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湾飞回来的鸽子教学设计一等奖》属于教学设计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从台湾飞回来的鸽子教学设计一等奖
从台湾飞回来的鸽子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理解海峡两岸 思念之情和热切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怀抱的愿望。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8个生字和三个多音字,自主积聚词汇。
二、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体会海峡两岸人民的思念之情和热切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怀抱的愿望。
2、认识个生字和3个多音字。
三、教学难点
体会亲人团聚时的幸福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四、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 、 课件
五、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1)收电脑课件引出课题。
大屏幕上出现两只咕咕叫的洁白可爱的小鸽子,时而蹦蹦跳跳,时而展翅高飞。
师问这是什么?生回答,师板书:鸽子。
(2)对课题进行质疑。
2、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请同学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要借助拼音字读准。然后说一说你明白了哪个问题。
3、诚词语,解词义。
老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边读边理解。
读词时个人和集体相结合,注意照顾后进生。特别读准三鼐多音字的字音。
4、读中感悟,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请一名同学读这个自然段,大家听后思考:哪句话最能表达亲人们也是天天盼着爷爷的到来。
出示贺知章所写《回乡偶书》这首诗,老师朗诵并简单讲解。
再读第一自然段,突出“热闹、高兴、整天、特别”几个词语,体会全家人和爷爷抑制不住的高兴心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请一个同学读第二自然段,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小作者想了一个办法。
(3)学习第三个自然段。
鸽子能替爷爷报平安吗?那么远的路鸽子能回来吗?请同学们自读第3段。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问:小作者惊什么?喜什么?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然后请一个组汇报。
(4)学习第四个自然段。
让学生读,读出小作者的心情。
5、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用纸折一只小鸽子,写上一句对小朋友说的话。
板书设计:
7 从台湾飞回来的鸽子
爷爷 我
盼望统一
2、从台湾飞回来的鸽子教学设计
从台湾飞回来的鸽子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理解海峡两岸 思念之情和热切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怀抱的愿望。
2、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8个生字和三个多音字,自主积聚词汇。
二、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体会海峡两岸人民的思念之情和热切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怀抱的愿望。
2、认识个生字和3个多音字。
三、教学难点
体会亲人团聚时的幸福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四、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 、 课件
五、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1)收电脑课件引出课题。
大屏幕上出现两只咕咕叫的洁白可爱的小鸽子,时而蹦蹦跳跳,时而展翅高飞。
师问这是什么?生回答,师板书:鸽子。
(2)对课题进行质疑。
2、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请同学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要借助拼音字读准。然后说一说你明白了哪个问题。
3、诚词语,解词义。
老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边读边理解。
读词时个人和集体相结合,注意照顾后进生。特别读准三鼐多音字的字音。
4、读中感悟,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请一名同学读这个自然段,大家听后思考:哪句话最能表达亲人们也是天天盼着爷爷的到来。
出示贺知章所写《回乡偶书》这首诗,老师朗诵并简单讲解。
再读第一自然段,突出“热闹、高兴、整天、特别”几个词语,体会全家人和爷爷抑制不住的高兴心情。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请一个同学读第二自然段,然后请同学们说一说小作者想了一个办法。
(3)学习第三个自然段。
鸽子能替爷爷报平安吗?那么远的路鸽子能回来吗?请同学们自读第3段。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问:小作者惊什么?喜什么?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然后请一个组汇报。
(4)学习第四个自然段。
让学生读,读出小作者的心情。
5、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用纸折一只小鸽子,写上一句对小朋友说的话。
板书设计:
7 从台湾飞回来的鸽子
爷爷 我
盼望统一
3、《从台湾飞回来的鸽子》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读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读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大致了解课文内容.
3,在拼,读,记中扩大识字量.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鸽子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鸽子.
看鸽子,讲鸽子.
师生总结:鸽子代表了和平,鸽子能传达信息.
2,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鸽子的课文.
板书课题:7,从台湾飞回来的鸽子
二,初读课文,粗知内容
画出生字.
粗略地了解内容.
汇报.
生字待教.
内容.
