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坏习惯》反思

《大班教案《坏习惯》反思》属于幼儿园大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大班教案《坏习惯》反思

1、大班教案《坏习惯》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孩子明白不讲道理,耍脾气的孩子时不讨人喜欢的。

  2、教育孩子做一个讲道理,不任性,不耍赖的好孩子。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孩子通过听故事的形式知道讲道理不闹情绪的孩子别人才喜欢。

  教学难点:在别人的身上理解怎样做才是对的,孩子说说怎样做一个讲道理不任性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

  1、 故事《爱撒娇的明明》。

  2、 事先找资料准备好的儿歌《改掉坏习惯》。

  3、 师整理好平常发生的事例。

活动过程

  一、 师讲述故事《爱撒娇的明明》。

  明明在家里玩积木,放的满地都是,爷爷叫他摆放整齐,他不听,

  还对爷爷发脾气。和妈妈一起逛街,看到超市有很多好玩的玩具,非要妈妈买,妈妈说:“家里都有很多玩具啦”!要是妈妈不给他买,他就坐在地上哭,闹不起来,不买就不回家!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一起玩积木,他喜欢把别人的积木抢来玩。时间久了,小朋友都不和他玩了,大家都不喜欢他,也不和他说话了。明明就很苦恼,一天,明明做了个梦,梦见妈妈不喜欢他了喜欢妹妹了他很害怕。第二天晚上他梦见一位白胡子爷爷,他就把自己的烦恼跟爷爷说,老爷爷告诉他:“因为你爱撒娇,爱无故发脾气,才没人喜欢你而且又不讲道理”!明明听了很难过,决定改掉坏习惯不再乱发脾气了不抢小朋友积木了。从此,小朋友又和明明玩了,他高兴极了。

  二、 通过提问让孩子们明白不讲道理,乱发脾气爱撒娇的孩子是没人喜欢的。

  1、 大家为什么不喜欢明明?为什么不愿意和他交朋友?。

  2、 明明为什么很苦恼?。

  3、 明明第一天梦到了什么第二天呢?梦中老爷爷是怎么对他说的?。

  4: 大家为什么又喜欢明明了和他玩了?

  5: 明明的心情后来怎么样?

  6: 明明之前的做法对吗?你们要不要像明明之前那样?为什么?我们

  要像明明后来那样知错要改!

  7: 说一说,你在家人面前有撒过娇吗?在和小朋友玩时,你有没有抢过小朋友的积木?

  三、学习儿歌《改掉坏习惯》

  有个小孩,脾气真坏,一不如意,嘴厥起来。走在街上,要这要那,爸妈不买,哭闹耍赖。别人东西,他抢过来,人家批评,他不理睬。任性撒娇,谁都不爱,这些毛病,一定要改。

  学完之后,让孩子说说哪些毛病要改,鼓励孩子做一个讲道理,不任性不耍赖的好孩子。

活动延伸:

  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教育孩子凡事都要讲道理。

教学反思

  这节活动我通过小朋友易于接受的故事形式来引导和教育孩子们要做个讲道理不任性不耍赖的孩子,活动中孩子们非常喜欢听故事,在故事的例子当中使他们认识到爱撒娇和无故发脾气的孩子时没人喜欢的。在活动中我还随机举了一些孩子在一日生活中有一些小朋友的做法是否是对的,问孩子们有没有那样的现象会不会抢别的小朋友积木会不会乱发脾气等等!随机提问孩子在学习了师教的儿歌中有没有那些毛病,如果有要怎样改进!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性也蛮高的同时也很积极回答师的提问。不足的是我过重教孩子们念那首儿歌教的次数多了点,孩子们听的都有点没兴趣了,举得列子又太少,这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是需多加注意的!

2、大班教案《坏习惯》含反思

活动目标

  1、让孩子明白不讲道理,耍脾气的孩子时不讨人喜欢的。

  2、教育孩子做一个讲道理,不任性,不耍赖的好孩子。

  3、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孩子通过听故事的形式知道讲道理不闹情绪的孩子别人才喜欢。

  教学难点:在别人的身上理解怎样做才是对的,孩子说说怎样做一个讲道理不任性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

