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范文《饭桌上的较量》反思

《观察记录范文《饭桌上的较量》反思》属于幼儿园公开课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观察记录范文《饭桌上的较量》反思

1、观察记录范文《饭桌上的较量》反思

  观察背景

  幼儿午餐时间

  观察目标

  引导幼儿不挑食,能安静就餐,养成良好就餐习惯。

  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观察过程

  中饭时间到了,孩子们自然地吃起来,一个个就像小恶狼,吃得香喷喷,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但是有些小朋友却不爱吃蔬菜,只是喝汤吃荤菜,于是我们二位老师发动我们浑身的解数,不停地讲解吃蔬菜的好处,而且不断地鼓励他们,效果还不错,大部分都吃光了。只有李浩然一个人就是不吃蔬菜,而荤菜是吃个不停,汤喝个精光,饭和蔬菜不吃,怎样哄也不管用。

  观察分析与反思

  分析:

  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饭不定时定量,而家长们在孩子吃方面片面追求高营养,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久而久之使孩子构成了不良的饮食习惯。中班幼儿理解力还较差、胆子小,如果一味的说教,易导致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有些幼儿还会故意违背。因此,我采取了故事、游戏与说教结合的形式,使幼儿初步了解进餐的重要性和一些简单的进餐方法及挑食的坏处。为了让幼儿在进餐时更自觉,我让他们互相竞争、互相学习,激发和提高用心性,能天天愉快地吃完自我的一份饭菜。

  策略:

  1.鼓励孩子做餐前服务

  孩子天生就对餐前的准备工作感兴趣,我们能够利用他们好奇、好动的天性,让他们帮忙摆桌椅、端菜、分碗勺,甚至在家做菜时让他们帮忙拿佐料等,应对自我参与劳动所得的成果,孩子自然会很开胃。

  2.避免进食前的剧烈运动

  3.制造进餐时的和谐氛围

  不管是什么原因,切忌在孩子进餐时恐吓、责骂或以其他方式惩罚孩子,因为恐惧、担忧、愤怒等负面情绪会直接影响孩子的食欲。我们应善于营造就餐时的快乐气氛,使孩子情绪愉快,乐于进食。

  4.给孩子用心的暗示

  吃饭时,我们要表现出对食物极大的兴趣,能够边吃边赞:“真好吃!”“我们都喜欢吃。”孩子得到用心的暗示后会主动地模仿。

  5.为孩子树立效仿的榜样

  孩子最喜欢得到别人的称赞,能够在挑食的孩子面前,大大称赞不挑食的孩子,从而使孩子因羡慕而用心地效仿。

2、观察记录范文《搭建我们的家》反思

  观察对象

  雄轶 嘉嘉 硕硕

  年龄段/班

  大班

  观察时间

  活动区时间8:30-9:30

  观察背景

  基于主题《我们的家》,幼儿在搭建房屋方面特别感兴趣。在每天离园过渡环节中孩子们选好明天的区域活动,然后做好自己的区域活动计划,使得我班建筑搭建活动大多数情况下能够进行有目的的搭建。

  观察目标

  幼儿在合作搭建的过程中,能够分工、合作解决问题。

  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观察过程

  在活动的一开始,几个孩子们开始商量今天要搭建一座房子。他们做好底部用长圆柱做支撑,然后想在上面用长条积木继续堆高。这时嘉嘉拿着手中的长木条衡量着两个长圆柱之间的距离,他让硕硕去找其他长度厚度相同的积木。

  雄轶一边摆放积木一边指挥着嘉嘉搭建他的积木。建筑又搭了一层,三个孩子拿着积木衡量着长度继续搭建。过了一会积木突然倒了。他们继续按照之前的方法重新搭建,一会积木又倒了。

  孩子们在经历了两次房子倒塌之后,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寻找搭建方法。雄轶问硕硕怎么回事?硕硕说:“咱们搭建的积木总是下面倒,肯定是不稳”。嘉嘉着急地说:“那怎么办?会不会是我们班的地有问题?”伙伴几个一时皱起了眉头不知道该怎么继续。这时硕硕突然大叫一声:“哦,我知道了,咱们班的地真的不平,你看它这有一个鼓包”。终于找打到问题所在了。雄轶带着几个伙伴马上调整搭建方案。雄轶负责指挥整体搭建,嘉嘉叫旁边的小朋友为他取来长条形的积木,硕硕带着另外一个孩子在侧面搭建房子的大门,忙的不亦乐乎。最终的解决方案是他们将长圆柱积木撤掉,把长木条交错打底铺在下面,搭了三层后用长木板平铺在上面。最后再将长圆柱放在建筑的顶层,这次的房子终于不倒了,孩子们高兴极了。继续合作搭建。

