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儿真好》教学实录一等奖》属于教学设计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这儿真好》教学实录一等奖
[教材分析]
这篇童话描写了居住荒岛的小熊感到孤单,寻找朋友,在天上云朵启示下营造树林,终于迎来许多朋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必须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思想感情,富有教育意义。
全文分六个自然段,围绕“朋友”展开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小熊感到孤单,天天梦见朋友。
第二部分:(第二、三自然段)写小熊寻找朋友,在云朵启示下营造树林。
小熊感到孤单,没有朋友,根因在于岛上荒芜。小熊寻找朋友,从云朵那儿获得启示,在岛上种树,几年下来,使荒岛出现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
第三部分:(第四至第六自然段),写小鸟等动物觉得“这儿真好”,在此安家落户,小熊欢迎众多朋友到来。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生态环境有所认识,有所耳闻。但这种认识,尚未成熟,还没能较深的认识并落实到生活中、行动中。针对学生的这种认识,教学时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说说、读读、议议,抓住重点想象体会,联系生活实际,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必须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
[设计理念]
1、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在阅读目标上强化感受性、体验性。
2、学习目标的综合。用口头方式表达自己观察所得和想法,突出自主性。
3、生活化,在师生相互平等的对话中,提高对生活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正确书写生字“座、玩”。
2、想象课文中的“这儿真好”的内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提高感情朗读的能力。
3、使学生知道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重要。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重要。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你有哪些朋友?为什么说他们是你的朋友?和朋友在一起心情怎么样?
一、导入课文
师:今天老师要讲一个关于小熊的故事,他呀一直没有朋友,他想找许多朋友玩。小朋友仔细听,认真看,想一想小熊找到了哪些朋友?(学生欣赏动画)
师:小熊找到了哪些朋友?指名说:(小鸟、小鹿、小象、小猴)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找朋友的故事吧。揭题:这儿真好
(指名读课题,正音“儿”,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过渡:小熊到底用什么办法找到这么多朋友的呢?我们打开书本轻声地朗读课文,把难读字、词、句子多读上几遍。一边读一边想,“这儿真好”是谁说的?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说说“这儿真好”是谁说的?
2、检查自读:
出示:yí zuò huāng dǎo lìng lìng
一 座 荒 岛 孤 零 零
nián màn biàn yě yíng
一 年 漫 山 遍 野 欢 迎
lǜ yīn tíng jí
绿 树 成 荫 不 停 高 兴 极 了
(指名读,正音、齐读)
三、理解课文内容
师:小熊原来呀没有朋友,后来为什么找到了那么多朋友呢?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画面:(小熊孤零零的一个人在小岛上的画面)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指名说说)
师:小熊住在怎样的一座岛上?
(看图说说,没有树木,没有朋友,没有房子,光秃秃的一座岛上)对,这样的岛就叫——“荒岛”
板:荒岛 (指名读这词)
出示段1:(指名读句1、齐读)
师:小熊住在这样的荒岛上他会想些什么呢?心情怎样?
(自由说说) (相机板书:梦朋友)
师:小熊一个人住在岛上很孤单,很没劲,可以用哪一个词来说?
(出示:孤零零)指名读、齐读
师:小熊一个人生活在这个荒岛上多孤单,多可怜呀!我们一起读读来体会一下。
(自由读体会、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小熊一个人住在小岛上,每天都梦到和许多朋友玩。有一天,天空飘来了一朵云,小熊怎么样?(出示画面) (连忙问云)
师:为什么要连忙问云?
(小熊很着急,急着想找到朋友)
板:朋友
师:小熊怎么问的? (指名读)
师:读出小熊的心情了吗?应该怎样? (再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云儿告诉小熊了吗?云儿怎么做的?(出示这段)
(学生自由地朗读这段)
师:小熊明白了吗?小熊明白了什么?
(小熊明白了,只要种上许多树,就会有许多朋友。种树造林了,条件改变了,环境变好了,那些小动物们才会来,自己才能找到朋友。)
师:小熊怎么做的?(板:种树) (读出有关句子。齐读)
师:小熊种呀种呀,种了许许多多的小树苗,种得非常辛苦。
(再读,读出辛苦。齐读。)
师:小熊这么辛苦地种树,小岛发生了什么变化?(板:绿岛)
读出句子(一年、两年……)
师:小朋友想象一下,你觉得最美丽的小岛是什么样子的?
(送词语)“树木茂盛”“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
师:原来的荒岛变成了这样美丽的小岛,小熊笑了,开心极了。
齐读这段。
(四)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
过渡:小岛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环境这么好的小岛,引来了许多小动物们在这里安家。
师: 一只小鸟飞来了,(齐读)“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
指名读、齐读。
师:“许多小鸟飞来了,都在这儿住下了。”
“远处的小鹿啊、小象啊、小猴啊……也都划着船来了。“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指名读“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师:我们是指谁? (小鹿、小象、小猴)
师: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来呀?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说说)
师:小动物们都说“这儿真好。”小岛好在哪里呀?