从台湾回来的爷爷特别喜欢鸽子.
爷爷要回到台湾,我把鸽子送给爷爷.
爷爷放回鸽子,我知道爷爷回到了台湾.
我看到这两只鸽子,我多想变成一只白鸽子在台湾和上海之间飞来飞去呀.
师总结.
从台湾回来的爷爷喜欢鸽子,我在爷爷回去的时候,将鸽子送给了他,让爷爷在回台湾时放回鸽子.我看着鸽子,真想变成在两岸飞来飞去的鸽子.
学习生字
出示生字.
学生自由拼读.
讲讲强调的字该怎么读.
后鼻韵母:养鸟,大奖,冲我飞,叫嚷
前鼻韵母:海湾,栏杆
其他:逗人,递过去,咕咕叫
多音字:得,冲,杆
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测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爷爷回上海探亲.
爷爷看见家里养着鸽子,高兴得像个小孩子.
爷爷逗着鸽子玩啊,乐啊.
爷爷特别喜欢那两只得过奖的信鸽.
我把这两只鸽子装在笼子里,递给爷爷……
我放学回家,就看见两只白色的鸽子直冲我家阳台飞来.
它们停在鸽笼外的栏杆上,咕咕咕咕叫着.我惊喜地嚷着:……
指导书写
出示生字卡片.
组词并识字.
养(养鸟) (养育) 绿(绿叶) (绿树)
波(波浪) (水波) 雷(雷电) (雷雨)
雪(雪白) (雪花) 堂(课堂) (大堂)
常(经常) (常来) 带(带来) (丝带)
偏旁部首归类识记.
师范写一两个字,讲笔画注意点.
学生书写.
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作业.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写写对台湾小朋友祝福的话.
表达对统一的渴望.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朗读中感受海峡两岸人民对统一,团圆的渴望.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
读或写词语(或组开花词)
养鸟绿叶波浪雷电
雪花学堂经常带来
复习课文.
出示纸鸽子,引起话题.
在课文中这是谁养的鸽子
(我)(师贴纸鸽子于黑板)
谁最喜欢这只鸽子
(台湾回来的爷爷)
这只可爱的鸽子给我和爷爷带来了什么
爷爷带回了鸽子,又放飞了鸽子,我看见了鸽子,突然想变成一只白鸽,在台湾和上海之间飞来飞去.
师板书:
放飞想变成
爷爷白鸽我
飞来飞去
台湾上海
学习课文
自由读课文.
讲讲读懂的内容.
汇报读懂的或喜欢的段.
根据学生的喜欢进行朗读教学.
先请喜欢第一段的同学起来读.
学生评价;在书上能体现热闹,可爱,喜爱的词语下加上".";齐读第一段.
请喜欢第二,三段的同学起来朗读.(方法同上)
请喜欢第四段的同学起来朗读.(方法同上)
折鸽子,写祝福的话
动手折纸鸽.
帖纸鸽.
写祝福的话.
先说.
再写.
作业
朗读课文.
4、二上《从台湾飞回来的鸽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关系,理解海峡两岸人民的思念之情和热切盼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怀抱的愿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1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二、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体会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愿望。
2.认识11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三、教学难点
体会亲人团聚时的幸福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四、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预习作业:
(1)初读课文。
(2)了解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关系。可以问家里人,也可以查阅一些资料。
2.中国地图、词语卡片、教学课件。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
1.由电脑课件引出课题。
大屏幕上出现两只咕咕叫的、洁白可爱的小鸽子,时而蹦蹦跳跳,时而展翅高飞。
师问:这是什么?板书:鸽子。
师问:你们知道这两只可爱的小鸽子是从哪儿飞回来的吗?板书:从台湾飞回来的。
齐读课题:从台湾飞回来的鸽子。
2.对课题进行质疑。
师: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1)台湾在哪儿?
(2)小鸽子为什么会从台湾飞回来?