  1、 故事《爱撒娇的明明》。

  2、 事先找资料准备好的儿歌《改掉坏习惯》。

  3、 师整理好平常发生的事例。

活动过程

  一、 师讲述故事《爱撒娇的明明》。

  明明在家里玩积木,放的满地都是,爷爷叫他摆放整齐,他不听,

  还对爷爷发脾气。和妈妈一起逛街,看到超市有很多好玩的玩具,非要妈妈买,妈妈说:“家里都有很多玩具啦”!要是妈妈不给他买,他就坐在地上哭,闹不起来,不买就不回家!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一起玩积木,他喜欢把别人的积木抢来玩。时间久了,小朋友都不和他玩了,大家都不喜欢他,也不和他说话了。明明就很苦恼,一天,明明做了个梦,梦见妈妈不喜欢他了喜欢妹妹了他很害怕。第二天晚上他梦见一位白胡子爷爷,他就把自己的烦恼跟爷爷说,老爷爷告诉他:“因为你爱撒娇,爱无故发脾气,才没人喜欢你而且又不讲道理”!明明听了很难过,决定改掉坏习惯不再乱发脾气了不抢小朋友积木了。从此,小朋友又和明明玩了,他高兴极了。

  二、 通过提问让孩子们明白不讲道理,乱发脾气爱撒娇的孩子是没人喜欢的。

  1、 大家为什么不喜欢明明?为什么不愿意和他交朋友?。

  2、 明明为什么很苦恼?。

  3、 明明第一天梦到了什么第二天呢?梦中老爷爷是怎么对他说的?。

  4: 大家为什么又喜欢明明了和他玩了?

  5: 明明的心情后来怎么样?

  6: 明明之前的做法对吗?你们要不要像明明之前那样?为什么?我们

  要像明明后来那样知错要改!

  7: 说一说,你在家人面前有撒过娇吗?在和小朋友玩时,你有没有抢过小朋友的积木?

  三、学习儿歌《改掉坏习惯》

  有个小孩,脾气真坏,一不如意,嘴厥起来。走在街上,要这要那,爸妈不买,哭闹耍赖。别人东西,他抢过来,人家批评,他不理睬。任性撒娇,谁都不爱,这些毛病,一定要改。

  学完之后,让孩子说说哪些毛病要改,鼓励孩子做一个讲道理,不任性不耍赖的好孩子。

活动延伸:

  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教育孩子凡事都要讲道理。

教学反思

  这节活动我通过小朋友易于接受的故事形式来引导和教育孩子们要做个讲道理不任性不耍赖的孩子,活动中孩子们非常喜欢听故事,在故事的例子当中使他们认识到爱撒娇和无故发脾气的孩子时没人喜欢的。在活动中我还随机举了一些孩子在一日生活中有一些小朋友的做法是否是对的,问孩子们有没有那样的现象会不会抢别的小朋友积木会不会乱发脾气等等!随机提问孩子在学习了师教的儿歌中有没有那些毛病,如果有要怎样改进!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性也蛮高的同时也很积极回答师的提问。不足的是我过重教孩子们念那首儿歌教的次数多了点,孩子们听的都有点没兴趣了,举得列子又太少,这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是需多加注意的!

3、大班健康教案《改掉坏习惯》含反思

  设计背景

  我们很多家长都反应孩子在家就是让他们头疼,要什么就非要买什么,怎么说都不听,一点都不讲理,在家喜欢干嘛就干嘛。有的孩子早上来学校时家人要是不买东西就哭,闹情绪。更伤脑筋的是我们班家龙自己抢人家的积木时老师找他跟人家道歉或者还积木给人家时,他就开始发脾气,一点也不讲道理。

  活动目标

  1、让孩子明白不讲道理,耍脾气的孩子时不讨人喜欢的。

  2、教育孩子做一个讲道理,不任性,不耍赖的好孩子。

  3、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孩子通过听故事的形式知道讲道理不闹情绪的孩子别人才喜欢。

  教学难点:在别人的身上理解怎样做才是对的,孩子说说怎样做一个讲道理不任性的好孩子。

  活动准备

  1、 故事《爱撒娇的明明》。

  2、 事先找资料准备好的儿歌《改掉坏习惯》。

  3、 师整理好平常发生的事例。

  活动过程

  一、 师讲述故事《爱撒娇的明明》。

  明明在家里玩积木,放的满地都是,爷爷叫他摆放整齐,他不听,

  还对爷爷发脾气。和妈妈一起逛街,看到超市有很多好玩的玩具,非要妈妈买,妈妈说:“家里都有很多玩具啦”!要是妈妈不给他买,他就坐在地上哭,闹不起来,不买就不回家!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一起玩积木,他喜欢把别人的积木抢来玩。时间久了,小朋友都不和他玩了,大家都不喜欢他,也不和他说话了。明明就很苦恼,一天,明明做了个梦,梦见妈妈不喜欢他了喜欢妹妹了他很害怕。第二天晚上他梦见一位白胡子爷爷,他就把自己的烦恼跟爷爷说,老爷爷告诉他:“因为你爱撒娇,爱无故发脾气,才没人喜欢你而且又不讲道理”!明明听了很难过,决定改掉坏习惯不再乱发脾气了不抢小朋友积木了。从此,小朋友又和明明玩了,他高兴极了。

  二、 通过提问让孩子们明白不讲道理,乱发脾气爱撒娇的孩子是没人喜欢的。

  1、 大家为什么不喜欢明明?为什么不愿意和他交朋友?。

  2、 明明为什么很苦恼?。

  3、 明明第一天梦到了什么第二天呢?梦中老爷爷是怎么对他说的?。

  4: 大家为什么又喜欢明明了和他玩了?