  观察分析与反思

  分析:

  活动中孩子们有了一定的分工合作能力。雄轶和嘉嘉主要负责建筑的主体部分搭建,硕硕负责的是建筑的前端。整个活动中是大家齐心协力合作完成的。

  幼儿在搭建的过程中能够注意到积木的形状,长度,厚度,并且能够按照积木的这些特征进行规律的搭建。活动中他们能够有意识地运用这些特征。

  反思:

  教师在活动中要充分相信幼儿,不要过急过早地介入到游戏中,给予他们解决问题的环境。能让孩子们将自己的想法付诸于实践才是真正的尊重他们,孩子们虽然用语言表达的少,但是每一步都是自己不断用实际搭建行动验证自己的想法,这也是让孩子们形成逻辑思维的一种方式。

3、观察记录范文《饭桌上的较量》反思

  观察背景

  幼儿午餐时间

  观察目标

  引导幼儿不挑食,能安静就餐,养成良好就餐习惯。

  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观察过程

  中饭时间到了,孩子们自然地吃起来,一个个就像小恶狼,吃得香喷喷,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但是有些小朋友却不爱吃蔬菜,只是喝汤吃荤菜,于是我们二位老师发动我们浑身的解数,不停地讲解吃蔬菜的好处,而且不断地鼓励他们,效果还不错,大部分都吃光了。只有李浩然一个人就是不吃蔬菜,而荤菜是吃个不停,汤喝个精光,饭和蔬菜不吃,怎样哄也不管用。

  观察分析与反思

  分析:

  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吃饭不定时定量,而家长们在孩子吃方面片面追求高营养,教育方法简单粗暴,久而久之使孩子构成了不良的饮食习惯。中班幼儿理解力还较差、胆子小,如果一味的说教,易导致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有些幼儿还会故意违背。因此,我采取了故事、游戏与说教结合的形式,使幼儿初步了解进餐的重要性和一些简单的进餐方法及挑食的坏处。为了让幼儿在进餐时更自觉,我让他们互相竞争、互相学习,激发和提高用心性,能天天愉快地吃完自我的一份饭菜。

  策略:

  1.鼓励孩子做餐前服务

  孩子天生就对餐前的准备工作感兴趣,我们能够利用他们好奇、好动的天性,让他们帮忙摆桌椅、端菜、分碗勺,甚至在家做菜时让他们帮忙拿佐料等,应对自我参与劳动所得的成果,孩子自然会很开胃。

  2.避免进食前的剧烈运动

  3.制造进餐时的和谐氛围

  不管是什么原因,切忌在孩子进餐时恐吓、责骂或以其他方式惩罚孩子,因为恐惧、担忧、愤怒等负面情绪会直接影响孩子的食欲。我们应善于营造就餐时的快乐气氛,使孩子情绪愉快,乐于进食。

  4.给孩子用心的暗示

  吃饭时,我们要表现出对食物极大的兴趣,能够边吃边赞:“真好吃!”“我们都喜欢吃。”孩子得到用心的暗示后会主动地模仿。

  5.为孩子树立效仿的榜样

  孩子最喜欢得到别人的称赞,能够在挑食的孩子面前,大大称赞不挑食的孩子,从而使孩子因羡慕而用心地效仿。

4、范文小班观察记录《腼腆的琪琪》反思

  观察背景

  对于刚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最大的困难是由入园导致的生活规律及周围环境的转变而给幼儿造成的心理负担,即幼儿入园焦虑。如果入园后没有及时帮助幼儿克服入园焦虑,幼儿就无法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会给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帮助幼儿克服焦虑,也必须从幼儿的需要入手。琪琪小朋友性格比较内向,入园焦虑同比班上其他幼儿而言,更加明显。

  观察目标

  为了更好的让幼儿适应在园生活,促进幼儿身体、心理以及社会适应达到良好状态。

  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观察过程

  发生了什么?

