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骑牛比赛一等奖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骑牛比赛一等奖》属于语文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骑牛比赛一等奖

1、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骑牛比赛一等奖

一、复习

1、认读生字卡片,口头扩词。

2、齐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骑牛比赛》。

1、自读第2自然段。

(1)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

(3)挤满了人兴致勃勃指导读词

(4)谁能读出人们爱看骑牛比赛的那种感情?

练读,指名读,评议。

(5)从哪里看出这个骑手“技术高超”?

(6)出示:只有一个骑手技艺高超,尽管公牛疯狂地上下蹦跳,他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A、看图理解:疯狂、上下蹦跳、牢牢。

B、再读两、三遍,体会“技术高超”?

C、不管是看他自己骑车的情况,还是拿他跟别人比,我们都会发现他的技术很不一般,这就是技术高超。这个人的技术为什么会这么高超呢?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

(2)这个骑手是怎么回答小姑娘的问话的?

(3)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出示:小姑娘……我曾经……上千次……

(4)男女生分读句子,说说“上千次

说明什么?

(5)你从骑手的话中知道了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讨论,自由说。

3、指导朗读

(1)小姑娘的话读出兴奋、惊奇的感情;

(2)骑士的话要读得沉稳、有力、亲切。

4、范读

5、生赛读,评议

6、讲述故事

7、齐读课文。

(1)这么好的课文,应该牢记在我们脑中。(2)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听吗?

(3)同座位互讲。

8、指名讲。

三、总结课文

1、学完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后,出示,练习填空。

高超的本领是经过()得来的。只有(),才能()。

四、学习生字词。

1、出示“兴、几、两、束、艺”这两个字。

2、说说怎么记住它。

3、在书上描红,记住笔顺。

4、口头扩词。

5、教新的笔画“八字底”,范写“兴”。

五、作业设计。

(一)完成《写字本》。

(二)完成《补充习题》。

六、填空。

1、一天,赛场周围挤满了人,大家在兴致勃勃地()比赛。好几个骑手在野性大发的()背上,()秒钟就摔了下来。一个骑手()艺()超,尽管公牛疯狂地上下蹦跳,他()牢牢地骑在牛背上。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七、用下面的词语各写一句话。

特别观看

八、你能正确地读出下列绿色通道里的生字吗?和同桌合作,读一读,记一记。(对的标“√”,错的标“×”)

烈□洲□掌□热□勃□

管□超□致□献□曾□

九、你会背《识字1》吗?和同桌合作,背一背,记一记,在相应的括号里标“√”。

(1)正确、流利。()

(2)基本正确(),错()处。

2、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骑牛比赛

一、复习

1、认读生字卡片,口头扩词。

2、齐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骑牛比赛》。

1、自读第2自然段。

(1)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

(3)挤满了人兴致勃勃指导读词

(4)谁能读出人们爱看骑牛比赛的那种感情?

练读,指名读,评议。

(5)从哪里看出这个骑手“技术高超”?

(6)出示:只有一个骑手技艺高超,尽管公牛疯狂地上下蹦跳,他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A、看图理解:疯狂、上下蹦跳、牢牢。

B、再读两、三遍,体会“技术高超”?

C、不管是看他自己骑车的情况,还是拿他跟别人比,我们都会发现他的技术很不一般,这就是技术高超。这个人的技术为什么会这么高超呢?

2、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3自然段。

(2)这个骑手是怎么回答小姑娘的问话的?

(3)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出示:小姑娘……我曾经……上千次……

(4)男女生分读句子,说说“上千次

说明什么?

(5)你从骑手的话中知道了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讨论,自由说。

3、指导朗读

(1)小姑娘的话读出兴奋、惊奇的感情;

(2)骑士的话要读得沉稳、有力、亲切。

4、范读

5、生赛读,评议

6、讲述故事

7、齐读课文。

(1)这么好的课文,应该牢记在我们脑中。(2)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听吗?

