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雨说》学案一等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雨说》学案一等奖》属于教学设计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雨说》学案一等奖

1、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雨说》学案一等奖

《雨说》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3.通过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4.通过学习诗作,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教学步骤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作家简介

郑愁予是台湾诗人,本名郑文韬(tao),祖籍河北,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

15岁开始写诗,49岁随家人去台湾,现旅居美国。他的诗歌多描写旅人心绪,故被称为浪子诗人。诗风豁达而不失婉约,其名作《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本诗写于1979年,此时,诗人身在美国,心系祖国,他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着祖国儿童的成长,并通过此诗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的真诚祝福。诗歌中雨就是一位温柔美丽而又亲切的爱的使者,作者通过它寄寓了自己对祖国儿童最真诚的祝福和希望。

2、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1)yīn哑( ) (2)丝lǚ( )

(3)suō衣( ) (4)斗l( )

二、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雨说在诗中出现了几次。以此理出诗作结构。

3.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是什么修辞手法?

4.在第一节到第五节中出现过哪些景物?

三、合作释疑

1.雨的家乡在哪里?它是怎么长大的?

2.雨做了这一切,它的来意是什么?

3.第三部分描写了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见到春雨后笑的场面,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4.如何理解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这句话?

5.最后一节诗中哪些词句暗示了雨的命运?

6.雨的祝福是什么?如何理解?

四、课内精读

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

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

为什么不扬起你的脸让我亲一亲

为什么不跟着我走,踩着我脚步的拍子?

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

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

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

雨说:我来了,我来的地方很遥远

那儿山峰耸立,白云满天

我也曾是孩子和你们一样地爱玩

可是,我是幸运的

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第一样事儿,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

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

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

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1.选文中,雨说的一席话集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2.作者赋予了雨以人性化的表现,这样写好在哪里?

3.请默写出空行的诗句。

4.春天来了,你听了春雨对你说的话之后,想对春雨说些什么呢?

5.关于春雨的诗有许许多多。请你再查找一首写春雨的诗,并体会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

回 答

北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注:这首诗写于1976年四五运动之中,是以我为代表的觉醒的一代,对世界即十年动乱的中国的回答。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尖锐而有力地概括和嘲讽了十年动乱所造成的荒谬现实的诗句是

3.作者连用四个我不相信组成的排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虽然诗人在文中宣布我不相信,但是并没有在对现实的怀疑和否定中陷入虚无,而是选择了自觉地承担改造世界的使命。你从哪些诗句中可以感悟出来?

5.你认为我有可能代表着怎样一种人?请你联系实际生活加以简单的评价。

2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略

整体感知

1、 略

2、a.第一部分:(一至三节) 雨的到来

b.第二部分:(四至五节) 雨的邀请

c.第三部分:(六至八节) 雨的来意

d.第四部分:(九节) 雨的祝福

3、是第一人称写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题目是雨说,因此全诗都是用雨的口吻直接叙述,直接抒情。

4、 田圃、牧场、鱼塘、小溪。

合作释疑

2、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雨说》学案

《雨说》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3.通过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4.通过学习诗作,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教学步骤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作家简介

郑愁予是台湾诗人,本名郑文韬(tao),祖籍河北,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

15岁开始写诗,49岁随家人去台湾,现旅居美国。他的诗歌多描写旅人心绪,故被称为浪子诗人。诗风豁达而不失婉约,其名作《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本诗写于1979年,此时,诗人身在美国,心系祖国,他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着祖国儿童的成长,并通过此诗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的真诚祝福。诗歌中雨就是一位温柔美丽而又亲切的爱的使者,作者通过它寄寓了自己对祖国儿童最真诚的祝福和希望。

2、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1)yīn哑( ) (2)丝lǚ( )

(3)suō衣( ) (4)斗l( )

二、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雨说在诗中出现了几次。以此理出诗作结构。

3.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是什么修辞手法?

4.在第一节到第五节中出现过哪些景物?

三、合作释疑

1.雨的家乡在哪里?它是怎么长大的?

2.雨做了这一切,它的来意是什么?

3.第三部分描写了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见到春雨后笑的场面,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4.如何理解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这句话?

5.最后一节诗中哪些词句暗示了雨的命运?

6.雨的祝福是什么?如何理解?