  琪琪小朋友性格比较内向,和小朋友交往相处不是很融洽;而且她也很少参加集体的体育活动,就如晨间欢乐跳的所有活动她从不参与,动作发展很不协调,对活动项目和有点难度的动作表现出畏惧和胆怯、缺乏自信。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以及和孩子交流,我了解到这个孩子每天早上来园时都在家中闹了很大的情绪才不甘愿的来园的。

  国庆假期过后的头一天晚上,琪琪妈妈私信跟我说琪琪明天请假不来园了,追问其原因,琪琪妈妈才说孩子在家太闹了,一说要去幼儿园她就大哭,实在没办法。一个多月里,琪琪都是靠哄骗才来园的。父母放任的态度,使得琪琪经常赖哭抗拒入园,因此她对幼儿园、幼儿园老师都存在陌生感,不愿意轻易融入这个大环境,形成了她过度胆怯,不愿参与活动,不愿与人交往的个性。

  一直以来我们三个人一直都在做琪琪和琪琪家长的工作,一方面坚定琪琪妈妈的信心,努力得到琪琪妈妈对我们的信任和对琪琪的信任,此外我们总是制造机会和琪琪聊天,引导她发言,帮她结交新朋友,请其他的孩子带她一起去玩等。经过一段时间之后,琪琪开始有了一点转变,虽然现在话还是不多,但是今天早上来园时愿意和我们说早上好了。

  观察分析与反思

  老师怎么做?

  1.支持、鼓励和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根据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随时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给予适时的帮助、引导,满足幼儿的需要。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针对性格有些内向,不愿参与活动,活动中不积极、不主动,从不主动说话的琪琪,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和她谈话,主动和她聊天,给她拥抱。

  活动中经常用鼓励的眼神、肢体动作提醒她,并且让琪琪和性格外向的孩子搭配组合,为她的交往创造一个互补的环境,给她充足的空间表现、展示自己,并对她的点滴进步进行表扬和鼓励,使她对自己的交往充满自信,从而萌发表现的欲望。经过努力,琪琪有时还会主动的与老师交流。

  2.平时注意耐心亲切地多与她交谈、陪她滑滑梯、做做游戏、抱抱摸摸她、孩子一有进步就马上表扬并与她的父母反馈在园情况、利用“五角星、小红花”等小奖品鼓励她、请班级中活泼胆大的孩子和她交朋友等,来慢慢消除她的陌生感。对于像琪琪这样焦虑情绪特别严重的孩子,就需要耐心细致的教育,并付出更多的爱心。要让孩子熟悉环境,觉得老师、小朋友可亲可爱,幼儿园真好玩,然后寻找教育的锲机,制定有效的教育措施,才能逐步让她融入幼儿园大家庭,适应幼儿园生活。

  3.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在面对新环境时,人难免会有焦虑情绪,大人都需要时间适应,何况是孩子。没个人适应新环境需要的时间长短不一,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幼儿的角度看问题,然后想出恰当的解决办法,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推进幼儿健康成长。

5、观察记录范文《快乐的城堡》反思

  观察对象

  铖铖 妞妞 伊伊 洋洋

  年龄段/班

  中班

  观察时间

  户外活动时间

  观察背景

  游戏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的主导活动、每个儿童在游戏中都能表现其创造力。体验区城堡使幼儿与大自然接触、走进大自然、欣赏大自然。体验区的秋千、转椅、小滑梯、跷跷板,幼儿能够自由选择,在活动过程跷跷板发展了幼儿的平衡能力(几个人的体重能够达到平衡),其他的玩具增进了中班的同伴交往能力。过程中锻炼了幼儿的手臂力量、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平衡能力。观察目标

  本区域是中大班混班活动区,该区域的总目标定为:1.幼儿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游戏当中。2.在成人指导下不争抢玩具,懂得与同伴分享。3.培养幼儿认真专注的做事情。4.能够用正确的投掷方法进行投掷。5.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体验与同伴合作的乐趣。本周目标:1.幼儿能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投掷。2.在活动中能够感受团队合作成功的乐趣。3.喜欢参加体育活动,体验游戏的乐趣。

