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喜爱音乐的白鲸》教学设计一等奖》属于语文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三年级语文上册《喜爱音乐的白鲸》教学设计一等奖
语文教学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复杂的集合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喜爱音乐的白鲸》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会音乐的作用,体会人类对动物的爱。
2.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白鲸喜爱音乐的生活习性,初步学习抓住重点词语学习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1.听音乐《蓝色的多瑙河》
师:请同学们闭上双眼,聆听音乐《蓝色的多瑙河》。听完你有什么感受?
2. 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
师:《蓝色的多瑙河》是世界著名的圆舞曲,非常优美、优雅。不仅人欣赏它,白鲸也欣赏它。白鲸和刚才播放的蓝色多瑙河乐曲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喜爱音乐的白鲸》这一课。
二、学习生字词
1.师:请大家打开课本,把课文读一遍。
2.师:现在老师要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了。每只鲸鱼宝宝的后面都藏着一个生字词,一起和这些鲸鱼宝宝交上朋友吧!
3.指导易写错的生字。(慌、区)
三、感知课文
(一)体会白鲸遇险前的“快乐”
1.读第2、3自然段体会白鲸遇险前的“快乐”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群白鲸不仅聪明,还是一群贪吃贪玩的小调皮呢。不信,打开书读读课文2、3自然段。
2.再次品读,渲染快乐的氛围
师:瞧,它们多快活啊!我发现咱们班也有几只快活的鲸鱼宝宝。
3.指名读2、3段
师:真羡慕他们啊!你们也想当快乐的小白鲸吗?
赶快加入吧!
4.师:白鲸们真是太逍遥了!连回家的时间都忘了!(板书:追鱼)
你看见这群贪吃贪玩忘记回家的白鲸,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二)体会白鲸遇险后的“绝望”
1.可惜白鲸听不到大家的忠告,他们遇到了危险。(板书:遇险)
这是怎样的危险呢?(两天以后,突然来了一股寒流,海面转眼变成了冰雪的世界。白鲸回去的路被冰层堵住了。)
2.哪些词语说明寒流来的快?(抓住“突然”“转眼”等重点词语理解)
3.这时白鲸的心情怎样?找出表现白鲸心情的两个词语。(着慌,绝望)
什么意思?为什么着慌?为什么绝望?
4.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天气越来越冷,白鲸活动的区域越来越小,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的话,白鲸会怎样呢?(又冷又饿,困死在楚科奇海)
5.如果你是白鲸,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呢?(后悔当初太贪玩,贪吃,没有想后果)后悔也晚了,他们绝望地叫起来!你听到他们在叫什么了吗?(救命啊!)
同学们理解得真好,谁能把这样的理解送到句子中,有感情地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6.过渡:现在你就是这群被困白鲸中的一个,如果没有救援的话,你的生命就会出现危险了,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三)拯救白鲸,体会“奇迹”
后来白鲸又是怎样得救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营救现场吧!
1.默读5.6自然段,根据内容填表。
白鲸得救的经过:
第一次营救:猎人发现白鲸后 ____,人们________,还_____.可是_____,人们没有办法,只好__。
第二次营救:________开来了,开出了_________.可是_______。就在白鲸和人们都绝望的时候,一个船员想到_______,白鲸终于得救了。”
2.全班交流
⑴一共有几次营救?
⑵学习第一次营救,完成填空。
课件出示:“猎人发现白鲸后马上报信,人们纷纷赶来凿冰抢救,还带来好吃的。”
⑴“纷纷”什么意思?(许多人或事物)接二连三地
⑵“纷纷赶来”是怎样赶来?
⑶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有这么多人赶来,说明人们对白鲸怎么样?
⑷请你找找这句话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让你感受到人们对白鲸的关爱?
⑸小结:看来,人们对白鲸的关爱真是无处不在啊!
3.完成填空:可是刚凿开的冰马上又冻上了,人们没有办法,只好请求援助。
小结:第一次营救失败了。但是人们没有放弃。
4.完成填空: 直升飞机和破冰船开来了,开出了一条长长的通道。可是白鲸一动不动,就在白鲸和人们都绝望的时候,一个船员想到放古典乐曲吸引白鲸游出冰区,白鲸终于得救了。
小结:白鲸终于得救了,第二次营救成功了(板书:得救)
5.孩子们,听,优雅的古典乐曲响起来了,让我们在这音乐声中再来读读5、6自然段吧!(配乐齐读)
6.学完了课文我们不禁感叹,白鲸的营救过程真可谓是一个“奇迹”?为什么说是“奇迹”呢?学生交流,你能把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吗?(学生根据板书复述课文)
四、深化拓展
1.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那群可爱白鲸中的一个,你会对营救你的这些人说些什么呢?
2.如果你是参加营救白鲸的人,看到白鲸在蔚蓝的大海上越游越远,你最想说什么?