(3)同座位互讲。

8、指名讲。

三、总结课文

1、学完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后,出示,练习填空。

高超的本领是经过()得来的。只有(),才能()。

四、学习生字词。

1、出示“兴、几、两、束、艺”这两个字。

2、说说怎么记住它。

3、在书上描红,记住笔顺。

4、口头扩词。

5、教新的笔画“八字底”,范写“兴”。

五、作业设计。

(一)完成《写字本》。

(二)完成《补充习题》。

六、填空。

1、一天,赛场周围挤满了人,大家在兴致勃勃地()比赛。好几个骑手在野性大发的()背上,()秒钟就摔了下来。一个骑手()艺()超,尽管公牛疯狂地上下蹦跳,他()牢牢地骑在牛背上。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七、用下面的词语各写一句话。

特别观看

八、你能正确地读出下列绿色通道里的生字吗?和同桌合作,读一读,记一记。(对的标“√”,错的标“×”)

烈□洲□掌□热□勃□

管□超□致□献□曾□

九、你会背《识字1》吗?和同桌合作,背一背,记一记,在相应的括号里标“√”。

(1)正确、流利。()

(2)基本正确(),错()处。

3、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骑牛比赛》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借助插图、想像等方法了解关键生字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骑手技艺的高超;内化课文语言,并能“跳”出教材,看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骑手精湛的技艺;感悟人物品质,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像骑手一样善于积累经验,具有顽强、超人的勇气和胆量,以及坚持不懈的精神。

3、学习根据课题、抓住关键词来质疑,并运用读、想、找、议、问等方法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品味课文语言,感悟骑手形象。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骑牛比赛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设计意图:

阅读教学的紧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框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阅读教学的基本策略必须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基于以上思考,本课时的设计主要分成四大版块: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课始,教师由学生熟悉的“比赛”入手,通过谈话、交流和教师的介绍,让学生一下子进入课文情境,努力做到“课伊始,趣已生”。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在读中整体感知骑牛比赛的精彩与激烈。三、潜心品读,积淀语感。紧扣描写骑手技艺精湛的语句,借助图片、文字资料,丰富学生的表象。运用想像、比较等方法反复品味词句,从而感悟骑手形象,并将一些规范、精彩的词语、句段积淀在自己的语言系统中。四、抒情表达,丰富语感。看图用自己的语言具体描述骑手高超的技艺。

教学流程:

一、设境激趣,触发语感

1、同学们,你们参加过比赛吗?(板书比赛)参加过什么比赛?结果怎么样?

*赢第一名赢了以后心情怎么样?

第二……名想得第一名吗?你准备怎么做?

*输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你不断努力,刻苦练习,相信你一定能获得成功!

2、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一场别出心裁的比赛,是什么比赛呢?(板书骑牛)

(1)读题

(2)读了这个题目,你的心中产生了哪些疑问?

*在哪里?

*这场比赛怎么样?(你能抓住关键词“比赛”来提出问题,很好!)

*结果怎么样?

*为什么比骑牛而不是骑马?(你的观察力很强,能发现与众不同的问题!真棒!)

(3)小朋友们真会提问题,那么骑牛比赛在哪里举行的?通过预习,你了解了吗?

(4)出示“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

*简介南美洲

*你能把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的感觉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5)那么,这是一场怎样的骑牛比赛?结果又如何?这两个问题我们怎么解决?是老师告诉你们,还是……(板书读找想)

二、充分诵读,激活语感

1、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大声地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这是一场怎样的骑牛比赛?(精彩)的骑牛比赛

激烈

引人入胜

3、的确,这场骑牛比赛太精彩了。所以,这一天,出示“赛场周围挤满了人……”

(1)指名读

(2)这句话告诉我们……

(3)你从哪些词体会到观看比赛的人非常多?

A挤满

*还有哪些词也用来形容人很多?

