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地区民谚、熟语

《莆仙地区民谚、熟语》属于谚语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莆仙地区民谚、熟语

1、莆仙地区民谚、熟语

因莆仙历史上同属于兴化军、兴化府,所以,莆仙方言也称为兴化话。要真正了解莆仙文化的特色,是离不开对莆仙方言、地方民俗、特产风味的认识。也许,这些内容有助于人们揭示莆仙文化的神秘面纱,探究出个中真谛。

莆仙地区民谚、熟语:

1、打狗茶聊主人。

2、老鼠甩牛角。

3、老婆生骚,吃饭黄使配饭桧。

4、老鼠到铁钉店去讨食。

5、回头蛇,咬无改。

6、老牛吃幼笋。

7、子婿顶半子。

8、布袋盛香菇,名芳。

9、老鸭使子子使孙。

10、未学走,卜学飞。

11、老虎也有三个兄弟。

12、有三更,无半冥。

13、地瓜屎佐一裤头。

14、田园万顷,不如薄艺随身。

15、老鼠顾后只。

16、正月虾蛄二月蜞,三月瘦支支,四月填粪池。

17、吃一节,剥一节。

18、死目狗。

19、扛棺阿厄硬死人。

20、四两甘草开药店。

21、本地牛吃本地草。

22、老鼠屎会做药。

23、甘草和百药。

24、有死人,无死货。

25、老虎哭都不听见。

26、打石阿遇着石钻。

27、死猪不惊开水烫。

28、有听见声,无看见影。

29、半路修行。

30、讨柴仔卖跟放牛仔。

31、半冥拉屎无人承认。

32、老人变呆子。

33、老连炕耳锅。

34、有嘴讲别人,无嘴谈自己。

35、古董兑身价。

36、头叫尾应。

37、未曾烧香,先苛佛手。

38、有灵位,无死人。

39、百般江湖不如锄头翻土。

40、半目睁,半目瞌。

41、死猪肉占砧。

42、目珠里不贮一粒沙。

43、有鼻的牛。

44、打一支牌给满。

45、子儿人心肝。

46、打卖起槌。

47、未吃三遒屎,卜想做狗王。

48、老鼠睡趴祠。

49、田螺尾黄斋甚生弯。

50、未讲头,先知尾。

51、未生子,先号名。

52、老爷老爷讲。

53、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

54、石头浸久生绿苔。

55、百步棋百步改。

56、死猪肉抬举祖客。

57、有话当面讲,有屁当面放。

58、羊肉押人生食。

59、吃过头粮。

60、死阿婆确赚吃山糕。

61、有吃是脸,有顺是身。

62、田歹一季,姆歹一世。

2、听民谚 识天气

异常的气候变化事件总会给人们留下异常深刻的记忆和思索。我国古人就曾对严寒等异常气候条件联系气候变化过细致的观察并形成民谚。

“夏有奇热,冬有奇寒”。夏秋时,当太平洋台风来袭之前多酷热,令田间鱼儿被晒死,民间视当年气温变幅增大,冬天有严寒之兆。

“奇热必有奇寒”。是指入冬之后如果持续温暖,则一旦冷空气南来,降温可能剧烈、持久。放眼于更长的时间范畴,世界连续数年暖冬,就得留心终归会来一个寒冬。

“日暖夜寒,东海也干”。这主要指半个月的天气。通常寒潮于冷空气笼罩下,天气整日晴朗,所以日夜温差大。

“奇寒必有奇旱”。奇寒本身就表明干冷空气势力特强,大气环流形势有利于冷空气继续频繁南下,暖湿空气萎缩退居外海。此种局势往往持久,若至今春雨水推迟,导致冬春连旱。历史上不少严重冬春连旱年皆为前期严寒有关。

“冷得早,回暖早”。如果最冷时段明显提前,则同一冬季中往往不容易再次出现同样量级的严寒,也表明季节会相应提前,春天可能早来。

3、茶与生活的民谚

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茶与生活的民谚

茶叶两头尖,价格时时变。

茶是草,客是宝,得罪茶商不得了。

二两茶叶一斤盐,斤半茶叶有衣穿,改善生活在眼前;一斤茶叶十斤钢,四斤茶叶百斤粮,建设祖国富强。

吃饭靠禾蔸,用钱靠茶蔸。(湖南湘潭)