五、结语:有了这些充满爱心的人,白鲸得救了,有了这些可爱的白鲸,大海更加美丽,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和动物就是在这样的真心真爱的连接下和谐相处,共生共存的。
六、板书设计
喜爱音乐的白鲸
猎人:马上报信
人们:纷纷赶来
政府:直升机和破冰船
追鱼——遇险——得救
【教学总结】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学中注重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注意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本分。
成功的地方是:
1.字词的教学。本节课,我扎扎实实地进行字词教学。课上既有集中检查识字情况,又有在学文的过程中理解品味词语的意思。
2.重视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
3.重视以读为本。课堂上我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读,学生从能读到会读,再到有感情地读,读出了层次,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不足:我觉得还有些地方落实得很不够深入:
1、让学生自己读了书以后,对于读懂了什么,应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抽学生汇报,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很有帮助,可这节课我没能很好地体现;在引导学生自渎、感悟、体验后,让学生有感情地读书,应该注重读---评---再读,可我没能很好地把握好时机,让每一个学生都达到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完课文后,本来打算配上音乐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可由于自己课堂上语言不够精练,浪费了时间,就没有实现这一环节。
2、三年级语文上册《喜爱音乐的白鲸》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复杂的集合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上册《喜爱音乐的白鲸》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会音乐的作用,体会人类对动物的爱。
2.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了解白鲸喜爱音乐的生活习性,初步学习抓住重点词语学习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
1.听音乐《蓝色的多瑙河》
师:请同学们闭上双眼,聆听音乐《蓝色的多瑙河》。听完你有什么感受?
2. 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
师:《蓝色的多瑙河》是世界著名的圆舞曲,非常优美、优雅。不仅人欣赏它,白鲸也欣赏它。白鲸和刚才播放的蓝色多瑙河乐曲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喜爱音乐的白鲸》这一课。
二、学习生字词
1.师:请大家打开课本,把课文读一遍。
2.师:现在老师要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了。每只鲸鱼宝宝的后面都藏着一个生字词,一起和这些鲸鱼宝宝交上朋友吧!
3.指导易写错的生字。(慌、区)
三、感知课文
(一)体会白鲸遇险前的“快乐”
1.读第2、3自然段体会白鲸遇险前的“快乐”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群白鲸不仅聪明,还是一群贪吃贪玩的小调皮呢。不信,打开书读读课文2、3自然段。
2.再次品读,渲染快乐的氛围
师:瞧,它们多快活啊!我发现咱们班也有几只快活的鲸鱼宝宝。
3.指名读2、3段
师:真羡慕他们啊!你们也想当快乐的小白鲸吗?
赶快加入吧!
4.师:白鲸们真是太逍遥了!连回家的时间都忘了!(板书:追鱼)
你看见这群贪吃贪玩忘记回家的白鲸,你想对他们说点什么?
(二)体会白鲸遇险后的“绝望”
1.可惜白鲸听不到大家的忠告,他们遇到了危险。(板书:遇险)
这是怎样的危险呢?(两天以后,突然来了一股寒流,海面转眼变成了冰雪的世界。白鲸回去的路被冰层堵住了。)
2.哪些词语说明寒流来的快?(抓住“突然”“转眼”等重点词语理解)
3.这时白鲸的心情怎样?找出表现白鲸心情的两个词语。(着慌,绝望)
什么意思?为什么着慌?为什么绝望?
4.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天气越来越冷,白鲸活动的区域越来越小,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的话,白鲸会怎样呢?(又冷又饿,困死在楚科奇海)
5.如果你是白鲸,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呢?(后悔当初太贪玩,贪吃,没有想后果)后悔也晚了,他们绝望地叫起来!你听到他们在叫什么了吗?(救命啊!)
同学们理解得真好,谁能把这样的理解送到句子中,有感情地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6.过渡:现在你就是这群被困白鲸中的一个,如果没有救援的话,你的生命就会出现危险了,你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三)拯救白鲸,体会“奇迹”
后来白鲸又是怎样得救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营救现场吧!
1.默读5.6自然段,根据内容填表。
白鲸得救的经过:
第一次营救:猎人发现白鲸后 ____,人们________,还_____.可是_____,人们没有办法,只好__。
第二次营救:________开来了,开出了_________.可是_______。就在白鲸和人们都绝望的时候,一个船员想到_______,白鲸终于得救了。”
2.全班交流
⑴一共有几次营救?
⑵学习第一次营救,完成填空。
课件出示:“猎人发现白鲸后马上报信,人们纷纷赶来凿冰抢救,还带来好吃的。”
⑴“纷纷”什么意思?(许多人或事物)接二连三地
⑵“纷纷赶来”是怎样赶来?
⑶一听到这个消息,就有这么多人赶来,说明人们对白鲸怎么样?
⑷请你找找这句话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让你感受到人们对白鲸的关爱?
⑸小结:看来,人们对白鲸的关爱真是无处不在啊!
3.完成填空:可是刚凿开的冰马上又冻上了,人们没有办法,只好请求援助。
小结:第一次营救失败了。但是人们没有放弃。
4.完成填空: 直升飞机和破冰船开来了,开出了一条长长的通道。可是白鲸一动不动,就在白鲸和人们都绝望的时候,一个船员想到放古典乐曲吸引白鲸游出冰区,白鲸终于得救了。
小结:白鲸终于得救了,第二次营救成功了(板书:得救)
5.孩子们,听,优雅的古典乐曲响起来了,让我们在这音乐声中再来读读5、6自然段吧!(配乐齐读)
6.学完了课文我们不禁感叹,白鲸的营救过程真可谓是一个“奇迹”?为什么说是“奇迹”呢?学生交流,你能把这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讲给别人听吗?(学生根据板书复述课文)
四、深化拓展
1.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那群可爱白鲸中的一个,你会对营救你的这些人说些什么呢?
