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雷鸟太太的时装一等奖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雷鸟太太的时装一等奖》属于语文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雷鸟太太的时装一等奖

1、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雷鸟太太的时装一等奖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8个字,认识8个字。

2、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生词与关键词语。

3、默读课文,能完整地讲这个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鸟太太在夏天和秋天各穿怎样的服装。

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相关资料,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地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教师适时加以指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继续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雷鸟太太在夏天和秋天各穿上了怎样的服装,引导学生探究其奥秘,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准备;电子备课。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通过前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雷鸟太太在冬天和春天会穿上不一样的服装。那么,她在夏天和秋天会穿怎样的服装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24课《雷鸟太太的时装》

板书课题:雷鸟太太的时装(二)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学习障碍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正确课文。

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3、师生共同正音、纠错。

三、交流学习体会,初步感知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评议。

2、默读课文。

思考: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小组交流学习体会: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记号。

4、全班交流。

5、教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较简单的问题当场解决)

四、写字指导

1、独立观察生字表中的字,想一想应该如果记忆。

2、小组内交流。

3、将比较难记和易错的字在全班交流。

五、课堂练习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雷鸟太太在夏天和秋天各穿怎样的服装?

指名回答。

2、它为什么要穿这样的服装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由读课文。

要求:找出雷鸟太太换装的原因,把找到的句子划下来。

2、小组交流。

把自己找到的句子和原因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交流学习收获,探究原因。

(1)雷鸟太太夏天穿什么服装?为什么?

指名回答。

师生共同评议。

(2)如果你是雷鸟太太,你会怎样介绍自己的服装。

(3)秋季来临,雷鸟太太的时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雷鸟太太的新衣服究竟是什么颜色呢?指名描述。

4、雷鸟太太为什么一年四季总要换衣服呢?

(1)小组交流、讨论。

(2)教师随机采访,学生汇报。

三、拓展练习;

1、同学们,你们想对雷鸟太太说点什么呢?

2、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雷鸟太太的时装》这个故事。

3、还有哪些动物也会变换“衣服”的颜色?

2、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雷鸟太太的时装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8个字,认识8个字。

2、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生词与关键词语。

3、默读课文,能完整地讲这个故事。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鸟太太在夏天和秋天各穿怎样的服装。

过程与方法:

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相关资料,课堂上采取小组合作、探究地方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教师适时加以指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继续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了解雷鸟太太在夏天和秋天各穿上了怎样的服装,引导学生探究其奥秘,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准备;电子备课。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通过前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雷鸟太太在冬天和春天会穿上不一样的服装。那么,她在夏天和秋天会穿怎样的服装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24课《雷鸟太太的时装》

板书课题:雷鸟太太的时装(二)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扫清学习障碍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正确课文。

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3、师生共同正音、纠错。

三、交流学习体会,初步感知课文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1)指名朗读课文。

(2)师生共同评议。

2、默读课文。

思考: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小组交流学习体会: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记号。

4、全班交流。

5、教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较简单的问题当场解决)

四、写字指导

1、独立观察生字表中的字,想一想应该如果记忆。

2、小组内交流。

3、将比较难记和易错的字在全班交流。

五、课堂练习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雷鸟太太在夏天和秋天各穿怎样的服装?

指名回答。

2、它为什么要穿这样的服装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由读课文。

要求:找出雷鸟太太换装的原因,把找到的句子划下来。

2、小组交流。

把自己找到的句子和原因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3、交流学习收获,探究原因。

(1)雷鸟太太夏天穿什么服装?为什么?

指名回答。

师生共同评议。

(2)如果你是雷鸟太太,你会怎样介绍自己的服装。

(3)秋季来临,雷鸟太太的时装又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雷鸟太太的新衣服究竟是什么颜色呢?指名描述。

4、雷鸟太太为什么一年四季总要换衣服呢?

(1)小组交流、讨论。

(2)教师随机采访,学生汇报。

三、拓展练习;

1、同学们,你们想对雷鸟太太说点什么呢?

2、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雷鸟太太的时装》这个故事。

3、还有哪些动物也会变换“衣服”的颜色?

3、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雷鸟太太的时装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10个字,认识10个字。查字典,联系上下问理解相关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雷鸟太太在冬天和春天各穿上了怎样的衣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读科学童话故事及探索自然界奥秘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在整体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9、24自然段。

教学重点:了解雷鸟太太在冬季和春季服装的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雷鸟太太服装变化与季节的关系,透过课文生动的语句感受自然界的奥秘。

教学准备:电子备课。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板书(时装),这个词语如何理解?(学生发言)。

出示雷鸟的图片,雷鸟和咱们平时看到的鸟不大一样,这位雷鸟太太可了不得,她是森林里聪明的时装专家,随着季节的变化,她的时装换了一套又一套,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就跟我们去认识认识雷鸟太太吧!

