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第30课棉花姑娘教学设计与反思一等奖》属于教学反思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一年级下册第30课棉花姑娘教学设计与反思一等奖
1.课题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30课《棉花姑娘》 2.课型 精读课 3.辅助工具 多媒体课件 4. 教 学 目 标 (1)本课教学目标
1、 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
2、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 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2)本课时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姑娘等七个生字,会写只、雪两个字。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
一、六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3.认识蚜虫、七星瓢虫,通过朗读感受棉花姑娘生病时、病愈后的不同心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喜欢阅读童话故事,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5. 教 学 内 容 (1)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以的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
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起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七个生字,会写只、雪两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
一、六自然段,感受棉花生病时、病愈后的不同心情。 6.学情 分析 棉花姑娘生病了,孩子们很同情她却无力帮助她,心里会很着急。根据学生们的心理,童话能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引发共鸣,所以比较容易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充分朗读,在读中学懂文,悟出情。学生会被一条情感线牵引学文始终,学出滋味。 7.教学 方法 教法:创设情境法、以读代讲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以读促悟法 8.教与学 教师的教学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
一、猜谜导入 1.出示谜语,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师: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出示谜语)像云不是云,地上开白花,像雪不是雪,越冷越爱它。 师:花我们平时读一声,比如花园花朵,但在棉花这个词里读轻声。请大家跟我一起读。 2.简介棉花,引入课题。
师:(出示棉花图片)大家看,棉花好看吗?棉花不但好看,而且还很有用,冬天我们穿的棉衣,盖的棉被都是用棉花做的。 师:咱们来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吧。(板书课题棉花姑娘)今天咱们就来和棉花姑娘做朋友。 师:姑娘的娘本来读二声,但在姑娘这个词里面读轻声(板书注音)。请跟老师一起来读课题。
师:姑娘这两个字都是这一课要认的字,谁能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两个字的。 师:这两个字是形声字,都是女字旁,姑娘指的是女孩子。来,我们班的小姑娘摆摆手和棉花姑娘打个招呼。
二、初读识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出示图片)棉花姑娘愁眉苦脸的,这是发生了什么事呢?大家快到课文中去看看吧。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划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还要标出自然段。
2.结合语境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师:棉花姑娘带来几个句子,想考考同学们认字认得怎么样。(课件出示句子)
(1)棉花姑娘的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y虫。 师:(指名读)。你能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认识它的吗? 师:(出示蚜虫图片)简单介绍:蚜虫专门吸取植物叶子里的水分和营养,是一种害虫。它很小,比芝麻还小。但是危害很大,植物长了蚜虫,就像我们人生病一样难受。
(2)她多么盼pn望有医生来给她治zh病啊! 师:谁来读读第二个句子? 师:盼望的盼是什么部首? 师:还能说几个目字旁的字吗? 师:治病的治字是怎么记的? 师:对,三点水旁加讲台的台,电视台的台就是治 医治、治疗。 师:三点水旁的字我们认识的也不少,谁能来说几个?
(3)啄zhu木鸟会捉树干里的害虫。 师:(指名读)谁来读读第三个句子。 师:这个句子里有一个多音字,它是四声,树干。还有一种读音是一声,干净的干。 师: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师:啄的左边是它的嘴,右边像一条条的虫子。
它在用嘴啄虫子为大树治病。
(4)七星瓢虫身上有七个斑bān点。 师:(指名读)。 师:斑点的斑,它和我们见过的哪个字有点像? 师:斑点的斑中间是个文字,班级的班中间是一点一撇。 师:老师给大家出个填空题目。(出示填空题) 斑 班 一年级七( )的同学去动物园看( )马。
3.趣味识字。 师:现在这些生字宝宝要和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了,请你们再读一读,记住都有谁。 师:他们藏在了棉花姑娘的身后,你能找出它们并读准吗?谁来?师:哪一组同学愿意开火车来读? 师:咱们男女生赛读一下。 4.师生合作读课文,巩固识字。 师:同学们读的真棒!现在这些调皮的字宝宝又跳到了课文中,大家还认识他们吗?老师和大家合作读课文。
注意老师读到哪停了,你就接着往下读。看谁听得最认真,读的最好听。 师:(鼓励学生,加强指导。)
三、读悟课文,加深理解。 1.提出问题,同桌交流。 师:大家读得真不错,老师出两个问题来考考你:棉花姑娘得了什么病?她都请了哪些医生来给她治病?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2.交流第一个问题,练习读出盼望的语气。(出示第一个问题) 师:棉花姑娘得了什么病? 师:这些蚜虫在一口一口地吸着棉花姑娘的营养,它们是多么? 师:对,长了蚜虫的棉花姑娘愁眉苦脸的,特别难受,她? 师:盼望能换成另外一个词吗? 师:对,盼望和希望是近义词,但是盼望表达的意思比希望还要更强烈和急切。
谁能把棉花姑娘这种强烈的、急切的心情读出来? 师:这位生病的棉花姑娘特别非常着急,特别难受。还有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师:咱们一起来读出棉花姑娘着急和难受! 3.交流第二个问题,梳理课文内容。(出示第二个问题) 师:那么,棉花姑娘都请了哪些医生来给她治病?最后是谁治好了她的病? 填空:棉花姑娘多么盼望有个医生来给她治病。她先请( )给她治病,接着请( )给她治病,然后请( )给她治病,最后,( )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 师:(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贴图片)
4、学习课文最后一段,读出高兴语气。 师:(出示棉花微笑图片)棉花姑娘的病好了,她又恢复了往日的美丽?棉花姑娘现在的心情怎样? 师:我们也很为她高兴,就让我们高兴的读一读吧!(教师指导学生读出高兴语气。) 师:咱们来看看这两个词语: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多美呀!你还见过哪些事物也能用这两个词语来形容呢? 仿写词语: 碧绿碧绿的______雪白雪白的____
四、观察描红,指导书写。 师:小朋友学习得这么快乐,有两个字宝宝也好想和你们交朋友。你们看它是谁?(出示 只,点明这个多音字的读音。) 师: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它的结构和容易写错的笔画。谁来说一说?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请你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来写。
(师范写,生书空) 师:请小朋友认真的观察这个字(出示雪)谁来当当小老师,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啦? 师:咱们一起来写一下(师范写,生书空)。 师:大家记住刚才这几位同学的提醒了吗?请你们在书上先描红,再练写两个。(生描红练写,师提醒坐姿。) 师: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位同学写的,谁来评一评。 师:(教师点评)让我们学习他们写得好的地方,课下再多加练习。
五、拓展延伸。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几位动物界的医生,他们各有各的本领,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齐说并板书)保护益虫益鸟。 师:大自然界中还有很多有本领的动物,希望大家多多留心观察,一定会认识更多人类的朋友!
