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二年级下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教案一等奖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教案一等奖》属于教案一等奖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西师版二年级下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教案一等奖

1、西师版二年级下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教案一等奖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写本课生字,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主人公纯洁、善良的美好心灵。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认写本课生字;能用多种形式读、背诗歌。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生字、词语卡片,动画片《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片段。

同学:安排同学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故事,读后有自身的感想。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有一个小女孩,名叫刘倩倩,她吃蛋糕时,会留下一块;穿棉衣不把它弄破;她还选出了最美的一页歌片,留下来。你别问这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儿歌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二、听读课文,引出故事

1.听童声朗诵磁带。

2.提问:课文中的“她”指的是谁.

3.看动画片《卖火柴的小女孩》片段,或听老师讲故事。

4.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自由小声读课文,数一数这首诗共有几节。勾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小组内利用生字卡片互相学习。

3.检查认字、记字情况。

4.字形分析,写字指导。

四、读悟结合,体会感情

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1)学习1~4小节。

A.你认为该怎样读.(轻轻地读,读出神秘的语气。)

B.抽读、评价。

C.同桌抽读,互相评议。

D.齐读。

E.找规律,指导背诵1~4小节。

(2)学习第5小节。

A.“我”的梦飞到哪里了.

B.想象和小女孩在一起时的情景,并说一说。

C.引导同学读出欢快的语气。

(3)学习第6小节。

A.简介安徒生。

B.推荐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有自身的感想。

(4)朗读并背诵。

A.想象情景,自由朗读,互评互议。

B.自选方法,背诵全诗。

五、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你想带给小女孩什么呢.给卖火柴的小女孩说几句话,也可仿照儿歌的样式写一首小诗,送给卖火柴的小姐姐。

本文来源于yuwen.chazidian.com,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2、西师版二年级下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教案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写本课生字,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主人公纯洁、善良的美好心灵。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认写本课生字;能用多种形式读、背诗歌。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生字、词语卡片,动画片《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片段。

同学:安排同学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故事,读后有自身的感想。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师:有一个小女孩,名叫刘倩倩,她吃蛋糕时,会留下一块;穿棉衣不把它弄破;她还选出了最美的一页歌片,留下来。你别问这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儿歌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二、听读课文,引出故事

1.听童声朗诵磁带。

2.提问:课文中的“她”指的是谁.

3.看动画片《卖火柴的小女孩》片段,或听老师讲故事。

4.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自由小声读课文,数一数这首诗共有几节。勾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小组内利用生字卡片互相学习。

3.检查认字、记字情况。

4.字形分析,写字指导。

四、读悟结合,体会感情

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1)学习1~4小节。

A.你认为该怎样读.(轻轻地读,读出神秘的语气。)

B.抽读、评价。

C.同桌抽读,互相评议。

D.齐读。

E.找规律,指导背诵1~4小节。

(2)学习第5小节。

A.“我”的梦飞到哪里了.

B.想象和小女孩在一起时的情景,并说一说。

C.引导同学读出欢快的语气。

(3)学习第6小节。

A.简介安徒生。

B.推荐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有自身的感想。

(4)朗读并背诵。

A.想象情景,自由朗读,互评互议。

B.自选方法,背诵全诗。

五、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你想带给小女孩什么呢.给卖火柴的小女孩说几句话,也可仿照儿歌的样式写一首小诗,送给卖火柴的小姐姐。

本文来源于yuwen.chazidian.com,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3、西师版二年级下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纯真、善良、美好的情感。

2、小研究:结合本课,说说诗歌有什么特点。

学习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纯真、善良的美好情感。

前置学习:

1、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故事,读后有自己的感想。

2、郎读课文,想想、说说自己是怎么读的。

3、围绕着“爱心”这个主题,准备“学前重温幸福2分钟”。

4、小研究:结合本课,说说诗歌有什么特点。

教具准备:投影片4张,《你别问这是为什么》MTV视频。

学习时间:1课时。

学习过程:

(上课前,教师播放《你别问这是为什么》MTV视频,候场)

一、学前重温幸福2分钟:

1、主持学生: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的“学前重温幸福2分钟”由我来主持。请大家围绕着“爱心”这个主题来交流。我交流……(其他学生:我幸福!)请***同学来交流!

