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第11课《江南水乡周庄》教案一等奖

《三下第11课《江南水乡周庄》教案一等奖》属于教案一等奖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三下第11课《江南水乡周庄》教案一等奖

1、三下第11课《江南水乡周庄》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的

1 自主学习生字,理解“灵秀”、“瑰丽”、“遥遥相对”等词语。

2 理解课文,能背诵课文第2段,并能运用“……是因为……是因为……”的句式。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自主去感受周庄的独特秀美,以及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并能恰当地运用。

2 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学难点

感受周庄独特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学准备

教师:周庄相关图片。相配古筝音乐,小黑板,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学生:收集周庄相关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调动平时积累,激趣揭题

1 (出示小黑板)齐读“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杭”指的是江南名城苏州和杭州。天堂是非常神秘,令人向往的,像仙境一样美好的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就是说苏州、杭州像天堂一样美。在这样美丽的城市之间,有一个令人神往的水乡古镇,这就是周庄。(出示课题:江南水乡——周庄)

2 投影搜集的周庄图片,并说说自己的印象及感受。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自主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刚才你们从图片上对周庄有了一定的感受,下面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游览这个江南古镇,透过字里行间,看看你有什么不同感受。以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下作上记号。

1 检查生字自学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正音。

2 同桌讨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全班同学一起来解决。同学们没读懂的,理解得不够的词语随着课文的学习一起再理解。

3 交流通过讨论学习理解的生词。

三、细品课文,感受水乡之美

(一)第1段的学习

1 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结合课前的了解,想想课文里的周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周庄的独特风光?(老师相机指导画出概括的句子:“得苏杭之灵秀、集水乡之瑰丽”)

2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3 齐读第1段。

(二)第2段的学习

1 轻声读第2段,边读边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然后美美地读给其他同学听,一起来分享,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再探究怎样读出喜爱之情?

2 老师伴着古筝音乐范读,让孩子闭着眼睛边听边想,体会古朴典雅,崭新华美,静谧之美。然后,学生齐读这段话,再感受一下大都市的建筑和喧闹与周庄的房屋和宁静的对比,体会周庄带给人们的轻松和畅快。

3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引读:“人们为什么那么热爱周庄?是因为‘蓝天下……的房屋。’是因为‘周庄到处……的轻松和愉快。’”

4 完整地熟读全段。

5 播放有关周庄的音像资料,指导有感情地背诵第2段。

(三)第3段的学习

周庄四面环水,犹如浮在水上的一朵睡莲,有水的地方,一定会有桥,现在周庄保存有14座古桥,几百年的历史让美丽的周庄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最有名的要数富安桥。

(1)让学生勾读描写富安桥的句子。(出示富安桥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理解:“桥楼合璧”、“飞檐朱栏”、“雕梁画栋”等词语。使学生感受到建桥人的智慧及中国的古桥文化特色。

(2)比赛读写富安桥的句子。

(3)可再播出双桥、贞丰桥、福满桥……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猜猜另外的桥是什么样子。(引导学生根据富安桥的特点或联系对前面重点词的理解进行)

(4)有感情地齐读第3段。(联系上下文感受“气势非凡”、“温馨”等词语)

(四)教师小结

《江南水乡——周庄》以清新的语言,生动的描写,把我们带入秀美古朴的千年古镇。

1 教师引读“我们喜欢周庄,是因为(它那独特的水乡风光)”。

2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综合全文,以“我喜欢周庄,是因为……”的句式说话。

四、拓展延伸,探究性学习

老师指导学生制作“旅游记录”,让学生记录下自己旅游过的地方的景物及感受并与同学一起分享。

附:板书设计

江南水乡——周庄

得苏杭之灵秀

(房屋、流水、桥楼)

集水乡之瑰丽 风光独特

2、三下第11课《江南水乡周庄》教案

教学目的

1 自主学习生字,理解“灵秀”、“瑰丽”、“遥遥相对”等词语。

2 理解课文,能背诵课文第2段,并能运用“……是因为……是因为……”的句式。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自主去感受周庄的独特秀美,以及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并能恰当地运用。

2 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学难点

感受周庄独特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学准备

教师:周庄相关图片。相配古筝音乐,小黑板,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学生:收集周庄相关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调动平时积累,激趣揭题

1 (出示小黑板)齐读“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杭”指的是江南名城苏州和杭州。天堂是非常神秘,令人向往的,像仙境一样美好的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就是说苏州、杭州像天堂一样美。在这样美丽的城市之间,有一个令人神往的水乡古镇,这就是周庄。(出示课题:江南水乡——周庄)

2 投影搜集的周庄图片,并说说自己的印象及感受。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自主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刚才你们从图片上对周庄有了一定的感受,下面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游览这个江南古镇,透过字里行间,看看你有什么不同感受。以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下作上记号。

1 检查生字自学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正音。

2 同桌讨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全班同学一起来解决。同学们没读懂的,理解得不够的词语随着课文的学习一起再理解。

3 交流通过讨论学习理解的生词。

三、细品课文,感受水乡之美

(一)第1段的学习

1 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结合课前的了解,想想课文里的周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周庄的独特风光?(老师相机指导画出概括的句子:“得苏杭之灵秀、集水乡之瑰丽”)

2 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3 齐读第1段。

(二)第2段的学习

1 轻声读第2段,边读边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然后美美地读给其他同学听,一起来分享,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再探究怎样读出喜爱之情?