一、猜谜导入 1.学生猜谜。 生:喜欢! 生:是棉花。 生:棉花。 2.认识棉花,读准课题。 生:好看! 生:棉花姑娘。 生:齐读课题。 生:姑是女字旁加一个古,娘是女字旁加良。
二、初读识字,整体感 知。
1、学生按要求自由读课文。 2.结合语境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1)生:虫字旁加牙就是蚜虫的蚜。
(2)生:(读第二个句子) 生:目字旁。 生:睁、眼、睛、眠、眨。 生:交流治字识记方法三点水旁加台就是治 生:河、江、海、浪。
(3)生:(读第三个句子) 生:(再读这个多音字干) 生:啄木鸟用嘴吃树木里的害虫。
(4)生:(读第四个句子) 生:班级的班。 生:第一个填班级的班,第二个空填斑点的斑。 3.趣味识字。 生:(读带拼音的生字) 生:(指名领读) 生:(一组同学开火车读) 生:(男生读)(女生读) 4.师生合作读课文。 生:(明确师生合作读的要求,接读课文。
)
三、读悟课文,加深理解。 1.明确问题,同桌交流。 生:(同桌交流问题) 2.交流第一个问题,练习读出盼望的语气。 生:棉花姑娘的叶子上长了很多可恶的蚜虫。 生:可恶、可恨。
生: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生:希望。 生:(读句子)。 生:(读句子)。 生:(再读句子)。 生:(齐读句子)。
3.交流第二个问题,梳理课文内容。 生:(根据教师提示完成填空)。
4、学习课文最后一段,读出高兴语气。 生:很高兴。 生:(齐读最后一段)。 生:碧绿碧绿的荷叶、树叶、麦田、竹叶。 生:雪白雪白的云朵、衣裳、墙壁。
四、观察描红,指导书写。 生:(学生读生字) 生:口要写在上半格。 生:八的第二笔变成了点。 生:(书空) 生:上面的雨字头,第二笔的竖变成点,第三笔的横折钩变成横钩。 生:下半部分中间的一横向右不能出头。
生:(先描红,再书写) 生:(评价) 生:保护益虫益鸟。 生:(欣赏动物图片,对科学常识产生兴趣) 9.反馈 教学效果反馈:
一、形近字填空。 斑 班 一年级七( )的同学去动物园看( )马。
二、梳理课文内容: 棉花姑娘多么盼望有个医生来给她治病。她先请( )给她治病,接着请( )给她治病,然后请( )给她治病,最后,( )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
三、仿写词语: 碧绿碧绿的___________雪白雪白的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一)教学成功之处:
(1)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以生为本,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学习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扎实识字教学,识字不离语境。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前提和基础。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不多,我摒弃交流识字方法识记生字的传统教法,采取了集中识字和语境中复现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二)教学中的不足
(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预设不全面,致使写字教学指导不到位。
(2)对课文朗读的较少,整体感知环节显得有些仓促。 10.板书设计 30《棉花姑娘》 只雪 (四张有关动物图片) 保护益虫益鸟
2、一年级下册第30课棉花姑娘教学设计与反思
1.课题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30课《棉花姑娘》 2.课型 精读课 3.辅助工具 多媒体课件 4. 教 学 目 标 (1)本课教学目标
1、 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
2、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 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2)本课时的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姑娘等七个生字,会写只、雪两个字。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
一、六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3.认识蚜虫、七星瓢虫,通过朗读感受棉花姑娘生病时、病愈后的不同心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喜欢阅读童话故事,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5. 教 学 内 容 (1)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以的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
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起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本课七个生字,会写只、雪两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
一、六自然段,感受棉花生病时、病愈后的不同心情。 6.学情 分析 棉花姑娘生病了,孩子们很同情她却无力帮助她,心里会很着急。根据学生们的心理,童话能激起孩子们的兴趣,引发共鸣,所以比较容易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充分朗读,在读中学懂文,悟出情。学生会被一条情感线牵引学文始终,学出滋味。 7.教学 方法 教法:创设情境法、以读代讲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以读促悟法 8.教与学 教师的教学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
一、猜谜导入 1.出示谜语,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师: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出示谜语)像云不是云,地上开白花,像雪不是雪,越冷越爱它。 师:花我们平时读一声,比如花园花朵,但在棉花这个词里读轻声。请大家跟我一起读。 2.简介棉花,引入课题。
师:(出示棉花图片)大家看,棉花好看吗?棉花不但好看,而且还很有用,冬天我们穿的棉衣,盖的棉被都是用棉花做的。 师:咱们来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吧。(板书课题棉花姑娘)今天咱们就来和棉花姑娘做朋友。 师:姑娘的娘本来读二声,但在姑娘这个词里面读轻声(板书注音)。请跟老师一起来读课题。
师:姑娘这两个字都是这一课要认的字,谁能说说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两个字的。 师:这两个字是形声字,都是女字旁,姑娘指的是女孩子。来,我们班的小姑娘摆摆手和棉花姑娘打个招呼。
二、初读识字,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师:(出示图片)棉花姑娘愁眉苦脸的,这是发生了什么事呢?大家快到课文中去看看吧。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划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还要标出自然段。
2.结合语境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师:棉花姑娘带来几个句子,想考考同学们认字认得怎么样。(课件出示句子)
(1)棉花姑娘的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y虫。 师:(指名读)。你能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认识它的吗? 师:(出示蚜虫图片)简单介绍:蚜虫专门吸取植物叶子里的水分和营养,是一种害虫。它很小,比芝麻还小。但是危害很大,植物长了蚜虫,就像我们人生病一样难受。
(2)她多么盼pn望有医生来给她治zh病啊! 师:谁来读读第二个句子? 师:盼望的盼是什么部首? 师:还能说几个目字旁的字吗? 师:治病的治字是怎么记的? 师:对,三点水旁加讲台的台,电视台的台就是治 医治、治疗。 师:三点水旁的字我们认识的也不少,谁能来说几个?
