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范文《搭建我们的家》反思

《观察记录范文《搭建我们的家》反思》属于幼儿园公开课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观察记录范文《搭建我们的家》反思

1、观察记录范文《搭建我们的家》反思

  观察对象

  雄轶 嘉嘉 硕硕

  年龄段/班

  大班

  观察时间

  活动区时间8:30-9:30

  观察背景

  基于主题《我们的家》,幼儿在搭建房屋方面特别感兴趣。在每天离园过渡环节中孩子们选好明天的区域活动,然后做好自己的区域活动计划,使得我班建筑搭建活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进行有目的的搭建。

  观察目标

  幼儿在合作搭建的过程中,能够分工、合作解决问题。

  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观察过程

  在活动的一开始,几个孩子们开始商量今天要搭建一座房子。他们做好底部用长圆柱做支撑,然后想在上面用长条积木继续堆高。这时嘉嘉拿着手中的长木条衡量着两个长圆柱之间的距离,他让硕硕去找其他长度厚度相同的积木。

  雄轶一边摆放积木一边指挥着嘉嘉搭建他的积木。建筑又搭了一层,三个孩子拿着积木衡量着长度继续搭建。过了一会积木突然倒了。他们继续按照之前的方法重新搭建,一会积木又倒了。

  孩子们在经历了两次房子倒塌之后,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寻找搭建方法。雄轶问硕硕怎么回事?硕硕说:“咱们搭建的积木总是下面倒,肯定是不稳”。嘉嘉着急地说:“那怎么办?会不会是我们班的地有问题?”伙伴几个一时皱起了眉头不知道该怎么继续。这时硕硕突然大叫一声:“哦,我知道了,咱们班的地真的不平,你看它这有一个鼓包”。终于找打到问题所在了。雄轶带着几个伙伴马上调整搭建方案。雄轶负责指挥整体搭建,嘉嘉叫旁边的小朋友为他取来长条形的积木,硕硕带着另外一个孩子在侧面搭建房子的大门,忙的不亦乐乎。最终的解决方案是他们将长圆柱积木撤掉,把长木条交错打底铺在下面,搭了三层后用长木板平铺在上面。最后再将长圆柱放在建筑的顶层,这次的房子终于不倒了,孩子们高兴极了。继续合作搭建。

  观察分析与反思

  分析:

  活动中孩子们有了一定的分工合作能力。雄轶和嘉嘉主要负责建筑的主体部分搭建,硕硕负责的是建筑的前端。整个活动中是大家齐心协力合作完成的。

  幼儿在搭建的过程中能够注意到积木的形状,长度,厚度,并且能够按照积木的这些特征进行规律的搭建。活动中他们能够有意识地运用这些特征。

  反思:

  教师在活动中要充分相信幼儿,不要过急过早地介入到游戏中,给予他们解决问题的环境。能让孩子们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才是真正的尊重他们,孩子们虽然用语言表达的少,但是每一步都是自己不断用实际搭建行动验证自己的想法,这也是让孩子们形成逻辑思维的一种方式。

2、优质观察记录范文《搭建城堡》反思

  观察对象

  毅然、鑫艺

  年龄段/班

  中班

  观察时间

  2019年11月13日

  观察背景

  中班的孩子马上就要升入大班了。通过平时的引导,孩子们已经开始彼此协调解决问题。团结合作的精神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一直教育孩子的,通过一些实践,孩子们也体会到合作的魅力。

  观察目标

  1.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能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搭积木。

  2.能够愉快地与同伴相互合作完成作品。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观察过程

  玩建构区的小朋友合作能力有提高,知道和小朋友互相合作搭建一座房子或者池塘。在搭建过程中,他们会相互交流,相互说出自己想怎么搭建的想法,然后经过商量后开始开工啦!

  小建构师们左手拿着一块积木,右手拿着一块积木,两只手一起开工修建城堡!鑫艺说:“我们来搭建城堡吧!”毅然:“可是我不会修城堡啊?我会修停车场。”鑫艺:“那你修停车场,我修城堡,我们一起来吧。”鑫艺发现了自己修的城堡房顶上还差了点东西,但是怎么也找不到:“毅然快来呀,我们的城堡房顶上还要一个钟,不然怎么看时间呢?但是我们这没有钟怎么办啊?”毅然想了想:“要不我们用半圆型当作钟吧!”

