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破译高手》教案反思》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大班数学《破译高手》教案反思
活动名称:《破译高手》
年龄段:大班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简便口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自编 5 以内数的加减。
2.理解 5 以内数的加减和运算,能熟练说出 5 以内加减的数值。
3.体验自己和同伴探索、解决问题的乐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体验破译密码的快乐,能正确进行 5 以内数的加减运算。能够观察和总结出破译密码的简便方法。
活动准备:白色、粉色、红色密码条每人一份,空白密码条三张、铅笔、橡皮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当“小小数学家”破译一份密码,复习 5 以内的加减。请幼儿当“小小数学家”,每人选择一份白色密码条,试着破译,幼儿破译完毕后,根据老师提供的答案检验自己破译的密码是否正确,正确的就是班级的“破译专家”。
二、请幼儿破译一份更难的密码条,总结破译的简便方法。
1.请幼儿每人破译一份粉色密码条,破译完成的举手示意。
2.教师和幼儿一起检验破译结果是否正确,请破译的又快又对的幼儿说说为什么能破译的这么快。
3.与幼儿一起找找,这份密码里,有没有相同的算式。
小结:算式相同不用重复计算,直接写出得数就行,这样会破译的快一点。
4.与幼儿一起找找,这份密码里,有没有特殊的算式。
小结:只是加号前后两个数交换位置的算式,也不用重复计算,直接写出得数,这样也会破译的快一点。
三、请幼儿破译红色密码,运用刚才的经验,又快又对的就是班级“破译高手”。教师与幼儿一起检测,巩固经验。
四、请幼儿自编“密码”。
三组幼儿分组讨论编出一组“密码”。然后三组交换密码条,进行破译。破译又快又对的那一组就是班级的“冠军组”。活动延伸:请小朋友把自己编的密码投放到游戏区,继续进行破译游戏。
课后反思:
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设计这节以破译密码为游戏情节贯穿整个活动的大班数学活动《破译高手》。本活动主要是根据两点来设计的:
一、创设融洽、愉悦的氛围,诱发幼儿自主学习。
二、层层挑战,激发幼儿的自主学习。 在整个活动中,采取了层层挑战的方式,从“小小科学家”到“破译专家”再到“破译高手”,幼儿紧跟老师思路,层层递进,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探究精神、主动性、自尊自信、交往和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与发展。但是活动中游戏化,情景性不够,环节设计上过于简单,幼儿主动性应该更深层次挖
掘。幼儿将白色密码条破译完成后,老师应该带着一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2、大班优质数学教案《破译电话号码》含反思
活动目标:
1、通过破译电话号码活动,提高幼儿进行加减式题口算能力。
2、激发幼儿师生、生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愿望,乐意与朋友交换电话号码。
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4、了解多与少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幼儿记住自己家的电话号码2.、记录电话号码的表格、笔。
活动设计:
1、引起破译电话号码的兴趣,了解破译的方法。
2、激发幼儿破译电话号码的兴趣。
师:"再过几天,小朋友们就要离开幼儿园去上小学去了,你们会想老师吗?
生:会。
师:那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和我联系呢?"生:和老师上网聊天、写信、到幼儿园来、打电话给老师师:那你们觉得哪个方法最方便?能最快找到我呢?
小结:打电话是保持联系的好办法,因为打电话非常方便,也非常的快。
2、破译老师家的电话号码师:"你们知道我家的电话号码吗?
生:不知道,老师快告诉我们吧师:老师把我家的电话号码编成了一道密码题,如果你们能破译出这道密码题,那你们就知道我家的电话号码了。我们该怎么破译呢?请小朋友们按照顺序算出这里的每一道题目的答案,那么我家的电话号码就会破译出来了。大家要仔细的破译哦,破译完了以后我们要打电话过去验证的。
请八个小朋友一人破译一道题目。小朋友们破译完了,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看他们的题目破译的对不对?第一道题是(…),我们一起来念一下,第二道题是(…),大家一起来破译,这一道是(…),最后,我们破译出来的号码是59650836。
这个号码破译出来了,到底是不是老师家的电话号码呢,我们来打电话试一试,谁愿意呢?我们请…来打一下试一试,小朋友们帮她念着号码,…拨号码,拨通以后,请…问一句话,这是许老师家的电话吗?请问您是许老师的什么人呀...
3、尝试破译特殊的电话号码师:刚才我们破译的电话号码是8位数的固定电话,也就是家庭电话。那是不是所有的电话号码都是8位数呢?还有什么样的电话号码?(手机11位,急救电话)分别出示110,119,120电话号码的式题请幼儿破译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会发生一些紧急的事情,遇到不同的紧急的事情我们可以拨打这些不同性质的号码,但是平时我们千万不能随便打这些电话。
三、拓展思路进一步丰富幼儿知识1.、除了119、110、120,你们还知道哪些特殊的号码呢?