(3)它们是怎么到台湾去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带着上面的问题,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要借助拼音把字读准。然后说一说你明白了哪个问题。
(三)读词语,解词义。
教师可出示词语卡片,也可用电脑课件。学生边读边理解。
台湾:昨天我们留了预习作业,现在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台湾与祖国大陆有什么关系?教师出示中国版图,学生讲解时,教师适时补充。标出上海和台湾的位置。
养鸽子:同学们谁家养着鸽子?鸽子有什么本领?
直冲(chòng)、栏杆(gān)
读词时,个人读和集体读相结合,注意照顾后进生。特别要读准三个多音字的字音。
(四)读中感悟,体会情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爷爷在台湾一呆就是几十年,一直不能回祖国看望亲人,这次爷爷费尽周折,终于争取到一个回上海探亲的机会,爷爷归心似箭,上海的亲人们也是天天盼着爷爷的到来。
(1)请一个同学读第一自然段,大家边听边想:哪句话最能表达亲人相见时的高兴心情?把这句话用“”画下来。
投影出示:“那些天,家里像过节似的,可热闹啦。”请同学们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爷爷会说些什么?亲人们会说些什么?请几个同学表演一下。再读这句话。表达出小作者高兴的心情。
(2)投影出示贺知章所写《回乡偶书》这首诗,老师朗诵并简单讲解。
(3)再读第一自然段,突出“热闹、高兴、整天、特别”几个词语,体会全家人和爷爷抑制不住的高兴心情,以及爷爷对鸽子的喜爱。
2.学习第二自然段。
爷爷要回台湾了,亲人们真是难舍难分。“我”是多么舍不得让爷爷走啊。于是作者想了一个好办法,请一个同学读第2自然段,然后请同学们说说小作者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再请一个同学读这一段,然后说说你认为小作者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聪明、孝顺、关心老人)
3.学习第三自然段。
鸽子真能替爷爷报平安吗?那么远的路,鸽子能飞回来吗?请同学们自读第3段。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投影:我惊喜地嚷着:“鸽子从台湾飞回来了!爷爷回到台湾了!”
问:小作者“惊”什么?“喜”什么?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然后请一个组汇报讨论的结果。(小作者为两只鸽子这么快就飞越了台湾海峡,圆满完成任务而惊奇。为爷爷平安回到台湾而高兴。)
请几个同学读课文,要读出惊喜的语气。
看插图想象,练说话。两只鸽子在栏杆上咕咕地叫,是要告诉小主人什么?小作者对这两只信鸽会说什么呢?三人一组练说话。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看着这两只鸽子,小作者想到了很多,全班齐读最后一段。说说小作者想到了什么。(只有鸽子能自由地在上海和台湾之间来回飞行,两地亲人却难得相见,什么时候两岸人民也能像鸽子一样自由往来呢?我多么想到台湾去看望爷爷,看看台湾美丽的风景啊!什么时候我们能够和台湾的小朋友欢聚一堂,共同庆祝六一儿童节呀。)
(2)虽然我们暂时和台湾的小朋友不能见面,但可以把我们的美好祝愿送给他们,你想对台湾的小朋友说什么?
(3)再读最后一段,要重读“多么”,表达出小作者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愿望。
(五)作业: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纸折一只小鸽子,写上一句你想对台湾小朋友说的话。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读。
1.请同学们选一个读书最好的同学,再请他找三个同学与他合作,共同读本课。
2.请同学们进行评价。
(二)复习课后的字词。
两人一组,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读本课生字、读要求会写的字、读“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可以每人读一个,也可一人读完后,另一人再读。也可以把生字组成词再说一句话。)
(三)复习本课出现的多音字。
投影出示句子,读准带点字的字音。
(1)叔叔参军后,寄来一张照片,身穿绿军装,挎着冲锋枪,真精神!(chōng)
(2)早晨,我一边走,一边玩。张红冲我大喊:“小刚,快上课了,快点走!”(chòng)
(四)读本课的生字,练习一字多组。同桌互查。
(五)会写6个字。
1.学生小声读一读田字格中的字,给6个字口头组词。
重点是区分字形、理解字义,练习运用。
2.“养”字要重点指导:捺的起笔不能和撇挨上。最后两笔是竖撇和竖。
“玩”字要指导学生在字形字义上与“完”区别开来。
学生书写,抄字头。
六、反馈。
听写6个字。
5、朱鹮飞回来了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拼音和字典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濒临灭绝的朱鹮,懂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积极参加保护野生动物。
3、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2)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准备:(朱鹮鸟的标本)
五、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认识朱鹮鸟。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课文,理解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1)、小光路遇科考人员。
2)、科考工作得到村民的支持。
3)、发现并保护朱鹮,使它得到繁殖。
4)、成群的朱鹮在自然保护区快乐地生活着。
〈三〉、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小光生活在哪儿?向往的是什么?小光的腼腆说明了什么?
