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打电话》反思》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中班数学教案《打电话》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打电话的过程。
2、学会0-9的数字。
3、学会点数对应,并体会打电话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电话1部、号码记录卡、笔。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活动内容。
(1)老师口袋里放着一部手机。
师:小朋友们,家里是不是只有你一个孩子呢?
幼:是/不是
师:大多数小朋友家里就他一个孩子。那么,要是在家里的时候想找小伙伴玩了,会怎么做?!来自快思老师教案.!
幼:打电话/到他家里去玩/叫他来自己家里
师:嗯,说的对。可是,要怎么才能叫他来自己家里呢?或者我们要去他家里,也要先告诉他一声吧?
幼:对的。
师:所以,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幼:打电话。
师:真聪明。打电话多方便呀?现在呀,老师就要打一个电话
拨号,老师拨打,通话,挂上。
师:"老师刚才在跟谁打电话?听得出来吗?"展示拨打的电话号码
(2)师:这里有两张电话号码卡,一张是小男孩的,一张是小女孩的。可是,卡上没有数字,只有点。你们来告诉我是几个点好吗?
幼:好
按点认读。
师:现在我们都知道数字了,那么号码记录卡上小男孩家里电话是多少呢?把它们都写下来吧。
幼儿看点数写数字
(3)小女孩家里电话是多少?
看点数写数字
(4)师:那你们家里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呀?能告诉我吗?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
画点数,并对照点数写数字
2、幼儿交流经验:号码是多少?
(1)小朋友交流自己家电话是多少?
(2)请小朋友做打电话的游戏,拨打正确号码(用手做打电话状)。
师:"刚才小朋友都说了平时是怎样打电话的,现在小朋友们来试试吧。"
3、幼儿体验打电话的心情和乐趣。
全体幼儿一起复习一遍。
4、幼儿观察和记录。
师:我们知道了家里的电话,那么爷爷奶奶家还有外公外婆家的电话号码你们都知道吗?我们回家再去记下来吧。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因为电话是小朋友常见的而感兴趣的,所以整个过程孩子的热情高涨,兴趣很浓。积极参与整个活动,乐意的表现自己,达到了活动目标。
2、中班数学教案《家中的电话号码》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电话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与好处。
2、运用数、物、点对应经验,知道朋友电话号码。
3、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各种打电话的场景画面。
2、记录家中的电话号码、0----9数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画面,谈论并出示电话记录纸
1、电话有什么用?
小结:电话可以让我们和好朋友互相联系,分享彼此的快乐。
2、记住家中电话号码有什么好处?
小结:如果迷路,在幼儿园里身体不适,都可以打电话到家里。
3、介绍幼儿园电话,数数有几个数字,记住幼儿园电话有什么用。
小结:如果生病了,可以打电话给老师。如果爸爸妈妈有事要晚点来接我们,也可以打电话给老师。
二、解读电话记录纸
我们如果想和班级里的好朋友打电话就要知道他们的电话号码。
了解电话记录纸:我们可以用花纹、点点、小棒变成数字,来记录每个小朋友的电话号码,数一数一共有几个,然后找到相应的数字贴在它的下面,就能把电话号码变成数字,知道好朋友家里的电话.
三、幼儿操作
每人一份电话号码纸,把电话号码中的点子变成数字。
四、分享交流
模拟按记录纸上的电话号码拨号,如正确,对方即用铃声表示打通;如错误,则共同检查错在哪个数字上,该怎么变。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环节设计层层递进,谈话导入自然而且直入主题,有效地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亲切自然地将幼儿的情绪带入到活动中来。紧密联系幼儿生活实际,而且难度不是太大,适合幼儿发展水平。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有了加强,给了幼儿发挥想象的自由和机会,提高了幼儿动脑,动口和动手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幼儿都能真正动起来,使每个孩子都主动、积极地去记,这样才能使幼儿自己遇到紧急问题时会使用这些号码,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幼儿相互讨论,教师、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机制。为幼儿提供更加广泛、自由的探索空间,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使其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3、中班数学教案《春天的电话亭》含反思
活动背景和设计意图:
这个活动以认识椭圆形为重点。幼儿认识平面图形有一个难易顺序,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等。由此,不难发现,椭圆形的认识难度较大,主要原因在于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少。而我们中班下学期的数学目标也要求幼儿认识椭圆形,正巧我们正在开展“春天来了”的主题,在春天的景物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有椭圆形这个几何图形的物体,如桃花的花瓣,柳树的树叶,蝴蝶的身体等等,可以让幼儿在春天的情景中认识椭圆。所以结合这些内容,我设计了本次的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看看找找中,认识椭圆形,并感知其基本特征。
2、感受春天万物变化的喜悦。
3、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1、春天背景墙、春姑娘图片、图形蝴蝶、电话亭、脚印贴纸。
2、音乐《春天在哪里》。
活动过程:
一、春天的秘密(关注价值: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感受春天万物变化的喜悦)。
1、T: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客人,瞧!(出示春姑娘的图片)她是谁呀?