茶是露水财,不肥自己来。

男耕田,女采茶,老婆婆带娃娃,不荒一丘田,不老一蔸茶。

清晨一杯茶,饿死卖药家。(广东)

年头三盅茶,客符药店材无交家。(福建福安)

东南路里水泡茶,城西两路罐茶,北路河里油炒茶。(陕西汉中地区略阳)

勤俭姑娘,鸡鸣起床,梳头洗面,先煮茶汤。(赣南客家)

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藏、蒙)

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藏、蒙)

藏人茶饱肚,汉人饭饱肚。(藏)

宁可三天无油盐,不可一日不喝茶。(藏)

早茶晚酒黎明亮。(深圳)

茶好客自来。(深圳)

好茶一杯,不用请医家。(广州)

茶逢知已千杯少,壶中共抛一片心。(指广州老茶客,一盅在手,互诉心曲)

客来敬茶。

一天三餐油茶汤,一餐不吃心里慌。(鄂西士家族、苗族自治州)

好茶敬上宾,次茶等常客。

客从远方来,多以茶相待。

清茶一杯,亲密无间。

宁可一日无油盐,不可一日无茶。

饭后一杯茶。

头苦二甜三回味。(云南白族三道茶)

贵客进屋三杯茶。(侗族)

若要富,种茶树。(云南华坪县傈族、勐海县傣族)

萝卜就热茶,闲得大夫腿发麻。

古蔺罐儿茶好喝,麻辣鸡好吃。(四川、古蔺)

不喝一碗擂茶,枉到桃花源。(湖南桃源)

欧洲人喜欢喝红茶,非洲人喜欢喝绿茶,香港人喜欢普洱茶和六安茶,京津人喜欢花茶,上海人爱喝龙井茶。

若要山区富,茶园单产下工夫。(浙江)

若要富、种茶树,茶树是棵摇钱树。(云南凤庆)

跑面指导技术十年,收效不及承包一年。(云南凤庆茶区科技人员)

早晨三杯茶,郎中饿得爬。(湘西城步苗族,意为主人要敬客人四碗茶,四季平安)

喝别人烤的茶不过瘾。(彝族烤茶)

白天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江南一带茶馆)

无茶不成仪。

烟酒是亲家,烟茶是冤家。

茶好客自来。(深圳)

好茶一杯,不用请医家。(广州)

茶逢知已千杯少,壶中共抛一片心。(指广州老茶客,一盅在手,互诉心曲)

妇水夫茶。(江西表陵)

君子之交淡如水,茶人之交醇如茶。

早晨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平地人不离糍粑,高山人不离苦茶。(湖南江华)

更多谚语尽在!