*赛场周围挤满了人,真是“人山人海”“观者如堵”。

B兴致勃勃

*“兴致勃勃”是说……

*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你也是兴致勃勃的?读好这个词。

*赛场周围,人们正……

*谁来说一说人们兴致勃勃观看比赛的样子和动作?

(人们有的……有的……还有的……)

(4)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自由练读男女生对抗赛)

(5)那么,比赛的结果怎么样?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第二小节,边读边划出有关句子。

三、潜心品读,积淀语感

1、随机出示“好几个骑手……骑在牛背上。”

(1)分句读

(2)比赛结果怎么样?

(3)大家看到其中一个骑手……(出示“技艺高超”“技艺过人”)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这个骑手技艺高超?再细细地读读这两句话。

A别的骑手只两三秒钟就从牛背上摔了下来

*数“滴嗒滴嗒滴嗒”的钟声。

*说明他们……(出示“技艺一般”“技艺平平”)

*而这个骑手……

*这样一比较,就更加显示出这个骑手的技艺高超。

B公牛“野性大发”

*看图,从哪些地方看出这头公牛野性大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公牛的眼睛、鼻子、蹄子。

*交流

*猜一猜这头野性大发的公牛会怎么做?(出示“疯狂地上下蹦跳”)

*谁来描述一下公牛野性大发的样子和动作?

C尽管公牛……,可这位骑手还是牢牢地骑在公牛背上

*再仔细地观察图画,说说这位骑手是怎样牢牢地骑在牛背上的?(注意观察他的手、腿和身体。)

*交流

*想看看比赛当时的情景吗?(出示画面)师描述:看,这头公牛野性大发,猛地抬起后蹄,把骑手甩了出去;这头公牛一个倒立,把骑手掀翻在地;再看,这头公牛疯狂地上蹦下跳,左摇右晃,但这位骑手一只手死死地抓住缰绳,另一只手高高举起,保持身体平衡,两腿紧紧地夹住牛的肚子,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谁能看着书上的插图像老师一样具体地描述一下?

*出示瞧,公牛野性大发,()。可是,这位骑手(),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4)他的技艺多么高超!我们来一个小组赛读,来夸一夸这位骑手!(小组赛读齐读)

1、看到这位骑手出色的技艺,全场……

2、读到这儿,你的心中又产生了什么疑问?(没摔下来的原因,成功的原因)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先自己认真地读读,想想,找找。如果自己无法解决,我们也可以和伙伴讨论讨论,还可以问问老师。(板书议问)

(1)自读,思考

(2)找伙伴讨论(或问问老师)

*注意:不管是讨论或向别人请教,先要说说自己的想法,再询问一下别人的意见。

b顽强(超人的勇气、胆量)

c坚持不懈)

3、现场有一位小姑娘也怀着和我们同样的疑问向这位骑手提出了同样的问题,让我们来读读这一段对话。(出示对话)

(1)怎样读好这一段对话?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忘了自己是谁,把自己当成这位小姑娘,当成这位技艺高超的骑手。(分角色练读指名读男女生合作对读)

(2)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4、这一节课,我们小朋友自己发现了问题,运用“读、想、找、议、问”等方法自己解决了问题。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希望在以后的学习中能经常运用。

四、抒情表达,丰富语感

*片断练习

瞧,公牛野性大发,()。可是,这位骑手(),还是牢牢地骑在牛背上。

4、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骑牛比赛》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讲述故事。

2、懂得高超的技术是经过长期艰苦练习来的,只有不怕吃苦,经得起摔打,才能学到真本领。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生字卡片,口头扩词。

2、齐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1)“特别”可以换成什么词?

(2)把这喜爱之情读出来。

2、自读第2自然段。

(1)读完后,你有什么感受?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

(3)挤满了人兴致勃勃指导读词

(4)谁能读出人们爱看骑牛比赛的那种感情?

练读,指名读,评议。

(5)从哪里看出这个骑手“技术高超”?

A、看图理解:疯狂、上下蹦跳、牢牢。

B、再读两、三遍,体会“技术高超”?