春天到了,春姑娘回来了,开了一个春天电话亭。每天通过打电话把春天的秘密告诉身边的人。[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欢迎你来打电话,把更多春天秘密告诉身边的人。
→幼儿自由模仿打电话。
2、教师小结:春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
二、蝴蝶的秘密(关注价值:通过观察、比较,感知椭圆形的特征。)
1、T:春姑娘说呀:你们的眼睛可真亮,谢谢你们打电话讲了这么多春天的秘密。我今天来还带来了一位朋友,请你猜猜她是谁。
谜语:头上两根须,身穿花衣裳,飞舞花从中,快乐又逍遥。
2、T:(模仿蝴蝶)我有个问题要考考你们。你们认识我身上的哪些图形呢?
→幼儿自由交流。
T:那你知道我的身体是什么图形吗?和圆形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幼儿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证实椭圆形比圆形长。)
3、教师小结:原来蝴蝶的身体是椭圆形的。椭圆形和圆形比起来,它的身体长一点,扁一点,我们把长长的圆,扁扁的圆就叫椭圆形。
三、游戏——印脚印(关注价值:巩固对椭圆形的认识)
1、T:请你在春姑娘朋友的身上找一找,哪里有椭圆形,留下你的小脚印。
2、音乐,幼儿在主题墙上操作,和客人老师互动,告诉客人老师,你找到了春姑娘朋友的哪里有椭圆形。
活动延伸:
结合资料库,让孩子寻找生活中更多的椭圆形物体,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活动反思:
1、活动应体现情景性。采用打电话的游戏方式,鼓励幼儿回忆外观的经历,大胆表达自己发现的春天的秘密;猜猜春姑娘的朋友及找找朋友身上的椭圆形,都让幼儿在完整的情景中展开活动,让幼儿感受到春天万物生长的喜悦。
2、活动应体现互动性。打电话是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比比椭圆和圆的异同,是和材料的互动;找找椭圆的朋友,是和教室环境的互动。互动性学习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
4、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有用的电话号码》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电话号码的作用,体验数字给生活带来的方便与有趣。
2、复习9以内的数字、数数。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能读出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和家人的手机号码,知道特殊常用的特殊电话号码。
2、物质准备:0-9数字卡片若干套、浆糊、白纸人手一张;“翻译号码”游戏图一张。
活动过程:
一、看图翻译电话号码。
(1)明天我们将举行一个运动会,想邀请小兔、小猪、小象来参加,去请大家想想办法用什么方法通知它们?(幼儿泛讲)
师:你们真会动脑筋,想了很多办法,那么,用什么方法最好呢?
(2)打电话要查电话号码,我们来查一查动物家的电话。
教师分别出示图形卡。(小兔、小猪、小象、)
师:这是小猴家的电话。;.教.案来自:快思老.师教.案网;让幼儿观察发现小猴家只有图形,没有号码。
(3)引导幼儿看图翻译号码。
个别幼儿黑板上贴数字, 集体念号码。
验证号码的正确性,老师拨打电话。
二、感知数字的丰富变化。
(1)思考:这些号码都有几个数字? (6位)
(2)都有8个数字,为什么电话号码是不一样的?(数字排列的顺序不同)
(3)相同的是什么?(三个号码都是六位数,前两位数都有5、8)
三、交流所收集的电话号码
增强幼儿有关电话方面的知识,了解电话号码是多位数的。
(1)请幼儿大声地读自己带来的电话号码。
(2)你们知道的电话是几位数的?(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讲述:南京地区的家庭电话是8位数的,手机是11位数的;常用的较特殊的电话是3位数的。)
四、操作活动,巩固幼儿经验。
1、给小动物编电话号码
(1)有许多小动物家都装上了电话,有的还用上了手机,我们来帮它们选个电话号码编个电话号码吧。
(2)提示:用贴数字的方法,想想家庭号码是几位数,手机是几个数字。
2、特殊的电话号码。
给特殊的车辆,找到正确的电话号码。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幼儿数一电话号码是几位数的。
4、请幼儿念读自己粘贴的电话号码。
活动反思:
电话是现代沟通工具,又是幼儿熟悉的物品,并且电话号码蕴含了丰富的数知识和经验。中班的孩子刚刚从小班升上来,由于电话号码都是9以内的数,数点对应也是中班幼儿需要逐步掌握的,将电话号码和数活动有机整合。让幼儿相互讨论,教师、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机制。为幼儿提供更加广泛、自由的探索空间,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使其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5、中班数学教案《打电话》含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打电话的过程。
2、学会0-9的数字。
3、学会点数对应,并体会打电话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电话1部、号码记录卡、笔。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活动内容。
(1)老师口袋里放着一部手机。
师:小朋友们,家里是不是只有你一个孩子呢?