2、学生交流(视情况点1-3名学生交流)。

3、主持学生:今天的“学前重温幸福2分钟”交流到此结束。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李老师引领我们,开始本节课的幸福学习!我学习……(其他同学:我幸福!)

二、幸福学习:

1、师生问好:(类似语言)

师:同学们,你们好吗?(大声)

生:好,很好,好极了。(大声)

2、口述: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这一课(完成板书1)。我们学习的目标是: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纯真、善良的美好情感。

2)小研究:结合本课,说说诗歌有什么特点。

3、第一次幸福学习:

1)投影1:提出第一次幸福学习的任务:

我会读:

找出你最喜欢的一段话,并有感情地朗读。

2)学生在小组内朗读、交流(落实小组内的互帮互助;教师到各小组点拨指导,了解情况)。

3)学生以小组或以个人代表小组,在班级展示(教师注意,1、组织语言:我展示……,2、让学生及时表达学习感受;3、给在班级展示的小组或者个人发表示参与的 小红星)。

4)教师组织学生评价,让学生说一说,哪个小组或者哪个人朗读得好?为什么?(教师注意,让学生及时表达学习感受,给在班级展示精彩的小组或者个人发表示精彩的 小红旗)。

5)教师引导学生小结:朗读应该注意什么;表扬和鼓励朗读的学生。

6)教师提议全班集体朗读全诗。(组织语言:我朗读……)

4、第二次幸福学习:

1)投影2:提出第二次幸福学习的任务:

我会想:

“我”为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做了些什么事情?“我”为什么要这样做?

2)学生朗读、独立思考问题。

3)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落实小组内的互帮互助;教师到各小组点拨指导,了解情况)。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展示(教师注意,小组内补充意见和外组补充意见;让学生及时表达学习感受,完成板书2;给在班级展示的小组或者个人发表示参与的 小红星)。

5)教师组织学生评价,哪个小组或者哪个人表现得好?为什么?(教师注意,让学生及时表达学习感受,给在班级展示精彩的小组或者个人发表示精彩的 小红旗)。

6)教师引导学生表扬:我班上有哪些同学是怎么样奉献自己的爱心的?

7)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完成板书3。

8、第三次幸福学习:

1)投影3:提出第三次幸福学习的任务:

我会说:

你也想为卖火柴的小女孩做点什么吗?说一说,再把它写下来。

2)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写出来。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落实小组内的互帮互助;教师到各小组点拨指导,了解情况)。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展示(教师注意,小组内补充意见和外组补充意见;让学生及时表达学习感受;给在班级展示的小组或者个人发表示参与的 小红星)。

5)教师组织学生评价,哪个小组或者哪个人表现得好?为什么?(教师注意,让学生及时表达学习感受,给在班级展示精彩的小组或者个人发表示精彩的 小红旗)。

9、第四次幸福学习:

1)投影4:提出第四次幸福学习的任务:

我研究:

小研究:结合本课,说说诗歌有什么特点。

2)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落实小组内的互帮互助;教师到各小组点拨指导,了解情况)。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展示(教师注意,小组内补充意见和外组补充意见;让学生及时表达学习感受;给在班级展示的小组或者个人发表示参与的 小红星)。

5)教师组织学生评价,哪个小组或者哪个人表现得好?为什么?(教师注意,让学生及时表达学习感受,给在班级展示精彩的小组或者个人发表示精彩的 小红旗)。

6)教师引导学生小结诗歌的特点。

10、欣赏《你别问这是为什么》的MTV。

三、集中表达幸福学习感受:

1、主持学生:这节课的学习要结束了,让我们来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个组的同学参与最积极,表现最精彩?请各组长把本组的小红星和小红旗贴到黑板的竞赛台上来。

2、主持学生:今天的幸福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欢迎大家交流。我交流……(其他学生:我幸福)

(注意引导学生开阔思路,总结知识的获得,学习的经验与教训,合作的愉快,友情交流等)

3、学生在班级交流学习收获和感受。

4、主持学生:对老师和同学配合学习表示感谢!