(3)啄zhu木鸟会捉树干里的害虫。 师:(指名读)谁来读读第三个句子。 师:这个句子里有一个多音字,它是四声,树干。还有一种读音是一声,干净的干。 师: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 师:啄的左边是它的嘴,右边像一条条的虫子。
它在用嘴啄虫子为大树治病。
(4)七星瓢虫身上有七个斑bān点。 师:(指名读)。 师:斑点的斑,它和我们见过的哪个字有点像? 师:斑点的斑中间是个文字,班级的班中间是一点一撇。 师:老师给大家出个填空题目。(出示填空题) 斑 班 一年级七( )的同学去动物园看( )马。
3.趣味识字。 师:现在这些生字宝宝要和你们玩捉迷藏的游戏了,请你们再读一读,记住都有谁。 师:他们藏在了棉花姑娘的身后,你能找出它们并读准吗?谁来?师:哪一组同学愿意开火车来读? 师:咱们男女生赛读一下。 4.师生合作读课文,巩固识字。 师:同学们读的真棒!现在这些调皮的字宝宝又跳到了课文中,大家还认识他们吗?老师和大家合作读课文。
注意老师读到哪停了,你就接着往下读。看谁听得最认真,读的最好听。 师:(鼓励学生,加强指导。)
三、读悟课文,加深理解。 1.提出问题,同桌交流。 师:大家读得真不错,老师出两个问题来考考你:棉花姑娘得了什么病?她都请了哪些医生来给她治病?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2.交流第一个问题,练习读出盼望的语气。(出示第一个问题) 师:棉花姑娘得了什么病? 师:这些蚜虫在一口一口地吸着棉花姑娘的营养,它们是多么? 师:对,长了蚜虫的棉花姑娘愁眉苦脸的,特别难受,她? 师:盼望能换成另外一个词吗? 师:对,盼望和希望是近义词,但是盼望表达的意思比希望还要更强烈和急切。
谁能把棉花姑娘这种强烈的、急切的心情读出来? 师:这位生病的棉花姑娘特别非常着急,特别难受。还有谁愿意再来读一读? 师:咱们一起来读出棉花姑娘着急和难受! 3.交流第二个问题,梳理课文内容。(出示第二个问题) 师:那么,棉花姑娘都请了哪些医生来给她治病?最后是谁治好了她的病? 填空:棉花姑娘多么盼望有个医生来给她治病。她先请( )给她治病,接着请( )给她治病,然后请( )给她治病,最后,( )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 师:(师随学生回答,在黑板上贴图片)
4、学习课文最后一段,读出高兴语气。 师:(出示棉花微笑图片)棉花姑娘的病好了,她又恢复了往日的美丽?棉花姑娘现在的心情怎样? 师:我们也很为她高兴,就让我们高兴的读一读吧!(教师指导学生读出高兴语气。) 师:咱们来看看这两个词语: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多美呀!你还见过哪些事物也能用这两个词语来形容呢? 仿写词语: 碧绿碧绿的______雪白雪白的____
四、观察描红,指导书写。 师:小朋友学习得这么快乐,有两个字宝宝也好想和你们交朋友。你们看它是谁?(出示 只,点明这个多音字的读音。) 师: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它的结构和容易写错的笔画。谁来说一说?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请你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来写。
(师范写,生书空) 师:请小朋友认真的观察这个字(出示雪)谁来当当小老师,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啦? 师:咱们一起来写一下(师范写,生书空)。 师:大家记住刚才这几位同学的提醒了吗?请你们在书上先描红,再练写两个。(生描红练写,师提醒坐姿。) 师: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两位同学写的,谁来评一评。 师:(教师点评)让我们学习他们写得好的地方,课下再多加练习。
五、拓展延伸。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几位动物界的医生,他们各有各的本领,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齐说并板书)保护益虫益鸟。 师:大自然界中还有很多有本领的动物,希望大家多多留心观察,一定会认识更多人类的朋友!
一、猜谜导入 1.学生猜谜。 生:喜欢! 生:是棉花。 生:棉花。 2.认识棉花,读准课题。 生:好看! 生:棉花姑娘。 生:齐读课题。 生:姑是女字旁加一个古,娘是女字旁加良。
二、初读识字,整体感 知。
1、学生按要求自由读课文。 2.结合语境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1)生:虫字旁加牙就是蚜虫的蚜。
(2)生:(读第二个句子) 生:目字旁。 生:睁、眼、睛、眠、眨。 生:交流治字识记方法三点水旁加台就是治 生:河、江、海、浪。
(3)生:(读第三个句子) 生:(再读这个多音字干) 生:啄木鸟用嘴吃树木里的害虫。
(4)生:(读第四个句子) 生:班级的班。 生:第一个填班级的班,第二个空填斑点的斑。 3.趣味识字。 生:(读带拼音的生字) 生:(指名领读) 生:(一组同学开火车读) 生:(男生读)(女生读) 4.师生合作读课文。 生:(明确师生合作读的要求,接读课文。
)
三、读悟课文,加深理解。 1.明确问题,同桌交流。 生:(同桌交流问题) 2.交流第一个问题,练习读出盼望的语气。 生:棉花姑娘的叶子上长了很多可恶的蚜虫。 生:可恶、可恨。
生: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 生:希望。 生:(读句子)。 生:(读句子)。 生:(再读句子)。 生:(齐读句子)。
3.交流第二个问题,梳理课文内容。 生:(根据教师提示完成填空)。
4、学习课文最后一段,读出高兴语气。 生:很高兴。 生:(齐读最后一段)。 生:碧绿碧绿的荷叶、树叶、麦田、竹叶。 生:雪白雪白的云朵、衣裳、墙壁。
四、观察描红,指导书写。 生:(学生读生字) 生:口要写在上半格。 生:八的第二笔变成了点。 生:(书空) 生:上面的雨字头,第二笔的竖变成点,第三笔的横折钩变成横钩。 生:下半部分中间的一横向右不能出头。
生:(先描红,再书写) 生:(评价) 生:保护益虫益鸟。 生:(欣赏动物图片,对科学常识产生兴趣) 9.反馈 教学效果反馈:
一、形近字填空。 斑 班 一年级七( )的同学去动物园看( )马。
二、梳理课文内容: 棉花姑娘多么盼望有个医生来给她治病。她先请( )给她治病,接着请( )给她治病,然后请( )给她治病,最后,( )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
三、仿写词语: 碧绿碧绿的___________雪白雪白的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一)教学成功之处:
(1)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始终以生为本,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带入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学习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扎实识字教学,识字不离语境。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完成阅读教学任务前提和基础。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不多,我摒弃交流识字方法识记生字的传统教法,采取了集中识字和语境中复现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二)教学中的不足
(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预设不全面,致使写字教学指导不到位。
(2)对课文朗读的较少,整体感知环节显得有些仓促。 10.板书设计 30《棉花姑娘》 只雪 (四张有关动物图片) 保护益虫益鸟
3、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雪、帮”等6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请求的语气。
3.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教学重点:
学习7个生字,正确朗读课文并读出相应语气。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的科学常识,引导学生知道不同动物它们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等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请、只”两个字。
2. 朗读课文,能读好请求的语气,学习用“只会……”说话。
3. 知道燕子、啄木鸟、青蛙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新朋友,是谁啊,出示——棉花
2.你了解棉花姑娘吗?出示课件:棉花的生长过程:棉株——开花——棉桃——吐絮
一、揭示课题,学习生字:
1.出示课题:棉花姑娘(板书)
2. 学习生字:姑、娘——**发现什么?两个女字旁,是呀,你是小姑娘,她是小姑娘,我们都是女孩子,所以都是女字旁。
**娘在词语里读轻声;给第二声的娘组词
3. 指名读好课题,齐读
4.课文讲了棉花姑娘的什么事呢?自学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 赶快读一读课文,读通课文,在每个自然段前面标上序号,把生字读一读,记一记。
2. 自学交流:
1)学习生字:
***指名做小老师带读词语。
***识记:哪个字你觉得很难既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啄”:你看到谁会啄?
***开火车一组读生字
2)指名分段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棉花姑娘什么事?指名说
简洁地说:
出示句式:棉花姑娘生病了,她请( )、( )和( )帮她捉害虫,可是他们都帮不了她。最后,( )帮助她治好了病。
学生说,教师贴画板书
三、朗读感悟第一小节
1.接下来,我们一起去读读第一小节。
出示第一自然段内容,自由读一读,边读边思考: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
1)棉花姑娘生病了(第一句):
**你从哪句话知道的?读这句话,你还知道什么?
A病得怎么样,从哪些词语看出来(许多蚜虫)
B你知道蚜虫吗?出示蚜虫:看,这就是害得棉花姑娘生病的蚜虫!
