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教案一等奖

《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教案一等奖》属于语文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教案一等奖

1、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教案一等奖

复习重点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能正确理解,恰当运用。

2、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及包含的道理。

3、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学习的主人。

4、背诵古今贤文及关于读书的名言。

5、说话练习,推荐一本书。

6、作文。语文书中的故事。

复习过程:

一、字词

1、强调易错的字:耸、瞬、鉴、徘徊。

2、多音字:

为有、兴许、相差、着迷、

二、课文:

1、默写两首古诗,弄清诗句的意思。理解诗中含着的道理。在默写一首陆游、朱熹的诗。

2、知识是,也是。问常常是,是,是。文中讲了伟大的天文学家的事例是要告诉我们。讲北宋大科学家的事例是要告诉我们,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勤学好问的名人有,名言有。

3、大自然的文字是指,使你懂得了的知识。你还知道是大自然的文字。怎么样认识大自然的文字。谚语。

4、煮书的意思是。怎么样煮书。

5、背诵有关读书的名言,默写古今贤文。

三、说话练习。

你想向同学推荐这本书,作者是,主人翁是,主要内容是。推荐的原因是。

四、作文。

写语文书中的故事。重点指导学生扣住中心写作。

2、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教案

复习重点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能正确理解,恰当运用。

2、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及包含的道理。

3、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学习的主人。

4、背诵古今贤文及关于读书的名言。

5、说话练习,推荐一本书。

6、作文。语文书中的故事。

复习过程:

一、字词

1、强调易错的字:耸、瞬、鉴、徘徊。

2、多音字:

为有、兴许、相差、着迷、

二、课文:

1、默写两首古诗,弄清诗句的意思。理解诗中含着的道理。在默写一首陆游、朱熹的诗。

2、知识是,也是。问常常是,是,是。文中讲了伟大的天文学家的事例是要告诉我们。讲北宋大科学家的事例是要告诉我们,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勤学好问的名人有,名言有。

3、大自然的文字是指,使你懂得了的知识。你还知道是大自然的文字。怎么样认识大自然的文字。谚语。

4、煮书的意思是。怎么样煮书。

5、背诵有关读书的名言,默写古今贤文。

三、说话练习。

你想向同学推荐这本书,作者是,主人翁是,主要内容是。推荐的原因是。

四、作文。

写语文书中的故事。重点指导学生扣住中心写作。

3、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小学语文第五册期末试卷

一、看拼音写字。(6%)

m) y( hu!zh2i

夜( ) 岛( ) 后( ) 住( )

hu9xi1o r$ng zh8n

国( ) ( )烟 ( )化 ( )静

zh9 b@ y&n ji1n

( )肪 遮( ) ( )船 ( )视

二、组词,划掉括号中不恰当的字。(6%)

(直 值)班 (泼 拨)水 撒(骄 娇) (牡 牧)丹

(钓 钩)鱼 习(惯 贯) (薄 搏)斗 (凑 奏)乐

空(闲 闭) (腹 复)腔 (纽 扭)转 夸(桨 奖)

三、检查下面的表格,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5%)

四、选词填空。(9%)

已经 就要 着 了 过

1.上课的时间( )到了,金伟还在路上慢腾腾地走( )玩( )。当他发现路上( )没有上学的学生时,才急急忙忙跑到学校 。但是,上课铃早打( )好久( )。

要求 恳求

2.李林再三( ),朱老师终于同意他参加校足球队,并向他提出了新的( ),李林愉快地接受了。

敏锐 锐利 锋利

3.尽管小鱼是那样机灵,也难以逃脱翠鸟( )的眼睛。

五、下面的句子是否完整,把不完整的补充完整。(9%)

1.青青总是把捡到的东西交给_____________

2.汽车开进了鲜花盛开的村庄______________

3.不应该嘲笑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照样子写句子。(12%)

例:这朵花漂亮。

这朵花多漂亮!

这朵花漂亮吗?