  当城堡修建好时,我们的“客人”也来看房子啦:“嗯,这个房子不错,你们搭的什么房子啊?”毅然说:“这是我们搭建的城堡,你看还有停车场呢,可以停两辆车!”鑫艺:“我们城堡还有花园,还可以养鱼在里面呢!”‘客人’心动了:“哇!这么漂亮的房子,我买了!给你两块钱!”

  在客人精细的看完房子交了钱后,让我给他们拍照留恋。鑫艺说:“这是我们卖出去的第一个房子,好开心啊。”毅然:“我们再来搭一座城堡吧,这样我们就有好多好多的钱了!”

  观察分析与反思

  游戏是幼儿一项快乐而自由的实践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学习的良好机会和最佳途径。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孩子们根据已有的经验,知道了买菜、看病、理发等这些社会行为都需要用钱。所以游戏开始时,孩子们首先是到银行里去取钱,然后客人拿着钱来看房子,看中之后在进行交易。在搭建过程中幼儿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行动,并能够与同伴愉快地沟通商量、相互合作搭建积木,不断地让幼儿与幼儿自己交流,帮助幼儿进一步更接近生活,知道相互合作的重要性和知道要有钱才能买到东西,能从中慢慢地明白自己所生活的地方和社会关系。

3、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范文《齐心协力搭建城堡》反思

  社会是开放互助的,所以小朋友要培养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与同伴合作的能力。在建构区可以很好地锻炼幼儿创造,和同伴交往合作的能力。一起来看看幼儿园中班观察记录范文《齐心协力搭建城堡》

  观察背景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是幼儿最重要的社会交往能力之一。它有利于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增强幼儿的情感支持,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社会交往能力、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发展。《3-6岁儿童发展指南》针对社会交往指出:幼儿园应多为幼儿提供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中班上学期幼儿,社会交往特点较接近小班幼儿。区域活动环节常看到幼儿都是自己拿一份材料独自操作。游戏活动中缺少交流与合作意识。

  观察目标

  1、让幼儿自己去观察,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允许幼儿大胆想像、创新,异想天开、幻想世界。

  2、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

  3、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观察过程

  现状分析

  第一次游戏:

  区域活动中,雨娴小朋友征求老师同意后将美工区涂鸦的纸芯筒带到区域自选区,同时另外选了两份材料—塑料泡沫、酸奶瓶。幼儿行为表现:雨娴在操作的时候,吸引了恩硕小朋友加入。他们开始一边操作一边小声的讨论恩硕: “雨娴,这个纸筒不是放在美工区画画吗?”雨娴:“是啊,我画了图案,跟老师说可以拿到这边搭房子。”简单的互动以后,他们开始各自搭建。中间除了材料选择时候有简单的互动。但并没有要合作搭建的意识。幼儿发展现状分析:

  当孩子发现材料时,教师能管住自己的手,支持鼓励孩子,让孩子根据已有的经验进行尝试。正是孩子自己选择的低结构材料容易组合、富有挑战,激发孩子的乐趣,因而很容易引来同伴。

  推进方法: 给予支持,观察记录

  第二次游戏:

  因为有第一次的搭建,第二天区域活动的时候,雨娴和恩硕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自选区拿了同一份材料。他们又各自开始摆放材料。老师适时的介入,让雨娴和恩硕看了前一天搭建的图片。他们很开心的说着自己搭建的物体名称。老师:“我们低结构材料有限,昨天你们都搭了自己喜欢的房子,那今天我们用同一份材料要搭一个更大的的房子,要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合作”雨娴第一时间回答了老师的问题。恩硕听完后一直点头。幼儿行为表现:

  游戏开始,从材料的选择,他们就商量着拿取。雨娴:“我们第一层用最粗的”。。。。。。搭建过程中有简单的协商

  恩硕:“第二层用细的吧”

  雨娴:“可以,我们搭个皇冠的屋顶”。。。。。。

  在搭建过程中,雨娴和恩硕共同发现了一个新问题。搭建物容易倒塌。

  幼儿发展现状分析:

  《3-6岁儿童发展指南》提出,教师应多为孩子提供需要齐心协力才能完成的活动,让幼儿在具体活动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学习分工合作。教师要倾听孩子的想法,适时的介入引导。在拼搭大建筑物的过程中,孩子们学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仅喜欢这个活动,也增进了彼此的合作。推进方法:适时用语言介入幼儿活动,引导幼儿尝试合作

  第三次游戏:

  针对上一次物体容易倒塌, 雨娴和恩硕本次游戏针对建筑物的牢固性,在游戏前就进行了探讨。整个搭建过程,从材料的选择,到建筑物的形状,牢固性。每一个环节都有互动和交流。