介绍蚜虫:是专门吸食植物汁液的害虫。植物们被吸干了汁液就会慢慢地枯死。
C听了老师的介绍,看了图片,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盼望句:
我们再来读一读第二句,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句子: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呀!加红盼望
结合回答,理解盼望:你看——盼,眼睛分分秒秒地看着,望着,希望有医生来给他治病。
师:棉花姑娘身上爬满可恶的蚜虫,他们正在吸干她的汁液,仔细看图,棉花姑娘怎么啦?她的眼睛?她好像在说……她睁大眼睛,眼巴巴地盼着,望着,这就是盼望。你能读出棉花姑娘急切地盼望着的样子吗?指名,齐读。
3)是可恶的蚜虫害得棉花姑娘生病了,她是多么盼望着医生啊,我们再齐读第一段。
四、朗读感悟课文2—4段:
1.棉花姑娘正在盼望医生来给她治病呢燕子、啄木鸟、青蛙医生来了,请你读一读2、3、4段课文,写棉花姑娘说的话,用横线画出来;写其他小动物说的话用曲线画出来。再读一读,想想从他们说的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划线部分,并马上改正
小结:原来这3段课文就是写了棉花姑娘和三个小动物的对话。现在我们先来读读棉花姑娘的话,读着,你发现了什么?
3.出示这三句话,请你帮我捉害虫吧!体会你发现了什么?:
A体会心情:着急地说,伤心地说—……师引(所以后面还加上了叹号呢),指导朗读,棉花姑娘着急地说……
体会第三句的高兴:三个医生经过,写棉花姑娘说的话的句子都一样吗?第三句有个高兴,她看到青蛙医生时,可能心里在想什么?再读一读这句话。
B体会有礼貌:有礼貌,从哪里看出来?请你有礼貌的请求一下。
有事请别人帮忙时,就要像棉花姑娘那样用上请,有礼貌地说,哎呀,我的铅笔不见了,怎么办呀?我们也来有礼貌地请别人帮忙。
这道题目我不会做了,怎么请别人帮忙?
4.小动物说的话:
A读这几句话,你读懂了什么?只会是什么意思?哦,原来燕子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啊,
B用什么语气读(有礼貌),燕子医生知道自己不能帮别人,还是很有礼貌地说声“对不起”。我们要像燕子医生学习,不能帮别人时,要有礼貌地说一声对不起。请你来做一做燕子。读一读。
5.分角色朗读:
现在,我们来分角色朗读2、3、4段课文,指名,教师手势提示1组。
五、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看板书)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燕子、啄木鸟、青蛙不是不想帮棉花姑娘捉害虫,原来他们不会捉棉花姑娘身上的蚜虫。
1.用只会说话:
1)师:燕子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
生接:啄木鸟、青蛙
2)你能不能用只会说话呢?看看老师给你小资料,自由准备:
①蚯蚓喜欢在地下造宫殿。
②蜻蜓在飞行中捕捉害虫。
③猫头鹰喜欢捉田里的田鼠。
( )只会( )。
2. 大自然中有很多对我们人类有益的昆虫和小动物。请你们课后也去搜集一些资料,下节课汇报交流。
3、机动:小朋友,这时,蜻蜓飞来了,你就是棉花姑娘,你会怎么请求他?学着课文说一说,自由准备,指名说一说(2人)
五、指导写字:
过渡:你们真能干,已经学会有礼貌地请求别人了,说话的语气也是那么诚恳。
1、出示:请、只,请求别人帮助,别忘了用上请字哦!今天我们学写两个字
2.学写:请
看老师写,说说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里,后书写。
3.只
看教师范写,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口上宽下窄)
4、一年级语文下册《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棉花姑娘》是一篇童话故事。本课讲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长满了蚜虫。棉花姑娘请燕子、啄木鸟、青蛙帮她捉害虫,他们都帮不了她。正当蚜虫们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来了,把这些害虫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快乐地成长,吐出了雪白的棉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读本课的生字,会写“只、星、雪”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并能表演童话故事。
(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朗读,表演童话故事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保护益虫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6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不同本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鼓励学生多说,进行发散思维训练)
2、老师特别喜欢棉花,可是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长了许多蚜虫,哎哟哟……棉花姑娘很难受,怎么办呢?
3、学生自由发言想办法。 (启发学生遇到问题,开动脑筋想办法,养成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
4、棉花姑娘自己是怎么做的,它的病好了吗?下面我们来学习第30课《棉花姑娘》(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我们先来读读课文吧,咱们是第一次读课文,要注意什么呢?(指名答)
2、师小结初读要求后,生自由读课文。
3、看到同学们读书那么认真,老师也想试试,可以吗?(师范读)
4、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生评价)
5、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吗?因为老师和课文里的生字娃娃交了朋友,你们和生字娃娃交朋友了吗?
6、有一只小熊说,谁和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就奖励他一个气球。(课件出示生字,动画,指生读生字)
7、这些生字我们都认识了,你能想办法记住它们吗?(生交流记字方法)
8、这些生字大家都记住了,相信再读课文时你会把课文读得更好。
9、那么,我应该叫几个同学来读这篇课文呢?为什么?(六个同学,因为有6个自然段。)
10、这六位同学就要读课文了,咱们给提点建议吧。(生提完建议后,六位同学读课文)
11、你们真能干,感谢你们正确、流利地朗读。
三、表演体验、感悟解意。
(一)学习第一段
1、你们读得真不错,棉花姑娘真想和小朋友们一起读,可是棉花姑娘打不起精神,因为它-------(生答:生病了。)
哪一个自然段告诉我们的?
2、那么哪位小朋友愿意读给大家听?(生读)
哦,原来让棉花姑娘生病的罪魁祸首是可恶的蚜虫,你们见过蚜虫吗?
3、简介蚜虫。(出示课件)
4、棉花姑娘身上长满了这么多可恶的蚜虫。如果你是棉花姑娘,你心里会想些什么?
5、棉花姑娘这时非常着急,你能用这样的语气读一读吗?(指导朗读第一段)
(二)学习五、六 段。
1、棉花姑娘的病这么重,到底谁帮助它治好了病?哪段告诉我们的?(指名读)
2、七星瓢虫真是一名好医生,吃光了棉花姑娘叶子上的蚜虫,你们看,来了一只七星瓢虫。(指名扮演七星瓢虫)
3、七星瓢虫的本领这么大,棉花姑娘感到怎么样?你是从哪个词知道的?(惊奇)你能表演一下这种神态吗?
4、影音结合,朗读第六段。
(出示课件)不久,棉花姑娘的病治好了,长出了(),吐出了(),它咧开嘴()。
5、指导说一说。
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
6、棉花姑娘的病是七星瓢虫治好的,如果你是棉花姑娘,你会怎样谢谢七星瓢虫呢?