1.富尔顿的船有趣。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歌曲好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造句。(8%)

特殊──

惭愧──

八、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15%)

青蛙最喜欢吃昆虫。苍蝇、蚊子、白蛉、蚱蜢等它都爱吃。它鼓着一双大眼睛,蹲在池塘边上。只要有虫子飞过,它噌地跳起来,舌头一伸,就把虫子卷到嘴里去了。

这一段有____句话,是围绕第_____句写的。接着写了______,再具体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

九、作文。(30%)

以日记的形式,写学校的一次升旗仪式。

小学语文第五册期末试卷(四)答案

一、幕 屿 悔 宅 徽 硝 融 镇 脂 蔽 晕 监

二、划掉:直 拨 骄 牧 钩 贯 薄 凑 闭 复 纽 桨

三、聚:耳部√ 8画 √ j× j)√ 会合、集合√

滋:氵部√ 7画× zh× z9√ 增添、加多×

四、1.就要 着 着 已经 过 了

2.恳求 要求

3.锐利

五、1.青青总是把捡到的东西交给失主。

2.(句子完整)。

3.我们不应该嘲笑他。

六、1.富尔顿的船多有趣!

富尔顿的船有趣吗?

2.这首歌曲多好听!

这首歌曲好听吗?

七、(略)

八、4、1、青蛙喜欢吃的昆虫 它怎样捕捉昆虫

4、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练习三教案

练 习 三
教学目标
通过“语文与生活”中精彩片段的阅读,品味不同人物的笑,积累有关笑的词语,掌握其用法,体会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
练习写钢笔字,掌握钢笔字的章法与行款格式。
积累描写孙悟空的词语,丰富语汇。
教学重难点
语文与生活和口语交际是本次训练的重点。
课时安排 两 课 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课前导入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书中有许多精彩的描写,我们下面要阅读的这个片段,主要是围绕众人笑的神态展开的。片断中为我们展示了各种各样笑的形态,笑中又尽显各人的性格。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他们。
语文与生活
自己读读片段,根据片段前的提示,说说文中描写的各人笑的形态。
生:史湘云笑得喷饭,可见她开朗活泼。
生:林黛玉笑得叫哎哟,可见她娇弱婉约。
生:贾宝玉恃宠,贾母娇惯。
…… ……
同是写笑,笑的神态各不相同。同学们能联系一下自己平时的生活体验,想象出当时的情景吗?
大家愿意再现当时的情景吗?现在,我们的教室就是那富丽堂皇的贾府,你们就是一个个的小演员,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表演一下当时的场景。
(生分组表演)
小结:同学们的表演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老师仿佛置身其中,看到了贾府里,众人听到刘姥姥的一番话笑倒的热闹场面。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描写笑的词语?
(讥笑、狞笑、微笑、冷笑、哄笑、大笑……)
读读下面四个句子,看看每个句子该填什么样的笑?你能结合每一个词语说一句话吗?
你能照样子再写几个表示“笑”的词语吗?
写好钢笔字
指导。
读这段话,指出出处——《读书要有选择》。
引导读帖。重点观察整体布局,行款的优美,每个字的间架结构。
练习。
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师小结。
诵读与积累
诵读词语。
自由认读。
同座讨论词语的意思。
第一组词语从情节上说是因孙悟空大闹天宫而获得“齐天大圣”这一美誉。第二组讲的是孙悟空在护送唐僧西天取经的路上,不避风险,不辞辛劳。
第三、四、五组词语讲的都是孙悟空的通天本领。
第六组词语讲的是除恶务尽,才能天下太平。
想象:读着这些词语,你脑海里浮现出怎样一副画面?这副画面中发生着什么故事?
表达:你能用其中四、五个词语描述这个画面吗?或者简单讲讲在这里,发生着什么故事?如果你能用上所有词语更好!
积累。
练习背诵。
集体练读、练背。
第 二 课 时
口语交际
启发谈话:《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诸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他们当中一定有你熟知的,现在久让我闷一起走进三国,说说各自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吧。
阅读准备:阅读《三国演义》,或回忆看过的三国故事的电影、电视,选择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英雄做重点准备。
课堂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中漫谈、交流自己心目中印象深刻的英雄。
评议:谁漫谈的人物最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读读《三顾茅庐》中刘备、关羽、张飞之间的一段对话。分析、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表情和动作,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学写毛笔字
指导学生观察。
自由练习,巡回指导。
拓展引申相同结构的字。
展评。

5、三年级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期末考试题

一.拼音、汉字

1.把下面大写字母的小写字母写在后面的括号里,再把小写字母按字母表的顺序排列起来。

B( ) N( ) T( ) R( ) H( )

字母表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下面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读音,并在下面画上“——”。

商量(shāng liàng shng liang) 转达(zhuàn dá zhuǎn dá)