C、不管是看他自己骑车的情况,还是拿他跟别人比,我们都会发现他的技术很不一般,这就是技术高超。这个人的技术为什么会这么高超呢?师范读第3自然段。

3、自读第3自然段。

(1)这个骑手是怎么回答小姑娘的问话的?

(2)谁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只有......尽管......他还是......

小姑娘......我曾经......上千次......

(3)男女生分读句子,说说“上千次”说明什么?

(4)你从骑手的话中知道了什么道理?

学生自由讨论,自由说。

4、指导朗读

(1)小姑娘的话读出兴奋、惊奇的感情;

(2)骑士的话要读得沉稳、有力、亲切。

5、范读

6、生赛读,评议

7、讲述故事

8、齐读课文。

(1)这么好的课文,应该牢记在我们脑中。

(2)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同学听吗?

(3)同座位互讲。

9、指名讲。

三、总结课文

1、学完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后,出示,练习填空。

高超的本领是经过()得来的。只有(),才会有()。

板书设计

5、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骑牛比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讲述课文故事。

3.懂得高超的技术是经过长期刻苦锻炼获得的,只有不怕吃苦,才能学到真本领。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第二自然段具体描写了一次比赛的场面,是本课学习的重点;理解骑手说的话是难点。

一、课前搜集,汇报引题

1.课前你都搜集了哪些有趣的动物比赛,谁来介绍一下?

2.学生交流中,教师相机介绍、补充骑牛比赛的规则和南美洲的风土人情,出示句子“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并指导朗读。

3.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南美洲去看一场精彩绝伦的骑牛比赛。

二、反复读文,讲读有法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标好自然段。

2.检查读文,随机指导本课生字新词的读音。

3.再读课文,思考: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出示图,辨析哪一幅图正确画出了“赛场周围挤满了人”;联系生活理解“兴致勃勃”)

三、巧妙创境,入境感悟

1.小朋友们读书真棒!现在让我们一起坐上开往南美洲的飞机,去看看当地的骑牛比赛吧!(配乐表演“坐飞机”)

2.南美洲到了,大家快看!(播放动画制作,师读“比赛片段”)

3.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1)图文结合,扩散说话:野性大发的公牛会怎么样?你仿佛还听到了什么?读读你喜欢的句子并演一演。

(2)对比朗读骑手的表现:你读懂了什么?

(3)回味这场比赛,你觉得怎么样?当你看到骑手牢牢地骑在这样疯狂的公牛背上,你会说什么做什么?让我们一起来为这位骑手欢呼、呐喊、叫好!

4.你能通过你的读让大家再经历一场惊险、刺激的比赛吗?

四、诱发想象,讨论明理

分角色朗读对话,骑手的话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骑手苦练的画面吗?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用最快最简单的方法来学字。(生自学)

2.谁来做小老师?

3.认读生字并组词。

4.指导描红。

六、课后延伸,迁移练说

播放西班牙的斗牛比赛片段,要求以小组位单位学着书上的语言说说斗牛的经过。

 

6、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骑牛比赛》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述课文的故事。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懂得高超的技术是经过长期艰苦练习得来的,只有不怕吃苦,才能学到真本领。

教学准备

世界地图,骑牛比赛的录像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看过斗牛或骑牛比赛吗?(指名谈感受)这是两种不同的比赛项目,

都十分危险。这节课,我们一起去观看骑牛比赛。

2、揭题,提示:“赛”要读准平舌音。学生读题。

二、初读感知

1、教师提出初读课文的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上自然段序号,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指名读词。

(2)让学生相互提示,读准字音:“术、束、周、超、掌”要读准翘舌音,“曾”要读准平舌音和后鼻音,“只”是多音字,读准“只有”、“一只”中“只”的音。

(3)学生多种形式练读生字。

(4)让学生选自己喜欢读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师生共同纠正读音,提示:“背上”、“献上”中的“上”都读轻声,“尽”读第三声“jǐn”。