提问:这三个电话号码和家里的电话号码有什么不同呢?我们在什么时候拨打这些特殊的电话号码呢?(110 匪警 免费 111* 中国邮政 基本通话费 114* 查号 基本通话费 119 火警 免费 120 急救 免费 121* 气象报时等公共服务 基本通话费 122 交通事故报警 免费 123* 政府机关热线 基本通话费)2.、记录朋友家的电话号码。
教学反思:
这节课总体上下来,条理还算清晰。孩子们马上就要离开幼儿园去上小学了,现在的通讯设备都很发达,很多学生家里都有电话、手机。他们平时也会利用电话、手机和自己的朋友联系,当然得需要父母的帮忙。上这节课可以让孩子们更加的了解电话、手机,也可以通过这些活动增加他们的感情。我通过算式题来解答电话号码,既可以让孩子们有探知的兴趣,又让他们锻炼一下他们的数学能力。
但是很多孩子都没有把题目做对,可能是他们平时算式题做的比较少,对于算式题还不是了解很透彻,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我上课时的语言不是很精练,还需要再改进。通过每一次上课后的反思去了解自己,让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3、大班优秀科学教案《破译高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提高对5以内加减的理解和运算能力。
2.学习运用简便口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活动准备:
1.普通“密码条”每人两张(源包),如31562437、13746583271,可以把里面的几个数字改成算式。
2.特殊的“密码条”每人两张(见幼儿活动资源包),如64354823、15435743126。教师可以将3、4、5等几个数字换成算式,数字3的地方,可以设计1+2和2+1两种算式,方便教师引导幼儿寻找加法的交换律;数字4的地方,可以设计两个相同的算式,如2+2.。
3.幼儿学习资源第10~11页。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当“小小数学家”破译一份密码,复习5以内数的加减。
请幼儿当“小小数学家”,每人选择一个“密码条”(活动准备中的第一种),试着破译密码(将算式算出得数写在算式下)。幼儿“破译”完毕后,根据教师提供的答案检验自己破译的密码是否正确,正确的就是班级的“破译专家”。
2.请幼儿尝试破译又一份更难的“密码条”(活动准备中的第二种,全体幼儿的密码条一样),帮助幼儿复习梳理、归纳并发现简便快速的运算方法。
(1)提出要求:任务紧急,请“破译专家”尽快破译出这份密码。谁先破译完成,就先举手示意。
幼儿“破译”完成后,教师与幼儿一起检验“破译”结果是否正确。请做得又对又快的幼儿说一说,自己为什么“破译”得这么快。
与幼儿一起找一找,这份密码里,有没有相同的算式。总结:算式相同不用重复计算,直接写出得数就行。这样就会“破译”得快一些。
与幼儿一起找一找,这份密码里,还有没有两组特别的算式,这两组算式只是加号前后两数的位置交换了一下,得数不变。(www.www.banzhuren.cn)总结:遇到这样的问题,也不用重复计算,可以直接写出得数,这样“破译”得也会快一些。
组织全体幼儿一起评选本次的“破译高手”—又对又快的幼儿班级“破译高手”。
(2)请幼儿再次破译一份密码,运用刚才的经验,争取又快又正确,争当班级的破译高手。
3.请幼儿自编“密码”。
可以让幼儿根据自身情况自编5位数、6位数甚至7位数的密码
活动延伸:
1.可以请幼儿在幼儿学习资源第10~11页上继续做5以内加减法的练习。
2.可以把幼儿自编的密码投放到数学区,请幼儿继续破译密码。
活动反思:
《破译高手》是我在前年的国培活动中观摩过的一节教育活动。当时刚过“国庆节”,人家的这节活动就是根据时节的变化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的,一方面教育幼儿热爱祖国,另一方面学习5的分解组成。而我的这节活动是在原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加以修改。我是将大班幼儿好思、好问、好解决问题的年龄特点和他们所看动画片《赛尔号》战胜怪兽的生活经验,以及数学领域的目标相结合来设计的这节活动。我觉得 我设计的这节活动符合《纲要》精神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愉快的情境游戏中不知不觉的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8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是大班下学期末的教学内容,是加减复习运算,为了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不同的提高,所以我在设计这节活动时,注重了内容的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又少到多。而且通过这个解密码的办法培养了孩子们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品质。所以我认为,我设计的这次活动适合我们大班幼儿,而且所有孩子都乐意参加。因为它趣味性强,富有儿童情趣;目标合理,适合幼儿的发展;接近幼儿生活,幼儿易于接受;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幼儿乐于参与。
4、大班数学教案《破译电话号码》含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结合主题“我要上小学”中孩子们互留电话的主题背景进行活动预设,通过活动中孩子集体编出的密码,自然地引导他们学会关注同样答案下式题与式题间的关系,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的道理。
活动目标
1.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理解相同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
2.熟悉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电话号码,愿意了解与同伴的联络方式。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孩子熟练运用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准备
1. 10以内加减式题卡,破译电话号码练习纸,由加减法式题组成的电话号码卡片,红旗、黄旗、蓝旗、绿旗,记分牌。
2.开展主题活动“我要上小学了”,幼儿有了解同伴联络方式的愿望。
活动过程
一、 导入部分: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师: 我们小朋友就要毕业了,前几天大家也讲到过分手后联系的方式,有写信、寄贺卡、串门,还有打电话……今天我们就来玩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
(一)看式题破译电话号码。
老师出示由8道加减法式题组成的号码卡,如2+3,3+2,7+2……
这个环节是帮助幼儿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活动中:
老师从多个角度提问,如这个电话的第一个号码是几?“5”是第几位号码?最后一位是几?
师:你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这个电话号码破译出来了,你们是怎么破译的?
幼:是用加减运算的方法破译的。可是老师,为什么你出了两个一样的题呢?
师:你们真聪明,竟让你们发现了。你们知道这是谁的电话吗?
幼:幼儿园。
师:你们以后如果有事或想念老师的时候就可以打这个电话。一起告诉我’幼儿园的电话号码是几?大家可以发现两个不同的式子会有同一个结果,对吗?
幼:对。
(二)心算破译电话号码。
1.老师出示第二个电话密码,提出要求:在心中计算,把答案记在心里’等一会儿我们大家一起说。
2.老师出示第三个电话密码,要求破译准确、迅速,一下子把电话密码破译出来。
二、学习部分:为电话号码设置密码并破译。
(一)根据式题计算答案。
1.将幼儿分成红、绿、黄、蓝四个队,每一队有10个电话密码’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比一比哪一队的本领最大,破译的电话号码又快又准确。
2.各组交换检查。
3.请每一组派一名代表报对方的得分数。
(二)尝试根据答案编式题。
师;这里有三个很特别的电话号码,等一会儿你们要用10以内的数为这些电话号码设置密码,电话号码里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答案。你们编的密码要给别的组破译,所以要编得越难越好。
——刚开始请幼儿编题时,老师提供的号码可以是数字少但较特殊的(如1 10、119、120)o这个环节引导幼儿理解一个答案可以对应多个式题-如可以将“1 19竹编 成一组密码:4 - 3,7 - 6,2+7.厨样还可以编成:7- 5+2 - 1+5+3 等等。
1、幼儿分组尝试编式题。
2、小组相互交换式题并进行破译。
3、请你们把破译出来的、与黑板上号码一样的电话号码贴在黑板上。
4 、小朋友还可以通过解电话号码解开爸爸妈妈的手机号,回家让爸爸妈妈帮忙试一下,好吗?