  5: 明明的心情后来怎么样?

  6: 明明之前的做法对吗?你们要不要像明明之前那样?为什么?我们

  要像明明后来那样知错要改!

  7: 说一说,你在家人面前有撒过娇吗?在和小朋友玩时,你有没有抢过小朋友的积木?

  三、学习儿歌《改掉坏习惯》

  有个小孩,脾气真坏,一不如意,嘴厥起来。走在街上,要这要那,爸妈不买,哭闹耍赖。别人东西,他抢过来,人家批评,他不理睬。任性撒娇,谁都不爱,这些毛病,一定要改。!出自:快思老.师!

  学完之后,让孩子说说哪些毛病要改,鼓励孩子做一个讲道理,不任性不耍赖的好孩子。

  活动延伸:

  与家长沟通,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的教育,教育孩子凡事都要讲道理。

  教学反思

  这节活动我通过小朋友易于接受的故事形式来引导和教育孩子们要做个讲道理不任性不耍赖的孩子,活动中孩子们非常喜欢听故事,在故事的例子当中使他们认识到爱撒娇和无故发脾气的孩子时没人喜欢的。在活动中我还随机举了一些孩子在一日生活中有一些小朋友的做法是否是对的,问孩子们有没有那样的现象会不会抢别的小朋友积木会不会乱发脾气等等!随机提问孩子在学习了师教的儿歌中有没有那些毛病,如果有要怎样改进!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性也蛮高的同时也很积极回答师的提问。不足的是我过重教孩子们念那首儿歌教的次数多了点,孩子们听的都有点没兴趣了,举得列子又太少,这点在以后的教学中是需多加注意的!

4、大班教案《养成好习惯》含反思

活动目标:

  幼儿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了解多运动对身体有好处,引导幼儿初步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养成好习惯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给幼儿观看视频,看看有哪些好习惯。

  二、让幼儿自由的讨论

  1.师:“刚刚我们看到小视频里都有哪些好习惯呀?”

  2.师:“原来多洗手,排队喝水,饭前便后洗手这些都是好习惯。”

  三、告诉幼儿学习。

  1.师“那小朋友觉得我们要不要学一学他们的好习惯呢?”

  2.师:“我们从小养成好习惯才能做一个好孩子是不是?”

  四、请幼儿自己讲讲自己知道哪些好习惯。

  1.师:“除了刚才视频里看到的好习惯,你们觉得还有哪些是好习惯呢?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2.师:“小朋友们是好的习惯我们都要学会,还要把不好的习惯改成好的习惯。”

活动反思:

  让幼儿观看视频,自己发现有哪些是好的习惯,让孩子自己来讲,孩子们看视频的时候都很认真,但是可能是小班孩子的天性,他们一边看一边说,发现什么就立刻讲出来,这里的设计还有所欠缺。孩子们发现了视频里的好习惯,我便按着顺序来引导他们让他们向着视频里的小朋友学习,什么时候应该干什么,让他们从小养成好习惯。另外请孩子来讲其他好习惯,可能他们对好习惯还没有什么概念,这里对他们来说稍微有店难度。

5、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好消息坏消息》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围绕话题,仔细观察画面,能根据画面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

  2.尝试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初步感受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

  3.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

  4.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二、活动准备:

  1.教具:东南西北2.绘本《好消息坏消息》ppt

  三、活动过程:

  (一)1.出示绘本的名称,引起幼儿阅读的兴趣。

  师:看看这是什么字?小朋友认得吗?(好消息)

  问:什么是好消息?什么样的事情是好消息?有好消息就有坏消息,告诉幼儿这本书的名字叫《好消息坏消息》

  2.出示绘本封面

  师:这个故事是从一个好消息开始的,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出示绘本故事中选取的几幅图,让幼儿仔细观察,哪些是好消息,哪些是坏消息?为什么?

