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社会教案《劳动节》反思》属于幼儿园中班教案中比较优秀的内容,欢迎参考。
1、中班社会教案《劳动节》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
2、知道身边的人都是劳动者,他们用劳动为大家服务,有尊敬和热爱他们情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准备:
1、挂历一本、幼儿带家长工作照一至两张。
2、工人、农民、医生、教师、科技人员、司售人员、服务人员的工作图片。
重、难点: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让幼儿知道身边的人都是劳动者,有尊敬和热爱他们情感。
活动过程:
1、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
(1)教师请幼儿认读5月1日,提示幼儿想一想为什么字是红色的?是什么节日?谁的节日?
(2)讲解“五?一”节的来历,告诉幼儿这是全世界劳动、工作的人都过的一个节日。
2、认识谁是劳动的人,他们都做哪些工作。<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
(1)观看录像片断,边看边穿插提问和引导,启发幼儿理解劳动者是用自己的劳动为大家服务的人。
(2)谈谈自己身边的劳动者。请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拿出家人的照片说一说他们都是干什么的。教师引导孩子们发现他们的工作和小朋友生活的关系,引导幼儿尊重他们。
3、师生共同布置“劳动的人最光荣”的展览,将家长工作照装饰后张贴在上面。
教学反思:
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教师和幼儿的文化生活,更调动了教师职工和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加强了团结,增进友谊,增强了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体现了和谐校园的理念。
2、中班社会教案《快乐端午节》含反思
活动目标:
1. 简单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传说,在活动中了解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以及熏艾叶等风俗。
2. 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对端午节风俗问题的互动里。
3. 通过手工制作感受端午节的气氛,萌发对传统节日风俗的兴趣。
4. 体验明显的季节特征
5. 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活动重点:
1. 通过观看视频让幼儿简单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及传说,
2. 通过PPT了解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以及熏艾叶的风俗。
活动难点:
幼儿能够积极参与到对端午节风俗问题的互动里。
活动准备:
1. 有关屈原的故事和端午节来历,赛龙舟、艾草、粽子、挂香包图片,艾条等;
2. 春节贴春联,放鞭炮,吃饺子等图片;
3. 手工材料纸杯子,五色彩线,双面胶等。
活动过程:
一. 引入部分看图猜节日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图片里的人在干什么?
2. 师:这是什么节日?谁来告诉老师一下这个节日里我们都要做什么?
3. 师:知道了前面那些图片是描述春节的。那我们现在再看一下这几张图片,图中有什么?是什么节日?
二 . 基本部分1.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端午节。端午节是哪一天有没有人知道?端午节是纪念谁的?有谁知道端午节的故事?
2. 师: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短片《端午节的来历》来进一步了解下端午节。
3. 师:看了短片以后谁来告诉老师一下端午节是哪一天,都有哪些习俗?
4. 师:端午节吃粽子,你们吃过吗?谁来说一说?
5. 师:除了吃粽子以外,端午节还有一种游戏叫划龙舟。那在我们这个地方是很少见的。
6.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看真正的划龙舟是什么样的?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个小视频来看看真正的划龙舟是什么样。
7. 师:(让配班老师悄悄点燃艾叶)大家闻到什么味道没有?是什么味道呢?哦!原来是艾草呀!谁知道艾草有什么作用呢?(夏天会有很多蚊虫,点燃的艾草有这样一股特殊的味道 ,它可以赶走虫子。刚才我们只闻到了它的味道,现在我们一起看看他的样子。(图片)8. 师:今天呀,我们小朋友一起了解了这么多关于端午节的事情,谁来给老师说一下我们当地是怎么过端午的都有什么风俗习惯?(插柳条,戴荷包,吃卷糕,韭菜盒子等)9. 师:小朋友们现在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了吗?它是为了纪念谁的节日?
三、手工制作1. 师:下面我们做个小手工,制作一个漂亮的荷包送给我们的爷爷奶奶祝我们的爷爷奶奶节日快乐。
2. 师:好,荷包做好了,我们把漂亮的荷包放在桌子上。
说了这么多小朋友们再来说一下端午节师几月几日,是纪念谁的节日?