2、《这儿真好》教学实录
[教材分析]
这篇童话描写了居住荒岛的小熊感到孤单,寻找朋友,在天上云朵启示下营造树林,终于迎来许多朋友的故事,生动地表现了必须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思想感情,富有教育意义。
全文分六个自然段,围绕“朋友”展开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小熊感到孤单,天天梦见朋友。
第二部分:(第二、三自然段)写小熊寻找朋友,在云朵启示下营造树林。
小熊感到孤单,没有朋友,根因在于岛上荒芜。小熊寻找朋友,从云朵那儿获得启示,在岛上种树,几年下来,使荒岛出现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林。
第三部分:(第四至第六自然段),写小鸟等动物觉得“这儿真好”,在此安家落户,小熊欢迎众多朋友到来。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于生态环境有所认识,有所耳闻。但这种认识,尚未成熟,还没能较深的认识并落实到生活中、行动中。针对学生的这种认识,教学时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说说、读读、议议,抓住重点想象体会,联系生活实际,从思想深处认识到必须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
[设计理念]
1、重视阅读感受和体验,在阅读目标上强化感受性、体验性。
2、学习目标的综合。用口头方式表达自己观察所得和想法,突出自主性。
3、生活化,在师生相互平等的对话中,提高对生活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正确书写生字“座、玩”。
2、想象课文中的“这儿真好”的内容,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提高感情朗读的能力。
3、使学生知道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重要。
[教学重点、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创造美好的生态环境、建设可爱的绿色家园的重要。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你有哪些朋友?为什么说他们是你的朋友?和朋友在一起心情怎么样?
一、导入课文
师:今天老师要讲一个关于小熊的故事,他呀一直没有朋友,他想找许多朋友玩。小朋友仔细听,认真看,想一想小熊找到了哪些朋友?(学生欣赏动画)
师:小熊找到了哪些朋友?指名说:(小鸟、小鹿、小象、小猴)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找朋友的故事吧。揭题:这儿真好
(指名读课题,正音“儿”,齐读)
二、初读课文
1、过渡:小熊到底用什么办法找到这么多朋友的呢?我们打开书本轻声地朗读课文,把难读字、词、句子多读上几遍。一边读一边想,“这儿真好”是谁说的?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指名说说“这儿真好”是谁说的?
2、检查自读:
出示:yí zuò huāng dǎo lìng lìng
一 座 荒 岛 孤 零 零
nián màn biàn yě yíng
一 年 漫 山 遍 野 欢 迎
lǜ yīn tíng jí
绿 树 成 荫 不 停 高 兴 极 了
(指名读,正音、齐读)
三、理解课文内容
师:小熊原来呀没有朋友,后来为什么找到了那么多朋友呢?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画面:(小熊孤零零的一个人在小岛上的画面)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指名说说)
师:小熊住在怎样的一座岛上?
(看图说说,没有树木,没有朋友,没有房子,光秃秃的一座岛上)对,这样的岛就叫——“荒岛”
板:荒岛 (指名读这词)
出示段1:(指名读句1、齐读)
师:小熊住在这样的荒岛上他会想些什么呢?心情怎样?
(自由说说) (相机板书:梦朋友)
师:小熊一个人住在岛上很孤单,很没劲,可以用哪一个词来说?
(出示:孤零零)指名读、齐读
师:小熊一个人生活在这个荒岛上多孤单,多可怜呀!我们一起读读来体会一下。
(自由读体会、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小熊一个人住在小岛上,每天都梦到和许多朋友玩。有一天,天空飘来了一朵云,小熊怎么样?(出示画面) (连忙问云)
师:为什么要连忙问云?
(小熊很着急,急着想找到朋友)
板:朋友
师:小熊怎么问的? (指名读)
师:读出小熊的心情了吗?应该怎样? (再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云儿告诉小熊了吗?云儿怎么做的?(出示这段)
(学生自由地朗读这段)
师:小熊明白了吗?小熊明白了什么?
(小熊明白了,只要种上许多树,就会有许多朋友。种树造林了,条件改变了,环境变好了,那些小动物们才会来,自己才能找到朋友。)
师:小熊怎么做的?(板:种树) (读出有关句子。齐读)
师:小熊种呀种呀,种了许许多多的小树苗,种得非常辛苦。
(再读,读出辛苦。齐读。)
师:小熊这么辛苦地种树,小岛发生了什么变化?(板:绿岛)
读出句子(一年、两年……)
师:小朋友想象一下,你觉得最美丽的小岛是什么样子的?
(送词语)“树木茂盛”“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
师:原来的荒岛变成了这样美丽的小岛,小熊笑了,开心极了。
齐读这段。
(四)学习第四、五、六自然段
过渡:小岛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环境这么好的小岛,引来了许多小动物们在这里安家。
师: 一只小鸟飞来了,(齐读)“啊,这儿真好!我就住在这儿吧!”
指名读、齐读。
师:“许多小鸟飞来了,都在这儿住下了。”
“远处的小鹿啊、小象啊、小猴啊……也都划着船来了。“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指名读“啊,这儿真好!我们就住在这儿吧!”