4、关于经营、销售的谚语、民谚、俗语

1、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

2、大路朝天,各走半边。

3、当面银子对面钱。

4、店雅何须大,花香客自来。

5、店有雅号,客人自到。

6、店址差一寸,营业差一丈。

7、多得不如现得。

8、多做生意少占本,一年多打几个滚。

9、佛靠金装,货靠包装。

10、隔行如隔山。

11、顾客就是上帝。

12、柜台忙时心不乱,顾客少时心不散。

13、好货不贱卖,贱卖没好货。

14、好记性不如烂帐本。

15、和气能生财,蛮横客不来。

16、话有三说,巧说最妙。

17、货真价实,童叟无欺。

18、家里千万贯,不如一座店。

19、家庭纵有千万元,不如资金勤周转。

20、家有千金,不如日进分文。

21、紧紧手,年年有。

22、经商信为本,买卖礼在先。

23、经商言利,天经地义。

24、酒饭干杯不计数,交易分毫不糊涂。

25、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26、开沟三遍吃好水,人从三师武艺高。

27、靠兄靠妹,不如自己手掌手背。

28、空口无凭,立约为证。

29、礼多不伤人。

30、买马看马齿,经商看行市。

31、漫天要价,就地还钱。

32、面带三分笑,顾客不会少。

33、明码交易,有货有价。

34、宁可悔了做,不可做了悔。

35、千零成整,万毛成毡。

36、千做万做,折本生意不做。

37、钱要正道来,不贪不义财。

38、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39、人情一匹马,买卖争分文。

40、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41、茸零有奇,顾客不疑。

42、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43、三分生意七分谈,人无笑脸休开店。

44、三天不念口生,三天不做手生。

45、少用人儿,多办事儿。

46、赊三不如现二。

47、生意人无大小,见面先问一声好。

48、生意三件宝:人和、门面、信誉好。

49、生意要“做”不要“坐”。

50、事忙先记帐,过后少思量。

51、手艺学到手,茶饭送到口。

52、水涨船高,有涨有落。

53、死店没人开,店活在人才。

54、台上一分戏,台下十分力。

55、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56、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57、物以稀为贵。

58、下水要知水深浅,买卖要知行情变。

59、先小人,后君子。

60、先有交代,后有买卖。

61、闲时练来急时用。

62、小钱不去,大钱不来。

63、信息不灵,寸步难行。

64、言无二价。

65、腰缠万贯,不如一艺在身。

66、一筐苹果八个价。

67、一是一,二是二。

68、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69、以质论价,随行就市。

70、鱼有鱼路,虾有虾路。

71、只有大意吃亏,没有小心上当。

72、只赠鱼,不付钓鱼术。

5、淮滨地区民间经验与实践类谚语、俗语

淮滨县历史悠久,是楚相孙叔敖的故乡,境内周代蒋国故城等遗址至今仍闪耀着古文化的光芒,淮滨县城即古乌龙集,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文化的交汇点。据乾隆《光州志·盐法》载:“本州共计一万二百一十六引盐船,自淮北至正阳关,经乌龙集小船起驳,由淮河入境抵州”。

淮滨地区民间经验与实践类谚语、俗语:

1、狗怕猫(弯)腰狼怕棍。

2、一笔画不成龙,一锹挖不出井。

3、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4、不敢下河,一辈子学不会浮水。

5、钩鱼钩虾,赶紧搬家。

6、鼓声再大,不敲不响,人再聪明,不教不会。

7、好事多磨。慢工出细活。

8、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9、前军之覆,后车之鉴。

10、失败是成功之母。

11、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

12、晴备雨伞,夏备寒衣。

13、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14、人往高处走,水住低处流。

15、一万次空想,抵不上一次实干。

16、吃一堑,长一智。

17、一回生,二回熟,三回能当老师傅。

18、河里捞沙,越捞越深。

19、不知苦中苦,那知甜中甜。

20、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

21、前有车,后有辙。

22、手越用越巧,脑子越用越活。

23、慢工出巧匠。

2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真心。

25、百闻不如一见,百说不如一干。

26、江无回头浪,人无再少年。

27、劳动出智慧,实践出真理。

28、啥虫尿啥尿,啥葫芦结啥籽。

29、说千道万,不如做做看。

30、不爱挫折,不长知识。

31、家鸡打的团团转,野鸡不打往天飞。

3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3、人到难处必有路。

34、人眼是称。

35、路远千斤担。

36、真金不怕火,怕火非真金。

37、车到山前必有路。

38、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39、耳听是虚,眼见为实。

40、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41、人怕没理,狗怕夹尾。

42、有所得,必有所失。

43、经验大似学问。

44、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

45、老将上马,一个顶俩。

46、望山跑死马。

47、鼻子底下是大路。

48、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

49、千里屠户一个眼。

50、铁匠怕长,木匠怕短。墙糊一百把,没有不透风。

51、吃一次亏,学一次刁。

52、不闻大粪臭,那知稻谷香。

53、听过不如见过,见过不如做过。

54、不登高山不知天高,不临深渊不知地厚。

55、路在人走,事在人为。

6、莆仙民间谚语、俗语集锦

福建莆田的莆仙文化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文化,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展现着种种神秘的色彩。在这种地方文化的结构主体中,既有古闽文化的遗存,也有汉唐以降中原文化的传人,还有阿拉伯文化、波斯文化和西方文明的交融。表现在语言、风俗、饮食、民间艺术等诸多方面。