四、听老师讲故事师:讲了好,最后大家听老师讲一个故事,一个关于端午节的故事《布老虎吃粽子》
教学反思: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但对中班幼儿来说,还比较陌生。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主题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中国民族的文化源远流长,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本活动开始部分我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出示了粽子、龙舟、香袋等,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情感,使孩子有一些感性的认识。然后活动的主要部分就是以屈原的故事为主展开从而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屈原这个人物对于幼儿来说不熟悉,更不了解这个人物,所以我结合挂图故事引导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从而使幼儿产生对屈原的敬佩之情。但是活动中看来,孩子对于古代的国与国的概念不是很清楚,听的有点含糊,但是对故事的大致思想还是有一定的感受,为了使活动更加有效,我还给幼儿丰富了一些其它的经验: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鳝、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孩子整堂活动还是比较投入的。
3、中班社会《清明节》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四季轮换,感知清明是春天的节日,产生进一步探索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兴趣。
2、喜欢古诗、古画等一些表达方式,在欣赏与体验中加深对我国节日文化的了解与喜爱。
3、了解节日中应注意的安全和卫生,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活动准备
清明上河图复制品、有关清明照片
活动过程
(一)猜猜讲讲,理解四季轮换。
1、演示画面一,看到这个图形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新的一年又从1月开始,从12月结束。
2、演示画面二,现在,你们又想到了什么?
小结:一年有四季,一年中,我们从春天开始,然后经过夏天和秋天,紧接着是冬天,这之后又是春天。一年又一年,季节就是这样在不停的交替着。
3、演示画面三,前些时候我们在日历上发现了一些节气,想一想,她们可能会在什么季节?
4、小结:一年从春天开始,过了立春,是惊蛰,过了春分,是---,过了大寒,又是立春,节气能告诉我们季节的变化。
(二)看看找找,感知清明。
1、现在我们处在什么季节?
2、春天里除了有立春、惊蛰、春分这些节气,还有哪些节气?(引出清明)。
3、从文字上看,清明可能是什么意思?
4、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图片,请小朋友来找一找,哪些与清明有关?幼儿分组商讨。(再现与迁移已有经验:咏柳、游园不值、清明时节等古诗)。
5、小结:清明不仅是春天的节气还是春天的重大的节日,是我们中国人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踏青到大自然的怀抱,享受着春天温和的气候和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感谢先烈、祖先给我们创造的美好生活。
(三)视听欣赏,感受传统艺术。
1、清明这个节日在中国古代就有了。中国古代的人不仅用文字、古诗记载了清明,还用绘画的方式进行了记录。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中国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名画,你们想不想看看那时清明节的热闹场面?
2、幼儿欣赏《清明上河图》。
3、提问:有什么感觉或?(帮助幼儿简单理解画面内容)
4、教师朗诵古诗进行小结: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墓笙歌收拾去,万珠杨柳属柳莺。
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教学反思:
中班的孩子在进行看图讲述时,习惯看图片的局部而很少去看整体,特别是图片所要表达的整体深层意义。
在进行活动《清明节》时,我就关注到孩子的这个特点,引导孩子学习看图片,孩子们首先看到的是图片最明显的部分,图片中心的牛以及牧童老人,于是我就让孩子们说这个小朋友在牛背上干什么?注意观察这个小朋友的表情动作,发生什么事情呢?和老爷爷说什么呢?你们在什么时候也是做注意的动作呢?把这个问题解决之后,就能马上明白,原来骑在牛背上的孩子给那位老爷爷指路呢。然后引导孩子和我一起朗读《清明》。并再次观看扫墓的图片,提问孩子们图上有什么?人们在干什么?他们是什么样的表情?为什么是这样的表情呢?孩子很快回答,图上的人们在跪拜,但是孩子们并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要去跪拜?结合图片我给他们讲解举例人们是在特殊的纪念日子用鲜花表示自己对故人的怀念,我们国家把这样的日子叫做清明节。并讲述清明节的由来,引导孩子知道每年的4月5日是清明节。
引导孩子继续看左右下角的小幅图片,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哪些运动和饮食习俗?孩子们踊跃回答,有荡秋千,爬上,去动物园,放风筝等等吃鸡蛋呀。。与小朋友们继续对话,家人怎么怀念故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一起欣赏古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个活动孩子参与的很活跃,我也快乐的参与孩子们的描述。看图讲述就是要孩子学会关注整体,同时也要结合其他的图片去发现图画背后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和孩子谈话上
应该注意让孩子们听懂,能够很快理解接受,而且要注意孩子的注意力的吸引,让孩子想参与主动交谈会正确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能够引导孩子完成相应的活动目标。
在绘本活动中,要注意图片在相应时间针对活动的重点,细致的准备展示及讲解....。在活动重点的把握上,我还需要多思考,认真思考后的重点进行每个环节上的把握,努力达成绘本活动的最终目标。
4、中班教案《五一国际劳动节》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是所有劳动人民的节日。
2、了解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并体验劳动是件辛苦但又快乐的事。
3、初步懂得劳动是件光荣的事,使幼儿初步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习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与附近的理发店、邮局和百货商店联系,带领幼儿参观。
2、安排幼儿定期做值日生和参加幼儿园劳动。
3、卡纸、胶水、剪刀、彩纸。
活动过程:
1、组织谈话。使幼儿知道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是所有劳动人民的节日。
2、请幼儿回忆参观理发店、邮局、百货商店的情景,进一步了解这些地方的工作人员劳动的辛苦。
我们参观过幼儿园附近的邮局、理发店和百货商店,你在这些地方看到了些什么?他们是怎样劳动的?