2、理解“向往”、“腼腆”的意思。
3、小光路上遇到的是些什么人?
4、路人想小光问了哪些问题?
5、路人跟爸爸说了些什么?
6、是什么事情引起亚洲国家的关注?
7、科考人员做了哪些工作?
8、理解“寻觅”、“推敲”的意思。
9、小光和小朋友做了些什么?
10、考察中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是怎样对待的?
11、这两只鸟是什么样儿?发现朱鹮后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划出有关词语)
12、小朱鹮的出生说明了什么?
〈四〉、总结课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小光和伙伴们为寻找、保护朱鹮,做了哪些工作?
3、他们的做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4、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叙述的?
〈五〉、布置作业。
1、把这故事讲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2、学会保护珍惜动物。
6、朱鹮飞回来了教案教学设计
9*朱鹮飞回来了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
2默读课文,了解科考队员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鹮的经过。
3.善待动物,增强保护珍稀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善待动物,增强保护珍稀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指导朗读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科考队员们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鹮的经过,培养保护野
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布置学生查阅《十万个为什么》动物分册等有关书籍,查找有关朱鹮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请看一组数字:1=1;1=8760;1=?1=1,表示每一小时就有一种生物灭绝。1=8760,告诉我们一
年里有8760种物种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上消失。1=?你们知道一只熊猫的价格吗?猜猜?(学生自由发
言)熊猫是无价的。在我国陕西秦岭一带,有一种鸟,它的数量比熊猫还要少,它比熊猫还要珍贵,你们知
道它叫什么吗?(板书课题)
二、读懂“阅读提示”,把握学习目标。
1.这篇课文比较长,我们要在一节课中读懂、学会,有什么好办法?(学生谈办法)我们可以根据阅读提
示中的要求来进行阅读,也可以使用自己习惯的学习方法。
2.引导朗读阅读提示。
3.提示告诉我们可以怎么读?
(1)读读想想,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叙述的。
(2)在课文中找一找小光和小伙伴们为了寻找、保护朱鹮都做了哪些事。
(3)想想他们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发。
三、自读课文,弄清课文的记叙顺序,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不熟练、不通顺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认读生字。
2.讨论:课文先讲了什么?又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提醒学生可以找有关时间的词语。)
先介绍了小光巧遇科考队员,并得知他们此行是为了寻找珍稀的朱鹮;再讲在小朋友的热心帮助下,科考队
员发现了朱鹮,并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工作;最后讲陕西省洋县被列为自然保护区,成群的朱鹮在那里
快乐地生活。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指导朗读,理解内容。
1.找出有关段落,读一读。
2.讨论:小光和小伙伴为了寻找、保护朱鹮都做了哪些事?用简要的词句概括。(板书)
(1)积极发动(2)耐心寻找(3)全力保护
3.小光和他的小伙伴们为保护朱鹮立了大功,我们应该好好把他们的事迹宣传一下,也好让更多的人加入
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队伍中来。谁把他们的事迹读一读?
指导朗读。
(1)“积极发动”部分要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抓住小光和小胖子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他们的
天真可爱和热情。在熟读的基础上,还可以分角色朗读。
(2)“耐心寻找”部分要读出他们的“忍耐”和发现朱鹮后的喜悦,体会他们对朱鹮的珍爱。
(3)“全力保护”部分,品味描写他们对小朱鹮悉心照顾的句子,体会他们对朱鹮无比珍爱的感情。
五、创设情境,激发谈话,进一步理解课文。
1.如果小光和他的小伙伴们今天来到我们班,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会向他们提出什么问题?