  观察过程

  体验区的城堡是中大班幼儿喜欢玩的地方,教师看到玩具已经老旧、于是发动家园合作鼓励幼儿与家长用手套做投掷玩具。幼儿穿上美国队长衣服,植物带上帽子进行攻打僵尸,幼儿能够自觉分好小组进行游戏。妞妞说:“张育铖咱们在城堡底下当植物打他们僵尸,好吗?”张育铖:“我想当僵尸,站在城堡上”。我对妞妞说每个小朋友都有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我们要尊重他人的想法。这时候伊伊来了,妞妞对伊伊说:“伊伊,你跟我在底下打僵尸吧!伊伊说:“好,我们一起打僵尸吧!”妞妞拿起“手榴弹”就往城堡上投,城堡上的“僵尸们”对他们说来打我们啊,妞妞投的很有力量,可是几乎一次都没有打倒僵尸,过程中伊伊一直在为妞妞投送手榴弹,妞妞对伊伊说:“你快点和我一起打他们啊”伊伊说:“我在运送手榴弹呢,要不然你怎么拿手榴弹打僵尸啊!”这时候大班的一个小朋友洋洋和妞妞说我和你一起打,妞妞说我总是打不到她们,你能打到吗?洋洋说我刚刚都打了好些僵尸了。”妞妞有些失望想要放弃已经失去了兴趣于是我加入了她们,我对妞妞说:“妞妞,我可以加入你们吗?和你一起打僵尸”妞妞说:“老师,你要把僵尸打倒”妞妞用不同的方法尝试了很多次,离僵尸近一些、投掷目标更加准确一些、经过几次反复的尝试妞妞能够打倒僵尸,我在她的脸上看见了成功后的笑容。

  忽然我观察到了有几名幼儿再看体验区树上的图片于是我悄悄走进他们,我能听到,幼儿一:你快看这里也有僵尸!幼儿二:哇、好多的僵尸他们在树上呢,老师你快看看,怎么这么多?幼儿三:快来快来我们把他们给打死,一会儿要不然把我们吃了。于是几名幼儿拿起手榴弹就不断地往僵尸身上打、地上散落了好多的“手榴弹”,幼儿说我们已经把僵尸打倒了,耶!

  观察分析与反思

  简单的手榴弹投掷幼儿对投掷失去了兴趣,于是我们老师想到将游戏“植物大战僵尸”这个游戏形式引入到体验区当中来,教师投放的玩具服饰引起了幼儿的兴趣、幼儿穿上美国队长衣服,美国队长拿着盾牌防卫自己被打到,植物带上帽子进行攻打僵尸,幼儿能够自觉分好小组进行游戏。

  在过程中两名幼儿出现了分歧,我们要学会做观察者,关注孩子的细节;学会等待,机制的看待游戏中的问题;学会做游戏的参与者、《纲要》中提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成为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于是我就告诉妞妞每名幼儿都有选择玩具的权利,妞妞想有同伴一起玩耍伊伊同意两人有团队意识和同伴交往能力。幼儿进行游戏时我作为旁边的观察者,看到大班的幼儿和妞妞一起打僵尸但总是打不到,我在考虑是距离太远?投掷玩具太轻?投掷方式不正确?于是教师加入幼儿,幼儿可以通过她的观察力看老师如何投掷的、如何投得更加准确。幼儿周围的环境也十分的感兴趣,教师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和氛围,使幼儿能够自主探究进行游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作为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的在过程中发展了幼儿的手臂力量、观察力、同伴交往能力、身体协调性、掷远能力。

6、观察记录范文《我们的小路》反思

  观察对象

  大班

  年龄段/班

  大三班幼儿

  观察时间

  2017年4月

  观察背景

  观赏性的封闭绿地,创生成可进入的环境。孩子们会进入活动区域干些什么?

  观察目标

  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解决草坪小路铺设的问题

  发展幼儿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能力

  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观察过程

  “这里草被拔了”“这里也没了”“这是要干嘛?”“好像一条路”草坪的变化一早引起了孩子们的围观,各抒己见,

  那到底这里是要干嘛呢?

  “我们的小路”游戏化班本课程就这样从孩子们的偶然发现中开始了!