2.如果你是参加营救白鲸的人,看到白鲸在蔚蓝的大海上越游越远,你最想说什么?
五、结语:有了这些充满爱心的人,白鲸得救了,有了这些可爱的白鲸,大海更加美丽,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和动物就是在这样的真心真爱的连接下和谐相处,共生共存的。
六、板书设计
喜爱音乐的白鲸
猎人:马上报信
人们:纷纷赶来
政府:直升机和破冰船
追鱼——遇险——得救
【教学总结】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轻松愉快、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教学中注重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注意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体现了阅读教学的本分。
成功的地方是:
1.字词的教学。本节课,我扎扎实实地进行字词教学。课上既有集中检查识字情况,又有在学文的过程中理解品味词语的意思。
2.重视语言文字的理解、品味。
3.重视以读为本。课堂上我采取了多种形式的读,学生从能读到会读,再到有感情地读,读出了层次,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不足:我觉得还有些地方落实得很不够深入:
1、让学生自己读了书以后,对于读懂了什么,应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抽学生汇报,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很有帮助,可这节课我没能很好地体现;在引导学生自渎、感悟、体验后,让学生有感情地读书,应该注重读---评---再读,可我没能很好地把握好时机,让每一个学生都达到真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完课文后,本来打算配上音乐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可由于自己课堂上语言不够精练,浪费了时间,就没有实现这一环节。
3、三年级上册语文《喜爱音乐的白鲸》教学设计
《喜爱音乐的白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鲸喜爱音乐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奥秘的兴趣,产生喜爱动物的思想感情。
2.认识13个生字,写字8个。
3.理解“绝望”“马上”“纷纷”“抢救”“奇迹”“欣赏“等重点词语在课文中表达的意思,积累“召唤”“绝望”“援助”“成群结队”等词语。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白鲸、北极的资料;预习课文。
2.教师准备有关鲸的课件,图片,文字资料;音乐《蓝色的多瑙河》。
教学重难点
抓重点词语理解内容,朗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资料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白鲸图片:孩子们看,这是谁?(出示白鲸的图片)
课前我们查阅了许多资料,说说你对它的了解吧!
2、师小结:课前收集资料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好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喜爱音乐的白鲸》这一课。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提示读书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解决字音.
这篇课文主要说了关于白鲸的一件什么事呢?
3、检查生字词读音。(理解聚集的意思,召唤用做动作理解词的意思,脊背是容易读错的,加以强调)
三、精读课文
1、出示白鲸图,这就是课文中那群聪明、顽皮的白鲸.你们通过读课文,知道白鲸们在哪里玩得这么高兴吗?
2、那么,北极是个怎样的地方呢?(学生介绍)
3、师引入:孩子们对北极有了一些了解,出示北极画面,介绍:北极位于地球的最北端,那里被冰雪覆盖着,气温变化也非常快。有时候,刹那间整个海面就会结上厚厚的冰,沉重的汽车都可以在上面行驶。这一群可爱的白鲸就是在这里的楚科奇海快活玩着,可是,危险却在悄悄地向他们逼近。课文哪些自然段在写白鲸遇险呢?
4、自由读2到4自然段,看看白鲸为什么会遇到危险?
5、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相关段落,抓住“突然、转眼、绝望”等词语,体会句子意思。它们绝望的叫起来,它们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把白鲸的心理活动在课堂上写一写(每个学生准备课堂小练笔,直接在课堂上完成)
6、时间在一分一分的过去,天气也会越来越冷,白鲸活动的区域越来越小,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的话,白鲸会怎样?
7、角色体验,感情朗读。如果你们就是这群被困的白鲸,如果没有救援的话,你们就会有生命危险了。请把这种感受读出来!
8、后来白鲸又是怎样得救的呢?学生自由阅读,小组交流。
9、说一说白鲸得救的过程。
10、复述白鲸得救的经过。
11、在整个营救白鲸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令人感动的场面。小声读读课文,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说说你的想法。(大家不顾寒冷纷纷赶来了,人们对白鲸是多么的喜爱,多么的关心呀!你能来读一读这段话吗?
还有哪些地方令我们感动呢?
12、音乐声音响起,奇迹出现了,学生齐读课文
四、升华情感
此时此刻,如果你们就是这些营救白鲸的人,看到白鲸在蔚蓝的大海上玩耍,你们最想说什么?
正因为人们喜爱白鲸,利用音乐,救了白鲸。大海有了白鲸,就会变得更加美丽,人们有了这群白鲸,生活也会更加丰富多彩。人和动物,就是这样相互依存的。你还知道那些有趣的动物,植物的现象呢?(生自由答后,师补充介绍)孩子们,自然界是奇妙的,我们一定要多读书,多增长知识!
4、三年级语文上册:《喜爱音乐的白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育、应;理解6个新词语的意思。
2、--初步学会边读边思考,初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通过比较,体会词语对句子的表达作用;正确听写描写大海景象的句子。
4、--懂得学了本领要为百姓做事,初步培养爱憎分明的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比较,体会词语对句子的表达作用;正确听写描写大海景象的句子。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理解新词语的意思;完成作业 本第1、2题;学习课文1-4自然段,了解马良用心学画的目的。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洪汛涛))
二、复习单元提示:
1、怎样默读才会有好的效果?