板书课题,指名读,齐读。质疑:看了课题,你最关心的是什么?

梳理问题,教师小结:雷鸟怎么会有时装呢?它的时装是什么样的?

二、初读课文,扫清学习障碍

1、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正确课文。

2、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3、师生共同正音、纠错。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交流学习体会,初步感知课文

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1)指名朗读。

(2)师生共同评议。

2、默读课文。

思考: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3、小组交流学习体会: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并把不理解的问题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好记号。

4、全班交流。

5、教师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较简单的问题当场解决)

四、写字指导

1、独立观察生字表中的字,想一想应该如果记忆。

2、小组内交流。

3、将比较难记和易错的字在全班交流。

五、课堂练习

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词,指名认读。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这个故事的大致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同学们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1段。

创设情景,课件演示第一段有关冬景的描写,师配乐朗读第一段。

师:你们喜欢这雪白的世界吗?你最喜欢什么?

师:冬天的雪景很美,这段话写得更美!谁来读?

(二)学习第2段

过度:大雪整整下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晨,雪停了!一只名叫跳跳的小松鼠从树洞里爬了出来,它在干什么呢?赶快读第2自然段,把你感兴趣的句子多读几遍。

生自读,重点体会第4句。

(三)学习3-7段。

1.过度:就在小松鼠津津有味地品尝着美味的松果时,却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3-7自然段,看看你知道了什么?

2.分角色朗读

3.同桌联系表演-----指名表演------师指导:出示“他那蓬松的大尾巴(就像降落伞)。帮助他(稳稳地)落在雪地上,(一点也不摔不疼)。的填空联系,重点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语体会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的动作

(四)学习课文8-9自然段。

1.过度:看到小松鼠这么可爱,雷鸟大婶不再生气了!接下来他们又会说什么呢?(教师读)

2.生谈知道了什么。

3.课件演示雷鸟在雪地里通过自己的白大衣躲过猛兽的镜头!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夸一夸雷鸟的白大衣!

5.书上是怎么说的呢?请大家读课文的10-14段。

6.生反馈,师相机出示:“白色的羽绒密密的,又柔软,又暖和。”“……和周围的雪地融成一色。不仔细看,还真的分辨不出来呢!”

4、三年级教案:二年级教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六册 纸奶奶的生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示例(一)

11.《纸奶奶的生日》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纸张的发展变化;

2.使学生明白各种纸张的功能特点

3、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训练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将来有更多的创造,为人类造福。

教学重点、难点:

1、明白课文中各种纸张的功能特点。

2、大胆想象,自己设计一种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二、自学自悟,理解课文:

1、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号,什么意思?你想怎样学呢?

3、那么这篇课文的阅读提示向我们提出了什么问题呢?打开书,一人读,其他同学找到四个问题。

4、初读课文,解决第一个问题。

5、再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合作学习,解决第二个问题。

6、学生汇报。

注:侧重点不同。

齐读课题。

阅读课文。我想按照阅读提示去学……

1、给纸奶奶过生日的有哪几个儿孙?

2、他们有什么本领?

3、纸有哪些发展变化?

4、你还想发明什么样的纸?

学生自学。

学生喜欢说哪个问题,就说哪个。

5、三年级教案:二年级教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六册 纸奶奶的生日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示例(二)

11. 纸奶奶的生日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的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3.能初步把握本课所介绍的各种纸的性质和用途,体会到科学技术在发展,人类社会在进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纸奶奶的生日》。读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呢?

二、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

课文讲了哪几种奇妙的纸?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作用?为什么纸奶奶感慨地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三、全班交流

1.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解决纸的种类、特点、作用,相机完成课前老师发的表格。

2.学生交流时相机理解:恭恭敬敬、慢条斯理等词语。

教师简介“薄铝箔”等词语。

板书:

名称

特点

作用

避水纸

不怕水

做雨衣、做泳衣

耐热纸

不怕火

炼钢、生物实验都能用上

食用纸

可以吃

做成报纸、书刊,读完后能吃

防锈纸

防锈

包装金属元件、保护其不生锈

速溶纸

快速溶解

包装水泥、制成手帕、餐巾

容器纸

耐高温

制成容器、可以用来做饭、烧水

3.小组合作学习。

选取你最喜欢的一种纸,有感情地把相关内容朗读给小组中其他的同学听,大家互相评议。

4.以“推销员”的身份向全班同学介绍一种纸,其他同学作评价。

5.教师小结过渡:

纸奶奶听着儿女们的介绍,心里又高兴又激动,她感慨地说了一句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比一代有出息呀!”