  (追随幼儿兴趣的学习能激发幼儿的愉悦感和兴奋感,推动幼儿的内在学习动机,让幼儿更愿意去探索新事物。)

  第一次讨论

  “这里到底能干嘛呢?”孩子们大都围

  绕里面可以玩什么游戏进行分享。并用

  绘画的形式表达。

  在分享中

  悠悠:“可以玩躲猫猫。”

  于廷轩:“里面有个坑。”

  接着很多小朋友都提出关于草坪地面不

  安全的问题:

  1.有坑

  2.土踩了会脏

  3.有石头容易摔跤

  实地考察,直观体验

  出现上述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后我们采用实地考察的方法。因为直观体验是幼儿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应重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感受。

  在实地考察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用各种感官自主探索,进行直观体验,发现问题,选择答案。

  任务一:观察草坪路面特征。

  (孩子们用脚踩、踢、戳、抠泥土,在探索中认识到草坪中的小路全是硬硬的泥土,还有废弃的树枝、树叶、石头。)

  任务二:观察草坪周围环境。

  (草坪小路周围是低矮的灌木丛、两颗大树。)

  孩子们通过谈论发现:因为小路泥土的脏和不安全性让他们的游戏无法正常开展,所以决定在泥土上铺一条小路。

  就地取材,可持续发展

  幼儿园已有丰富的自然材料和收集的废旧材料,所以教师引导幼儿在幼儿园中寻找。

  教师布置幼儿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寻找材料,最后与幼儿一起从幼儿园已有的环境中搜集了轮胎、木块、石头、废旧报纸、砖头等材料。这样在铺路的过程中能让孩子们从这些原始材料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并促进幼儿形成环保、再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

  最后我们还设计了一张铺路设计图。

  综合实施,合作分享

  第一次铺路

  小朋友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自行分成4组。

  在面对陌生的材料,没有任何讨论与组织的情况下,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并且沉浸到了自己创设的游戏情境中。

  萱萱:“羊老师我的头被撞了两次”

  小牛“何老师他把木块乱放”

  糖果“他把报纸踩破了”

  在合作铺路过程中,各种问题也在不断的显现:大部分幼儿主动合作意识不强烈,往往按个人的喜好就近随意摆放,铺出来的小路中总是会出现材料缺失无法行走的情况……

  铺路完成,孩子们对自己的成果表示相当满意,迫不及待开始试行。

  Apple:这里的轮胎谁铺的,都翘起来啦!

  科科:哎呀,这么难走,我都要摔跤了!

  最后试行的结果让孩子们很失望,这条小路处处充满问题,迫切需要改进。

  在整个过程中,除了涉及到安全问题外,我们并没有直接介入,而是在旁拍摄了视频和照片,回到教室后在集体活动时间进行了播放。

  反复观察,探索尝

  想象永远是美好的的,而现实却往往不尽如人意,在观看过视频和照片以后,孩子们发现了更多的问题:木块太小,无法固定,有的轮胎太小太软,一踩就会塌陷,不利行走……

  第一次尝试铺路虽然没有一次到位(当然,这也是必然的),可孩子们的积极性却没有受到一点影响,他们很热烈地讨论了第一次的得与失,清楚了问题所在,然后兴致勃勃的准备第二次尝试。

  小吴同学说了,一定要把小路铺好,让整个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都可以一起在我们的小路上愉快的游戏!

  带着这个美好的目标,我们从安全性、美观性、实用性到材料选取的便利性这几个方面综合考虑,大家各抒己见,提出方案、否定方案,再提出、再否定,前前后后一共进行了六次集体讨论,尝试了两次的大规模铺路,一次全面撤路以及一次小规模的整修,最后终于在双十一之前,让我们的小路初具规模。

  我们的小路是这样的:以轮胎为主,配以砖头、木块和鹅卵石,鹅卵石及木块分别放入轮胎中间,防止到处散乱,既美观又安全,各个轮胎之间用麻绳固定,防止翘起导致摔跤。

  形随势生:丛林大冒险

  小路铺好了那我们在里面开始游戏吧!“这里像丛林一样,要不一起去探险吧!”男生女生们从操场各个角落的材料自选区上找到了梯子、铲子、轮胎、垫子各种材料,全部放进小路里,开始了丛林探索。我们每天的主题都不一样哦!今天是烧烤,在丛林里取火,取水,找昆虫;明天是种菜,找到合适的土壤浇水,埋下种子;后天开始寻宝,把我们自己带来的小宝贝藏在小路里,画好藏宝图……幼儿园的所有小朋友都很喜欢这样的游戏场,他们会去走一走、试一试,做着探究。

  观察分析与反思

  空间再创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理念:尊重、悦纳、顺应;听到最多的是“我们”这个词,在这里,老师的角色是观察者,解读孩子实践过程中不断引发新问题的产生并及时给予幼儿自己尝试努力解决新问题的环境与材料,使幼儿始终置身于需要学习的状态中。对话者,触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发起有意义的探究活动。并且及时准确地分析与回应幼儿的疑问与需求,有效地给予幼儿随时必要的帮助。支持者,引导孩子全神贯注置身在活动中,深人探究、丰富体验,积极的表达。