(5)要求学生自己再读几遍课文,注意文中轻声音节的读法。指名对课文内容质疑,下节课交流、讨论。

(6)指名介绍南美洲。出示地图,学生指出方位,并向大家介绍。南美洲是世界七大洲之一,位于西半球的南部,有巴西、阿根廷等13个国家。这片土地上,最早的居民是印第安人。现在主要由混血人种、印第安人、白人和黑人组成,骑牛比赛是南美洲人喜欢看的比赛项目。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纠正读音,说说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

三、写字指导

1、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记字形。

(提示:也可采用猜谜的方式记字:木上加点“术”,木中加口“束”,人站立着“位”,又见面了“观”

------)

[点评:记字形的方法很多,教师放手让学生观察、发现,寻找适合自己的记字方法,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加深记忆。教师放手不放任,适时点拨,在引导学生摸索规律的同时,教给学生相应的记字方法,弥补学生认知的不足。]

2、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重点指导:“热烈”下面的四点底要写得宽一点,托住上半部分,“热”的第六笔的点不要丢掉。

3、教师示范写“热、烈、特、观”等字,引导学生观察、临摹。

4、学生借助笔顺表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坐姿和握笔姿势。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词,纠正读音。

2、用“术”和“束”组词,区分同音字。

3、听写词语,学生互评互改。

二、精读理解

1、精读第1自然段。

(1)自由读第1段。想想要突出哪些字的读音,为什么?

(2)练习用“特别”造句。

(3)让学生轻声读全文。找一找,从哪些地方看出南美洲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提示:挤满了人、兴致勃勃、热烈的掌声、小姑娘献花)联系上下文理解兴致勃勃的意思。

(4)指导读第一段,进一步体会人们对骑牛比赛的喜爱。

2、精读第2自然段。

(1)自由读第2段,把描写骑手比赛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读第2、3两句话,思考、比较:好几个骑手和一个骑手的表现有什么不同?说说“只两三秒钟”说明了什么?(时间短,骑手技术不高超。)

(3)指导看图,观察骑牛比赛用的牛是什么样的牛?师补充:骑牛比赛用的牛都是野性大发的公牛,未经过人的驯化,见人就撞,更不能容忍人骑在它的背上。比赛时,骑手坐在光光的背上,只能用一只手抓住牛背,另一只手必须高高举起。参加这样的比赛非常危险,一不小心就会摔下来,被摔伤,甚至被牛踩死。

(4)观看有关骑牛比赛的录像。齐读2、3两句话,在比较中体会其中一个骑手的高超技艺。

(5)让学生读第3句话,理解技艺高超的意思。在最能说明一个骑手技术高超的词下加圈。(汇报、板书:尽管……还是……,牢牢……)指导看图,说说骑手骑牛时的动作、表情。

(6)想想观众会怎么称赞骑手?出示句子,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观众赞不绝口:有的说;有的说;有的说。

(7)指导读第二段。

[点评:亲眼见过骑牛比赛的学生不多,为了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教师发挥了录像和插图的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想像中,获得感受与体验,加深认识和理解,更好地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精读第3自然段。

(1)分角色读第3段。交流读了骑手的话,自己知道了什么?

(提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用汗水、甚至鲜血换来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板书:曾经

上千次

(2)指导学生先读骑手的话,再读第2自然段中的2、3两句话,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体会高超的技术是经过长期艰苦练习得来的,只有不怕吃苦,才能学到真本领。

[点评:教师不是单纯地讲授道理,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自悟其中的奥秘,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全文。

2、迁移运用:说说学了课文以后知道了什么,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做?