2 老师伴着古筝音乐范读,让孩子闭着眼睛边听边想,体会古朴典雅,崭新华美,静谧之美。然后,学生齐读这段话,再感受一下大都市的建筑和喧闹与周庄的房屋和宁静的对比,体会周庄带给人们的轻松和畅快。

3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引读:“人们为什么那么热爱周庄?是因为‘蓝天下……的房屋。’是因为‘周庄到处……的轻松和愉快。’”

4 完整地熟读全段。

5 播放有关周庄的音像资料,指导有感情地背诵第2段。

(三)第3段的学习

周庄四面环水,犹如浮在水上的一朵睡莲,有水的地方,一定会有桥,现在周庄保存有14座古桥,几百年的历史让美丽的周庄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最有名的要数富安桥。

(1)让学生勾读描写富安桥的句子。(出示富安桥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理解:“桥楼合璧”、“飞檐朱栏”、“雕梁画栋”等词语。使学生感受到建桥人的智慧及中国的古桥文化特色。

(2)比赛读写富安桥的句子。

(3)可再播出双桥、贞丰桥、福满桥……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猜猜另外的桥是什么样子。(引导学生根据富安桥的特点或联系对前面重点词的理解进行)

(4)有感情地齐读第3段。(联系上下文感受“气势非凡”、“温馨”等词语)

(四)教师小结

《江南水乡——周庄》以清新的语言,生动的描写,把我们带入秀美古朴的千年古镇。

1 教师引读“我们喜欢周庄,是因为(它那独特的水乡风光)”。

2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综合全文,以“我喜欢周庄,是因为……”的句式说话。

四、拓展延伸,探究性学习

老师指导学生制作“旅游记录”,让学生记录下自己旅游过的地方的景物及感受并与同学一起分享。

附:板书设计

江南水乡——周庄

得苏杭之灵秀

(房屋、流水、桥楼)

集水乡之瑰丽 风光独特

3、《江南水乡周庄》教案

教学目的

1自主学习生字,理解“灵秀”、“瑰丽”、“遥遥相对”等词语。

2理解课文,能背诵课文第2段,并能运用“……是因为……是因为……”的句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自主去感受周庄的独特秀美,以及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并能恰当地运用。

2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学难点

感受周庄独特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学准备

教师:周庄相关图片。相配古筝音乐,小黑板,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学生:收集周庄相关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调动平时积累,激趣揭题

1(出示小黑板)齐读“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杭”指的是江南名城苏州和杭州。天堂是非常神秘,令人向往的,像仙境一样美好的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就是说苏州、杭州像天堂一样美。在这样美丽的城市之间,有一个令人神往的水乡古镇,这就是周庄。(出示课题:江南水乡——周庄)

2投影搜集的周庄图片,并说说自己的印象及感受。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自主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刚才你们从图片上对周庄有了一定的感受,下面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游览这个江南古镇,透过字里行间,看看你有什么不同感受。以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下作上记号。

1检查生字自学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正音。

2同桌讨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全班同学一起来解决。同学们没读懂的,理解得不够的词语随着课文的学习一起再理解。

3交流通过讨论学习理解的生词。

三、细品课文,感受水乡之美

(一)

第1段的学习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结合课前的了解,想想课文里的周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周庄的独特风光?(老师相机指导画出概括的句子:“得苏杭之灵秀、集水乡之瑰丽”)

2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3齐读第1段。

(二)

第2段的学习

1轻声读第2段,边读边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然后美美地读给其他同学听,一起来分享,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再探究怎样读出喜爱之情?

2老师伴着古筝音乐范读,让孩子闭着眼睛边听边想,体会古朴典雅,崭新华美,静谧之美。然后,学生齐读这段话,再感受一下大都市的建筑和喧闹与周庄的房屋和宁静的对比,体会周庄带给人们的轻松和畅快。

3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引读:“人们为什么那么热爱周庄?是因为‘蓝天下……的房屋。’是因为‘周庄到处……的轻松和愉快。’”

4完整地熟读全段。

5播放有关周庄的音像资料,指导有感情地背诵第2段。

(三)

第3段的学习

周庄四面环水,犹如浮在水上的一朵睡莲,有水的地方,一定会有桥,现在周庄保存有14座古桥,几百年的历史让美丽的周庄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最有名的要数富安桥。

(1)让学生勾读描写富安桥的句子。(出示富安桥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理解:“桥楼合璧”、“飞檐朱栏”、“雕梁画栋”等词语。使学生感受到建桥人的智慧及中国的古桥文化特色。

(2)