幼:是/不是
师:大多数小朋友家里就他一个孩子。那么,要是在家里的时候想找小伙伴玩了,会怎么做?!来自快思老师教案.!
幼:打电话/到他家里去玩/叫他来自己家里
师:嗯,说的对。可是,要怎么才能叫他来自己家里呢?或者我们要去他家里,也要先告诉他一声吧?
幼:对的。
师:所以,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幼:打电话。
师:真聪明。打电话多方便呀?现在呀,老师就要打一个电话
拨号,老师拨打,通话,挂上。
师:"老师刚才在跟谁打电话?听得出来吗?"展示拨打的电话号码
(2)师:这里有两张电话号码卡,一张是小男孩的,一张是小女孩的。可是,卡上没有数字,只有点。你们来告诉我是几个点好吗?
幼:好
按点认读。
师:现在我们都知道数字了,那么号码记录卡上小男孩家里电话是多少呢?把它们都写下来吧。
幼儿看点数写数字
(3)小女孩家里电话是多少?
看点数写数字
(4)师:那你们家里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呀?能告诉我吗?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
画点数,并对照点数写数字
2、幼儿交流经验:号码是多少?
(1)小朋友交流自己家电话是多少?
(2)请小朋友做打电话的游戏,拨打正确号码(用手做打电话状)。
师:"刚才小朋友都说了平时是怎样打电话的,现在小朋友们来试试吧。"
3、幼儿体验打电话的心情和乐趣。
全体幼儿一起复习一遍。
4、幼儿观察和记录。
师:我们知道了家里的电话,那么爷爷奶奶家还有外公外婆家的电话号码你们都知道吗?我们回家再去记下来吧。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因为电话是小朋友常见的而感兴趣的,所以整个过程孩子的热情高涨,兴趣很浓。积极参与整个活动,乐意的表现自己,达到了活动目标。
6、中班数学详案教案《电话号码中的秘密》含反思
活动背景:
主题活动《我家和我家附近》中,幼儿们通过参观、讨论活动了解了自己家中的情况,他们对自己家中的电话号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聚在一起讨论着关于电话号码的各种话题,于是我随机地生成了这个课题,让幼儿在自己的探索中发现住宅电话中蕴涵的各种秘密及社会性等方面的知识,并在讨论中寻求问题的答案。活动中,教师注意创设开放的情境,摈弃传统灌输的教学方式,对于幼儿探究的答案都予以肯定,营造培养“完整儿童”的教育理念。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巩固对10以内数量的认识。
2、激发探究乐趣,讨论住宅电话号码中藏着的秘密。
活动准备:
1、电话机
2、幼儿操作纸两张(分红、黄两色),上面画有格子。 红色纸: 黄色纸: 1-10等数字卡人手两套
3、幼儿与家长记录的调查表(上有家中的电话号码和家庭地址)
4、120/114/119/110等特殊电话号码与图片
5、常熟市、湖苑新村等字卡。
6、视频转换仪
活动过程:
1、以“电话铃声导入”,让幼儿讨论电话的用途。
“嘀铃铃,什么响了?”电话有什么用?