2.选两位同学扮演小光和小胖子。其他同学谈自己的体会,或向他们提问。
六、交流查找的资料。
教师可介绍有关朱鹮的资料,再让学生汇报找到的有关资料,希望他们向老师那样,用事实来说话。
七、小结。
同学们,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让我们向小光他们学习,从现
在开始,保护身边的动物,爱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让我们的地球永远生机勃勃,永远多姿多彩!
八、布置作业。
1.复习巩固生字。
2.把课文中优美的语句摘抄下来。
板书设计:
9*、朱鹮飞回来了
朱鹮飞回来了
↙
↖
濒临灭绝→发现、保护
(爱护鸟类、保护环境)
课后小记:
7、《朱鹮飞回来了》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体会人与自然应有的关系。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明白:只要人类保护好自然环境,人类和动物都会生活得很好。
教学过程:
一、渲染气氛
1、出示课件:世界上十四种濒临灭绝动物面临的困境的图片。
2、学生交换观看各自所找的动物面临困境的资料。
二、揭示课题
1、朱鹮飞走了,你知道了这个消息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2、知道朱鹮飞回来了,你又会是怎样的心情?
3、板题、读题。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小组内互学。
2、齐读课文,思考:题目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一件什么事?
四、精读细品,体会情感
1、默看课文,思考:人们是如何苦苦寻觅,并悉心照料朱鹮的?
2、学习6?D14自然段。
(1)朗读相应的段落。
(2)重点理解“静候一旁的考察队员按捺住激动的心情,……生怕惊飞了这两只珍稀的鸟儿。”这一段话。
抓住:“像守候”、“小心翼翼”、“悄悄的”,反复朗读,想象理解,并把这句话与“他们守候在这两只鸟儿旁边,观察着拍摄照片……”比较。
体会:大家当时是怎样的心情?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情?
五、总结
让朱鹮快乐地生活,不仅是考察队员的心愿,也是作者的心愿,更是人类的心愿。
只要人类爱护环境了,动物和人类都会生活得很好。
六、拓展
1、出示主题“远行的小鸟回家吧!”
2、红蓝护鸟队进行“护鸟行动的演讲”。
教学反思:
《朱鹮飞回来了》是第十二单元(回归主题)的第二篇主体课文,课文内容浅显,意在让学生懂得濒临灭绝的动物应当回归自己的家园,人类应当还属于它们的栖息之地,以示人们渴望动物回归本属于它们的大自然的美好心愿。中心意思并不难把握。于是,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课前补充。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体会作者的感情,我首先激发学生对濒临灭绝的或国家保护的动物产生浓烈的忧患意识,让学生通过查阅《百科全书》、《动物知识》等书,上网查阅,询问他人等不同的形式进行调查,通过自主参与,了解这类动物的生活习性及面临的困境,为课文学习作好铺垫。果然,学生通过调查,反馈了许多让我惊叹的信息:如白豚、微型猪等十四种动物正濒临灭绝,我国的大熊猫、东北虎等也亟需保护……有一个学生通过对家中的老人的询问,发现我们家乡以前常见的猫头鹰、乌鸦、麻雀等动物现今也很难看见了……这样,学生在课前对课中内容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对动物面临的困境,从感情上产生了忧患意识,为上课时体会文章的“题目所饱含的作者怎样的感情”一问及深刻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减缓了教学的难度。
2、课中找重点。《朱鹮飞回来了》一文较长,但内容浅显,意在使人们明白应该还动物们一个栖息地?D?D家园。教学中重点学习4-14自然段,了解人们是如何苦苦寻觅,并悉心照料朱鹮的。特别是抓住“静候一旁的考察队员按捺住激动的心情,像守候着一只易碎的宝瓶一样,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悄悄地拍摄照片,生怕惊飞了这两只珍稀的鸟儿。”这一句进行教学,抓住“像守候”、“小心翼翼”、“悄悄地”这些重点词,反复朗读,想象,体会,理解,思考大家当时是怎样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有的学生说:“他们担心惊飞了朱鹮。”有的说:“害怕朱鹮惊飞了又可能会遇到困境。”还有的说:“因为考察队员想让朱鹮快乐地生活,”这时,我顺势进行总结,是呀!让朱鹮快乐地生活,不仅是考察队员的心愿,也是作者的心愿,更是我们人类的心愿。这样,不仅理解了课文,而且把课后的问题也有机地揉于教学中了。