比赛读写富安桥的句子。

(3)

可再播出双桥、贞丰桥、福满桥……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猜猜另外的桥是什么样子。(引导学生根据富安桥的特点或联系对前面重点词的理解进行)

(4)

有感情地齐读第3段。(联系上下文感受“气势非凡”、“温馨”等词语)

(四)

教师小结

《江南水乡——周庄》以清新的语言,生动的描写,把我们带入秀美古朴的千年古镇。

1教师引读“我们喜欢周庄,是因为(它那独特的水乡风光)”。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综合全文,以“我喜欢周庄,是因为……”的句式说话。

四、拓展延伸,探究性学习

老师指导学生制作“旅游记录”,让学生记录下自己旅游过的地方的景物及感受并与同学一起分享。

附:板书设计

江南水乡——周庄

得苏杭之灵秀

(房屋、流水、桥楼)

集水乡之瑰丽

风光独特

4、《江南水乡周庄》教案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灵秀”“瑰丽”“遥遥相对”等词语的意思。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

通过品词析句,读懂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

重点难点

1.

学会酬本课生字。

2.

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

学会本课生字,要求读音准确,书写规范。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品味江南水乡的无穷魅力。

重点难点

1.

学会酬本课生字。

2.

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具准备

1.

周庄及其他水乡小镇的图片若干。

2.

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提示课题(5)

1.请同学们说一说跟爸爸妈妈去过什么地方旅游。

2.投影搜集的周庄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说说你对周庄的印象及课前你也到的周庄概况。

3.出示课题:江南水乡——周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学习(10)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出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的读音。

2.检查生字读音。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互评正音。

3.交流读懂的词语,不理解的词讨论解决,读不懂的或重点词语随文学习。

4.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周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周庄的美?(得苏杭之灵秀,集水乡之瑰丽。)

三、细读课文,想象品味(学习课文1~2段)(20)

1.齐读第一段,说一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放有关周庄的音像资料,让学生具体感受周庄的古朴典雅、灵秀之美。

都是有感情地讲述:周庄四面环水。犹如浮在水上的一朵睡莲,当我们踏上周庄的土地时,一下子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3.学习第二段。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轻声读、同桌互读……)读第二段,勾出自己喜欢的描写景色的句子,美美地多读几遍,说说为什么喜欢。怎样读出喜爱之情。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蓝天下……”这一句,再通过想象来体会周庄的宁静、秀美。

(学生读书可以采取自由读、同桌互读、交流比赛读等方式。)

2).学生说一说大都市的建筑和环境,与周庄进行对比,体会出周庄带给人们的轻松之感。

3).学生完整地读全段,熟读直至背诵。

四、课堂小结(5)

五、布置作业(5)

1.书写你喜欢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

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品味江南水乡的无穷魅力。

教具准备

教学插图。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7)

1.认读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想象品味(20)

1.学习第三段。

教师有感情地叙述:周庄的水意味无穷,桥是水上的一道风景,又是文化的积淀。现在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其中富安桥最有名。

⑴生找出描写富安桥的两句话自读体会。再出示桥的图,比赛读写桥的句子。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桥楼合璧”“飞檐朱栏”,让学生体会到石桥的古色古香,引出对建桥人的赞叹。

⑵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都是有感情地叙述:周庄的桥,周庄的水,印证着同庄的历史。这桥,这景,这川流不息的运河不正是周庄的情致所在吗?

2.学习最后一段。

⑴引读。

⑵出示最后一段赏析。

⑶引读。将最后一段与二、三估,结合引读。

三、拓展延伸(8)

1.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外了解的信息,想象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象吗?

2.再次投影周庄的图片,请学生说一句话,表达学习课文后的感受。

四、课堂作业(5)

填一填,再选两个你喜欢的词语造句。

古色(

)(

)

遥遥(

)(

)

崭新(

)(

)

白墙(

)(

)

小桥(

)(

)

飞檐(

)(

)

雕梁(

)(

)

油然(

)(

)

(

)(

)典雅

板书设计

11.江南水乡——周庄

简介地理位置和特有风貌

具体描写白墙灰瓦的房屋、小桥流水

构成独特

介绍几座名桥,歌颂智慧、勤劳的建桥人

教后感

5、江南水乡周庄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3、自主积累好词佳句。

4、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周庄,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关键

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

2、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3、自主积累好此佳句。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3、理清文章脉络。

4、有感情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范读录音带。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创设情景,引人新课

1、板书课题:11、江南水乡——周庄。

2、揭示课题。

这个课题有什么特点?(中间有一个破折号)

你知道破折号有什么用吗?

3、简介“江南”:

抓住古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讲解江南水乡。

1、全班齐读课题。

2、理解课题

(解释、说明的作用)

3、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录音范读。

2、学生用笔圈出生字、新词。

3、课文描绘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师适时小结:描绘了苏杭之灵秀、集水乡之瑰丽的江南水乡——周庄的美丽景色。

4、轻声自由读课文。

5、反馈学习信息。

你读懂了什么?