四、课内精读

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

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

为什么不扬起你的脸让我亲一亲

为什么不跟着我走,踩着我脚步的拍子?

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

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

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

雨说:我来了,我来的地方很遥远

那儿山峰耸立,白云满天

我也曾是孩子和你们一样地爱玩

可是,我是幸运的

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第一样事儿,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

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

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

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1.选文中,雨说的一席话集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2.作者赋予了雨以人性化的表现,这样写好在哪里?

3.请默写出空行的诗句。

4.春天来了,你听了春雨对你说的话之后,想对春雨说些什么呢?

5.关于春雨的诗有许许多多。请你再查找一首写春雨的诗,并体会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

回 答

北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注:这首诗写于1976年四五运动之中,是以我为代表的觉醒的一代,对世界即十年动乱的中国的回答。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尖锐而有力地概括和嘲讽了十年动乱所造成的荒谬现实的诗句是

3.作者连用四个我不相信组成的排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虽然诗人在文中宣布我不相信,但是并没有在对现实的怀疑和否定中陷入虚无,而是选择了自觉地承担改造世界的使命。你从哪些诗句中可以感悟出来?

5.你认为我有可能代表着怎样一种人?请你联系实际生活加以简单的评价。

2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略

整体感知

1、 略

2、a.第一部分:(一至三节) 雨的到来

b.第二部分:(四至五节) 雨的邀请

c.第三部分:(六至八节) 雨的来意

d.第四部分:(九节) 雨的祝福

3、是第一人称写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题目是雨说,因此全诗都是用雨的口吻直接叙述,直接抒情。

4、 田圃、牧场、鱼塘、小溪。

合作释疑

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雨说》学案

内容预览:

二 《雨说》 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3、通过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4、通过学习诗作,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学习重点】

赏析诗歌意象意境,把握诗歌内涵,体会作者感情,提高审美情趣。

【学习难点】

学习和运用生动形象、凝练精美的诗歌语言。

【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2、相关资料

《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自主学习】点击进入 初中学习小组

1、注音。

田圃( ) 禁锢( ) 留滞( ) 喑( )哑( )

襁( )褓( )

2、“雨说”在诗中出现了几次。以此理出诗作结构。

3、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是什么修辞手法?

4、在第一节到第五节中出现过哪些景物?

【合作探究】

5、雨的家乡在哪里?它是怎么长大的?

6、雨做了这一切,它的来意是什么?

7.第三部分描写了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见到春雨后“笑”的场面,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8、如何理解“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这句话?

9、最后一节诗中哪些词句暗示了雨的命运?

10、雨的祝福是什么?如何理解?

【精读精练】

精读诗歌,完成下题。

11、选文中,雨“说”的一席话集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12、作者赋予了“雨”以人性化的表现,这样写好在哪里?

13、春天来了,你听了春雨对你说的话之后,想对春雨说些什么呢?

14、关于“春雨”的诗有许许多多。请你再查找一首写春雨的诗,并体会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主题阅读】

呵,有一只鹰

(曾卓)

呵,在蓝得透明的天空中

有一只鹰在飞翔

它飞得那么高呵

白云紧贴着它的翅膀

呵,俯望着闪光的彩色的大地

鹰在高空中自由地盘旋

它的健壮的翅膀能够飞得多远

就有着多么辽阔的蓝天

呵,鹰,蓝天的骑士

你也有你的歌么

更高更高地飞吧,鹰

生命的歌要唱得更响,更响

呵,有一只鹰在高飞

怀着真正的鹰的心

它的翅膀有时牵引着狂风暴雨

有时驮负着阳光白云

15、诗中的鹰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作者在构思立意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16、本诗在第一、二节诗人以两幅画面从不同角度展现鹰的飞翔状态,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17、说说下列诗句的深刻含义。

(1)它的健壮的翅膀能够飞得多远/就有着多么辽阔的蓝天

(2)它的翅膀有时牵引着狂风暴雨

18、全诗押什么韵?在结构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19、作者借这个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拓展提升】

20、搜集古诗词中写雨的诗句

【教(学)后记】

参考答案

1、 略

2、a.第一部分:(一至三节) 雨的到来

b.第二部分:(四至五节) 雨的邀请

c.第三部分:(六至八节) 雨的来意

d.第四部分:(九节) 雨的祝福

3、是第一人称写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题目是“雨说”,因此全诗都是用雨的口吻直接叙述,直接抒情。