教学反思
1、 首先我感觉这一节课在孩子的认知上没有做到位,应该先让孩子认一遍数字,然后再进行加减法的运用,也许一些孩子会忘记一些数字,以后再做这节课的时候,我一定会注意的。
2、 时间安排上,应该让大多数孩子进行尝试,这样也许会更好。
3、 如果是做公开课,可以让和别的老师进行交流,这样效果会好一些。
5、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购物高手》含反思
设计意图:
如何让幼儿的数学学习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去,即数学活动生活化是这节课的宗旨。活动中我通过创设购物环境,将购物情境中的购物行动贯穿始终,从一开始的“宝宝超市”中物品名称与价格的介绍,到用5元可以买一样、两样东西的层层递进,都是“生活数学”精神的体现。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运用数学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进一步了解“正好”和“够了”的钱币概念。
2、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3、帮助幼儿体验到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活动准备:
1、手指偶、每位幼儿一张5元钱、画纸、彩笔。
2、超市商品图每桌一张。
3、超市的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复习5的组成,导入活动。
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谁,愿意和他们做游戏吗?
教师介绍游戏做法:师说:动动我的小手指,我出1。
幼说:我出4,4和1组成5.
师幼齐说:5个手指做游戏。以此类推。
(分析:游戏可及时调整速度,既增加趣味性又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且通过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整理已获得的经验。)
二、幼儿尝试用5元钱买一样、两样不同的商品。
1、我们的小手真能干,看,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什么(出示5元钱)?小朋友还知道有哪些面值的钱(1元、2元、10元、20元、100元等)?我们用钱来干什么?你去超市买过东西吗?是自己去还是跟爸妈去?
2、第一次购物:下面我就来考考小朋友,如果给你5元钱,找出用5元钱可以买一样的商品。(翻开超市商品图,先认识一下商品和标价)
幼:可以买5元的、1元的、2元的、3元的、4元的,6元的能买吗?
师:谁能总结一下,为什么6元的不能买,别的可以买,强调“正好”和“够了”的概念。
3、第二次购买:找出5元钱可以买两样不同的商品。
小组讨论,共同找出答案:可以买1元和2元的、1元和3元的、1元和4元的、2元和3元的。
小组介绍:
教师评价:进一步让孩子理解“正好”和“够了”的概念。
师:刚刚小朋友在找的时候,有的小组漏掉了,有的小组重复了,为什么他们这一组找的很全?大家能看出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吗?
幼:他们先将草莓找完了再往后接着找。
总结:原来这样有顺序的找,能够一个不漏的找全。你们也愿意尝试一下吗?(让没找全的小组再尝试一下)
(分析:教师根据小组合作情况进行总结提升,这是本节活动的难点。)
4、能不能用5元钱在商品图上买三样不一样的商品?
幼:不能,钱不够。
三、游戏《超市购物》
玩法:小朋友真棒,刚才都很快找出了商品,现在,老师每人给你5元钱,到我们的超市里买你最喜欢的东西,商品上都有标价,要不多不少,正好花完5元钱,买一样也可以,买两样也可以,我特意请了张老师当收银员,你们拿了商品要到她那儿去付钱,付完钱就拿着东西到我这边来,我有奖励,买的不正好的可以再重新去挑商品。
总结:小朋友都很棒,都是购物高手,以后就能帮爸妈到超市买东西了,但要买我们需要的,千万别浪费钱。
(分析:角色游戏的创设便于孩子体验到真实的购物场景,孩子参与的热情很高,很好地体现了数学生活化、游戏化的特点。)
延伸:现在小朋友都把我小超市的商品买光了,我们班还有很多小朋友没来参加购物活动,我还得去进货,这样吧,为你的好朋友画一张购物单,购物单就是画出商品并标出价格(可以只写上数字),不多不少也正好5元(可以画一件、也可以两件商品),可以画跟自己一样的,也可以另外挑选,这样画清楚了,我就可以进货了。
你们回去告诉其他小朋友,我去进货了,让他们一会来买我新进的商品。
活动反思:
活动中通过环境的创设,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自由探索的学习过程;通过提供给孩子们可以反复操作的材料,让孩子在观察、摆放、思考、调整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没有将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孩子,而是让孩子在反复试误中走出困境,悟出一些数学应用的经验,将抽象的数学符号生活化、游戏化。
6、大班数学优质课教案《谁是猜拳高手》含反思
一、设计思路
1、活动来源——真实生活情境
大班幼儿好胜心强,喜欢竞赛性游戏,但常会为了赢输而起争执,原因之一是统计方法不合理,记不清输赢。本次活动通过“谁是猜拳高手”的游戏,让幼儿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探索统计方法,既满足他们的游戏需求,又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2、活动定位——概括提升原有经验
梳理、归纳、概括是集体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本活动以经验呈现——概括提升——巩固运用为主线,通过实践操作和交流分享引导幼儿主动建构经验,感受统计的重要和有趣。
3、教材价值——培养统计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统计是探究性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包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本活动不仅发展幼儿的计数、比较数量等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辩析的过程中学习统计记录的方法,有助于培养统计意识,形成科学的思维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萌发对统计的兴趣,感知统计的作用。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通过数量比较判断输赢。知道收集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数据,在经验分享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3、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4、借助图谱、动作、游戏情景理解记忆歌词并学唱歌曲。
三、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竞赛性游戏的经验
材料准备:实物投影仪、黑板、记录纸、笔等
四、活动过程
主要环节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取队名,营造气氛
“我们要在男孩和女孩之间举行一次猜拳比赛,先为自己队取个名字。”
2、猜输赢,激发兴趣
3、想办法,引出比赛
“两队都有希望获胜,到底谁能赢只有比一比才知道,你认为应该怎样比呢?”(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设想比赛方法:如男女对抗,赢的人数多的队获胜;组内选拔,选派获胜次数多的人参加总决赛等)
从幼儿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经验呈现,概括提升 1、第一轮游戏,运用自己的方法统计 (游戏方法:男女对抗) = 1 * GB3 ①二人游戏
= 2 * GB3 ②集体交流
交流游戏结果并引出统计方法
“你和谁比?赢了几次,你是怎么记住的?”