师:我们是指谁? (小鹿、小象、小猴)
师: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来呀?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说说)
师:小动物们都说“这儿真好。”小岛好在哪里呀?
3、《这儿真好》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儿真好》,板书课题。
生:一起写。
师:真注意三短横。
生:指读,齐读。
师:这些词肯定难不倒我们小朋友。自由读
生:自读。
师:火车呀,呜~响。
生:开火车读字。
师:连的声母是L。火车要加速了。
生:开火车快速。
师:一起来开火车。
生:齐读。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课文,这儿真好,要想进一步了解课文,有什么办法?
生:打开语文书
师:可以轻轻的读,也可以放开声音大声的读。
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来告诉我们,谁说,板书——这儿真好?
生:小鸟说~
师:板贴
生:小猴~
师:板贴
生:小象~
师:板贴
生:许多小鸟都飞来了,都说~
师:板贴,谁能用一句话连起来?
生:指名说(两位)
师:这么多小动物为什么都说这儿真好?
生:指名说
师:你们能用课文里的句子告诉我们吗?
生:漫山遍野~
师:你真会读书,这么多小动物都说~,是因为,板书: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生:指读,齐读。
师:从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到处都是~~,这样的景象就是~~
生: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师:读第1~3自然段。
生:自读。
师:说说看,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
师:这儿呀,原来是一座荒岛,你觉得荒岛是怎样的地方?
生:我觉得荒岛是没有山,没有树,没有小动物的地方。
师:课件荒岛,你能体会小熊的心情是怎样的?谁来读?
生:指名读(两位)
师:老师也想读了,好不好?范读。刚才读的时候,我就想着刚才那个画面,小熊孤零零的,这样就把它读好了,不信你们也试试,边读边想象。谁来?
生:指名读。
师:好的,你把想到的读出来了吗?
生:指名读。
师:老师好象看到了,小熊孤零零的。谁再读?
生:指名读
师:你真是把它读透了。一起来。
生:齐读。
师:想想,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小熊看到了一朵云~
师:演示课件。
生:指名读
师:连忙这个词读的真好,你是怎么想的呢?课件红点标出
生:指名读(两位)
师:通过读课文,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云变成了树
师:其实它在提醒小熊,你明白了什么?
生:要找朋友,先种树
师:你从哪儿明白的?
生:指名读。
师:看来种树不是一年两年的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所以说“种呀种”
生:齐读
师:演示课件,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
生:指名读(三位)
师:老师好象就好象坐在这树底下,一阵风,~你感觉到了吗?只要边听边想,或者是边读边想,你就会感觉到了。
生:指名读,齐读。
师:课件,小鸟飞来了,边飞边叫~
生:指名说:啊,这儿真好(三位)齐读,女生读
师:其他小动物是怎么来的?又说了什么呢?
生:自读
师:小鸟怎么来的?小鸟应该住哪里?不举手,自己上来,下面的小朋友配上动作。
生:上台表演,板贴小鸟,小鹿,小猴,小象
师:你把小猴放在哪儿,为什么?
生:小猴生活在树上
师:许多小鸟来了,你们两一起来
生:两位板贴
师:现在这儿是不是荒岛了,假如我们也来到这儿了,我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生:练习说话
师:小朋友呀讨论的可真认真了,我想早点听到小朋友的讨论。
生:啊,这儿真好!几棵树可真美,我在这儿做作业就更舒服了
生:啊,这儿真好,有花有草,~
生:啊,这儿真好,空气多么新鲜,真是个仙境呀!
师:听到了这么多的称赞呀,小熊可高兴了,说~
生:欢迎你们,欢迎你们!
师:自己读读
生:自读。指读(三位),齐读。
师:是呀,这儿真好,小熊动手又动脑,创造出了个美丽的环境。让我们美美的读课文。
生:齐读课文。
师:也能把字写好,课件出示:话、年、极、象
生:齐读
师:先看象字,小熊的朋友小象来了,课件象变化,结构,偏旁
生:书空,描红
师:这几个字中你们最想和老师一起来学哪个字?板书:极,数一下几笔了,木,看一下第六笔是什么?板书,及。
生:书空,描红
4、《这儿真好》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儿真好》,板书课题。
生:一起写。
师:真注意三短横。
生:指读,齐读。
师:这些词肯定难不倒我们小朋友。自由读
生:自读。
师:火车呀,呜~响。
生:开火车读字。
师:连的声母是L。火车要加速了。
生:开火车快速。
师:一起来开火车。
生:齐读。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课文,这儿真好,要想进一步了解课文,有什么办法?
生:打开语文书
师:可以轻轻的读,也可以放开声音大声的读。
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来告诉我们,谁说,板书——这儿真好?
生:小鸟说~
师:板贴
生:小猴~
师:板贴
生:小象~
师:板贴
生:许多小鸟都飞来了,都说~
师:板贴,谁能用一句话连起来?
生:指名说(两位)
师:这么多小动物为什么都说这儿真好?
生:指名说
师:你们能用课文里的句子告诉我们吗?
