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压岁钱的故事》幼小衔接语言教学设计

《民间传说《压岁钱的故事》幼小衔接语言教学设计》属于幼儿园公开课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民间传说《压岁钱的故事》幼小衔接语言教学设计

1、民间传说《压岁钱的故事》幼小衔接语言教学设计

  活动中通过红包让幼儿了解习俗。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大胆的复述故事。引导幼儿倾听及观察对话、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故事内容。了解中国人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感受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谢意。每天大量更新大中小班各类教案,一起来参考和学习吧!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大胆的复述故事。

  2.在情景中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表演的乐趣。

  3.了解中国人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感受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谢意。

  活动准备

  1.幼儿红包人手一个、一枚硬币,红包上写上祝福的话语。

  2.“压岁钱的故事”课件。

  3.“崇”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红包,引入故事主题。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猜猜是什么?(出示红包)

  2.了解习俗,引出故事名称,讲述故事内容。

  (1)通过红包了解习俗。

  (2)师:什么时候会得到红包?(过年)红包里面装了什么?我们中国人的一种习惯,可是为什么每次过年都会得到红包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

  (3)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4)师:故事的名称叫《压岁钱的故事》,然后有表情的讲述故事内容。

  (5)师:故事讲了什么事情?故事里出现了哪种怪兽?人们是怎样将他赶跑的?

  (6)结合故事课件完整的听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7)教师边提问边演示边讲述故事。

  教师要重点引导幼儿倾听及观察对话、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故事内容。

  3.幼儿与教师一起边看课件边复述故事。

  小结:过年的时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长辈给你们的压岁钱,就是用来对付“崇”这种怪兽的,长辈们祝福你们平安、快乐过好年。

  4.表演故事,在情景中复述故事。

  (1)其中一教师扮演“崇”,其他幼儿扮演村民进行故事表演。

  (2)师:你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

  5.红包祝福语,感受爸爸妈妈的爱意,学说祝福语表达对长辈的谢意。

  活动拓展

  幼儿自由扮演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2、幼儿园幼小衔接故事《蔡伦造纸》语言教案

  通过蔡伦造纸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纸的由来,知道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纸的由来,知道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2.能独立完整的将造纸过程的大意概述出来。

  3.理解故事,并能将故事画成连环画。

  活动准备 :

  各种各样的纸、剪刀、双面胶,造纸过程图、蔡伦造纸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1.猜谜导入。

  (1)师:四四方方,又白又薄,既能写字,又能画画。(纸)

  (2)师:知道纸是谁发明的吗?我们中国古代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人,他发明了“造纸术”,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

  2.讲故事

  (1)教师讲故事。

  (2)蔡伦为什么要造纸?

  (3) 纸是用什么做的?

  (4)纸是怎么做的?

  (5)师:谁发明了纸?

  (6)他是怎么做纸的?

  (7)播放蔡伦造纸的视频。

  3.请幼儿用连环画方式画一画造纸过程。

  4.欣赏、评价。

  延伸活动

  1.将幼儿连环画“蔡伦造纸”放入幼儿阅读区。

  2.对纸有兴趣,不断探索纸的奥秘。

  以上是本教案的全部内容,如果您觉得不错请转发分享给更多需要的人哦!

3、幼小衔接社会活动《怎样用压岁钱》教学设计

  整理过关于压岁钱的民间传说,本次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学会正确使用压岁钱。了解长辈给孩子压岁钱是春节习俗之一。从压岁钱中体验长辈工作赚钱的辛苦,从而关心、尊重长辈,珍惜压岁钱。教师可以根据班级情况结合起来给孩子们上课。具体可参考:民间传说《压岁钱的故事》幼小衔接语言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了解长辈给孩子压岁钱是春节习俗之一。

  2.从压岁钱中体验长辈工作赚钱的辛苦,从而关心、尊重长辈,珍惜压岁钱。

  3.学会正确使用压岁钱。

  活动准备

  1.布置教室:过年时的场景。

  2.小朋友使用压岁钱的图片、红包袋、纸币。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1)师:小朋友收过压岁钱吗?是谁给你的?

  (2)大人什么时候要给你们压岁钱?为什么给你们压岁钱?

  小结:了解长辈工作的辛苦,压岁钱来之不易,教育孩子关心、尊重长辈,珍惜压岁钱。

  2.观察讨论。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的小朋友是怎样使用压岁钱的。

  (2)讨论谁的压岁钱使用的最好,为什么?

  (3)幼儿与同伴相互说说自己的压岁钱是怎么使用的。

  (4)长辈给你压岁钱时,会对你说什么祝福的话?