= 3 * GB3 ③小结
肯定幼儿的方法,知道在数据少的情况下,可以用简单方法统计。
2、第二轮游戏,尝试运用记录的方法统计
= 1 * GB3 ①为失利的队鼓劲,引出第二轮游戏(游戏方法:队内轮流比赛,每队选出一位猜拳高手,进行总决赛)
= 2 * GB3 ②幼儿运用原有经验统计记录
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是否明确操作要求,记录的方法,提醒幼儿及时交换玩伴。
= 3 * GB3 ③交流记录数据的方法
幼儿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介绍记录的方法
“你和几个人玩了?你赢了几次?”
“你是用什么记号表示的?”
= 4 * GB3 ④教师归纳概括,引入新经验
用简洁的符号记录次数,有一定的条理性 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体验不同的统计方法。
从原有经验中归纳提升出新经验,有助于幼儿的主动建构。
视幼儿的经验随机调整
三、巩固运用,感受体验
1、第三轮游戏,运用新经验统计
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方法的运用,个别指导
2、交流分析统计记录
采用幼儿介绍与同伴观察两种方法交流分析记录方法。
“从记录上你能看出些什么?”
鼓励幼儿质疑,强化正确方法
“对于这些记录,你有什么意见或看不懂的地方?”
3、初步分析比赛结果,选拔每队的猜拳高手
4、总决赛,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5、教师小结
比赛次数多的时候,记录可以帮我们的忙,记一记,数一数,比一比,就能知道比赛结果了,统计的方法真有用。 分析统计记录旨在理解统计的作用与意义。
引导质疑法鼓励幼儿在辩析中主动学习。
四、延伸 1、引导幼儿自主交流比赛感受
2、迁移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运用统计方法 联系生活,迁移经验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以游戏作引导,以掌握概念为目标,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使操作精,在动手和观察过程中认识时钟的结构,运行规律和整点,同时又渗透了时间观念教育,将原本枯燥的教学活动变为趣味盎然的活动。幼儿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提高了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竞争意识。同时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看时钟及关注时间的兴趣。美中不足的是有小部分幼儿在学习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这个环节时刚开始时有点不理时针和分针的关系,还有的幼儿是理解之后却不能用语言来表述。我相信下次再上这节课,我会更加注重一些小细节,让整个课程活动更加活跃,效果更好。
7、大班数学详案教案《谁是猜拳高手》含反思
设计思路
1、活动来源——真实生活情境
大班幼儿好胜心强,喜欢竞赛性游戏,但常会为了赢输而起争执,原因之一是统计方法不合理,记不清输赢。本次活动通过“谁是猜拳高手”的游戏,让幼儿在实际的游戏过程中探索统计方法,既满足他们的游戏需求,又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
2、活动定位——概括提升原有经验
梳理、归纳、概括是集体教学活动的主要任务,本活动以经验呈现——概括提升——巩固运用为主线,通过实践操作和交流分享引导幼儿主动建构经验,感受统计的重要和有趣。
3、教材价值——培养统计意识,发展数学思维
统计是探究性实践活动的一种形式,包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过程。本活动不仅发展幼儿的计数、比较数量等数学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辩析的过程中学习统计记录的方法,有助于培养统计意识,形成科学的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萌发对统计的兴趣,感知统计的作用。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通过数量比较判断输赢。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有玩竞赛性游戏的经验
材料准备:实物投影仪、黑板、记录纸、笔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取队名,营造气氛
“我们要在男孩和女孩之间举行一次猜拳比赛,先为自己队取个名字。”
2、猜输赢,激发兴趣
3、想办法,引出比赛
“两队都有希望获胜,到底谁能赢只有比一比才知道,你认为应该怎样比呢?”(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设想比赛方法:如男女对抗,赢的人数多的队获胜;组内选拔,选派获胜次数多的人参加总决赛等)从幼儿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经验呈现,概括提升
1、第一轮游戏,运用自己的方法统计(游戏方法:男女对抗)
= 1 * gb3
①二人游戏
= 2 * gb3
②集体交流
交流游戏结果并引出统计方法 “你和谁比?赢了几次,你是怎么记住的?”
= 3 * gb3
③小结 肯定幼儿的方法,知道在数据少的情况下,可以用简单方法统计。
2、第二轮游戏,尝试运用记录的方法统计
= 1 * gb3
①为失利的队鼓劲,引出第二轮游戏(游戏方法:队内轮流比赛,每队选出一位猜拳高手,进行总决赛)
= 2 * gb3
②幼儿运用原有经验统计记录
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是否明确操作要求,记录的方法,提醒幼儿及时交换玩伴。
= 3 * gb3
③交流记录数据的方法
幼儿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介绍记录的方法 “你和几个人玩了?;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你赢了几次?”
“你是用什么记号表示的?”
= 4 * gb3
④教师归纳概括,引入新经验
用简洁的符号记录次数,有一定的条理性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体验不同的统计方法。
从原有经验中归纳提升出新经验,有助于幼儿的主动建构。
视幼儿的经验随机调整
三、巩固运用,感受体验
1、第三轮游戏,运用新经验统计
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方法的运用,个别指导
2、交流分析统计记录
采用幼儿介绍与同伴观察两种方法交流分析记录方法。
“从记录上你能看出些什么?”