板书设计: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板书1)

蛋糕……吃饱

我 棉衣……穿暖 卖火柴的小姐姐 (板书2)

歌片……快乐

爱 心

纯真 善良美好 (板书3)

(画个心型,把板书3包括进去)

本文来源于yuwen.chazidian.com,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4、西师版小学二年级下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生字、词语卡片,动画片《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片段。

学生:布置学生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故事,读后有自己的感想。

教学时间: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师:有一个小女孩,名叫刘倩倩,她吃蛋糕时,会留下一块;穿棉衣不把它弄破;她还选出了最美的一页歌片,留下来。你别问这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儿歌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二、听读课文,引出故事

1.听童声朗诵磁带。

2.提问:课文中的“她”指的是谁.

3.看动画片《卖火柴的小女孩》片段,或听老师讲故事。

4.提问: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自由小声读课文,数一数这首诗共有几节。勾画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小组内利用生字卡片互相学习。

3.检查认字、记字情况。

4.字形分析,写字指导。

四、读悟结合,体会感情

1.自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1)学习1~4小节。

A.你认为该怎样读.(轻轻地读,读出神秘的语气。)

B.抽读、评价。

C.同桌抽读,互相评议。

D.齐读。

E.找规律,指导背诵1~4小节。

(2)学习第5小节。

A.“我”的梦飞到哪里了.

B.想象和小女孩在一起时的情景,并说一说。

C.引导学生读出欢快的语气。

(3)学习第6小节。

A.简介安徒生。

B.推荐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有自己的感想。

(4)朗读并背诵。

A.想象情景,自由朗读,互评互议。

B.自选方法,背诵全诗。

五、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你想带给小女孩什么呢.给卖火柴的小女孩说几句话,也可仿照儿歌的样式写一首小诗,送给卖火柴的小姐姐。

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写本课生字,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主人公纯真、善良的美好心灵。

3.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认写本课生字;能用多种形式读、背诗歌。

本文来源于yuwen.chazidian.com,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5、西师版二年级下册《谁住顶楼》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自主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让学生理解重点词,增加对课文的理解。

2、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来体会不同的语气。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与人相处,多替别人着想,邻里间和睦、友好。教育孩子做一个尊敬老人、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好孩子。

教学重难点:

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小动物们为什么都争着住顶楼。

教学准备:字卡、课件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动物王国又建一座新楼房,小动物们高兴极了,都忙着搬新家了。看看都有谁啊?(课件出示)

2、可这时有一个问题把大家难住了,谁住顶楼呢?引出课题《谁住顶楼》(板书课题 学生书空)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课件出示:1)、2)、3)

1、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2)、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也可以问同桌或老师。

3)分小组讨论交流生字的识记方法。(小组交流)

2、课件出示生字,谁来说一下这些生字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指名回答)谁站起来读一读?开火车读、齐读

3、出示词语:你们生字认得很好,这次字宝宝去掉了帽子还带来了它们的朋友,看看你认识不认识?谁来读一读?领读 齐读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字宝宝、词娃娃和大家成了好朋友,几个小动物也迫不及待地要认识你们呢!还等什么,赶快认真读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学生自由读)

2、新楼盖好了,最终谁住上顶楼呢?板书 在文中找出对应的句子。(指名回答,你能读一读吗 (1)、哪个孩子来给我们做一做“挠挠腮帮子”的动作,表演一下“想了想”的样子?这里说明小猴子在想,在思考,那我们在读的时候,应该读的语速快还是慢一些呢?

小猴想过之后,说话时语速应该比刚才稍快些。我们应该读出他胆大艺高、自信) 你能读一读 ,做一个胆大艺高的猴子(生读。)

(2)、提出疑问。为什么其他小动物没有住上顶楼呢?

3、默读2~7自然段,用“——”画出小动物不能住顶楼的原因。并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一说其他小动物为什么没有住上顶楼。

4、汇报交流。 (1)谁来说一下小动物不能住顶楼的原因 (2)课件整体出示小动物没住顶楼的原因。 师:谁来读一读小动物不能住顶楼的原因。(齐读) (3)下面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一说其他小动物为什么没有住上顶楼。指名说 (4)从“反正”这个词看出什么?(关心、尊敬老人 那让我们带着关心的语气来读一读

