,尤其是单臂爬行。

  2、幼儿分散练习,要求每个幼儿在不同地方,练习爬、走、钻的本领,着重单臂爬行,教师巡加指导,并提醒注意安全。

  3、幼儿集中一次,从“家”出发找“粮”途中钻过山洞,"屈,老师.教案,网出,处!爬过草地,走过小桥,发现“粮食”不很大,每只“蚂蚁”各背一袋回家后,数数“粮”爬山得快的幼儿介绍经验。

  第二次出发找粮,发现“粮”挺大,引导幼儿想办法,合作抬回家,抬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要求幼儿互相配合,抬到家后,互相评价。

  第三次出发后,发现“粮食”更大了,引导幼儿互相商讨办法,找伙伴一起搬,要求协同配合。

  (三)结束部分:

  “粮食”堆好,教师简单讲评“小蚂蚁”围着“粮仓”狂欢,师生同做放松运动。

  游戏延伸:

  小朋友要学蚂蚁爱劳动,爱团结和中教师一起将垫子、平衡木、钻栏、背袋运回教室去吧。

  游戏反思:

  幼儿喜欢做游戏,教师适时地开展对教学有帮助的游戏活动,会将原本枯燥的识字变为幼儿乐学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全身地投入,真正让幼儿体验到了玩中学,学中玩,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了识字教学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