4、 田圃、牧场、鱼塘、小溪。

5、雨的家乡在遥远的地方,它是在“自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认真听教师的讲解,领会“白云”和“笑着”的深刻含义。(白云是自由的象征,雨在白云中孕育,自由、幸福地成长。)

6、它的来意是“教你们勇敢地笑”。引导并点明寓意:雨希望孩子们能够冲破束缚,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

7、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柳条儿“笑弯了腰”,石狮子“笑出了泪”,小燕子“笑斜了翅膀”,旗子“哗啦啦地响”。

8、雨的到来给万物带来欢笑,雨是自由和快乐的代言人,因此,只要孩子们能够勇敢地用笑声表达出追求幸福、快乐的愿望,大地就有希望了。

9、“不再回去”、“快乐地安息”都表明了雨的命运。

10、雨的祝福是孩子们“吃着苹果擦着嘴”,意指享受到自由和幸福的生活。

11、希望孩子们走进大自然之中,学会乐观,能够过着快乐、自由、幸福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新一代儿童的关爱与祝福。

12、作者赋予“雨”以人的感情与思想,使诗文更富有生命力,生动而又形象,给人以无穷的想像力,也容易引发读者的兴趣。

13、示例:我想对雨说:“谢谢你,春雨。我会将全身心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接受您的洗礼。在祖国日新月异的今天,我生活得健康而又快乐,自由而幸福,我一定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会珍爱自己的生命并为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我会更加珍爱他人的生命并为大多数人的幸福而甘愿贡献自己的一生。”

14、示例:《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5、诗中的鹰是一位健朗、积极、无畏的勇者的化身。作者在构思立意上运用了象征手法。

16、第一幅画面:鹰在蓝天中飞翔;第二幅画面:鹰在更高远的天空中纵横。

17、(1)鹰的拼搏为他获得了无限大的生存空间。(2)“狂风暴雨”都只能受鹰的“牵引”,证明鹰能从容地面对和驾驭一切困苦。

18、全诗押“an、ang”韵。全诗每一节均为四句,结构整齐匀称;每一节都以“呵”引起下文不禁赞叹之情溢于言表,而且使诗有一唱三叹的韵律美。

19、作者借这个形象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期许:永远地追求理想,勇敢地挑战生活,无限地释放自己生命的激情,实现更高远的生命状态。

20、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春潮带雨晚来及,野渡无人舟自横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青箬笠,绿蓑衣,和风细雨不须归。

4、人教版九年级第2课《雨说》导学案

《雨说》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能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2.通过学习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3.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学法指导】

《雨说》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雨以说话能力,采用第一人称与儿童对话,塑造了一个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的形象。全诗洋溢着轻松愉快、清新活泼的气息。学习这首诗,大家应该多读,使朗诵声情并茂,体会诗歌的魅力,感受春雨的美好。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田圃 ( ) 禁锢( ) 留滞( ) 喑哑( )( ) 襁褓( )()

2.解释下列词语: 寒浅 留滞 喑哑 襁褓 忍冬 洗礼

3.了解作者郑愁予以及写作背景。

4.朗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想一想,雨说了哪些话?请你在文中用横线标出。

5.通过以上预习,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二、学习研讨

(一)导入。

(二)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美读并思考:雨说的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

(三)合作探究,品味鉴赏。

1、初读课文,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疑问。

2、再读课文,品味语言。找出课文中三至五个你认为精彩的拟人句,品味它们的表达效果。

3、归纳总结。试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归纳文章的主题。

(四)比较阅读,鉴赏提升

读杜甫的《春夜喜雨》,比较作者的感情。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请你谈出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理解。

三、布置作业,完成练习。

课外收集描写雨的诗句。

5、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雨说》教案

备课时间


第二课时

备课组长签名

教研组长签名

教学内容

1

通过学习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2

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个性化备课


知识技能

1、

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能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2、

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朗诵法、合作探究法、总结归纳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诗中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并能用准确的语句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领悟诗歌的意境。

第二课时

(一)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思考:雨说的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

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了,“雨这位爱的使者要给大地带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让孩子们勇敢的欢笑,有美好幸福的生活。(板书“雨”——爱的使者)

2

.请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意象词语,并通过联想、想

像把这些意象

所在的诗节描绘成一幅图画。

意象词语如:雨、田圃、牧场、鱼塘、小溪、雷电、风、门窗、帘子、蓑衣、斗笠、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你们等。

画面描绘

(

如第五节

)

:在淅淅

沥沥的春雨里,田圃肥沃的泥土上孩子们嬉戏的脚印清晰可见,牧场上的新苗正在抽发,池塘里

的鱼儿活蹦乱跳,还有唱着歌谣的溪水……

3

.提问: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

?