5、小动物不能住顶楼都是自己说出来的吗?那么他们是如何推荐自己的? 课件出示:在课文中找一找并用“~~~”画出来。指名读,把三句说完后。 (1)在这三段话中这些红色的词语你理解那一个词,来给大家说一说。指名说 A“自告奋勇”(自告奋勇:主动要求承担艰巨的任务。)那你能用 “自告奋勇”说一句话 谁再来大胆地、自告奋勇地读一读小马的话。师:有喜欢这匹自告奋勇的小马吗?那就一起来读一读。 B“连蹦带跳”(表示两个动作紧接着,差不多同时发生) 谁来扮演小兔,做一做连蹦带跳的动作。(学生做动作) 现在哪个小朋友能读出小兔“连蹦带跳”的可爱样。 全体的女同学一起来读一读。 C“轻快”的意思。师:说明心情怎样?(高兴、愉快)那你能带着轻松愉快的语气读一读吗?指名读 全体男同学来读一读。

6、从小动物的话中你感受到什么?住顶楼好不好吗?争得是什么?让的又是什么?小动物们的争,是爱心的体现,这“争”实际上也是“让”,他们争的是困难,让的是方便。 板书

7、正是因为他们都为别人着想才会出现: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学生齐读

8、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可爱吗?那就让我们带着对小动物的敬意来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名朗读) 读完后师:从她们的读中让我感受到了小动物们的互相关心,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听出来了小动物和自己的邻居都和睦相处,十分友好

四、拓展: 小动物们有邻居,我们小朋友也有邻居,学了课文以后,大家说说今后怎样与邻居相处?

五、总结升华。 生活中,我们要学着几个小动物争着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同时也让和谐、友好之花处处开放。最后送同学们几句格言:齐读 1.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 2.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六、作业 1、把今天学的故事讲给自己的朋友听; 2、收集为别人着想,和睦相处的故事或者格言。

板书: 小猴 谁住顶楼 小马 为别人着想 小兔 小狗

本文来源于yuwen.chazidian.com,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6、西师版二年级下册《花孩子》教学教案

 

 

第二单元

 

 

单元

总目标

本单元课文体裁多样,有诗歌、散文、游记等。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结合儿童生活经验,引领学生走进课文,与大自然当中的景、人、物对话。从语言文字中去感悟湖、瀑布、柳、小鸟、鲜花的自然美,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爱大自然、爱生活的美好情感。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生字词,能写要求写的字,能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在读中积累本单元的好词佳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题—————

《花孩子》

 

 

课时

目标

 

第一课时

1.借助拼音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课后的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1.继续学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各种花的美丽色彩,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课堂

预设

 

 

 

 

 

 

课堂结构

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学生学字。

1.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词作上记号。

2.通读全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读音。

4.用自己喜欢的办法识记字形,教师重点指导“染”、“舞”、“睡”字的字形和笔顺。

三.感情朗读,理解内容。

1.       再读课文,从文中勾出花孩子的名字。

2.他们都找到了什么颜色,怎样找到的。

3.逐个了解花孩子是怎样找颜色的。勾画,朗读。

4.有感情的朗读对话,体会花孩子向往美、崇尚美、关心他人的可爱之处以及星星、朝霞的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

5.分角色朗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完成作业。

 

 

 

 

 

 

 

 

 

 

 

 

 

课堂

预设

 

 

 

重点

目标

怎样

落实

 

1.多练习写,同桌互相听写。记住本课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特别是分角色朗读,从而感受各种花的美丽色彩。

 

 

 

难点

目标

怎样

突破

1.同桌读,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

2.分角色读。

3.默读,大声读,自由读,赛读。

4.脑袋里想象画面读,感受各种花的美丽色彩,感受大自然的绚丽神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练习

设计

一.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

(金灿灿)的(迎春花)

(       )的(     )

(细声细气)地说

(        )地说

二.补充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呀

——————————吧

——————————吗

——————————呢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春天来了,你知道的花孩子还有:(     )、(     )、(      )、(       )。

本文来源于yuwen.chazidian.com,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7、西师版《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教学教案

一、赏读《卖火柴的小女孩》

安徒生的童话里经典的故事莫过于《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大家都不陌生。谁来回忆一下故事的大概内容呢?(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一组图,生边看图边回忆故事)

可怜的小女孩最后怎么了?