2、提示告诉我们什么默读方法?
3、这样读课文有什么好处?
三、初读课文,初知内容
1、听录音,思考。
2、讨论:
(1)马良这支神笔是怎样得到的?
(2)马良用这些神笔干了哪些事?
3、小结。
四、自学字词,检查效果
1、读词。
2、多音字组词:育应
3、字形分析:
犁、浇、套、扇
4、辨字组词:
犁( )旱( )浇( )咆( )
梨( )早( )烧( )饱( )
5、解释词语:
出神、不知不觉、无边无际、咆哮
6、完成《作业 本》第1、2题。
五、学习第1-4自然段。
1、--出示问题:马良用心学画的目的是什么?
2、--带着问题默读1-4自然段。
3、--讨论交流。
4、--引导学生明白:马良学画不仅仅是为了穷人,而且是有志气的表现。也正因为马良有志气,白胡子老爷爷才送给他一只神笔。
六、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课文第5-14自然段。初步学会边读边思考,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一、复习。
1、选择正确的读音。
着急(zhao zhuo)沉着(zhao zhuo)
坚硬(yin ying)浇水(jiao shao)
2、比较形近字组词。
烧()赚()
浇()嫌()
3、听写词语。
二、学习课文第5-9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马良怎样用神笔帮助穷人?划出相关词句,进行概括,写下来。要求简洁、明了。
马良用神笔。
马良用神笔。
马良用神笔。
参考答案:
(1)用神笔画大耕牛,让它帮助老农和小孩拉犁耕地。
(2)用神笔在监牢里画门、画马,帮助乡亲们逃出监牢。
(3)用神笔画水车,让它帮助农民浇地。
2、反馈评价。
三、学习课文第10-14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
马良又怎样巧妙地用神笔惩罚大官的?划出有关词句。
2、列出回答提纲:借机夺笔--画大海--画金山--画船和狂风。
3、小组交流。
说的时候要把大官的所为和马良施计结合起来:大官要马良画画,马良借机夺回了神笔;大官要马良画金山,马良画了无边无际的大海;大官训斥了马良,马良就在海中央画了一座金山;大官要上金山,马良先后画了船和狂风,把大官们送入了--
四、假如你有一支神笔,你会用它画些什么?让学生说说写写。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通过比较,正确体会词语对句子的表达作用;听写描写大海景象的句子;练习复述课文;完成作业 本第3、6题。
一、复习:
1、指名说说全文的主要内容。马良用神笔做了哪些事。
2、读描写大海景像的句子。
3、听写描写大海景象的句子。并校对。
二、比较句子。
1、读课文后面的三组句子。
2、比较并思考:每组的两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
3、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正确体会词语对句子的表达作用。
三、总结全文。
1、回顾全文内容。
2、小结学习这篇课文的主要读书方法--边读边思考。
四、指导复述。
1、出示复述提纲(各段小标题)
2、听朗读录音,理清叙述顺序,熟悉课文内容。
3、自由准备。
4、指名复述,集体评议。
五、作业 :
完成《作业 本》3、6题。
5、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喜爱音乐的白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鲸喜爱音乐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奥秘的兴趣,产生喜爱动物的思想感情。
2、抓住“纷纷”“马上”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类对动物的关爱?
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白鲸喜爱音乐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奥秘的兴趣,产生喜爱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预习课文
1、查看地图,找到北极,了解北极的特点,搜集白鲸及《蓝色多瑙河》的有关资料。
2、用自己的办法自学生字,把课文读通顺,提出自己的问题。
二、 导入课文
1、板书并齐读课题。
2、学生根据课题质疑。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分小组带问题自学课文,认识生字、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大意。
2、请学生分节读课文,师生共议、正音。
四、学习生字新词
1、认读词语:
zhāo wán hán jiānyìng yōu yǎ qì qū
召唤 顽皮 寒冷 坚 硬优 雅 奇迹 冰区
jīng jǐ liè záo zhèngfǔ yuán
白鲸 脊背 猎人 凿开政 府援助
2、共同讨论该如何记住生字
3、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得好看?
(练习书写)
4、重点理解词语:召唤顽皮坚硬优雅脊背
5、选词造句
五、巩固练习:
1、抄写词语
2、比一比,组词:
招()玩()坚()雅()区()
召()顽()竖()准()医()
第二课时
一、听音乐,导入新课。
播放《蓝色多瑙河》师述:居住在海洋中的白鲸也喜欢这首曲子,它们还和这首乐曲之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喜爱音乐的白鲸》。
二、小组讨论学习
1、读课文,说说小白鲸和蓝色多瑙河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2、为什么说白鲸得救是个奇迹?