生:漫山遍野~
师:你真会读书,这么多小动物都说~,是因为,板书: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生:指读,齐读。
师:从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到处都是~~,这样的景象就是~~
生: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师:读第1~3自然段。
生:自读。
师:说说看,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
师:这儿呀,原来是一座荒岛,你觉得荒岛是怎样的地方?
生:我觉得荒岛是没有山,没有树,没有小动物的地方。
师:课件荒岛,你能体会小熊的心情是怎样的?谁来读?
生:指名读(两位)
师:老师也想读了,好不好?范读。刚才读的时候,我就想着刚才那个画面,小熊孤零零的,这样就把它读好了,不信你们也试试,边读边想象。谁来?
生:指名读。
师:好的,你把想到的读出来了吗?
生:指名读。
师:老师好象看到了,小熊孤零零的。谁再读?
生:指名读
师:你真是把它读透了。一起来。
生:齐读。
师:想想,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小熊看到了一朵云~
师:演示课件。
生:指名读
师:连忙这个词读的真好,你是怎么想的呢?课件红点标出
生:指名读(两位)
师:通过读课文,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云变成了树
师:其实它在提醒小熊,你明白了什么?
生:要找朋友,先种树
师:你从哪儿明白的?
生:指名读。
师:看来种树不是一年两年的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所以说“种呀种”
生:齐读
师:演示课件,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
生:指名读(三位)
师:老师好象就好象坐在这树底下,一阵风,~你感觉到了吗?只要边听边想,或者是边读边想,你就会感觉到了。
生:指名读,齐读。
师:课件,小鸟飞来了,边飞边叫~
生:指名说:啊,这儿真好(三位)齐读,女生读
师:其他小动物是怎么来的?又说了什么呢?
生:自读
师:小鸟怎么来的?小鸟应该住哪里?不举手,自己上来,下面的小朋友配上动作。
生:上台表演,板贴小鸟,小鹿,小猴,小象
师:你把小猴放在哪儿,为什么?
生:小猴生活在树上
师:许多小鸟来了,你们两一起来
生:两位板贴
师:现在这儿是不是荒岛了,假如我们也来到这儿了,我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生:练习说话
师:小朋友呀讨论的可真认真了,我想早点听到小朋友的讨论。
生:啊,这儿真好!几棵树可真美,我在这儿做作业就更舒服了
生:啊,这儿真好,有花有草,~
生:啊,这儿真好,空气多么新鲜,真是个仙境呀!
师:听到了这么多的称赞呀,小熊可高兴了,说~
生:欢迎你们,欢迎你们!
师:自己读读
生:自读。指读(三位),齐读。
师:是呀,这儿真好,小熊动手又动脑,创造出了个美丽的环境。让我们美美的读课文。
生:齐读课文。
师:也能把字写好,课件出示:话、年、极、象
生:齐读
师:先看象字,小熊的朋友小象来了,课件象变化,结构,偏旁
生:书空,描红
师:这几个字中你们最想和老师一起来学哪个字?板书:极,数一下几笔了,木,看一下第六笔是什么?板书,及。
生:书空,描红。
5、《这儿真好》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儿真好》,板书课题。
生:一起写。
师:真注意三短横。
生:指读,齐读。
师:这些词肯定难不倒我们小朋友。自由读
生:自读。
师:火车呀,呜~响。
生:开火车读字。
师:连的声母是L。火车要加速了。
生:开火车快速。
师:一起来开火车。
生:齐读。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课文,这儿真好,要想进一步了解课文,有什么办法?
生:打开语文书
师:可以轻轻的读,也可以放开声音大声的读。
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来告诉我们,谁说,板书——这儿真好?
生:小鸟说~
师:板贴
生:小猴~
师:板贴
生:小象~
师:板贴
生:许多小鸟都飞来了,都说~
师:板贴,谁能用一句话连起来?
生:指名说(两位)
师:这么多小动物为什么都说这儿真好?
生:指名说
师:你们能用课文里的句子告诉我们吗?
生:漫山遍野~
师:你真会读书,这么多小动物都说~,是因为,板书: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生:指读,齐读。
师:从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到处都是~~,这样的景象就是~~
生: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师:读第1~3自然段。
生:自读。
师:说说看,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
师:这儿呀,原来是一座荒岛,你觉得荒岛是怎样的地方?
生:我觉得荒岛是没有山,没有树,没有小动物的地方。
师:课件荒岛,你能体会小熊的心情是怎样的?谁来读?
生:指名读(两位)
师:老师也想读了,好不好?范读。刚才读的时候,我就想着刚才那个画面,小熊孤零零的,这样就把它读好了,不信你们也试试,边读边想象。谁来?
生:指名读。
师:好的,你把想到的读出来了吗?
生:指名读。
师:老师好象看到了,小熊孤零零的。谁再读?
生:指名读
师:你真是把它读透了。一起来。
生:齐读。
师:想想,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小熊看到了一朵云~
师:演示课件。
生:指名读
师:连忙这个词读的真好,你是怎么想的呢?课件红点标出
生:指名读(两位)
师:通过读课文,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云变成了树
师:其实它在提醒小熊,你明白了什么?