3、指名讲述课文故事。

四、练习

1、选正确的读音。

只(zhǐzhī)有背(bēibèi)包技术(shùsù)

一只(zhǐzhī)牛背(bēibèi)热烈(lièniè)

2、填词。

一()公牛一()花一()骑手

3、加一笔变成另一个字,再组词。

木()木()木()

4、装扮文中的小姑娘,向骑手说几句话。

板书:7、骑牛比赛

几个骑手只┄┄就┄┄

一个骑手尽管┄┄还是┄┄牢牢

曾经摔下上千次

教学点评:本课教学,教师恰到好处地采用了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去发现、感悟。比较既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也是一种思维活动。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获得清晰的认知,产生深刻的印象。教师一是引导学生比较同音字“束”和“术”,采用猜谜的方法,区分字形;运用组词的方法,区分字义。二是引导学生比较众多骑手和一位骑手的表现。教师让学生读一读有关句子,看看比赛录像,想像比赛情景,体会骑牛的艰难,进而产生对一位骑手的敬佩之情。通过比较,学生较容易理解骑手的话,体会成绩的来之不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明白的道理,有助于内化、迁移和运用。

 

7、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骑牛比赛》教学随笔

《骑牛比赛》讲的是一位技术高超的骑手在骑牛比赛中的精彩表演,带给了人们深刻的启示:“高超的技艺是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得来的,只有不怕吃苦,饱经磨练,才能学得真本领。”这是教学的重点、难点。我在教学的时候没有做过多地分析和讲解,只有对学生进行恰当的朗读,引导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去体会、去感受,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为什么说是一位技术高超的骑手,为什么其他骑手只两三秒种就摔下来等等。我运用课前做好的课件

,让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骑牛比赛的精彩场面、观众的兴高采烈、骑手的技艺高超、公牛的疯狂撒野,一一在头脑中浮现出来,把呆板的文字幻化为生动的情境和场面,学生便自然而然能解决这些问题了。我始终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则是在教学过程中起一个引导的作用。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如果直接告诉他们的话,那么我们的教学工作则是失败的。所以我一直在尝试着,在努力着!

8、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骑牛比赛》课上

准备着手上新课《骑牛比赛》。上新课前总是担心学生读不好课文,学生的朗读能力真是不敢恭维。累就累在刚开始时怎样指导学生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成效,这样就能减轻师生负担,皆大欢喜。

教师范读后我就教学生分组自学,让每位组长各显神通吧,然后进行小组赛读,谈谈各自的方法。因为每个学生的朗读水平有所不同,教师不可能一一了解具体情况。把学生分散了,每个组长就能及时帮助老师掌握第一手资料,进而采用“领读、帮读、个别读”等不同形式基本读通课文。

第二自然段有四句话,其中前三句都比较难读。我领读,学生依样画葫芦,一些同学口齿不清还是不能顺利读通。我发觉三句中都有个成语,常说句不离词,词不离句,我把“兴致勃勃”、“野性大发”、“技艺高超”拎出来领读两遍,然后再读句子,效果就明显好多了。为了让学生能在读中有一点感悟,我就分别描述了三个成语的意思。其中在讲“野性大发”时我说:公牛生气发火时很疯狂很厉害,就像姚老师有时也会发火。学生都笑了,轻松一下也好。可是从善意的笑声中我似乎感到了点什么,我想我很有必要搞一个民意调查,看看有什么要改进,以便时时提醒自己。在解释“技艺高超”时我讲了“高空生存”载入吉尼斯的新疆奇人的事,他能在高空中走钢丝,不停地表演动作,可惜没有具体的图片和资料,知识到用时方恨少啊。还好,学生都懂了“技艺高超”。在日常工作中,老师要处处做个有心人是不易的。学生再次读文时已是声情并茂,读到“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时我带着大家一起鼓起了掌,掌声热烈。

第三段是讲了一个小姑娘给骑手献花时问他怎么没从牛背上摔下来,而骑手的回答是他曾经从牛背上摔下来上千次!读了几遍,我问:如果你是这位小姑娘,你会怎么想?有人说:我知道了他以前摔下来的次数有上千次。我说这说明他以前练习骑牛本领非常刻苦,才会有现在的——“技艺高超!”我又举了班中很多同学,我说他们每次写字都一笔一划十分认真,这样刻苦练字就会练就一手漂亮的字。这时有许多学生举手问我他们的字最近写得怎么样。我知道他们也想得到老师的表扬,就顺水推舟,全面、大力地表扬了一番,最后我鼓励他们:最近(实行写字新制度以来),我班写字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再看看学生们的脸,个个喜气洋洋。这种士气仿佛也感染了我,让我也受到鼓励,增强了信心。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就是老师的精神支柱啊。