3、课后拓展。教是为了不教,课内的教是为了课后的运用。当我在教完《朱鹮飞回来了》一课后,接着又开展了一节以“远行的小鸟回家吧!”为主题的班队活动,让学生把他们课前查阅的资料和课中学到的知识进行综合整理,从而真正地懂得人类该怎么做才能还给动物们自己的家园。在活动中,许多同学都表达了他们对人类肆意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的愤怒,对保护动物的美好心愿,有一个同学说:“我们全班应该写一封信给县长,不允许在东门小河边办纸厂,然后种上小树,几年后就会有许多小鸟飞回来了。”还有一个同学说:“老师,放假的时候,您也带我们去找一找那些飞走了的乌鸦、猫头鹰好不好?”学生的这些话语让我很感动。
总之,我在教学《朱鹮飞回来了》一文时,注意了课前的准备,课后的延伸,加上课中抓住重点学习,这样教学起来效果是极佳的。
8、《朱鹮飞回来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2.了解科考队员们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鹤的经过,培养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在指导朗读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科考队员们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鹩的经过,培养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请看一组数字:1=1;1=8760;1=?
1=l,表示每一小时就有一种生物灭绝。1=8760,告诉我们一年里有8760种物种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上消失。l=?你们知道一只熊猫的价格吗?猜猜?(学生自由发言)熊猫是无价的。在我国陕西秦岭一带,有一种鸟,它的数量比熊猫还要少,它比熊猫还要珍贵,你们知道它叫什么吗?
(板书课题)
(二)、读懂“阅读提示”,把握学习目标。
1.这篇课文比较长,我们要在一节课中读懂、学会,有什么好办法?(学生谈办法)
我们可以根据阅读提示中的要求来进行阅读,也可以使用自己习惯的学习方法。
2.引导朗读阅读提示。
3.提示告诉我们可以怎么读?(投影出示)
(1)读读想想,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叙述的。
(2)在课文中找一找小光和小伙伴们为了寻找、保护朱鹩都做了哪些事。
(3)想想他们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发。
(三)、自读课文,弄清课文的记叙顺序,了解文幸的主要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不熟练、不通顺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认读生字。
2.讨论:课文先讲了什么?又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提醒学生可以找有关时间的词语。)
先介绍了小光巧遇科考队员,并得知他们此行是为了寻找珍稀的朱鹩;再讲在小朋友的热心帮助下,科考队员发现了朱鹩,并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工作;最后讲陕西省洋县被列为自然保护区,成群的朱期在那里快乐地生活。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指导朗读,理解内容。
1.找出有关段落,读一读。
2.讨论:小光和小伙伴为了寻找、保护朱鹩都做了哪些事?用简要的词句概括。(板书)
(1)积极发动
(2)耐心寻找
(3)全力保护
3.小光和他的小伙伴们为保护朱鹩立了大功,我们应该好好把他们的事迹宣传一下,也好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队伍中来。谁把他们的事迹读一谈?
指导朗读。
(1)“积极发动”部分要读出不同人物的不同特点,抓住小光和小胖子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他们的天真可爱和热情。在熟读的基础上,还可以分角色朗读。
(2)“耐心寻找”部分要读出他们的“忍耐”和发现朱朝后的喜悦,体会他们对朱鹩的珍爱。
(3)“全力保护”部分,品味描写他们对小朱鹩悉心照顾的句子,体会他们对朱鹊无比珍爱的感情。
(五)、创设情境,激发谈话,进一步理解课文。
1.如果小光和他的小伙伴们今天来到我们班,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会向他们提出什么问题?