6、课文中每一个自然段写了什么?

第1自然段:周庄的地理位置。

第2自然段:周庄的宁静、秀美、和谐。

第3自然段:周庄展示了历史的沧桑、文化的积淀。

第4自然段:总结了周庄的特点,表达了对它的喜爱。

1、读通课文,生字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

2、利用工具书理解文中自己不懂的词语。

3、学生自主阅读识字,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读懂了周庄的地理位置。

学生:读懂了周庄的景色相当迷人。

学生:读懂了周庄是我国文化的宝库。

学生:读懂了周庄是祖国的沃土。

……

三、检查自学情况,学习生字,书写生字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注重学生朗读的自评)

2、师生共评朗读情况。

3、学习生字、新词。

(1)整体认读:历史()多余()

(2)前鼻音:不禁()

(3)后鼻音:画栋()

(4)翘舌音:崭新()历史()贞丰桥()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注意正音:杭()是后鼻音。

2、第1自然段向我们交代了什么?(周庄的地点、特点)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得苏杭之灵秀,集水乡之瑰丽”这句话的含义?

4、反馈: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学生:我是这样理解的,它拥有苏杭的的特点。

5、全班齐读,感受周庄“灵秀、瑰丽”的特点。

学生:周庄它集所有水乡的瑰丽于一身,它最美。

学生:周庄是具有苏州,杭州灵秀的特点。

……(让学生在小组中,同其他人合作,在合作中交流,既培养了团结协作的能力,又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

五、作业设计

1、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2-4自然段。

2、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3、积累好词佳句。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备

一、复习引入

1、听写词语

崭新纯洁压迫不禁历史富饶沧桑

古朴典雅飞檐朱栏雕栏画栋

2、周庄有什么特点?(生自由发言)

读词语

说主要内容

二、中心入手,直奔重点。

1、全班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你读懂了什么?

……

3、你知道两个句子之间为什么用分号吗?

(因为这是两个让人喜爱周庄的原因,没有哪一方面更重要。)

学生:读懂了我们喜爱周庄的理由。

学生:读懂了周庄让人喜爱,因为它把人们带回了大自然。

学生:读懂了周庄还是祖国富饶的一方沃土。

同桌互相讨论

三、精读感悟

一、讲读第2自然段

1、生自渎本段,自主学习第2自然段。

2反馈学习信息。

3、你是怎么理解“都市那种水泥丛林给人们的压迫感”这句话?

(学生自由发言)

4、指导朗读,读出周庄的宁静、秀美、和谐。

二、讲读课文第3自然段

1、师范读。

2、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3、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读懂了周庄展示了历史的沧桑,文化的积淀。

学生:读懂了周庄富安桥非凡的气势。

学生:读懂了周庄的名桥师勤劳建桥人的智慧的结晶。

……

4、播放课件。

(观赏周庄的桥)

5、指导朗读。

(以自豪的语气来向人们介绍周庄的名桥。)

学生:读懂了周庄既有古典美,又有现代美。

学生:读懂了周庄的一切宁静、秀美、和谐。

学生:读懂了周庄让人轻松和畅快。

……

汇报学习情况,老师相机点拨。

拓展学习.活跃思维

1、作者以他那优美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周庄独特的美,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来领略周庄的风光。(播放VCD)

2、欣赏完周庄的美丽风景,你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指导背诵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感受周庄的宁静、和谐。

2、你有什么科学的记忆方法?

(引导学生用“分层法”“图文结合法”……)

3、给学生时间进行背诵,有时间可展示个人背诵。

总结全文

师总结:周庄,以它独有的江南水乡的灵秀,吸引了无数人对它的向往,希望大家有机会走进周庄,去了解周庄。

五、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说说周庄美在哪里?

四、板书

设计

11、江南水乡——周庄

灵气宁静

水周庄秀美苏杭之灵气,水乡之瑰丽

平和和谐

课后反思

6、《江南水乡周庄》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自主学习生字,理解“灵秀”、“瑰丽”、“遥遥相对”等词语。

2理解课文,能背诵课文第2段,并能运用“……是因为……是因为……”的句式。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自主去感受周庄的独特秀美,以及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并能恰当地运用。

2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学难点

感受周庄独特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学准备

教师:周庄相关图片。相配古筝音乐,小黑板,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学生:收集周庄相关图片、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调动平时积累,激趣揭题

1(出示小黑板)齐读“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杭”指的是江南名城苏州和杭州。天堂是非常神秘,令人向往的,像仙境一样美好的地方。“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就是说苏州、杭州像天堂一样美。在这样美丽的城市之间,有一个令人神往的水乡古镇,这就是周庄。(出示课题:江南水乡——周庄)

2投影搜集的周庄图片,并说说自己的印象及感受。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自主学习生字,理解词语

刚才你们从图片上对周庄有了一定的感受,下面让我们和作者一起游览这个江南古镇,透过字里行间,看看你有什么不同感受。以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在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下作上记号。

1检查生字自学情况。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学生互相评议正音。

2同桌讨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全班同学一起来解决。同学们没读懂的,理解得不够的词语随着课文的学习一起再理解。

3交流通过讨论学习理解的生词。

三、细品课文,感受水乡之美

(一)

第1段的学习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结合课前的了解,想想课文里的周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周庄的独特风光?(老师相机指导画出概括的句子:“得苏杭之灵秀、集水乡之瑰丽”)

2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3齐读第1段。

(二)

第2段的学习

1轻声读第2段,边读边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然后美美地读给其他同学听,一起来分享,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再探究怎样读出喜爱之情?