7、优质观察记录范文《我家的混世魔王》反思

  观察背景

  轩轩刚刚升入幼儿园大班,活泼好动,由于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所以爱说方言不爱说普通话,性格又快又急,最近多次和其他小朋友产生冲突。孩子性格倔强,父母对待孩子很严厉,经常因为小事对孩子批评打骂,家长意识到教育存在问题多次和老师反映情况。

  观察目标

  1、学习说普通话与同伴交流。

  2、具有一定的同伴意识,愿意敞开心扉进行分享。

  3、和家长沟通,帮助家长和孩子建立正确的沟通桥梁。

  4、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5、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观察过程

  户外活动回来,轩轩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自己的座位上,这时候门是关着的,于是他使出了全身力气用身体撞门,边撞边大声喊“开门,开门”;在课间活动的时候他又带着全班男生一起在教室里追逐打闹,嘴里喊得都是时下最热门的游戏——“吃鸡”,他拿着积木和玩具框当成各式各样的武器;玩玩具的时候,他把玩具筐里的玩具都倒在地上,根本不听老师的引导,自己做自己的。

  在老师进行集体活动时他拿起水彩笔在桌子上涂涂画画。因为他平时不太爱说普通话,不喜欢在活动中发言,在教师提问的时候他又像往常一样沉默不语,只是低头玩手指,问的多了就小脸憋得通红开始掉眼泪。

  今天在建筑区玩积木的时候,轩轩和嘟嘟发生了肢体冲突。开始的时候,两个人有说有笑地在用积木搭城堡,嘟嘟从轩轩的城堡中抽了一块积木放在自己的城堡上,轩轩的城堡塌了一小块。轩轩立刻把嘟嘟的城堡推倒了还把积木扔到嘟嘟的身上。

  观察分析与反思

  一、 观察分析

  1、 在与轩轩父母沟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轩轩父母工作都很忙,孩子很长时间是由爷爷奶奶来照顾的,老人把孩子捧在手心里,让孩子成了家里的“小霸王”,只要犯错就哭闹喊叫,爷爷奶奶就要哄着赔礼道歉。轩轩的父母和孩子相处时间不长,对孩子缺少耐心,经常因为孩子的毛病对孩子进行打骂,孩子的脾气暴躁,容易与朋友产生冲突,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家是孩子的第一座学校也是孩子心灵得以依靠的安全感来源,这样的孩子更需要关心和呵护!

  2、 轩轩精力旺盛,对他不知道的世界充满好奇心,且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家长的行为,他看到过的事情都会让他产生模仿的欲望。观察中轩轩对吃鸡游戏的模仿可以看出大体情况,事实上,孩子所表现出的恶作剧和小破坏并不一定是坏的行为,但在某种程度上对其他幼儿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 措施与反思

  1、在观察开始我就和轩轩的父母提前进行了沟通,时刻把轩轩在幼儿园的表现反馈给家长,他们也意识到教育孩子的方法不正确,也尝试改变方法,但是一直没有静下心来和孩子好好地交流。现在轩轩已经5岁了,他的爸爸妈妈也终于意识到了他们自己需要改变了,在这小半个月的时间里,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次数越来越多了,但是改变一个孩子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办到的,作为家长和教师的我们更要多些耐心,静待花开。

  2、在课上课下我开始找机会夸奖轩轩。夸奖他这一次开门并没有使劲摔门、夸奖他涂鸦的小人色彩搭配的很好、夸奖他搭的城堡又高又稳固……我发现每次夸奖,他都会特别地开心,眼睛里都发着光,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3、针对轩轩练习说普通话的情况我也和家长进行了沟通,家长愿意花更多的时间陪孩子练习用普通话对话。在日常生活中,我安排喜欢说话,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孩子坐在他的旁边,我也尝试着让他接受分享,现在孩子还是抵触情绪比较明显,但是也尝试着开始和别人用普通话交流了。对于轩轩的每一次进步,我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鼓励的话越来越多,这个孩子的进步也越来越大了。

  在鼓励中成长的孩子会比其他人更有自信,我也希望轩轩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慢慢地改变,用他的善良与爱心,收获更多的朋友与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