是什么修辞手法

?

好在哪里?还有哪些手法?

是第一人称写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如: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题目是“雨说”,

因此全诗都是用雨的口吻直接叙述,直接抒情。

这样的艺术表现手法使诗歌读来更亲切,更感人,更有吸引力;使全文洋溢着轻松愉快,清新活泼的气息

(

)

合作探究,品味鉴赏。

1

.齐读第

1-5

提问:雨让大地生气勃勃,那么在诗人笔下,雨是什么样子的

?

让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来描述。

可以结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

无声”和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的内容。

回答提问:视觉上,“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表现雨的细密;听觉上,“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的”,表现雨的淅沥;触觉上,“亲一亲”,表现雨的轻柔…

2.

齐读第七、八节,品

味其中的“笑”。

明确:第七节中

,诗人借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这些自然界的精灵,抓住它们生动的一刹那,抒发自己对勇敢、乐观、自信的赞美。第八节,用两句

气势高昂的对仗句“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希望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将感情推向高潮。有了爱,才会有勇敢的笑,只有勇敢地笑,才有希望,“笑”体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归纳总结文章的主题。

全诗共九节,以题目“雨说”开篇,并通过“雨说”的反复,贯穿诗篇,形成前后呼应的结构。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雨以说话能力,采用第一人称与儿童对话,塑造了~个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的形象。诗人借雨融入大地的现实,赋予

雨以象征意义——牺牲自己的生命,为孩子们带来追求自由、幸福的信念和理想。。

全诗洋溢着轻松愉快、清新活泼的气息。

(四)巩固练习

1.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A

等待

/

久了的

/

田圃

/

跟牧场

B

我的爱心

/

像丝缕那样

/

把天地

/

织在一起。

C

跟着我

/

去踩田圃的泥土

/

将润如油膏

D

绕着池塘

/

跟跳跃的鱼儿

/

说声好

2.

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A

小燕子见了我

/

笑斜了翅膀啊(拟人、夸张)

B

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拟人)

C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比喻)

3

比较阅读,鉴赏提升(选做题)

读杜甫的《春夜喜雨》,比

较作者

的感情。

春夜喜雨

[

]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2

)请你谈出对“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理解。

“潜”字拟人化,摹春雨来临悄无声息、无影无踪的情态,颇具情趣,诱发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润”字传达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静默无声的特点,既绘形,又言情,形情皆备,精深独妙。

4.

依照所给句式,变换角度仿写。

1

)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线,就算看的见,也永远走不到。

2

)乐观者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乐观者说:

风是帆的伙伴,能把你送到胜利的彼岸。

4

)悲观者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6、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雨说》教案

备课时间


第一课时

备课组长签名

教研组长签名

教学内容

1

通过学习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2

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个性化备课




知识技能

1、

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能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2、

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朗诵法、讨论法、总结归纳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

习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诗中诗人所表

达的思想感情

,并能用准确的语句表达出来。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领悟诗歌的意境。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大自然的花开花谢,雪雨风霜,常常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遐 想和无限的感慨。今天让我们走进台湾诗人郑愁予的诗歌《雨说》中,与诗人一起去聆听那跳动的雨珠告诉给我们的话语。

二、预习导学

1.查字典,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读一读。

田圃 (Pǔ ) 禁锢( ɡù ) 留滞(Zhì ) 喑哑(yīn )

襁褓(Qiǎnɡ )( Bǎo )喧嚷( Xuān )(Rǎnɡ )2.自查资料搜索关于郑愁予的资料,整理归纳后写在下面。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 东济南。,台湾、现代诗人,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

3、听 课文朗读,学生边听边 就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连等作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

(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 ,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

4.默读课文二、三遍,要求读音正确、流利。想一 想,雨“说”了哪些话?请你在文中用横线标出。

5.“雨说”它在诗中出现了几次?(以此引导学生理出诗作结构,并和学生一起为诗作的四个部分命名。)

a.第一部分:(一至三节) 雨的到来

b.第二部分:(四至五节) 雨的邀请

c.第三部分:(六至八节) 雨的来意

d.第四部分:(九节) 雨的祝福

6.课文的主要内容为“雨说”,为什么课文的副标题又取做“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呢?