2老师伴着古筝音乐范读,让孩子闭着眼睛边听边想,体会古朴典雅,崭新华美,静谧之美。然后,学生齐读这段话,再感受一下大都市的建筑和喧闹与周庄的房屋和宁静的对比,体会周庄带给人们的轻松和畅快。

3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引读:“人们为什么那么热爱周庄?是因为‘蓝天下……的房屋。’是因为‘周庄到处……的轻松和愉快。’”

4完整地熟读全段。

5播放有关周庄的音像资料,指导有感情地背诵第2段。

(三)

第3段的学习

周庄四面环水,犹如浮在水上的一朵睡莲,有水的地方,一定会有桥,现在周庄保存有14座古桥,几百年的历史让美丽的周庄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最有名的要数富安桥。

(1)让学生勾读描写富安桥的句子。(出示富安桥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根据图片理解:“桥楼合璧”、“飞檐朱栏”、“雕梁画栋”等词语。使学生感受到建桥人的智慧及中国的古桥文化特色。

(2)比赛读写富安桥的句子。

(3)可再播出双桥、贞丰桥、福满桥……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猜猜另外的桥是什么样子。(引导学生根据富安桥的特点或联系对前面重点词的理解进行)

(4)有感情地齐读第3段。(联系上下文感受“气势非凡”、“温馨”等词语)

(四)

教师小结

《江南水乡——周庄》以清新的语言,生动的描写,把我们带入秀美古朴的千年古镇。

1教师引读“我们喜欢周庄,是因为(它那独特的水乡风光)”。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综合全文,以“我喜欢周庄,是因为……”的句式说话。

四、拓展延伸,探究性学习

老师指导学生制作“旅游记录”,让学生记录下自己旅游过的地方的景物及感受并与同学一起分享。

附:板书设计

江南水乡——周庄

得苏杭之灵秀

(房屋、流水、桥楼)

集水乡之瑰丽

风光独特

7、《江南水乡周庄》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灵秀”“瑰丽”“遥遥相对”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3.通过品词析句,读懂课文。背诵课文第二段。

重点难点

1.学会酬本课生字。

2.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要求读音准确,书写规范。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品味江南水乡的无穷魅力。

重点难点

1.学会酬本课生字。

2.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具准备

1.周庄及其他水乡小镇的图片若干。

2.本课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提示课题(5)

1.请同学们说一说跟爸爸妈妈去过什么地方旅游。

2.投影搜集的周庄图片。猜一猜这是什么地方。说说你对周庄的印象及课前你也到的周庄概况。

3.出示课题:江南水乡——周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学习(10)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出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的读音。

2.检查生字读音。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互评正音。

3.交流读懂的词语,不理解的词讨论解决,读不懂的或重点词语随文学习。

4.自由读课文,想一想周庄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课文中哪句话最能说明周庄的美?(得苏杭之灵秀,集水乡之瑰丽。)

三、细读课文,想象品味(学习课文1~2段)(20)

1.齐读第一段,说一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放有关周庄的音像资料,让学生具体感受周庄的古朴典雅、灵秀之美。

都是有感情地讲述:周庄四面环水。犹如浮在水上的一朵睡莲,当我们踏上周庄的土地时,一下子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3.学习第二段。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轻声读、同桌互读……)读第二段,勾出自己喜欢的描写景色的句子,美美地多读几遍,说说为什么喜欢。怎样读出喜爱之情。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蓝天下……”这一句,再通过想象来体会周庄的宁静、秀美。

(学生读书可以采取自由读、同桌互读、交流比赛读等方式。)

2).学生说一说大都市的建筑和环境,与周庄进行对比,体会出周庄带给人们的轻松之感。

3).学生完整地读全段,熟读直至背诵。

四、课堂小结(5)

五、布置作业(5)

1.书写你喜欢的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后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复习巩固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周庄的秀美及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

品味江南水乡的无穷魅力。

教具准备

教学插图。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7)

1.认读生字词语。

2.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想象品味(20)

1.学习第三段。

教师有感情地叙述:周庄的水意味无穷,桥是水上的一道风景,又是文化的积淀。现在还保存了14座各具特色的古桥,其中富安桥最有名。

⑴生找出描写富安桥的两句话自读体会。再出示桥的图,比赛读写桥的句子。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桥楼合璧”“飞檐朱栏”,让学生体会到石桥的古色古香,引出对建桥人的赞叹。

⑵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都是有感情地叙述:周庄的桥,周庄的水,印证着同庄的历史。这桥,这景,这川流不息的运河不正是周庄的情致所在吗?