生:要找朋友,先种树
师:你从哪儿明白的?
生:指名读。
师:看来种树不是一年两年的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所以说“种呀种”
生:齐读
师:演示课件,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
生:指名读(三位)
师:老师好象就好象坐在这树底下,一阵风,~你感觉到了吗?只要边听边想,或者是边读边想,你就会感觉到了。
生:指名读,齐读。
师:课件,小鸟飞来了,边飞边叫~
生:指名说:啊,这儿真好(三位)齐读,女生读
师:其他小动物是怎么来的?又说了什么呢?
生:自读
师:小鸟怎么来的?小鸟应该住哪里?不举手,自己上来,下面的小朋友配上动作。
生:上台表演,板贴小鸟,小鹿,小猴,小象
师:你把小猴放在哪儿,为什么?
生:小猴生活在树上
师:许多小鸟来了,你们两一起来
生:两位板贴
师:现在这儿是不是荒岛了,假如我们也来到这儿了,我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生:练习说话
师:小朋友呀讨论的可真认真了,我想早点听到小朋友的讨论。
生:啊,这儿真好!几棵树可真美,我在这儿做作业就更舒服了
生:啊,这儿真好,有花有草,~
生:啊,这儿真好,空气多么新鲜,真是个仙境呀!
师:听到了这么多的称赞呀,小熊可高兴了,说~
生:欢迎你们,欢迎你们!
师:自己读读
生:自读。指读(三位),齐读。
师:是呀,这儿真好,小熊动手又动脑,创造出了个美丽的环境。让我们美美的读课文。
生:齐读课文。
师:也能把字写好,课件出示:话、年、极、象
生:齐读
师:先看象字,小熊的朋友小象来了,课件象变化,结构,偏旁
生:书空,描红
师:这几个字中你们最想和老师一起来学哪个字?板书:极,数一下几笔了,木,看一下第六笔是什么?板书,及。
生:书空,描红。
6、小学语文:《这儿真好》课堂实录
课前交流:
师:今天上课和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呀?
生:有很多老师,我很喜欢。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上课呢?
生:不能做小动作
师:老师也说说自己的希望,认真听别人发言,积极发言。
上课
师:今天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一幅画,看看画的是什么地方。
(师简笔画)
师:看出来了吗?
生:海上。
师:是啊!一片海上有一块突起的陆地。
师:这好似一块小岛,看老师写这个字(师写“岛”字)。
师:这是个什么样的小岛呢?
(出示荒岛一词,齐读。)
师:什么是荒岛?
生;荒废的小岛。
生:没有人,
生:光秃秃的像个无人岛。
师:是啊!没有人,荒废的小岛我们就说——荒岛。
(跟老师一起写课题——这儿真好,拿出小手。)
师:注意这个儿话音,舌头一翘。(师示范做夸张动作。)
师:小熊做了一件事,让这儿真好,那么,小熊做了一件什么事呢?
(认真听老师读书,想想小熊到底做了一件什么事。)
生:小熊种了一课小树苗。
师:这篇课文后面还有很多生字等着我们呢?
【教师的感染力较强,学生还沉浸在老师刚才投入的朗读中,此时,一个学生“啊”了一声,看来,老师已经带动和吸引了这个学生。】
师:想一想,田字格里的字怎么记住它。
提要求生读书。
师:下面让我们来汇报汇报
读词语,屏幕出示:
一座荒岛孤零零梦见(标拼音)
第一个学生读得好,表扬后鼻音读得好,又找两个学生读。
师:还可以说一座什么呢?
(生说:一座高山一座楼房一座桥)
师:我们通常在这些又高又大不能移动的事物前加“一座”。
【一生读得很用力,很可爱。】
师:你还在什么词中见过座
生:一座椅子
师纠正,并提醒座位一词。
出示照片,公园的椅子和电影院的椅子都叫“座位”。
师:谁来记住这个字。
生:里面这个字叫“坐”。
师:小熊啊!一个人住在荒岛上,孤零零的,什么是孤零零的,读读前后的句子就可以知道了。
生:只有一个人。(读前面的句子后指名回答)
生:做了什么梦。(读后面的句子)
指名读词语——孤零零
全班一起读。
第二排词语,读之前要看清楚拼音。
指名读难词——绿叶成阴
师:熊在岛上种呀种,晴天种雨天种,这叫——(绿树成阴)山上种呀山下中,这叫——(绿树成阴)
师:这么多的小树苗——你来说说绿叶成阴是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
师:山前是树,山后是树,山上是树,山下是树,这就叫——(漫山遍野绿树成阴)
师:哪些动物来了?
(出示照片:猴象,还出示视频)
师:我们的祖先真伟大,每个汉字后面都藏着学问呢。
读第三排词语,问: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要注意的?
生:一个鼻音一个边音。
师:谁能读清楚。
师:“极”是个生字,“高兴极了”什么意思?
生;不得了。
师:还可以说用在哪些词语中呢?
师:幸福极了,饿极了,
指名读词语。
师:去掉拼音还能读好吗?