6.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一代比一代有出息呀!”

①出示幻灯片:齐读。

②理解成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原指蓝色从寥蓝提炼而成,但是颜色比蓼蓝更深。后来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这里指纸发展太快了,一代更比一代强。表达了纸奶奶高兴激动的心情。)

四、引导学生大胆想像

今天,老师请你们当发明家,想一想,你要发明什么纸,它有哪些特点?又有什么作用呢?也可以发明新型房子、桥梁、道路、学习用具等,可以说一说,也可以画一画。

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五、总结

同学们,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和想法呢?

1.了解了课文介绍的6种新型纸的特点和用途。

2.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和发明创作的欲望。

六、布置作业。

1.把自己想象发明的物品介绍给家长或小伙伴。

2.预习第12课。

七、板书设计

6、三年级教案:二年级教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六册 参观人民大会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示例

10、参观人民大会堂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认识两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登山、灿烂、宽敞、贵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3.读懂每个自然段,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

4.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责任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理解词义。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谁参观过人民大会堂?它座落在什么地方?介绍有关大会堂的资料。见“扩展资料”。

2.老师范读课文,听后简单谈谈你的感受。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读课文,标画出文中生字、词及自然段序号。

2.学生通过查字典自学生字、词(用填表法完成自学)。

生字

读音

音序

部首

剩几画

组词

jiē

J

4

台阶

三、检查自学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读音。

“登、厅、党”是后鼻韵母;

“灿、烂、宾”是前鼻韵母;

“敞、饰”是翘舌音。

2.分析字形结构,注意书写规范。

“登”上下结构,左上角是“ ”,不要写成“ ”;右上角是“ ”,不要写成“ ”。

“厅”半包围结构,外围是个“厂”,不要把第一笔写成撇。

“席”半包围结构,里下方是“巾”,不要写成“又”。

“敞”左右结构,左边是上下结构,上边是个变形的“ ”字,不要写成“ ” 。

“内”独体字,注意里边是“丶”,不要写成捺。

3.难以确定的部首。

“登”应查“豆”部。

“内”应查“|”部。

“党”应查“小”部。

4.区别多音字的用法,可采用组词的方式,作巩固练习。

5.区别形近字,可采用组词方式,作巩固练习。

席( ) 党( ) 敞( ) 内( )

度( ) 赏( ) 敝( ) 肉( )

芒( ) 座( ) 描( ) 具( )

茫( ) 坐( ) 瞄( ) 且( )

四、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庄严:庄重而严肃。

国徽:代表国家的标志。我国的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红底;周围是谷穗和齿轮。

灿烂:光彩鲜明耀眼。

宽敞:宽阔、宽大。

繁星:许许多多的星星。本文比喻电灯很多。

摆设:把物品(多指艺术品)按审美观点安放。

晶光闪耀:十分明亮的光芒一闪一闪地耀眼。本文指中央大厅大理石的地板十分明亮。

眼花缭乱:看到的东西又多又好看,眼睛都看花了。

情不自禁: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五、自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六、作业:

生字、词、读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学习“按参观的顺序写”这种写作方法。

2.了解人民大会堂的雄伟壮丽和建设速度,体会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和建设祖国的高度责任感。

教学重点:

弄清人民大会堂的正门,中央大厅、大礼堂、宴会厅、会议厅各具什么特色以及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按参观顺序把看到,听到的内容写清楚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

齐读课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本文是一篇参观记;题目交代了干什么,也就是本文以内容命题的。)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读了这篇文章,人民大会堂给你留下的总印象是什么?