2.学习最后一段。

⑴引读。

⑵出示最后一段赏析。

⑶引读。将最后一段与二、三估,结合引读。

三、拓展延伸(8)

1.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和课外了解的信息,想象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象吗?

2.再次投影周庄的图片,请学生说一句话,表达学习课文后的感受。

四、课堂作业(5)

填一填,再选两个你喜欢的词语造句。

古色( )( ) 遥遥( )( ) 崭新( )( )

白墙( )( ) 小桥( )( ) 飞檐( )( )

雕梁( )( ) 油然( )( ) ( )( )典雅

板书设计

11.江南水乡——周庄

简介地理位置和特有风貌

具体描写白墙灰瓦的房屋、小桥流水

构成独特

介绍几座名桥,歌颂智慧、勤劳的建桥人

教后感

8、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周庄水韵》教案

内容预览:

周庄水韵

教学目标

1、学生自读课文,结合观赏课本中的插图,整体感知周庄水乡动人的情韵。

2、让学生说说作者三次游周庄留下的印象。

3、重点研读、品味作者第三次游周庄的段落,欣赏文中准确、生动、优美的语言

教具准备

1、选一幅周庄水乡的图画,张贴于黑板。

2、画一幅周庄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周庄位于苏州城东南,昆山的西南处,古称贞丰里。春秋战国时称摇城。至康熙年正式定名为周庄镇。

周庄为泽国,因河成街,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虽说历经900多年的沧桑,仍完整一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宛如一颗镶嵌在淀山湖畔的明珠。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带大家一起走进周庄,去体会那里的动人水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找出课文中的疑难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资料自行解答。

2、教师检预习效果。

斑斓

顔色错杂灿烂

迷离

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眩目

耀眼

晶莹

光亮透明

参差

指不整齐,不一致

谛听

仔细听

娴熟

熟练

摇曳

摇动

如诉如泣

形容声音柔细

瞬息万变

形容极短的时间

内变化多

稍纵即逝

稍微一放松就会消失

3、自读课文,并思考:

(1)“我”曾经几次到周庄,每次留给我的印象是什么?

(2)与《巴东三峡》相比,这篇游记有什么不同?

三、精读课文

1、讲解前三个自然段

提问:开头三段,叙述周庄水乡留给人们的总体印象。那么,“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讲解“我”前两次到周庄的情景和感受

第一次

仲春

一幅画在宣纸上的水墨画

第二次

冬天

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写第二次到周庄,不仅写了“令人目眩”的色彩,而且写了积雪融化时滴水和流水的声音。将水声描写得柔情绵绵,使周庄景物不仅有“色”,而且有“声”,更为动人。

3、齐读第四自然段。

4、有感情的读“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用人类的乐器永远也无法模仿”一段。并细细品味。

第2课时

一、复习巩固

二、讲解作者第三次游周庄旱情景和感受。

1、默读第5处自然段,并结合“思考与练习”第一题思考:

作者第三次游周庄时,重点描写了在古镇尽头看到的节日夜景,他是按怎样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写的?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按时间先后顺序

空间顺序:由“岸上”写到“水上”

坐船夜游,描绘水中朦胧景色。小船经过拱桥,而至古镇尽头。

由“天上”写到“地上”

写古镇节日夜空的礼花及河中的倒影,古镇的欢呼。

2、历史与现实相联

提问: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将古镇悠远的历史与现实有机的联系起来?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总结。

3、提问:文中除了写石桥、流水外,还花了不少笔墨描写了彩灯、花船及礼花,写一个古镇为什么要这样写?

表现了古镇水乡在改革开放后充满了生机,反映了周庄人们的幸福生活,具有对外开放意识。

4、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分析所表达的效果。

三、朗读附文《江南》,想想诗中描写的江南与课文描写的江南有什么不同?

四、背诵“第二次到周庄是冬天,~~~~~~~~用人类的乐器永也无法模仿”一段文字。

五、布置作业。

9、三年级教案:第23课《王二小》教案

23、王二小

教学目标:

1、认识“王、助、哨”等14个生字,会写“王、从”等六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整个故事;初步理解“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区别。

3、学习王二小那种智勇双全、不怕牺牲的精神,培养学生从小树立热爱祖国、珍惜现实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体会二小的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导入(一):

1、将文中的四幅插图以投影的形式出示,同时播放《歌唱王二小》的歌曲,此时教师范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说说:图中出现了哪些人物,王二小是什么人?