  小结:了解过年时长辈给小朋友压岁钱包含了美好的祝愿,祝愿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快乐成长。

  3.游戏:发压岁钱。

  (1)教师准备红包袋和纸币,把不同面值的纸放在红包袋中,发给每位幼儿。

  (2)请幼儿数一数自己的红包内有多少钱,比较看看,谁的压岁钱最多?谁的最少?你会怎样使用这些压岁钱?

  (3)教师做好小结工作,引导幼儿学会正确使用压岁钱。

  活动拓展

  了解春节的不同习俗。

4、幼儿续编故事《小猪买毛巾》幼小衔接语言教学设计

  这是一节适合幼小衔接的续编故事教学设计,通过教师讲述故事前半部分内容,引导幼儿能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地想象,并合理地续编故事内容。发展幼儿思维创造力及创编故事的能力。能根据购物用途,做出正确的选择。更多优秀免费教案请关注教案栏目。

  活动目标

  1.能根据故事提供的线索大胆地想象,并合理地续编故事内容。

  2.发展幼儿思维创造力及创编故事的能力。

  3.能根据购物用途,做出正确的选择。

  活动准备

  1.故事PPT;

  2.破毛巾一条。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教师出示破毛巾。师:洗脸毛巾破了,怎么办呢?

  (2)幼儿自由讲述。

  2.教师通过PPT,讲述故事前半部分内容。

  (1)师:这条毛巾是一只小猪的,它是怎么处理的,我们一起听听故事。

  (2)小猪决定去商场买毛巾了,它在商场看到什么?它是怎么想的?

  (3)你们觉得小猪应该买什么?

  3.幼儿创编故事。

  (1)师:你觉得小猪现在最需要什么?为什么?

  (2)如果你是小猪,你会怎么做?

  (3)请幼儿用“需要”、“想要”续编故事。

  4.幼儿完整讲述故事,并对创编过程进行评价。。

  活动拓展

  幼儿将创编的故事绘画成绘本。

  (),本站致力收集全国各地的优质课教学视频、说课视频等,是您提升教学水平、参加赛课最好的学习网站。

5、民间传说《压岁钱的故事》幼小衔接语言教学设计

  活动中通过红包让幼儿了解习俗。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大胆的复述故事。引导幼儿倾听及观察对话、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故事内容。了解中国人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感受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谢意。每天大量更新大中小班各类教案,一起来参考和学习吧!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尝试大胆的复述故事。

  2.在情景中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体验故事表演的乐趣。

  3.了解中国人过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感受父母长辈对自己的爱,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谢意。

  活动准备

  1.幼儿红包人手一个、一枚硬币,红包上写上祝福的话语。

  2.“压岁钱的故事”课件。

  3.“崇”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出示红包,引入故事主题。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猜猜是什么?(出示红包)

  2.了解习俗,引出故事名称,讲述故事内容。

  (1)通过红包了解习俗。

  (2)师:什么时候会得到红包?(过年)红包里面装了什么?我们中国人的一种习惯,可是为什么每次过年都会得到红包呢?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

  (3)教师有表情的讲述故事。

  (4)师:故事的名称叫《压岁钱的故事》,然后有表情的讲述故事内容。

  (5)师:故事讲了什么事情?故事里出现了哪种怪兽?人们是怎样将他赶跑的?

  (6)结合故事课件完整的听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7)教师边提问边演示边讲述故事。

  教师要重点引导幼儿倾听及观察对话、动作、神态等方面的故事内容。

  3.幼儿与教师一起边看课件边复述故事。

  小结:过年的时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等长辈给你们的压岁钱,就是用来对付“崇”这种怪兽的,长辈们祝福你们平安、快乐过好年。

  4.表演故事,在情景中复述故事。

  (1)其中一教师扮演“崇”,其他幼儿扮演村民进行故事表演。

  (2)师:你喜欢哪个角色?为什么?

  5.红包祝福语,感受爸爸妈妈的爱意,学说祝福语表达对长辈的谢意。

  活动拓展

  幼儿自由扮演角色进行故事表演。

6、幼儿园幼小衔接《我的故事》语言教案

  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会表达各个时期的自己及其表现,体会不同的过程,体验自己的独特。

  活动目标:

  1.能按照自己从“0岁到现在”的顺序讲述成长过程。

  2.知道在不同的时候,“我”会有不同的表现。

  3.体验自己的独特性,学习表达不同的“我”。

  活动准备:小时候与现在的照片、笔、绘画纸

  活动过程:

  1.律动导入。

  (1)幼儿跟音乐律动。

  (2)请幼儿介绍自己。

  2.讲述“我”的故事。

  (1)阅读幼儿用书p1页。

  (2)请幼儿说说书里的故事。

  (3)教师完整讲述幼儿用书“我的故事”。

  (4)师:小朋友,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请你们也说说你们自己的故事吧。

  (5)幼儿拿出自己的成长相册,和自己的好朋友互相分享自己的故事。

  (教师提醒幼儿按照自己从“0岁到现在”的顺序讲述成长过程)

  (6)师: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有哪些最有趣的事情?