明确:这个副标题概括了诗的内容,揭示了诗歌的主旨:表达儿童在春雨到来之际的欢悦,欣 喜之情。也是对中国儿童的美好期待与祝福。

7.通过以上预习,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三、课堂练兵

填空

(1)《雨说》的作者____ ,__________ 诗人。 (郑愁予 台湾)

(2)诗中的“雨”诗温柔亲切的________ _ 的使者,寄予了诗人 ________________ 。(爱 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

(3)给诗句划分节奏

第一件事,我要教你们/勇敢的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4)写出关于雨的古诗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

四、课堂小结:


7、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雨说》教案

谭萍萍

备课时间


第一课时

备课组长签名

教研组长签名

教学内容

个性化备课



知识技能

1、

了解郑愁予及作品特点;

2、

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能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3

、通过学习

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4

学习本文拟人手法的精妙应用。


过程与方法

朗诵法、讨论法、总结归纳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诗中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领悟诗歌的意境。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古往今来,雨都是自然的精灵,文人诗人们用最细腻的感情感受雨,用无数美妙的诗句描绘雨。比如:

(1)

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2)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3)

小楼昨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

二、

明确目标:

1

、了解郑愁予及作品特点;

2

、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能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3

、初步把握雨的形象

三、自学自测

(一)、 简介郑愁予。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

1933

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

1949

年随家人去台湾,

1951

年开始发表作品,

1968

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

1973

年左右再度出山,

宝刀未老

,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

浪子诗人

。此外,诗人还有

中国的中国诗人

称号,其诗风深受宋词风格的影响。

现旅居美国,为

现代诗社

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二)、诵读入境

1

.自由诵读。

自由诵读课文,感知诗歌内容,体会感情基

调。

2

.选择最佳的朗诵背景音乐。

背景音乐有豪放的,有激烈的,有忧郁的,有舒缓的,有明快的……请学生选择本诗的背景音乐并且谈谈理由。

明确:这首诗歌活泼欢快

,

充满情趣,比较适宜明快的背景音乐。

3.

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自由组合诵读。

朗读指导:

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

情,显示全诗的主旨。

4

.全班分角色配合诵读。

(三)、整体感知

1

.“雨”说了什么?

请用一组比较整齐的句子概括一下 “雨说”的内容,比如

:

雨说了它来的目的

雨说了它来的心情

雨说了它来的希望

雨说了它来的地方

雨说了它来的任务

2

、雨说的话主要表达了什么意思?

寒冷的冬天已经过去了,“雨”这位爱的使者要给大地带来春天,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让孩子们勇敢的欢笑,有美好幸福的生活。

……

四、

讨论答疑

在诗中,雨是个什么形象。为什么?

问题探究

1

)为什么雨是春天的使者?

雨探访四月的大地,给万物带来生机,所以雨是春天的使者。(第一、五节)

2

)雨为什么是爱的使者?

1.

雨是温柔亲切的,充满爱心的。(第

2

3

4

节)

2.

雨让每个孩子学会勇敢

的笑。(第

7

8

节)

3.

雨祝福孩子们有美好幸福的生活。(第

9

节)

五、

课堂小结

六、

课堂达标

1

、填空

1

)《雨说》的作者

____

__________

诗人。

(郑愁予

台湾)

2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A

等待

/

久了的

/

田圃

/

跟牧场

B

我的爱心

/

像丝缕那样

/

天地

/

织在一起。

C

跟着我

/

去踩田圃的泥土

/

将润如油膏

D

绕着池塘

/

跟跳跃的鱼儿

/

说声好

(3)

写出三对以上关于雨的古诗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和尚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


8、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雨说》教学设计

《雨说》中的雨,是甜甜地叫着孩子乳名的甜雨;是充满“温声细语”、“爱心”满满的暖雨;是滋润大地、让万物欣欣向荣的喜雨,是带来欢乐笑声的春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雨说》教案设计,欢迎大家阅读!