7、《这儿真好》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这儿真好》第二课时教学实录之一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儿真好》,板书课题。
生:一起写。
师:真注意三短横。
生:指读,齐读。
师:这些词肯定难不倒我们小朋友。自由读
生:自读。
师:火车呀,呜~响。
生:开火车读字。
师:连的声母是L。火车要加速了。
生:开火车快速。
师:一起来开火车。
生:齐读。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课文,这儿真好,要想进一步了解课文,有什么办法?
生:打开语文书
师:可以轻轻的读,也可以放开声音大声的读。
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来告诉我们,谁说,板书——这儿真好?
生:小鸟说~
师:板贴
生:小猴~
师:板贴
生:小象~
师:板贴
生:许多小鸟都飞来了,都说~
师:板贴,谁能用一句话连起来?
生:指名说(两位)
师:这么多小动物为什么都说这儿真好?
生:指名说
师:你们能用课文里的句子告诉我们吗?
生:漫山遍野~
师:你真会读书,这么多小动物都说~,是因为,板书: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生:指读,齐读。
师:从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到处都是~~,这样的景象就是~~
生: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师:读第1~3自然段。
生:自读。
师:说说看,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
师:这儿呀,原来是一座荒岛,你觉得荒岛是怎样的地方?
生:我觉得荒岛是没有山,没有树,没有小动物的地方。
师:课件荒岛,你能体会小熊的心情是怎样的?谁来读?
生:指名读(两位)
师:老师也想读了,好不好?范读。刚才读的时候,我就想着刚才那个画面,小熊孤零零的,这样就把它读好了,不信你们也试试,边读边想象。谁来?
生:指名读。
师:好的,你把想到的读出来了吗?
生:指名读。
师:老师好象看到了,小熊孤零零的。谁再读?
生:指名读
师:你真是把它读透了。一起来。
生:齐读。
师:想想,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小熊看到了一朵云~
师:演示课件。
生:指名读
师:连忙这个词读的真好,你是怎么想的呢?课件红点标出
生:指名读(两位)
师:通过读课文,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云变成了树
师:其实它在提醒小熊,你明白了什么?
生:要找朋友,先种树
师:你从哪儿明白的?
生:指名读。
师:看来种树不是一年两年的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所以说“种呀种”
生:齐读
师:演示课件,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
生:指名读(三位)
师:老师好象就好象坐在这树底下,一阵风,~你感觉到了吗?只要边听边想,或者是边读边想,你就会感觉到了。
生:指名读,齐读。
师:课件,小鸟飞来了,边飞边叫~
生:指名说:啊,这儿真好(三位)齐读,女生读
师:其他小动物是怎么来的?又说了什么呢?
生:自读
师:小鸟怎么来的?小鸟应该住哪里?不举手,自己上来,下面的小朋友配上动作。
生:上台表演,板贴小鸟,小鹿,小猴,小象
师:你把小猴放在哪儿,为什么?
生:小猴生活在树上
师:许多小鸟来了,你们两一起来
生:两位板贴
师:现在这儿是不是荒岛了,假如我们也来到这儿了,我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生:练习说话
师:小朋友呀讨论的可真认真了,我想早点听到小朋友的讨论。
生:啊,这儿真好!几棵树可真美,我在这儿做作业就更舒服了
生:啊,这儿真好,有花有草,~
生:啊,这儿真好,空气多么新鲜,真是个仙境呀!
师:听到了这么多的称赞呀,小熊可高兴了,说~
生:欢迎你们,欢迎你们!
师:自己读读
生:自读。指读(三位),齐读。
师:是呀,这儿真好,小熊动手又动脑,创造出了个美丽的环境。让我们美美的读课文。
生:齐读课文。
师:也能把字写好,课件出示:话、年、极、象
生:齐读
师:先看象字,小熊的朋友小象来了,课件象变化,结构,偏旁
生:书空,描红
师:这几个字中你们最想和老师一起来学哪个字?板书:极,数一下几笔了,木,看一下第六笔是什么?板书,及。
生:书空,描红。
8、《水调歌头》教学实录《水调歌头》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学习词人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2、背诵全词;积累咏月名句。
3、了解阅读对话的三条基本途径。
教学重点:词人借咏月表达的人生感触。
教学难点:阅读对话的基本途径及方法。
教学方法:组织阅读对话,引导诵读感悟、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邓丽君歌曲《但愿人长久》)
一、导入;示标。
师:大家觉得刚才欣赏的歌曲优美吗?
生:优美。
师:就让我们在这首歌曲的引领下解读宋词《水调歌头》,走近文学大师苏东坡。
(板书课题、作者)
师:同学们在初一时学过苏东坡的《浣溪沙》,还能记得词中的一些句子吗?