3、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人们对白鲸的关爱?找出来读一读。
4、交流反馈自学情况。
三、自由读课文,质疑。
读完课文,你有什么跟课文讲到的内容有关的疑问?请大胆提出来。
四、学生间交流相关资料,解决部分问题。
五、老师提供“知识大餐”,供学生“点单”。
六、小组交流自己学习的收获。
七、指导朗读(听音乐读课文)
八、发散:听声音编故事。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整个课堂设计我以“丰富学生知识,开拓学生视野”为目标,将学生收集的大量资料和自己整理的大量资料作为“知识大餐”供学生“享用”,确实达到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突破教材局限,使学生学到教材以外的知识的目的。
老师们听了课后,整体感觉还不错,觉得课堂设计比较“新”、“活”,但课文学习还不够“实”,朗读训练还不够到位。怎样解决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学习在时间上反映出的矛盾?这是我今后要探究的。
6、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喜爱音乐的白鲸》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通过反复读课文和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白鲸喜爱音乐的生活习性,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奥秘的兴趣,热爱动物的思想感情。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抓住“纷纷”“马上”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类对动物的关爱。
2、弄明白为什么说白鲸得救是个奇迹。
教学难点:
弄明白为什么说白鲸得救是个奇迹。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教具准备:
白鲸的文字及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看图片或录像片段,导入课题。
1、谈话,引入课题,板书:喜爱音乐的白鲸
“鲸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们在海里常常依*美妙的“歌声”召唤同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白鲸和音乐的小故事。
预习课文。
1、读准字音。
2、自学生字并组词。
3、划出不懂的词语,用自己的方式解决。
交流预习成果。
1、“你学会了哪些生词?”掌握字音,指名带读。
召唤脊背附近成群结队
2、记忆字形。
寒:上下结构。中间共三个横,不要少写。
迹:半包围结构。书写时先写里边,再写走之底。
3、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进行交流。
初读课文,理解文章脉络。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2、小组学习:分段朗读课文。
全文共七个自然段,可分两部分。
第一段(第1自然段):鲸是一种聪明的动物,常常依*美妙的“歌声”召唤同伴。
第二段(第2至7自然段):记述了一次白鲸遇险又脱险的经历。
3、选择你喜欢的部分自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抓住“纷纷”“马上”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类对动物的关爱。
2、理解“为什么白鲸得救是个奇迹”这个问题。
3、有感情地品读课文。
教具准备:
收集其他动物与音乐的资料,乐曲《蓝色多瑙河》。
教学过程:
(一) 课前导入。
1、 鲸是一种很聪明的动物。它们在海里常常依*美妙的“歌声”召唤同伴。
2、 板书课题。
3、 齐读课题。
4、 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二) 通过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 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
自由读,你有什么问题吗?
2、 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白鲸是如何得救的?”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
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老师播放《蓝色多瑙河》。
“为什么说白鲸得救是个奇迹?”小组讨论。
(三) 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喜欢什么样的音乐?
7、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案 三年级语文《掌声》教学设计
人生需要掌声,掌声是对我们的认可。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
2.通过多元的识字方法,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3.理解“犹豫、赦免、稚拙”等词语的意思
重难点
1.会认、会写生字,理解新词意思。
2.通过多元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积累和运用词语的能力。
乐学善思办法
1.用开火车读、抢答、游戏等方法理解词语、熟记生字。
2.用小组赛PK赛的形式识记字形。
教学流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走进《掌声》和《一节特殊的课》两课文,同学们可以尽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并自学生字。争当记字“小明星”师板书课题
二、读文识字,培养能力
1.学生默读课文,画己喜欢的词语和生字
2.组内交流,互学互助 展示词语,理解意思,不懂的词查找词典、字典 互考认字,互助组词
3.汇报展示,多元认读
(1)生汇报字词(师板书)
(2)学生齐读,指读,轮读字词并组词,强调多音字字音
(3)抢答词语的意思(优者奖星)
4.板前检测,认字注音
(1)开火车式给读字注音
(2)学生
5.识记字形,争夺明星
(1)学生汇报记字方法
(2)评出“记字小明星
三、重点指导,关注书写
(1)找出易错的字“圈、英、刷”
(2)书写时主笔的定位。
(3)学生书写在写字本上
四、作业,书写写字书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案 篇2
【教材简析】
本课生动地记叙了身患残疾而忧郁自卑的小英在上台演讲时得到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在这掌声的激励下,她鼓起生活的勇气变得乐观开朗的故事。告诉我们:人人都需要掌声,尤其是当身处困境的时候;要珍惜掌声,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4段(1:2-4;5-6;7)。课文以小英的感情变化为主线贯穿全文,多次写到小英的神态与动作。因此,知道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小英的情感变化,深刻领会内涵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9个二类字。理解生词意思。 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鼓励,要主动去关爱别人,特别是对身处困境的人;同时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正确地看待自己。
【教学准备】
生字卡、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目的要求】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一、导入揭题
1、我们鼓掌时发出的声音叫什么?(板:掌声)
2、我们常常会在什么情况下听到掌声?
3、预习了渴望呢,知道文章写谁为谁鼓掌?为什么事鼓掌?