(三)学习二、三、四段。
1、在七星瓢虫来之前,棉花姑娘病重难忍,她请过谁为自己治病,结果怎样?我们来看一看吧?(出示课件动画)
2、生答,请过谁,结果怎样?(板书)
3、他们到底是不想帮,还是帮不了呢?为什么?(板书)
4、原来医生们各有各的职责,各有各的看病范围,不是不想帮,而是帮不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5、二人小组选择一段,进行分角色朗读,读出请求的语气。
6、检查分角色朗读的效果。
四、师生合作表演童话故事。
1、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了这篇童话故事,我们一起演一演吧。
2、师扮演棉花姑娘,学生自愿扮演燕子,青蛙,啄木鸟、七星瓢虫。(师生拿出准备好的头饰进行表演。)
五、激情总结,拓展练习。
1、棉花姑娘的病治好后,它十分感谢七星瓢虫,它向狮子大王递交了一份建议,建议召开一次表彰大会,表达对医生们的感激之情。(出示课件:音乐,字幕:大自然医生表彰大会)
2、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表彰大会的现场,那么狮子大王应表扬哪些医生呢?为什么?(生答:青蛙、燕子、啄木鸟、七星瓢虫,因为……)
3、今天,我们认识了四位大自然的医生,它对我们有益,所以叫益鸟、益虫,我们应保护它们。那么,请小朋友们回家找一找资料,还有哪些动物能捉什么样的害虫,下节课,我们再交流。
【板书设计】
30 棉花姑娘
大
自
燕子 ——飞虫
然
啄木鸟 ——树干里的害虫
的
青蛙 ——田里的害虫
医
七星瓢虫 ——蚜虫
生
5、《棉花姑娘》教学设计(一年级语文下册)
【教材分析】
《棉花姑娘》是一篇童话故事。本课讲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长满了蚜虫。棉花姑娘请燕子、啄木鸟、青蛙帮她捉害虫,他们都帮不了她。正当蚜虫们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来了,把这些害虫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快乐地成长,吐出了雪白的棉花。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2、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分角色演读课文,巩固认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在第七课学习了《棉鞋里的阳光》,知道棉花可以保暖,可以为人们带来许多方便,可是如果棉花生病了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给生病的棉花姑娘治病。
2、出示课件1复习部分生字读音。
二、朗读课文
1、创设情境:小动物里有许多专捉害虫的医生,今天它们都来了,大家看看都有谁。
出示小动物课件: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它们能帮棉花姑娘治病吗?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文。
2、提出读书要求:你喜欢哪位医生,就读描写那位医生的哪一段。
3、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练习后指名读(4人,各读一段),发现问题随时纠正。
⑴指名读第二段。
出示课件:
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棉花姑娘请求的语气。
领读,指读,齐读。
⑵指名读第三段。
学习生字:啄
出示课件:
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对不起,我只会捉树干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练读、指读。
⑶指名读第四段。
出示课件:
请你帮我捉害虫吧!
对不起,我只会捉田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
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练读,齐读。
⑷指名读第五段。
出示课件:
你们是谁呀?
我们身上有七个斑点,就像七颗星星,大家都叫我们七星瓢虫。
学习生字:斑
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要读出惊奇的语气。
练读,指读,齐读。
⑸学习第六段。
学生读过第六段后,出示课件:
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雪白的棉花(图)。
理解碧绿(看图)。
碧绿一词还能形容什么?(青草、荷叶、柳数等)
相机完成课后“读读说说”练习。
三、演读课文
分角色表演:
1、小组内分角色表演。
2、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展示。
6、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丁香结教学设计与反思 丁香结教学设计
《丁香结》一文作者表达自己对丁香的喜爱赞美之情,也通过写丁香结是每个人一辈子中都会有的不顺心的事,来告诫我们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世事万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丁香结教学设计与反思,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
1.认识“芭”、“妩”等5个生字,会写“缀”、“幽”等8个生字。会写“宅院、幽雅、伏案”等16个词语。
2.抓住描写丁香的语句展开想象,深入理解内容,从色彩、形状、香味等方面加以感悟与体会。
3. 感悟丁香的美,并由“丁香结”启发人生思考,并结合实际,谈谈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丁香的美,并体会作者对丁香的喜爱之情。
2.难点:抓住结尾“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深入理解,明白道理:人要以豁达胸怀对待生活中的“结”。
教学准备:
1.准备丁香的图片。
2.准备赞美丁香花的古诗。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出示丁香的图片)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喻指永葆青春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丁香结》,作者又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知道这花中的含义。
2.师板书课题 2.丁香结
3.出示图片,介绍作者。
宗璞,1928年出生,女,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当代作家,从事小说和散文创作。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红豆》,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弦上的梦》和《三生石》分别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①参差( cēncī) 芭蕉(bā) 衣襟(jīn) 妩媚(wǔ)
②“薄”是一个多音字,在字典中有三个读音,一个读bo,当“迫近、靠近”讲,组词是日薄西山;还有的当“轻微、少”、“不强壮”、“不厚道”、“看不起”等意思,组词是“广种薄收”、“单薄”、“轻薄”、“厚古薄今”等;一个读bo,组词是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还有一个读音是bao,表示感情冷淡、不浓、不肥沃等意思。课文中
(2)指导易混淆的字。
“幽”是半包围结构,外面是“山”,里面是两个“幺”。
“案”是上下结构,上面是“安”,下面是“木”。
“薄”要与“簿”相互比较,可以通过组词的形式来辨析,“薄”组词是“薄饼”,“簿”组词是练习簿。
“糊”:左右结构,与“米”有关,形容非常黏稠、混沌不清的状态。
(3)理解较难的词语。
①查词典或工具书理解“参差”的意思:是指不齐;早晚相差。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妩媚”的意思是:姿态美好可爱。
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
“愁怨”的意思是:忧愁怨恨。
③运用找近义词或反义词的方法来理解。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点缀”的近义词有:装点、装饰、装扮。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朗读要大声、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顿、要流利。
(2)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理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形状、颜色等描写了丁香花。(主体是写丁香花的外形)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分别从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问以及由丁香结谈感受。(主体是写丁香花的感悟)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写作者心里一直装着丁香,丁香的形态、香味以及颜色都给作者带来美好的回忆,接着从诗句入手,由微雨引发丁香“结”,从而感悟生命总有“结”,需要有豁达的胸怀。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检查词语的理解情况。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吗?学生总结,老师概括:
一、赏花 二、悟花
3.导入新课。课文自始至终都是围绕“丁香花”来写的,丁香花一直是作者心中的“花”,接下来请走进“赏花”感受一下花的美,体会一下丁香花的独特魅力。
二、学习“赏花”,发挥想象,体会花的美丽。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描写花美的语句,并发挥想象,谈一谈自己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画的句子相机进行指导。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①一边朗读语句,一边展开丰富想象。
指导学生想象:丁香花像什么呢?给你什么感觉呢?你喜欢哪个字,或者词语呢?