生: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师:苏东坡的词,境界开阔,想像奇特,在宋词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今天要学习的这首《水调歌头》,更是不同寻常。请看清代评论家胡仔对它的评价:“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出示学习目标)
二、配乐朗读全词。
(音乐声中,师范读全词一遍,然后生自由朗读全词一遍。)
三、开展阅读对话。
师:有一句话说得好: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就是在和文学大师进行意味深长的对话。阅读的过程,应该成为对话的过程。如何开展阅读对话呢?我们可以尝试从这三条途径入手: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环境对话。
1、与文本对话
师:初读课文后,我们了解了词的大致内容。现在开展小组讨论,请大家将自己觉得难以理解的词句提出来,看看同学能不能帮你解决疑难。小组讨论仍不能解决的,交由全班讨论。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生1:“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应该怎样理解?
生2:在清冷的月宫中起舞,赏玩自己孤单的影子,哪里比得上在人间啊!
生3:我是这样理解的:我在清澈的月光下起舞,赏玩着自己的影子,清冷的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呢!
师:两位的理解都有道理。
生4:“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也不太好理解。
师:这句话是在责问月亮:你对人不应该有怨恨呀,但你为什么偏偏在人们离别的时候又亮又圆呢?词人借此来表达对弟弟子由的深切思念。
……
师:解决了文句的疑难,让我们整体把握一下词的上下两阕的主要内容――上阕:望月-思归;下阕:责月-怀人。
师:诗词总是以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因此对其中精美的词句要会赏析品味。你最欣赏词中的哪一句,请说说你的理由。
生1:我喜欢“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三个短句很有节奏地描绘了月亮的行踪,表达了作者思念弟弟难以入眠。
生2:我欣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因为它由月亮的圆和缺推想到了人的悲欢离合,而且悟出了人生难以十全十美的道理。
师:对。由“月”到“人”,是由自然到人事;而由今至“古”,则使得这人生感触更为深刻。
生3:我欣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者由思念自己的弟弟推想到天下所有的离别之人,并祝愿他们幸福美满。
师:是啊!“长久”是时间,“千里”是空间,这两句的境界是多么的开阔!
师:让我们再来朗读这首词,整体感知词的内容,仔细品味精美的语言。
(师读小序,女生齐读上阕,男生齐读下阕。)
2、与作者对话
师:语言,是情感的外壳。欣赏古代诗词,应该经过语言这条通道,走进作者的内心,领会词人的情感,这就是与作者对话。这里,老师提供两个参考话题,同学们可以据此展开想像:假如你通过时间旅行站在东坡大师面前,和他谈起这首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
(出示话题:读你的词,其实是在读你。对你的情感,我能理解的是……对你的人格,我最欣赏的是……)
生1:我能理解“我欲乘风归去,又恐……”一句的情感,你政治上不得意,感到非常孤独郁闷,酒醉后幻想超脱人世间,但心中又十分的矛盾。
生2:我最欣赏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中表现出来的人格。你和弟弟多年不见,饱受离别之苦,但你还能想到天下更多的离别之人,并祝愿他们,你有一种旷达的胸怀。
生3:我会这样问东坡大师:既然政治生活让你感到愁苦郁闷,你为什么不像陶渊明那样辞去官职,回归田园,过着快乐的隐居生活呢?
师:你的提问很有深度。实际上涉及作者在政治生活中的“进”与“退”的问题。从词中来看,东坡对此是很矛盾的。但从他为官的事实看,他没有学渊明的“退”,他选择了“进”!在杭州、密州、徐州等地,他虽然只做地方官,但都是勤政爱民,多为百姓办实事,做好事,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百姓们尊称他为“苏公”。所以,东坡的可贵就在于,他孤寂过,愁苦过,矛盾过,但他最终选择的是奋发!我们都应该学习他乐观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师:让我们第三次来朗读这首词,注意领会词人情感的变化过程。
(生齐读全词。)
3、与环境对话
师:这首词的想象与抒情都是围绕着什么来进行的?
生:明月。
师:“月下”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不知触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怀!你能联想一下,课文以外,还有哪些咏月抒怀的古诗文名句,你能对它们进行简要的评析吗?
生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由海上升起的明月想到了远在天涯的亲人,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
师:这句和课文中哪两句异曲同工?
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生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遥望一轮明月,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写得很平实。
师:真实的情感往往不需要任何的粉饰。
生3:“星汉灿烂,若出其中;日月之行,若出其里。”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沧海的壮美,表现了曹操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写得气势宏大,气魄雄伟。
生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以月下登楼所见表达了词人亡国的忧愁和对故国的思念。
生5:……
师:让我们从古人笔下的优美意境中,回到自己生活的现实环境中来。当你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落与苦闷时,你是怎样面对的,或你将怎样面对?
生1:我失败时,大多是靠老师和父母帮我从苦闷中解脱出来,我自己一般做不到。
师:相信今天的学习以后,你自己拯救自己的成份会逐渐多起来的。
生2:我以后遇到挫折,我会有苦闷,但不会消沉。因为人生很难一帆风顺,十全十美是不可能的。我会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从头再来,努力去争取成功。
生3:……
师:同学们的发言让老师深受启发。读东坡的词,我总想到李白。李白说“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东坡则说“明有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醉以后,东坡“欲乘风归去”,李白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两位大诗人的浪漫何其相似!李白还说:“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里,老师斗胆将这两句窜改为:“人生失意仍须欢,莫使年华付水流!”大家同意老师的观点吗?