二、初读课文
1、师范读。
2、生自读课后生字词。
3、师出示词语,检查认读情况: 班里 愿意 投向 调来 情况 持久 讲述 交谈 珍惜 慢吞吞 困境 残疾 犹豫 骤然 鞠躬 舞蹈 理解: 持久:保持的时间长。 困境:捆那的处境。 犹豫:拿不定注意。 骤然:突然。
4、读课文。
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6、讨论分段,概括段意: ①写小英因患有残疾而忧郁、自卑。 ②老师由于不了解情况而让小英上台演讲,小英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上台演讲,获得成功。 ③同学们的掌声使小英鼓起了生活的勇气,不再忧郁了。 ④点明中心:人人都需要掌声。
7、每组各读一段。
三、书写生字
1、师指导写“班”“境”“愿”。
2、生习字,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目的要求】精读课文。
一、复习
1、认读词语。
2、说出文章各段的内容。
二、前后对比,感受小英变化
1、小英曾经是怎样一个人?请小朋友自己读读第一段。
2、小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胆小、自卑、没有勇气面对现实……
3、这样的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出示: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 2)指名读这句话。 3)她为什么坐在教室的一角? 4)“默默地”说明了什么? 5)你从“总是”中又体会到了什么? 6)齐读这句话。 可是不久以后,小英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变得怎样了? 7)指名说。 8)读读这一小节,出示:“说也奇怪……” 9)小英变得怎么样了?(自信、勇敢……) 10)你认为省略号还省去了什么?谁来补充? 11)是什么原因,使她变得判若两人?(指名说) 真替小英的变化感到高兴呀,就让我们高兴地来读读第5段吧! 小英前后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能从你的朗读中把这种变化表现出来吗?(分组读1、5两段。)
4、读到这儿在我们心中一定留下一个很大的问号,是……?(小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你认为是因为什么?(掌声) 过渡:掌声竟会有这么神奇的作用!让我们回到那次难忘的演讲中去。
三、感悟重点,领会掌声内涵
1、学生自由读2、3、4自然段。
2、同学们给了小英几次掌声?用不同的符号划出表示掌声的词语
3、第一次掌声“热烈、持久”。大家来鼓掌(指名读)小英感受到了吗? 谁来读一读,让大家感受到掌声的力量?
4、同学们的为什么要给小英这样的掌声呢?在掌声响起来之前发生了什么事?
5、出示: 轮到小英的时候,全班四十多双眼睛一齐投向了那个角落,小英立刻把头低了下去。 小英犹豫了一会儿,最后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我们注意到,小英的眼圈儿红了。 小英在大家的注视下,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1)谁来读第一段话? 小英为什么立刻把头低了下去?在那一刹那,小英首先想到的是什么?齐读。 (2)自由读第二段话,注意体会带点的词语。 “犹豫”是什么意思?(拿不定主意)小英犹豫什么?(上去还是不上去) 小英想上去吗?(不想)为什么?小英能不上去吗?(不能)为什么? 因此,从“慢吞吞”、“眼圈儿红了”我们体会到小英的内心是多么的——(生答:痛苦、无奈)。齐读。 (3)师:在万般无奈下,在无比痛苦下,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小英终于——(引读)。 是啊,同学们已经走进了小英的心里,关注着她。其实同学们早已在关注她,这关注的目光里包含着什么? (4)小英终于走上了讲台,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什么?包含着什么? (回顾前面的课文。) (5)掌声渐渐平息,小英开始演讲了,她讲得怎么样?听了演讲,如果你是小英的同学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6、同学们把要对小英说的话用什么表达出来?(第二次掌声)这时的掌声又是什么?这时的掌声又犹如什么?(学生自由说,并让说得精彩的同学把关键词板书在黑板上) 再次听到这经久不息的掌声,小英内心又是多么的——(生答:感激)
7、听到同学们的第二次掌声,小英怎样了? (出示):小英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在同学们的掌声里微笑着走下讲台。 齐读。 小英在掌声中,向大家深深地鞠了一躬,无数的话语在小英心头涌动,她想说——(生答)小英什么也没说,只是向大家——(引读)
8、是啊,从那次演讲以后,小英像变了个人似的,她……(再次引读)
9、后来,小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她给她的老师写来了一封信,想看看吗? 出示: (1)、指名读。读课文就应该这样,把自己放进课文中读。
四、总结升华,读背作者感想。
这掌声仅仅是指这次掌声吗?这掌声包含着什么?(关爱、友情……) 是呀,当别人需要你的掌声的时候,我们就要毫不吝啬地把自己的掌声送给别人。 【出示】是啊,人人都需要掌声,特别是当一个人身处困境的时候。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 齐读这一段,把这一段话工工整整地抄下来,把这爱记在心里。以后如果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就把这段话送给他;如果你自己遇到困难,你可以拿出来看看——记住:还有很多朋友在关心你,爱护你! 课后小记: 1、本课的教学设计参照颜宏京老师的设计,我觉得能抓住主线,突出重点,主要抓住两次掌声出现的时间、小英的神态及心理,以及同学们的表现,就是抓住了本文的主干。另外在讲课时要把课堂的掌声与文本的掌声相结合。 2、存在的一些遗憾,学生感悟到小英的前后变化,从自卑、忧郁、胆小到开朗、自信、勇敢,但在感悟后需要通过朗读来加以巩固,在课堂上读的时间总觉得不到位,似乎意犹未尽啊。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认识“麻、症”等10个生字。会写“愿、姿”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等16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每个人都听过掌声,有些掌声是你给别人的,有些掌声是别人给你的。掌声响起来,你的心情怎样?(让学生自由说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掌声”,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①学生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②学生二读课文(和同座合作读),可以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 ③学生三读课文(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④学生四读课文(默读),想一想:课文围绕掌声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变化 ①屏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内容,让学生自由读,读后说说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②屏显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内容:指读,读后让学生说说这时的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忧郁”的意思。) ③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和第四两个自然段。 ④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呢? 引导学生提出: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呢?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可作为下一阶段学生自主阅读的目标。培养学生边读边疑边悟的能力。
四、指导认字和写字 ①屏显本课的生字。 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 ③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重点探讨“姿、势、吞、烈、普”这5个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教师板书给学生看。 ④学生练习写13个字。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五、拓展活动 学生继续搜集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认识“麻、症”等10个生字。会写“愿、姿”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等16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阅读能力。
★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鼓励与帮助。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明确阅读目标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的呢?)