剪刀(jiǎn dāo jǎn dāo) 邻居(lín jū líng jǖ)

着急(zhuó jí zháo jí) 逮捕(dái bǔ dài bǔ)

3.读拼音,写词语。

míng guì yóu yù zhì huì lián xì

( ) ( ) ( ) ( )

cháo shī gǔ wǔ jiàn kāng wēi hè

( ) ( ) ( ) ( )

4.按要求填表

5.写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

辶 ( ) ( ) ( ) ( ) 忄 ( ) ( ) ( ) ( )

扌 ( ) ( ) ( ) ( ) 木 ( ) ( ) ( ) ( )

二.词语

1.先找出形近字,再分别组成词语。

建 ( ) 恐 ( ) 待 ( ) 辩 ( ) 

__ ( ) __ ( ) __ ( ) __ ( )

2.给下面的词语分别找出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仿佛( ) 特殊( ) 率领( )

反义词: 喜欢( ) 寒冷( ) 粗心( )

3.给下面加“_”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番号填在括号里。

(1)没有水分 (2)空 (3)没有余地 (4)全

(1)我刚洗的衣服很快就被太阳晒干了。 ( )

(2)遇到困难不动脑筋干着急也没用。 ( )

(3)小红累得满身大汗。 ( )

(4)全议室里很快就坐满了人。 ( )

4.选词填空。

恳求 要求 陆续 连续剧 继续

(1)老师( )全班同学都要刻苦地学习。

(2)大家休息了一会儿,又( )往前走。

(3)下课了,同学们( )从教室里走出来。

(4)由于( )下了几天大雨,河水把小桥淹没了。

5.把下面的词语用线条连接起来。

白求恩 在手术台前 给伤员做手术

少先队员 在监牢里 打扫院子

小萝卜头 在老红军家里 学习文化

三.句子

1.照样子,给下列句子加上适当的词语,使句子意思更具体。

例:我们建设家乡。 我们建设(可爱的)家乡。

(1)西沙群岛海里的鱼多得数不清。______________

(2)我们完成了老师交给的任务。_____________

(3)全班同学参加义务劳动。_____________

(4)宋妈妈牵挂着孩子们。____________

2.修改病句。

(1)我们应该坚定正确的意见。________________

(2)公园里开五颜六色的大红花。______________

3.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战士们消灭了敌人。 战士们把敌人消灭了。

(1)我很快就读完了这本故事书。_____________

(2)人们称大海为蓝色宝库。______________

(3)小象从泥坑里拉出了汽车

6、二年级教案:小学二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

小学二年级(下)语文期末试卷 03/06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照样子写字(8分)

二、读拼音,写词语(15分)

jì suàn lì kè jìnɡ sài hóu zi yǔ zhòu

( ) ( ) ( ) ( ) ( )

yǎnɡ yù ɡǎn xiè tàn wànɡ yú kuài mái fú

( ) ( ) ( ) ( ) ( )

yóu yǒnɡ ɡānɡ qín jiào shì wū yā nénɡ shǒu

( ) ( ) ( ) ( ) ( )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12分)

烘( )托( ) 赏( )悦( ) 跋( )涉( )

花草( ) 春风( ) 千古( )

四、写出意思相反的词(6分)

大——( ) 直——( ) 白——( )

热——( ) 新——( ) 晴——( )

7、三年级教案:二年级教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六册 纸奶奶的生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示例(一)

11.《纸奶奶的生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纸张的发展变化;

2.使学生明白各种纸张的功能特点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训练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有更多的创造,为人类造福。

教学重点、难点:

1、明白课文中各种纸张的功能特点。

2、大胆想象,自己设计一种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二、自学自悟,理解课文:

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号,什么意思?你想怎样学呢?

3、那么这篇课文的阅读提示向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呢?打开书,一人读,其他同学找到四个问题。

4、初读课文,解决第一个问题。

5、再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学习,解决第二个问题。

6、学生汇报。

注:侧重点不同。

齐读课题。

阅读课文。我想按照阅读提示去学……

1、给纸奶奶过生日的有哪几个儿孙?

2、他们有什么本领?

3、纸有哪些发展变化?

4、你还想发明什么样的纸?