2、揭题

导入(二):

1、揭题,读题

2、学习“王”的字音、书写

二、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标出生字并多读几遍,不懂的地方标上“?”。

2、同桌合作,互相读一读。

3、小组合作,组长组织学习生字并检查掌握的情况。

4、汇报:

(1) 出示卡片,指名读,正音,想办法记住这个字。

(2) 开火车读,给生字找个朋友。

三、品读感悟

1、学习1~2段,明白二小带敌人进埋伏圈的原因。

(1)自由读

(2)出示句子: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帮助八路军放哨。

简介抗日战争的时代背景,帮助理解“儿童团员”、“常常”、“放哨”、“扫荡”的意思。

(3)句式训练:一边 ┈┈ 一边 ┈┈

(4)观察图,想像迷了路的日本鬼子看见二小时的情景,谁能来说一说、演一演。

过渡:面对自己痛恨的日本鬼子,二小他是怎么做的呢?

2、学习3~5段,感悟二小是个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小英雄。

(1)自由读,初步感悟:你觉得二小怎么样?从哪几句话可以看出?

(2)小组讨论,汇报。

(3)出示句子:王二小把敌人带进了埋伏圈。

敌人被王二小带进了埋伏圈。

指名读或齐读,想想这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4) 理解“四面八方”,想像上了当的敌人心里会怎么想,怎么做?演一演。

(5)(轻缓、悲痛的语气)知道自己上了当的日本鬼子竟残忍的杀害了小小年纪的二小,八路军叔叔们含着眼泪,高喊着:“冲啊!为王二小报仇!”消灭了全部敌人。

①体会八路军叔叔们的心情

②有感情地读一读最后一段

四、升华情感

1.引导学生观察插图中王二小的神态,想象出王二小的语言、行动和内心活动,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2.找出文中最打动你的句子读一读,读出感情;再以《歌唱王二小》的乐曲为伴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收集更多小英雄的故事,在班队活动课开展“学习小英雄、争当小英雄”活动。

板书设计: 王 二 小

边放牛边放哨

给敌人带路

带进埋伏圈

消灭敌人

10、三年级教案:第10课《松鼠和松果》教案

10、松鼠和松果

教学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林认养活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流程

一、 导入揭题

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动物小卫士——松鼠。(教师板书:松鼠)

你对这种小动物有哪些了解?松鼠最爱吃松果了,(教师板书:松果 )学生齐读课题

那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由读课文,注意本课所要学的生字。要求:

(1) 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

(2) 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个什么故事?

2. 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3. 自主选择生字进行学习,并读出该字所在的句子,教师随机选择句子进行指导朗读,并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练读。

例:如 总

(1) 读: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2) 用“如果”说一句话。

以:讲解字形、间架、笔顺、笔画,并练写。

4.指名认读生字。

三、 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 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 指名分段读课文。

3. 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进行练读。

例如:第二自然段的练读可以采用师生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进行。老师读陈述的句子,学生读心里想的句子;或者学生读陈述的句子,老师读心里想的话。

4. 小组之间采用互读或者齐读或者组长指名朗读等方式练读。

5. 质疑解疑。

(1)松鼠、松果、松树之间有什么关系?

(2)你喜欢小松鼠吗?为什么?

可以让学生自由提问,自主回答,教师引导。

6. 再读课文,把你所体会到的用朗读体现出来。

7. 戴上头饰表演。(松树、松果、松鼠)

四、 复述课文

1.教师出示提示:吃松果——想松树——种松果——长松树

2.小组之间复述后全班交流。

五、 指导书写

“意”和“总”中“心字底的写法。

六、 扩展练习

1.师:以后这里会是怎么样的呢?

2.小组讨论,说一说,议一议。

3.看看在我们学校的哪些地方栽上什么树木会让学校更加美丽?(出示校园平面示意图)

七、 布置作业

1. 把你刚才的想法在图上画出来。

2. 除了松树和松鼠,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和动物?回家之后,运用各种方式调查了解。

板书设计:

10.松鼠和松果

松鼠 松果

生活 成长

松树

11、人教版第三册30课《我是什么》公开课教案(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雹、暴、躁、灌、溉、灾、、淹、没、、稼、毁、器 浮”11个生字,会写“浮、池、冲”3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1、2自然段,读通第4自然段。

3、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初步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水的变化。

教学难点:

1、体会“落、打、飘”等用词的准确。

2、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教学准备:

幻灯课件

一、导入:

1、今天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做一个游戏:猜猜我是什么?

第一个谜面是这样的:我是一位魔术师,变猫变狗变羊群,太阳出来我不怕,大风一吹我就跑。

第二个谜语:我是一朵小白花,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无花叶,朵朵都是天上来。

第三个谜语:我是一颗小硬球,握在手里冷飕飕,有大有小从天降,动物庄稼都害怕。

认读“雹子”,见过吗?想看看吗?(课件出示)谁再来叫叫它们的名字。

二、初读感知:

1、 过渡:还想继续猜谜吗?课文就是一个大谜语(揭题、读课题)

2、提出要求,学生自由读文。

三、学习生字:

小朋友们可真会读书,朗朗的读书声把这些词语宝宝也吸引过来了,谁能读一读?(出示词语)

1:飘浮 暴躁 灾害(多种变化反复读)学字形“躁”。谁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个字?生气起来直跺脚,所以躁是足字旁。

2、红袍 雹子

(1) “袍”和“雹”像一对兄弟,但有不一样的地方。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2)小朋友,其实像这一类的字,我们已经学过。比如提手旁的什么字?(抱)足字旁的是什么字?(跑)

老师给大家编了两句顺口溜,我们来记一记(出示)。有手轻轻抱,有足快快跑。

你能不能给“袍”和“雹”也编一句顺口溜。试试看?