板书:雄伟壮丽

7、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园地三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搜集相对的词语引导学生在积累和运用中学习语言。

3.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话能力。

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把自己在秋天里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画成图画。

3.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理由,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画或挂图(可以是前面课文的挂图,也可生画的)。

师: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 大家带来很多的来的快乐,是吗?板书:秋天的快乐

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在秋天做事时高兴的心情。

2.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a、请学生说说自己在金秋时节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让学

生自己先说说。

b、具体说说自己在秋天所做的事,各自准备。要求:

(1)把做的事儿说清楚。

(2)说出自己的快乐。

(3)可以边说边演,可以请同桌一起说说演演。

3.讲评结合,促进交流。

a、指名学生上台口述,师生结合要求评点。

b、以示范为例,和同桌或在小组内互述,并推荐出让自己感受最快乐的同桌上大堂交流。

c、师生评选最佳学生。

4.学习小结,指导实践。

小结学生交际的情况(以肯定为主的不足,以指导学生生活实践。

5.拓展活动

画一画秋天的图画或所做的快乐的事。

习作: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在上节课,你们描述了在秋天所做的事,又画了美丽的画,那你们能把画面上的内容写下来吗?

二、写前指导

1.请同学们把画展示给同桌看,并说说画上的内容。

要求:说话完整、清楚,尽量用上好词

2.抽生上台展示、交流,评价。

3.交流好词好句。

三、写作

1.根据自己的画和描述写一段话。要求:事情叙述清楚、完整,语句通顺,用上了好词。

2.同桌相互交流所写的,并相互提出意见。

3.自行修改

四、交流、欣赏

1.抽生上台读,大家评价

2.佳作欣赏,大家点评写得好的地方。

3.自己再次修改。

4.把话读给你喜欢的同学或老师听。

五、作业

1.誊写

2.家长写出评价。

3.把画和话贴在教室的墙上。

8、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乐园八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读含多音字的词语;了解汉字一词多意的现象。描学四季的词语;背名言;读一读描写雪景的美文。

过程与方法:

在读一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培养语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含多音字的词语。

1.自由读词语,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带点字的音。

2.同位交流读。

3.说说,你还能用这些字组成别的词吗?

4.复习一些以前学过的多音字,拓展延伸。

二、认一认描写四季的词。

1.自由读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读词语。调动学生已有的对四季风的感受,理解词语。

3.多种形式读词语,注意读出四季“风”的不同特点。

4.比一比,谁先记住这些词语?

三、积累名言。

1.自由读,把句子读通读顺。

2.小组交流,对这两句话的体会。

3.比一比,看谁背得快?

4.写一写,鼓励同学们选一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第二课时

一、阅读短文。

1.自由朗读,读通短文,勾画写的美的词句。

2.同桌合作读,结合生活体验交流自己读短文后的感受。

3.指名读课文,指导读出感情。

4.鼓励学生把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5.拓展延伸,再去找一找描写雪景的文章,进一步体验雪景。

二、探究与发现。

1.自由读,看你发现了什么?

2.联系小伙伴的提示语,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

3.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

4.师:你还能说出哪些与季节有关的词语。看谁说的多?说的好。

5.出示四幅“春、夏、秋、冬”的画,把刚才的这些词语写到恰当的话下面。

6.选择一个季节,向大家介绍以下,用上同学们刚才说的词语或词组。

口语交际

一、创设交际情景,

师:我们在前面学习的许多关于“风”的词语,看谁说得多。

二、今天,我们就来给风图上颜色好么?

指导学生读一读,题目中人物的对话,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

三、请学生说一说,你希望风是什么颜色的?

四、小组交流:假如风有颜色,世界会是怎样的呢?

看谁的想法最奇妙。最能体现出自己的个性。

五、小组推荐或自荐2名学生上台说给全班同学听一听,教师引导评议。

(重点评议:话语是否清楚、具体。想象是否奇妙,是否表现了美好的愿望。)

六、假如风有颜色,世界将更加多姿多彩,让我们那出画笔,画出这奇妙的世界吧。

9、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乐园一

推荐阅读: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学习目标:

1进一步学习近义词、数量词,积累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2阅读信,了解信的书写格式和大体的书写方法。

3学习探究与发现,了解水的用途,自主探究水的用处,培养学生环保的意识。

4在学习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尊师意识,引导学生用最恰当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喜爱之情。

5写作:《暑假里的事》初步学习命题作文的写作方法,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表达,把自己在暑假里的见闻和趣事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教学重点:

加强语文基础知识近义词、数量词的学习,积累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初步学习书信的书写方式方法。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在口语交际和写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增强学生表达的兴趣。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学生搜集资料查找水的用途和描写水的好词佳句,查找有关学习的名言警句,回顾暑假生活为写作做好准备。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进一步学习近义词、数量词,积累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2阅读信,了解信的书写格式和大体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

我来试试

一、读一读

问好在乎快活抢救

问候在意快乐拯救

1读这四组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教师点拨:当我们拿到一个词语,要求写出它的近义词时,一般情况下含有同一个字的一组词常常是近义词.比如"赞扬"的近义词有"赞美""赞叹""称赞",它们都含有一个"赞"字都有"夸奖"的含义,试着找找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清晰——( )展开——( ) 奇异——( )