学生自学。

学生喜欢说哪个问题,就说哪个。

8、三年级教案:二年级教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六册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示例

10、参观人民大会堂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两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登山、灿烂、宽敞、贵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4.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责任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谁参观过人民大会堂?它座落在什么地方?介绍有关大会堂的资料。见“扩展资料”。

2.老师范读课文,听后简单谈谈你的感受。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词及自然段序号。

2.学生通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用填表法完成自学)。

生字

读音

音序

部首

剩几画

组词

jiē

J

4

台阶

三、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读音。

“登、厅、党”是后鼻韵母;

“灿、烂、宾”是前鼻韵母;

“敞、饰”是翘舌音。

2.分析字形结构,注意书写规范。

“登”上下结构,左上角是“ ”,不要写成“ ”;右上角是“ ”,不要写成“ ”。

“厅”半包围结构,外围是个“厂”,不要把第一笔写成撇。

“席”半包围结构,里下方是“巾”,不要写成“又”。

“敞”左右结构,左边是上下结构,上边是个变形的“ ”字,不要写成“ ” 。

“内”独体字,注意里边是“丶”,不要写成捺。

3.难以确定的部首。

“登”应查“豆”部。

“内”应查“|”部。

“党”应查“小”部。

4.区别多音字的用法,可采用组词的方式,作巩固练习。

5.区别形近字,可采用组词方式,作巩固练习。

席( ) 党( ) 敞( ) 内( )

度( ) 赏( ) 敝( ) 肉( )

芒( ) 座( ) 描( ) 具( )

茫( ) 坐( ) 瞄( ) 且( )

四、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庄严:庄重而严肃。

国徽:代表国家的标志。我国的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红底;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宽敞:宽阔、宽大。

繁星:许许多多的星星。本文比喻电灯很多。

摆设:把物品(多指艺术品)按审美观点安放。

晶光闪耀:十分明亮的光芒一闪一闪地耀眼。本文指中央大厅大理石的地板十分明亮。

眼花缭乱:看到的东西又多又好看,眼睛都看花了。

情不自禁: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五、自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六、作业:

生字、词、读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习“按参观的顺序写”这种写作方法。

2.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责任感。

教学重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色以及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按参观顺序把看到,听到的内容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齐读课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本文是一篇参观记;题目交代了干什么,也就是本文以内容命题的。)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读了这篇文章,人民大会堂给你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

板书:雄伟壮丽

9、三年级教案:二年级教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六册 纸奶奶的生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示例(二)

11. 纸奶奶的生日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3.能初步把握本课所介绍的各种纸的性质和用途,体会到科学技术在发展,人类社会在进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纸奶奶的生日》。读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呢?

二、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课文讲了哪几种奇妙的纸?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作用?为什么纸奶奶感慨地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三、全班交流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解决纸的种类、特点、作用,相机完成课前老师发的表格。

2.学生交流时相机理解:恭恭敬敬、慢条斯理等词语。

教师简介“薄铝箔”等词语。

板书:

名称

特点

作用

避水纸

不怕水

做雨衣、做泳衣

耐热纸

不怕火

炼钢、生物实验都能用上

食用纸

可以吃

做成报纸、书刊,读完后能吃

防锈纸

防锈

包装金属元件、保护其不生锈

速溶纸

快速溶解

包装水泥、制成手帕、餐巾

容器纸

耐高温

制成容器、可以用来做饭、烧水

3.小组合作学习。

选取你最喜欢的一种纸,有感情地把相关内容朗读给小组中其他的同学听,大家互相评议。

4.以“推销员”的身份向全班同学介绍一种纸,其他同学作评价。

5.教师小结过渡:

纸奶奶听着儿女们的介绍,心里又高兴又激动,她感慨地说了一句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比一代有出息呀!”

6.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比一代有出息呀!”

①出示幻灯片:齐读。

②理解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原指蓝色从寥蓝提炼而成,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后来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这里指纸发展太快了,一代更比一代强。表达了纸奶奶高兴激动的心情。)

四、引导学生大胆想像

今天,老师请你们当发明家,想一想,你要发明什么纸,它有哪些特点?又有什么作用呢?也可以发明新型房子、桥梁、道路、学习用具等,可以说一说,也可以画一画。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五、总结

同学们,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和想法呢?

1.了解了课文介绍的6种新型纸的特点和用途。

2.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和发明创作的欲望。

六、布置作业。

1.把自己想象发明的物品介绍给家长或小伙伴。

2.预习第12课。

七、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