一、导入

二、作者简介:

屏幕展示对于郑愁予的简介,学生朗读

教师让学生将“温柔华美、抒情韵味”(郑愁予的诗歌风格)几个字写下来

三、介绍创作背景:PPT展示,学生朗读

四、学习生字词

(一)PPT展示生字词的音、义,学生集体朗读

(二)展示“洗礼”的几种意思,学生做笔记——(特别的积累)

五、理解品析诗歌

(一)PPT展示学习任务:文意理解、文段品析

(二)文意理解:

读:温声细语、以声传情

1、师要求学生朗读:提示:把握朗读基调:温声细语

2、学生各自朗读

写:描述雨的形象 方法:以诗写诗

1、师出示例子:

我来了,走得很轻

温声细语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

把天地织在一起……

2、生参照例子,自选一节诗来写(约5五分钟)

3、师请生来朗读自己的创作,生读后师用有激情、诗意的语言进行点评。

4、师再次出示例子,生齐读

我来了,

我来了就不再回去了,

当孩子们自由地笑了

我就快乐地安息了……

5、师总结:

对雨的解读:春之使者、爱之使者、希望之使者

6、特别积累:代言

屏幕展示:代言:诗中运用了文学作品中用于整体艺术形象塑造的拟人手法,这种巧妙地折射出作者的心声的写法,有人称之为“代言”。

同样的手法:纪伯伦《雨之歌》:我哭,山河却在欢乐;我掉落下来,花草却昂起了头,挺起了腰,绽开了笑脸。

(三)文段品析:

话题:诗节美点赏析

(即选取了本诗的其中两节“第一件事……”、“第二件事……”来进行赏析)

1、初朗读:要求用温声细语而又亮丽的语调来读

2、再朗读:关注意象,声音要更亮丽一点

3、要求学生动笔写上对此两节诗的赏析,每位同学集中赏析一个点即可。

4、师请生说出自己的赏析,并予以引导明确(师从“反复抒情、多角度意象抒情、象征、拟声词的运用、视觉、听觉”等方面来引导补充)

总结:诗歌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我们要领会其意境、手法、用词造句的美。

(四)师总结:

线索之美

反复之美

意象之美

化用之美(古典:“君不见”、“燕子斜”)

象征之美

情意之美

(五) 特别的积累:象征

诗中的象征手法,是通过具体的形象暗示、寄寓某种特定意蕴的一种表现手法。(做笔记)

【教学总结】1、把握诗歌内容,整体领悟诗意是诗歌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一个极具个性的精神活动。整体把握 其实是对诗歌的解读,要认真阅读,理解诗歌的写作思路,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读 出自己的感受。与文本对话,理解感受诗歌丰富的意境,通过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

2、朱光潜先生说:要培养学生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品词、析句、培养语感,对于诗 歌教学而言,尤其重要。在反复吟诵、反复推敲中感受词语的丰富之美,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 真正体味语言文学的魅力,就从诗歌开始。

3、通过诗歌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于人生的思考。理性的光辉,通过感性的文字加以表现,从雨的角 度来看,学生体会到善良的内心、博大的胸襟,给别人带来快乐是自己最大的幸福;从“少年儿童”的角 度来看,则会看到,人的一生不论遇到何种坎坷,都要勇敢、乐观的生活。通过多角度的体会,对于学生 来说,无疑会是一次愉快的精神之旅。老师要将这种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做到“润物细无声”,避 免空洞的说教.在品味诗歌感情的过程中,自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4、诗歌的教学,也是训练朗诵的最佳时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适时地对朗诵加以评点,加以指导, 让学生学会朗读,喜欢朗读。书读百遍,其自见,更何况是有感情地朗读,品味式地朗读呢。要多读诗, 读好诗。

9、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雨说》教案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诗歌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现代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人情美。

2.初步培养学生解读意象和品味意境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用喜悦、欢快的语调朗诵全诗,体会本诗明丽清新的风格。

2.理解意象,把握本诗的主题,感受作者饱含的真情。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从语言入手,充分入境。

2.联想想像法。指导学生展开想像把握诗中的意象。

3.评析欣赏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畅所欲言。

4.探究学习法。用于诗歌鉴赏方法的探究,根据学生实际酌情进行。

[教学用具]