3拓展练习:近义词虽然意思相近,但是在意思、语气、表达等程度上还是有差异的,选词填空看看下列词语在哪个句子中更恰当。

⑴列宁做错了事能主动认错,是个()的孩子。(老实诚实)

⑵北京是()世界的古都。(着名闻名)

达.芬奇是()的画家。

⑶清清的溪水()地向前流去。(欢快欢笑)

⑷春风()地吹,吹绿了小草,吹红了桃花。

西北风()地刮着,大片大片的雪花飘落下来。(轻轻呼呼)

⑸火药是中国人()的。

种葫芦的人()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发现发明)

二、认一认,读一读.

一抹斜阳一片沙漠一串驼铃一片翠竹一股清泉

一阵鸟鸣一弯新月一叶扁舟一点灯火

1读词语,这个题目要我们知道些什么?

2教师点拨:数词和量词搭配在一起就是数量词。正确使用数量词,可以使我们语言表达更准确生动。例如: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说,一条领带一块表,一件衣服一顶帽,一瓶牛奶一杯茶,一包饼干一盒糕。

在大千世界里,我们经常看到,轮明月一颗星,一棵大树一只鸟,一架飞机一片云,一艘轮船一座桥。

3拓展练习:在下面的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一支() 一匹() 一条() 一座() 一双()

一盒() 一窝() 一本() 一架() 一只()

一棵() 一阵() 一袋() 一块() 一把()

三、读一读。

1自由读书信。要求把信读通顺,边读边想信中写了些什么?

2讨论交流书信的内容。

3小组观察,讨论:书信的格式是怎样的?

4教师点拨:

①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

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否则,就会违反构段意义单一的要求,变成多义段了。

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

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

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

⑤具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再下一行写日期。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学习探究与发现,了解水的用途,自主探究水的用处,培养学生环保的意识。

2在学习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尊师意识,引导学生用最恰当方式表达对老师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探究与发现

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

1读句子。

2小组交流说说水的用途。

3集体交流,说出水的不同用途。

二、口语交际:教师节到了

1教师节又要来临,大家准备用怎样的方式向老师祝贺节日快乐呢?我们来策划以下今年的教师节我们的行动吧。

2学生提议,预设:制作贺卡小手工制品 购买礼物等

3说说怎样的礼物最恰当,为什么?

4在制作和送礼物的时候要注意写什么?

比如对年龄大的老师、男老师等,你会对他们说什么?在贺卡上写些什么?

5试着给老师写一封信,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和祝贺的心意。你会在信中说些什么?

第三、四课时

写作:《暑假里的事》初步学习命题作文的写作方法,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表达,把自己在暑假里的见闻和趣事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习作目的: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自由、宽松、和谐的习作氛围,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交流写作中展现富有个性化的童真、童趣。

习作指导:

一、启发回忆

1.聊一聊说说暑假大家是怎样度过的?

2.翻阅日记,想一想

你在暑假中经历了哪些事?你觉得最值得回味的是哪件事?为什么它值得你回味?让学生翻阅日记、周记,去追寻美好的往事。

3.走出课堂,问一问

学生可以到家长、朋友、邻里中间去调查了解,和他们共同回忆自己发生的一些事,并在调查时完成下表,能写多少就写多少。

地点 开心有趣的事 伤心后悔的事

主要人物 主要事件 主要人物 主要事件

家里

街上

田野里

旅途中

二、指导表达

1.走下座位,说一说

在自己的材料库中选择一件最能吸引人的,或是别人没有听过的新鲜事,讲给同学们听。说的时候要注意把事情的经过说清楚,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问,并且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哪部分。

2.写一写

刚才你怎么说就可以怎么写,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流泻于笔端。

三、开放评价

引导学生相互品评、自由交流。通过不知不觉的谈话形式,让学生在自我修改中进一步感悟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1.小组交流,评一评

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组员之间相互品一品、评一评,看看哪个地方是大家欣赏的地方,哪个地方大家认为还要进一步说明白、说具体。

2.集体交流,赏一赏

在小组互评的基础上,每个小会推荐一篇认为进步大的习作进行集体交流,教师引导全班学生欣赏好的写法,好的语词、片断,激励学生大胆表达。教师随机评点,并提出修改意见。

最后,每个学生根据同学、老师的意见各自修改自己的作文,取长补短,提高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