  (三)1.师幼一起玩“东南西北”的游戏,尝试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小结:东南西北的单数是坏消息,双数是好消息

  2加大难度,再次玩东南西北”的游戏

  要求幼儿随意说出一个方位是好消息……

  3.老师演示把坏消息变成好消息的方法

  小结:原因是打开的方向,先横后竖

  (四)完整听赏故事,播放ppt

  提问:书里是好消息多还是坏消息多?下来可以数

  活动反思:

  这节课的目标是根据大班幼儿的已有阅读水平来制定的,围绕目标采用了集体默看、同伴共阅、图片梳理、有效提问等教育策略。通过活动,第一个目标的达成情况较好;第二个目标由于教师提问后,没有给予幼儿较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没能引发幼儿更深层次的思考,目标达成情况不太理想。《好消息、坏消息》还可以再多上几次,可以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思考,学习辩证思维;也可以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自己的《好消息、坏消息》;还可以和同伴一起分角色表演,通过表演、体会角色,引发幼儿对”好消息、坏消息“的进一步思考。

6、大班社会《拒绝光溜溜拒绝坏叔叔》保护隐私教案反思

  一、活动目标

  1.对自己身体的所有器官都懂得爱惜。

  2.认识自己和自己的身体 正确认识自己性别。

  3.能够知道怎么保护自己 ,懂得拒绝, 学会说不、 不行、 不可以。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二、活动准备:

  准备ppt、儿童安全口诀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老师今天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小朋友听一听 ,看一看老师说了些什么。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老师的节目里面什么呀?(幼儿思考回答)

  (二)基本过程

  1、邀请幼儿帮助打败坏人:小朋友老师有一个好朋友叫小君君,他告诉老师他们身边有坏人他希望老师帮助他,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帮助他一起打败坏人嘛?

  2、提问:你们见过坏人吗?

  你们认为坏人长什么样?

  那你们知道坏人都会出现在哪里?

  3、帮助幼儿理解隐私部位 让幼儿知道小背心小裤衩覆盖的地方就是隐私部位。

  4、邀请幼儿: 小朋友们坏人常常出现在我们身边 我们一起去抓坏人吧!

  提问:看看小朋友们遇到图中情况会怎么做?你会怎么做呢?他们的行为对嘛?

  5、小朋友老师给你们每个人都有一张光着溜溜的图片我们一起给他们加上小背心小裤衩好不好呢?

  师:我们看看朵朵小朋友画的她画的对不对呀?

  幼:……

  师:每一个小朋友都画的非常棒哦! 都很漂亮呢!

  ……

  6、总结 :如果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一起讨论老师最后引导孩子们共同总结。

  (当有人给你零食玩具要脱你裤子时要勇敢的说不

  当有人给你零食玩具要摸你的隐私部位时要勇敢说不行

  当有人给你零食玩具让你保守秘密不要告诉爸爸妈妈时要勇敢说不要)

  活动延伸:

  给小男生小女生再加上漂亮的衣服 带过来贴在活动墙上互相欣赏谁的衣服最漂亮

7、幼儿园大班绘本公开课教案《好消息和坏消息》反思

  一.活动目标:

  1.能基本理解故事内容,并能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2.尝试用辩证的思维去理解“什么是好消息,什么是坏消息”。

  3.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二.活动准备:

  绘本、PPT、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本有趣的绘本书,大家一起来看一下里面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呢?

  (幼儿集体默看PPT画面)

  2.交流、分享:

  师:“刚才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幅画面?

  幼:“啃苹果发现小虫”、”小老鼠找回筐子“、”他们爬旗杆被电黑“。。。。。。

  师:刚才大家看的是一本关于好消息和坏消息的绘本,现在请和身边的朋友一起来看绘本,看看书中哪些是好消息,哪些是坏消息?

  (幼儿两人一本共阅)

  师:你刚才看到书中哪些是好消息,哪些是坏消息?

  幼儿边说,老师边贴出相应场景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在所有的消息中,小白兔是什么表情、小田鼠又是什么表情?为什么有的消息小田鼠认为是坏消息、而小白兔却认为是好消息?

  (引导幼儿讨论)

  小结:同样的消息,不同的角度和心态会有不同的感受。为什么当小田鼠大发脾气时,一直都很高兴的小白兔会伤心的哭起来?这时小田鼠又是是怎么想的?让我们 边思考、边完整的欣赏一遍故事。

  (幼儿边看PPT画面,边听老师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 )

  3.延伸

  (1)讨论小田鼠最后想了什么、做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2)引发幼儿进一步思考:我们生活中遇到一些事情时,该怎样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

  活动反思:

  这节课的目标是根据大班幼儿的已有阅读水平来制定的,围绕目标采用了集体默看、同伴共阅、图片梳理、有效提问等教育策略。通过活动,第一个目标的达成情况较好;第二个目标由于教师提问后,没有给予幼儿较多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没能引发幼儿更深层次的思考,目标达成情况不太理想。《好消息、坏消息》还可以再多上几次,可以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思考,学习辩证思维;也可以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制作自己的《好消息、坏消息》;还可以和同伴一起分角色表演,通过表演、体会角色,引发幼儿对”好消息、坏消息“的进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