3、组织讨论,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劳动是一件辛苦而又快乐的事。
邮局的叔叔阿姨是怎样工作的?他们在做哪些事?他们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方便?
百货商店的叔叔阿姨是怎样工作的?他们每天都站着干活累不累?既然累为什么还要干呢?
理发店的叔叔阿姨的工作又是什么?他们是怎样工作的?如果没有理发店会怎么样?
这些人劳动一天累吗?从他们的更加城你觉得他们工作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
4、让幼儿谈谈自己在家或在幼儿园参加劳动的事。
你会劳动吗?你在哪里参加过什么劳动?如做班级值日生,幼儿园集体劳动等,劳动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5、教师小结。
劳动是件光荣的事,小朋友从小参加一些劳动,会使我们从小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长大了,也能像爸爸妈妈一样做一名光荣的劳动者。
6、让幼儿为老师、父母或其他劳动者制作一份小礼物,祝贺他们的节日。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让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各行各业不同的工作者对社会的贡献,同时也知道爸爸妈妈工作的辛苦,激发了幼儿爱劳动的强烈意识,更重要的是孩子们了解到了“五一劳动节”真正的意义,体会到劳动的不易,感受到了辛勤劳动的光荣。
5、大中小班劳动节教案《爱劳动,庆五一》含反思
具体安排:
1.时间:2013年4月23日——28日
2.地点:各班
3.参加对象:全体教师和幼儿
4.活动负责人:各班班主任教师
活动内容:
小班活动:
1、初步了解“五一”劳动节的由来,回忆生活中的经验,了解自己爸爸妈妈的工作,知道他们的辛苦。
2、回家后帮爸爸妈妈做一件事情,如:收拾玩具物品,拿拖鞋,倒垃圾等。
3、结合“帮爸爸妈妈做一件事情”组织一节专门的谈话活动。
中班活动:
1、加深理解“五一”劳动节的含义。
2、为班级做一件事情,如:整理图书玩具,抹桌椅,浇花等。
3、手工制作“美丽的花”组织幼儿将自制花朵送给幼儿园的劳动者,并说一声祝福的话。
大班活动:
1、幼儿自己能清楚的讲述“五一”劳动节的由来。
2、为幼儿园做一件事情,如:幼儿园公共场所捡垃圾,擦洗墙壁瓷砖、楼梯扶手、门、窗台等(安全的场所)。
3、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在幼儿园制作好慰问礼物和心意卡。介绍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了解不同劳动者对社会的不同奉献。父母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外出的时候,帮助孩子发现在节日里正在工作的人。
注意事项:
1、各班活动前根据方案要求写出活动设计(五大领域任选一门)并在周计划中予以具体安排落实。
2、活动期间组织有序,注意幼儿的安全。
3、节日过后,回到幼儿园大家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以及自己做了的事情。
4、各班活动结束后把本次“爱劳动,庆五一”主题活动以教学设计的形式上交保教处。(每次活动要上交文本档和电子档各一份。)
教学反思:
在“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通过“爱劳动,庆五一”系列活动让幼儿对“五一”劳动节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引导幼儿认识周围的劳动人民,教育幼儿从小热爱劳动,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能为他人、为集体服务,从而萌发幼儿热爱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6、中班主题活动教案《认识“五一”劳动节》含反思
目标:
1.知道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
2.知道身边的人都是劳动者,他们用劳动为大家服务,有尊敬和热爱他们情感。
3.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4.参与节日游戏。
活动准备:
1.挂历一本、幼儿带家长工作照一至两张。
2.工人、农民、医生、教师、科技人员、司售人员、服务人员的工作录像片断。
活动与指导:
1.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
(1)教师请幼儿认读5月1日,提示幼儿想一想为什么字是红色的?是什么节日?谁的节日?
(2)讲解“五一”节的来历,告诉幼儿这是全世界劳动、工作的人都过的一个节日。
2.认识谁是劳动的人,他们都做哪些工作。
(1)观看录像片断,边看边穿插提问和引导,启发幼儿理解劳动者是用自己的劳动为大家服务的人。
(2)谈谈自己身边的劳动者。请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拿出家人的照片说一说他们都是干什么的。教师引导孩子们发现他们的工作和小朋友生活的关系,引导幼儿尊重他们。
3.师生共同布置“劳动的人最光荣”的展览,将家长工作照装饰后张贴在上面。
教学反思:
在“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通过“爱劳动,庆五一”系列活动让幼儿对“五一”劳动节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引导幼儿认识周围的劳动人民,教育幼儿从小热爱劳动,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能为他人、为集体服务,从而萌发幼儿热爱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7、中班社会教案《劳动节》含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
2、知道身边的人都是劳动者,他们用劳动为大家服务,有尊敬和热爱他们情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准备:
1、挂历一本、幼儿带家长工作照一至两张。
2、工人、农民、医生、教师、科技人员、司售人员、服务人员的工作图片。
重、难点: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让幼儿知道身边的人都是劳动者,有尊敬和热爱他们情感。
活动过程:
1、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
(1)教师请幼儿认读5月1日,提示幼儿想一想为什么字是红色的?是什么节日?谁的节日?