(出示)第二天清晨寒气袭人的时刻,小女孩坐在那两幢房子的角落里,双颊红通通的,嘴角上却挂着微笑。她死了,是在旧年的最后一个夜晚冻死的。新年的太阳升起来照到的只是一具小小的尸体。小女孩坐在那里,身子已经冻得僵硬了,手里依然拿着火柴,一束快要烧尽的火柴梗。

她是想暖和暖和身子。有人说道。可是却没有人会想到她曾经看见了那么美丽的东西。也没有人会想到,她跟着她的老祖母是在怎样的光辉照耀之下走进新年的快乐中去。

师配乐范读

看着图听了故事,你想说什么?

带着你的理解和感受,谁来读一读这两段文字。

二、学习《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1、读书是幸福的,它让我们受益匪浅,有一个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小朋友,她不只认认真真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还把自身的感受写成了一首诗,请听刘倩倩小朋友朗诵的自身写的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妈妈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一个。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爸爸给我穿上棉衣, 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哥哥给我一盒歌碟, 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晚上,我把他们放在床头边,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 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在一块唱那最美丽的歌。

你想知道她是谁? 请去问一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3、早、中、晚,我都在做什么?

4、我送给小姐姐好多东西,分别包括了什么心意?

5、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这么做吗?

三、介绍作者

1980年,年仅9岁的刘倩倩以他的诗作《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参与了世界儿童诗歌竞赛,荣获国际菲利亚奖章。

那时她刚刚上三年级。她从妈妈给她蛋糕、爸爸给她穿棉衣、哥哥给她歌片,想到了丹麦作家安徒生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那个可怜的小姐姐,她要把蛋糕、棉衣、歌片送给卖火柴的小女孩,让她和自身一样幸福。这样的联想,既真实,又感人,表示了刘倩倩小同学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心愿。

四、指导朗读

这首诗感动着我,你们的发言温暖着我,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五、拓展

请你针对下面各职业人送上诗意礼品,并设计送礼时的话语。卖火柴的小女孩(送给你一片温暖,送给你一片希望。)

本文来源于yuwen.chazidian.com,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8、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送你一片绿荫》教案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送你一片绿荫》教案PPT课件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第十八课:送你一片绿荫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生字,能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的意思。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能归纳每一段的内容。

3.能抓住要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培养学生植绿护绿的意识。

4.了解用列数据的方法进行说明的作用,并尝试运用。

教学重、难点

能抓住要点,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和作用,并归纳每一段的内容。了解用列数据的方法进行说明的作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趣的生命时钟》,了解了说明文这种文体。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一篇说明文,了解用列数据的方法进行说明的作用。

2.(齐读课题)在预习中大家了解到,这篇文章讲了谁送给谁一片绿荫?(指名答)

为什么作者要把自己当作爬山虎,以第一人称“我”来写这篇说明文?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新颖、亲切)

3.爬山虎向大家推荐自己,介绍自己,课文第1段有一个词表达了这个意思,请找一找。(自荐)请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自荐”的意思。(相机指导生字“荐”)

二、交流预习情况

1.请7名同学做爬山虎的代言人,以第一人称“我”来介绍爬山虎,各朗读一段。(自由朗读做准备、指名读、评议)

2.学生汇报预习生字新词情况,不明白的地方集体探讨解决。(总结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及生活经验理解等多种学法,指导交流“扦插”“中旬”等词的意思,相机指导生字)

三、整体感知,学习归纳每一段的内容

1.课文是怎样介绍爬山虎的?请同学们自由默读课文,思考每一段的意思。(学生默读、思考、批注)

2.指名交流每一段话的意思(学习借助关键词、中心句、综合每句话的意思归纳段意的方法)。

第1段:讲“我”属葡萄科,善爬山爬墙,在环保中能发挥作用。

第2段:讲“我”占地少,生长快,绿化覆盖面积大。

第3段:讲“我”茎、叶的特点及作用。

第4段:讲爬山虎能有效利用空间,大面积绿化覆盖进行制氧。

第5段:消除人们对“我”容易引起墙壁潮湿的疑虑。

第6段:消除人们对“我”容易招引壁虎的疑虑。

第7段:讲“我”适应性强,易于栽种。

四、感悟课文内容,深入了解爬山虎

1.读了这么多遍课文,你一定对爬山虎有了不少的了解。请你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评价一下爬山虎,并说明原因。(学生思考、发言)

2.交流:无私、攀爬好手、环保先锋、绿荫使者、绿色屏障……

3.总结:那一片青青的爬山虎不愧为绿荫使者、环保先锋,让我们再次随着课文走进爬山虎。(齐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精读课文,了解列数据的方法进行说明的作用

1.课文是怎样形象、具体地介绍爬山虎的特点的呢?