  幼儿行为表现:

  恩硕:我们上一次搭的太高了

  雨娴:恩,而且高层的纸筒太细

  恩硕:我们这次最低层要搭宽一些

  雨娴:对.我们可以用酸奶瓶做为底部加固

  ……

  幼儿发展现状分析:

  当孩子搭建物容易倒塌,教师鼓励孩子自己面对问题,相互协商,大胆寻找适宜的方法,孩子们从中体验合作探索的乐趣,获得成就感。

  推进方法:适时鼓励,引导幼儿面对问题能一起想办法面对

  反思

  未来的社会是一个开放互助的社会,这就需要我们的下一代应具有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然而,今天的独生子士恰恰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的机会,不会与人交往。区域活动能据供给孩子们更多的互动合作的活动空间,幼儿能按照自己的兴趣与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与玩伴在自由、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找到适合学习的量佳方式,皮亚杰曾经指出:“在游戏中,儿童是自我主宰世界。”幼儿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老师的支持、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不分情况的随意提供帮助。

  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理念:只有当幼儿确实因其本身经验与能力的局限,致使探索活动难以继续的时候,才给予一定的支持。所以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具有敏锐地观察力和判断力。比如当孩子在很专注、很顺利地进行制作活动时,老师最好不要在此时去打扰他,以免中断孩子的思维、影响孩子的活动。幼儿创造性要做到“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教师低估了幼儿的独创性,幼儿的想像力就会受到严重的束缚,也阻碍了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所以说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要具有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意识。解放幼儿,不要一味地用成人的眼睛代替幼儿的眼睛看世界。让幼儿自己去观察,发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允许幼儿大胆想像、创新,异想天开、幻想世界。就如这这三次的活动过程不仅说明孩子们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品质及获得了社会性的发展。同时获得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发展了形象思维,而且还初步判断、尝试、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们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使经验得以提升,同时班上其他孩子看到了这些游戏,也拓展了思维,发展了兴趣。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出主意、想办法。完成了游戏目标,相互倾听、交流,从他人角度想问题,适当的坚持和妥协。

4、观察记录范文《搭建我们的家》反思

  观察对象

  雄轶 嘉嘉 硕硕

  年龄段/班

  大班

  观察时间

  活动区时间8:30-9:30

  观察背景

  基于主题《我们的家》,幼儿在搭建房屋方面特别感兴趣。在每天离园过渡环节中孩子们选好明天的区域活动,然后做好自己的区域活动计划,使得我班建筑搭建活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进行有目的的搭建。

  观察目标

  幼儿在合作搭建的过程中,能够分工、合作解决问题。

  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观察过程

  在活动的一开始,几个孩子们开始商量今天要搭建一座房子。他们做好底部用长圆柱做支撑,然后想在上面用长条积木继续堆高。这时嘉嘉拿着手中的长木条衡量着两个长圆柱之间的距离,他让硕硕去找其他长度厚度相同的积木。

  雄轶一边摆放积木一边指挥着嘉嘉搭建他的积木。建筑又搭了一层,三个孩子拿着积木衡量着长度继续搭建。过了一会积木突然倒了。他们继续按照之前的方法重新搭建,一会积木又倒了。

  孩子们在经历了两次房子倒塌之后,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寻找搭建方法。雄轶问硕硕怎么回事?硕硕说:“咱们搭建的积木总是下面倒,肯定是不稳”。嘉嘉着急地说:“那怎么办?会不会是我们班的地有问题?”伙伴几个一时皱起了眉头不知道该怎么继续。这时硕硕突然大叫一声:“哦,我知道了,咱们班的地真的不平,你看它这有一个鼓包”。终于找打到问题所在了。雄轶带着几个伙伴马上调整搭建方案。雄轶负责指挥整体搭建,嘉嘉叫旁边的小朋友为他取来长条形的积木,硕硕带着另外一个孩子在侧面搭建房子的大门,忙的不亦乐乎。最终的解决方案是他们将长圆柱积木撤掉,把长木条交错打底铺在下面,搭了三层后用长木板平铺在上面。最后再将长圆柱放在建筑的顶层,这次的房子终于不倒了,孩子们高兴极了。继续合作搭建。

  观察分析与反思

  分析:

  活动中孩子们有了一定的分工合作能力。雄轶和嘉嘉主要负责建筑的主体部分搭建,硕硕负责的是建筑的前端。整个活动中是大家齐心协力合作完成的。

  幼儿在搭建的过程中能够注意到积木的形状,长度,厚度,并且能够按照积木的这些特征进行规律的搭建。活动中他们能够有意识地运用这些特征。

  反思:

  教师在活动中要充分相信幼儿,不要过急过早地介入到游戏中,给予他们解决问题的环境。能让孩子们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才是真正的尊重他们,孩子们虽然用语言表达的少,但是每一步都是自己不断用实际搭建行动验证自己的想法,这也是让孩子们形成逻辑思维的一种方式。

5、观察记录范文《我们的祖国真大》反思

  观察对象

  许诩

  年龄段/班

  大班

  观察时间

  2018年10月

  观察背景

  近期,孩子们对“测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国庆节”主题中,班级在益智区投放了中国地区、操作纸“各地娃娃到北京”,孩子们开展了测量地图的游戏。

  观察目标

  1、学会运用多种测量工具在地图上沿直线进行测量,测量时要注意工具的首尾相接。

  2、记录测量结果,感受不同城市之间的距离是不一样的。

  3、在游戏中,感受祖国的地广物博。

  4、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观察过程

  许诩和刘彤两个人玩了起来。经过商量,许诩用回形针测量,刘彤用火柴棒,一起测量“北京——南京”的距离。许诩把回形针一个一个连接,摆放在北京和南京之间,数一数用了多少个,记录在表格里,刘彤也迅速的用火柴棒摆放好完成了测量,“祖国一点都不大,北京到南京才用了7个回形针,8个火柴棒。”

  “看,回形针比火柴棒短,你们测量的结果是不是有问题呢?”我把两种测量工具放在一起对比了一下,“测量的时候要直线测量,第一个的结尾是第二个的开始。再试一下吧!”两个孩子听了我的话再一次进行了测量。“原来我们的结果真的有问题呢,应该是用了5个回形针,3个火柴棒。”“那你们知道拉萨到北京有多远吗?”“拉萨上有小花标记,我们一会就能测量出来。”话还没说完两个孩子已经开心的摆弄起自己的测量工具。

  第二天一早,许诩跑到我身边:“老师,昨天我用了回形针、火柴棒测量了地图,尺子也可以测量啊!我把尺子带来了,你看。”来到地图前,许诩已经用他的尺子开始了测量:“爸爸说一格是一厘米,一厘米、两厘米......老师,北京到南京有16厘米!”看到许诩兴奋的样子,小雅、乐乐也跑过来围观,“许诩真善于思考,除了我们用到的回形针、火柴棒、尺子,我们可以找到更多的测量工具吗?”“可以,长条积木、绳都可以作为测量工具。”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开了,“大家去教室找一找这些测量工具试试吧!”孩子们分头行动,不一会,几个孩子用自己收集来的各种工具开始了新的测量。

  观察分析与反思

  为了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中国,我从幼儿最近的兴趣点“测量”入手,投放中国地图,通过实践、探索让幼儿发现祖国之大,学会测量的方法,探索不同的测量工具,体验不同工具测量结果的差异性。在测量的过程中,测量结果出现偏差,老师及时介入,结合记录结果,引导幼儿发现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差异性,比较分析不同的测量结果,明白不同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并给予一定的引导,帮助幼儿进一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追随孩子的兴趣点,进一步提高幼儿的学习探究品质,我对益智区材料进行了更新,投放了不同的贴纸,孩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城市,用不同的工具继续测量。

  祖国各地还有其不同的特色,如拉萨的布达拉宫,北京的天安门等,可以引导孩子调查了解不同地域的特色,将其做成具有代表性的图片标记在地图和记录表上标识,孩子在测量的过程中,能获得更加多元的认识。

6、观察记录范文《我们的小路》反思

  观察对象

  大班

  年龄段/班

  大三班幼儿

  观察时间

  2017年4月

  观察背景

  观赏性的封闭绿地,创生成可进入的环境。孩子们会进入活动区域干些什么?

  观察目标

  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解决草坪小路铺设的问题

  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观察过程

  “这里草被拔了”“这里也没了”“这是要干嘛?”“好像一条路”草坪的变化一早引起了孩子们的围观,各抒己见,

  那到底这里是要干嘛呢?

  “我们的小路”游戏化班本课程就这样从孩子们的偶然发现中开始了!