二、精读课文,自己释疑 ①学生自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带着以上的问题自读自悟。 要求学生在文中勾勾画画,可以适当地写一点读书感受。 ②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提出讨论的要求: 人工明确:组长负责,确定代表小组发言的人。 人人参与:要求每一个人在小组内都发言。 ③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余成员可以补充。 学生发言的要领主要是认识掌声对英子的帮助,谈从两次掌声中体会到了什么。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a.学生自己先练读。 b.然后展示朗读水平,可以进行赛读,挑战读。 学生读后,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哪个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三、拓展延伸,加深认识 ①屏显英子信的内容:“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a.学生齐读这段话。 b.联系全文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②生活中,你得到过掌声吗?当时有什么感受呢?你给过别人掌声吗?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 ③学了,又谈了那么多,还想对自己或别人说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掌声 英子 默默地 早早地 最后 不愿意 快乐 说笑 跳舞 有勇气 鼓励 尊重
以上就是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案,希望对大家的教学能够有所帮助。需要了解更多知识,关注本网站。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掌声》教案 三年级语文《掌声》教学设计】相关推荐文章:
掌声教案设计优秀教案 小学三年级掌声教案
小学语文掌声的说课稿 小学语文掌声教材分析
《花钟》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丑小鸭》练习作业
三年级语文《望洞庭》教案
8、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习作)》教学设计
无论是阅读还是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与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这一主题密切相关。这次习作是学生第一次作文,也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延续,即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习作范围宽广,和课余生活相关的都可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习作)》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准备】
1.让学生到大自然观察秋天。
2.搜集秋天的资料。
【教学设计】
一、感悟秋天──创设情境,引发真情
1.图片、录像引入。
(1)师:同学们,上周我们学习了第三单元的四篇描绘秋天的课文,谁来说说秋天是怎样的景象?
(学生们可以根据手中搜集的秋天的资料或结合自己身临秋天的感受来谈秋天。)
(2)教师渲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小伙伴们放风筝的身影、玩耍嬉戏的场面都让我们回味无穷。秋天里红红的枫叶,黄黄的叶子,清凉的秋雨……这么美丽的秋天,同学们想亲眼去看看吗?(播放录像,帮助学生丰富秋天的印象。)
(3)师:刚才同学们自己描绘了秋天,现在我们又亲眼看了看秋天的景象,我相信此时此刻你们心中的秋大一定是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吧!那就请你借助手中的画笔,把心中的秋天画出来吧!播放一段轻音乐,边听边画。(通过音乐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拓展习作思路。)
(4)教师小结:同学们利用画笔画出了心中的秋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说说秋天吧!
[设计意图:教师的任务不是硬性要学生怎么写,而是引导、启发,让学生在选材、构思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感受,自由抒发。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寻习作素材,为学生的自主习作提供条件和广阔空间。因此本部分设计了学生亲临大自然感受秋天,在日常生活中捕捉秋天,放录像回味秋天,描绘秋天。目的是让学生身临其境,从特定的环境中感知,丰富积累,为下一步“说” 好秋天埋下伏笔。]
二、说秋天──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1.小组交流。
师:请大家把你心中的秋天讲给小组同学听听,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学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参与交流。)
2.集体交流。
(1)指名上台描绘秋天,及时进行评价与指导。
师:听了这位同学描绘的秋天,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说)
生:他说秋天里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多美呀!
师:你听得可真认真!是呀,刚才那位同学注意用上了咱们平时课文中积累的词句来说秋天,他多会学习呀!(随机板书: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
(2)再找一人描绘秋天后,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师:他观察得多仔细呀!不仅说出美丽的景象,还体会到了秋收时人们的喜悦之情。这就说描写秋天时不仅可以写秋景,还可以写秋天里的人(随机板书:景、人)
(3)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价,相机指导。
教师抓住学生发言,在习作的内容上继续给予指导(例如,描写秋天的文章里还可以写秋天里的事情以及秋天带给我们的欢乐。)
3.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双方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无拘无束、自由奔放地进入习作中态。本部分的教学设计就是遵循以上理念通过学生自由的说和教师的有机指导,使与生拓展思路、善于表达,为下一步“写” 女秋天奠定基础*
三、写秋天──引导习作,抒发真情
1.习作导入。
师:同学们描绘的秋天这么美,那现在请你提起笔,把你心中的秋大写下来,怎么想的就怎么写,别忘了用上咱们平时积累的词句,好吗?