比较句子:

第1组:

①我生长得很快,绿化覆盖面积很大。

②一根茎粗2厘米的藤条,种植两年,墙面的绿化覆盖面积便可达30至50平方米,三四年后,我便能把整幢房屋的墙面攀满。

第2组:

①我的叶片较大。

②我的叶片较大,宽10至20厘米。

这两组句子中,哪一句说得更具体、形象?用了什么方法?

2.总结:用列数据的方法进行说明让人感到更准确、形象,让被说明物真实可感,让读者有更真切的了解,增强了说明的可信度。

二、学习运用列数据的方法进行片断写作

1.列数据的方法是我们写作中经常用到的。这种方法可以让我们把事物描写得更具体、形象,帮助我们准确表达。

2.例如:

(描写乐山大佛的语句)它身高71米,头长14.7米,眼睛长3.3米,垂着两只长6.2米的大耳朵,每个耳朵眼里都可以钻进两个人。如果让人们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坐在它的大脚上,每一只都可以坐上100来人。

3.你能运用列数据的方法,把下面的语句描写具体吗?

(1)学校的操场很大。

(2)姚明的个子真高!

(3)我们的教室非常宽敞。

9、二年级下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7个生字,能准确发音并组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主人公纯真、善良的美好心灵。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本课7个生字,体会主人公美好的心灵。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一个小女孩,名叫刘倩倩,她吃蛋糕时,会留下一块;穿棉衣不把它弄破;她还选出了最美的一页歌片,留下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诗歌《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跟老师书写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听老师读读这篇课文,边听边想:课文里“她”是指谁?

2、抽生说 听老师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里的“她”是谁吗?

对,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姐姐。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

在一个雪花纷飞的除夕之夜,天冷极了。一个小姑娘光着脚走在街道上,卖火柴。可是,人们都在快乐地庆祝除夕,谁会来买她的火柴呢?她又冷又饿,为了得到一点儿温暖,她先后划亮了三根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她仿佛看到了暖和的火炉、美味的烤鹅和漂亮的圣诞树。然而,火柴熄灭了,她所看到的一切美好事物都消失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冰冷的墙。最后,小姑娘划亮了一大把火柴。她看到了慈祥的奶奶,奶奶带着她飞向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

孩子们,你们听过这个故事吗?它就是童话大师安徒生爷爷写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3、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课文的小作者也跟大家一样心底善良,想关心帮助这个小姐姐。

4、让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她准备怎么帮助那位卖火柴的小姐姐呢?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数一数这首诗共有几小节。勾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5、有几个小节呀?

6、谁来读一读你画的生字词?

7、谁来当小老师给大家领读一遍?

跟着小老师读:

gāo hé xuǎn gǎn

蛋糕 盒子 选出 赶快

zhè gěi liú yè

这是 送给 留下 页数

zhěn dǎng mài

枕头 挡风雪 卖火柴

跟同桌读读,互相纠正读音。

齐读

区别:买、卖

你有什么好方法区别这两个字呀?有的孩子说有“十”的是“卖”,没“十”的是“买”。我教学生区别“买”和“卖”

“卖”可以组哪些词呢?叫卖 卖家 买卖

三、学习课文

1、让我们把所有的词语娃生字娃娃送回课文去。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想,小作者准备怎样帮助卖火柴的小姐姐呢?

2、抽生说。

好,小朋友们都读完了吧。

谁来说说?

(1)对,给小姐姐留一块蛋糕。

早晨,妈妈给我两块蛋糕,

我悄悄地留下一块。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一起读一读。

(2)小作者还想做什么呢?你来说吧!对,把棉衣送给小姐姐穿,因为她太冷了。

师读

中午,爸爸给我穿上棉衣,

我一定不把它弄破,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同桌交换读一读,互相评一评。

(3)小作者想给小姐姐留一块蛋糕,想把自己的棉衣给小姐姐穿,她还想怎么帮助小姐姐呢?