②出示丁香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
(2)交流学生的想象和感受。
生:“星星般”写出丁香花的小、可爱,就如同星星一般顽皮,真惹人喜爱!
生:“窥”这个字太生动传神了,写出了丁香花的的活泼可爱,也说明了丁香花的小,不大引人注意,总而言之,是充满活力的!
生:“缀满”说明了丁香花的数量多,充满了无比旺盛的生命力,让人看了以后感到一种振奋!
老师相机出示语句。
(3)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①“月光下的潇洒”、“紫的朦胧”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发挥想象。
②“淡淡的幽雅的甜香”又是一种怎样的香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加以想象,谈谈你的理解。
(4)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谈。
生:丁香花有白有紫,总是朦朦胧胧的,给人以梦幻般的感觉!在这仙境中,怎能不让人展开神奇般的想象呢?想到了嫦娥与玉兔,想到了蓬莱岛……
生:说丁香花的香啊,真的很神奇!不是桂花香的那般浓烈,又不是迎春花的那般单薄,它香得比较特别,只要用鼻子一嗅,那香味就飘出来了。更别具一格的是,香味中还伴有甜甜的感觉,真美!
(5)出示句子: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①感情朗读,在读中想象画面,感受丁香花的独特韵味。
②“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你是如何理解的?
(6)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谈一谈。
生:表面写出来丁香花的多,实际上在讴歌丁香花的生命力很旺盛,是一种充满活力的花,让人越看越精神振奋!
生:作者发自内心的喜欢丁香花,因为花儿给了她灵感,给了她创作的激情和希望,所有作者在丁香花中构思自己的文学梦。
2.总结课文第一段,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丁香花呢?
梳理关键词:形态颜色香味感受
三、理解“悟花”,发挥想象,感悟主题内涵。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丁香花成为“丁香结”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1)发挥想象,找出原因。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2)谈谈这样写的妙处。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很生动地写出丁香花的花苞之样子,自然过渡到写“丁香结”,与上下文浑然一体。
2. 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由古诗句展开想象,想一想古诗中“丁香结”常常表达什么?
(1)学生阅读古诗句,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2)由古诗句展开想象,谈谈理解。
生:作者先写芭蕉不明白丁香花的心思,接下来通过一幅画面告诉人们答案:“丁香空结雨中愁”!这画面中有雨,有多愁善感的雨,这不就写出丁香花的怨愁与理不断的思绪吗?
(3)明白作者将丁香花与细雨迷蒙连在一起写的妙处。
通过写丁香花,通过写细雨迷蒙的画面,说明丁香花有许许多多的愁怨,许许多多理不清的忧愁。作者仅仅在写丁香花吗?
不,是借花抒情,借丁香花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愁怨,抒发自己内心无限的忧愁。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3.作者不仅仅借花抒情,而且借花喻理,在丁香花里,作者又有什么生活感悟呢?请找出来读一读。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1)自由朗读,轻声说一说你的理解。
(2)交流:阅读这一段话,你获得了哪些生活感悟呢?
生:人生就在愁怨中,不要因为愁,忘却了生活的味道,可以这样说:没有了愁怨,生活本身就不完美!
生:人生中离不开怨愁,但不能一味地怨愁,只要我们找到生活的快乐,就会打开心结,让自己快乐起来。怎样才能打开人生中的心结呢?就是要有豁达胸怀!
生:我觉得人生中的愁怨固然有,但这只是生活里的一个小插曲!只要我们有梦想,一切小小的结终将会打开的,因此不要忧愁!
4.出示古诗句,读一读,谈一谈你的理解与感悟。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二首(其一)》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沙》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冯延巳《醉花间》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课文后的题目。
板书设计
形状 颜色 香味
丁香结 胸怀豁达
生活乐观
丁香结无限愁怨
教学反思:
1.出示丁香结的图片,阅读描写丁香花的语句,展开丰富的想象,从想象中感悟出丁香花儿的美,感悟出丁香花儿无比旺盛的生命力。要引导学生抓住字词、修辞手法等进行分析、感悟。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中的古诗句,想象画面与意境,初步理解丁香结的含义,接着抓住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深入理解,畅谈自己的体会,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这样会让学生懂得“借物喻理”的写法,而且明白其道理。
上面就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丁香结教学设计与反思了,想要了解更多内容,请多多关注本网站。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丁香结教学设计与反思 丁香结教学设计一等奖】相关推荐文章: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设计一等奖
一年级语文上册天地人教学设计 天地人教学设计一等奖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两课时 部编版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红烛教学设计 红烛教学设计一等奖
春教学设计 春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案
7、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30、《棉花姑娘》第一、二课时 课堂教案
30、《棉花姑娘》(开发型)
教学内容
30、《棉花姑娘》第一、二课时
教学课时
第 2 课时
教学课型
阅读
是否集体备课
是
教材
分析
本篇文章以童话的形式,寓科学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它的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在教学中着重指导学生个性化的朗读,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让学生了解各种有益的鸟类和益虫的不同作用,重体验,轻说教,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常识的兴趣。
教学
目标
1、通过朗读和多次复现,能正确认读“姑、娘”等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只、星”等6个字。
2、通过教师耐心地指导,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读好请求的语气。
3、认识一些对人类帮助的益鸟和益虫,而且了解它们各自帮助的对象。
教学
重点
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
教学
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让学生有热爱科学的兴趣。
教学
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今天我想带你们走进童话般的世界,想去吗?(播放音乐)有一天夜里,我梦见自己长出了翅膀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越过了高高的山岭,飞过了清清的小河,来到了一片棉花地里,你们看到了什么?(多媒体课件播放过程或用手制图片展示棉花图)
2.认识的小朋友可以大声地叫出它的名字。(出示“棉花姑娘”)
3.谁能亲亲热热地和它打声招呼?(指名读,随机正音)
4.孩子们,“姑、娘“这两个字可是一对好朋友呢!你发现了什么?
(“女“子旁)
5.说得真好。孩子们,我们的汉字呀,真有意思。很多字的偏旁就表示它的意思。一起再来读读课题——(棉花姑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小朋友们,这么美的棉花姑娘一定很想认识它吧,那就请你赶快打开课文,第一次读课文要注意圈画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宝宝认识它;并标出小节号。现在小朋友们就开始读课文吧。
2.检查自然段数,指名分段读课文,随机检查课文词语:姑娘、蚜虫、盼望、治病、只会、啄木鸟、七星瓢虫、斑点、雪白(正音)
3.集体出示词语。
⑴请个别小朋友带拼音读,再齐读。
⑵游戏去拼音摘果子读,再齐读。
4.自由再读课文,争取比刚才读得更好。
三、精读课文,对比感受
1.学习第一小节
小朋友刚才的表现这么出色,我很开心,棉花姑娘也很开心!可棉花姑娘却笑不出来,你们看……(多媒体或教师手画图)
(1)你们知道它怎么了?(生病了)你从课文哪一小节知道?(第一小节)自由读(多媒体或小黑板出示第一小节)
(2)个别读
(3)创设情境,体会字词:
A、棉花姑娘,你现在还好吧?