活动反思
《指南》指出:“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有利手段。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轻轻松松、饶有趣味地学习数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对带有竞争性的活动有较大的兴趣,而且乐此不疲。因此,我们设计一些带有竞争性的活动或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竞争心理的发展,从而间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8、大班数学优秀教案《破译密码》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尝试将数字1-6进行不同的组合,排列成不同的密码。
2.学会运用单双数、相邻数及排除法破译密码,感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
2.幼儿已有6以内单双数、相邻数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 播放《喜洋洋与灰太狼》入场,激发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们,猜猜我们来到了哪里?先说然后拖动,(肢体动作前倾)对拉,我们来到了羊村。看羊羊们在羊村做什么呢? 可是,这个时候羊村外面谁来了?他又要来做什么?(声音压低)可是这次羊村的大门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有密码锁)强调密码锁。要怎么进去呀?(输入密码)可是密码是什么呢?灰太狼他也不知道,所以他就随便按了一个密码。(播放声音)
二、幼儿编密码,尝试用1~6的数字进行6次不同的排列组合。
1.他的密码对吗?(不对)那密码是什么?
2.师幼一起小结:密码是由。。。。
3.那你们想想看这个密码是什么呢?请幼儿来说一说自己编的密码,共同检验幼儿编的密码。请四-五名幼儿回答。
师:宝贝们真聪明,用1-6.6个数字编密码还有很多种方法。哎呦,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方法呀,可是这么多的密码,到底哪个才是羊村大门的密码呢?灰太狼急死了。
三、救羊羊,学习运用单双数、相邻数和排除法破译密码。
1.设置情境,抛出问题。
师:这个时候懒洋洋回来了(懒洋洋说话“我回来了,村长给我们的设定密码是。。。。。。很慢的说”)(教师根据懒洋洋说话按密码)灰太狼躲在后面全看到了,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吗?密码是什么呀?
灰太狼照着懒洋洋按的密码成功的进入了羊村的大门,(录音“灰太狼笑声”)他抓走了喜羊羊、美羊羊、沸羊羊、懒羊羊、肥羊羊,红太狼高兴极了,把羊羊们藏在了狼堡的三个房间里,你们看,这三扇门上都怎么样?(都设定了密码锁)
2.交代破译密码的要求,幼儿按要求破译密码。
村长可急坏了,带着村里所有的羊羊们都来到狼堡,可是狼堡的大门怎么样?(也设了密码锁)老村长发现灰太狼设的密码和羊村的密码有相同的地方,你们还记得羊村密码是什么样的吗?对了,灰太狼设的密码也是由1~6这6个数字组成的,这6个数字不重复,老村长请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助它破译密码,救出羊羊,好吗?
(1)大门:运用排除法破译密码,打开大门。教师介绍排除法。
你发现了吗?31 256(读的慢点)密码的第三位会是数字几呢?
小结:123456,6个数字里有哪个数字我们没有出现?
(2)对了,这就是排除法。(播放大门打开声音)
(3)房间一:运用双数和排除法破译密码。第二位数是1—6里最小的双数,救出喜羊羊、沸羊羊。
打开了狼堡的大门,村长又得到线索,密码的第二位是1-6里最小的双数,是吗?对了,真聪明。那么第四位是数字几呢?想想还有哪个数字没出现呢?我们一起用破译出来的密码来看看能不能打开一号门。请小朋友一起帮老板念密码,(教师按)对了,我们破译了一号门的密码,成功解救了、。。。(密码拍好照放边上)
(4)房间二:运用顺数、最小的单数法和排除法破译密码,第一位数是1—6里顺数第二个。第五位数是最小的单数,救出懒羊羊、暖羊羊。
村长带着喜洋洋们来到了二号房间,密码的第一位是最小的双数,是社么呀?第五位是最小的单数,还有一位是多少呀?二号房间的密码是多少?;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请一个幼儿来按密码,其余幼儿念。(教师拍照功能)
(5)房间三:运用单双数、相邻数和排除法破译密码,第一位数是最大的双数,第二位数是2和4的相邻数,第四位数是3和5的相邻数,第五位数是最大的单数,救出美羊羊。
还有谁没解救出来?哎呀,这次的密码有难度了,村长要考考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录音(密码的第一位是最大的双数,密码的第二位是2和4的相邻数)听清楚了吗?
请小朋友从口袋里拿出操作板,密码的第一位、第二位是什么呢?想想村长刚才说了什么?好了吗?村长决定再来考考我们,这次更难了,要一下子说出第四、第五、第六位的要求,小耳朵准备好了吗?播放录音。
有没有把三号房间密码破译出来?(找一错的来说)你来念念你的密码。你们的密码和他一样吗?(不一样)那你呢?那么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密码呢?(重新听录音)请调整好密码。
四、结束活动
师:宝贝们真聪明,我们用智慧成功的救出了羊羊们,羊羊们逃出了狼堡。
看!羊羊们又在青青草原上快乐地做着游戏,我们到外面和他们一起去玩吧!
教师再次播放音乐《喜洋洋与灰太狼》,带领幼儿离开。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幼儿都积极的参与,对于老师抛出的问题能争这回答。并幼儿能自己产生问题:“看到钥匙上多个数字时,一位幼儿说这数字要排队吗?”边上的另一幼儿马上接着回答:“当然要,密码箱上的图片也是排着队的,只有这样才能打开呀。”幼儿在问题的互动中自己初步了解了匹配的规律,活动有效,积极性高涨。并在最后赢得礼物的同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竖立解决困难的信心。
9、大班下学期数学教案《谁是猜拳高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情境中萌发对统计的兴趣,感知统计的作用。
2、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通过数量比较判断输赢。
3、知道收集数据的方法是多样的,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数据。
4、激发幼儿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实物投影仪、黑板、记录纸、笔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取队名,营造气氛。
师:我们要在男孩和女孩之间举行一次猜拳比赛,先为自己队取个名字。
2、猜输赢,激发兴趣。
3、想办法,引出比赛。
师:“两队都有希望获胜,到底谁能赢只有比一比才知道,你认为应该怎样比呢?”