学习一篇课文,就能让学生学习到一些新知识,更要让学生领悟其中的意境和道理,并在生活、学习中受到启发,心灵得到净化,逐步去完善自己。

9、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骑牛比赛》听课有感

周老师是位爱思考的老师,《骑牛比赛》一课中,教者大胆运用比较的方法启发学生思维、想象。再加上周老师适当的引导、启发、点拨,学生在想象骑手的“技艺高超”、场面的热闹等地方效果出奇地好。

如:为了让学生领会“技艺高超”,周老师让学生换位体验“如果你是这野蛮的公牛,有人想骑在你的背上,你会怎样?”

学生兴致勃勃地表演后,周老师再问:“一个骑手牢牢骑在牛背上,‘牢牢’是怎样的样子?”学生有说长时间骑着,有学生说像胶水粘着,还有学生说像蚊子叮在人身上一样掉不下来。经过讨论学生明白:这就是骑手技艺高超的地方。教者没有就此罢手,又问:“还有哪里说明骑手技艺高超的地方?”学生惊讶,“还有啊?”学生遇到困难了,老师适当点拨:“记忆高超,超过谁呀?”这一问,引导学生对比发现其他选手两三秒钟就摔下来,这位骑手牢牢骑在牛背上的确技艺高超。

当然,教者研究的是“有效思维在教学中的运用”,所以课堂上老师不断引导、启发学生想象思考,忽视了低年级段阅读教学“识、写、读、背”目标的完成。如何做到两者的和谐统一,周老师还得不断研究。

10、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骑牛比赛》教学设计

第二教时

一、教学要求: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懂得要有高超本领,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努力。

二、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懂得要有高超本领,必须经过长期刻苦的努力。

三、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卡片。

2、读第二自然段中的句子。

(二)讲读课文

1、出示练习题,学生自主学习。

(1)口头填空。

南美洲人()爱看骑牛比赛。一天,赛场周围()了人,大家在()地观看比赛。

(2)想一想:什么叫“技艺高超”?从什么地方我们可以看出这位骑手技艺高超?他为什么会技艺高超?

2、自由读课文,读后互相介绍“读懂了什么”。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口头填空。

我们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南美洲的人特别爱看骑牛比赛?

(2)第二自然段一共几句话?各写什么?

(3)问:哪些句子写一位骑手技艺高超?请朗读有关的句子。

(4)小姑娘向技术高超的骑手献上花并且问他为什么没摔下来的时候,骑手回答的话是什么意思?

(5)骑手的话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朗读课文。

(三)布置作业

1、小姑娘给一位骑手献上一束鲜花。

小姑娘给一个骑手献上一枝鲜花。

全场响起了掌声。

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大家观看比赛。

大家在兴致勃勃地观看比赛。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教时

一、教学要求:

(一)复习检查

1、读生字词。

2、比赛时这位骑手为什么没有从牛背上摔下来?

3、“曾经从牛背上摔下来上千次”是什么意思?

(二)朗读指导

1、各自练习朗读课文,重点注意读好轻声。互相检查,纠正。

2、讨论:在一般情况下,哪些地方应该读轻声?

3、自主朗读,继续体会轻声。

4、指名朗读课文。

(三)写字指导

束:独体字,竖写在竖中线上。

观:左高右低。

技、位:左窄右宽。

热烈:上宽下扁。

特:右边注意由“土”“寸”组成。

(四)布置作业

1、照样子按笔顺描红。

2、回答问题:比赛时这位骑手为什么没有摔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