2.开始习作。
学生根据要求,结合自己的画或图片开始进行秋天的片断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在此部分的设计中,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真情实感,最终写出优秀的文章。]
四、品秋天──评析习作,交流真情
1.小组评析。
师:请同学们写好后读给小组内同学听听,让同学们评一评。
2.集体评析。
实物投影出示几个学生的习作,让全班同学评议。
3.小结延伸。
师:同学们,习作是心与心交流的书面表达形式,选择真实的事例,抒发真实的感情,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课后,请大家把习作念给家长或同学听一听,让他们评一评,然后根据别人的意见自己改一改,抄一抄,把习作和图画一起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里,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好吗?
[设计意图: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步的设计目的是重视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提高习作能力。]
9、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乐园》教学设计
《语文乐园(七)》的教学中,老师需指导学生认读近义词,让学生自主发现词的精彩和趣味。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语文乐园(七)》教案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浏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读近义词,让学生自主发现词的精彩和趣味。
2、在读词语中发现词的规律,学会积累词语。
3、积累名言警句。
4、积累感叹句。
教学重点:
1、认识近义词,积累词语。
2、认识感叹句。
教学过程:
一、学习“读一读”
师:同学们我们早已认识了近义词,你能列出几组近义词吗?
生:说出已知的近义词。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几组新的近义词。
1、学生认真读读每组词,边读边比较启发学生自主发现规律
2、引导学生比较。
3、让学生拍手对词。
二、学习“读一读”
1、自读词语,发现规律。
2、小组合作读词语,用喜欢的方式表达词语的意思。
3、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归纳:这些词都是表示坚强的词
4、试着说几个这样的词。
5、齐读。
三、学习“写一写,背一背。”
1、自读句子,感悟句意。
2、全班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3、用钢笔描写一遍。
4、小组内试背。
5、推荐上台背诵。
四、学习“读一读”
师:下面我们一起去读一个成语故事。
1、生自由读成语故事,读准字音,有不会认的字可以问同学或老师。
2、把你从故事中了解到的内容说给同桌听。
3、谁能把成语故事说给我们听?
4、全班交流读故事的体会。
5、同桌之间讲述故事。
五、学习“探究与发现”
1、指名读句子。
2、讨论:这个句子写了什么?
3、谁还能从书本中找出这样的句子来。
4、请多名同学说,说得越多越好。
六、作业
1、把成语故事讲给家人听。
2、收集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
10、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我的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
2、日积月累:积累诗中优美的诗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3、展示台: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课前准备
1、课件(童话片段)、音乐。
2、课前有关童话的资料。
激趣导入
1、《神笔马良》、《哈利波特》、《指环王》的片段。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都是些什么电影吗?
3、是的,这些精彩的电影都是根据童话故事改编而成的。其实,童话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童话天地,一起去感受他的美妙神奇、绚丽多姿吧。
八面来风
1、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很多关于童话的资料,现在能相互交流一下吗?
2、交流
3、老师也从网上下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发现
1、 师:这么多美妙的童话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其实呀,童话故事的编写是有一定规律的,小林和小东就发现了一些,我们来看看吧。
2、 男女生分读书上的“我的发现”
3、 说说小林和小东经过本组童话故事的学习后发现了什么?
4、 回顾读过的童话书,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5、 全班交流。
日积月累
幻想、夸张、拟人凑成了可爱的童话故事,读起它,心也会随它飞扬。正如在诗中漫步一般!你听——
1、配乐朗诵《雨中的树林》
2、喜欢这首诗吗?
3、用心、用情的朗读。
4、指名朗读——点评——再读
5、教师小结:童话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所说,童话是小精灵,童话市滚动的雨珠,是串串项链,是青蛙击鼓跳舞,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浆果,是会变魔术的雨点儿。让我们再一次用情的朗读这首诗,用多彩新奇的童话用驻人间。
6、感情朗读。
7、教师总结: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象为船,夸张为桨,拟人为帆,让你们的“童话号”驶向幸福的彼岸。
展示台
1、过渡: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示。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3、组织参观学习成果展。
4、评价,然后把评价情况装入“成长记录袋”
课后作业
《童话天地》即将组稿,希望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写童话、演童话、办童话墙报、读童话、合作编写童话——精心准备,走进下节课的“大看台”。
口语交际. 习作
学习目标
在亲身经历中,感受童话带来的乐趣,激发学习童话的兴趣。
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好自编故事、合作表演的童话及童话故事。
表演所需的道具、音乐。
教学过程
引言
浓浓的童话情让我们经历了一段段美好时光,重新拾起它,你会觉得它是那么美好。
这节课让我们在写童话的、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再一次尽情体验童话给我们的快乐吧!
走进“大看台”
过渡: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编童话、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走进今天的“大看台”,同学们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想一试身手。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吧!
学生准备
1、一进“大看台”
a读自编故事,忠实的听众发表建议。要求:通顺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b讲童话,悉心的听众品评哪个最好。要求: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听众要认真听,评价要说出理由。
c演童话,热情的观众谈谈观后感。要求:有合作意识,表演大方,抓住童话的主要情节。
d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再次准备,教师指导。
2、二近大看台
a创设情景:同学们,“童话大看台”现在开始了,请你用最热烈的掌声请出第一位表演者。
b有感情的读自编故事。
c用情的讲童话故事。
d出色的演童话故事
交流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