你说吧。对,在歌片中选一页最好听的歌让小姐姐听,让优美的歌声陪伴寂寞、孤独的小姐姐。

下午,哥哥给我一盒歌片,

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3、师导读四、五节

晚上,我把它们放到枕头边,

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

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

一块儿唱那美丽的歌。

赶快:在这儿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一个近义词吗?对,马上,立刻。从这个词你能看出小作者怎样的心情?

自由地读读这两节,展开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小姐姐穿上了棉袄,不再那么寒冷。她吃着香甜的蛋糕,听着美妙的歌声。她高兴极了。

我们一起读读4、5节吧。

4、谁联系全文说说,小作者要带给卖火柴的小姐姐哪些东西呢?

对:蛋糕、棉衣、歌片。

让我们通过朗读将这一件件礼物带给卖火柴的小姐姐吧。

齐读课文。

5、你想带给小女孩什么呢?也可仿照儿歌的样式写一首小诗,送给卖火柴的小姐姐。

拿起手中的笔,仿照这首小诗写一、两小节吧!

这是一个小朋友写的,我们一起读读,看看她想带给小女孩什么?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早晨,妈妈给我两个鸡蛋,

我悄悄地留下了一个,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中午,爸爸给我围上围巾,

我一定不把它弄破,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下午,哥哥给我一本好看的童话故事,

我选出最好看的一个,

你别问这是问什么。

晚上,我把礼物放到枕边,

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

你别问这是为了什么。

我要把鸡蛋送给她吃,

让她围上围巾暖和暖和,

和她一块读好听的故事。

你想知道她是谁吗?

请去问一问安徒生爷爷——

她就是那个卖火柴的小姐姐

她想给卖火柴的小姐姐什么呢?鸡蛋、围巾、故事书。真是一个善良的孩子。你们送什么给卖火柴的小姐姐呢?和同桌交流交流你写的小诗吧。

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蛋糕

棉衣 —————— 卖火柴的小女孩

歌片

我 ———— 善良、有同情心

本文来源于yuwen.chazidian.com,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10、西师版一年级下册《小贝壳》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识本课生字,认真书写,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贝壳的神奇,激发学生大胆想象。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发挥想象,培养语感。

教学准备

海滩的背景图,海浪的录音资料,大海的歌曲,绘画用具,收集关于贝壳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一、感受海景,导入学习

1、孩子们结合自己看到的大海说说大海给你留下的印象。

2、欣赏海景(图画、背景音乐或课件)。师:大海是美丽的,阳光像温暖的手,缓缓地抚过沙滩,鹅卵石斑斑点点反射出柔和的光圈。躺在沙滩上,睁眼就可以看到天蓝如海。偶尔有几只海鸥嘎嘎地叫着掠过视野。海边有人在游泳,他们不时来来回回地跑上岸,沐浴,穿衣,或者从海里拖出巨大的海蜇。近处一位小姑娘光着脚丫在沙滩上踏着欢快的步子拾贝壳,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课文里也来了许多小贝壳,我们一起去听听它们想告诉我们什么吧。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文,勾画生字,多读几遍。

2、把自己会认的生字自豪地读给同桌的伙伴听。

3、做“捡贝壳”的生字游戏,检查识字情况,识记生字新词。(出示课件或小黑板,小黑板贴贝壳生字卡片。海滩上有许多小贝壳,小贝壳身上有生字,学生捡到哪个贝壳,就认读上面的生字,并组成词语。)

4、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或者提出自己想问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提问梳理问题。

三、仔细读文,体会感情

1、朗读课文,进入情景。

我们也到大海边去把这些大海的“礼物”带回教室。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跟着音乐拿出自己准备的小贝壳。

2、请学生仔细观察手中贝壳的外形、花纹和颜色,说说看到了什么,想问什么。(适当结合课文,了解文中所写的贝壳的特点:“皱纹多又多”。)