(2)讲解“五?一”节的来历,告诉幼儿这是全世界劳动、工作的人都过的一个节日。
2、认识谁是劳动的人,他们都做哪些工作。<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
(1)观看录像片断,边看边穿插提问和引导,启发幼儿理解劳动者是用自己的劳动为大家服务的人。
(2)谈谈自己身边的劳动者。请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拿出家人的照片说一说他们都是干什么的。教师引导孩子们发现他们的工作和小朋友生活的关系,引导幼儿尊重他们。
3、师生共同布置“劳动的人最光荣”的展览,将家长工作照装饰后张贴在上面。
教学反思:
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教师和幼儿的文化生活,更调动了教师职工和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加强了团结,增进友谊,增强了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体现了和谐校园的理念。
8、中班主题优秀教案《认识五一劳动节》含反思
中国的劳动节介绍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陈独秀也为庆祝这个节日发表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陈独秀又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作了《劳苦者的觉悟》的演说,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在北京,一些青年外出宣传,散发《五月一日劳工宣言》,唤起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有益的学习经验:
1.知道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
2.知道身边的人都是劳动者,他们用劳动为大家服务,有尊敬和热爱他们情感。
准备:
1.挂历一本、幼儿带家长工作照一至两张。
2.工人、农民、医生、教师、科技人员、司售人员、服务人员的工作录像片断。
活动与指导:
1.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
(1)教师请幼儿认读5月1日,提示幼儿想一想为什么字是红色的?是什么节日?谁的节日?
(2)讲解“五?一”节的来历,告诉幼儿这是全世界劳动、工作的人都过的一个节日。
2.认识谁是劳动的人,他们都做哪些工作。
(1)观看录像片断,边看边穿插提问和引导,启发幼儿理解劳动者是用自己的劳动为大家服务的人。
(2)谈谈自己身边的劳动者。请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拿出家人的照片说一说他们都是干什么的。。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教师引导孩子们发现他们的工作和小朋友生活的关系,引导幼儿尊重他们。
3.师生共同布置“劳动的人最光荣”的展览,将家长工作照装饰后张贴在上面。
活动反思:
为迎接“五一劳动节”的到来,让幼儿对“五一劳动节”有了深刻的认识,引导幼儿认识周围的劳动人民,萌发幼儿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懂得珍惜劳动人民的成果。我们大二班在节日前夕开展了“劳动人民最光荣”的主题活动。希望通过此活动,教育孩子们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好好学习,练好本领,长大了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更多的神奇,用自己的力量为祖国为社会服务。
9、中班社会活动《认识五一劳动节》劳动节教案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劳动节专题社会活动,活动目标旨在通过活动让幼儿知道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鼓励幼儿尊敬和热爱身边的劳动者。更多关于幼儿园的节日教案请关注。
中国的劳动节介绍: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陈独秀也为庆祝这个节日发表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陈独秀又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作了《劳苦者的觉悟》的演说,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在北京,一些青年外出宣传,散发《五月一日劳工宣言》,唤起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有益的学习经验:
1.知道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
2.知道身边的人都是劳动者,他们用劳动为大家服务,有尊敬和热爱他们情感。
活动准备:
1.挂历一本、幼儿带家长工作照一至两张。
2.工人、农民、医生、教师、科技人员、司售人员、服务人员的工作录像片断。
活动与指导:
1.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
(1)教师请幼儿认读5月1日,提示幼儿想一想为什么字是红色的?是什么节日?谁的节日?
(2)讲解“五一”节的来历,告诉幼儿这是全世界劳动、工作的人都过的一个节日。
2.认识谁是劳动的人,他们都做哪些工作。
(1)观看录像片断,边看边穿插提问和引导,启发幼儿理解劳动者是用自己的劳动为大家服务的人。
(2)谈谈自己身边的劳动者。请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拿出家人的照片说一说他们都是干什么的。教师引导孩子们发现他们的工作和小朋友生活的关系,引导幼儿尊重他们。
3.师生共同布置“劳动的人最光荣”的展览,将家长工作照装饰后张贴在上面。