  (追随幼儿兴趣的学习能激发幼儿的愉悦感和兴奋感,推动幼儿的内在学习动机,让幼儿更愿意去探索新事物。)

  第一次讨论

  “这里到底能干嘛呢?”孩子们大都围

  绕里面可以玩什么游戏进行分享。并用

  绘画的形式表达。

  在分享中

  悠悠:“可以玩躲猫猫。”

  于廷轩:“里面有个坑。”

  接着很多小朋友都提出关于草坪地面不

  安全的问题:

  1.有坑

  2.土踩了会脏

  3.有石头容易摔跤

  实地考察,直观体验

  出现上述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后我们采用实地考察的方法。因为直观体验是幼儿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应重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感受。

  在实地考察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用各种感官自主探索,进行直观体验,发现问题,选择答案。

  任务一:观察草坪路面特征。

  (孩子们用脚踩、踢、戳、抠泥土,在探索中认识到草坪中的小路全是硬硬的泥土,还有废弃的树枝、树叶、石头。)

  任务二:观察草坪周围环境。

  (草坪小路周围是低矮的灌木丛、两颗大树。)

  孩子们通过谈论发现:因为小路泥土的脏和不安全性让他们的游戏无法正常开展,所以决定在泥土上铺一条小路。

  就地取材,可持续发展

  幼儿园已有丰富的自然材料和收集的废旧材料,所以教师引导幼儿在幼儿园中寻找。

  教师布置幼儿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寻找材料,最后与幼儿一起从幼儿园已有的环境中搜集了轮胎、木块、石头、废旧报纸、砖头等材料。这样在铺路的过程中能让孩子们从这些原始材料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并促进幼儿形成环保、再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

  最后我们还设计了一张铺路设计图。

  综合实施,合作分享

  第一次铺路

  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自行分成4组。

  在面对陌生的材料,没有任何讨论与组织的情况下,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并且沉浸到了自己创设的游戏情境中。

  萱萱:“羊老师我的头被撞了两次”

  小牛“何老师他把木块乱放”

  糖果“他把报纸踩破了”

  在合作铺路过程中,各种问题也在不断的显现:大部分幼儿主动合作意识不强烈,往往按个人的喜好就近随意摆放,铺出来的小路中总是会出现材料缺失无法行走的情况……

  铺路完成,孩子们对自己的成果表示相当满意,迫不及待开始试行。

  Apple:这里的轮胎谁铺的,都翘起来啦!

  科科:哎呀,这么难走,我都要摔跤了!

  最后试行的结果让孩子们很失望,这条小路处处充满问题,迫切需要改进。

  在整个过程中,除了涉及到安全问题外,我们并没有直接介入,而是在旁拍摄了视频和照片,回到教室后在集体活动时间进行了播放。

  反复观察,探索尝

  想象永远是美好的的,而现实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在观看过视频和照片以后,孩子们发现了更多的问题:木块太小,无法固定,有的轮胎太小太软,一踩就会塌陷,不利行走……

  第一次尝试铺路虽然没有一次到位(当然,这也是必然的),可孩子们的积极性却没有受到一点影响,他们很热烈地讨论了第一次的得与失,清楚了问题所在,然后兴致勃勃的准备第二次尝试。

  小吴同学说了,一定要把小路铺好,让整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都可以一起在我们的小路上愉快的游戏!

  带着这个美好的目标,我们从安全性、美观性、实用性到材料选取的便利性这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大家各抒己见,提出方案、否定方案,再提出、再否定,前前后后一共进行了六次集体讨论,尝试了两次的大规模铺路,一次全面撤路以及一次小规模的整修,最后终于在双十一之前,让我们的小路初具规模。

  我们的小路是这样的:以轮胎为主,配以砖头、木块和鹅卵石,鹅卵石及木块分别放入轮胎中间,防止到处散乱,既美观又安全,各个轮胎之间用麻绳固定,防止翘起导致摔跤。

  形随势生:丛林大冒险

  小路铺好了那我们在里面开始游戏吧!“这里像丛林一样,要不一起去探险吧!”男生女生们从操场各个角落的材料自选区上找到了梯子、铲子、轮胎、垫子各种材料,全部放进小路里,开始了丛林探索。我们每天的主题都不一样哦!今天是烧烤,在丛林里取火,取水,找昆虫;明天是种菜,找到合适的土壤浇水,埋下种子;后天开始寻宝,把我们自己带来的小宝贝藏在小路里,画好藏宝图……幼儿园的所有小朋友都很喜欢这样的游戏场,他们会去走一走、试一试,做着探究。