3、学生放好贝壳,练习朗读课文第一节,重点读好三、四行诗,要读出对贝壳的好奇。

4、交流、了解贝壳知识。

(1)老师利用课件展示贝壳图片,并结合有关资料,介绍贝壳的知识。

(2)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美丽的贝壳。

5、朗读第二节诗,与贝壳交流。

(1)小贝壳听了你们的赞美可高兴了,脸上的“皱纹”更明显了,你知道这些“皱纹”代表什么吗?在儿歌里去找到答案勾出来,再读一读。

(2)学生自由练习读第二节诗。

(3)教师播放海浪的录音,引导学生想象:站在大海边,对着贝壳问出你想问的问题。

(4)请学生轮流告诉大家自己的问题,其他同学扮演小贝壳,争取回答他的问题。

6、分角色朗读全文,达到熟读成诵。

四、拓展延伸,展开想象

1、想想:如果贝壳们一起在沙滩上,可以做些什么事呢?请小组讨论一下,为贝壳们编个有趣的故事。

2、展示交流。

五、巩固生字词,练习写字

1、读课后第二题,进行扩词训练。

2、出示8个要求会写的字请学生认读。

3、让学生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教师范写难写的字“带”、“海”、“那”。

5、学生练习写字,展示写得好的字。

本文来源于yuwen.chazidian.com,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

11、西师版一年级下册《种子》教案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种子探出地面的过程演一演。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教育学生从小养成早趣的习惯。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把种子探出地面的过程演一演。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用生字组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课文1~6自然段。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把种子探出地面的过程演一演。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种子实物,种子发芽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春天,激趣导入(5)

1.小朋友们,春天到了,你们身边发生什么变化?

2.是呀,春天到了,雪化了,草绿了,花开了,一切可美丽了,睡了一冬天的种子也该发芽了。(教师板书课题)

3.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4.你们知道什么是种子吗?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10)

1.教师示范读。

2.教师读,学生一句一句的跟读。

3.学生和学习伙伴合作,互相帮助,试着读一读,遇到不会的可以请教老师。

4.指名读一读,集体正音。

5.老师大声读,学生跟着老师轻声读。

6.再指名读一遍。

三、认识生字,积累词语(15)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对照着圈出本课的生字。

2.引导学生借助学过的拼音,自学部分生字。

3.指名反馈学生自读生字情况。

4.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独立认读。

6.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7.进行组词练习,积累词语。

四、图文结合,理解内容(10)

1.学生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什么专访告诉我们春天到了?

2.读句子,想像句子所描绘的。

3.教师出示春天的美丽图景,感知春天的美丽。

4.导读课文。

5.种子妈妈是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们读课文,找一找。

6.指导感情朗读相关句子,让学生扮演妈妈的角色读一读。

7.听了妈妈的话,种子是怎么做的?

五、熟读课文(3)

六、布置作业(2)

1.认读生字。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5.种子

jǐ几 zhèn阵 chǎnɡ场 bèi被 qīnɡ轻 dǎ打

qiàn欠 zhǎnɡ掌 xiànɡ向 kōnɡ空 wài外

教 后 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写好8个生字。

2.继续学习课文,拓展延伸,了解种子发芽的过程,教育学生从小养成早趣的习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把种子探出地面的过程演一演。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导入新课(8)

1.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读。

2.全班认读。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继续学文,理解内容(17)

1.小朋友们,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在种子妈妈的催促下,种子钻出了地面,那么它看到了怎样的呢?请小朋友们继续读课文。

2.种子看到了什么?

3.指导感情朗读。

4.引导想像:小朋友们,种子钻出了地面它不能看见什么呢?

5.看到这么美的景色,种子心里会想什么呢?

6.是呀,种子也认识到自己错了,太迟起来了。那么,它以后会怎样呢?

7.出示句子:“在湿润的空气里,种子一个劲儿地往上长,往上长。”

8.指导感情朗读。

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0)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分角色朗读。

3.教育学生向种子学习,知错就改,并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四、指导写字(7)

1.出示本课要写的生字,学生读。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指名反馈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

4.学生说一说书写的注意要点。

5.学生跟老师空写,教师强调重点。

6.学生练习写字。

五、布置作业(3)

1.抄写本课生字。

2.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5.种子

春天到了,种子 钻出地面,看到春天

本文来源于yuwen.chazidian.com,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如有什么问题或建议请加的QQ群315357333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