(幼儿根据生活经验设想比赛方法:如男女对抗,赢的人数多的队获胜;组内选拔,选派获胜次数多的人参加总决赛等)
从幼儿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经验呈现,概括提升。
1、第一轮游戏,运用自己的方法统计。
2、集体交流。
交流游戏结果并引出统计方法。
师:你和谁比?赢了几次,你是怎么记住的?
3、小结。
肯定幼儿的方法,知道在数据少的情况下,可以用简单方法统计。
4、第二轮游戏,尝试运用记录的方法统计。
为失利的队鼓劲,引出第二轮游戏。
(1)游戏方法:队内轮流比赛,(快思 www.banzhuren.cn)每队选出一位猜拳高手,进行总决赛。
(2)幼儿运用原有经验统计记录。
(3)师观察指导重点:是否明确操作要求,记录的方法,提醒幼儿及时交换玩伴。
(4)交流记录数据的方法。
—幼儿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介绍记录的方法。
—你和几个人玩了?你赢了几次?
—你是用什么记号表示的?
教师归纳概括,引入新经验。
5、用简洁的符号记录次数,有一定的条理性创设不同的游戏情境,体验不同的统计方法。
6、从原有经验中归纳提升出新经验,有助于幼儿的主动建构。
视幼儿的经验随机调整。
三、巩固运用,感受体验。
1、第三轮游戏,运用新经验统计。
教师观察指导重点:方法的运用,个别指导。
2、交流分析统计记录。
(1)采用幼儿介绍与同伴观察两种方法交流分析记录方法。
(2)从记录上你能看出些什么?”
鼓励幼儿质疑,强化正确方法。
(3)对于这些记录,你有什么意见或看不懂的地方?
3、初步分析比赛结果,选拔每队的猜拳高手。
4、总决赛,激发幼儿游戏兴趣。
5、教师小结。
比赛次数多的时候,记录可以帮我们的忙,记一记,数一数,比一比,就能知道比赛结果了,统计的方法真有用。
分析统计记录旨在理解统计的作用与意义。
引导质疑法鼓励幼儿在辩析中主动学习。
四、延伸。
1、引导幼儿自主交流比赛感受。
2、迁移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中继续运用统计方法联系生活,迁移经验。
活动反思
《指南》指出:“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有利手段。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轻轻松松、饶有趣味地学习数学。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竞争意识不断增强。对带有竞争性的活动有较大的兴趣,而且乐此不疲。因此,我们设计一些带有竞争性的活动或材料,能够满足幼儿竞争心理的发展,从而间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0、大班数学优秀教案《解码高手》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8以内数的加减,能利用花片独自解决8以内数的加减问题。
2.在情境中积极克服困难,完成解决解码任务,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投影仪,课件,幼儿花片人手8个 ,解码题若干,庆祝音乐一首
三把不同颜色的钥匙
奥特曼玩具像一个出事背景图二:怪兽星球。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
(出示大屏幕赛尔号图像)师:小朋友们,他是谁?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们喜欢他吗?为什么?(保护人类、保护地球的勇士,他能打败怪兽,解决好多好多的困难。)今天我们要和赛尔号一起完成几项任务。你们有信心吗?
(二)、解码活动:
1.情景表演:赛尔号抓怪兽的情景,学习破解密码
师:(出示背景图一:背景图中有好多的巢穴,巢穴上面有不同的号码)(两教师扮演怪和赛尔号)。"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怪兽慌慌张张地跑出来,对着小朋友说:“我是一个大怪兽,什么坏事我都干,拐骗、偷盗、抢银行,赛尔号想抓住我,没那么容易,”说完跑向后面巢穴,藏起来。
师问:藏在哪个巢穴里?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引导:抓怪兽可不能出错,得准确。我这儿有一份密码情报。 只要破译了他的密码,就会得到怪兽的门牌号码。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密码题1)
4+3=(7) 6+2=(8) 3+3=(6) 1+2=(3)
小结,得到的密码是:7863。现在我们可以让赛尔号将怪兽抓走。(赛尔号从7863号巢穴将怪兽带走)。你们真了不起,很准确地破解了密码,帮助赛尔号完成了一项任务。
2.可是赛尔号的工作不能停止,还要去怪兽星球夺回珍贵的水晶球,可是水晶球被怪兽藏在了悬崖峭壁的山上,(出事背景图二:怪兽星球。)在哪里呢?(出示第二份情报)在你们的桌上有一张小纸条那就是水晶球藏匿的情报,试一试我们能不能破解。
8—3=(5) 7—4=(3) 7—6=(1) 8—2=(6)
小结,得到的密码是:5316。水晶球藏在了5316号山上,我们来看看。赛尔号在你们的帮助下拿到了水晶球。新的任务又在等着他去完成,你们看:
(出示第三幅背景图)星球上的人们被怪兽变成了怪石,为了营救他们,赛尔号必须取得五颗红色的宝石,可是这五颗宝石被怪兽设计了密码,我们的任务可越来越难,越来越重喽,你们有信心完成吗?在你们的桌上有一个小盒子里面有关于红宝石的情报,打开看一看:
5+(3)=8 3+(4)=7 3+(3)=6 7+(1)=8
6—(3)=3 8—(4)=4 8—(6)=2 4—(2)=2
(2)+ 6 = 8 (5)+2=7 (6)+ 1 = 7 (1)+4 = 5
8—(2)=6 (3)+4=7 6—(4)=2 5+1=( 6)
(6)—4 = 2 (8)— 5 = 3 (6)—5=1 (7)—3=4
能不能拿到红宝石,解救星球上的人们就靠你们啦,你们可一定要认真,看清楚情报的内容,如果有困难要利用盒子中的花片。
得到的密码分别是:3431、3462、2561、2346、6867。
哟!你们可真棒,一次帮赛尔号拿到了五颗红宝石,你们已经成为解码高手喽。恭喜你们。(放音乐庆祝)。
3.星球的人们获救了,赛尔号可真想和你们交朋友,他来到我们城市的上空,发现只有取得这三把钥匙,才能打开时空隧道,穿越时空来到我们中间,我们帮帮他好吗?(强调:这三把钥匙的密码有点难度,要注意喽!)