2、提供操作材料,让幼儿通过操作知道老师家的电话号码。
(1)有事要打电话,那老师家的电话号码你知道吗?告诉你就藏在这张神秘的纸条里。
出示视频转换仪:请你看一看纸条上有什么?(出示纸条) 纸条上有什么?(数字、点子、两排格子)
(2)小朋友每人一张红色的小纸条,请将纸条上面一排格子里的点子在下面的格子里用相应的数字来表示,你就会猜出老师家的电话号码了。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
(3)讨论交流:老师家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出示:52736790)
(评析:在这里,教师通过让幼儿制作教师家的电话号码牌,巩固幼儿对10以内数量的认识,又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幼儿的兴趣昂然,十分投入地进入到猜猜老师家的电话号码的操作活动中。)
3、制作自己家的电话号码牌。
(1)为了方便我们联系老师,也想知道你家的电话号码,我在小筐里准备了一些数字,请你在黄色的纸条上从左往右按照顺序贴出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鼓励幼儿按照顺序粘贴。制作完成的幼儿去自己的调查表前检查你贴得对吗?;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鼓励幼儿自己检查答案,并与同伴交流自己家中的电话号码。)
(评析:调查表的运用十分巧妙,先为活动做了前期的准备,使幼儿有了电话号码这一知识经验,又为幼儿检查答案提供了方便。培养幼儿自己检查作业的能力。)
(2)介绍自己家的电话号码,鼓励幼儿用完整的语言描述。
4、寻找电话号码牌上的秘密。
(1)这些电话号码牌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请你和好朋友一起参观讨论。(幼儿自由参观、讨论)
幼儿通过自由寻找。讨论发现电话号码中的秘密。
幼1:我们的电话号码都是由8个数字组成的。
师小结:住宅电话是固定电话,都是8位数。
幼2:我们的电话号码的前二位数都是52。
师:52代表什么意思?(52开头的表示是都是常熟市的用户。)
——出示字卡——常熟市,代表我们都住在常熟这个城市中。)
幼3:我家的电话号码的前四位与老师一样都是5273。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红的的圆圈,请5273开头的幼儿站在圆圈里,其他的站在圆圈外。(幼儿按照要求站立)。请这些小朋友告诉我们你们住在哪里?
师:原来这些小朋友都住在湖苑新村——出示字卡,所以他们的电话号码的前四位是5273,统计一下有几位小朋友?(师幼一起数数统计。)
师:其他小朋友住在不同的新村,活动后你再去找一找和你的电话号码前四位一样的朋友有吗?是谁?问一问住在哪里?和你一个新村吗?
(2)你还发现电话号码牌上有什么秘密?你可以提出来问问老师和小朋友。
幼4:我的电话号码是527开头,小朋友是523开头的?这是为什么?(幼儿讨论)
师小结:电话号码的第三位代表你家住在哪里?7、8开头的住在城市中,3、1、2等数字开头的住在乡下。询问幼儿的家庭住址,核实答案。
(评析:这一环节需要幼儿观察自己与同伴的电话号码牌从而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师幼讨论寻找问题的答案,这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注意创设开放的情境,对于幼儿探究的答案都予以肯定,并带领幼儿寻求答案。所以活动中幼儿的探究欲望极强,发现了电话号码的许多秘密。充分发挥了主动性。)
5、了解特殊的电话号码。
电话号码中藏着的秘密可真多,生活中有了电话真方便!生活中有些电话号码是服务电话,你能说出一些吗?
(幼儿介绍110——匪警电话,遇到危险的事情请110警察帮忙,119——火警电话,120——急救病人,114——查询电话号码,这些电话是碰到特殊情况才用到,平时小朋友可不能乱打。(幼儿每说出一种教师出示相应的号码。)
6、结束:今天我们寻找了小朋友家电话号码的秘密,现在我们生活中除了住宅电话,还有什么样的电话?(幼儿发散思维)
爸爸妈妈用的手机、小另通的号码是什么样的?我们在以后的活动中再来研究。
活动延伸:
1、在科学区放置电话与电话号码本让幼儿做打电话的游戏。
2、鼓励幼儿继续找出电话号码上的秘密。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环节设计层层递进,谈话导入自然而且直入主题,有效地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亲切自然地将幼儿的情绪带入到活动中来。紧密联系幼儿生活实际,而且难度不是太大,适合幼儿发展水平。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有了加强,给了幼儿发挥想象的自由和机会,提高了幼儿动脑,动口和动手的自主探究能力。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幼儿都能真正动起来,使每个孩子都主动、积极地去记,这样才能使幼儿自己遇到紧急问题时会使用这些号码,同时也增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幼儿相互讨论,教师、幼儿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形成合作学习机制。为幼儿提供更加广泛、自由的探索空间,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使其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7、幼儿园中班数学领域《打电话》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了解打电话的过程。
2、学会0-9的数字。
3、学会点数对应,并体会打电话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6、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7、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电话1部、号码记录卡、笔。
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活动内容。
(1)老师口袋里放着一部手机。
师:小朋友们,家里是不是只有你一个孩子呢?
幼:是/不是
师:大多数小朋友家里就他一个孩子。那么,要是在家里的时候想找小伙伴玩了,会怎么做?
幼:打电话/到他家里去玩/叫他来自己家里
师:嗯,说的对。可是,要怎么才能叫他来自己家里呢?或者我们要去他家里,也要先告诉他一声吧?