生:同意!
师:让我们集体将这首词朗诵一遍。
(生齐背全词。)
四、阅读方法小结与作业。
师: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开展阅读对话的途径和方式:
1、与文本对话:感知内容,品味语言。
2、与作者对话:展开想象,领会情感。
3、与环境对话:拓宽视野,加深体验。
大家对此有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生:有。
师:好。这节课的作业是:尝试通过阅读对话的三条途径解读苏辙词《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师:最后,让我们再来思考一个问题:十年以后,你还会再读这首词吗?二十年以后,若干年以后呢?
生:会的。
师:是啊!优秀的作品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解读。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如同畅饮陈年美酒,总让人口齿留香,久而弥笃。东坡的这首词,从千年以前的宋代向我们飘来,它的芳香,还将向遥远的未来飘荡,飘荡……以后,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能再一次与它相逢,我们都会从心底迸发出一个声音:我爱东坡!
9、这儿真好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这儿真好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之一精品,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儿真好》,板书课题。
生:一起写。
师:真注意三短横。
生:指读,齐读。
师:这些词肯定难不倒我们小朋友。自由读
生:自读。
师:火车呀,呜~响。
生:开火车读字。
师:连的声母是L。火车要加速了。
生:开火车快速。
师:一起来开火车。
生:齐读。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课文,这儿真好,要想进一步了解课文,有什么办法?
生:打开语文书
师:可以轻轻的读,也可以放开声音大声的读。
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来告诉我们,谁说,板书——这儿真好?
生:小鸟说~
师:板贴
生:小猴~
师:板贴
生:小象~
师:板贴
生:许多小鸟都飞来了,都说~
师:板贴,谁能用一句话连起来?
生:指名说(两位)
师:这么多小动物为什么都说这儿真好?
生:指名说
师:你们能用课文里的句子告诉我们吗?
生:漫山遍野~
师:你真会读书,这么多小动物都说~,是因为,板书: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生:指读,齐读。
师:从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到处都是~~,这样的景象就是~~
生:漫山遍野,绿叶成阴
师:读第1~3自然段。
生:自读。
师:说说看,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
师:这儿呀,原来是一座荒岛,你觉得荒岛是怎样的地方?
生:我觉得荒岛是没有山,没有树,没有小动物的地方。
师:课件荒岛,你能体会小熊的心情是怎样的?谁来读?
生:指名读(两位)
师:老师也想读了,好不好?范读。刚才读的时候,我就想着刚才那个画面,小熊孤零零的,这样就把它读好了,不信你们也试试,边读边想象。谁来?
生:指名读。
师:好的,你把想到的读出来了吗?
生:指名读。
师:老师好象看到了,小熊孤零零的。谁再读?
生:指名读
师:你真是把它读透了。一起来。
生:齐读。
师:想想,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小熊看到了一朵云~
师:演示课件。
生:指名读
师:连忙这个词读的真好,你是怎么想的呢?课件红点标出
生:指名读(两位)
师:通过读课文,你还知道了什么?
生:云变成了树
师:其实它在提醒小熊,你明白了什么?
生:要找朋友,先种树
师:你从哪儿明白的?
生:指名读。
师:看来种树不是一年两年的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所以说“种呀种”
生:齐读
师:演示课件,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漫山遍野~
生:指名读(三位)
师:老师好象就好象坐在这树底下,一阵风,~你感觉到了吗?只要边听边想,或者是边读边想,你就会感觉到了。
生:指名读,齐读。
师:课件,小鸟飞来了,边飞边叫~
生:指名说:啊,这儿真好(三位)齐读,女生读
师:其他小动物是怎么来的?又说了什么呢?
生:自读
师:小鸟怎么来的?小鸟应该住哪里?不举手,自己上来,下面的小朋友配上动作。
生:上台表演,板贴小鸟,小鹿,小猴,小象
师:你把小猴放在哪儿,为什么?
生:小猴生活在树上
师:许多小鸟来了,你们两一起来
生:两位板贴
师:现在这儿是不是荒岛了,假如我们也来到这儿了,我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生:练习说话
师:小朋友呀讨论的可真认真了,我想早点听到小朋友的讨论。
生:啊,这儿真好!几棵树可真美,我在这儿做作业就更舒服了
生:啊,这儿真好,有花有草,~
生:啊,这儿真好,空气多么新鲜,真是个仙境呀!
师:听到了这么多的称赞呀,小熊可高兴了,说~
生:欢迎你们,欢迎你们!
师:自己读读
生:自读。指读(三位),齐读。
师:是呀,这儿真好,小熊动手又动脑,创造出了个美丽的环境。让我们美美的读课文。
生:齐读课文。
师:也能把字写好,课件出示:话、年、极、象
生:齐读
师:先看象字,小熊的朋友小象来了,课件象变化,结构,偏旁
生:书空,描红
师:这几个字中你们最想和老师一起来学哪个字?板书:极,数一下几笔了,木,看一下第六笔是什么?板书,及。
生:书空,描红。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这儿真好》第二课时课堂教学实录之一,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