第一把:(8)—4=4 (8)—5=3 (8)—2=6 ( 8)—1=7
第二把:(7)–3=4 (7)–6=1 (7)–2=5 (7)–5=2
第三把:(6)–5=1 (6)–4=2 (6)–3=3 (6)–2=4
小结,得到的密码是:8888、7777、6666。
(出现赛尔号)看,赛尔号穿越时空来到我们中间喽!它说:“感谢你们,感谢你们今天不怕困难,和我一起战斗,圆满完成任务。成为解码高手,谢谢你们。”(放赛尔号音乐),赛尔号和小朋友一起听音乐转圈舞蹈。
活动反思:
《解码高手》是我在前年的国培活动中观摩过的一节教育活动。当时刚过“国庆节”,人家的这节活动就是根据时节的变化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的,一方面教育幼儿热爱祖国,另一方面学习5的分解组成。而我的这节活动是在原课程设计的基础上加以修改。我是将大班幼儿好思、好问、好解决问题的年龄特点和他们所看动画片《赛尔号》战胜怪兽的生活经验,以及数学领域的目标相结合来设计的这节活动。我觉得 我设计的这节活动符合《纲要》精神和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在愉快的情境游戏中不知不觉的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8以内数的加减运算,是大班下学期末的教学内容,是加减复习运算,为了让每个幼儿都能得到不同的提高,所以我在设计这节活动时,注重了内容的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又少到多。而且通过这个解密码的办法培养了孩子们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品质。所以我认为,我设计的这次活动适合我们大班幼儿,而且所有孩子都乐意参加。因为它趣味性强,富有儿童情趣;目标合理,适合幼儿的发展;接近幼儿生活,幼儿易于接受;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幼儿乐于参与。
11、大班优质数学教案《购物高手》含反思
【设计意图】
如何让幼儿的数学学习回归到实际生活中去,即数学活动生活化是这节活动的宗旨。活动中我通过创设购物环境,将购物情境中的购物行动贯穿始终,从一开始的“娃娃超市”中物品名称与价格的介绍,到用5元、7元可以买一样、两样甚至三样东西的层层递进,都是“生活数学”精神的体现。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运用数学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进一步了解“正好”和“够了”的钱币概念;
2.培养幼儿相互合作的能力;
3.帮助幼儿体验到活动的快乐。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大的展示板上超市商品图一张;
2.小的超市商品图每桌一张;
3.超市的环境创设。
【活动过程】
一、《碰球游戏》,导入活动。
师:合起来是5。(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嗨!嗨!我的1球碰几球?
幼:嗨!嗨!你的1球碰4球。
嗨!嗨!我的3球碰几球?
幼:嗨!嗨!我的3球碰2球。
合起来是7。嗨!嗨!我的4球碰几球?
幼:嗨!嗨!你的3球碰4球。
嗨!嗨!我的6球碰几球?
幼:嗨!嗨!你的6球碰1球。
(评析:游戏可以及时调整速度,既增加趣味性又能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且通过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整理已获得的经验。)
二、幼儿尝试用5元、7元购买一样、两样、三样不同的商品
1.第一次购买:找出5元钱可以买一样的商品。
师:如果你有5元钱,想买这里一样东西,可以买哪些?
幼:5元的橙子、3元的苹果、1元的草莓、2元的香蕉、4元的……都可以买;7元钱的不能买。
师:谁能总结一下,为什么只有7块钱的商品不可以买,别的都可以买?
(评析:此环节是为了让孩子了解“正好”和“够了”的钱币概念,这是本节活动的重点。)
2.第二次购买:找出5元钱可以买两样的商品。
小组讨论,共同找出答案。
小组介绍。
教师评价。
(评析: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索。让孩子在反复试误中走出困境,悟出一些数学应用的经验,进一步让孩子理解“正好”和“够了”的概念。)
师:刚刚小朋友们在找的时候,有的小组漏掉了,有的小组重复了,为什么他们这一组找得很全?大家能看出他们是用什么方法找到的吗?
幼:他们先将苹果找完了再往后接着找。
总结:原来这样有顺序地找,能够一个不漏地找全。(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你们也愿意尝试一下吗?
(评析:教师根据小组合作情况进行总结提升,这是本节活动的难点。)
3.第三次购买:找出7元钱可以买两样的商品。
(1)要求:小组讨论,共同找出答案。
师:这一次更有难度了,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
(2)小组介绍
(评析:大班下学期的孩子特别喜欢具有挑战性的活动、所以这时候的难度递进很符合孩子的特点,且因为有了上一环节的铺垫,这个环节可以帮助孩子解决难点。)
4.第四次购买:找出7元钱可以买三样的商品。
师:动脑筋想一想,7元钱买三样东西,你们能不能很快地找出来呢?