2.选两位同学扮演小光和小胖子。其他同学谈自已的体会,或向他们提问。
(六)、交流查找的资料。
学生汇报交流他们找到的有关资料。
(七)、小结。
同学们,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保护动物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让我们向小光他们学习,从现在开始,保护身边的动物,爱护我们身边的一草一木,让我们的地球永远生机勃勃,永远多姿多彩!
(八)、布置作业。
1.复习巩同生字。
2.把课文中优美的语句摘抄下来。
9、《朱鹮飞回来了》教学设计
以问启思,讨论交流的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引发疑问
教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朱鹮飞回来了。课前已经知道朱鹮的同学请举手,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展示朱鹮图片,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或是查找的资料介绍朱鹮。
教师:很好。根据这个题目,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可能的问题是:朱鹮为什么飞走?又为什么飞回来?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叙述的顺序
1、学习生字词。教师:我们先将本课的生词读一读,看看大家能不能结合课文认识它们。齐读生词。
2、初读课文。教师:请同学们按阅读提示再次阅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上做上一些记号,与同桌交流交流。
学生自读课文。
教师:谁能告诉大家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写小朋友配合科考队发现并保护朱鹮的事。)
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并板书。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小光与科考队员相遇,得知科考队员此行的目的和保护朱鹮的重要性;科考队员在小光等的协助下发现朱鹮;大家一起为保护朱鹮做了很多努力;洋县成了朱鹮生活的乐园。
教师:在这些内容当中,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呢?
三、根据问题,阅读课文
1、教师:根据阅读提示和前面同学们提出的一些问题,请大家再一次快速阅读课文,读完以后,在小组上交流交流。
学生快速自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
2、教师:同学们,朱鹮是飞走了吗?(不是)请大家讨论一下:课文为什么要说朱鹮“飞回来”呢?
学生发言,课文中的第四自然段能够找到答案,请学生读一读。飞走,其实是指濒临灭绝,也是朱鹮非常珍贵的原因。
3、教师:那么,又是什么让朱鹮“飞回来”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与同桌同学讨论讨论,为了朱鹮能够“飞回来”,小光和小伙伴配合科考队做了哪些努力呢?
学生读课文,讨论,教师巡视参与。
请学生读一读相关的句子或段落,找出小光和小伙伴所做的努力。教师归纳并板书。
(1)帮助宣传,和小伙伴一起寻找线索。学生找到这些地方的时候,组织感情朗读:谁来读一读小光与小胖子的对话,表现出童趣和喜悦?全班齐读。
(2)为科考队带路并协助寻找。这里是重点:你能从课文的叙述中体会到什么?你对哪里的体会最深刻,和全班同学交流交流。
学生可能体会到守候的辛苦和发现朱鹮的惊喜,都请他们用感情朗读的方式加深理解。
(3)保护朱鹮,挖田螺泥鳅、抓小鱼小虾喂养体弱的小朱鹮。也请学生读一读13自然段。
教师:现在,谁能说说朱鹮为什么能够“飞回来”?(有科考队员的努力,还有像小光这样热爱野生动物的小朋友的帮助,使洋县成为了朱鹮生活的乐园。)
教师有感情朗读解焱《失而复得的朱鹮》节选:“朱鹮近几年数量的迅速发展增加了我们恢复该物种的信心。但是回想拯救这一物种的经历,不禁令人心悸。如果考察队晚两年组织,如果这7只朱鹮未能成功地繁育,……。幸运的是这个物种被成功地保存下来,扩大其分布区天然湿地和其他的保护努力仍在继续,希望这种几遭绝灭的物种能够永远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欣赏到这种美丽的动物,并与他们相伴成长。”同学们,小光为拯救朱鹮所做的努力能够给我们一些什么启示呢?
请学生发言,注意总结,比如: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四、课堂练习
选做。
1、据文中描写画一幅朱鹮的画,旁边写上自己想说的话。
2、写文中或课外收集的描写朱鹮的有关句子。
板书设计:
16、朱鹮飞回来了
飞走
飞回
启示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