幼:对的。
师:所以,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幼:打电话。
师:真聪明。打电话多方便呀?现在呀,老师就要打一个电话
拨号,老师拨打,通话,挂上。
师:"老师刚才在跟谁打电话?听得出来吗?"展示拨打的电话号码
(2)师:这里有两张电话号码卡,一张是小男孩的,一张是小女孩的。可是,卡上没有数字,只有点。你们来告诉我是几个点好吗?
幼:好
按点认读。
师:现在我们都知道数字了,那么号码记录卡上小男孩家里电话是多少呢?把它们都写下来吧。
幼儿看点数写数字
(3)小女孩家里电话是多少?
看点数写数字
(4)师:那你们家里的电话号码是多少呀?能告诉我吗?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
画点数,并对照点数写数字
2、幼儿交流经验:号码是多少?
(1)小朋友交流自己家电话是多少?
(2)请小朋友做打电话的游戏,拨打正确号码(用手做打电话状)。
师:"刚才小朋友都说了平时是怎样打电话的,现在小朋友们来试试吧。"
3、幼儿体验打电话的心情和乐趣。
全体幼儿一起复习一遍。
4、幼儿观察和记录。
师:我们知道了家里的电话,那么爷爷奶奶家还有外公外婆家的电话号码你们都知道吗?我们回家再去记下来吧。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因为电话是小朋友常见的而感兴趣的,所以整个过程孩子的热情高涨,兴趣很浓。积极参与整个活动,乐意的表现自己,达到了活动目标。
8、幼儿园中班数学领域《春天的电话亭》教案反思
活动背景:
这个活动以认识椭圆形为重点。幼儿认识平面图形有一个难易顺序,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梯形等。由此,不难发现,椭圆形的认识难度较大,主要原因在于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少。而我们中班下学期的数学目标也要求幼儿认识椭圆形,正巧我们正在开展“春天来了”的主题,在春天的景物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有椭圆形这个几何图形的物体,如桃花的花瓣,柳树的树叶,蝴蝶的身体等等,可以让幼儿在春天的情景中认识椭圆。所以结合这些内容,我设计了本次的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在说说看看找找中,认识椭圆形,并感知其基本特征。
2、感受春天万物变化的喜悦。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6、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7、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1、春天背景墙、春姑娘图片、图形蝴蝶、电话亭、脚印贴纸。
2、音乐《春天在哪里》。
活动过程:
一、春天的秘密(关注价值: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感受春天万物变化的喜悦)。
1、T: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客人,瞧!(出示春姑娘的图片)她是谁呀?
春天到了,春姑娘回来了,开了一个春天电话亭。每天通过打电话把春天的秘密告诉身边的人。欢迎你来打电话,把更多春天秘密告诉身边的人。
→幼儿自由模仿打电话。
2、教师小结:春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
二、蝴蝶的秘密(关注价值:通过观察、比较,感知椭圆形的特征。)
1、T:春姑娘说呀:你们的眼睛可真亮,谢谢你们打电话讲了这么多春天的秘密。我今天来还带来了一位朋友,请你猜猜她是谁。
谜语:头上两根须,身穿花衣裳,飞舞花从中,快乐又逍遥。
2、T:(模仿蝴蝶)我有个问题要考考你们。你们认识我身上的哪些图形呢?
→幼儿自由交流。
T:那你知道我的身体是什么图形吗?和圆形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幼儿将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证实椭圆形比圆形长。)
3、教师小结:原来蝴蝶的身体是椭圆形的。椭圆形和圆形比起来,它的身体长一点,扁一点,我们把长长的圆,扁扁的圆就叫椭圆形。
三、游戏——印脚印(关注价值:巩固对椭圆形的认识)
1、T:请你在春姑娘朋友的身上找一找,哪里有椭圆形,留下你的小脚印。
2、音乐,幼儿在主题墙上操作,和客人老师互动,告诉客人老师,你找到了春姑娘朋友的哪里有椭圆形。
活动延伸:
结合资料库,让孩子寻找生活中更多的椭圆形物体,巩固对图形的认识。
活动反思:
1、活动应体现情景性。采用打电话的游戏方式,鼓励幼儿回忆外观的经历,大胆表达自己发现的春天的秘密;猜猜春姑娘的朋友及找找朋友身上的椭圆形,都让幼儿在完整的情景中展开活动,让幼儿感受到春天万物生长的喜悦。
2、活动应体现互动性。打电话是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比比椭圆和圆的异同,是和材料的互动;找找椭圆的朋友,是和教室环境的互动。互动性学习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