三、游戏《超市购物》
玩法:先去取款机前排队取一张钱,然后去超市买两样不同的东西,再去收银员那里结帐,最后看看自己剩余多少钱。如果还想买第二次,取完钱去超市买三样或者四样不同的东西。
(评析:角色游戏的创设便于孩子体验到真实的购物场景,孩子参与的热情很高,很好地体现了数学活动生活化、游戏化的特点。)
【活动反思】
活动中通过环境的创设,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自由探索的学习过程;通过提供给孩子们可以反复操作的材料,让孩子在观察、摆放、思考、调整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老师没有将自己的经验介绍给孩子,而是让孩子在反复试误中走出困境,悟出一些数学应用的经验,将抽象的数学符号生活化、游戏化。
12、大班数学《破译高手》教案反思
活动名称:《破译高手》
年龄段:大班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简便口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习自编 5 以内数的加减。
2.理解 5 以内数的加减和运算,能熟练说出 5 以内加减的数值。
3.体验自己和同伴探索、解决问题的乐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体验破译密码的快乐,能正确进行 5 以内数的加减运算。能够观察和总结出破译密码的简便方法。
活动准备:白色、粉色、红色密码条每人一份,空白密码条三张、铅笔、橡皮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当“小小数学家”破译一份密码,复习 5 以内的加减。请幼儿当“小小数学家”,每人选择一份白色密码条,试着破译,幼儿破译完毕后,根据老师提供的答案检验自己破译的密码是否正确,正确的就是班级的“破译专家”。
二、请幼儿破译一份更难的密码条,总结破译的简便方法。
1.请幼儿每人破译一份粉色密码条,破译完成的举手示意。
2.教师和幼儿一起检验破译结果是否正确,请破译的又快又对的幼儿说说为什么能破译的这么快。
3.与幼儿一起找找,这份密码里,有没有相同的算式。
小结:算式相同不用重复计算,直接写出得数就行,这样会破译的快一点。
4.与幼儿一起找找,这份密码里,有没有特殊的算式。
小结:只是加号前后两个数交换位置的算式,也不用重复计算,直接写出得数,这样也会破译的快一点。
三、请幼儿破译红色密码,运用刚才的经验,又快又对的就是班级“破译高手”。教师与幼儿一起检测,巩固经验。
四、请幼儿自编“密码”。
三组幼儿分组讨论编出一组“密码”。然后三组交换密码条,进行破译。破译又快又对的那一组就是班级的“冠军组”。活动延伸:请小朋友把自己编的密码投放到游戏区,继续进行破译游戏。
课后反思:
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我设计这节以破译密码为游戏情节贯穿整个活动的大班数学活动《破译高手》。本活动主要是根据两点来设计的:
一、创设融洽、愉悦的氛围,诱发幼儿自主学习。
二、层层挑战,激发幼儿的自主学习。 在整个活动中,采取了层层挑战的方式,从“小小科学家”到“破译专家”再到“破译高手”,幼儿紧跟老师思路,层层递进,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探究精神、主动性、自尊自信、交往和合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与发展。但是活动中游戏化,情景性不够,环节设计上过于简单,幼儿主动性应该更深层次挖
掘。幼儿将白色密码条破译完成后,老师应该带着一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13、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公开课教案及反思:破译密码
大班数学活动:破译密码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编译和破解等游戏方式,复习巩固7以内的加、减法、单数、双数、相邻数等知识。
2、幼儿初步运用正向、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运算,培养幼儿的运算兴趣。
3、幼儿充分感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5、发展辨别、分析、归纳智力和运用智力。
活动准备:
1、图表一(赵老师电话号码)
2、图表二(胡老师电话号码)
3、图表三(幼儿园电话号码)
4、电话号码记录纸。
5、幼儿准备:熟悉自己家的电话号码;铅笔、橡皮。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师:昨天晚上,我接到我们班的吴优小朋友打给我的电话,她说在家很想老师和小朋友们,那你们想不想他?如果想他,怎样和她联系?(让幼儿自由讨论,引出打电话的想法。)
2、师:她妈妈的手机号码是(出示电话号码13062913800)。我们来数数手机号码有几个数?(幼儿一起点数,11个数字)第2位数是几?第3位数是几?倒数第3位数是几?
二、设疑激趣,破解电话密码。
1、破解赵老师的电话密码——复习巩固。
师:吴优小朋友想我们了,就打来了电话。你们或者是爸爸妈妈如果有事要跟老师讲,也可以给老师打电话。你们知道赵老师的电话号码吗?我的电话号码是带密码的,我想请你们解一解、猜一猜。
(1)破解密码。
师:赵老师电话号码的数字分别是(出示图表1):第一个数是顺数排第一的数……第二个数的相邻数是7和9……第三个数是9,第四个数是顺数排第五的数……第五个数是排第一的双数……第六个数是比10少1的数……第七个数是0……第八个数是排第四的双数……第九个数它的相邻数是3和5……第十位数是比9少1的数……第十一位数是5和7的相邻数。这个电话号码是多少? (18952908486)
(2)验证号码。
师:你们猜出来的电话号码到底对不对呢?我们来打一下,听一听? (赵老师的电话铃声响):是不是赵老师的电话号码呀?(是)你们真棒!
2、破解胡老师的电话密码——集中检验。
师: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胡老师的电话号码呀?她的电话号码也是带密码的.她设置的密码和赵老师的不一样,都是加法和减法的得数,请你们认真看一下,解一下。
3、破解幼儿园的电话密码——督促检查。
师:我们幼儿园的电话也都是加法和减法的得数,请你们也来解一下。(全体幼儿一起验证对与错。)
师:这是我们幼儿园的电话号码,一共几个数字组成?(12个)和刚才我们破译的手机号码有什么不同呢?
师:你们知道0791这四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吗?(家里固定电话、小灵通所在地区的电话区号,南京025、上海021……)
师:假如我们班有你的好朋友回自己老家过年了,在拨打她家的固定电话时,前面应加拨什么?
三、幼儿编译密码。
1、师:你们知道自己家的电话号码吗?在你们的桌子上有一张记录纸,上面有你家人的电话号码,请你把它们也编成密码,待会儿让大家破解一下。
2、幼儿各自编译自家的电话号码。
3、幼儿互解密码并验证。
四、小组练习。
活动延伸:请幼儿把老师和朋友的电话号码记录到自己的电话册中,并保持经常联系。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孩子们很感兴趣,应为活动内容都是他们身边所熟悉的事情,孩子们易于接受。目标基本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