莆仙民间谚语、俗语集锦:

1、久病床前无孝子。

2、郑恩打输乞丐。

3、叫你挑箩来拾骨。

4、枫亭糕,度尾柚。

5、“细个”(小时)偷摘茄,“大个”(长大)偷牵羊。

6、有死人,无死货。

7、打蛇打七寸。

8、价钱有“厮量”(商量),秤儿无“厮量”。

9、年年十八岁,日日三十暝。

10、老牛吃幼笋。

11、“打捕”(男人)嘴阔食十方,“室娘”(女人)嘴阔食老公。

12、单竹“捌”(不会)成排。

13、哆头蛏,江口蛎。

14、有功做无“蕊”(禄)。

15、尾儿尾金珠,一醒一醒摸。

16、学好三年,学坏三日。

17、会过海,就是仙。

18、买的不知卖的店。

19、“沿路”(到处)像猪母生猪仔。

20、三十暝有工看鲁戏。

21、容(纵容)狗爬上灶,容儿(孩子)会不孝。

22、讨柴儿“捌听头”(不能相随)牧牛儿。

23、生人生命。

24、“猫狸”(猫)与狗冤家头。

25、酱虾坐横头位。

26、劝人一句值千金,怂人一句古井深。

27、死猪肉“满荐”(推荐)给“主客”(老顾客)。

28、卖油的食斋,卖肉的口契骨。

29、“儿婿”(女婿)是半子。

30、桂英割喉的钱。

31、“红头”(涵江)街二十四铺。

32、三锣鼓齐动。

33、下南兄,对半杀。

34、狗“目困”(睡)乞丐吃。

35、等到鸡母老公啼。

36、开天门。

37、宗保十三岁了,正给讲亲戚。

38、手甲面是肉,手甲底也是肉。

39、事久讨鞋讨鞋样。

40、“出门”(麻疹)无死,“出珠”(天花)也会死。

41、冲沁马栏角,鸡母“黄别”(不识)谷壳。

42、一倒“黄”(不)算输。

43、未有兴化,先有广化。

44、大吃咸,臭“脚廉”(小腿面)。

45、一担笼(戏篮)放外头,常常吃亏。

46、二月二,蛎(牡蛎)臭味。

47、屈龟军。

48、少年无“歹”(丑)女。

49、有金无碎银。

50、会等十八年,“捌”(不会)等十八月。

51、人不知自皱。

52、山中无虎,“狗只狸”(猹)为王。

53、一分钱,一分货。

54、买臣嫂带铁扫帚。

55、大事不谋妻子。

56、后生(年轻人)勇跳跳,老来举拐杖。

57、放棺有钱,抓药无钱。

58、十三十四,“担”(挑)来“担”去。

59、沉七洲,浮莆田。

60、甘草和百药。

61、阿姑“惜”(爱惜、疼爱)孙“弹”(偏向)姑姓。

62、文峰宫请总簿看。

63、九里洋叫天。

64、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吃一顿,初六“嘴笏笏”(嘴朝天)。

65、孙啊孙,隔一墩。

66、买卖算钱,厮请不论。

67、无功不受禄。

68、戆妻拗子,无药可治。

69、赚钱有数,身体“朝”(该)顾。

70、钱财如粪土,情义值千金。

71、有理不用高声。

72、孔明火烧葫芦谷,烧死魏延也好,烧死司马懿也好……

73、老人变孩子。

74、回头蛇,咬死人。

75、有权讲有话,无权讲无话。

76、给人做卒子。

77、芋“裙”(焖)米粉炒。

78、新车旧犁,年老夫妻。

79、先鹅头,后“红头”(涵江)。

80、王英打换吃。

81、三斤半鸡母,还是惊老鹞。

82、钱咸货无嫌。

83、嘴门嘴齿也会“厮答”(相碰)。

84、戏做落(露)棚脚。

85、纸封做米瓮。

86、十指伸出有长短。

87、本地牛吃本地草。

88、陈世美阿舅,一去没回来。

89、“猫狸”(猫)无“暝”(晚饭)狗无“罩”(午饭)。

90、天子重少年。

91、山里鹧鸪獐,海里马鲛鲳。

7、惠州地区事理类谚语、俗语

惠州是广东省历史名城,历史悠久,历来是名宦、文人墨客荟萃之地。在古代即有“岭南名郡”、“粤东门户”、“半城山色半城湖”之称,同时惠州是客家人主要的集中居住地,惠州客家人是在东江流域包括客家先民、客家人和客家后裔生活的族群,是客家民系中的一个地域群体。