B、你为什么这么难受啊!(适时出示图片,让小朋友理解“蚜虫”:你瞧,这就是蚜虫,它专门吸食植物身上的汁液,是臭名远扬的大害虫。难怪课文说,它是——可恶的蚜虫。谁能读好这个词,读出对它的讨厌。)(一只蚜虫,两只蚜虫,三只蚜虫……那么多的蚜虫再棉花姑娘的身上爬来爬去,棉花姑娘能不生病吗?谁能读好这句话,出示“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棉花姑娘们,你们现在最需要什么呀?请你说……如此强烈的希望,这就叫做——盼望。指名读,正音。那谁能读好这句话呢?)
(4)有感情的齐读第一小节
2.学习第二小节
小朋友,在你们的朗读声中,我仿佛看到了身上爬满蚜虫的棉花姑娘,它们在挣扎、在呐喊,心里是多么痛苦与难受啊!我想在你们心中肯定很想见见病好时的棉花姑娘吧?(多媒体或教师手画图)
⑴你看到了棉花姑娘什么?(说完整话:“我看到了棉花姑娘…… ”预设①我看到了棉花姑娘身上没有蚜虫了。②我看到了棉花姑娘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③我看到了棉花姑娘吐出雪白雪白的棉花。④我看到了棉花姑娘咧开嘴笑了。等)
⑵自由读第六小节(多媒体或小黑板出示第六小节)
⑶读好后,你们的心情怎么样?(高兴、开心……)请个别小朋友读,再齐读。
⑷小朋友读着读着,眼前是否出现棉花姑娘动起来的情景?作者的本事真大,用几个词就让我们能感受到,你能找到吗?请把它们圈出来。(“长出、吐出、咧开”,并让学生知道用词的准确性,生动性;用实图感受“吐出棉花”的情景)男、女生比赛读课文
⑸作者不光能用文字把棉花姑娘写活而且还能把它美丽的样子也写出来,你能找出这些词语吗?(“碧绿碧绿、雪白雪白”并让学生知道ABAB类型的词语与AB类型的词语在表达程度上不同)再一次美美的齐读第六小节。
⑹练习说一说:碧绿碧绿的( ),雪白雪白的( )。(多媒体或小黑板)
3.对比读第一小节和第二小节,进一步体会棉花姑娘生病时与病好时的不同心情
⑴个别生读 ⑵小组比赛读 ⑶男女生比赛读⑷师生同读两小节
四、总结本课,点出主题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在朗读中感受了棉花姑娘生病时与病好时的不同心情,那么棉花姑娘是请谁给它治病的,又是谁治好了它的病呢?小朋友课后去找找,咱们下一节课上。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用游戏法进行复习:《捉蚜虫》(多媒体或黑板)画几朵棉花,每朵花上贴一个画有一只蚜虫的小纸袋,纸袋上写一个生字,袋里面放一些小的外形剪成虫子形的生字卡片。学生如果认识纸袋上的字,就可以到袋里面拿一张写有这个字的小卡片,说明他捉到了一只蚜虫,最后进行统计,看看谁捉到的虫子最多。
二、学习2至4小节
小朋友,上节课我们感受过棉花姑娘病时和病好后的心情了,那你知不知道病时的棉花姑娘请了谁给它治病?
1.四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2至4小节
2.汇报交流:句式训练请 、 、 来帮忙捉害虫。
3.棉花姑娘是怎么跟燕子、青蛙和啄木鸟说的,请小朋友们找出棉花姑娘请求它们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运用朗读评价,指导学生读出请求的语气)
4.那么结果怎么样?(谁也不来帮忙。)为什么?
5.练习说话:
①因为燕子只会 ,所以 。
②因为啄木鸟只会 ,所以 。
③因为青蛙只会 ,所以 。
(多媒体或小黑板)原来它们不是不愿意帮忙,而是它们都有自己专门要治的对象。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角色,读一读,想一想,怎样才能读好它?
2.指名读,随机指导朗读。
3.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看看哪种小动物读得最有感情。(教师读旁白,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4.请几组优秀的小朋友上台读。
三、学习第五小节
这些小动物都帮不上忙,那到底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呢?(七星瓢虫)
⒈让学生看实图,认识七星瓢虫,并用自己的话说说七星瓢虫,再读一读课文中描写七星瓢虫的句子。
⒉自由读棉花姑娘说的话( 棉花姑娘为什么要“惊奇地问”?用换词理解词义,并读出惊奇的语气)
⒊同桌互读它们的对话。
⒋七星瓢虫真是捉蚜虫的能手,你发现了吗?(读第一句,理解“很快、吃光”这两词)
⒌齐读第五小节
四、情景表演
小朋友想不想把这篇课文分角色表演一下?
1.想一想,这里应该有几个角色呢?(5个,分别是棉花姑娘、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子)
2.引导学生说一说语气对白。
3.请4名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角色,教师扮演棉花姑娘。师生共演。
4.学生评一评。
五、说收获,总结全文
小朋友学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哪些益鸟、益虫?“益鸟、益虫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们,保护它们,因为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六、指导书写生字
1.本课要求书写的生字可分三小组进行教学:“只、星”是上下结构的字,主要特点是“上小下大”;“雪、帮”也是上下结构的字,特点是“上大下小”,“雪”字的第十笔“一”不能写出头,在指导学生书写时要求掌握好。“请、就”同为左右结构的字,注意两边不要分得太开,提醒“就”字最后一笔“丶”不要落下。
2.请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以及它各部分的大小宽窄。
3.学生临写,描红练习。师巡回指导。
4.展示优秀学生作业。
七、作业
回家找找资料,还有哪些益虫、益鸟。
板书设计
30、棉花姑娘
燕子 捉空中飞的害虫
啄木鸟 捉树干中的害虫
青蛙 捉田里的害虫
七星瓢虫 吃蚜虫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棉花姑娘》一课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学生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的常识。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包含了生字教学和课文学习两部分。生字教学时,通过认读生字、开火车读字、组词等形式,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写生字环节中,首先让学生观察生字卡片,看清字形,然后范写,最后让学生自己练习。学习形式不断变化,学生乐于接受,学习效果较好。
在学习课文的环节中,根据课文的结构特点,将课文分成四部分进行教学。课文里角色较多,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男、女生对读、小组赛读、师生对读、分角色朗读等。在最后一段的教学中,我采用了老师读文,学生边听边想象,然后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在想象中理解课文,体会棉花姑娘病愈后开心的心情和美丽的样子。并安排了说话环节: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我先让学生充分地说,再在课本上填空,学生的说话、想象能力得到拓展。
在本节课上,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我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如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对生成的应变引导等,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在教学形式上下工夫,用多种有效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8、三年级下册第十课《惊弓之鸟》练习教学设计
1、 把课文第九自然段更羸对魏王说明他拉弓有用箭就能使大雁掉下来的原因的话,用“因为……所以……”分成三个句子。用因果、果因句式练习说话。
2、把这一段话改成故事性叙述更羸内心活动的话。如:
有一天,更羸与魏王到郊外去打猎,看见一只大雁飞得慢,听见大雁叫的声音很悲惨,更羸心想: ————————————————————————————————————————————————————————————————。于是更羸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一拉弓,这只大雁就会掉下来。”说完,更羸便拉响弓弦,只见大雁应声坠地。
设计意图:
只要让学生理清了更羸说的四句话之间的关系,就能清楚地了解到更羸为什么能使大雁掉下来的真正原因,并从中看出更羸的本事在于他善于观察、分析和进行准确判断。
把这一段说明原因的话改成故事性叙述更羸内心活动的话,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惊弓之鸟》练习设计二: 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1、直在字典里面有下面几种解释:
(1) 不弯曲、笔直(2)一个劲儿、拼命(3)把弯曲的伸开
请你选出文中两个“直”的意思,填序号。
直往上飞( ) 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
2、“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这句话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这是只受伤的大雁?并说说你的推测。
答:我从“一只”、“慢慢地”“边飞边鸣” 这些词语看出这只大雁受伤。大雁是群居动物,“一只”说明大雁受伤掉队了,孤单失群;“慢慢地”指的是大雁飞的速度很慢,从中能猜测出大雁受过伤,飞不快; “边飞边鸣”,“鸣”就是叫的意思,联系上文知道大雁鸣声很悲惨,由此能看出大雁的伤还没好,需要帮助。
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因为(大雁受过箭伤,听到弓箭的声音感到害怕 ),所以它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又因为( 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所以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2、因为( 这只大雁曾经受过箭伤,现在它一听到弓箭的声音,就害怕地掉了下来 ),所以这只大雁被称为惊弓之鸟。
3、“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 受过惊吓,受到一点动静就恐惧、害怕 )的人。
4、造句
(1)用“惊弓之鸟”造个句子。
例如:小明曾经被狗咬过,现在成了惊弓之鸟,一看到狗就飞快地逃跑。 (2)照样子,用关联词造句。
我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9、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汉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2、初步了解多义词。
3、积累词语。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运用规律自主识字。
2、创设情景,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难点:
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课前准备:
1、学生自制识字课本(可剪剪贴贴,或请家长把自己会认的字写出来)。
2、教学课件。
3、识字“苹果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导学生去发现
1、同学们,欢迎大家到语文园地来做客。(教师边说边出示图标),我们先一起完成第一题:我的发现
(1)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教师出示大眼睛图片)
(2)用上你们的大眼睛看一看小黑板上的字词,说一说你发现什么啦?(教师出示挂板,与书上的第一组相匹配)
学生A:我发现左边的汉字比右边的汉字多了偏旁。
学生B:我发现把左边的偏旁去掉就变成右边的汉字啦。
学生C:我还发现这些字的读音有些像。
(3)他们说得非常好(奖给发言学生“大眼睛”的图片),请大家读一读,记一记。
(4)再用上你们的大眼睛看看第二组字词(教师出示),说说你们又发现什么啦?
学生A:这一组左边的字比右边的字少了偏旁。
学生B:我发现给左边的汉字加上偏旁就能变成右边的汉字啦。
学生C:这些字的读音也有些相同。
(5)你们真会发现(奖励学生“大眼睛”图片)请大家读一读,记一记。
(6)教师出示生字卡片(票、元、旦、值、篇、遍)请学生们读一读并组成词语。
(7)小结:聪明的同学们,说一说你们记字的方法。
学生A:这几个字我是用去偏旁和加偏旁的方法记住的
学生B:前三个字我是用去偏旁记的,后三个字我是用加偏旁记的。
教师:同学们总结的方法好极了,许多汉字都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来记忆,想一想还能说出一些吗?(让学生举例说明)2、接下来,我们继续去发现。
(1)你们看这些词语(教师出示)读一读。
张贴一张画东张西望
开张张爷爷张开嘴巴
(2)动脑筋想一想,这些带点的字里有什么秘密吗?谁说一说。(待学生发现后指名说一说,能说出表示的意思不同即可)
(3)还能说出带有“张”字的词语吗?指名请学生扩词。
第二课时
带领学生去积累
一、我会读
1、出示一棵“苹果树”,苹果数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苹果”上写了“我会读”中的词语)。
2、小组学习:四人小组轮流读“我会读”中的生字,互相纠正读音。
3、各个小组采用轮流的方式(开火车一人读一个词),看哪一组摘的“苹果”多。
二、读读背背
1、小组学习。
a、四组小组一起读小诗《鞋》,互相纠正读音。
b、说一说这首诗说了什么意思。
c、表情朗读这首诗(可加动作)
2、指名朗读《鞋》,同学评议。
3、自由背诵小诗《鞋》。
4、全班配乐背诵。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
一、口语交际。
1、创设情景,激发交际欲望。
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好几篇关于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课文,许多小朋友都在家里学着帮父母做家务,可前两天,我却收到了一位同学的来信,向我诉说了他的烦心事,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你们先猜一猜会有什么烦心事呢?
2、揭开谜底,引出交际话题。
(1)教师读这封信,揭开烦心事到底是什么?
(2)寻找有类似苦恼的同学。
(3)揭示交际话题:出主意,想办法。
3、引导交际主题,开展讨论交流。
(1)找根源:说说父母为什么不让这些同学做家务?
(2)出主意:怎样才能说服父母?为什么?
(3)想办法:在什么情况下,怎样做?
4、分角色表演,评价激励。
(1)小组内分角色练习。
(2)选出代表上台表演,评价激励。
二、识字交流,擂台赛。
1、拿出自己的汉字积累卡,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识字赛。评选一名在看电视时认识汉字最多的同学。
2、每组优胜者再比赛,选出第二期擂主。颁发小博士帽。
3、布置下一期擂台赛内容:看谁积累的食品商标最多。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二包括口语交际和习作及我的发现等,我将其分成三节课授完,口语交际讲名人的故事,早在几天前我就给学生布置让学生准备,今天我组织学生以一个讲故事会的形式开展了此活动,由于学生的表达不是很流利每个学生讲的很费时间,为了使每个学生都有讲的机会,也为了使学习过程不因时间短促而受到影响,我在班里先挑了一个学生为大家作示范讲故事,王祥光讲了个董存瑞的故事,讲完后其他学生有意见的可以提也可以补充。然后分成十二个小组,每组四个人每个讲一个故事,其他同学听并补充,讲完后每个同学都说说自已听故事后的感受。学生们开始讲了,我在每组轮流进行指导,指导其带个表情等,最后要求学生小组公选出讲得最好的一个同学。在评选时各小组都能客观公正,只有一个小组成员互相对立,选优秀时意见各不相同也不能统一,选出以后当我在全班进行颁奖时有同学又开始反对,这时我以他们为例为学生讲了合作的重要性,为了警示,我将这小组的评奖资格取消。这样在
小组里练习了口语。第二节学生说一个身边的人的故事,不少学生都只是看到身边的小事什么借橡皮了等,不能突出故事中的人物,我想如果先让他们说说他们身边的英雄,给他们一个点的概念再放手可能会更好。接着,讲我的发现,发现三个句式的不同等学生掌握得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