录音机、教学带。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大家还记得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美妙意境吗?在中华诗歌的宝库里,还有许多灿若星河、异彩纷呈的现代诗,她们吸收了几千年诗词深邃的神韵,借鉴了外国诗艺自由的脚步,感受着新时代清新的气息,装点了中国乃至世界诗坛的盛装。今天,就让我们和着喜悦、轻快的节拍,去聆听“雨说”,去感受现代诗歌的魅力。

二、解题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班进修学习,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学系教授。

《雨说》是他复出之后于1979年写成的,此时诗人虽身在美国,却心系祖国,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祖国儿童的成长。诗歌以新颖而鲜活的意象,灵动而多情的语言,抒发了对儿童浓浓的关爱之情,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真诚的祝福。诗人从小在炮火中长大,他深切体味过战争的苦难和流浪的辛酸,所以他更珍视童心的天真烂漫,也更能懂得“关爱”对童年的意义。诗中“雨”成了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正寄寓了诗人真诚的希望。

三、研习课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定一名学生朗读,请其他学生正音。

田圃(pǔ)禁锢(jìngù)留滞(zhì)喑(yīn)哑(yǎ)襁(qiǎng)褓(bǎo)

(2)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再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边听边就语调、语速、语气、重音、停连等作标记,感受全诗洋溢着的音乐美。

朗读指导:

(语调:如第一节应读得急切,表达出对春雨的企盼之情;第二节应读得轻柔、温和,以示“雨”之关爱;第五节可读得欢快一些,传达喜悦之情;第八节应读出高昂之气,把全诗感情推向高潮;第九节读出欣慰之情,显示全诗的主旨。

停顿:如“等待久了的/田圃跟牧场”“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

重音:如“我呼唤每一个孩子的乳名又甜又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加点的词要重读。)

(3)播放萨克斯乐曲《春风》,请学生伴随音乐朗读全诗,仔细体味诗中的意境。然后请学生说说诗人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情调。

明确:轻快,喜悦,蓬勃向上,充满活力。

2.具体研习。

(1)播放范读录音带(并配音乐),请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意象词语,并通过联想、想像把这些意象所在的诗节描绘成一幅图画。

意象词语如:雨、田圃、牧场、鱼塘、小溪、雷电、风、门窗、帘子、蓑衣、斗笠、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你们等。

画面描绘(如第五节):在淅淅沥沥的春雨里,田圃肥沃的泥土上孩子们嬉戏的脚印清晰可见,牧场上的新苗正在抽发,池塘里的鱼儿活蹦乱跳,还有唱着歌谣的溪水……

(2)自由吟咏,请学生结合自己想像的画面,给“雨”前边加上恰当的修辞成分,并思考诗人寄予“雨”怎样的内涵。

明确:大地企盼的春雨;亲切温柔充满爱心的春雨;与孩子一起嬉戏的春雨;勇敢地笑着的春雨……

雨,滋润大地,播种希望,她给自然界带来生机和活力,她是生命的源泉。全诗抓住“雨”这些特点,赞颂人间永恒的爱,于是“雨”成了春的脚步,爱的使者,她给孩子们带来笑声,给世界带来希望。

(3)找出你认为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一些诗句,反复吟咏,细细品味。

明确:如“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4)齐读第七、八节,品味其中的“笑”。

明确:第七节中,诗人借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这些自然界的精灵,抓住它们生动的一刹那,抒发自己对勇敢、乐观、自信的赞美。第八节,用两句气势高昂的对仗句“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希望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将感情推向高潮。有了爱,才会有勇敢的笑,只有勇敢地笑,才有希望,“笑”体现了诗人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3.欣赏品味。

(1)细腻精巧的运笔

“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

赏析:“爱心”点明“雨”之所指,而“丝缕”则形象描绘出爱之细之柔,“天地”包括田园、牧场、山峰、白云等,极言爱之广之浓,无私、博大,使人读后如沐春雨。把这样一个丰富深刻的内涵寓于形象贴切的比喻之中,境界全出。

“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赏析:捕捉孩童吃苹果这一细节,撷取内涵丰富的那份“甜”,化为“祝福的心意”,虽卒章显志,却不露声色,体现了中国传统诗歌的含蓄美,又不乏新诗自由的风格。

(2)拟人化的艺术手法

诗人赋予“雨”人的思维和行为,她时而“温声细语”,时而欢呼雀跃,一会“探访”大地,一会“亲近”孩子,田圃、牧场、山峰、云端,到处都有她的身影,既亲切又生动,这浑身散发的灵气和展现的真情,怎不让人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

4.课堂小结。

涵泳全诗,诗人郑愁予为我们送来了一位温柔可亲,却又勇敢乐观的爱的使者,我们也和那些孩子们一起,沉浸在“雨”的滋润里,意犹未尽。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作诗的知己吧!让无数珍贵的生命的花朵,带着灵魂的闪光、思想的色彩、感情的汁液,融人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不成为沙漠和荒原吧!”(邵燕祥语).