惠州地区事理类谚语、俗语:

1、黄鳝上沙滩,无死一身残。

2、近江无好枉洗水,近山无好枉烧柴。

3、船过曾知好水路,事久曾知测人心。

4、勤者得食,懒者受饿。

5、精仔怕烂仔,烂仔怕死仔。

6、多梳多无靓,多打多无听。

7、人老冇药医。

8、多只朋友多条路。

9、早出日头无系天,后生发财无系钱。

10、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

11、屋檐水,点点落地没差移。

12、做人爱直,写戏爱曲。

13、鸡春公密都孵得出仔。

14、心正无怕行夜路。

15、猪过得关,猪仔打横行。

16、有守贼日,无守贼时。

17、有公大只头曾戴公大顶帽(没公大只头就无好戴公大顶帽)。

18、人爱长情,事爱短结。

19、俭食时时有,俭着时时新。

20、水无紧,鱼无跳。

21、男人好食上人当,女人好食上人床。

22、天热流猴多,天冷伙头多。

23、越有越早起,越穷越懒尸。

24、常来日久人生厌,乌蝇日久撩抛饭。

25、有公久风流就有公久节堕。

26、只好打落白须公,无好打落鼻涕虫。

27、三年禾串,一朝赖粉仔。

28、隔离阿婆饭较香。

29、禾黄鸡厌谷。

30、一种米食出百种人。

31、早起三朝当日工。

32、一人合一人,谷种合年辰。

33、人心难测水难量。

34、贪其一斗米,失却半年粮。

35、学懒三日,学勤三年。

36、无怕师父骨,最怕一锅出。

37、宁可睇人食肉都无好睇人劈木。

38、好天检掂落水柴。

39、在家千日好,出门半朝难。

40、三岁孩子定八十。

41、久记不如淡墨。

42、急水流砂粗在后,大风吹谷胖在先。

43、千年鱼春,百年草米。

44、南蛇过棘篱,无死去层皮。

45、无怕白须公,最怕老来穷。

46、山高皇帝远。

47、嘴吵得人恼,力溅得人切。

48、一眼(根)针没两头尖。

49、人不受气,肉不受刺。

50、偷吃不瞒牙齿,好饭不瞒邻里。

51、花开花败年年在,青春一去却难回。

8、惠州地区修养、志气类谚语、俗语

惠州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对惠州影响最大的当推北宋大文豪苏轼。丰湖书院是惠州的最高学府。自创立以后,虽屡经兴衰,但“从者云集,人竞向学”,培养出颇多有成就的学子,对惠州的文化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是岭南著名的书院之一。

惠州地区修养、志气类谚语、俗语:

1、宁交人情,莫交钱情。

2、男人有钱晓学坏,女人学坏晓有钱。

3、人穷志不短。

4、无怕做不成,就怕心无诚。

5、树头生得稳,无怕树尾摇。

6、好仔不耕爷田地,好女不着嫁时衣。

7、大人不计小人过。

8、食得系福,着得系禄,得系生肉。

9、好男不与女斗。

10、君子坦荡荡,有话当面讲。

11、人无怕人打落,火不怕人烧着。

12、不忍不耐,小事成大。

13、穷人莫断猪,富人莫断书。

14、六十六,学不足。

15、阿子无读书,无当养只猪。

9、惠州地区家庭生活类谚语、俗语

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业乐群,体现了惠州人民的普世价值和本土个性,是一种地域文明的高度概括。惠州是一座古城,历史悠久,民风淳朴,惠州人安于现有的那份悠闲。当地的老人们大多聚在百花洲上,四个人围成一桌,泡上两壶茶,有的在聊天,有的在打扑克,不时有人边叹气边摇头,一脸“好汉不提当年勇” 的神情……