  (6)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故事。

  3.绘本制作“我的故事”。

  活动延伸

  班级举办幼儿绘本制作“我的故事”展。

  ★以上

7、美术欣赏《历史故事年画》幼小衔接教学设计

  在《恭喜恭喜》的喜庆背景音乐伴奏下,引导幼儿欣赏年画鲜艳的色彩和饱满的构图。引导幼儿初步理解历史故事年画的内容及其所要表达的含义。启发幼儿用语言和姿态表现自己的感受,体验年画欢乐祥和的气氛和人们的美好愿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年画鲜艳的色彩和饱满的构图。

  2.引导幼儿初步理解历史故事年画的内容及其所要表达的含义。

  3.启发幼儿用语言和姿态表现自己的感受,体验年画欢乐祥和的气氛和人们的美好愿望。

  活动准备

  课件、八仙过海等年画、现代绘画年画线描稿等。

  活动过程

  1.观展导入。

  (1)在《恭喜恭喜》的背景音乐伴奏下,教师播放各种年画,供幼儿欣赏。

  (2)师:今天欣赏的这些画是专门过年时张贴的画,这种画叫年画,现在在农村还有贴年画欢度春节的习惯。贴年画与写春联一样重要,每当家家户户欢欢喜喜地在门窗、墙壁贴上年画祈求来年家宅平安、风调雨顺,我国独有的一种画

  (3)提问:你看了这些年画有什么感觉?(高兴、快乐,有种过年的感觉等)

  2.欣赏年画故事《八仙过海》。

  (1)教师出示《八仙过海》年画故事,要求幼儿仔细观察。

  (2)师:这幅画上有些什么?让幼儿自由议论再发言。

  (3)教师讲八仙过海的故事。

  (4)幼儿再次欣赏八仙过海年画,并分别说说画中都有哪八仙。

  (5)师:八仙各有什么本领?

  (6)画面的色彩怎么样?以什么颜色为主色调?

  3.了解年画的绘画特色。

  (1)教师出示几幅绘画作品,让幼儿选出是年画的作品。

  (2)幼儿讨论,一起挑选。

  (3)刚才欣赏的这些作品中你们能分辨出哪些是年画吗?说说理由。

  小结:年画一般色彩艳丽,构图饱满,造型夸张、色彩对比强烈,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相对于这些绘画来说,构图简练形象,色彩清淡高雅,两者品味不同,风格也不同。

  3.画年画。

  师:小朋友,我们也尝试画一幅年画吧。这里已经有许多年画线描稿,你们可以根据年画的风格特点去涂色。涂出色彩鲜艳,喜庆,红火的年画来。

  4.幼儿作画。

  5.欣赏、评价。’

  活动拓展

  收集其它历史年画,让幼儿跟教师或同伴分享年画里的故事。

8、幼儿园看图讲述故事《爱折纸的小猫灰灰》幼小衔接语言教案

  本课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图片,并能看图讲述灰灰帮助他人的故事,体验帮助他人和得到他人帮助后的快乐心情。

  活动目标:

  1.学会认真观察图片,并能看图讲述灰灰帮助他人的故事。

  2.尝试按故事发展的线索仿编故事,并大胆讲述。

  3.体验帮助他人和得到他人帮助后的快乐心情。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轻松谈话,引入课题。

  1.出示一张彩色纸:

  (1)师:小朋友,你们会折纸吗?

  (2)如果你有一张纸,你会折什么?

  (3)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看来,折纸是一件让人开心又聪明的事。怪不得前几天,有一只灰灰也高高兴兴地跑来告诉我,说它会折纸啦!灰灰会折什么呢?

  2.看图说话。

  (1)幼儿翻看幼儿用书p24页,看图,理解图意。

  (2)师:你们能看明白书上这些图的意思吗?讲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3)请幼儿讲述。

  (4)教师逐图讲述画面内容。

  (5)教师完整讲述图片内容。

  3.方便故事

  (1)师:还有哪些小动物需要得到小猫灰灰的帮助呢?为什么需要帮助,是遇到什么问题了呢?

  (2)幼儿方便故事。

  (3)幼儿互相讲述自己仿编的故事。

  活动延伸

  幼儿将仿编故事画成绘本。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完整教案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