  观察分析与反思

  空间再创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理念:尊重、悦纳、顺应;听到最多的是“我们”这个词,在这里,老师的角色是观察者,解读孩子实践过程中不断引发新问题的产生并及时给予幼儿自己尝试努力解决新问题的环境与材料,使幼儿始终置身于需要学习的状态中。对话者,触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发起有意义的探究活动。并且及时准确地分析与回应幼儿的疑问与需求,有效地给予幼儿随时必要的帮助。支持者,引导孩子全神贯注置身在活动中,深人探究、丰富体验,积极的表达。

7、优质观察记录范文《我家的混世魔王》反思

  观察背景

  轩轩刚刚升入幼儿园大班,活泼好动,由于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所以爱说方言不爱说普通话,性格又快又急,最近多次和其他小朋友产生冲突。孩子性格倔强,父母对待孩子很严厉,经常因为小事对孩子批评打骂,家长意识到教育存在问题多次和老师反映情况。

  观察目标

  1、学习说普通话与同伴交流。

  2、具有一定的同伴意识,愿意敞开心扉进行分享。

  3、和家长沟通,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正确的沟通桥梁。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观察过程

  户外活动回来,轩轩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自己的座位上,这时候门是关着的,于是他使出了全身力气用身体撞门,边撞边大声喊“开门,开门”;在课间活动的时候他又带着全班男生一起在教室里追逐打闹,嘴里喊得都是时下最热门的游戏——“吃鸡”,他拿着积木和玩具框当成各式各样的武器;玩玩具的时候,他把玩具筐里的玩具都倒在地上,根本不听老师的引导,自己做自己的。

  在老师进行集体活动时他拿起水彩笔在桌子上涂涂画画。因为他平时不太爱说普通话,不喜欢在活动中发言,在教师提问的时候他又像往常一样沉默不语,只是低头玩手指,问的多了就小脸憋得通红开始掉眼泪。

  今天在建筑区玩积木的时候,轩轩和嘟嘟发生了肢体冲突。开始的时候,两个人有说有笑地在用积木搭城堡,嘟嘟从轩轩的城堡中抽了一块积木放在自己的城堡上,轩轩的城堡塌了一小块。轩轩立刻把嘟嘟的城堡推倒了还把积木扔到嘟嘟的身上。

  观察分析与反思

  一、 观察分析

  1、 在与轩轩父母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轩轩父母工作都很忙,孩子很长时间是由爷爷奶奶来照顾的,老人把孩子捧在手心里,让孩子成了家里的“小霸王”,只要犯错就哭闹喊叫,爷爷奶奶就要哄着赔礼道歉。轩轩的父母和孩子相处时间不长,对孩子缺少耐心,经常因为孩子的毛病对孩子进行打骂,孩子的脾气暴躁,容易与朋友产生冲突,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家是孩子的第一座学校也是孩子心灵得以依靠的安全感来源,这样的孩子更需要关心和呵护!

  2、 轩轩精力旺盛,对他不知道的世界充满好奇心,且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家长的行为,他看到过的事情都会让他产生模仿的欲望。观察中轩轩对吃鸡游戏的模仿可以看出大体情况,事实上,孩子所表现出的恶作剧和小破坏并不一定是坏的行为,但在某种程度上对其他幼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 措施与反思

  1、在观察开始我就和轩轩的父母提前进行了沟通,时刻把轩轩在幼儿园的表现反馈给家长,他们也意识到教育孩子的方法不正确,也尝试改变方法,但是一直没有静下心来和孩子好好地交流。现在轩轩已经5岁了,他的爸爸妈妈也终于意识到了他们自己需要改变了,在这小半个月的时间里,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次数越来越多了,但是改变一个孩子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到的,作为家长和教师的我们更要多些耐心,静待花开。

  2、在课上课下我开始找机会夸奖轩轩。夸奖他这一次开门并没有使劲摔门、夸奖他涂鸦的小人色彩搭配的很好、夸奖他搭的城堡又高又稳固……我发现每次夸奖,他都会特别地开心,眼睛里都发着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3、针对轩轩练习说普通话的情况我也和家长进行了沟通,家长愿意花更多的时间陪孩子练习用普通话对话。在日常生活中,我安排喜欢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孩子坐在他的旁边,我也尝试着让他接受分享,现在孩子还是抵触情绪比较明显,但是也尝试着开始和别人用普通话交流了。对于轩轩的每一次进步,我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鼓励的话越来越多,这个孩子的进步也越来越大了。

  在鼓励中成长的孩子会比其他人更有自信,我也希望轩轩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慢慢地改变,用他的善良与爱心,收获更多的朋友与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