惠州地区家庭生活类谚语、俗语:

1、贡好月光无当日,贡好家娘无当爱。

2、黄肿老公好过冇。

3、带仔姑娘腥搭臭。

4、好命嫁郎置千间,命丑烂席都?眠。

5、无当家无知柴米贵。

6、清官难审家庭事。

7、年怕中秋月怕半。

8、多仔多女多冤牵,少仔少女成神仙。

9、宁嫁花家仔,勿嫁蠢笨郎。

10、好种无传,丑种无脱。

11、有仔穷无久,冇仔久久穷。

12、后生快乐无觉老,人老凄凉曾知难。

13、好仔两头遮。

14、男人心多理无成家,女人心多绩无成麻。

15、好仔无离祖宗姓,好女无离祖宗声。

16、仔多饿死爷。

17、养子过学堂,养女过家娘。

18、年到节到,心肝咆燥。

19、大屋人家养老女,我姐贫穷养细猪。

20、宁嫁败家仔,勿嫁蠢笨儿。

21、家和万事兴,家衰口不停。

22、好仔无使多言语,神灵无使乱烧香。

23、仔大分家,树大分丫。

24、豆埃禄禄,炒归锅笃。

25、有人筲箕盛冷饭,有人肚饿上眠床。

26、兄弟无和硬过铁,夫妻无和软过棉。

27、阿爸养仔仔养仔。

28、男人望投圩,女人望做月。

29、宁教人打仔,莫教人分妻。

30、食无穷,着无穷,无晓打算一世穷。

31、懵懂爷娘叹子女,浪荡老公叹老婆。

32、牛耕田,马食谷,阿爸赚钱阿仔享福。

33、一代好心布,代代好儿孙;一代丑心布,丑到外甥孙。

34、亲打亲无痛,亲闹亲冇仇。

35、有仔无愁冇心布,有女无愁冇丈夫。

36、天上雷公,地下舅公。

37、生仔不知娘辛苦,生女曾知谢姐恩。

38、姑娘无成家,油麻无成茶。

39、中年丧妻,苦过泥。

40、生仔打爷爷欢喜。

41、床头打抛床尾和,单单击死(气死)丈人婆。

42、无怕老来瘦,最怕老来穷。

43、正月冇闲箩,六月冇闲婆。

44、男人最怕入错行,女人最怕嫁错郎。

10、惠州地区风俗类谚语、民谚

惠州的风俗习惯主要有:春节舞龙、舞狮,端午节龙舟竞渡,中秋赏月,重阳节登高、放风筝等。惠州客家山歌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其歌词基本上七字一句,四句一首。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情真意切,反映了当地风土人情,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惠州地区风俗类谚语、民谚:

1、男怕前,女怕后。

2、男加三,女加四。

3、七十不留餐,六十不留宿。

4、冇做就无好起,起抛就无好止。

5、月里怕秽。

6、一日节,三日歇。

7、正月半,摆山灯。

8、十月朝,糍粑碌碌烧。

9、三块曾、两块肥,食人鸡酒无便宜。

10、新坟无过社。

11、六月六,晒衣服。

12、一斗米棕,有食又有送;一斗米糍,无够分隔离。

13、脚踏凹栏随窝转。

14、三朝七日怕锁。

15、朝八晚四晏昼十二。

16、打泻茶。

17、过冬食粉裹。

18、男做齐,女做一。

19、夏至狗,冬至走。

20、正月二十补天穿。

21、七月十四盂兰樵。

22、狗怕夏至,禾怕七月十四,鸡怕年卅同年初二。

23、葬得中,代代拿朝柬;葬无中,代代揸摇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