真了不起!如果我们这样记,就会很快记住。为了更加好听,老师将“雹子”改成了“冰雹”。(出示顺口溜)一起读顺口溜。

有手轻轻抱,有足快快跑。有衣穿红袍,有雨是冰雹。

3、下面我们再看第三组词语。(出示词语)谁来读?

灌溉田地 发动机器 / 淹没庄稼 冲毁房屋

提醒 多音字”没”“庄稼”的“稼”单个读第四声,在庄稼中读轻声。

去掉拼音了开火车读。

如果请你只读第一(二)行,你会发现什么吗?

4、淘气的生字宝宝都跑到这段话里了,你还认识它们吗?谁来挑战?(出示第四段认读)指名读、齐读

现在猜出来我是什么了吗? 老师把它请过来了,(板贴)谁来和它打个招呼?

水娃娃可神气呢!它说——我会变。谁来说说?多神气啊!谁再来神气的说说?

这们魔术师到底会变什么呢?我们快一起去看看吧 。

四、学习1、2两个自然段:

1、总体感知,了解“我”会变成什么。

师:仔细读读课文一、二自然段,看看我会变成什么,一边读一边用笔圈一圈。

交流:我们都变成了什么?

师板贴画:汽、云、雹子、雨、雪

看板书,生小结

现在大家都是水娃娃,请大家看屏幕,来介绍一下你会变成什么?

(一)学习第一段

师:水娃娃,你们是怎样变成汽和云的呢?赶快读第一段吧!(出示第一段)

1、 生自由读

2、交流:你是怎么变成汽的?

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

(1)指名说,师板贴(太阳)

(2)我听出来了,太阳一晒,你就变了,真了不起!

3、摇身一变我们又连成了一片云,谁来读读?

升到天空,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

(1) 指名读

(2) 这“点儿”可多了,才能连成一片。谁来读?无数的点儿(认读)

(3)点儿又多又小,我相信你也能把这个句子读好。

4、云娃娃还有很多衣服呢!(出示句子)

云娃娃的时装表演开始了。

有时候我穿着白衣服,有时候我穿着黑衣服,早晨和傍晚我又把红袍披在身上。

(1) 指名读

(2) 云宝宝都有些什么衣服啊 ?不同颜色的衣服,还有不一样的名字呢!

出示图片引读(理解并积累“白云”、“乌云”、 “朝霞”、“晚霞”等词)

(3) 云娃娃的衣服还不止这些呢!请看。

(4)欣赏一组云的图片

(5)喜欢嘛?把你的惊叹、赞美送到句子当中去——(齐读句子)

5、小结:水娃娃能变成汽和云,是谁帮的忙啊 ?是啊,多亏了太阳公公这么一晒,我们才能变出这么有趣的魔术!让我们一起来快乐的变一变吧!(齐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1、云儿在天上飘飘悠悠,会遇到谁呢?请你仔细听。(播放“风声”)听到了什么?

你的感觉怎么样?

2、我们遇到冷风后又开始变魔术了,赶紧去读读第二段吧。生读后问:我们变成了?——雨、雪、雹子

3、雨、雪、雹子都下来了,他们下来的动作一样吗?

这里有三个句子我请三位同学来读,其他小朋友认真听,雨,雪,雹子,都是怎么下来的?

4、谁来说?水珠落下来 雹子打下来 雪飘下来(填空)

5、三种不同的下来方式,给我们不同的想象。你能配上动作读读吗?(第二段)生自由练读

6、课件逐句出示,指名读

7、句子宝宝一高兴,也变了,它变成了一首美丽的小诗。(出示小诗)

我们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吧。

8、你们读得多有诗意啊,为了奖励你们水娃娃变出了美味的冰淇淋,请你们和冰淇淋后面的词语宝宝打个招呼。一起来尝尝吧!

(三)看板书,小结

1、师:水娃娃真是一位魔术师!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升到空中,连成一片,变成云。在冷风的帮助下,我又变成雨落下来,变成雹子打下来,变成雪花飘下来。

2、师:其实,咱们还会变。我们还会变成?让学生说(冰)、(霜)、(露)、(雾)。(课件出示)

请你根据“-----------,-----------------------,人们管我叫--------------。”的句式,说说水的其它形态变化。(出示)

3师:水娃娃真有趣,不但在生活中会变,在大自然中会变,而且在生字中也会变——(出示田字格生字:冲 池 浮 )请大家看。齐读。仔细观察,你发现它们变什么了?书写指导。

板书:

30、我是什么

汽————→ 云

↑ 落↙ 打↓↘ 飘

水 雨 雹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