四、意境拓展

听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朗诵,比较两首诗在选用意象、语言风格方面的异同。

10、人教版初三上册《雨说》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3.通过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4.通过学习诗作,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教学步骤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作家简介

郑愁予是台湾诗人,本名郑文韬(tao),祖籍河北,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

15岁开始写诗,49岁随家人去台湾,现旅居美国。他的诗歌多描写旅人心绪,故被称为浪子诗人。诗风豁达而不失婉约,其名作《错误》被誉为现代抒情诗的绝唱。本诗写于1979年,此时,诗人身在美国,心系祖国,他以满腔的热忱关注着祖国儿童的成长,并通过此诗表达了对祖国未来的真诚祝福。诗歌中雨就是一位温柔美丽而又亲切的爱的使者,作者通过它寄寓了自己对祖国儿童最真诚的祝福和希望。

2、根据注音写出汉字。

(1)yīn哑( ) (2)丝lǚ( )

(3)suō衣( ) (4)斗l( )

二、整体感知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雨说在诗中出现了几次。以此理出诗作结构。

3.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是什么修辞手法?

4.在第一节到第五节中出现过哪些景物?

三、合作释疑

1.雨的家乡在哪里?它是怎么长大的?

2.雨做了这一切,它的来意是什么?

3.第三部分描写了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见到春雨后笑的场面,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4.如何理解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这句话?

5.最后一节诗中哪些词句暗示了雨的命运?

6.雨的祝福是什么?如何理解?

四、课内精读

雨说:我是到大地上来亲近你们的

我是四月的客人带来春的洗礼

为什么不扬起你的脸让我亲一亲

为什么不跟着我走,踩着我脚步的拍子?

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

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

绕着池塘跟跳跃的鱼儿说声好

去听听溪水练习新编的洗衣谣

雨说:我来了,我来的地方很遥远

那儿山峰耸立,白云满天

我也曾是孩子和你们一样地爱玩

可是,我是幸运的

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第一样事儿,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

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

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

第二样事,我还要教你们勇敢地笑

那旗子见了我笑得哗啦啦地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说:我来了,我来了就不再回去

当你们自由地笑了,我就快乐地安息

有一天,你们吃着苹果擦着嘴

要记着,你们嘴里的那份甜呀,就是我祝福的心意

1.选文中,雨说的一席话集中表达了一个什么意思?

2.作者赋予了雨以人性化的表现,这样写好在哪里?

3.请默写出空行的诗句。

4.春天来了,你听了春雨对你说的话之后,想对春雨说些什么呢?

5.关于春雨的诗有许许多多。请你再查找一首写春雨的诗,并体会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

回 答

北岛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

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

好望角发现了,

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做第一千零一名。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如果海洋注定要决堤,

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

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

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注:这首诗写于1976年四五运动之中,是以我为代表的觉醒的一代,对世界即十年动乱的中国的回答。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作者尖锐而有力地概括和嘲讽了十年动乱所造成的荒谬现实的诗句是

3.作者连用四个我不相信组成的排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虽然诗人在文中宣布我不相信,但是并没有在对现实的怀疑和否定中陷入虚无,而是选择了自觉地承担改造世界的使命。你从哪些诗句中可以感悟出来?

5.你认为我有可能代表着怎样一种人?请你联系实际生活加以简单的评价。

2、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 略

整体感知

1、 略

2、a.第一部分:(一至三节) 雨的到来

b.第二部分:(四至五节) 雨的邀请

c.第三部分:(六至八节) 雨的来意

d.第四部分:(九节) 雨的祝福

3、是第一人称写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题目是雨说,因此全诗都是用雨的口吻直接叙述,直接抒情。

4、 田圃、牧场、鱼塘、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